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日常生活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源于人类经济生活的学问,稀缺性是其核心概念,经济学要解决的既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也是一个选择问题。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不断地用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但相对于人的无限欲望,满足需求的资源是有限的,资源稀缺性使得“欲望与供给”的矛盾永远存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手段是市场,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这种“价格与市场”的必然关系导致价格机制的形成。然而,高收入并非就有高“福利”,因为钱也有不值钱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也有失灵的时候。
第1讲 欲望与供给
1.1 载入吉尼斯的手机号
知识点
资源稀缺性
名人名言
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它们的稀缺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
——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故事案例
对某些稀缺的产品来说,其价格往往会高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以手机号为例,卡塔尔电信运营商Qtel因拍出的1000万卡塔尔里亚尔(约当时275万美元)天价手机号而被载入2009年新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据悉该手机号为“6666666”,于2006年5月23日被拍卖,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前记载的中国四川航空以48万美元拍得的“88888888”手机号纪录,属全球最昂贵的手机号码。
花钱买房产、汽车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物品,或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或日后有升值的潜力;花钱买服务,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享受。而天价手机号码既不是实在的物品,也不是实在的服务,那么人们如此狂热地追捧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价值的号码,甚至不惜血本将其收入囊中,到底图什么呢?
知识解析
资源稀缺性(Resources Scarcity),是指相对于人类多种多样且无限的欲望需求而言,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是有限的,或者说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稀缺资源,以人类活动的年限来说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品,或者稀缺资源本身的再生是有限的。资源的稀缺性是客观存在的,并存在于人类的任何地方和任何时期,是人类的永恒问题。
关于资源稀缺性,有些是天生的,如金子、钻石等数量的有限性;有些是衍生的,如耕地,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耕地资源等越来越少。还有些是因为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产生的人为的稀缺,如故事中“6666666”手机号。或谐音、或传统思维习惯,使得很多人都把“8、6”看成是吉祥数字,能给自己带来好运。但这些号码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每个人,于是手机号的稀缺性就产生了,使得必须以高价才能获得,这也佐证了俗话说的“物以稀为贵”。
理论上稀缺性资源可分成经济稀缺性、物质稀缺性两类。前者表现为:资源的绝对数量并不少,可以满足人类相当长时期的需要,但由于获取资源需要投入成本或代价,而且在投入一定数量成本或代价的条件下可以获取的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供不应求的,这种情况下的资源的稀缺性就称为经济稀缺性(或经济物品)。后者表现为:资源的绝对数量短缺,不足以满足人类相当长时期的需要,这种情况下的稀缺性就称为物质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绝对稀缺和相对稀缺,绝对稀缺是指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相对稀缺是指资源的总供给能够满足总需求,但分布不均衡会造成局部的稀缺,也就是说,稀缺不是就资源和物品的绝对数量而言,而是就有限的资源和物品相对于人类的欲望而言。
由于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则永远存在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需要无限性的冲突,即欲望与供给的永恒矛盾。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资源的稀缺性会导致竞争和选择,良性的竞争和选择会引起资源的最优配置。现实中,人们总是希望利用自己富足的资源去交换自己稀缺的资源,通过交换来实现稀缺资源的再分配,正是这种“有效配置”弥补了资源稀缺所带来的限制,从而使人类的福利达到最大程度,促进社会发展。
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但同时这一特性也决定了人们在使用“经济物品”中需要不断做出选择。如:利用有限的资源去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以及在稀缺的消费品中如何进行取舍,如何有效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等等,这些问题也被认为是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思考
1.生活中的“稀缺性”现象有哪些?
2.为什么说“资源稀缺性导致竞争和选择,良性竞争和选择引起资源的最优配置”?
