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审视你给孩子的爱

越多的爱并不意味着对孩子越有益,通过牺牲自我来满足孩子的需要也不能说明母爱的伟大,给孩子爱之前,先洞察一下自己的心理真相,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伟大,你的爱也没有真正滋养到孩子。

溺爱的心理真相不是牺牲自己,而是宠爱自己

一个已经在上高中的学生,还要他的妈妈为他去拉抽水马桶,不是不会拉,而是每次都懒得动手,后来,他去了美国。他从那里回信说:由于妈妈“多管闲事”,几乎毁了他的前程。

一位已经上了大学的女孩子,喜欢吃鱼,但不“喜欢”摘刺儿。据说她妈妈“喜欢”摘刺儿,而“不喜欢”吃鱼。于是母女多年来就成了理想的“搭档”。后来,她到了一个盛产鱼的国度。她从那里回信说,正是妈妈的“喜欢”帮助,几乎剥夺了她维生的“技术”。

一般人富贵了想到的是封妻荫子,给子孙留下一笔可观的财富,自己享受了一辈子,也让子孙享受一辈子或者半辈子。但是,我们从历史上看,很多人虽然留了很多财富,子孙都不会享受一辈子的。名门之后,还想高人一等,结果是连普通人都不如,享受少而受苦多,有出息的更少。在东南亚的华侨,有很多人发了大财,但是传到第二代,就破产了。

溺爱,对孩子和妈妈来说,不是幸福而是灾难。因为溺爱,不知多少青少年失去正常的生活能力和人格魅力;不知多少妈妈为宠爱出孽子而痛心疾首。溺爱是毁灭性的教育方式,相信大多数妈妈已经从无数的前车之鉴中认识到这一点,但是,还是有那么多妈妈控制不了自己的溺爱行为,甚至那些通情达理的高素质知识分子,一面对楚楚可怜的孩子也不禁变成疯狂给爱的妈妈。这是为什么呢?母爱真是如此伟大吗?

其实,溺爱不仅仅出于妈妈本能的母爱,还出于妈妈对自己的宠爱。

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即我们现实中的父母角色与理想中的父母角色的内化,当我们为人父母时,这个“我”也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即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溺爱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原因,就是妈妈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她把现在的孩子,当做自己,按照自己潜意识里的意愿给孩子爱,她根本看不到孩子的成长需求,而是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例如那些从小生活贫困的妈妈,就会在物质上大量满足孩子,因为她潜意识里极端排斥贫苦的日子,她给孩子大量的物质,其实是在满足自己“内在的小孩”的物欲。所以,妈妈无节制地给予孩子爱,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溺爱表面上是牺牲自己满足孩子的需要,其心理真相却是宠爱自己。

每个妈妈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对孩子的爱,你是不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爱孩子,你是不是希望有一个和孩子一样的童年呢?如果是,请注意了,你也许正在有意无意中溺爱孩子。

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会有很多缺陷,比如他喜欢追随别人、求助别人、人云亦云,在家中依赖父母,日后在外面宁愿依赖同事、依赖上司,也不愿自己创造,不敢表现自己,害怕独立,又或者他喜欢做一个“小霸王”,自私自利,不尊重父母兄弟姐妹,脾气暴躁,性格极端。这些都意味着他的人格还没有趋于成熟和健全。溺爱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

对孩子真正的爱其实是一种理智的爱。比如,当和孩子一起外出游玩时,孩子发现了很多精美的玩具、美味的糖果、漂亮的衣服……妈妈可以买,但一定要有个节制,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东西,妈妈都必须要无条件去给予他。或者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满足孩子某些特别的愿望。关键在于,在这种时候,你要让孩子知道,这是因为有特别的原因你才会这么做的。

理智的爱还表现在针对孩子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爱的方式,比如在0~2岁,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让他在这种爱的环境中得到生命最初的安全感。到了2~4岁,孩子开始自主探索世界与自己,这时,最明智的爱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使他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这样,当他步入青春期后,他会发现他已经能够独立地处理很多成长的问题,化解很多生活中的困惑。

小测试:看看你溺爱孩子的程度

这个测试针对6~12岁孩子的妈妈,请根据孩子的真实状况选择偏高、一般、偏低三个选项。偏高得2分,一般得1分,偏低得0分。答完24题之后,累计总得分。

1.会自己整理书包,准备上学用具。

2.受到挫折的时候,不会向父母发泄。

3.看到某些想要的东西,如果父母不给买,就会放弃得到。

4.在找人借东西之前,都会向物主说一声。

5.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抱怨别人,并且希望下次做得更好。

6.会关心其他的家庭成员。

7.愿意与客人分享自己的食品和玩具。

8.无论是看电视的时间,还是上床睡觉的时间,都有规律可循。

9.需要做决定时,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不知所措。

10.做家务劳动的时候尽职尽责。

1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2.遇到问题首先会想到自己解决,不会马上让父母协助。

13.见到别人会很自然地打招呼。

14.善于反省自己的问题。

15.不会乱发脾气,生气有原因。

16.能够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不是嫉妒。

17.对父母的付出懂得感谢。

18.家里家外一个样。

19.能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零用钱。

20.总是喜欢自己、欣赏自己,对自己很有信心。

21.容易亲近,善于与人合作。

22.喜欢动手帮忙做家事,不懒散。

23.在环境及外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依然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24.不会和人比较物质条件。

测试结果:

