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巴赫
借月光抄谱的小巴赫
夜已经深了,家人都睡得很沉。这时候,小巴赫(bach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小溪)蹑手蹑脚地从房间里溜到客厅,偷偷打开柜子,拿出一叠羽管键琴乐谱来。这些乐谱的作者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师:弗罗贝格、克尔、帕海贝尔……小巴赫轻轻念着他们的名字,眼睛都发亮了,接着他把乐谱拿到窗边,借着流泻进来的月光,一点一滴地抄录着。月光照亮了在乐谱里沉睡的音符,也照亮了这位未来“音乐之父”小小的心灵。
这一年是1694年,巴赫只有10岁,由于父母亲相继病故,年幼的他只好到奥德鲁夫投靠在教堂当风琴师的哥哥。这段时间,哥哥亲自教导他演奏管风琴与羽管键琴,除了让他接受内容广泛的学校教育外,也为他安排了一套乐曲的学习课程,酷爱音乐的小巴赫,对于哥哥交代的功课总是很快就能熟练,他希望能一窥大师堂奥,翻翻那些重量级的乐谱,不料却三番五次被哥哥厉声拒绝。后来小巴赫实在克制不了自己旺盛的学习欲,便趁着夜阑人静,一个人在月光下埋头苦干熬夜抄谱。他时常因为过度投入在美妙的乐曲世界中而忘了时间,没有察觉夜色已渐渐退去,往往等到晨曦划破天际,才万般难舍地将乐谱放回去。由于长时间睡眠不足,他的身体也日渐消瘦。
半年下来,他几乎要将柜子里的乐谱都成功地拷贝出来了,不幸却偏偏在这一刻被哥哥发现。盛怒的哥哥严厉地训斥他说,学习音乐应该循序渐进,不该好高骛远,更不该日夜颠倒、糟蹋自己的身体。说着,还顺手将从小巴赫手里抢下的乐谱,用力丢进正在燃烧的壁炉里。小巴赫辛苦6个月的成果,就这样一瞬间化为灰烬。不过,无时无刻不渴望着音乐的巴赫,也因此体会了哥哥的用意。他更加虚心地学习,打下了扎实而稳固的创作基础。
当时,醉心于音乐的巴赫还参加了教会合唱团,在团里担任一个有趣的职务——童声女高音。
森林中的音乐世家
音乐成为巴赫灵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跟他的遗传基因和生长环境关系至深。1685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赫的全名)在德国的埃森纳赫出生。那是一个位于森林地带、坐落于奈塞河畔的小镇,镇内有一个叫做“瓦特堡”的古堡,古堡周围经常徘徊着一些手执竖琴,不时仰头向天、突然就唱起诗歌来的怪人。不过,这群其实就是流浪汉的怪人却有个浪漫的称号,即是闻名中世纪的“吟游诗人”。吟游诗人还经常在城堡内举行歌唱比赛呢!另外,16世纪的时候,城堡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有名的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在瓦特堡内将圣经译成德语。巴赫就在这种充满虔诚信仰和浪漫生活情调的美好氛围里成长,日后也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音乐和宗教。
巴赫的父亲是一位小提琴手,母亲则是市政委员之女,这对夫妻一共生下8个孩子,而巴赫是最小的那一个。巴赫的家族从16世纪开始,到巴赫诞生,200年内共出了数十位音乐家,真是人才辈出!这个音乐世家向来颇负盛名,巴赫接任第一份管风琴师的工作时,就曾因家族之名而博得信任,当时巴赫只有15岁,从来没有在正式场合演奏过,他的推荐人贝姆却信心十足地对不怎么放心的牧师说:“没什么好担心的,他是巴赫家的人!”
