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假糊涂结得真人缘

耍点小糊涂,摆脱尴尬不失风度

当遇到窘境的时候,不一定要采取一些很复杂的摆脱方式,你只需要佯装糊涂,就能轻松下“台阶”了。实习期间,一位实习老师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幼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该多么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度实习关呢?怎么办?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这里的实习老师巧妙地运用了“装作不知道”的技巧,避实就虚,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象,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敲打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学生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而再称赞几句的可能,从而避免了再次造成尴尬的局面。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就是故意耍点小糊涂。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化干戈为玉帛,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唯有具有丰富阅历的人方能达到这种效果。

在人际交往中,有许多场合都可以使用耍点小糊涂的办法,躲开别人说话的锋芒,然后避实就虚、猛然出击。其技巧关键在于躲闪避让的机智,虽是“装作”,正如实施“苦肉计”一样,却一定要表演得自然。

耍点小糊涂还有一种情况是装作不理解对方尴尬举动的真实含义,故意给对方找一个善意的行为动机,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一位老师介绍经验时说:一天中午,我路过学校后操场时,发现前两天帮助搬运实验器材的那几位同学正拿着一枚实验室特有的凸透镜在阳光下做“聚焦”实验。我想:他们哪来的透镜?难道是在搬迁时趁人不备拿了一枚?实验室正丢了一枚。是上去问个究竟,还是视而不见绕道而去?为难之时,同学们发现了我,从他们慌张的神情中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当时的空气就像凝固了似的,一分一秒也不容拖延。我快速构思,终于想出一条妙方,笑着说:“哟,这透镜找到了!谢谢你们!昨天我到实验室准备实验,发现少了一枚透镜,我想大概是搬迁过程中丢失了,我沿途找了好几遍都未能找到,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这枚透镜。这样吧,你们继续实验,下午还给我也不迟。”同学们轻松地点了点头,空气依旧是那么温暖,那么清新。这位老师采用了故意曲解的方法,装作不懂学生的真实意图,反误以为他们帮助自己找到了透镜,将责怪化成了感激,自然令学生在摆脱尴尬的同时又羞愧不已。

耍点小糊涂是一个常用而又十分奏效的办法,无论是面对自己还是别人制造的窘境,我们都不妨不动声色,假装不明白事实是怎样,从而抽身而出。

有专家指出,当别人准备伤害你,用刻毒的语言对你说话时,你也可以采取佯装糊涂的方法,装作没听懂他的意思,给对方一个莫名其妙的回答,这样,对方打算伤害你的企图也就告吹了,而且显得你很有风度。

装傻充愣,避开敏感处不得罪人

装傻充愣,避开不想面对的敏感处,模糊应对,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态度和情操。

看看下面这对老夫妇如何把话说得字字不靠谱的。推销员一进门,就迎出来一个白发老头。青年推销员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喔,喔,可回来了!你毕竟是回来了。”老头脱口而出,“老婆子快出来。儿子回来了,是洋一回来了。很健康,长大了,一表人才!”老太太急急忙忙地出来了,只喊了一声:“洋一!”就捂着嘴,眨巴着眼睛,再也说不出话来。推销员慌了手脚,刚要说“我……”时,老头摇头说:“有话以后再说。快进来,难为你还记得这个家。你下落不明的时候才小学六年级,我想你一定会回来,所以连这个旧门都不修理,不改原样,一直都在等着你呀。”

推销员实在待不下去了,便从这一家跑了出来,喊他留下来的声音始终留在他的耳边。

“大概是走失了独生子,悲痛之余,老两口都精神失常了吧?怪可怜的。”他想着想着回到了公司,跟前辈谈这件事。老前辈说:“早告诉你就好了。那是个小康之家,只有老两口。因为无聊,所以经常这样捉弄推销员。”

“上当了!好,我明天再去,假装是儿子,来个顺水推舟,伤伤他们的脑筋。”

“算了,算了吧,这回又该说是女儿回来了,拿出女人的衣服来给你穿。结果,你还是要逃跑的。”人际场上,很多人都特别擅长这种模糊迂回的圆融之道。在日本有这样一个故事,很能给人启发:

一位名叫宫一郎的青年去拜访广源先生,想将一块地产卖给他。

广源听完宫一郎的陈述后,并没有做出“买”或者“不买”的直接回答,而是在桌子上拿起一些类似纤维的东西给宫一郎看,并说:“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他似乎瞬间忘记了宫一郎上门的目的。

“不知道。”宫一郎回答。

“这是一种新发现的材料,我想用它来做一种汽车的外壳。”广源详详细细地向宫一郎讲述了一遍。广源先生共讲了15分钟之多,谈论了这种新型汽车制造材料的来历和好处,又诚诚恳恳地讲了他明年的汽车生产计划。广源谈的这些内容宫一郎一点也听不懂,但广源的情绪感染了宫一郎,他感到十分愉快。在广源送宫一郎时顺便说了一句:“不想买那块地。”广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一开始就回拒宫一郎。如果那样,宫一郎就一定会滔滔不绝地劝说他买那块地。而广源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装作好像根本没听懂宫一郎的话,没有给他劝说的时间,在结束谈话时轻轻一拒,不失为高明之法。

