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字词句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趣说生活字:看看古人的衣食住行

用来遮蔽身体的“衣”

远古时代,古人们是没有衣服的,《五经要义》一书说:“太古之时,未有布帛,食兽肉而衣其皮,但知蔽前,未知蔽后……”据传说,中国到了黄帝时候,才开始有穿“衣”之说,而三千多年前甲骨文时代的“衣”字的款式,则领导了中国时装潮流。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先看甲骨文中“衣”字的写法,很像衣服的样子,上边的“人”字形部分就是衣领,两边开口处就是衣袖,下边交叉的是衣襟。金文、小篆的字体演变,没有脱离甲骨文的原形,只是大部分衣襟是向右拐的。《说文解字》释:“衣者,人所倚,以蔽体者也。”隶书里,“衣”字逐步失去了衣服的样子。

“衣”本来只指上衣,后来才指为上、下衣的统称。用“衣”作为表意的符号,大都与衣服或布匹有关。作为意符,放在字的左边,写成“衤”,如“衬衫”;放在字的下部写成“衣”,如“袭”。

《说文解字》云:“衣,所以蔽衣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衣”的本义是“上衣”,泛指衣服,例如“衣冠楚楚”。“衣”由“蔽体”之意引申指包在物体外面像衣服的东西,例如“糖衣”、“炮衣”等词。“衣”还用作动词,表“穿”的意思,例如有个成语为“衣锦夜行”,指夜里穿着华丽的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

乘舟办事曰“服”

关于“服”字,我们平时既有“衣服”一词的“服”,也有“服从”一词的“服”。“服”字本义是什么,从“服”字字源可见一斑。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关于“服”字,《说文解字》云:“服,用也。一曰车右马非,所以舟旋从舟声。”如上图所示,甲骨文的“服”字左偏旁就是一个舟字。舟作为人类交通的一种工具,“服”字的本义为使用工具,含有乘舟办事的意思。

“服”字由本义使用工具引申为进行某种劳动;进行某种劳动应该是自愿的,因此“服”字又引申出服从、顺从的意思;服从的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因此“服”字又有了习惯、适应的意思,例如“水土不服”中的“服”字是习惯的意思,衣服、服装的“服”字就是适应的意思。

我国古代服装的种类、样式和现代是有所不同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服装,比较典型的是胡服、品服和补服。

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首先采用这种服装的赵武灵王,他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并沿用了两千多年。

品服,即封建时代官吏所穿的公服,亦称“品色服”,出现于我国隋代。官吏的服色,按品级高低各有规定,至唐代形成制度。唐贞观四年(630年)规定:三品以上着紫衣,四、五品着绯(大红)衣,六、七品着绿衣,八、九品着青衣。平民百姓多穿白布。士兵在汉代衣赤,隋代衣黄,唐代衣皂。

补服,是指明、清两代的官服,在前胸和后背都有用金线和彩线绣成的补子,是官员品级的标志。这种制度开始于明朝,清朝作为官服制度固定下来。根据《清朝通典》的记载,清代文官的补服上要绣上鸟类,武官的补服上要绣上兽类。

“巾”为何物

在古代诗歌中,“巾”字是经常出现的一个字,例如“儿女共沾巾”、“归来泪满巾”,等等。那么,“巾”是什么东西?古人是如何造“巾”字的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关于“巾”字,《说文解字》云:“佩巾也。”如图所示,古文字的“巾”字,就像是挂着的一幅布或一条手巾。它的本义是指擦汗或擦东西的实用物品,类似现在的手巾;后又指头巾、领巾。汉字中凡从“巾”的字皆与布匹有关,如布、市、幅、常、帷、幕、幡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女性称作“巾帼英雄”,“巾帼”往往也表示对妇女的一种尊称。“巾帼”最初指我国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在我国古代,巾帼的种类非常多,颜色也各式各样。头巾一般选用高级的丝织品制成,发饰品上面缀有一些珍贵的翡翠和玛瑙。正因为巾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价格昂贵,所以,后人把妇女尊称为“巾帼”。“巾帼”一词最早见于《晋书·宣帝纪》,其中记载道:“诸葛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女人之饰。”