巴赫的音乐启蒙和初步训练,的确是在家庭中进行的。10岁之前,巴赫一直跟随着父亲学习演奏小提琴和大提琴,并向他的伯父学习他一生最热爱且擅长的乐器——管风琴。10岁时巴赫父母双亡,他只好去投靠自己的大哥。
从天而降的鲱鱼头
10岁起在教堂担任“女高音”的小巴赫,用可爱稚嫩的纯净童音吟咏着赞美上帝的曲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5岁。后来哥哥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出生,为了不使自己成为兄长的负担,他便独自到吕讷堡(Lueneburg)生活,并且在当地的圣米夏埃尔教堂继续唱童声部的女高音。在那里,人们极度喜爱他那优美清脆的嗓音。不料才过一阵子,他却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声音,说话唱歌的时候常常从一个八度音走到另一个八度音——可怜的巴赫遭遇了变声期的冲击,迫不得已放弃了女高音的工作。此时的巴赫陷入生命的低潮期:离开合唱团一方面使他失去经济的依靠,另一方面也必须告别他衷心喜爱的音乐工作。
所幸这段时间非常短暂,过不久他就重拾了生命的欢乐。巧合之下,他接替了教堂管风琴师贝姆的职务,这是一个突然出现的契机,上帝的窗向醉心音乐的巴赫开启了,而借由管风琴,巴赫开展出一段辉煌的音乐生命。
这段时间,全心练习管风琴演奏的巴赫,仍然没有忘却小时候在月光下抄谱的精神,为了聆听管风琴大师兰肯每年在汉堡的演奏会,他曾经完成好几次“徒步走完半个德国”的壮举。兰肯是贝姆的老师,由于贝姆曾经告诉巴赫,如果要成为伟大的管风琴师一定得听听兰肯的演奏,巴赫把这句话谨记在心,等到兰肯的“夜晚音乐会”将要举行时,便带着微薄的旅费出发了。
年轻的巴赫简直是个健行高手,他一路省吃俭用走到北方的汉堡,晚上就睡在草堆和人家的屋檐下。这样不辞辛劳果然非常值得,沿途优美的风景和不同城市所展现的音乐文明大大拓展了巴赫的眼界,尤其沐浴在兰肯像光一样璀璨轻盈的琴声之下,他的心灵整个被引领着,见到了前所未见的音乐风景。
在巴赫当行脚旅人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件匪夷所思的趣事,某一次巴赫又在听完兰肯的音乐会后走回吕讷堡,大概是天气太冷的关系,这回兰肯的琴声和他带的盘缠都没办法支撑他走到家,几天几夜之后,他已经又累又饿,就要走不动了。勉强再走一段路,前面终于出现了一个小城镇,由于已经是薄暮时分,家家户户的窗子都透出淡淡的黄色灯光。这时巴赫突然灵机一动,想起小时候只要在大街小巷唱圣歌,就会有人赏饼干或钱币,所以他就饿着肚子开始唱起洪亮的赞美歌来。
唱了半天也没人响应。正当他觉得白白花了力气,失望地准备走开时,前面突然“砰”一声掉下一个东西来。他捡起来一看,是个鲱鱼头——一个不能吃的鲱鱼头对饥肠辘辘的他根本没有帮助!他正想要把它扔掉,却又发现里面塞着一团白纸,打开白纸,居然掉出两枚金币来,微弱的星光照在白纸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两排小字:“谢谢你的赞美歌,愿神祝福你!”
欣喜若狂的巴赫抬起头来看一看上面,每一户的门窗都紧闭着,这个鲱鱼头到底是谁丢下来的呢?他相信一定是上帝听到了他的赞美歌。
1705年的时候,巴赫已经完成高中学业两年,并正式开始创作和演奏家生涯,到魏玛的阿恩施塔特新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和合唱队长了。那年10月,另一位知名的管风琴大师巴克斯特胡德在卢比克开演奏会,很希望能聆听大师琴声的巴赫,又发挥他过人的毅力,徒步走了360公里到那里去。当时68岁的巴克斯特胡德在听过巴赫演奏后,非常赏识这位脚力好、并且懂得他的音乐的年轻人。演奏会后巴克斯特胡德不吝于指点巴赫,教导他更多丰富的音乐思想和弹奏技巧。心灵相通的两人,从此成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
三个辉煌的时代