装傻充愣并不是真傻,而恰恰是一种高明的阴柔之道,它真正体现的是聪明与灵活。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沉默不语,装聋作哑;一种是答非所问,模糊应付。

社交应酬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我们所接触的人物当然也是形形色色。于是,很多情景或事情的发生都可能不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其中,敏感性话题的突然出现,就是一个令很多人都感到棘手的应酬难题。这种情况下,装傻充愣便成了基于传统文化而催生的一种较好的应酬之道,其表现为内细外粗,是生活中为人处世极具实际价值的心术智慧。

棘手的事,模糊表态不犯错

有些时候,明白直露的说话方式不是伤人就是害己,然而默不做声又不免让人认为是胆怯或毫无见解。倘若迫于情势,过于直接表态对自己不利,而又不得不有所表态的话,最好还是模糊表态。这样,就给自己以后的态度留下了回旋的余地。有两位中级主管近来行为反常,双方感情恶化,公司经理便把他们两人找来,动之以情:“你们两人就如同车子的两只轮子,只要有一方脱离,整个车子就无法动弹了。希望你们同心协力发挥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

两位中级主管缺乏作为总经理助手应该怎样做的自觉意识,缺少公司是一盘棋的观念。于是经理便又说道:“部门的职能就像一位家庭主妇,主妇如能尽心尽力地把家弄好,这位户主在公司才能安下心来去闯事业。”

之后,这两位主管之间关系出现了缓和。案例中,经理没有判明谁是谁非,而是模糊表态,干脆给出一个“各自分路而行”的解决方案,让两人都有了充分的理由掉转车头,找到台阶下。这样,两人的争执就“不明不白”地解决了。

所谓模糊表态,指人们运用语言的模糊特征,表达思想、情感并进行交流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这样的表达可以增强语言在交际中的适应性、灵活性和生动性,也有利于传情达意的准确性。

据说,有人问美国天文学家琼斯:“地球有多大年龄,你能说清楚吗?”琼斯回答:“这也不难。请你想象一下,有一座巍峨的高山,比如说高加索的厄尔布鲁士山吧,再设想有几只小麻雀,它们无忧无虑地跳来跳去,啄着这座山。那么这几只麻雀把山啄完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地球就存在了多少时间。”琼斯这种模糊的回答,不仅把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难题化解了,而且使人意识到地球存在的岁月异常悠久。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比较棘手的事情,例如面对他人的质疑或者追问时,模糊表态是一种很有效的策略。模糊表态能把对方千斤的力量化于无形,同时还为自己争取到思考对策的宝贵时间。另外,模糊表态还会给对方制造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使其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

不过,运用模糊语言进行模糊表态时一定要适度。过之与不及都会影响表达的进行;要防止歧义和误解,模糊语言不是歧义语言,不容许既可这样理解也可那样理解,它有明确的范围性,要力求简洁明快,切忌重复唆,绕弯子;运用时要恰当灵活,不能不分背景、场合、对象地滥用,该模糊时模糊,不该模糊时不能模糊。

人生的快乐不是拥有得多而是计较少

什么都想得到的人,结果什么都得不到,甚至连自己原本拥有的也会失去。一个平淡对待自己生活的人,可能会意外地得到惊喜。

为人处世过程中,不免有形形色色的矛盾、烦恼,如果斤斤计较于每一件事,那生命无疑是一个累赘,且充斥了悲剧色彩。

1945年3月,罗勒·摩尔和其他87位军人在贝雅S.S318号潜艇上。当时雷达发现有一艘驱逐舰正往他们的方向开来,于是他们就向其中的一艘驱逐舰发射了3枚鱼雷,但都没有击中。这艘驱逐舰也没有发现。但当他们准备攻击另一艘布雷舰的时候,对方突然掉头向潜艇开来,可能是一架日本飞机看见这艘在海面下18米深的潜艇,用无线电告诉了这艘布雷舰。

他们立刻潜到距海面50米深地方,以免被日方探测到,同时也准备应付深水炸弹。他们在所有的船盖上多加了几层栓子。3分钟后,突然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弹在他们的四周爆炸,他们直往水底——深达90米的地方,大家都吓坏了。

按常识,如果潜水艇在不到170米深的地方受到攻击,深水炸弹在离它6米之内爆炸的话,它就会在劫难逃。罗勒·摩尔吓得不敢呼吸,他在想:“这回完蛋了。”在电扇和空调系统关闭之后,潜艇的温度升到近40度,摩尔却全身发冷,牙齿打战,身冒冷汗。15小时之后,攻击停止了,显然那艘布雷舰的炸弹用光以后就离开了。

