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利润来自大趋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万里长江立大志,塑胶花开遍香港(4)

回到香港之前,他还到米兰几家商店购回一些福尔斯公司生产的塑胶花样品,以便作为长江厂生产的样板。在李嘉诚和几位技术工程师彻夜研究塑胶花工艺的同时,他也在和厂经营部的主管们讨论塑胶花上市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那时候,究竟让这种在香港独一无二的塑胶花以高昂价位进入高中档家庭,还是以中低价位让大量鲜艳的塑胶花走进寻常平民家中,一直是李嘉诚智囊团争论不休的话题。许多企管人员认为,如果把这些新颖独特的塑胶花以低价位上市,虽然可以满足一些香港底层人家的需求,却让这些塑胶花从此降低了身价。这样一来,岂不是让李厂长白跑了一次意大利米兰吗?

可是,李嘉诚却另有考虑。他说:对塑胶花上市实施高价位,肯定在最初一段时间里会获得盈利。不过他所担心的是,这样一来恐怕对后续上市的塑胶花会带来负面影响。那就是塑胶花的生产成本不高,我们故意卖了高价。一是这样经销不公平;二是能接受高价格的人群在香港毕竟还十分有限。对于长久大批量上市的塑胶花,必然会造成不断降价的被动局面。并且,他们长江厂的塑胶花一上市,香港其他几百家同类企业肯定纷纷效仿。如此一来,势必造成香港市场塑胶花“热”的形势。而其他厂子如果都采取低价位上市,对于长江厂的产品也必然会造成新的冲击。

与其贪图短时间高价位带来的超额利润,不如从一开始就采取遍地开花的策略。李嘉诚对他的智囊团说:“为了避免其他厂家的一窝蜂上市,不如我们一旦上市就大批量推销,尽量把香港所有的商场、百货店和花店,在一夜之间全部占领。这样,那些后起之秀们想从价格上来挤压我们,也就不太可能了。因为我们的价格从开始就压得很低,他们如果再低,质量和利润肯定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采取的低价位的做法,不仅能让我们开门红,还能让我们这朵塑胶花永开不败!”

他的独到见解很快获得智囊团成员的一致赞同。

1957年10月11日,是李嘉诚在香港发起塑胶花促销大战的第一天。

这一天,被他确定为“塑胶花总进攻日”。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李嘉诚的长江厂全体职工整整奋战了两个月。这期间,李嘉诚几乎吃住都在筲箕湾的工厂里。几个车间都为生产一批同时能够上市的各种塑胶花而夜以继日地运行着。李嘉诚如此加班生产,批量上市,不仅为的是造成一个盛大的轰动态势,同时也为防止其他同类工厂群起效仿,抢占了他们的市场。在此之前,他和全厂员工共同保守秘密,对外一律守口如瓶。

等到李嘉诚的塑胶花新产品全部进入香港市场之后,其他工厂获悉再想仿制就已经来不及了。

兵贵神速,商场上的胜败更是速度为王,谁取得了最新信息,谁就能占领市场,取得最后的胜利。李嘉诚对市场信息的嗅觉是非常敏锐的。就在长江厂塑胶花上市的前两天,他获悉一个让他胆战心惊的信息:香港最有名气的英资百货公司——莲卡佛国际有限公司已与意大利的维斯孔蒂塑胶厂签订了首销塑胶花5000束的协议,并且要在10月15日在该公司所有的连锁店里同时展销。李嘉诚获悉此信后,马上在香港提前四天进行盛大展销,而且他生产的塑胶花将以中低档价格面世,肯定会马上显现出特有的优势。

在李嘉诚塑胶花新产品隆重登场的当天,香港几家媒体同时发表新闻和报道,这其中有褒有贬。正是由于香港媒体的推波助澜,暗助了李嘉诚一臂之力。当然这些传媒之所以如此大肆报道塑胶花上市的消息,与李嘉诚事前所做的准备不无关系。

等到香港英资公司莲卡佛的连锁店随后也推出意大利的原版塑胶花时,市场已经被长江厂占领了。况且意大利的塑胶花虽然质量较好,但它的价格比长江厂的产品价格高了一倍,相比来讲,莲卡佛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香港各大商场、各大百货公司和所有连锁店,几乎家家都进了长江厂的塑胶花,许多商店的玻璃窗里都摆满了五彩缤纷的塑胶花。至于意大利的塑胶花上市,原以为会奇货可居,甚至会大红大紫,因而财源滚滚,可是,因为李嘉诚的塑胶花物美价廉,意大利的同类产品变得黯然失色。

李嘉诚的长江厂此前在香港几乎无人知晓。可是,塑胶花一上市,不但长江厂名声大噪,李嘉诚也跟着大出其名。一些寻常市民的家里也纷纷购买了姹紫嫣红的塑胶花,有些出租的士的车窗口也插上了这样的塑胶花,在香港和九龙大街上招摇过市,当起了李嘉诚长江厂的义务宣传员。而意大利进口的高档塑胶花居然在英资百货连锁店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李嘉诚大获成功,所有一切均源于他当初因地制宜而拟定的“低价位,多销点”的经营之策,如果他不把价位降低,也许产品刚出厂便会遭到意大利产品的无情冲击。

总之,这次李嘉诚成功了!

