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道:洗心禅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快乐人生三法则——奉献 使命 心量

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成功,如何修身,如何在漫漫人生路上保持内心的快乐。

成长的力量来自大地

自我与他人的相处之道

今天的讲座,核心便是两句箴言。第一句:“当你帮助别人得到他想要的,你也必将得到一切你想要的。”

这句话出自美国总统华盛顿之口。关于这句箴言,还有这样一个故事:金大中当选韩国总统的时候,某个企业想赠予他一份珍贵而又意义深远的礼物。该企业委托英国一个著名的研究所,寻找最珍贵的礼物。研究所的学者们极目世界上那些伟大的总统,最后把目光投向了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该研究所认为,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总统。随后他们研究华盛顿的成长经历。

学者们将华盛顿的成功归因于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华盛顿七八岁时,因为很喜欢苹果,于是他在后院种下了一棵苹果树苗。他的父亲告诉他:“你想要让你的果树长得更茂盛,结出的苹果更香甜,就应当将它种在有阳光的地方,而且要经常给它浇水施肥。”更重要的是,他的父亲以这棵树为例,教给了他这句感动全球的箴言:“当你帮助别人,得到他想要的;你也必将得到一切你想要的。”后来华盛顿以这句话作为其权衡国民人权的标准。

后来,韩国这家企业把这句话作为礼物送给了新任的总统,而总统也正是以这句话为依托,作为重建二十世纪末的韩国经济政治体系的座右铭,最终使得韩国经济政治获得长足发展。当我听到这句话时,也第一时间被触动,故而将它记录下来,贴在汽车的方向盘、手机屏幕及电脑屏幕上,每天看它,反复参省。

希望你们也把这句话记录下来,日日诵读、参悟,融于实践,你将发现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越来越顺利。

按照一般逻辑,人的名、利、成功与事业,累积愈多就愈成功。然而照佛家的思想却并非如此。佛教看来,当你内心对物欲的追求为零的时候,产生的力量反而会不可估量。这就是舍得的奥秘,看上去分明是付出与牺牲,而实际上收获却是最大的。

正如大海潮汐涨落的过程。如果说,今天海上日间翻涌的风浪是你对他人无所保留的付出,那么夜间令人无限欢欣的至静便是你无尽的福报。退潮的海,风平浪静,看上去似乎什么风暴也不曾有过。然而大海的平静,却是集聚着翻涌的力量。它在夜间静静吸纳月球的引力,这凝神静气就能够形成明日更盛的潮水。

终究有一日,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在付出时,他人的得失与自己的利益和追求,竟然能够合二为一。这种退守于安宁的心境,才真正地激发了自我的力量,这是由更高层次的自我认同、强烈的使命感而产生的伟大激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这“道”本身就应包涵有对他人的给予和付出。

两年前,我在给安利公司上课时,也曾告诉他们:“当你愿意将爱奉献给他人,他人才会愿意将爱回馈于你。”如果我们总是记挂着一己之得失、种种私利与欲望,那么别人怎么愿意与你交往呢?

许多人刚开始创业时,总是想以一分的付出得到十分的收获,实现所谓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他们总想从质量、人工、管理各方面去减低成本。那么请问客户会与你合作几次呢,消费者又会相信你几次呢?我想总是屈指可数的。

你们可以回顾历史,仔细想想每一位青史留名的伟人,他们所拥有的共同的特性是什么呢?就是奉献。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为时代做出了贡献,所以人民才记住了他们,历史也才铭记下他们。你们也可以对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做一个考察,除了那些国家控股的企业之外,其它的私营企业之所以能够跻身五百强,无不是依靠其领袖的魅力、产品的口碑而建树起来的。

想想沃尔玛吧,它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提供了优良的货品保障,将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货品汇集起来,为人们提供更便利和更优质的服务。正是由于它成功塑造了其品牌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卓越形象,它才获得了今日的成功。那么,我们也应当回头想想,我们所做的产品是否也给人们带来这样的方便呢?是否也能够切实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呢?如果真的是如此,可以问心而无愧,那么我相信你的企业也会成为业内的翘楚。相反,如果一味地为自身谋利,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则终将反过来危害到自身的生存。

其实这就是事物存在的基本规律。这个世界是共存的,万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环环相扣,利己和利他之间不应当存在过于鲜明的分界。

我有一个朋友,在宁波经商本来非常成功,但由于一念之差,对他朋友炒股得来的七千多万起了贪念。后来他朋友就通过种种手段,冻结了他在银行的资金,最后使他损失了几十个亿,现在企业运营举步维艰。

