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百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哈雷与哈雷彗星

彗星是太阳系内质量很小的一种天体,只有地球质量的几千亿分之一,其轨道为扁圆形,绕行太阳一周的时间从几年到几百年各不相同。彗星的外观呈云雾状,由彗核、彗发、彗尾3部分构成。彗核是其主要部分,由冰物质组成。彗核的冰物质在彗星接近太阳时升华成为气体,这层云雾状的气体即彗发。太阳风推斥彗发中的气体和微尘,在背向太阳的一面形成彗尾。彗尾有单条或多条,一般长约几千万千米,有时甚至可达9亿千米。当彗星远离太阳时,彗尾就变得越来越短,直至消失。构成彗星的尘埃、冰冻团块在彗星绕太阳转动时都要损失一部分物质,原因是从彗核蒸发出来的气体及尘埃等被吹离彗核,进入行星际空间了。彗核中所有的气体、尘埃一次次地被蒸发,使得彗核变得越来越松散,最后整体瓦解,彗星的生命至此也就结束了。彗核瓦解崩溃后,有的可能成为很小的小行星,有的在太阳系中形成流星群。观测表明:地球上常见的流星雨现象和彗星的关系十分密切。

埃德蒙·哈雷像

英国著名科学家,第一个计算出了哈雷彗星的轨道,并提出有些彗星会沿着固定轨道反复绕太阳旋转。

据史料记载,最早看到并记录哈雷彗星的是中国人。但最早计算出彗星运行轨道的却是英国人,他就是天文学家哈雷。

哈雷从小就热爱天文学,他不仅勤于观测,还善于思考,这些进行科学研究所需的良好品质为哈雷研究彗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父亲的帮助下,17岁的哈雷带着自费购置的望远镜进了牛津大学王后学院。入学第2年,哈雷就给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皇家天文学家弗兰提斯德写信,指出他绘制的木星图和土星图中的计算错误。哈雷20岁的时候,放弃了获得学位的机会,依靠印度公司的资助,奔赴圣勒拿岛,在那里建立了南半球第一座天文台。他的第一个包含341颗南天恒星黄道坐标的南天星表,就是由他在那里亲自观测编制出来的。

1682年,欧洲很多人发现一颗明亮的大彗星出现在夜空里,因为彗星历来被视为不祥的预兆,人们很惊恐。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哈雷决心研究彗星。他想方设法搜集有关彗星的历史记载,编制了一张表,把彗星出现的时间、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运行路线在表上详细地列了出来。哈雷经过反复计算和分析,发现这颗彗星的轨道很像1607年、1531年出现的彗星轨道,而且前后出现的时间间隔也相近,大约都是76年。1704年,哈雷被聘为牛津大学教授。第2年,他的《彗星天文学论说》发表了,其中对1337~1698年间天文学家观测的24颗彗星的轨道分别予以记述。他指出1531年、1607年、1682年出现的3颗大彗星的轨道十分相似,并断定它们是每隔75~76年回归一次的同一颗卫星。他预言:这颗彗星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将再度回归近日点。遗憾的是,哈雷没有亲眼看到这个景象。1742年,86岁的哈雷在格林尼治病逝。

后人为了纪念哈雷在彗星轨道计算方面的伟大贡献,就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