37分以上:你不是特别宠爱孩子,你的孩子已具备很好的社会化能力,能应付这个繁杂的社会。

36~25分:你有一点宠爱孩子,现在你要帮助他建立欠缺的与人交往的能力。

24~12分:你很宠爱孩子,有时过度保护,有时又太放任,这样会阻碍他发展相关能力的意愿与标准。

11分以下:你已经过度宠爱孩子,阻碍了他很多能力的培养,不可以再宠他了。

放纵型溺爱,最懒惰的爱

一对夫妇中年得子,对儿子是百般疼爱,从来什么都是依着他,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儿子是个比较内向的男孩,平时不爱和人交往,学习成绩也是普普通通。高中毕业之后,儿子没有考上大学,父母就将他送入一所私立大学读书。就在儿子读书期间,夫妻两个人每两个星期都要到儿子的学校去看望他,生怕他有什么不适应。

大学毕业之后,父母并不鼓励儿子主动去找工作,他们对儿子说:“你是大学毕业生,可以找一份好点的工作。”意思是不让儿子出去受苦受累。于是儿子也是很心安理得地在家里过了两年,但是什么工作都没有找到。后来父亲不得已帮儿子找了一份很普通的工作,儿子上班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说是不适应,而这一回来,就在家里待了4年,这4年中不出家门一步。

看到儿子这样,做父母的十分担心,但还是一味地由着他,可是老两口一把年纪,这么下去,儿子以后怎么办呢?父亲为此渐渐变得不爱说话了,心中的压抑堆积了起来,最后得了忧郁症。父亲住院了,儿子也不去看望,而母亲不得不在照顾了丈夫之后又回家给儿子做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说,儿子能走到今天,都是父母放纵溺爱的结果。这样的男孩,如此自闭、冷漠、寡情、无能,几乎等于一个废人,更谈不上是什么男子汉了。这是孩子的悲剧,更是父母的悲哀。

溺爱看起来最富有牺牲精神,但其实也是最懒惰的爱。其中最最懒惰的就是放纵型的溺爱,因为这样做的妈妈放弃了思考,而让没有什么自控能力的孩子去发号施令。对孩子来说,他小的时候也许会觉得妈妈对他很好,但当他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之后,他会觉得妈妈的干涉是对他的一种禁锢,他想冲破这道禁锢,于是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而如果他的独立意识已被磨灭的话,这对孩子就是更致命的伤害。就像上文中的儿子一样,毫无独立意识的孩子会过度依赖妈妈,对困难畏首畏尾,对生活也缺少热情。于是,懒惰的溺爱造就了懒惰的孩子,懒惰的生命。

所以,教育孩子,最忌讳的就是溺爱。一个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别指望他将来会有出息。对孩子的爱,只能放在心里,表现出来的,该狠还是要狠一点。不要放纵孩子,对他的要求全部给予满足,而要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头。以孩子为中心,一味地放纵溺爱,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对他们的成长极为有害。

一般来说,在家庭当中,妈妈放纵地溺爱孩子,最典型的表现有以下几种:

其一,对孩子给予“特殊待遇”,使孩子滋生优越感。

有很多妈妈由于孩子是家里的独生子,让孩子在家里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都会受到特殊照顾。这样的孩子必然是“恃宠而骄”,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其二,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无条件满足”。

有的妈妈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总是无原则地满足,儿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妈妈觉得“再穷不能穷孩子”,即便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这样长大的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而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其三,对孩子过分保护。

有的妈妈为了孩子的“绝对安全”,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变成了儿子的“小尾巴”,步步紧跟,含在嘴里怕化了,吐出来怕飞走。这样养大的孩子一定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或者是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的性格缺陷。

其四,袒护孩子所犯的错误,成为“护犊子”。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妈妈总是视而不见,反而说:“不要管太严,孩子还小呢。”有时候爷爷奶奶还会站出来说话:“不要教得太急,他长大之后自然会好了。”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全无是非观念,长大之后很容易造成性格的扭曲。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要给予他充分的爱,但是不可以一味地迁就儿子,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会出现很多问题:缺少远大的理想,缺少是非观念,缺少良好的习惯,缺少挫折教育,等等,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警告说:“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如果妈妈无视这种警告,一意孤行地认为只要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就能保证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势必会影响孩子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让孩子失去竞争力,甚至使孩子养成各种不良性格。

疼爱孩子是妈妈的天性,但是如果疼爱得过了头,那就要变成溺爱了,溺爱只会害了孩子。作为妈妈,千万不要让你懒惰的放纵型溺爱害了孩子。

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一个访谈节目中,台湾舞后比莉讲起在培养孩子的过程,自己总是处于希望孩子快点长大,但又害怕孩子长大的矛盾状态中。比莉回忆在儿子小时候,有一次送他上学,儿子在门口对她说:“妈,以后不要再送我上学了,我都上国中了,同学都没有爸妈送了!”她听了儿子的话才恍然大悟,意识到儿子已经长大了,比莉就跟主持人说:“我真舍不得让他长大!”