好比我们去游泳:当我们把水往中间拨的时候,水就会往两边流;然而当我们向两边拨水时,水反而向中间聚拢。这就是关于他人与自我相处之道的形象比喻——当我们把爱奉献给他人时,实际上得到最多的不是别人,恰恰是我们自己。

如果你开了一家店铺,处处为客户着想,为他的消费需求考虑,你就会发现店铺会有越来越多稳定的客源。以心为基础的口口相传,要比虚假的大幅广告可靠得多。销售的最高境界并不是业绩,而是让每一个客户都成为你的销售者,成为你的企业文化的传播者。

一个朋友的孩子在上海读书,原本身体很弱,几乎要休学。我告诉他说,你要想办法当上学生会主席,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身边的人。后来他果然当上了学生会主席,不但自己的身体好了起来,而且成为了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奉献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你为了别人而活,当大家需要你的时候,人生才真正具有价值。

心灵作业:我是谁?

有这样一个故事,冬天有两只刺猬,太冷想相依取暖。但是因为身上全是刺,靠得太近会相互刺伤,离得太远又达不到取暖的效果,那么就要寻找一个最适合的“距离”,这个距离利人利己。如果你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找到这个合理的距离,那么相信你的社会关系会达到完美与和谐。

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如果你想快乐,唯一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变成空船。让任何的“有”到你身边就变成了“无”,任何的“丑”到你身边就变成了“美”。

俗话说“宰相肚里好撑船”,当你的胸量大到像大海一样,就可以包容一切,宽宥一切。如果我们站在此地,只能看到如此之高度,领略如此之风物;但是如果我们站到屋顶上会怎样呢?在飞机上看到的又会怎样呢?在太空上看到的又会怎样呢?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大的智慧需要心灵的高度,高度不到者是不解其中的道理的。假想你看过太空的情境,你还会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是权衡一切、判断一切的万物之灵吗?恐怕那时你所看到的整个的地球,也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之一粟吧。

试着从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来进行思考,当每个人都退一步,保持一点距离,学会理解他人、赞美他人时,关系就会和谐,事业就会顺畅。

所以,请大家谨记这样的思维方式,随时审问自己的内心:“我是谁?从哪里来?我在哪里?要往哪里去?”不妨常问问自己,我的位置在哪里?我有多少能力?能做多少事情?企业处于怎样的处境?在家庭中我是什么角色?在朋友眼中我又是怎样的形象呢?

虽说“我是谁”是佛教禅宗启发弟子心灵的话头,但是我发现,它适用于每一个人:如果你是父母,如何教育子女?如果你是孩子,如何赡养父母?如果不清楚自己是谁,那么你既容易狂妄,也容易自卑,更容易迷失自己,找不到来去的路。

这几年我逐渐感受到,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时间。时间如水流逝,一刻也不得停歇,因而格外珍贵。如果我们的精神和毅力不能够坚持到最后,我们就会一生碌碌营求。

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幸、苦恼、忧虑、担心?就是因为不知道我是谁,更不明白自己能做什么,在懵懂与无知中蹉跎一生,甚至临终之时也不会明白。许多人终其一生,浑浑噩噩,就是因为他不去思考。这样的人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更没有未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有奋斗目标,然而如果你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你怎么会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该往哪里去呢?

《孙子兵法》谈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敌人比你强大,那怎样去保存自己的实力呢?如果你有自己的优势,又该怎样去战胜敌人呢?如果我们对于别人及其所做的事一头雾水,那么纵然你现在能获得财富,这财富也不会是持久的。因为这个世界一直在变,市场在变,当一切如水流动,而你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一味地固守自己陈旧的理念,那么终将会被淘汰。

如果你是企业的掌舵人,我建议你去看看世博会,为什么呢?因为你必须了解世界未来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科技将在未来发生不可预估的变化,而你必须对未来的发展大势有所思考。

把我的心,雕刻成众神的塑像

接下来我要与大家分享今天的第二句话:“一个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类最伟大的作品。”

这句话出自于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蒙田。

如果一个人活着,他有目标,有愿景,有伟大的使命感,那么他的一生必然辉煌。周恩来总理激励青年人,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便是伟大的使命感。

你的生命,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点,是全局中的一只棋。你应当要有这样的胸怀、气度和感知。这不是束缚,这是承担的使命感。什么是“使命”呢?所谓使命,是要将自己小我的命都“使”掉,化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中去。

稻盛和夫先生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电(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稻盛和夫先生坚持以下几个理念:“厚德”、“正念”、“利他”与“坚持”。他建议领导者的选拔标准是“德高于才”,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

在稻盛和夫看来,管理企业是简单的,就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说,做人要有德行——用德行去管理你的企业,尽量地利益他人、奉献自己,然后坚持、坚持,再坚持。

各位看过电视剧《康熙大帝》吗?康熙刚登基时,曾经将他这一生所要完成的宏愿都写下来,日日参看,最后在他身上形成了巨大的能量,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誓愿。

我今天所说的话,大家可能在无数的场合听到过,但为什么许多人至今仍原地踏步,没能产生什么力量呢?