1.2 牛奶为何倒进河里
知识点
供求理论
名人名言
致富的关键就在于正确把握供求关系。
——吉姆·罗杰斯(美国金融学教授、国际投资家)
故事案例
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中,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法国、丹麦、荷兰,整箱的橘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大量的粮食、肉奶和棉花、羊毛被毁掉……。难道真的是“生产过剩”,东西太多了吗?不是的,实际上当时那里的劳动者缺吃少穿、挨饿受冻,过着极端贫苦的生活。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市场供求规律的反映。
知识解析
供求规律(The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是经济学的基础,是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的必然性,即任何商品都存在着供求规律,如供过于求价格就要下跌,反之就要上升。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供求变动引起价格变动,如某一商品出现供不应求,或供应量不变、需求量增加,或需求量不变、供应量减少,或供应量增长赶不上需求量的增长,这些情况下的商品价格会上涨,或会产生价格上涨的趋势。相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二是价格变动引起供求的变动,也就是说其他因素不变,市场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跌,需求增加。同理,市场供给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供给减少。因此,价格的涨落调节供求,结果使之趋于平衡。
可见,上述的牛奶导入河里并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而是生产者为维护必要的供需平衡和必要的价格,通过人为“限产”来平衡供求关系。事实上,当时一方面老百姓存在需求,但无钱来购买足够的食物用品。另外,生产者为降低“产品过剩”带来的“库存”成本以及维护自身必要的价格等,人为“限产”。
我国房地产市场类似这一现象,即房价太高,老百姓买不起房子,导致大量空置,看起来是“产品过剩”房子卖不出去,而实际上老百姓的住房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也有相对过剩的现象,我们经常听到“大学生太多了”、“人才太多了”之类的话,但实际上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边是企业招聘难。人才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同样受市场供求规律的支配,当人才出现“供大于求”的时候势必造成人才过剩的结果,但这种人才过剩是相对的,因为有很多的单位及岗位急需人才。
人才相对过剩也必然导致过度竞争。作为刚刚走进人才市场的高校毕业生,面临几种选择:或降低自己的价格,接受较低的工资、欠理想的岗位;或待价而沽,继续维持一个较高的价位;或高不成低不就,坚持“自愿失业”状态;或继续深造,重返学校,暂时离开劳动市场。作为已经参加工作的过剩人才,他们的选择或安于现状,或“跳槽”。
无论是牛奶过剩,还是人才过剩,其实都是供求规律在背后起作用。认识了供求规律,便能看穿所谓“过剩”的实质。供求关系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识形态、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当人们的需求不断提升达到一定的程度,供给跟不上需求的时候,生产者就得调整生产、增加供应,从而维持供需基本平衡。
思考
1.“牛奶倒进河里”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2.我国人才“相对过剩”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还是供给过度?
1.3 薄利未必能多销
知识点
需求价格弹性
名人名言
市场中需求弹性的大小,是随着需要量在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下跌时增加的多寡和在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上涨时减少的多寡而定的。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英国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创始人)
故事案例
1979年我国农副产品调价,猪肉上调了约20%。在当时的生活水平下,猪肉涨价后,人们纷纷转向了鸡鸭鱼等其他代用品上,不久就导致猪肉的需求量迅速下降。于是,国家不得不对猪肉实施降价出售,加上库存积压,财政损失约20多亿元。如果加上农副产品提价后给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副食补助的20多亿元,整个财政支出约达40多亿元。
知识解析
需求规律表明,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使其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衡量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一个指标,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则这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反之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用公式表示为:
需求价格弹性(ED)=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表明:当弹性大于1,表示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当弹性小于1,表示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弹性等于1,表示需求是单位弹性;当弹性等于0,表示需求完全没有弹性。
生活中有很多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如粮食、医院看病。在商品打折成风的今天,无论大街小巷,总会看到服装“大甩卖”,皮鞋“跳楼价”等促销活动,但极少看到大米、医院等商品的“大放血”促销。即使医院涨价或降价,都不会大幅度地改变人们看病的次数,因为有病就得看。
