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趣说生产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勤劳
一口吞四口的“田”
有这样一则谜语:四座大山山对山,四条大川川对川,四方日暖春光好,四家窗口紧相连。稍加思考就知道,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个“田”字。古人是如何为“田”字造型的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关于“田”字,《说文解字》云:“陈也。树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陈,指耕田阡陌交通块块相连。四口,指边缘整齐。如上图所示,“田”字的形体古今变化不大,均像一片阡陌纵横的田地的形状,其本义指农田,即供耕种的土地。因为“田”中纵横交错的小沟及一块块的土地排列整齐,因而“田”字便引申出“陈列”、“整齐”的意思。
“田”字反映了奴隶社会井田制的情况。井田制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封建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缴纳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井田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春秋晚期,井田制逐渐瓦解。
关于“田”字,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美貌和才华俱佳,嫁给当时的大词人秦观。一天,苏小妹对丈夫秦观说:“我作了一则字谜,看你能不能猜出。我的谜面是:两日齐相投,四山环一周,两王住一国,一口吞四口。”秦观想了很久也没有猜出,只好跑到苏家,向苏东坡求教。秦观来到苏家,东坡正好在用饭。秦观说明来由及字谜,东坡不禁大笑,过后,他也没有说出苏小妹的谜底,而是叫厨子烧一盘西湖醋鱼端上来。席间,苏东坡动手将鱼的头和尾去掉,留下中段,然后指着鱼身说:“这就是谜底!”秦观恍然大悟。原来,“鱼”字去“头”去“尾”即为“田”字。
辛苦耕作的“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从传说中远古时代神农氏发明农业开始,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农业史,上面这首耳熟能详的古诗就是中国传统农民和传统农业的真实写照。那么,古人是如何创造了“农”这个字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农”字,从“林”从“辰”,最初的农业是“刀耕火种”,要想耕作,必须先砍伐树木,所以“农”字从“林”,而“辰”指耕器。整个字形表示拿着耕具从事耕作,是个会意字。金文“农”字从田,表示拿着耕具耕作于田间,其意更加明显。所以“农”字的本义为耕种,又特指耕种之人,即农民。
传说神农氏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创造了耒、耜等农具,教民耕作,使人民获得很大的好处,这就是农业的开始。有了农业就必然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就叫作“农民”,这样“农”字就有“农民”的意思。“农”在古代指代田官。汉代时,汉武帝设官名“农都尉”,是为发展与少数游牧民族邻近地区的农业生产而设置的,主管屯田殖谷,一直沿袭到东汉时期。“农”字还有勤勉的意义,如《左传·襄公十三年》云:“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从庄稼里“长”出来的“秦”
传说,在秦朝之前,是没有“秦”这个字的,秦朝的国号当时写作“栗”。据说,“秦”这个字是秦始皇造出来的。秦始皇灭六国之后,骄傲得意。一天,他觉得国号“栗”字不好,要找一个字代替“栗”才好!突然,他瞥见案头的史书《春秋》。秦始皇想,《春秋》里写的是秦朝的天下,秦朝要占“春秋”的一半。想到这里,秦始皇便取“春”和“秋”的各半边字合在一起,写出一个“秦”字,然后传令下去,将国号“栗”改为“秦”。从此,“栗国”就成了“秦国”。
以上自然是传说,不足为据,但秦为什么以“秦”为国名呢,这要从“秦”字的字源说起。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如图所示,“秦”字在甲骨文、金文、篆书阶段,变化不大,字的下面是“禾”,上面是双手舂米工具的形状,整个字表示双手举杵舂米,粮丰食足之意。“秦”的本义是上古的一种禾名。很早以前,古代陕西一带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以种“秦”这种粮食为主,于是,秦便以“秦”字为国名了。这是一个很能说明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农业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字。
