左手催眠术 右手冥想术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冥想术基础

第一节 什么是冥想

找寻内心的自我

人体具有多个层次:肉体层(physical bodies)、能量层(energy folw)、本能心理层(instinctive responses)、理智层(thinking processes)和灵魂层(wisdom)。每个层次都对我们的整体功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健康和良好状态就需要所有的这些层次一起运作。然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打破了这些层次之间的平衡,让我们在身体、精神和情绪上感到疲惫不堪。经常做冥想练习能帮助我们重新平衡自己,使所有的身体层又能和谐地协同运作。

练习冥想时应保持身体不动,脊背挺直。思维静止,但要保持内心警觉,凝神静气。

冥想有3个方面:首先是普通的冥想技巧练习,能让我们进入冥想状态;其次是对冥想状态的体验;最后是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这种状态。有一些传统的冥想技巧,适合不同性情的人和不同修为水平的人。不过,所有的技巧都需要你在象征意义上“历经高峰之孤独”,这样你才能“重返市井之喧嚣”并改变生活方式,而这正是我们冥想体验的结果。

消除内心障碍

通往我们“内心”的大道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阻碍,如缺少认知、自我偏执、不平衡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压力、消极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等等。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太过于繁忙,从而缺少平和、安静,而这些恰恰是重新平衡自我神经系统所必需的。经常做冥想练习能培养健康、和谐的生活节奏,让心灵和身体都得到休息。我们的思维时刻活跃,不是在仔细考虑当前的问题,就是在充满焦虑地为不可掌控的未来做计划,为过去的行为而懊悔,或是创造一些个人的原则、教条、主张或偏见。这些心理“游戏”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们,使我们远离目前的生活。冥想教导我们活在当下,在此地此时的体验里成长。当我们被消极情绪(如生气或愤恨)所困扰时,当我们想象并不存在的侮辱和危险时,冥想能帮我们将这些消耗能量的戒备不安的心态用开放和信任的心态来取代,并让我们与他人建立起爱的联系。

缓解压力

如果你能够带着热情定期练习本篇所描述的冥想技巧,你就会很快体会到冥想所带来的益处。因为冥想能有效消除引起压力的种种因素,所以压力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压力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而且一定的压力是人所必需的,可用来激励并促进人的发展;但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复杂度超出了我们身体的承受能力,削弱了我们自身调节压力的能力。据我们所知,人类是唯一能够持续思考的动物——但结果可能是我们陷入消极的思维方式而不能自拔,浪费了宝贵的能量而且还破坏了神经系统的平衡。

和其他动物一样,人类的神经系统能够本能地、自发地应对外来威胁而使我们生存下去。压力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让我们能对危险做出回应,要么是回击要么是逃跑。一旦威胁的因素解除了,当我们平静地回到日常生活中来时,神经系统就会自身达到重新平衡。然而,不像其他动物,人类更容易继续保持这种兴奋的状态,因此我们不仅会在此刻保持活跃、兴奋,而且还会一直对过去和将来的事情保持担忧。

正因为压力的存在刺激了激素的分泌,使我们感觉兴奋,所以我们很容易就会对那些能激发压力的活动和挑战沉溺上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看刺激的电视节目并参与测验活动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一直保持这种兴奋的状态,我们的身体系统就无法得到休息和恢复的机会,致使压力不断累积,直到系统崩溃,最终产生各种身心疾病和不适。通过冥想练习,我们可以在最初感到自己产生了消极情绪和心理时就立刻停止并自觉将其清除,以此来平静心境,改善情绪,缓解不断累积的压力。

踏寻古人之路

冥想的起源早于人类的文字记载,甚至可以说,自人类出现以来就有人练习冥想。放眼那些现今仍存在着的最古老的文明,如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和南、北美洲当地的民族,我们了解到,冥想以及其他一些精神修行自古以来都只属于一小部分人。这些人被挑选出来,经过多年的训练和考验,才能领悟到隐秘的智慧,成为部落的精神领袖。

在佛教传统中,从冥想中获得的能量与见解应该贡献给宇宙中的生灵,给它们带来开悟。

在许多文化中,这种精神修行及其方法只能秘密传授给那些注定要成为精神领袖的人,这些人要么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选中了(如藏传佛教的达赖喇嘛),要么出生在世代传道的家庭(如印度教中的婆罗门)。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这种隐秘的智慧才被广泛传播开来,只要愿意学习的人都可以练习。