从“箸”到“筷”

筷子,被西方誉为“东方的发明”,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

相传,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命禹去治理水患。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这样可省出时间来治理洪水。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筷子原来称“箸(zhu)”。《说文解字·笔部》:“箸,饭欹也。从竹,者声。”王筠句读:“欹,持去也。《通俗文》:‘以箸取物曰欹。' ”由此可知,许慎所说的“饭欹”就是吃饭时所使用的餐具,那么“箸”就是后世之筷子无疑。

“箸”怎么变成“筷”呢?这是因为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箸”与“住”同音,“住”有“止”、“停止”的意思,人们认为以“箸”字作为餐具的名称不吉利,加之古人都希望自己在事业上一帆风顺、永不停止、快快成功,因此另造一个由“竹”和“快”二字组成的“筷”字代替了“箸”。之所以用“竹”,是因为这种餐具多为竹子制成。“快”除了发音外,也有表意功能,“快”有“高兴”、“愉快”的意思。

原本不能吃的“豆”

《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一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意思是: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就能活,得不到就得饿死。这里的“豆”字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大豆”、“绿豆”、“豌豆”等的“豆”字是不一样的。古人创造的“豆”字,最初记录的东西是不能吃的。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金文的“豆”字,像一个上有盘下有高圈足的容器,盘中一横是指事符号,表示盘中所盛之物。“豆”是古代的一种食器,形似高足盘。这种器皿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商周时代非常盛行。

据文献记载,古代的“豆”就其质地来看,主要是木制的,还有竹制的和陶瓦豆、青铜豆等。豆是先民的主要食器,如《国语·吴语》:“觞酒,豆肉,箪食。”其中的觞是古代的酒器,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豆是盛肉的器具。大约在战国以后,“豆”从盛肉的器具逐渐转变成为祭祀的器具。

“豆”后来由食器引申为量具,又指容量单位。《小尔雅·广量》:“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四谓之豆,豆四谓之区。”意思是一只手装的量叫溢,用两只手捧起的容量叫掬(捧),四掬的容量为豆,四豆的容量为一区。“豆”还可作重量单位,根据刘向《说苑》记载:“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可见,“豆”是分量非常轻的一个单位。

“豆”的初意在古代指食器,那么古代的豆科植物称什么呢?称“菽”,就是“叔”,后来加个草字头,便是典籍里面通用的“菽”,例如《诗·采菽》“采菽采菽”。到了汉代,“豆”就用来表示农作物的大豆了。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假借,即借用古代食器的“豆”指菽豆的“豆”。

中国是最早栽培大豆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豆”在古代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人们的主食之一。有个成语叫“布帛菽粟”,其中“帛”为丝织品,“菽”为豆类,“粟”指小米。“布帛菽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出自《宋史·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有趣的“米”

“米”指的是去掉皮、壳的谷物,如大米、小米等。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米为先”,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米。那么,“米”字又是如何造型的呢?

甲骨文

小篆

《说文解字》云:“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如图所示,甲骨文的“米”字,像散落的米粒之形,中间加一横主要是为了和沙粒、水滴相区别。“米”是人类经常食用的粮食,故汉字中凡从“米”的字大都与粮食有关,如籼、粒、粳、糠、粟等。现在的“米”字,还用作长度单位名称(旧称公尺),一米的长度相当于三市尺。

古人在说到年龄时,有一个说法是“米寿”, “米寿”即为八十八岁,因为“米”字便是八、十、八三个字组成。

关于“米”字,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杜甫自幼聪慧,祖父杜审言(唐初有影响的诗人)十分喜爱杜甫。在金秋的一个黄昏,祖孙二人漫步田野,农夫正忙着收割,杜审言触景有感,便吟诗四句,考考孙儿。诗曰:四个“不”字颠倒颠,四个“八”字紧相连,四个“人”字不相见,一个“十”字立中间。杜甫沉思片刻,便说出了答案。祖父喜上眉梢,笑在心间。原来,诗谜的谜底为“米”字。

