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王阳明的修养心法(1)
王阳明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还是一位心性修养极深的大师。他尝试过许多不同学派的修心方法,在修养身心的过程中,深深懂得了掌控情绪、培养定力、认识自我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只有主动去认识自我,磨练出一种“静”气,才能更好地了解自身思想情绪所处的状态,掌握生命活动的规律,在面对外界刺激和干扰时,使自己处于一种主动的、有利的地位。
1.以镇静为第一要义
【王阳明语录】
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拿,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
译文:前面在寺中所说的静坐养心之事,并不是要求你们像和尚那样去坐禅入定。这是因为你们平日里被各种杂乱的事物所纷扰,不知道为真正的自己进行修养的静心之功,而欲以静坐来补一补在初始阶段的收敛放逸之心的工夫罢了。
在王阳明看来,人生修养的阶段中,静坐修心,保持镇定是一项很重要的课程。正如庄子所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其意为,圣人的清静,并不是说清静是好的所以才清静;万物不足以搅扰内心才是清静。水清静便能明澈照见须眉,水平面合于规准,可为大匠所取法。水清静便明澈,何况是精神呢!圣人的内心清静,可以做天地的明鉴,万物的明镜。
王阳明认为,平时由于要面对各种事物的牵累干扰,人难免会有放逸之心,如果心神散乱,那么心灵本来具有的智慧就会被蒙蔽,人就不能正确应对千变万化的环境。
明正德十四年,蓄谋已久的宁王朱宸濠,悍然在其藩地南昌起兵叛乱,公开举起了反旗。
这时,王阳明偕同幕僚萧禹、雷济,正奉命前往福建勘处另一股叛军的情况,获知宁王反叛的消息时,他当机立断,决定马上返回吉安,起义兵平叛。
由于王阳明当年在江西南赣主持军政多年,率军征讨各路盗贼巨寇,战功卓著。宁王朱宸濠当然知道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一直把他视为眼中针、肉中刺,这次起兵叛乱,自然想首先把他这根眼中针拔掉为快。所以宁王一面挥军攻城掠地,一面下令捉拿王阳明,追捕甚急。
王阳明与萧禹、雷济,三人雇了一条船,一路急行,走到半路的时候,眼见形势不对了,岸上逃难的人越来越多,一问才知宁王派来追杀的人马已迫近。
王阳明当机立断,明白敌人耳目众多,不能再坐船向前行驶了,便令停船靠岸,派萧禹秘密去寻觅小渔舟,改换便装潜行。
临登渔舟时,王阳明却问了一句令众人莫名其妙的话:“东西拿齐了没有?”
雷济、萧禹两人皆回答说:“拿齐了。”
王阳明却笑道:“还差一样东西。”
雷济、萧禹相互看了一眼,想不出还少什么。
王阳明指了指放在船头的罗盖(一种锦罗伞盖,为当时标明其提督身份的信物),说:“到了吉安没有此物,万一已经戒严而不能入城,如何让人相信自己的身份?”
众人恍然大悟,于是又取罗盖才走。
果然,当第二天众人抵达吉安时,城门各处果然皆已戒备森严,渔舟不得停岸。
萧禹、雷济忙揭罗盖以示,城头众兵认得这是提督大人的仪仗之物,顿时欢声雷动:“王爷爷回来了!”遂开门罗拜迎入。
此时,萧禹、雷济两人方从内心感叹,在先前那么危急迫切的关头,王阳明居然能从容不迫到如此境界!
战场上的形势可谓瞬息万变,作为一个指挥官,心只有随时保持在镇静的状态中,才能明察其势,随机应变。
王阳明自身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据《明史》记载:“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
整个明朝一代,作为文臣领兵打仗,能用兵如神,克敌制胜的,没有哪一个人能比得上王阳明。在激烈无比的军事战斗中,局面越是危险复杂,令人疑惑不定时,王阳明的心思意识反而越清明冷静,指挥若定,所考虑的问题和计谋不会遗漏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这种超人一等的智慧能力,虽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王阳明的天资较高,实际上更是得益于王阳明持之以恒的心灵修养,得窥儒家之“中”,拥有一种镇定自若的心境的缘故。
平宸濠之乱后,王阳明对学生讲学时,感叹说:“我自用兵以来,致知格物之功越来越觉得精透了。”大家都认为军务繁忙,忙都忙不过来,怎么还有时间做致知格物之功呢?也有的人不理解,认为王阳明乃迂腐之辈。
面对大家的疑问,王阳明解释说:“致良知的要点在于格物,正是使心之本体面对外在境界有感而应的时候,是着实需要用力的地方。
我们平常没有什么事的时候,精神是懈怠懒散的,等到了策划军务,运筹帷幄之时,情况非常危急,可以说呼吸之间便决定生死存亡,国家社稷的安危,所系着的全体精神,只是从非常细微的一念中,在镇定的心境中自照自察,一丝一毫也容不得犹豫或放纵,不要作自欺欺人的想法,也不可遗忘、疏漏哪怕一条很细微的情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最正确的反应,这就是良知的妙用,顺应万物的规律,而不将我的主观愿望强加进去。
人的心灵本来就有着很神奇的功用,能按照自然的规律思维运行,如行云流水般变动周流于万事万物之中,反应着各层次事物的客观规律,如果人能静下心来,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把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
我们心灵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只是由于它被各种诋毁、赞誉等利害关系遮蔽了。如果能摒弃‘自我’的束缚,保持我心不动,顺应万物之自然,对待各种事情,心灵就能根据其客观规律,作出精准的判断,将别人看似异常神奇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
而当时我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利害毁誉,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身死事败的境地。这时他如果有一点激愤之心,有一点偏激之言,机密稍有外泄,此身恐怕早成粉末了,如何能等待到今日!如果有一点假借之心,动作稍有不慎,或判断有一点失误,什么事都办砸了,如何有今日平叛的成功!”