冥想方法与传统生活方式

褪去传统的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其实每种文化里的冥想方法都惊人地相似。这些技巧无一例外都是帮助冥想者抛弃关于过去、眼前和将来的想法,将注意力转移到内心感受上来,找寻身心的宁静。相应地,人体神经系统会转入一种“万事大吉”的安宁状态,大脑电波也从活跃进入沉思。具备了以上条件,就有可能进入到冥想的状态。

在许多传统中,精神修行者通常居住在特定的住所,如远离尘世的静修处或修道院。修行者的生活由两部分组成:常规的冥想练习与日常的宗教仪式活动。如果修行者无论在“闹市”还是“山林”都能保持冥想的心态,他就能被派出去传教布道,向更多的人传授冥想的技巧。也有许多精神修行者一旦回到尘世,面临名利的诱惑或是被追随者的花言巧语所欺骗,走上了堕落之路,有辱 “上师”之名。

自古以来,只有很少数的一部分人被允许进行冥想训练。在过去,大部分人都是被拒之门外的,特别是妇女(她们被视为男人们的财产)、农奴、农民和体力劳动者(他们实际上是有钱有势的地主的财产)以及外国人。然而,正是这些被排斥的人群里产生了一些最伟大的修行者,他们克服重重阻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当今世界,我们很幸运,因为每个人——不论国籍、阶级或是性别——都有机会从事这种古代精神传统的练习。

佛教与基督教

佛祖原身是一个印度王子,出生于公元前560年。当他看到宫殿门口的穷苦人民饱受苦难时,他抛弃了奢华的宫廷生活。佛祖练习最严厉的苦行试图达到“觉悟”(enlightenment)状态,未果,可是通过冥想他悟出“适度中庸”才是最好的精神之途。为了将大众从当时印度神职人员强加的约束和礼教中解脱出来,佛祖开始宣扬一种基于对万物的爱与尊重之上的新的宗教。

在北美和其他有着萨满教传统的地区,有节奏地击鼓是一种与宇宙精神相通的有效方式。

佛教的教义和基督教有很多相似之处,基督创教也是由于耶稣看到犹太同胞被宗教阶层强行施加的严酷法律所统治。佛祖和耶稣都重新建立起了人类的基本自由(basic human freedom),可惜在他们死后,他们的追随者又以他们的名义建立了新的宗教制度,从而压迫这种自由。今天的我们纵然处在物欲横流的世俗世界的压力下,又重新获得了选择达到内在光芒之路的自由,我们应把握这个机会。

冥想与印度教

印度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吠陀经》,它就像一个大熔炉,包含了各家思想。当今西方流行的两大冥想流派都来自于印度教。

第一个流派来源于印度上师帕檀迦利提出的阿斯汤加瑜伽。阿斯汤加瑜伽最初是为印度教的僧人所设计的,意味着通往冥想的王者之路。阿斯汤加瑜伽通过传授瑜伽姿势、呼吸法和放松法为冥想做准备,许多派别的瑜伽和其他练习体系都是基于帕檀迦利的教义。另外一个流派则是由印度高僧玛哈社希·玛赫西·优济(Maharishi Mahesh Yogi)于上世纪60年代引入西方的超觉静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法。他提出的超觉静坐法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提倡精神放松达到冥想状态,主要做法有每日两次静坐,反复默念依据个人而选定的曼特拉或圣音。

帕檀迦利的冥想体系

印度上师帕檀迦利撰写的《瑜伽经》记录了一系列关于瑜伽冥想(阿斯汤加瑜伽)的箴言,这些箴言构成了今天我们学到的瑜伽的大部分内容以及我们现在所说的冥想技巧的根基。西方的瑜伽教练将研究《瑜伽经》作为日常训练的一部分,尽管他们所教的瑜伽主要以身体训练为主。哈他瑜伽最核心的经文《哈他瑜伽之光》(Hatha Yoga Pradipika)与帕檀迦利的思想一致,即认为“哈达瑜伽的练习只是为了达到阿斯汤加瑜伽的境界”,也就是说,身体方面的练习是为冥想作准备。练习瑜伽的所有益处,如有益健康、缓解压力等都是次要的,瑜伽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心灵的宁静,进入冥想状态。