今天我引用稻盛和夫的话,并非是要卖弄学问,而是因为这些话真正触动我的心灵,于是我记录下来,日日参省与践行它。

我们学习了许多的理论,但是如果没有切身的实践,一切的理论都只是空谈。正如《中庸》一书中所提到的“学、问、思、辨、行”,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不就是如此的简单吗?学习并追问成功的要旨,思考其精髓,——辨识它,理解它,消化它,最终化为自己的实践。

这些听上去非常的简单,但是为什么许多人就是做不到呢?其实,最关键的就是行动,很多时候不是“不能”,而是“不为”。怎样区别“不能”与“不为”呢?正像孟子告诉我们的:“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要把自己的行动与人生的使命结合起来,以使命为纲领,将自己所懂得的道理付诸于行动。只要目标确定,就应该坚持做下去。

我以前在普陀山佛学院教书时,一个年长的老师父圆寂以后,人们在一起描述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最后却发现所有的事情归结起来,只有四到五件。我深有感触,人生那么短暂,就算一生只能完成一件事,人就不算白走一遭。现在某些企业家,今天做超市,明天做房产,后天做美容,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结果呢?往往一事无成。

因此,我想告诉各位,一个有使命感的生命,他的人生理想是清晰的,他的人生信仰是坚定的,他不会随波逐流,无端地去改变自己的心志,不会在游离中虚度自己的人生。

快乐人生的座右铭

最后,我想赠送给大家十六个字:“打开心量,放下自我;活在当下,奉献真爱”。

这是我的座右铭。我觉得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所以我愿意与大家一同分享。这十六个字就是我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也是我未来修行还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打开心量>

当我们的心量狭小时,即使今天一件很小的事,我们也会为之难过、为之忧愁、为之起恨。就是因为你放大了它,放大到一定程度,压着自己都透不过气来。而正确的做法呢?我们应当把事情缩小。试想,如果你的一生可以活到八十岁,那么今天所发生的事又算得了什么呢?这还是心量的问题。所以,我希望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把自己的心量修得如“虚空”一般开阔,那么你的人生必是快乐的、辉煌的。

<放下自我>

人为什么不快乐呢?就是因为我们总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当我们总是考虑自己的时候,就会受到限制。这正如关在斗室之中的苍蝇,飞不出去,在周围的墙壁上碰撞,因而打乱了自己的步伐,不能够寻找到生命的缝隙。

人呢,如果不放下自我,也就是给自己设置了厚重的心墙,处处受限。我们应当记住,帮助别人、利益他人,得到最多的会是你自己。反之,一味着眼于一己私利,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所以,尽量用真爱去帮助别人,不要把自己的“利”字看得太重。

<活在当下>

如果你今天来到这里听课,心却不在这里,肯定就会抱怨排斥,所作一切都味同嚼蜡,没有一点收获。

当下是人生中最特殊的时刻,当你揽镜自照,当下的自己永远比下一刻要年轻、要美丽,这就是当下的奇迹、时间的奇迹。它是过去与未来的转折。你要明白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然而更重要的,是明白你在哪里。

从前我们在企业讲课,会要求员工每五个人分为一组,每组推选出组长。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看到,有的员工在积极地争取,而有的则抱胸独坐一旁,一语不发。作为领导应该明白,那些不能够积极融入当下的人,他们做事的积极性必不会很强,你交给他要求十分的事情,他可能只完成三分。

活在当下,这是对生活态度的基本考量。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激发自己的能量,是十分重要的。

<奉献真爱>

我们要把自己的阳光、能量、包容和真爱不断地奉献出去,奉献得越多,人生就越辉煌,这自不待言,这就是人生的至理。

我一直坚持这样做,香海禅寺之所以能够在三年之内完成四千万的工程,我之所以能被邀请到各个企业、大学去演讲,也是因为我们的理念得到了认同。

有缘,一面就足够了。无论是今天所说的任何一句话,甚至两个字,如果能够运用到生活当中,相信你的生活就会有很大的改变。

大家要记得时时审查自己:为理想我究竟做了多少?要改变生活,不是靠别人,而是依靠自己。如果你们真的认同我的观点,就请从身边做起:今晚离席时,请把身边的垃圾都带走。

2010年7月讲于义乌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