在一阵脆亮的鞭炮声中,一方新匾挂在了筲箕湾工厂的大门上,上写“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李嘉诚在员工的簇拥中高高地举起手来,对赶来祝贺的兄弟厂家代表拱手还礼,大声地说:“咱们长江厂从今天起更名为工业有限公司了,我们能有今天,离不开各厂家积极支持。从今以后,让我们各厂团结起来,在香港创出一方崭新的天地!”四周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1958年1月20日,这是李嘉诚又一个新的起点。

如果说到意大利偷师塑胶花生产工艺是李嘉诚转败为胜的根由,那么以低价位产品畅销香港,击败米兰名牌产品就成了他赢得塑胶花龙头老大桂冠的良好开端。在偿还了所有外债以后,李嘉诚再获滚滚财源,让他更加如虎添翼。所以他才决定把从前的一家小厂扩展成二百多人的中型公司。他的长江公司无论从人员还是设备上,均已超过了他曾经供职的万和塑胶有限公司,在香港三百多家同类大小企业中堪称翘楚。

就在这时,李嘉诚决定把他们的产品打到东南亚各国去。公司销售科增加了十几位推销员,李嘉诚派他们分头到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去,这些推销员也像李嘉诚当年一样,人人背上长江公司的塑胶花样品,到各国去游说推销,悄悄占据各国的市场。

由于李嘉诚公司的产品越来越好,而价格也越来越低,所以不但上述各国购进量可观,而且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不丹、越南甚至印度等国也纷纷有订单飞到香港的长江公司销售科。李嘉诚的塑胶之花越开越盛、越开越大,他的塑胶花渐渐走向世界。由此,外界对李嘉诚冠以“塑胶花大王”的美名。

打好广告宣传牌

广告是一种传播信息的说服艺术。既然说是艺术,就应该是用受众最喜欢、最熟悉和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表达需要表现的事物。广告分成直接广告和间接广告两种。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施加影响的间接广告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李嘉诚就是善于利用间接广告的大师。

就在李嘉诚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时候,也会不时听到一些让人不悦的消息。一天,秘书把一份《商报》送到他的办公桌前:“董事长,您看,现在有人在报上骂咱们了!”李嘉诚拿过来一看,原来有人发表文章攻击李嘉诚:且看长江公司的真面目!那人竟然如此写道:“休看李嘉诚现在呼风唤雨,到处以他的塑胶花哗众取宠,招摇过市。其实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也从来不是什么精通塑胶制品的技术权威。如果翻开他的历史就会让人大吃一惊,他原来是西营盘一家茶楼的小伙计,喜欢跳槽的李嘉诚先是当茶楼伙计,后来又跑到中南表店当了打杂的小厮。本来可以在舅舅办的表店里扎下根来,没想到一年不到,他再次跳槽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这也不能让他安心工作,后来他发现塑胶业在香港走红,于是再从万和塑胶公司跳槽出来,成了现在长江公司的小老板……”

李嘉诚看了报上的文章,猜不出化名写文章攻击自己的究竟是何许人也,也许是他这次因塑胶花获得丰厚利润惹恼了哪方神圣。但他并没有气恼,反而笑了一笑,对秘书说:“他说得一点不差,我当年就是喜欢跳槽,这说明他真的很了解我。如果不跳槽的话,就不可能有我李嘉诚的今天!”

秘书指着报纸说:“可是在这里呢,这个人竟然大讲咱们长江公司的坏话,说明他仇视我们今天的成果,这是不能容忍的!”