帕檀迦利其人

帕檀迦利并非瑜伽的鼻祖,他甚至可能并非指一个人。关于他我们所知道的是,帕檀迦利把他那个时代——约公元前100年到公元100年之间——的众多瑜伽传统融合成一套连贯的哲学体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瑜伽经》。许多学者认为,该经文中关于“八支分法”的部分(哈他瑜伽的重要思想由它而来)是后来加进去的,理由是如果没有这部分,《瑜伽经》可以成为一部内容更连贯的冥想论著。不管《瑜伽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它都算得上是一部简练、精确的杰作。最初《瑜伽经》是由老师口述一代代传给学生的,到后来才用梵语记录下来,并翻译成英文引入西方。

帕檀迦利《瑜伽经》的教义

帕檀迦利一直遵循着一种印度古哲学——数论(samkhya),也称二元论。这种哲学认为,自然(prakriti)与意识(purusa)是永远分离的,而我们所感知到的人类存在反映了自然与意识的关系,或者说纠缠。

这种哲学体系认为,大自然丰富多彩、变化莫测,人类思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帕檀迦利详细地描述了人类的思维,以及我们所必须应付的痛苦、困难等。他还概括说,在人类大脑中有一些永远存在的错觉,比如对未来的希望和恐惧、关于过去的回忆,这些错觉会使我们犯错误。

帕檀迦利列举了一系列的冥想练习步骤,通过使大脑放松,集中到一点,这样意识(永恒的自我或灵魂)才能如水晶般清澈。“瑜伽就是使思维安定下来,达到宁静……只剩下纯净、自由的意识,永远以它本来的方式存在着。这就是开悟”——这才是冥想的终极目标。

接下来的部分详细介绍了瑜伽的八支分法,然后以很长篇幅介绍了大脑通过三摩地的训练所达到的超能,也就是说,通过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某件物体上,冥想者与该物合二为一,感知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瑜伽经》的最后,帕檀迦利描述了人类感知的顶峰——完全透明的真相。“现在,漫长的进化过程所揭示的真相终于展现在你面前。”

剥下层层外壳

根据古印度的吠檀多(Vedanta,又叫智慧瑜伽,印度六派正统哲学体系之一,是构成现代大多数印度教派别的基础)的观点,人体可分5层,每一层都把下一层包含在内,这就把不朽的灵魂隐藏了起来,就好像被许多层不同厚度的面纱罩起来一样。这些层被称为“克沙”(kosha)或“鞘”。

通过冥想,我们在自我认知上的进步可以被视为通过这5个鞘的旅程,从最外层(肉体层)到最深层(即意识不变的“灵魂层”,在这里我们与所有的灵魂以爱接触)。

5个“身体层”的概念为我们进行冥想提供了一张心理地图,冥想时,这幅地图有助于我们开始通向内心的精神旅程。

5个“身体层”

离肉体越远,“面纱”就越轻薄。最密最厚的身体层能被知觉感受到,它是“肉体层”(sthula-sarira),可以被科学仪器来称重和测量。

下三层构成“微身体层”(suksmasarira)。首先是“能量层”,对洞察者而言是可以察觉的,它能被克里安(kirlian)电子摄影(一种技术,用高电压、低电流充电把身体能量用视觉的形式表现出来)检测到。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当别人进入我们的“空间”时,我们能在看见他之前先感知到。它包括了一个能量渠道网,使能量流汇聚到“脉轮”(或说是能量中心),它们与神经网络、大脑和脊髓的集中点相符。所有的生理过程都通过这些渠道相互作用。

下一层是较低的或本能的“心理层”。这包括了“心理计算机”,它被设置来根据输入的信号做出反应,而输入这些信号的是我们的脾性和之前所受的影响。神经系统运行着这个计算机,但几乎是在本能和习惯的水平上,低于有意识的感知水平。

下一层是“理智层”,包括思维、辨别和选择。它可以不顾心理计算机的设置而进行选择,有意识地对事物做出反应,但不是本能的反应。

最薄的层经常被称为“灵魂层”,它关系到心灵深度,能永垂不朽。如果我们可以在冥想中接触到这一层,就能改变整个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是有意识的进化,它开发了大脑中休眠的区域。

