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百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宇宙大爆炸理论与宇宙起源

“呜……”火车进站了,司机拉响了汽笛。汽笛声对司机来说,音调是固定的。但是站台上候车的旅客却听到了2种音调:火车的汽笛声先是升高,火车从身边驶过时,音调却又降低了。184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解开了这一自然之谜。这一现象被称为“多普勒效应”。它引发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研究。

为什么会有“多普勒效应”呢?多普勒解释说声音实际上是一系列的声波,它是通过空气来进行传播的。声波在声源趋近时被压缩,音调相应地升高;相反,随着声波舒展远去,音调也随之降低。多普勒证实,光波也存在“多普勒效应”。当光源与观测者反方向运动,光源的光波发生谱线红移,波长变长;相反,当光源向着观测者运动时,谱线就向紫端位移,光波也随之变短。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20世纪20年代末观测时注意到,除了距离我们最近的星系外,星系在天空中的分布是均匀的,但是谱线红移现象几乎发生在所有星系的光谱中。哈勃认为如果多普勒效应引起了这种星系谱线红移,那么就意味着星系在远离地球。

科学家推测的宇宙诞生理论示意图

几乎同时,另一位科学家哈马逊也在进行相同的研究。他想得到那些更遥远的河外星系的光谱。这些星系更加暗弱,哈马逊表现了极大的耐心和非凡的才能。他先从成千颗闪烁的恒星中选出所要考察的暗弱星系,使其像刚好落在光谱仪的狭缝上。他的工作时间是从深夜到凌晨,在这期间,他要不停地调整望远镜,几乎每几分钟一次,有的时候还需要接连几夜对准同一星系观察,这样辛勤的观测工作,哈马逊进行了28年之久。终于,哈勃和哈马逊在1931年联名发表文章,用扩充的观测资料进一步肯定了“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揭示了宇宙在不断地膨胀。但是,1929年刚公布哈勃定律时,哈勃和哈马逊非常谨慎,他们采用星系视退行这一名称。

其实,早在1917年,荷兰天文学家德西特就证明,由1915年发表的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可以得出这样一项推论:宇宙的某种基本结构可能在膨胀,而且这种膨胀速度是恒定的。但是,那时还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这一说法,对德西特的这种宇宙膨胀理论,科学家们大都持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是无稽之谈。

后来,比利时天体物理学家勒梅特根据弗里德曼宇宙模型,把哈勃观测到的现象解释为宇宙爆炸的结果,宇宙膨胀的概念才又一次被提出来。勒梅特还从一个特殊的端点开始考虑膨胀,他进一步提出宇宙的起源是一个“原初原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宇宙蛋”。这一说法引起了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爱丁顿的注意,他提醒科学家们注意勒梅特的文章,这时,人们才注意到宇宙膨胀论。

美籍俄国学者伽莫夫继承并大大地发展了勒梅特“宇宙蛋”的思想。1948年4月,他联合天体物理学家阿尔弗和贝特共同署名发表了一篇关于宇宙起源的重要文章。

创世大爆炸示意图

约150亿年前,宇宙经过一次巨大的爆炸,即“创世大爆炸”,开始了它膨胀和变化的过程,而这种膨胀和变化至今仍在继续进行着。经过千百万年之久逐渐形成了星系、恒星以及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宇宙。

他们在文章中谈到,河外星系既然一直在彼此远离,那么,它们过去就必然比现在靠得近,全部星系在更久远的时候靠得更近;可以推测,极早期宇宙应当是非常致密的,那时,宇宙极其地热,而且物质的密度非常大;文章甚至说宇宙最初是一团“原始火球”,它发出的辐射在发生爆炸后随着宇宙的膨胀而冷却下来。文章描述了原初宇宙“浑汤”中的基本粒子是如何从氢经过质子和中子的核聚变,又是如何演化成为氦原子的等。

伽莫夫认为当时大爆炸产生的尘埃就是今天人们在地球上和宇宙中发现的原子。通过精确的分析和理论计算表明,在150亿~200亿年以前,大爆炸发生了。根据有关计算还得出,宇宙大爆炸之后,一般有5~10开的残余辐射温度。

现在,“宇宙大爆炸”学说已被科学界普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