相信每一个妈妈都有和比莉一样的感受,想让孩子长大,但是又舍不得他们长大。多希望孩子永远都能天真无邪,单纯可爱,永远在我们的翼下保护,不要离开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永远拥有他。妈妈们心里深处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恐惧:害怕孩子长大独立,害怕孩子与妈妈分离。

所以,妈妈即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这种密不透风的“爱”,会令长大了的孩子有些受不了,也会使他们变得越来越糟糕,但是妈妈就是不自觉地要对孩子过多爱护和管教。

当孩子越来越大、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渴望自己为自己做主时,妈妈就会感到极大的分离焦虑。她在内心里害怕孩子长大,于是,有些妈妈会有意无意地在阻碍孩子长大。

小豪今年已经上初中二年级了,他从小由妈妈带大,任何事情都是由妈妈全权打点,无论是削铅笔、收拾文具、洗衣服、买零食,还是选择学习内容、填报志愿,大大小小的所有事情都是妈妈为他做。小豪对此很安然自得,妈妈也做得心满意足。

然而,小豪在学校里发现其他男孩都会做很多事情,例如自己把带来的饭盒洗干净、自己收拾自己的文具书本、自己绑鞋带,等等,而这些事他都不会做,他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于是他想和其他同学一样,自己做自己的事。当他向妈妈提出这个要求时,妈妈当即回绝了他:“傻孩子,妈妈帮你做就好了,你就不用操心了,好好学习吧。”“可是其他同学都会笑话我什么都不会做啊,他们说我长不大,什么都要靠妈妈,不像个男生!”“才不是呢,他们是嫉妒你,其实他们自己也不想做,所以故意说你呢!”

小豪勉强相信了,可是,他渐渐地开始对妈妈的关心和帮忙产生了反感,他总觉得自己没有其他孩子自由,于是经常对妈妈发脾气。妈妈看到孩子这样的抵触情绪,觉得孩子长大了,翅膀开始硬了,就想离开妈妈了,心里特别失落,但是,她还是不让小豪碰任何家务事,甚至是小豪自己的事,她总觉得,只要自己帮孩子做这些,孩子就会一直依赖他,就不会离开他,她宁愿让孩子懒一些,也不愿意他很快独立起来离开自己。

很多妈妈就是这样,希望通过为孩子做事,了解孩子的想法,来感觉到孩子仍然依赖着自己,来消除自己害怕孩子长大的心理。这样的爱看似是对孩子的宠爱和负责,其实是出于妈妈的自私,为的是满足妈妈的安全感。如此自私的爱,不能算是真爱。孩子长大是必然,没有一个妈妈能够把孩子绑在自己的身边一辈子,即使你把他绑住了,那也是对他巨大的束缚。

孩子长大了,会渴望独立空间,渴望伸展自己的手脚,尝试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妈妈们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孩子就是一个永远不懂事的小孩,永远不知道该怎么做事的小孩,你得时时为孩子的一切事情操心。不要像对待一个2岁的孩子一样去对待已经长大的孩子,这是对孩子无形的伤害。

妈妈必须要舍得孩子长大!要知道,妈妈的怀抱再温暖,也不如给他一双强健的翅膀,这样即使妈妈不在身边,他也能飞翔;妈妈的肩膀再结实,也不如给他站立的力量,这样即使妈妈老去,他也能独立行走;无论妈妈是多么智慧、多么有能力,都不如教给他智慧和能力,这样才能让他独立面对世界。

作为妈妈,必须舍得孩子长大,不能因为舍不得就牢牢地把他圈在自己爱的包围圈里,这对孩子是错误的爱,好妈妈会允许孩子心理上与自己分离。

“大人永远都是为了你好”是谬论

冬季的一天,寒风凛冽,气温骤降。一位母亲冒着刺骨的北风骑车数里来到一所大学校园的女生宿舍,找到正在这里上学的女儿。打开宿舍门,女儿见是母亲,感到十分惊讶,问她有什么事,母亲说给孩子送羽绒服。

女儿感到啼笑皆非,告诉妈妈自己不需要。“我这里有足够的保暖衣服。这么冷的天,我们都在宿舍里念书,不会出去的。再说,您顶着风给我送衣服,就不怕自己生病啊?”

母亲则十分恼怒,“我这不是怕你冷吗?怕你不知道多穿点儿。怎么了,我关心你不对吗?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你怎么这个态度?”

母亲扔下衣服忿忿然地走掉了。女儿追出来叫她进屋坐一会儿,她好像没听见。

母亲感到很委屈:她觉得自己很伟大,她是如此地心疼女儿,顶着寒风送去冬衣,简直是个英雄!一路上,她都在想象女儿看见自己时会是多么感激涕零。然而女儿却让她失望了,非但不领情,反而将她送到手边的温暖拒之门外。当着女儿同学的面,她真是下不来台,不禁恼羞成怒。

女儿也感到很委屈:我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妈妈却还拿我当小孩子。这么多同学的妈妈都没有来,偏偏她来了,小题大做。她总是命令我无条件地接受她的关怀,也不看我到底需要不需要。只要提一点意见,她就责怪我,让我对她感到负疚。

这位妈妈认为自己的爱是伟大的,无论何时女儿都应该谦恭地接受,否则就是没有良心;然而,从客观的角度看,她仅仅照顾到了自己的利益,却忽视了孩子的体验。她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却毫不顾及女儿的感受。美国家庭心理咨询师茱迪丝·布朗将这种“爱”称作对孩子实施“慈祥的虐待”。实际上,这种以“爱”的名义所产生的心理伤害,绝对不亚于暴力行为留下的重创。

茱迪丝·布朗说,“妈妈自欺欺人的通病就是,他们为孩子做的一切,无论如何满足了他们自己,却说成是为了孩子。”这种说法表面有理,其实荒谬。在这个旗号下,妈妈不仅参与孩子的所有的行为,强迫孩子接受妈妈的选择,甚至指导孩子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委屈了不许哭!失望了不许生气!高兴了不许叫唤!对妈妈之情要感激感动、感恩戴德……

茱迪丝·布朗还在《都是为了你好》一书中指出,在家庭中,妈妈有着强大的需求,但是这些需求往往被高尚的托词乔装遮掩,暗中扭曲孩子的生活。“都是为了你好”就是最常用来遮掩父母内心需求的高尚托词之一。

孩子不爱吃饭,妈妈端着碗在身后追着喂:“为了你的营养,为了你的身体好!”

