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去打仗”(4)
(3)穆斯林太监、舰队统帅郑和率领部下六次大规模远征,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的孙子——宣德皇帝(1424—1435)诏令第七次远征,至此海上远征终结。马欢:《瀛涯胜览》(1433年),J.V.G.米尔斯为哈克路特学会翻译,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70年;戴闻达:《马欢重考》,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刊,第3期,第32页,1933年。最新著作来自露易斯·雷瓦西:《当中国称雄海上:宫廷的宝藏舰队(1405—1433)》,纽约:西蒙——舒斯特出版社,1994年。关于16—17世纪的轶事,有三本有趣读物。苏均炜:《16世纪中国明代的日本海盗活动》,东兰辛:密西根州立大学出版社,1975年。布鲁斯·斯旺森:《龙的第八次航行——一部中国寻求海上强国的历史》,安纳波利斯(马里兰州):海军协会出版社,1982年。拉尔夫·C·克罗泽尔:《国姓爷与中国民族主义:历史、神话与英雄》,坎布里奇:东亚研究中心,哈佛,1977年。
(4)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两百周年之际,人们再度聚焦中英关系的这段历史。阿兰·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纽约:克诺夫——兰登书屋,1992年)一书(乔恩·罗斯柴尔德译自法文本)中运用了文化冲突的研究方法。何伟亚在《怀柔远人:清代宾礼与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达勒姆(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出版社,1995年〕一书中的研究更加非传统,提供了全新视角。
(5)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坎布里奇(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出版社,1964年。一份有关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料汇编,描述了当时的态度和后来的解释,参见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编:《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6)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暴乱》,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66年。孔飞力在《太平天国叛乱》(载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史》,第十卷,第一部分,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78年,第264—317页)和《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坎布里奇(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出版社,1964年〕中提供了更多的史实。
(7)刘广京:《清朝中兴》,载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史》,第409—434页、第456—477页;安德鲁·威尔逊:《“常胜军”戈登在华战绩和镇压太平天国叛乱史》,爱丁堡:威廉·布莱克伍德父子出版社,1868年;解维廉:《曾国藩与太平天国》,纽约:派勒根图书再版公司,1964年,第二版。
(8)李欧娜:《魏源与中国对海上世界的重新发现》,坎布里奇(马萨诸塞州):东亚研究理事会,哈佛大学,1984年。
(9)齐思和等人编:《鸦片战争》,中国历史学会,上海:神州国光社,1954年。在这六卷本中可找到这方面最详尽的记载。一部关于林则徐的影片备受瞩目,该片拍摄地在上海,1961年公映。在台湾出版的最全面的传记有两本。一本传记的作者是林崇墉(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另一本的作者是杨国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他是林则徐的福建同乡,厦门大学历史学家。林则徐的诗歌、书法、书信、日记被收录于全集(1962年)。林则徐是19世纪的一位民族英雄,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敬仰。
(10)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三联书店(生活·读书·新知),1995年。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蒋廷黻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38年)中就林则徐对英国的理解提出质疑。他研究英国外交部资料,出版《近代中国外交史料选辑》两册(上海:商务印刷馆,1931年、1934年),提出这种质疑。茅海建阅读面极广,他不仅阅读蒋廷黻的著作,还涉猎其他梳理过中外史料的历史学家的专著,进而提出更敏感的问题。他参照林则徐对军事时局的看法,进行深入研究。他的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林则徐从被英国海军击败中吸取教训,之后也没有。茅海建的观点,尤其是他咄咄逼人的写作风格,使他得不到中国社科院方面的垂青。他被要求修改强烈的批判性观点。他坚持个人的学术观点,该书最终得到由著名历史学家组成的专家组的肯定,推荐给北京三联书店(生活·读书·新知),在哈佛燕京学术系列中出版。
(11)庞百腾:《沈葆桢与19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34—244页。与罗伯特·赫德自己的话作一比较:“我想让中国变得强大,使英国成为中国最好的朋友。”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国史》,第516页。
(12)庞百腾:《沈葆桢与19世纪中国的现代化》,第224页。
(13)池仲佑编:《海军大事记》,1918年。该文收录于左舜生选编的《中国近百年史资料续编》,上海中华书局初版,1933年。本文依据《民国丛书》,1996年重印本,上海:上海书店,第五编,第66册,第323—363页。约翰·罗林森在《中国发展海军的奋斗(1839—1895)》一书中对该文和同时期文献作了研究,剑桥(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出版社,1967年。
(14)罗林森:《中国发展海军的奋斗(1839—1895)》,第167—197页。斯旺森:《龙的第八次航行》,第103—112页。彭葆存:《中国海军》,台北:海军出版社,1951年。
(15)严复为池仲祐编的《海军大事记》初版所写的弁言,后收录于左舜生的史料选编,第323—324页。
(16)两种对立的态度见之于同时期的历史著作:A.H.斯密斯:《动乱中的中国》,纽约:雷维尔,1901年;新近的两本论著,周锡瑞:《义和团的起源》,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7年,以及柯宝安:《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7年。关于中国缺乏强大海军而得到的教训,见斯旺森:《龙的第八次航行》,第113—125页。