不过,巴赫也因为过度热衷于学习,常常在外地流连忘返而耽误了教会的工作,他又不愿意作政府要求的劣质音乐,以致跟教会和市政当局的冲突愈演愈烈,终于在两年后离开阿恩施塔特。同年到米尔豪森的教堂去任职,依然常常和教会发生不愉快,最后才在机缘巧合下又来到魏玛,受到领主的重用,连续当了9年的宫廷管风琴师,这段时期是巴赫的职业生涯绽放光彩的开始,人们称之为“魏玛时代”。而进入魏玛时代的1707年,巴赫也完成了终身大事,与大他一岁的远房堂姐玛莉亚·芭芭拉·巴赫结婚。婚后经济情况虽不宽裕,但妻子也是爱好音乐的巴赫家族成员,两人心灵相通,幸福和乐。
魏玛时代
巴赫的职业生涯共分为三个阶段——魏玛时代、科滕时代和莱比锡时代,而这也正是巴赫创作历程的三个分野。魏玛时代的巴赫正值青壮年,音乐风格充分洋溢着青春的热情,绝大部分演奏效果华丽的管风琴曲,如《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A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都是在这时期完成或构想的。当时巴赫对维瓦尔第及许多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的作品十分着迷,借由抄写乐谱,他累积了不少创作的养分,也在自己的作品上做了许多新鲜的尝试。
首先是大胆的改编,巴赫喜欢将为弦乐器所写的曲子扩大改写成键盘乐器,或者两者互换,例如,他曾把维瓦尔第的3首协奏曲改写成羽管键琴协奏曲,使羽管键琴曲显得更加丰富。而他也借用其他音乐家的主题来创作赋格曲。所谓的赋格曲(Fugue),就是同一首曲子中有3条以上的旋律线在运作,就像多部合唱那样,因此曲子听起来奔放多变,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也最适合能同时发出各种器乐声的管风琴演奏。巴赫的管风琴曲中最平易近人的《G小调赋格曲》,就是撷取意大利作曲家雷格连吉和科雷里的曲子元素来创作的,因此很类似优美的意大利风格。此外,巴赫也采用其他曲式的长处,来表现管风琴曲,例如,意大利的协奏曲是由快、慢、快3个乐章组成的,巴赫运用这个形式,谱写成精彩的《C大调托卡塔、慢板与赋格曲》,而在其他作品的个别乐章中,也有许多使用协奏曲原理的部分。
不仅受到意大利音乐的影响,魏玛时代的巴赫也很仰慕日耳曼的亨德尔及菲舍尔等人,并且接触了法国乐派的作品,这期间还发生过一段与法国音乐家有关的小插曲,有一次,巴赫应邀到德累斯顿与大他16岁的法国名管风琴手马香竞演,马香当时在巴黎宫廷任职,声望颇高,所以这场王牌对王牌的挑战未演先轰动,竞演当天,满场座无虚席,马香却一大早就落荒而逃,留下不知情的巴赫和观众在现场苦苦等候。最后这场竞演会成了巴赫的独奏会。
1717年,科滕的亲王延揽巴赫到宫廷担任乐长,此时巴赫正与年迈的魏玛大公处于决裂状态,于是想前往一试。没想到才开口向大公辞职,两旁就有侍卫冲上来,把他押去软禁。不过,闹脾气的大公,也因此催生了一部伟大的音乐教育名作——《管风琴小曲集》,这部曲集里共有45首圣咏曲,是自由被剥夺的巴赫为排解郁闷而作的,巴赫还亲笔在上面题了字,表示这本集子是特别给初学者练习脚键盘和发展圣咏曲用的,并在最下面署名:“安哈尔特科滕亲王殿下的乐长: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作”。
科滕时代
后来巴赫到了隶属加尔文教派的科滕,从此也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这段时间,巴赫开始转向管弦乐与室内乐的创作,以及乐器制作的指导。这是因为科滕教堂的管风琴设备非常简陋,加上亲王本人又十分精通古大提琴和羽管键琴,所以巴赫也乘兴作了许多这类的曲子。
在科滕时代,巴赫陆续完成代表作《勃兰登堡协奏曲》、《管弦乐组曲》和名作《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其中《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受科滕亲王在勃兰登堡的表兄路德维希公爵之托而作的,路德维希之所以会爱上巴赫的音乐,并邀请他作曲,是因为科滕的亲王为了纾解旅途疲惫,很喜欢带着巴赫到处旅行、参加社交活动,这样一来,也可以顺便夸耀他那出色的乐团。这首曲子的乐器分配、乐章组成方式都很独特,独奏乐器繁多,演奏难度很高。