本能、互动和推理

我们经常感觉自己体内好像有多种不同的驱动力同时存在,驱动我们走向不同的方向。这是因为我们有3个不同的“大脑”控制着我们的行为、感觉和思维。首先是我们古老的“爬行动物大脑”,非常小但很强大。它处在脊髓的顶端,控制着原始的本能和冲动,以此来保证肉体能以动物肉体的形式存活。它驱动基本的需要来保证我们肉体和物种的存活——这需要有食物、安全、避难所、睡眠和繁殖。其二是“哺乳动物大脑”,在爬行动物大脑之上,处在颅腔后部,它是稍晚些进化的并且它加进了群居、部落和社交的本能。头骨的其他地方包容着最新的进化产物——新皮质(neo-cortex)。这种独特的人类大脑让我们能够思考、推理并在精神上进化。分段大脑皮质进化得太晚,我们目前所能利用的还不到10%,而这已经能轻松地击败原来的大脑了。不管我们的意图是怎样的无私,一旦考虑到自己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就会变得害怕、生气,可能把自己沉溺于自私自利的行为中。我们其实需要很少就能生存,但现代社会靠的就是激起我们本能的恐惧和成瘾的贪婪,这样我们就会不断地去购物来让自己生活得更好——长远来说这是承受不起的。

更多地信任,更少地索取

练习冥想能帮助我们在进化的本性和原始的本性之间达到平衡。吠檀多认为,万物都源于对一个绝对事实的渴望,如同生命(自然)和光明(意识或精神)在同彼此交织的关系中(爱)体验自我。如今,这种联系依然存在,而且被视为是人类存在的意义。生命、光明和爱(sat-chit-ananda)的属性是不朽的,因此我们也可以作为这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部分而永垂不朽的。信仰生命-光明-爱的神化过程能给我们创造快乐而不是恐惧,能让聚敛功名利禄看起来不及表达自我真实本性那么重要。这就好像我们有金钟罩护体一样,让我们远离消极,这个保护罩向外面的一切放射着善意的光芒,同时也隐藏了我们还无法理解的光辉。

释放生命能量

东方传统(也存在于许多现代治疗系统中)假设我们的生命能量——或称做“生命力”——通过“微身体层”的能量经络或渠道(nadi)网流动。实施在这一层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治疗、平衡并增加我们的能量。当能量流动迟缓或受阻时,瑜伽姿势能让它们流动起来,同时呼吸技巧能清理并平衡能量经络。

脉轮和结点

“微身体层”最主要的能量经络之一沿着脊髓,连接起7个主要脉轮。这些脉轮可以被视做旋转的能量漩涡。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具有感知力的呼吸法(pranayama)来影响脉轮中的能量,弱化三个结点(granthis,连接结点)的影响。这些结点把我们同消极态度绑在一起,阻止我们去体验生命-光明-爱的圆满。尽管这些结点被视为是通向精神认知大道的障碍,但它们也起着安全阀的作用,保护我们,防止生命能量的奔涌和我们对未准备好的改变而投入热情。我们可以通过练习那些试验证明效果不错的方法(如冥想)来慢慢地、自然地打开它们,而不是用药物或刺激强迫它们。

身体所有层内的能量都会在每个脉轮内有所体现。我们可以通过“根轮”用实际的方式来表现精神行为,或用“顶轮”来有效地祭拜神灵。不过无论我们如何行动、感觉或思考,都忍不住把生命-光明和爱联系起来——即使我们只能察觉到冲突和恐惧。感知(awareness)是所有冥想练习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在做其他事情之前首先通过那些可以快速“点亮我们”的呼吸技巧,在眉心轮(七大脉轮之一,主意识)“打开光明”。

生命脉轮和生命结点

生命脉轮对应着腹部后面脊柱上的神经丛的位置。它们的能量关系到我们人类肉体的生存(“根轮”,与双腿和双脚相连),关系到我们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腹轮)以及我们作为人类所具有的个性自尊感(脐轮,即太阳轮)。约束我们的生命结点实际上就是我们同物质享受、肉体安逸和奢侈以及聚敛功名利禄的联系。帕檀迦利教导我们用自律去管理那些通过生命脉轮和生命结点的能量。