源源流长的“酒”

酒是中国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大饮料。酒产生于何时,现在已无可考。《战国策·魏策》载:“昔者帝女今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这则传说,可能是后人杜撰的,但它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酒便与人们的生活有很大关系,甲骨文中早就出现了酒字和与酒有关的醴、尊、酉等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酒”字,中间部分是个酒坛子的象形,两边表示从酒坛里飘逸出来的酒香,也可能是坛子里流出来的酒。金文的“酒”字是个酒坛子的形状,即“酉”。在周初金文里,这是“酒”的本字,凡带“酉”字旁的字都与“酒”或“发酵”有关,如“醉”、“醒”、“酵”、“酸”等。后来“酉”字被借为“十二地支”之一,古人于是将“酉”字加水旁作“酒”字。

伴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酒的产量与日俱增,饮酒习俗自然渐渐形成。酒俗从它开始形成的时候起,就是一种群体文化。它的原始功能是用于祭祀活动,供神享受;作为民俗事象,它包含着庄严之美,表达着人们祈求幸福的美好感情。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活动渐渐由娱神变为以娱人为主,酒便大量出现在宴飨和文化活动之中,具有交际和娱乐的功能。

关于酒的发明创造,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的传说。其中有这样一则:相传当年杜康造酒时,无论如何总是造不成,后来就请教了一位仙人。仙人告诉他要在某地某日的酉时取三个人的血,每人一滴,这样酒才能造成功。于是杜康就在指定的地方去等人取血。不一会儿,过来一位文人,杜康上前说明缘由,于是那书生便在杜康的酒里滴了一滴血。书生走后又来了一位武士,杜康再次上前说明了原因,武士也在酒中滴了一滴血。武士走后等了很久也不见有人来,眼看着酉时就要过去,正在着急时,远处来了一个傻子,杜康本不想用傻子的血来造酒,但一想这可能是天意,于是就取了傻子的血。酒造成后,后世喝酒的人却逃不了这三滴血的影响:开始喝酒时,像书生一样斯文;喝了一会儿,像个武士一样声高气壮;酒醉后,就像个傻子一样糊里糊涂。

“醋”的由来

醋和食盐一样,属于最古老的调味品,人类食用醋的历史非常悠久,有人认为约有一万多年。有关醋的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也有三千年以上。我国在数千年前已经掌握谷物酿醋的技术,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专门酿醋的作坊。关于醋以及“醋”字的产生,历史上有两个传说。一是相传在远古时期,夏代杜康的儿子叫黑塔,成人后他带领自己的部下东迁到现在的江苏靠近长江的镇江市一带定居下来,并在长江边上开设了一家酿酒的作坊。当酒糟用水泡至21天后,他打开缸盖,突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他一尝,感到这种东西又酸又甜,与酒不同。他想给这种物质取个名字,想了想,这东西是用酒糟经过21天后才制成,于是他用“二十一日”,即“昔”字加上“酉”字造了一个“醋”字,以此字作为这种又酸又甜的物质的名称。自此,镇江的醋闻名遐迩,直到现在,镇江的醋仍然是以21天为一个酿制周期。

另一个传说是杜康造酒时,将酒糟浸在缸里,21天后的酉时(下午5~7点),他揭开缸盖,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再尝尝缸里的水,香喷喷、酸溜溜、甜滋滋,味道很好。于是,杜康又照此制作,并把它推广开来。后来,造得多了,得有个专名才好。杜康想了许久,猛击一下脑门,这是二十一日酉时成功,“二十一日”加上“酉”不是“醋”字吗,就叫作“醋”吧。