而《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则是标准巴洛克组曲的代表,共包含6首形式简单,乐段反复短小,节奏明确,感觉很轻快和生活化的组曲,其中以第5曲“布列舞曲”最常被单独演奏。《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是巴赫在创作《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时的副产品,却也是空前绝后的小提琴独奏曲创作,这主要是因为巴赫在这部曲子中大量使用和弦及对位法,使得演奏极其困难,几乎不可能做到。对位法是赋格曲中常使用的技巧,也就是卡农,同一份乐谱从头到尾演奏,或是倒过来演奏都可以,也可以一人从头奏起,另一人从结尾开始演奏,营造参差的效果。要同样一件乐器奏出一切和弦,并且同时照顾多条旋律线,巴赫这样的手法,简直是为难小提琴手!不过,也因此大大提升了小提琴曲的艺术性,第4首最末章的《夏空舞曲》,神乎其技的巴赫就运用了巧思,让无伴奏的小提琴,发出像管风琴那样洪亮的声响。
在科滕的这段时间,巴赫的生命中连续发生过几次阴错阳差的事。首先是1719年,巴赫慎重考虑自己在歌剧界发展的可能性,并且特地到亨德尔的故乡哈雷拜访,希望能从他那儿获得一些启示,没想到抵达后,却发现亨德尔前一天刚刚离开,因为这样的错过,这两位巴洛克音乐大师终生未曾会面。
巴赫错过的还不只此,就在隔年,发生了一件令人伤痛的憾事。那一年他和亲王到卡尔巴斯德旅行,迎接他归来的却是妻子冰冷的遗体。年仅36岁的爱妻玛莉亚·芭芭拉,在巴赫旅行期间突然得了急病,来不及与他见最后一面便去世了。伤心的巴赫望着7个幼小的孩子一筹莫展,于是全心投入在自己热爱的音乐中,企求精神上慰藉,也因为如此,巴赫完成了音乐教育史上的巨著——《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所谓的平均律是指将八度音程等分为十二个半音的调律法,用这种方法,二十四调都可以加入升降记号,任意转调。这部著作深入浅出,不仅适合初学者,也适合相当程度的熟练者。
1721年,巴赫与小他16岁的女高音安娜结婚,8天后科滕的亲王也与其表妹结婚。由于亲王夫人不爱音乐,巴赫无法忍受,所以决定离开科滕,转往莱比锡。
为宗教奉献的莱比锡时代
38岁那年,巴赫正式来到莱比锡,在圣托马斯教堂担任合唱队长兼所有学校的音乐监督。这个工作非常繁重,他除了教学、指挥合唱团外,还必须安排全市各教堂所要演奏的教会音乐。因为几乎每个礼拜日和庆典日都必须演唱一首新的康塔塔,这些康塔塔的作曲工作便自然而然落到巴赫这位“总合唱长”身上。巴赫丰沛的创造力在此展露无遗。由于当时作曲家的谱稿都是随用随丢的,在莱比锡期间,巴赫每个星期振笔疾书、肆意挥洒的成叠乐谱,一定很受等着包装纸用的鱼贩的欢迎。
虔诚的巴赫向来认为自己的音乐天赋,都是上帝赋予的,因此致力于将最美的音乐奉献给上帝。感情起伏剧烈、很贴近年轻人心灵的《约翰受难曲》和成熟完美、容易使成人受到感动的《马太受难曲》,都是巴赫为教堂演奏而作的音乐。另外,我们圣诞节时常在大街小巷听到的、教堂望弥撒时用的曲子,很多也都是巴赫创作的。
巴赫同时是一个即兴演奏大师,他的手指总是灵思无限,可以随时弹奏出许多优美、奔放的曲子,就像厉害的爵士乐手随时可以哼出曲调来那样,而能够即兴地弹奏。1747年,已届退休年龄的巴赫和安娜去探望在腓特烈大帝宫中当羽管键琴琴师的次子,受到正在吹长笛的腓特烈大帝邀请,即兴为他弹奏了许多曲子,这些曲子最后集结成《音乐的奉献》献给腓特烈大帝。
巴赫在莱比锡时代完成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二卷,并且开始撰写他一生音乐思想的精华《赋格的艺术》。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专心作曲、过度劳累,巴赫的健康逐渐出了问题:他的视力严重减退,心脏不太好,两度手术后,双眼不幸失明。不过在完全失明前,巴赫依然靠着模糊的视力,一心一意为音乐奉献,孜孜不倦地继续创作《赋格的艺术》。
另外,当时由于巴赫的视力每况愈下,莱比锡的市议会也开始考虑遴选他的接班人,德累斯顿的乐长哈赖闻讯跑来,没想到却被巴赫吼了回去:“我还活着!”