(17)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实藤惠秀最早着手这方面研究。他最有名的专著是《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东京:蛍雪书院,1940年,第3—39页。
(18)陈志让:《袁世凯》,斯坦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72年,第2版。薛立敦:《解体中的中国: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纽约:自由出版社,1975年。白鲁恂:《军阀政治:中华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冲突与联盟》,纽约:普雷格出版社,1971年。
(19)史扶邻:《孙中山和中国革命的起源》,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68年;韦慕庭:《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6年;黄宇和:《一个英雄形象的起源:孙中山在伦敦,1896—1897》,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86年。
(20)军阀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孙中山事先得到消息,登上永丰舰,率海军讨逆。——译者注
(21)许多关于孙中山的传记研究证实了他的海外活动。关于孙中山在英属马来亚活动的最全面的研究,见颜清湟编:《海外华人与辛亥革命》,吉隆坡:牛津大学出版社,1976年。另有研究追溯了孙中山对于后来及更激进政治的影响。杨进发、R.B.麦肯纳合著:《英属马来亚的国民党运动(1912—1949)》,新加坡:新加坡大学出版社,1990年。杨进发:《马来亚共产主义的起源》,新加坡:南海出版社,1997年。英国人也意识到孙中山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影响力。尽管威胁不大,但孙中山在广州的跟随者与日俱增,令香港当局和南方各大通商口岸极为担心。马伊芙·阿门特劳特:《西半球的中国政治(1893—1911):美洲改革者和革命者的对抗》(博士论文),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1977年;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大学缩微胶卷出版公司。该篇论文经过修改后出版,题为《革命者、君主主义者和唐人街:美洲的中国政治和辛亥革命》,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0年。
(22)对于日本人,马里厄斯·詹森的著作仍最权威:《日本人与孙中山》,马萨诸塞:哈佛大学出版社,1990年。
(23)韦慕庭、夏连荫:《革命传教士——苏联顾问与中国民族主义者(1920—1927)》,剑桥(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出版社,1989年。史华慈:《中国共产主义和毛的崛起》,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51年。
(24)1866年,船政大臣沈葆祯主持设立马尾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年幼的萨镇冰考进该校时年仅11岁。——译者注
(25)萨镇冰在他的家乡福州却极受敬重。王植伦、高翔:《萨镇冰》,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斯旺森:《龙的第八次航行》,第113—166页。
(26)对于1949年之前的中国军事,伊凡·卡尔森的早期著作仍可一读:《中国军队:组织与军事效率》,纽约:太平洋关系研究所,1940年。同时期的权威著作参见刘馥:《中国现代军事史(1924—1949)》,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6年。关于整个现代化的故事背景和训练现代军队的大量努力,参见刘凤翰:《新军志》,南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7年。
(27)查默斯·约翰逊:《农民民族主义与共产党权力:革命中国的兴起(1937—1945)》,斯坦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2年。迪克·威尔逊:《长征(1935)》,伦敦:汉密尔顿出版社,1971年。
(28)巴巴拉·W.塔奇曼:《风沙: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伦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71年。陈香梅和宋美龄另外记录了中国对于美国参战的好感。陈香梅:《陈纳德和飞虎队》,纽约:埃里克森出版社,1963年。宋美龄:《这是我们的中国》,纽约——伦敦:哈珀兄弟出版社,1940年,第2版。
(29)斯旺森:《龙的第八次航行》,第179—192页;杨国宇等人编:《当代中国海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0—34页、第155—223页。“重庆号”巡洋舰叛逃投共事件值得一提。1948年,曾在英国受训的军官将巡洋舰开回国内。1949年2月25日,全舰官兵起义,该舰由吴淞口驶向烟台。4月,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在南京起义。经过挑选,超过4000名国民党官兵被编入解放军海军。直到1955年,解放军才收复除靠近台湾的妈祖、金门及澎湖列岛之外的所有岛屿。
(30)马尔科姆·墨菲:《长江人质:中英“紫石英号”事件》,安纳波利斯(马里兰州):海军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55—60页、第213—236页。共产党认为英国已派海军阻止解放军横渡长江,遂向所有英国舰只开炮。黄港洲:《张爱萍与海军》,北京:海潮出版社,1991年,第33—34页。
(31)1949年10月,萧劲光受毛泽东召见,被告知军委有意让他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一职。1950年1月中旬,萧司令员正式赴任。——译者注
(32)杨国宇主编:《当代中国海军》,第47—49页、第68—83页。
(33)唐纳德·扎戈里亚:《中苏冲突(1956—1961)》,普林斯顿(新纽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2年。威廉·E.格里菲斯:《中苏分裂》,伦敦:爱伦和爱文出版社,1964年。
(34)海上开拓所产生的影响有待充分研究。由冀的两篇论文概括了随之出现的问题。由冀:《导弹外交与中国国内政治》,载于格雷格·奥斯汀主编:《导弹外交和台湾的未来》,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御研究中心,《堪培拉战略与防御论文集》,第122辑,1997年,第29—55页。由冀:《蓝水海军重要吗?》,载于大卫·古德曼、盖里·西格尔合编:《中国崛起:民族主义与相互依赖》,伦敦——纽约:劳特利奇出版社,1997年,第71—89页。
(35)有关闽南人海上经商之道与兴趣的背景知识,详见王赓武:《没有帝国的商人:旅居海外的闽南华人群体》,载于詹姆斯·D.特雷西主编:《商业帝国的兴起:近代早期的长途贸易(1350—1750)》,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00—4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