孩子爱玩儿水,身上弄湿了,妈妈坚决制止:“怕你感冒,为了你的健康好!”

妈妈给孩子报了钢琴班、美术班、舞蹈班、英语班,每天陪着孩子东奔西跑上课练习考证:“为了你的将来着想,为了你的前途好!”

孩子有了自己的喜好,妈妈马上站出来制止:“别看那种书!不能跟那种人交朋友!你会学坏的!这可是为了你好!”

孩子喜欢文学,妈妈却禁止他看小说:“不许学文学艺,应该学理学商学医,这才是正道!都是为了你的将来好!”

孩子恋爱了,妈妈对其钟情的对象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个对象不行,跟他/她吹了,我们给你介绍更好的。别伤心别生气,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无论孩子做什么,妈妈都会参与、指挥、压制、干涉:“听我的,这都是为了你好!”每个妈妈都应该坐下来,扪心自问:我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所做的一切,真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吗?

“都是为了你好!”凡是这样说话的妈妈,都持有一种自以为是的态度,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子,把自己当做孩子生活的总指挥:“听我的,我知道什么是对你最有益的选择!”当孩子反抗时,“都是为你好”意思是“我为你好才这么要求你,所以你不论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必须照办”,这里隐含了一个假设,即出发点好结果就一定好,这个假设不符合事实。另外这里还包含了一个前提:你自己不知道什么对自己好,所以要听我的。对于很小的孩子,这一点或许是事实,对比较大的孩子,是不会认同的。

当孩子置疑时,“都是为了你好”意思是“我的动机是为你好,所以你无权置疑我行为的效果,即使事实表明我错了,我也不需要道歉,而且下次你仍然应该无条件地服从我”。这个潜台词十分蛮横,如此一来,哪个孩子还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当什么情况也没有发生,妈妈却高频率地说这话,意思是“我整天都在为你好,我的生活目的就是为你好,所以你应该记住我的恩情,你欠我的”。这是妈妈在扮演一种“债权人”和“施予者”角色,扮演的目的是要保持对孩子的控制。

这样一句“都是为你好”,对孩子的威胁却是十分可怕的。在这句话的威胁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既不会表达愤怒、也不怎么会表达爱。经常压抑自己的愤怒和感情,习惯于以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们不敢和妈妈做直接的交流,因为在交流之前就已经在脑海里出现了妈妈勃然大怒的形象。

就是这样轻而易举地,妈妈对孩子实施了精神控制,或者说是精神奴役。常说这句话的妈妈们请好好反思一下,“都是为你好”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慈母让孩子无限扩张,严母让孩子无限萎缩

2009年,某富家公子飙车撞死一青年的事件,格外令人关注,这场车祸很快演变成一场公共社会事件。因为这起事件显示出当代家庭教育的重大问题——家长的溺爱放纵造成孩子的自私放肆,这个问题尤以富二代为甚。

富家公子在市区飙车,撞人后若无其事,竟没有一点负罪感。而出事后肇事者的妈妈居然不是报警救人,而是赶紧打电话找关系。在死者的追悼会上,肇事者的妈妈跪在灵前,连声说对不起。原本一直哭泣的死者妈妈,一反常态地平静,对着肇事者妈妈说:“我不会打你,我就是想跟你说我养大这个儿子有多么不容易,我摆过早饭摊……什么都干过,好不容易养大了,成才了……”

事件中的两位妈妈,一位摆饭摊养家糊口,培养出了懂事、上进、孝顺的青年才俊;一位一掷千金,给儿子买跑车如买玩具,结果是除了自我,视他人生命如草芥。

这个事件,印证了韩非的名言:“慈母有败子。”慈母之所以败子,就在于放任孩子,致使最后不可收拾。妈妈对孩子过分慈爱,子女就不会成器。诚然,疼爱子女是妈妈的天性,也是应尽的责任,但爱总得有个“度”。眼下,生活水平提高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也在情理之中。但切不可好过了头,爱过了火,否则不仅实现不了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反而有可能种下的是苦果,甚至恶果。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所以,真正伟大的母爱,应是有尺度有方法的理性的爱,以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为前提,以孩子独立能力的形成为目的。如果妈妈真正爱孩子,就不要对孩子无原则地慈爱,这样的慈爱就是溺爱,在溺爱的环境里,妈妈的娇惯和纵容使孩子滋生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包围孩子的是一片表扬、赞叹,孩子就会变得过分要强,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雨,一遇到挫折就变得精神委靡不振,消沉慵懒,做事没有劲头。

过度慈爱会败子,而过度严厉也会毁子。慈母败子的错处在于让孩子自我无限的扩张,而严母毁子的错处在于让孩子自我无限的萎缩。

有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酷爱学习,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但妈妈对她的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她要求女儿每门功课必须在98分以上,有时考了95分,虽然在班里名列前茅,但妈妈仍不满意,对她严厉批评。在妈妈的严厉管教下,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丝毫不敢怠慢。后来渐渐地,她便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开始喜欢上了逃课,当老师找到她时,她蜷缩在路边,十分恐惧,并且哀求老师不要把她送回家去,她害怕回家面对严厉的妈妈。

妈妈对孩子提出比较高的、比较严格的要求是必要的,但应当把握好“度”。如果期望过高,反而会适得其反,这时孩子会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妈妈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地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进而会把学习当成一件可怕的、痛苦的事情,厌学情绪也会油然而生;有的极端的孩子干脆来个“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放弃!