1750年7月间,在家人虔诚的祈祷下,奇迹真的出现在巴赫身上,随着窜进眼睛里的一丝光线,他又重新看见了这个世界。不过这只是短暂的回光返照而已,随之而来的是高烧不退,与死神抗争了10天之后,这位集巴洛克音乐之大成的音乐巨匠因为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巴赫的音乐是17-18世纪音乐的汇流,他吸纳各种音乐派别的长处,并且勇于突破,成就了华丽奔放又不失庄严有序的巴洛克音乐,也为随后的古典时期开了一道门。贝多芬就曾经说:“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
借着源源不断的创作和学习,巴赫就如同赋格中同时运作的多条旋律线一样,为音乐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视野。
无影手和飞毛腿
巴赫活着的时候,管风琴演奏家巴赫的名声大过作曲家巴赫。许多到教会及音乐会聆赏巴赫演奏管风琴的观众,除了想要感受动人心弦的乐音,也是为一睹他无影手和飞毛腿的绝技而来的。
被视为教会音乐灵魂的管风琴,内部构造非常复杂,它的发声系统是由一组一组的管子所组成的,一个管子只能发出一个音,不像笛子那样,所有的音律都是从同一根管子里发出来的。管子的数量从几十根到上千根都有,而且大小、形状、粗细,甚至材质都不一样,当空气穿过时,就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不管是小号、双簧管、长笛的声音,都可以发得出来。每一根管子上都有栓塞,按下琴键就等于拔出栓塞,让风箱里的风吹到管子里去。而管风琴的脚踏板也是用来发音的,每踏一下,就会发出一个比弹奏的音符还要低一点的音,因此踏板就如同一个小型的键盘,负责升降音的演奏。
演奏家弹奏一个音,可以只用一根管子,也可以同时动用上百根,来决定是让“小提琴”独奏,或是让“长笛”、“大提琴”和“小号”一起合奏。当所有的栓塞都被拔开时,可以想见现场情景一定非常壮观。如此看来,管风琴师演奏时要同时扮演指挥家和好几种器乐演奏家的角色,以一当百,非得有一定的敏捷性不可。巴洛克音乐中,华丽的“托卡塔”(toccata)最足以展现手脚演奏的高超技巧,这种题材的形式很自由,乐句通常连接着丰富的和声和快速音群,巴赫年轻时就曾谱写《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曲》,这首曲子曲式奔放、情感起伏激烈,是一首充满热情与朝气的名作。
巴赫也许因为喜欢徒步旅行,练就了难以匹敌的飞毛腿和无影手,只要光是想像他演奏时,手脚并用、动作轻盈快速地追赶着紧凑乐音的那种刺激感,不由得就要站起来鼓掌了。
至于巴赫所创作的曲子,当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甚至连他自己也不怎么在意。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几乎都是为教堂礼拜日所作的圣咏歌曲,当时的音乐家通常会为某种特定的场合而作曲,这些曲子都是“随用随丢”的,演奏过一次后,乐谱就被拿去包鱼和面包了,而巴赫的乐谱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勤于为他抄写乐谱的第二任妻子安娜功不可没。
巴赫的曲子是在他死后才被翻出来重听的,这都要归功于擅长用手划破寂静的指挥家门德尔松。1829年门德尔松首先发现了巴赫《马太受难曲》以及其他作品的珍贵价值,并且在莱比锡亲自指挥演出此曲,使听众们重新认识了这些伟大的经典之作,感受到巴赫的卓越和不朽。
创作量惊人的多产作曲家
人们总是喜欢开巴赫的玩笑,形容他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他在家庭生活中的产量的确也不亚于乐曲创作上的质量与数量,在魏玛时代,除了管风琴曲的创作不断面世外,他与第一任妻子玛莉亚还联手“创作”了7个孩子。与安娜结婚后,婴儿也一个接一个出世,共生了13个之多。巴赫惊人的创作力,实在不容小觑呢!日后他的子女,也多数踏上音乐之路,延续家族传统,使得当时的人们提到巴赫家,就等于提到音乐家。
巴赫能尽情在音乐领域上发展,在背后支持他的两位贤内助居功厥伟。幸运的巴赫两段婚姻生活都很顺遂美满,家庭气氛和乐,他的音乐就是从幸福温暖而又平实的生活里出发的,因此充分展示了人的生活,充满了生活感和时代感。
因为两任妻子都是了解音乐、热爱音乐的人,所以能与他心意相通,共同建立温馨幸福的家庭。第一任妻子玛莉亚也出生于巴赫家族,拥有高度的音乐素养,性格又很贤淑、温和。在巴赫被魏玛的大公聘用之前,这个家庭虽然被吃穿住的问题穷追不舍,但他们仍相伴相依,一起撑过了最困苦的时期。不过,也许正因为生活的操劳和经济的压力,1720年,年轻的玛莉亚骤然而逝,为巴赫带来相当沉痛的打击。
所幸歌声优美、性格也同样温柔的乐团女高音安娜适时出现在巴赫的生命中。安娜不仅有着美妙的嗓音,也精通许多弦乐器,并且经常为巴赫抄写乐谱,巴赫许多传世的作品,都是借由安娜娟秀的字迹保存下来的。两人年纪虽然相差16岁之多,却能靠着共同喜爱的音乐填补年龄的鸿沟。在她的支持和协助之下,巴赫在音乐事业上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在巴赫晚年双目失明的时候,安娜不仅悉心照料,更以自己甜美的声音,抚慰着丈夫心灵上的伤痛。
巴赫的爱情和婚姻故事,虽然没有高潮迭起,却洋溢着平静、稳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