以上只是古代传说,不足为据。在我国古典文献中,醋本作“醯(xī)”或“酢(cu)”,曾被先人称为“苦酒”。最初的制法是用麦曲使小米饭发酵,生成酒精,再借醋酸菌的作用将酒精氧化成醋酸。春秋战国时醋还是比较贵重的调味品,汉代才普遍生产。

从结构来看,“醋”字的左边为“酉”, “酉”本为古代的盛酒器,此处指酒。它说明了“醋”与酒有关,或者说“醋”是酒类物质,其右之“昔”字据许慎说为声符,因此,人们认为“醋”为形声字。

“茶”与神农氏的传说

传说神农氏时代,人类数量渐渐增多,人们靠打猎难以获得足够的食物,加上当时什么食物都吞咽,因此时常会闹病。神农氏为此十分担忧,下决心要去找可以定期获取食物的方法。传说中神农氏的肚子是透明的,肝、脏、肠、肺全能看得一清二楚,吃下去的东西也能看出它的消化情况。他就凭着这个肚子,看吃下去的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于是他开始尝百草了。

神农氏准备了两个口袋,一个放在左边,一个放在右边。能吃的东西放在左边的口袋里,作为食物;不能吃的东西放在右边的口袋里,当作药用。他尝了一片嫩尖的绿叶,发现它落入肚子里后,把肚里的各部分擦洗得干干净净。神农氏把这种东西称作“查”,后来人们就叫它为“茶”。“茶”在中国历史悠久,到了商汤时代,人们就普遍饮用茶了。

神农采药图

茶这种植物,在我国出现很早,而“茶”字出现较晚。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早在公元前1世纪,史书上就有关于茶的记载。不过当时不叫“茶”而叫“荼”。“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它还指一种苦菜。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画,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这种在原字基础上减去一笔而造的一个新字实际是汉字形体结构的变例,属于后起字的范围。

茶对我国人民来说是一种历史悠久且独具魅力的饮品,因而,“茶”也就形成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人把品茶看作个人修养的象征,品茶过程中,不仅能品出茶的色、香、味,而且能辨出茶的好坏,品出茶的产地、制法和采茶时节等。古人还通过茶作种种联想,如“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治国;多而不害,如举世之能得贤”等,历史上以茶为诗、为文者更是多得不可计数。

鱼羊合烹分外“鲜”

关于“鲜”字,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一度很困顿,缺衣少食,身边只有颜渊、子路、冉有、曾参等忠实信徒。

金文

小篆

隶书

有一天,孔子早晨只喝了一碗菜汤,待到中午,饮食还没有着落,弟子们没有办法,便分路乞讨。

“先生,有羊肉吃了。”子路捧着一块羊肉,满头大汗地跑回来。孔子一见这难得一吃的肉,脸上显露出笑容。

刚点火烹煮,冉有又提回几尾鱼,收拾好了,随手放进了锅里。

羊、鱼同煮,孔子他们还没有吃过,心里有一些忐忑不安。

合烹的肉、鱼很快就熟了,曾参先给孔子舀了一大碗,孔子尝了一口,觉得羊肉很香,鱼味很美,汤汁分外的好喝,令人回味无穷。孔子突然想到,鱼和羊肉合烹味道如此好,那就把“鱼”和“羊”字凑成一个“鲜”字吧。

姑且不论孔子造“鲜”字的传说是否真实,但“鲜”字之所以要用“鱼”和“羊”两部分来构形是有客观原因的?