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妈妈应当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另外,妈妈应当认识到,考试分数充其量不过是关于孩子学习质量的一种不十分精确的信息,并不能反映孩子的学习全貌,没有必要把分数看得太重。还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成功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快快乐乐地成长、幸幸福福地生活才是生命的真谛。

妈妈过于严厉,不仅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危害,还会腐蚀孩子的价值观。若妈妈对孩子管教过于严苛,对孩子没有耐心,容易暴怒、动辄体罚,就会适得其反。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就会潜意识中把暴力植入自己的大脑,以为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崇尚武力解决一切的习惯,严重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

总之,“慈母败子”, “严母毁子”,妈妈一定要慎重对待给孩子的爱,把握好爱的“度”,才能发挥好爱的作用。

自我“牺牲”换不来孩子辉煌的未来

我是一位63岁的农民,今天我给你们写信,是想说说我的家事。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这些事憋在心里好长时间了,最近总感到心口疼。

我儿子是一名大学生,也是我们家五代人唯一考出的大学生,这是我老两口的骄傲啊!但因为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们也伤透了心。

记得儿子刚考上大学时,我去学校送他。下了火车后,我扛着笨重的行李走在前,儿子跟在后。本来就因为坐了一夜的火车,再加上上了点年纪,刚到学校门口,就被大门前一根铁条绊倒了。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行李扔出了老远,一只鞋也甩掉了。儿子向四周看了看,像怕什么似的拉住我的胳膊猛地用力拽了一下说:“干什么啊,丢不丢人!”尽管我的双腿摔得很疼,但还是得很快爬起来,捡起鞋穿上继续去背行李。把儿子安顿好后,我忙着又是挂蚊帐,又是买日用品,这一切似乎在儿子眼里都是天经地义的。

第一学期儿子一共来了3次电话,每次都是要钱。我和老伴种着3亩地,抽空我就到村里的砖厂去做工。开始人家说我老,不肯收,我几乎给人家跪下了,人家可怜我才让干的。小闺女16岁了,初中毕业后上不起学给人家当了保姆,挣的钱交给我后,我一分舍不得用,全寄给了儿子。甚至有一段时间老伴的眼睛肿得厉害,疼得一个劲儿流泪,都舍不得花钱买一瓶眼药水啊!

为了能多挣点钱,老伴又在村子里找了一份看孩子的差事。给人家抱一天孩子只挣5元钱,没日没夜的。去年冬天,儿子电话打得特别勤,每次都是要钱。我寄了4次有6000多元,我不知道现在上学就得这么多钱。后来才听村里去打工的一个小伙子回来说,他见到我儿子了,正谈着恋爱,很潇洒。说真的,我和老伴听了后不知是该气还是该高兴。然而最可气的是今年过年儿子回来时,那不争气的东西,居然偷改了学校的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这之前我只是在报上看到过这种事,没想到会发生在我身上。如今好几个月过去了,我一想起这事就心痛,整夜睡不着觉。我不明白,我们亲手抚养大的儿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不知他们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外,还能否学到要有良心?

这是一篇刊登在《新华每日电讯》上面的文章。这对可怜的父母,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去讨好儿子,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回报。相信看了这篇文章的妈妈们都感到痛心疾首,可怜天下父母心,怎么会养出这样一个不孝子!同时,我们也能猜到,这样一个毫无感恩之心,虚荣自私的孩子,是很难有光明的前途的。他将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很大的代价。但反思一下,不难发现,恰恰是因为父母的完全“牺牲”,孩子才养成现今这种虚荣自私的品性,所以,自我“牺牲”不仅换不来孩子辉煌的未来,甚至会造成孩子品性的恶劣和前途的渺茫。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恰恰是送给儿童的最可怕的“礼物”。

但是,家庭对绝大部分女性来说,往往意味着“牺牲”,至少要牺牲很多的个人时间和空间,去处理家庭的琐事,例如孩子不肯睡觉了,老人生病了,亲戚串门了,等等,不得不推掉很多的同学聚会、健身课程和个人爱好。一个家的确需要一个凡事都操心的人,这样家里才有主心骨,才能团结在一起。但是这个主心骨就一定要什么事情都做好,抛开自己的一切吗?

有一位成功的职业女性,结婚生子后,毅然放弃自己的工作,安心在家相夫教子。但是很快问题就出来了,一方面是教育孩子没有她想的那么顺利,总是问题不断,小孩生病,读书不好,对人没有礼貌等,这一切在她的公婆看来,都是因为她教子无方;另一方面,她觉得自己离以前的那帮姐妹越来越远了,她很久不去做美容,也没有心情购物,整个人的情绪坏到了极点。

后来她去咨询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说:“你需要一份工作,或者是一个爱好来疗伤。”

的确,百分之百将自己牺牲在家务当中,不仅不能达到照顾家庭的理想效果,还会给自己制造伤口。如果家庭中产生不愉快,妈妈们很自然会把原因归结到自己的无能上,渐渐增加了负罪感和挫败感。而一个爱好,或者一份工作能让妈妈们重新找回自信和乐趣。

为什么说牺牲自我对家庭的好意未必见效?我们想一想,牺牲自我的妈妈们往往把孩子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小到系鞋带,大到他交了怎样的朋友、将来读什么大学等,事事都要关心。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不知道妈妈为自己做了多少事情,或者就算是知道了,也觉得理所当然,少了感恩之心。长此以往,孩子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自私自利。