李嘉诚再读下去,果然发现那人继续攻击他刚刚挂牌不久的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文章说:“李嘉诚的塑胶花在香港轰动了一阵,可是,这些产品之后又是一幅什么样的背景呢?如果大家有兴趣到长江公司去看一看,就会大吃一惊。李嘉诚所谓的公司,其实不过就是一个大杂院。不但所有厂房都是破烂陈旧的,就连生产塑胶花的机器,也没有一台是货真价实的,都是一些塑胶厂淘汰下来的废旧机器,被他买到手以后,修修补补,勉强维持生产。我们真为那些购买长江公司产品的顾客捏一把冷汗,他们根本不知道,像李嘉诚那样破破烂烂的厂房和家当,又怎么能够生产出敢与意大利名牌产品相抗衡的塑胶花呢?……”

李嘉诚震怒地把手中的报纸拍在桌上,被人恶意攻击他视若性命的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是这位性格温和的老板无法忍受的,他拍案而起,说:“太不像话了,市场上的产品靠的是质量,靠的是信誉,如果有人不服气,可以通过自家产品在市场上进行比试。如果我李嘉诚的长江公司比不过质量,我情愿甘拜下风,甚至我还可以像前几年那样宣布停产休整。我不能服气的是,为什么一些没本事在市场打销量牌和质量牌的小人,居然暗中搞起了这种见不得人的把戏?真是岂有此理!”

李嘉诚自然知道这种反面宣传将使他再次“兵临绝境”。当他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之后,决定充分利用这种免费宣传。于是李嘉诚拿着这份报纸,背着自己的产品,走访了全香港上百家的代理商。李嘉诚很坦诚地对他们说:“你们看,‘长江塑胶厂’在创业阶段的厂房是够破的,我这个厂长也是够憔悴且衣冠不整。但请看看我们的塑胶花,还有几款我们自己设计且连欧美市场都没有的品种,我相信质量可以证明一切,欢迎你们到我们厂里来参观订购。”

代销商们惊奇地看着这个诚实勇敢的年轻人以及他生产的优质塑胶花,他们为香港有这样有着灵敏商业头脑的创业者感到自豪。不少代销商真的到“长江塑胶厂”来参观订货。

李嘉诚还亲自背上一口袋沉甸甸的塑胶花,带上秘书前往香港中环的这家报馆。接待他的正是报纸总编,李嘉诚把口袋里的塑胶花一股脑儿地倒在桌上,说:“总编先生,前几天贵报发表的文章我很有兴趣,所以才把我的产品也带到这儿来请总编和各位编辑先生过目。报纸可以报道任何一家工厂的正面和反面,可是我认为,办报纸关键还在于两个字:真实!所以,我很希望各位全面了解一下我的长江公司。”

总编的脸顿时红了,他捧着那些五彩缤纷的塑胶花,口中不禁啧啧称奇:“我也没有想到,李先生的长江公司会生产出如此精致漂亮的塑胶花,莫非有人说李先生的厂房设备陈旧是毫无根据的?”

“不,他说的厂房和设备确实是简陋陈旧,问题在于这些简陋的设备和厂房,是否一定会生产出虚假质劣的塑胶花?”李嘉诚是一个不善言词的人,这次他虽然心里气愤,但说起话来仍然有板有眼,不卑不亢,“我想向贵报建议的是,既然报纸是为香港市民报道真实情况的,那么我就希望贵报到我的长江厂去采访一下,把我的公司厂房如何,设备如何,再把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如何,都做一次全面真实的介绍,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

总编见李嘉诚说话诚恳,态度真挚,再联想起前几天那篇文章已经遭到一些了解长江公司的读者投诉,越发感到自己的底气不足。于是他马上表示:“好吧,李先生,我们马上派记者去你的长江公司,然后如实向公众介绍贵公司的一切。”

后来,香港《商报》果然派出记者来到筲箕湾李嘉诚的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用他们的相机一连拍摄了几胶卷的照片,把所有陈旧的厂房和落后的设备,都一一刊发在他们的报纸上,同时也配发几幅塑胶花产品的图片。两相进行对照,一边是比较陈旧简陋的厂房,一边则是可与世界先进塑胶花媲美的优质产品,同时又加上了一条全新醒目的通栏标题:请看李嘉诚创造的奇迹——简陋的厂房设备,优质超群的产品,当今香港工业之翘楚的诞生。

记者还写道:“李嘉诚在筲箕湾的公司确实十分简陋,设备也无法与先进工厂的新式机器媲美。可是,值得读者们一睹为快并为之敬佩的是,李嘉诚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生产的优质塑胶花,几乎可与国外最为先进的米兰塑胶产品媲美。这就是李嘉诚的奇迹,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奇迹,也是我们香港的奇迹!……”

《商报》上的图片和新闻无疑也起到了普通商品广告所难以起到的宣传作用。那些对李嘉诚长江公司还不熟悉的人们,通过这一宣传都开始对李嘉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香港市场越卖越火的塑胶花,销量更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激升。

精明的李嘉诚恰到好处地借助了这场风波带来的反作用,为“长江塑胶厂”做了一次相当实惠的广告宣传。很快,订单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价格合理,有些经销商甚至主动提出愿意先付50%定金的合作条件。终于闯出一条道路的长江塑胶厂,在度过危机之后,便渐渐稳定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