“鲜”,甲骨文中还没发现有这个字。金文中有一个“鲜”字,其结构是由“鱼”和“羊”两字构成,并且“羊”字在上,“鱼”字在下,可以隶定为“ ”。小篆仍然保持了“鲜”的结构,只是“羊”和“鱼”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鱼”在左,“羊”在右。许慎《说文解字·鱼部》对此解释道:“鲜,鱼名,出貉国。”对北方干旱地区的貉国人来说,鱼是很少的,他们多吃羊肉。在他们看来,羊肉味道是鲜美的,而吃到鱼后感到它的味道更鲜美,因此用“鱼”和“羊”造出了“鲜”字,其意思是:像羊肉一样味道可口的鱼。这就是“鲜”字的来历。

人们聚居的地方叫“里”

中国古代居民聚居之处被称为“里”, “里”又名闾里、坊。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周围设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先秦时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也就是说二十五家为一“里”。这样的生活图景反映在汉字上,就是“里”字造型。

甲骨文

金文

甲骨文中没有发现“里”字,大概是“里”这种居住方式在商代时还没有出现,金文中的“里”字从田从土,意为人所聚居之地。《说文解字》云:“里,居也。从田从土。”本义是乡里,如故里。引申义有城镇的街坊里巷、衣物的内层、里面、一定范围之内等,如邻里、被里儿、屋里、这里。此外,里又用作长度单位,古代以一百五十丈为一里。简化字又以“里”代替“裹”。

里,原为农村的聚居形式,后移入城市。里坊制城市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盛行于西汉至唐代。西汉长安城有160闾里,分布在城北及长乐宫、未央宫之间。北魏景明二年(501年),洛阳城筑里323个,每里300步见方。隋唐改称城内里为坊。隋唐长安城有110坊,坊内辟十字街或横街,布置巷曲。北宋以后,陆续拆除城墙,封闭式的里坊制至此结束。

窗子朝北曰“向”

《诗经》里著名的农事诗《豳风·七月》中有这样一句诗:“穹窒熏鼠,塞向谨户。”意思是冬天来了,先民们先是堵塞墙洞,熏老鼠,把老鼠从家中赶走,另外还要把朝北的窗户堵塞起来,再在用树枝编扎的门上涂上泥巴,以此抵御寒风的袭击。这里的“向”字为何意呢?

《说文解字》云:“向,北出牖也。”所谓“向”就是朝北的窗子。上古时期,先民营造的房屋多是南北向,前为堂,后为屋,而且在前堂后屋里还开窗以通气采光,先民把窗通称为牖,把朝北的窗称之为“向”。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向”字,像在一座房屋的墙壁上开着一个窗口的形状,它的本义是专指朝北的窗口。从这个本义又引申为方向、朝向、面对等义。此外,“向”字还有从前、往昔、旧时的意思。“向”自从指朝北的窗户以后,再没有向指“所有的窗户”的意思方向发展,而是向着“方向”、“朝向”的意思引申。此后,“向”连“朝北的窗户”也不指了,于是古人又创造了一个“窗”字,取代了“向”的本义。

是谁发明了“井”

相传远古时候,神农氏发明农业,自此人们开始农耕生活。有一年,天下大旱,河流干涸,人们不仅无法播种,甚至连日常吃水也成了问题。神农氏之子章,在兰池女神的授意下,率领大家寻找水脉,往下深挖,终于挖到了地下河流,做成了圆圆的井。章率领大家挖了数千口井,自此,人们的用水有了保障。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德,便尊称他叫井章。“井”字的造型,也是依据井的形状造成的。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井”字,像井口用木石构成的井栏,其本义就是水井。形似水井的事物皆可称井,如天井、矿井等。有了井,不仅可以发展农业生产,还可以解决人们的生活用水。先民们就围绕饮水井筑房居住。古代制度,同一乡里八家共井,后来井引申指乡里、人口聚居地,古文中“背井离乡”就是远走他乡。居民集中的地方常常设置买卖之所,因而又称商业区为市井。

商周时期,统治者为了便于管理老百姓,实行了井田制。将一里见方的地划分为九个区,形体如“井”字,每区百亩,八人各分一区耕种,而中央为公田,各家“同养公田”。由于井田制的划分规定明确,有章可循,而且分布整齐,所以“井”字还含有整齐、有条理之义,如井井有条、秩序井然等。