爱孩子并不意味着“牺牲”自己,给孩子越多爱不代表对他越好,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为了家庭幸福美满,妈妈要学会适度从家庭孩子中抽身出来。对很多妈妈们来说,要从家庭抽身回到职业女性的角色稍嫌困难,但我们可以培养一个自己的爱好,或者养花种草,或者养养宠物等。将自己的精力和情感分散开来,这样我们的内心才能达到平衡的状态。孩子、家庭和自己,每一个都能好好兼顾过来。

不自觉地虐待——代代相传的心灵创伤

在德国,一个宫廷乐师娶了一个侍女,生了好几个孩子。他喜欢喝酒,常常会在酒后暴打自己的孩子。当时诞生了音乐神童莫扎特,很多人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莫扎特那种会挣钱又有面子的儿子,他也不例外。为了让孩子成为“神童”,他天天逼着比较有音乐才华的那个儿子练琴,常常动手打他。

这个被打的儿子在孤独和痛苦中磨砺成了我们都知道的音乐天才——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自己没有结婚,也没有继承人。但是,他把自己兄弟的儿子卡尔留在身边,给他提供最好的音乐教育,要让卡尔成为下一个音乐天才。据说,卡尔认为自己并没有音乐上的天分,伯父的固执成为他的负担,他常常找贝多芬要钱,然后去赌场消愁。后来,卡尔实在受不了伯父贝多芬在他身上寄予的厚望,于是,用枪射向了自己的脑袋。这一枪偏了,卡尔没有死,但是贝多芬因此大受打击,病倒了。

贝多芬当然也很爱他的侄儿,只是他忍不住要在卡尔的身上寄予太多希望。想一想贝多芬自己的童年,我们就能明白他的“不由自主”是为什么了。父亲对他的态度,影响了他对侄儿的态度。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会发生在贝多芬身上,其实任何一个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受到以前自己所受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因为童年时候发生的事情,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教育孩子的经验一般都来自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父母的教育态度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的教育态度。一个从小生活在严格要求下的人,必定会对自己的孩子也比较严格;一个从小生活得轻松快乐的人,自然会对孩子要求较少,认为孩子的快乐最重要;而一个从小生活在责骂暴力中的人,难免也会对孩子暴力相待。

童年的记忆,无论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无论是清晰记得的,还是觉得已经忘记的,都会在你的潜意识中影响你的想法。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时候,妈妈一见到孩子心里就很不耐烦,或者想动手打他,或者不想理他。尽管妈妈知道这对他是不公平的,但还是无法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也许,她也是一个受害者,她也是因为受到了这样的对待而把气发泄到了孩子身上。

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打骂孩子都是不对的,这是对孩子的巨大伤害。要知道,你现在对孩子的伤害,会长久地印记在他的潜意识里面,影响他今后对待他自己的后代的方式。伤害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往下传下去,那多少个子孙后代都要受到这样的折磨啊?所以,为了你的后代能够免受这样的伤害,也为了你自己的内心得到解脱,你必须学会走出童年的阴影。

也许你一直对当年父母的打骂怀恨在心,觉得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于是无法原谅。那你现在不如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自己的童年,是不是全是这样的伤害呢?想一想父母给你的爱和幸福,是不是让你倍感温暖呢?想一想父母那个时候的社会环境和生活上的压力,是不是可以体谅他们偶尔的情绪失控呢?多往积极方面想,也许你心中的很多不愉快会慢慢消失,这样,你再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没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怒气了。

“非爱行为”是伤人的爱

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自杀想法,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无独有偶,浙江健康教育所对浙江全省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13.3%的学生曾认真考虑或计划自杀,4.9%的人尝试过自杀,34.2%的学生曾考虑离家出走。俗话说:“少年不知愁滋味”。然而,这些孩子的“愁”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常听见妈妈对孩子说:“我为了你的学习花了那么多钱,你怎么还有时间踢球,而不把学习搞好”“你不能一个人出去,外面很乱很危险”“你快去看书,衣服我来洗”,等等。这些听起来全都是“爱”的语言,实际上只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孩子按大人的意愿做,这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伤害,妈妈的“爱”也就成为了孩子“愁”的重要来源之一。

妈妈都是爱孩子的,但妈妈的行为并不都是爱孩子的,然而,在做出这些行为的时候,妈妈仍然认为自己这么做是为了爱孩子。这些行为就被称之为“非爱行为”。在心理学上,“非爱行为”是指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一种非爱掠夺。“非爱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带附加条件的爱。“听话!妈妈只喜欢听话的孩子!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学习成绩好才是好孩子,妈妈才会爱你!”“妈妈养大你这么不容易,你一定要好好争气,不然我就不再爱你了。”相信很多孩子从小就听过这些话,妈妈总是用这样的威胁来训导孩子,这些就是有条件的爱。当妈妈说出这句话时,或者心里有这种想法时,就证明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了。这样的条件存在于如下的潜台词中:你必须服从我、遵照我的指令去做、按照我的设计去成长,否则我就不爱你。乖乖地听话、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给妈妈挣得脸面和荣耀……不满足这些条件,妈妈就不爱你,甚至将你逐出家门。

二是没有原则的爱。妈妈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孩子闯了祸由妈妈担当着、挨了欺负由妈妈出面摆平、丢掉工作回家来让妈妈养着。表面上看,妈妈“爱”孩子爱过了头,舍不得孩子动手、怕孩子累着、担心孩子吃亏、不愿意孩子受委屈,宁肯自己受罪受累、吃苦牺牲,也不能“亏待”了孩子。很多人把这种感情当做一种富有牺牲精神的值得称赞的“爱”,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毒害。这种“爱”,远非无私,而是极端自私。深深隐藏在“爱”的旗号背后的,是施“爱”者对受“爱”者强烈的控制欲望。