一般来说,商家会对一些商品实行低定价或采用降价策略,目的在于薄利多销。“薄利”即价格低,薄利多销的前提必须是有销路。这就是说,虽然每一单位商品的利润少,但由于销量大,总的利润也就可观。因此,降价策略适用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相反,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则不能实行低定价,也不能降价出售,因为降价不会带来销量的增加,降价只能使总收益减少。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一种物品的需求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呢?由于任何商品的需求都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取决于许多形成个人欲望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因素。通常,决定某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越是生活必需品(如食盐、蔬菜),越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
二是商品的可替代程度。如果一种商品有大量的替代品(如饮料),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
三是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越广(如水电),其需求弹性就越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越窄(如鞋油),其需求弹性就越小。
四是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使用时间长的家电等耐用品,其需求弹性大,而报纸、垃圾袋等易抛品则需求弹性小。
五是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比重小的商品(如筷子、牙签),其需求弹性小,而电视、汽车等商品比重大,需求弹性也大。
需求弹性对企业营销的影响很大。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小,企业提高价格,需求量变化幅度不大,但收入会明显增加;反之,收入下降。如果商品有弹性,企业提高价格,需求量减少的幅度较大,收入随之下降;反之,降价带来销量上升,从而增加收入。如饮料企业,对价格的调整就要非常谨慎,因为饮料的需求弹性很大。市场上类似的产品很多,价格相差不大,同质化竞争激烈,价格稍上调,就可能导致顾客流失(购买其他品牌的替代品),销量迅速下降。可见,企业在制定价格时必须考虑商品的价格弹性,有些商品薄利未必多销。
思考
1.企业制定产品价格时,是否可以按照“弹性低的不妨提高价格,弹性高的降低一点价格”思路?
2.某眼镜店搞促销,店内所有的产品全部打五折,你如何看这个事情?
1.4 农民为何丰产不丰收
知识点
蛛网理论
名人名言
市场不会是对的,因为它们总是忽略那些来自和将来来自于未来发展的影响力量。
——乔治·索罗斯(美籍犹太裔商人,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主席)
故事案例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在我国人口总数的五成。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现在的农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守住几亩地的农民了,相当多的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农民,又是城市的打工者,截至2013年年底农民工达2.69亿,农民工已成为我国新型的劳动大军。那么,为什么农民不愿意在家务农,而宁愿离家背井外出打工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做农民不如做工人赚钱。
以农民种菜种粮为例,头年的玉米、黄瓜涨价了,第二年就会有很多的人种玉米和黄瓜。但到收获时,这些人才发现自己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于是,吃过亏的这些人吸取教训,第三年改种其他的作物,不再种玉米和黄瓜。然而,由于市场上的玉米和黄瓜供应量不足,这些没有种植玉米和黄瓜的农民眼巴巴地看着价格上涨。次年,这些农民又再种起玉米和黄瓜来……,依此类推,农民种植玉米和黄瓜频频陷入“丰产却不增收”的怪圈。
知识解析
蛛网理论(Cobweb Theorem),是指某些商品的价格与产量变动相互影响引起规律性循环变动的理论,由于其中的价格和产量连续波动图形犹如一张蜘蛛网,故有“蛛网理论”之称。
蛛网理论假设,每个生产者都认为当前的市场价格会持续下去,自己改变生产计划不会影响市场,并且价格由供给量决定,供给量则由上期的市场价格决定等。按照蛛网理论,当某种产品在第1期价格上升时,第2期必定生产量增加,这时供大于求,价格下降;由于第2期价格下降,生产量又减少,又引起价格上升;再引起第3期生产增加,价格又下降。
回到上述故事中,玉米、黄瓜价格与产量的波动关系,后一期(第二年)的供大于求正是由于前一期(第一年)的“高”价造成的。也就是说,农民通常根据上年的价格来决定当年的生产。事实上,价格与产量的变动是相互影响的,当市场上一种商品太多了,即市场就会饱和,市场价格随之大跌。
蛛网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不能够只看到事情的现在,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情的未来走向,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看法,不可轻易地随波逐流。同时,不能让农民单独面向市场,因为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就像一叶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扁舟,既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市场预测,也不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市场或承担得起市场风险。
思考
1.上述故事中的农民应如何从价格波动的“蛛网”中走出来?
2.玉米是生猪的主要饲料,生猪的价格会影响到玉米的价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