用竹木藤条编的“门”

在原始社会早期,原始人类曾利用天然崖洞作为居住处所,或构木为巢。为了抵御野兽和风雨的侵袭,原始人类发明了用竹木藤条编织的门。古人也根据这种门的形状造了“门”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上图所示,甲骨文的“门”字,有门框,有门楣,有一对门扇,是一座完整的门形。金文“门”字去掉门楣,但仍保留着两扇门的原形。“门”字的本义是宅院的进出口。引申义有家、家族、种类、派别等,如双喜临门、门当户对、分门别类、门户之见。建筑物或交通工具的出入口及其装置也称门,如车门、油门。又指达到目标的途径,如门径、窍门。汉字中凡从“门”的字,大都与门有关,如闭、间、闲、闸、闯等。

关于“门”字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王安石老年罢相回到江宁,请了一个名叫鲁慧的木匠,为他设计一所宅院。这一天,鲁慧将设计好的宅院图样拿给王安石看,王安石看了,不停地点头称赞,最后在图样的空白处写了四句诗:

借阑干东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鲁慧是个聪明的匠人,一看就明白这四句诗谜的谜底都是一个“门”字,这说明王安石对门的设计还不是很满意啊。等鲁慧把修改好的图纸拿来时,王安石一看,便大为赞赏,非常满意。这所宅院盖好后就是著名的半山园。

“出”的妙用

《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远古时代先民们曾在山洞或地穴中栖息,以躲避凶禽猛兽的袭扰。后来,人们开始学会了建造房屋,最初的房屋是一种半地穴式的简单建筑,即在地上挖一浅坑,以坑壁为墙,然后再在坑顶搭上草棚。整个房子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而屋子的出入通道有的是斜坡,有的是土阶。古人正是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体验,创造了“出”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金文的“出”字,字形的上部为“止”,像一只向上的脚,下部是一条上弯的曲线,表示这是一个门口或者土坑口,上下合起来的意思是从土坑里边走出来,表示人从屋中向外走出的意思。因此,“出”字的本义是指外出。

“出”的引申义有来到某处、出现、显露、拿出、支出、离开、发出、发泄、生出、产出、发生、超过、出版等,如出席、水落石出、出名、出主意、入不敷出、出轨、出口成章、出气、出芽、出品、出事、出色、出本书。“出”做助词用于动词后表趋向或效果,如跑出去、打出水平。

几出戏的“出”与出来的“出”没有什么关系,它是“ ”的简化字,指一段独立的剧目或节目。因为我国的传统戏剧大都是从传奇演变而来的,传奇的一回就叫作一出,所以戏剧里面所表演的情节,从开始到结束能构成一段故事的就叫一出。

古代战争与“车”的发明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车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的。传说四五千年前的黄帝发明了车,最早的车由两个车轮架起车轴,车轴固定在带辕的车架上,车架附有车厢,用来盛放货物。“车”字的出现,是在车发明之后。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车”字是俯视图;金文的“车”字是横视图,突出了车厢,像一辆舆、轮、轴、辕、衡、轭俱全的马车之形;小篆只留下一根车轴上有舆(车厢)和两轮。

考古发现最早的车是商周时期的战车,以后也用作载物。最初的车辆,都是由人力来推动的,称为人力车。后来人们开始用牛、马拉车,称为畜力车。据传说,畜力车是商汤的先祖相土和王亥共同发明的。

“车”字的引申义有机器、牙床骨、用车床切削东西等,如车床、辅车相依、车光。凡从“车”的字,大都与车及其功用有关,如轨、轮、转、载、军等。

黄帝为什么称为“轩辕氏”呢?古书上说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发明了一种车战法。打仗时,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战士围成一圈,指挥员立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出入的门,起到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有布幕的战车叫作“轩”,两车中间的空当称为“辕”,因此发明这种车战法的黄帝,就被称为“轩辕氏”了。