但是,为什么这字发展到隶书阶段时,原来“双手持杵”的字头却有了很大变化呢?这是因为,由篆变隶是中国文字与书法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革命,在先秦文字和后世文字的分水岭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这便是:篆书部首在隶书里“强同为异”(即在篆书里原是同一部首偏旁,到了隶书阶段便变为几个部首偏旁,如“心”变为“心”、“忄”)和“强异为同”(即在篆书里原是不同的部首偏旁,发展到隶书阶段都变为一个部首偏旁,如“奉”、“泰”、“春”、“秦”、“奏”的部首在篆书里完全不同,隶书却统统变为“ ”)的现象。
来源于工具形状的“工”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懂得制造并使用工具,先民们开始使用文字后,就根据工具的形状创造了“工”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和早期金文的“工”字,像一把带柄的利斧形状。斧是先人劳动的用具,故“工”字的本义指用具、工具。
“工”的本义是“工具”,后来引申出凡使用工具干活的人都叫做“工”,如“百工”是指西周时期工奴和各种手工业工人的总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工”,泛指工人。上古的“宫”,也有称作“工”的,以后,还派生出工作、工程、工业、工夫、精巧、擅长、乐人等意义。
纺纱与“专”字的起源
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经发明制作了纺线的工具,这种工具叫纺专。纺专是由陶质或石质做的一个圆形的“盘”,叫“专盘”,中间有一个孔,插一根杆叫专杆。纺纱的时候,先要把纺的麻或其他纤维捻一段缠在专杆上,然后垂下,一手提杆,一手转动圆盘,向左或向右回转,就可以促使纤维牵伸和加拈。待纺到一定长度后,就把已纺的纱缠绕到专杆上去。这样反复,一直到纺专上绕满纱为止。“专”字的产生,便与这种纺线工具有关。
甲骨文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专”字,右边像纺锤形,即“专(zhuā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专”兼作声符,“专”为会意兼形声字,本义为纺锤。“专”字后来多借用为单独、单纯、独一等义,例如“专断”,指独自决断;“专家”指专门从事某种事业或学问而有成就的人。在汉字中,凡从专的字多有盘旋、转动、转递等义,如抟、团( )、转、传等。
关于“专”字,有一个成语为“专心致志”,意思是:心思很专一,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该成语出自《孟子·告子上》,成语的典故为: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另一个却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貌似认真听课,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染”字上面没有点
据说,在民国初年,北京一家洗染店特地请来当时的书法家、前清状元刘春霖为染坊写招牌,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犯错,当刘春霖写到“染”字时,居然在“九”字上加了一个点。不料,匾额挂出后,好多洗染店都仿效这种做法,有意在“染”字中的“九”字上加上一点,以此预示染坊的生意不同一般。
现在也有很多人将“染”中的“九”写成“丸”,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误,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染”字的结构不了解。“染”是一个由“水”、“九”和“木”字组成的会意字。裴光远云:“从木,木者所以染,栀茜之属也;从九,九者染之数也。”这就是说,古人常用栀子树的果实和茜草的花作染料,“染”字中的“木”指可染色的草木,“水”是染色必不可少的材料。“九”在古代常用作表示多数,这里指古人染色的次数很多,即指染色的过程。“染”的最初义是给布帛等物着色,古人把用笔着墨或颜料写字以及作画等举笔落墨之事也叫“染”。
关于“染”字,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词语“染指”,典出《左传·宣公四年》。