三是依赖性的爱。孩子是妈妈的“精神寄托”甚或“支柱”,孩子万一有个闪失,妈妈就活不下去。妈妈甚至明确告诉孩子:“我就是为你活着!你可不能让我伤心、失望,那样会杀了我的!”人们通常将这样的依赖误认为爱,这不仅仅不是爱,而且是对孩子无言的束缚和伤害。

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爱。孩子考试得了98分,妈妈说怎么没得100分?孩子当上了三好生,妈妈说你为什么没有当班干部?孩子学会了弹钢琴,妈妈说什么时候才能考过八级?孩子参加学校体育比赛获奖,妈妈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有什么用?孩子唱歌唱得很好,妈妈说你别想着能够成为歌手,赶紧好好学习,考试得第一实际点!总之,妈妈的期望像一个黑洞,无论孩子怎样奋斗,都无法满足。妈妈永远没有好脸色,孩子的努力永远不够。

五是牺牲者讨债的爱——“就是为了养你,我耽误了事业,没评上职称,你拖了我的后腿!可你还是这么不争气!”“你让我操碎了心!我身体这么不好,都是让你给气的!”这些妈妈把自己放在一个“烈士”的位置上,整天唠叨自己为了孩子“牺牲”了什么,抱怨孩子没有偿还这些“债务”,而且还动不动就被孩子“气”病了。其实,生育子女是妈妈自由的选择,养育子女是妈妈应尽的职责,为了子女而放弃一些事情也是妈妈自由的选择,妈妈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

这些“非爱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在每一个妈妈身上,很难完全避免,但是却可以通过妈妈的认识和反省来减少。如果妈妈不反省自己的“非爱行为”对孩子的伤害的话,那就是妈妈的失职,也是孩子的悲哀。

妈妈的爱,为孩子埋下温柔的陷阱

十月怀胎的辛苦和分娩的“切肤之痛”让妈妈们最能体会骨肉亲情,日常起居上的悉心照料更加深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已经不是“慈母手中线”缝出的衣裳能够代表的了。

也正因为如此,妈妈更容易溺爱孩子,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尤其如此。

小敏的妈妈是一个全职太太,体会到丈夫在外面工作的不易,她也要求自己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得事事顺心。

在对小敏的教育上,妈妈积极地给孩子报辅导班,按时接送孩子,一日三餐都按照营养书上推荐的搭配,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平时孩子的任何事情,收拾书包、穿衣梳头、放水洗澡这些都由妈妈一手操办。在家庭内务上,妈妈尽心尽力,毫无怨言。

而小敏却没有感觉到妈妈的辛苦,在她看来,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哪一次她发现妈妈没有帮她把书包收好,或是给她准备的第二天上学时穿的衣服不如意,就会委屈得掉眼泪。

爸爸长期不在家,妈妈就成了小敏最亲密的伙伴,但凡遇到困难,妈妈总是第一时间帮她解决,但小敏还是常常和妈妈怄气。

不论是出于补偿心理,还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小敏的妈妈都绝对到了溺爱的地步。这样的做法虽然可以理解,却是很不明智的。

妈妈溺爱孩子,都是为了让孩子生活得幸福,但是孩子能让妈妈呵护多久呢?总有一天,她需要与别人一起应聘、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到那时她的困难谁来解决?

有的妈妈正是知道自己不能保护孩子一生,越发有求必应、百般顺从了。这样的妈妈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她没有为孩子的将来做任何打算,并且让孩子错失了很多学习成长的机会,她将一个低能儿抛给了社会,这样的行为不可饶恕!

孩子是需要经受挫折才能健康成长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和性格。被溺爱的孩子很难遵守规矩,也不懂得自我约束,在他看来,规矩是为别人准备的。

由于凡事都有妈妈包办,这样孩子往往有太多优越感,做事情眼高手低,也不善于与人相处。当别人帮助了自己的时候,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也不懂得感恩,反而觉得是理所当然;当他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的时候,不仅不会向别人学习、替别人高兴,还会产生沮丧、嫉妒的消极情绪。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在心灰意冷的情况下去找心理医生。

医生问:“当您的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时,打了个死结,从此之后,您是不是再也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了?”母亲点点头。

医生又问:“孩子第一次刷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再也没让他刷碗?”母亲称是。

医生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用了很长时间,您看不过去,从此代替他叠被子了,是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医生一眼。

医生又说:“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您怕孩子找不着工作,便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不已的职位。现在您却为孩子的适应能力太差而感到恐慌了!您怕他不能胜任一份好工作,怕他娶不到媳妇,怕他以后过得很凄惨……”

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医生问:“你怎么知道的?”

“从那根鞋带知道的。”医生说。

母亲问:“我以后该怎么办才好?”