爱脉轮和爱结点

爱脉轮处在人的胸腔(即心轮,与手臂和双手相连)和颈部(即喉轮,与口、喉、舌、耳相连)。在这个区域里,自私自利的欲望处于下风,同他人分享的思想走上大道。心轮的能量关系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尤其是无条件的爱;而喉轮用来表达真实的东西,同时倾听他人告诉我们的东西。此时束缚我们的爱结点就是我们与兴奋的情绪和英雄情结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让我们不再善于接受别人的需要。帕檀迦利教导我们用自我臣服(self-surrender)来增强通过爱脉轮和爱结点之间的能量。

光明脉轮和光明结点

光明脉轮处在头骨内。它们是眉心轮(与思维,即mind相连)和顶轮(与精神,即spint相连)。“把思维放在心中”是冥想的基本元素,使我们认识到相互联系才是生活的目的,而不是思考。我们从顶轮接受神性的光明,并在我们身上以“心穴里的永恒之光”体现出来。此时束缚我们的光明结点就是我们同自己的主张、偏见和幻想之间的联系。尽管要我们放弃自己智慧中那些我们所珍视的思想和骄傲是很困难的,但我们要记住,是我们心中的光明和爱让我们具有神性,而不是那些思想。我们不能要求去拥有全宇宙的生命-光明-爱。帕檀迦利教导我们用自知来消融我们心中的骄傲和那些阻碍神性光明的心理习惯。

达到平衡与和谐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特性,许多古印度经文中都对这一点有着详尽的介绍,并把它称之为“古那”(gunas)。古那分为3类(三德),每一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万事万物中——从人类大脑到我们每天的食物——而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某类古那则决定了该物区别于其他物的特征。

翳质(tamas)

第一种古那称为“翳质”,指的是黑暗、沉寂、愚昧的状态。用科学术语解释,翳质就是惰性,它的存在阻碍了任何改变,阻碍了进化的步伐,因此在经文中不乏对它的非议之词。

处于翳质状态的心灵是自私、愚钝和懒惰的。如果我们为翳质所主宰的话,我们就会缺乏活力,依赖于他人,懊悔过去,恐惧未来。而如果当权者——比如政府官僚或企业家——被翳质控制了,那么这种懒惰、拖沓、冷漠的态度就可能会一直残留下来。

激质性格的人(左)在现代社会无处不在,这种人容易激动,常常感到不安和不耐烦;而迟钝乏味与漠不关心则是具有翳质性格的人的特点(右)。

当激质和翳质两种截然相反的特性达到平衡时,就会出现纯质的状态:快乐、警觉、思维清晰、富于同情心。

然而,尽管翳质的存在妨碍着个人或体制的进步,它所具有的弹性和持久力的特性也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当身体系统精力耗竭时,我们都需要抽出时间来休息,睡觉,恢复精力。当身体表现出翳质的特征,比如感觉到昏昏欲睡或单调乏味时,这可能是身体发出警告的信号,提醒我们身体劳累过度或有可能会生病,从而可以让我们及早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激质(rajas)

与翳质相反,激质代表的是欲望、觉醒与激情,或者说“动”的状态。在现代社会中,激质成为了一种流行病,每个人都在激质的驱使下,希望拥有更多,甚至不惜贷款买下所有的东西,或者更卖力地工作来买下那些奢侈品。我们的神经系统长久地处于一种“红色警戒”的状态,于是我们四处奔波,脚步越来越快,逃避或对抗着假想的威胁。激质态度使得恐惧、贪婪、妄想、欲望和许多其他刺激在我们的体内一直存在。

尽管激质会导致我们过分痴迷,上瘾,甚至精疲力竭,但它的存在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没有了热情和动力,我们的人生便会一事无成。精神之路的探索也需要强烈而持久的责任心。

纯质(sattva)

两个极端融合在一起时,就诞生了纯质——平衡与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将翳质和激质最好的部分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在放松的同时保持活力,在信任、接受的基础上又能创新、创造,全心全意为目标而努力却又不在乎结果。毋庸置疑,人在慵懒时很难集中注意力,而在过于执着时又很难做到摆脱牵绊了,所以纯质就是我们为冥想做准备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