春秋时期,有一天,公子宋和子家去见郑灵公。将进宫门,公子宋忽然停住脚步,抬起右手,笑眯眯地对子家说:“你看!我的食指又自己动了,今天肯定有好吃的。以往每当我这食指动起来以后,总能尝到新奇的美味!”子家将信将疑。两人进宫,发现厨子正在煮一只大鼋,这只大鼋是一个楚国人进献给郑灵公的。郑灵公决定把这稀罕的东西分赐给大臣们尝尝。子家忍不住朝公子宋笑了,郑灵公见状很是纳闷,子家就把宫门外的情况讲了一遍,郑灵公听了没有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大臣们到齐了。那只已经切成块的大鼋盛在鼎内由厨子分发给各位大臣,唯独没有公子宋的。显然,这是郑灵公安排好的。公子宋窘迫不堪,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见郑灵公和大臣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便再也忍不住了,“忽”地站起来,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一下,尝了尝味道,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此举惹怒了郑灵公,差一点杀掉公子宋。原来,在古代,鼎是权力的象征,任何人不经君主允许随意蘸取鼎中之物,就是对君王权力的觊觎,是对统治地位的挑战。因此,从此以后,人们用“染指”指意图得到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
尖物穿凿即是“入”
古代社会原始人类所使用的石器、骨器等工具和武器,都是锐器多而钝器少,这是因为只有尖锐的东西才能起到刺进穿凿的作用。其实,我们的祖先正是用尖物有刺进穿凿的这个特性来创造“入”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如图所示,从古至今,“入”字在各个时期的文字中,字形一直没有很大的变化,像从上部一齐进入下面的样子。《说文解字》在解释其字形时说,“像从上俱下也”,就是这个意思。“入”字的本义和它的字形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示从外到里,也就是进入的意思。“入”字的引申义有加入、收入、符合等,如入学、入不敷出、入情入理。
有这样一则关于“入”字的故事:有一位爱猜谜的官员,经常在自己的房子里挂一些谜语,欢迎朋友们来他家交流切磋。他还在官府门口贴上这样几张纸条:
话不老,镜中人。中者进,惑者遁。
除了几位经常和他猜谜的老朋友外,很多过路人对这些话看不明白,也没有人敢进来。一天,有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径直走了进来,门前守卫挡都挡不住。官员闻讯出来问:“你来做什么?”孩子说:“不是你请我进来的吗?”官员一时不明白,又问:“我什么时候请过你?”孩子说:“哈哈,你的门口明明贴着‘请入’两个字,怎么就不认账了呢?”官员闻之大喜,连忙请进那个孩子,两人一起猜谜、论谜,相处十分融洽。谜语中的“镜中人”就是猜作“入”字。
“为”与大象的渊源
现在大象不多见,但在遥远的古代,大象曾经遍布于我国黄河流域。有些古书上说,舜在历山,用大象耕田,“舜葬苍梧,象为之耕”;又说“禹葬会稽山下,有群象耕田”,黄河流域出土文物中也发现有商代君王捕猎大象的图文。自古以来,大象被人们看做是瑞兽,喻义“太平景象”、“喜相升平”,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在上古时代就已能驯化和驾驭巨象的事实。这个事实同样反映在“为”字的造型中。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为”字,像一个人用手牵着大象的鼻子,其本义为驯象,即驱使大象帮人干活,因此,“为”字有干活、做等意思。这个字由甲骨文到金文,又由篆书变成隶书、楷书,再由楷书演变成今天的简化字,原来的形象和意思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为”字反映的是人用手牵大象,从事劳役。这一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古代黄河流域不仅有大象,而且那一带的人们还曾经广泛役使过大象。大象性情温顺,能比其他动物执行更繁重的劳动任务,这一事实是先民创造“为”字的一个社会基础。后来大象为何又在我国中原一带消失了呢?其原因是复杂的,据学者的考证,很可能是由于中原气候逐渐地变化,致使性喜热带气候的大象南迁了。
有趣的“斤”与“斧”