医生说:“当他生病的时候,您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买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及时给他送钱。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

这则故事中的母亲,就是用自己的爱,为孩子埋下了一个温柔的陷阱,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孩子也失去了独立成长的权利。

当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除了向妈妈求救,就只能“独自垂泪到天明”了。

妈妈要让孩子学会自立,首先就要从放开自己的双手开始,让孩子自己系鞋带,即使很慢,迟到了他会因此受到批评;即使系到一起,走路摔倒了他会感到疼痛,但所有这些付出的代价,都是让他学会改变方法、正确做事的动力。不然,他在将来就会错失很多机会,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加沉重。

另外,孩子在开始做事情的时候,需要适当的鼓励和即时的指导,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孩子很容易感到孤独和被忽略,因此妈妈对孩子的爱要把握一个恰当的尺度。

妈妈们应该明白,溺爱孩子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生活中许多重要的东西。比如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溺爱的妈妈多为掌控型家长,喜欢一手包揽,诸如小到穿衣,大到前途,都要为孩子做打算和决断,孩子容易丧失自我,能力退化,胆怯,容易对妈妈产生既抱怨又依赖的矛盾心理。剥夺了孩子的自信心。溺爱孩子的妈妈给予孩子的负面信息要多于正面信息,常常喜欢限制孩子的活动,诸如:这是不能拿的,那是不能碰的,致使孩子运动游戏的能力差,和同伴玩不到一起,内心因此自卑孤独。甚至剥夺了孩子的感恩心。溺爱的妈妈倾心包揽,不给孩子任何成长的机会,也剥夺了孩子帮着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参与家庭的活动的生活体验。

妈妈的爱,不是越多越好,小心你泛滥的爱,为孩子埋下温柔的陷阱,困住孩子的人生!

畸形的母爱,成为孩子自私的源泉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畸形发展。这种变态的爱有许多种,其中主要的有:娇纵的爱,专横的爱,赎买式的爱。”

现在,很多妈妈“先孩子之忧而忧,后孩子之乐而乐”,她们节衣缩食,看着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得痛快,妈妈比自己享受还要陶醉。

可是这些妈妈没有意识到,她们在为孩子无条件付出的同时,也使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骄横、懒惰、狭隘、霸道、缺乏责任心、缺乏爱心和同情心、不关心他人等不良品行。

一个偏远山村一个农民的宝贝女儿考上了某重点大学。这个喜讯让全村都轰动了。

贫穷老实的父母咬紧了牙关,才凑齐了近万元的学费。虽然老两口每日劳累,可是他们的内心却很欣慰,毕竟一切等女儿毕业就好了。

谁知不久就接到女儿的信:“要买学习资料,速筹2000元寄来。”

父亲为了给女儿凑学费,已经家徒四壁,负债累累,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给宝贝女儿——他只能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到城里的血站去卖血。

当老汉把借来的和自己卖血换来的2000元寄走后,他的心放下了,终于能让女儿踏实地学习了。

可他哪里知道,这次要钱还仅仅是个开始。

女儿要钱都是有用处的,再苦再难父亲也得支持。家里是一分钱也拿不出了,只能靠卖血来供养女儿读书了。

忠厚的父亲用别人的身份证托人办下了七个献血证。每个星期都要卖两次血,才能供得上女儿的消费。

4年里,老汉共卖血获得75500元,老汉为女儿所卖掉的血,用一个大汽油桶还装不完。

好不容易女儿毕业了,父亲心想,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不想,女儿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就再也没有和家里联系过。这让老汉十分牵挂。

一天,衣衫褴褛的老父亲千里迢迢来到了女儿的工作单位,探望许久没回家的女儿。

不想,老汉刚在女儿公司门口露面,女儿就把父亲推到了远处,还埋怨他怎么不穿好点,这么寒酸,太让自己没有面子了。

埋怨完父亲,女儿很不耐烦地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递给了父亲,让他搭乘当天的火车回去,并告诫他没事别来找自己,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不好。

老父亲接过钱的一刹那,几乎要昏过去……

看了这个故事,或许你也会为文中的“老父亲”心酸。然而,这位“女儿”的做法不是没有缘由的,父亲过度的爱、毫无原则与分寸的纵容,是造成“女儿”如此绝情地根源。

有的妈妈疼爱孩子,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只给他一人吃。时间长了,在孩子的思想上形成了一个定式:好的东西只能由我享用。

有一个三口家庭吃饭时,孩子总是把自己喜欢的菜拉到自己面前,恨不得一个人全部吃掉。

妈妈随着孩子,也专门把孩子爱吃的菜放到他面前,自己干瞅着不吃。孩子吃独食看起来是小事情,但是小事情却会产生大问题,这可是这位妈妈没有想到的事情。

孩子吃惯了独食,有东西只想一个人吃,玩具也只能自己一个人玩,自私自利思想由此产生。

一位母亲平时总是把削去皮的苹果给女儿吃,自己却吃苹果皮。一次当她尝了一口苹果时,3岁的女儿竟声色俱厉地吼道:“你怎么吃苹果!吐出来!”这位妈妈声泪俱下:“她那么小,就这样对待我……”

孩子如此对待妈妈,确实可怕。但问题的起源在于妈妈的权利丧失,甘愿为子女当马牛,直接导致家庭教育失败,导致了孩子自私、任性而且霸道的性格。

由于许多妈妈没有认识到孩子吃独食的危害,觉得吃独食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孩子吃独食的后果很严重。

一项调查表明,当今的中小学生明显表现为自私和责任心差,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父母缺乏应有的关心。调查发现,有27.8%的中小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爱好,有100%的中小学生知道自己的生日,而有33.3%的中小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他们把父母为自己的付出看做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进而体会不到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

妈妈“有了孩子,没了自己”,到头来换来的却是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妈妈”。

抚养出这样的孩子,做妈妈的难道不痛心吗?然而这又是妈妈自身的过错造成的恶果。

我国老教育家刘绍禹曾经说过:“不要太关心儿童。……太关心了容易养成孩子的自我中心心理,结果变成自私自利的人。”

孩子的自私自利并不是天生的,很多是随着妈妈畸形的爱滋生出来的。妈妈们,请反思一下你的爱,不要让你畸形的爱,成为孩子自私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