不断进步的“舟”

人类著名的文明发祥地都在河流的周围,如黄河、长江、恒河、尼罗河等,为了横渡江河湖海,人们很早就学会了造舟、造船。上古有“天子造舟,比舟为梁”之说,意思是古代统治者把船造好,排起来,作为桥梁,用来渡水过河。人类横渡江河湖海的舟船起源于石器时代,距今大约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人类首先发现可以乘坐漂浮在水面的树木或竹子到达彼岸,还发现将多个树干或竹子联结在一起可以使更多的人或物横渡江河,于是发明了浮筏。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将树木加工成独木舟,舟船就在人类不断的进步中发明创造出来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金文的“舟”字,像一只小船的简单形象,其本义即为船。“舟”又用作器物名,古人称搁茶碗的小托盘为“茶舟”,今人也叫“茶船”。汉字中凡以“舟”为义符的字大都与船及其作用有关,如航、舫、舰、艇、艘等。

现代社会,船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产、生活工具,在交通、经济、军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艇、舰、船等各种名称的“船”,应该怎样区别它们呢?通常所说的海军舰艇,是对海军各类舰、艇、船的总称。根据规定,舰和艇是按吨位大小区分的,排水量在500吨以上的统称为舰;排水量在500吨以下的统称为艇;潜水艇无论其吨位大小,都称为艇;用于作战保障的辅助船只,无论其吨位大小,都依其使命分类称为船,如油船、水船、防救船、航标船、破冰船等。

乘船而行是为“前”

相传,孔子的学生子贡外出久久不归,孔子与其他学生在家中为他着急,于是卜了一卦,结果得了一个鼎卦:“无足。”大家看着这个卦象,焦急万分,认为“无足”二字说明子贡再也不会回到他们的身边了。大家正在惊恐之际,颜回在一旁偷偷地发笑。孔子见了问道:“颜回,你的意思是子贡会回来吧!”颜回点点头说:“老师,正是这个意思。”孔子不解地追问道:“你是怎么理解‘无足’的呢?”颜回解释道:“所谓‘无足’,是说子贡要坐船回来,不用步行,我看他很快就会回来了。”第二天早上,子贡果然乘船回来了,应验了颜回说的“无足”二字的意思。

甲骨文-1

金文-1

小篆-1

甲骨文-2

金文-2

小篆-2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前”字,上面是一个定形,下面是一个船形,意思是脚在船中,船正向前行进,因为船在河中大多前进,绝少后退,我们的祖先正运用这个意思来创造“前”字。到了金文,“前”字上部足形演变成“止”放在船的顶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秦代的小篆(小篆-1),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另一个“前”旁加“刀”的小篆(小篆-2),这实际是“剪”字小篆的写法,隶变时,便根据图小篆-2,把“剪”演变成隶书的“前”,最终发展成今天楷书的形状。后来,才又另造一个“前”下加“刀”的“剪”,使“前”、“剪”二字区别开来。

让人心惊胆战的“灾”

远古时期,自然条件恶劣,生存条件艰苦,人类在同灾害的斗争中艰难地发展着自己。关于远古时期的种种灾害,在各种神话传说中都有反映,例如,燧人取火、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的传说表明旱灾的极端严重,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传说表明了水灾的恐怖,而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可以说明远古时期地震和地质的灾害,古人所遭受的这种种灾害,如何体现在造字中呢?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灾”字,有的从宀从火,表示房屋失火;有的从水,表示洪水为患,水火都是灾害之源,用水火来造字非常形象,所以,“灾”字为会意字。金文中的“灾”字,上部从“水”,下部从“火”,表示水火均可成灾,以后这个字进一步演化成“ ”字,这个“ ”字在新中国成立前和古籍里面使用最多。上古社会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战争也是灾害之源,所以,“灾”字有的从戈,表示战争之乱。

“灾”的本义是指人类所遭受的祸害、苦难。这个意义,从古至今都没有多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