《庄子·徐无鬼》记载了一个“匠石运斤”的故事,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古代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鼻子尖上溅了一点白石灰,这层白石灰薄得像苍蝇的翅膀,这个郢都人很爱清洁,就叫石匠把它削掉。石匠“运斤成风”,把“斤”挥舞得呼呼作响,白石灰被削得干干净净,鼻子却没有丝毫损伤。自始至终,那个郢都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毫无惧色。这里的“斤”为何意?与我们现在常说的“公斤”、“几斤几两”意思一样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斤”字,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像一把斧头之形,“斤”的本义即指斧子一类的工具。古代的“斤”作为一种生产工具,主要用途大概便是砍伐木材,正因如此,表示砍木劈柴这一概念的词也常带斤旁,如析、折、斫等。
现在的“斤”字,多用作重量单位名称。有人认为是因为古人将一把“斤”制成后,总要称称它有几斤重,“斤”由此便引申为表示重量。这种说法太牵强。其实“斤”用作表重量的单位是借用,后来“斤”索性将自己的本义交给与它同义的“斧”字表示,自己专门表示重量单位。
有的学者认为是因为“斤”字被借用作表示重量单位后,古人在“斤”字的上面加一“父”字为声符,造出了“斧”字,用以表示“斤”的本义。这种说法也不确切,因为甲骨文中既有“斤”又有“斧”, “斤”和“斧”是不一样的两种工具。例如《墨子·备穴》中“斤、斧、锯、凿、 ”五者并列,可见“斤”和“斧”确有不同。不过,由于“斤”和“斧”常配合着使用,所以常合称“斧斤”。
“丁”原为钉子
有个成语叫“目不识丁”,是说连个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常用来挖苦那些不学无术的人。的确,“丁”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字,一横一竖钩,好写又易认。然而,看似简单的“丁”字,其来历却并不是那么简单,“丁”字最初是什么意思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金文中的“丁”字,原来只是一颗钉子的形象:从上面俯视,是圆形(或方形)的钉帽;从侧面看,则好似一个楔子,所以“丁”字的本义就是钉子,“丁”是“钉”的本字。
在古代语言中,“丁”字多借用为天干的名称。丁是天干中的第四位。“丁”字的本义,则保留在少数的口语中。如口语“丁是丁,卯是卯”,丁指凸出的榫头,卯即卯眼。“丁是丁,卯是卯”表示做起事来认真严肃,不肯随便通融之义。
《说文解字》中云:“丁,夏时万物皆丁实。象形。”所谓“丁实”,就是健壮结实的意思,这是“丁”的引申义。成年强壮的人口,体魄“丁实”,因而也称成年男子为“丁壮”,或者为“壮丁”,成年的男女则分别称为丁男和丁女。又引申为家庭中的人口,如添丁、人丁兴旺等。“丁”还用来特指从事某种劳役的人,如兵丁、庖丁等,而园丁则是指从事园林培育护理的人,现在多用来比喻教师。
与“丁实”的意思相反,由于钉子是一种较小的物体,因此“丁”还引申为微小的意思,如“一丁点”、“鸡丁”、“肉丁”等。
被“骑”偷梁换柱的“奇”
在中国畜牧业史中,以养马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已开始养马。由于马在战争、交通、礼仪及耕垦曳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很早就被称为“六畜”之首。历代政府因战备需要,多大量养马,并设官吏管理。民间也养马以供耕驾。“奇”字正是古人基于这种生活经验的积累创造出来的。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奇”字,像一个人跨在马背上的形状,其中的马形极其简略;或在马下加一口形。小篆的“奇”字则讹变为从大从可。“奇”的本义为骑马,后来多用为怪异、奇特之义,而其本义则为“骑”字所代替。“骑”除了表示人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作动词使用外,还作名词用,如“铁骑”等。古代也把一人一马称为“骑”,例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奇”还指数目不成双的数,跟“偶”相对,如一、三、五、七、九等。
关于“奇”字有一个成语是“六出奇计”,原指陈平所出的六条妙计,后泛指出奇制胜的谋略。该成语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故事的缘由是:楚汉战争中,陈平投奔刘邦以后不久,正好赶上刘邦先后被围荥阳城、晋阳平城白登山,韩信称王等棘手之事。陈平为刘邦连出了六条奇特绝妙的好计谋,使刘邦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武则天眼里的“矮”和“射”
相传,唐朝女皇武则天很有才学,对文字也有所研究。一次,她对群臣说:“我发现,‘射’字由‘身、寸’构成,一个人身高只有一寸,这不是‘矮’字吗?‘矮’字由‘矢、委’构成,委原是发放之意,把矢(箭)发放出去,这不是射吗?所以我说,矮、射两字应该互相掉换过来使用,大家说对吗?”