这15小时的攻击,对摩尔来说,就像有1500年。他过去所有的生活都一一浮现在眼前,他想到了以前所干的坏事,所有他曾担心过的一些很无聊的小事:他曾经为工作时间长、薪水太少、没有多少机会升迁而发愁;他曾经为没有办法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部新车子,没有钱给妻子买好衣服而忧虑;他非常讨厌自己的老板,因为这位老板常给自己制造麻烦;他还记得每晚回家的时候,自己总感到非常疲倦和难过,常常跟妻子为一点小事吵架;他也为自己额头上的一块小疤发愁过。

摩尔说:“多年以来,那些令人发愁的事看来都是大事,可是在深水炸弹威胁着要把我送上西天的时候,这些事情又是多么的荒唐和渺小。”就在那时候,他向自己发誓,如果他还有机会见到太阳和星星的话,就永远不再忧虑。在潜艇里那可怕的15小时中所学到的,比他在大学读了4年书所学到的要多得多。

我们可以相信一句话:人生中总是有很多的琐事纠缠着我们,但是我们不能与它斤斤计较,因为心胸狭窄是幸福的天敌。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极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很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落在野马头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现象时,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

与野马类似,生活中,将许多人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看似灭顶之灾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这些“鸡毛蒜皮”之中,最终他们一事无成。生活要求人们不断地清点,看看忙忙碌碌中,哪些是重要的、必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或是无须劳神去忙的。然后,果断地将那些无益的事情抛弃,不去理它。

一个人要顺其自然地、平淡地看待物质享受,得之无喜色,失之无悔色。什么都想得到的人,结果什么都得不到,甚至连自己原本拥有的也会失去。一个平淡对待自己生活的人,可能会意外地得到惊喜。

揣着明白装糊涂

聪明的人从来不会让人看出他的聪明,他会利用自己的糊涂让别人低估他的实力,从而获得最大的利益。

在生活中,表面上看起来很糊涂的人,往往是最精明的,因为他们懂得装糊涂,懂得在危难处保护自己,懂得在选择中让自己获得最大利益。而那些看起来精明、事事为自己算计的人,常常得不偿失。所以,真正看一个人是糊涂还是聪明,不能只限于看眼前的利益,而要以长远的发展眼光来评断。

作为一种谋略,装糊涂不仅能在商场上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还能在关键时刻让人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可是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害怕自己被人看低,怕自己表现不好被人看不起,所以即使自己不是很明白,也装作很精明的样子。其实,这样的人常常会因为自作聪明而吃大亏。

装糊涂重在一个“装”字,用“装”来掩饰自己。掩盖其才华、声望、感情和意图,从而收到以静制动、以暗处明、以柔克刚、以反处正的功效。所以说,装糊涂是一门高超的处世艺术,它需要超然的表演才能。

在一次宴会上,楚庄王命令他所宠爱的美人给群臣和武士们敬酒。傍晚时分,一阵狂风把灯烛吹灭了,大厅里一片漆黑,黑暗中不知是谁用手拽住了美人的衣袖。美人急中生智把那人系帽子的带子扯断,然后来到楚庄王的身边,向他哭诉被人调戏的经过,并说那个人的帽带被扯断,只要点上灯烛就可以查出此人是谁。

楚庄王安慰了美人几句,便向大家高声说:“今天喝酒定要尽兴,谁的冠缨不断,就是没喝足酒。”群臣众将为讨好楚庄王,纷纷扯断冠缨,喝得烂醉如泥。等点灯时,大家的冠缨都断了,就是美人自己想查出调戏她的那个人,也无从下手了。

三年后,楚国与晋国开战,楚军有一位勇士一马当先,总是冲在前头。楚庄王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如此拼命。勇士回答说:“末将该死,三年前我在宴会上酒醉失礼,大王不但不治我的罪,还为我掩盖过失,我只有奋勇杀敌,才能报答大王。”

在这一事件中,楚庄王听说有人调戏美人,而且他系帽子的带子已被扯断,是可以查出谁犯了错的。但楚庄王在这件事上采取“糊涂”的态度,故意让大家扯断冠缨,给犯错的人留下了一条后路。楚庄王的宽容大度得到了应有的报偿。他的这种“糊涂”其实是一种富有远见的精明。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看似糊涂,其实是在以糊涂的态度掩饰精明。

在这里,装糊涂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是讽刺一个人装傻充愣,故意在别人问他问题的时候说不知道。而是在作选择时,选择了一个一般人不能理解的选项,这个选择看上去好像是吃亏的,实际上却是最大的获利。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为了小利而斤斤计较的人,他们总是精于算计,可是到最后不但没有获得大的利益,还让周围的人感到厌烦。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你善于计较就能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的,有时候揣着明白装糊涂才是为人处世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