群臣听了,无不拍手叫好,齐声道贺圣皇的金玉良言!
武则天的说法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从字源方面分析一下。“射”在金文中是个由弓、矢、手三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意即箭搭弓上,以手发射,故其本义是射箭。“矮”字右边委的甲骨文形体是一个跪在地上的女奴隶手拿一蔸干枯蜷曲的禾稻的形象,禾稻枯萎蜷缩,比盛长挺拔之时显得短小;矢加委,表示枯萎的禾只有一箭之长了,故矮的本义为短小。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武则天解字的方法貌似有理,实际上是类似于算命先生“拆字法”的牵强附会,是经不起琢磨和考证的。
用作商品交换的“贝”
从古至今,人类就与贝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远古时代,贝类不仅可以作为食物,还被广泛用于人体装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和随葬品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最早的商品交换媒介,就是贝类。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金文的“贝”字,像海贝贝壳的形状,“贝”的本义是有介壳的软体动物的总称,但在古代主要是指海贝。上古时代,远离海滨的中原并不产贝,人们只有跋山涉水、辗转千里才能得到贝壳,也正由于路途遥远,求之不易,“贝”在古代被先民视为珍宝。先民们最初把贝壳作为装饰或护身之用,是高贵者的身份象征,只有帝王诸侯及贵族才用得起,为此古人将“贝”称为“宝贝”。
在大约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物质极不丰富,先民们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商业经济开始发展。最初的交换活动只是“以物易物”,后来,“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人们便把贝壳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这是因为贝壳大小适中、坚固耐用、便于携带,而且便于计数。“贝”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贝”作为历史货币,不仅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中国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现行汉字中大多数与钱币有关的字都有贝旁,如:货、贡、贸、贾、贿、财、贪、贫、费、赔、赎等。在江浙一带的农村,家长将贝佩挂于孩童的身上以期望其健康成长、驱邪生财,更有父母干脆把儿女直呼为“宝贝”。“贝币”虽小,但集经济、历史、文化多重含义于一身,颇受钱币收藏爱好者们的青睐,进而成为当今收藏的一大门类。
“朋”与古代货币的关系
普希金说:“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古今中外,友谊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字最初是什么意思,又是如何造型的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贝”用作商品交换的媒介后,人们将它称为“货贝”。古代以贝五枚为一挂,两挂为一朋。如上图所示,甲骨文、金文中的“朋”字,正像两挂贝的形状,其本义即指贝两挂。后用作货币计量单位,如《诗经》:“既见君子,锡(赐)我百朋。”
作为货币计量单位的“朋”字,是如何具有“朋友”之义呢?有学者认为,“朋”由两串紧密相连的货贝组成,以此比喻关系密切,故后来“朋”字多用为朋友之义,又指党羽、同类,引申为比附、勾结之义。例如“朋友”,古代指同师同志的人,“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今指彼此有来往、有交情的人;“朋党”,指为私利目的而勾结同类,又指那些排斥异己的宗派集团;“朋比”指依附勾结,多用为贬义。
“朋友”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构成的复合词,这当然是词汇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民间流传着一则关于“朋友”一词来历的传说。从前,有两个孤儿,一个叫阿朋,一个叫阿友,两人都过着穷苦的日子。阿朋和阿友虽不是亲生兄弟,但相处十分友好,多年来,一直相依为命。有一年夏天,天降暴雨,阿朋家的两间草棚因年久失修,被雨水浸泡,轰然倒塌。阿友的草棚牢固些,才避免了这场灾难。阿友见阿朋遭难,十分痛心。他一边叫阿朋暂且住在他家,一边帮助阿朋又造了两间草屋。阿朋和阿友的友谊被传为佳话,后来人们就把同甘共苦、志同道合的人称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