可以说,镇定自若的心境,正是能力和智慧的源泉。
当然,不光是在战场上,在平日的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想过得幸福,保持镇静也应该成为我们的第一要义。心灵只有时时处于平静的状态,面对诸多的繁琐事情时,才能保持头脑的清醒,有条不紊地加以处理,避免搞得手忙脚乱,甚至把本来好好的事情搞砸。
这种处事镇静自若的功夫,是通过磨练得来的。按照王阳明的说法,首先就要磨练自己的心性,沉得住气,守得住寂寞,才能真正地静下心来。
如有人问:“近来在修养上用功时,也很觉得游思妄念不再萌生,但心里还是漆黑一团,不知如何才能达到光明的境界?”
王阳明说:“刚着手用功,心里如何会马上光明呢?比如河里奔流的浊水,刚积存到缸里,开始虽然静止下来了,但还是浑浊的。必须等到澄定已久,渣滓自然沉淀到底,又才得到清水。你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养得久了,漆黑的内心自然会显现光明。现在就要求见效,却是拔苗助长,并不是符合规律的功夫。”
要达到内心平静的境界,就要在存养心性上下功夫,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地方是不受外界干扰的,而我们之所以会受到外物的纷扰,就在于各种物欲蒙蔽了心性的光明,所以我们要慢慢磨练自己,有时间也可以静坐一下。
静坐的方法很简单:暂时什么也不做,放松身体,收摄思想,自然地、静静地观看着心头各种念头的来来去去,尽量不去跟随它们进行联想,保持内心的清静。
静坐得久了,身心体验到了宁静、协调的感觉,就能培养出一种从容不迫、镇静自若的气度来,以此来应事接物,不论做什么事都能比以前更有耐心了,这样智慧自然就能从中生发出来。
2.凡事要小心谨慎
【王阳明语录】
夫君子之所谓敬畏者,非有所恐惧忧患之谓也,乃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谓耳。
译文:有修养的人所说的“敬畏”,并不是心中有恐惧忧患的意思,而是古圣贤所说的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也要自觉地进行修养,不因没人看见而放荡不羁,时时保持戒慎恐惧之心。
王阳明认为,修养要有“为己”之心,也就是要为得到真实的智慧,为提升自我的境界而修养身心,不仅仅是做给别人看的。只有自觉地、脚踏实地地进行修心养性,在小处、细微处着手,这样才能真正感悟到良知的本体,达到无入而不自得的洒落境界。
任何事物的改变,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修养之功与情绪变化也不例外。就一个人的情绪来说,如果稍有一点姑息之意,允许一些看似微小的不良念头在心中存留,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带来一连串自己不希望看到的消极后果,从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王阳明对此看得很清楚,他曾说:“克已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其意是,约束自己、克除杂念必须要彻底干净,做到一点私欲都没有,这样才是理想的境界。有一点点私欲存在,那么众多乱七八糟的恶念就会受到吸引,接踵而来。
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一个人立志想戒掉烟瘾,但有一天烟瘾发作了,十分难受,便对自己说:“今天抽最后一支烟,抽过真的再也不抽了。”然而非常奇怪的是,当他抽了这所谓的“最后一支烟”后,坚守多天的防线就会在顷刻之间轰然崩溃,于是又会心安理得地继续抽起烟来。
王阳明一生足智多谋,在他“龙场悟道”后,不论是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是在官场战场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的情况,他都能采取最合理的应对措施,游刃有余地把握主动权。虽然有时候他的应对措施看似是消极无为的,但从细处分析起来,却往往又是合乎情理、最具人生智慧的选择,这也是他凡事讲究小心谨慎的体现。
在平定宁王叛乱后,王阳明立下了盖世奇功,却因功高震主,引发了京城中当权派的嫉妒,升任他为南京兵部尚书这样一个闲职,虽然被加封为“新建伯”,但却有名无实,本该授发的铁券和禄米一千石一样都没有,而且跟着他起兵平叛的有功人员,除了伍文定外,其余的都没有得到封赏。
王阳明处在郁闷之中,刚好这个时候老父病逝了,便就此为去世的父亲守了三年孝。
正当王阳明赋闲在家时,正德皇帝驾崩,明世宗嘉靖皇帝即位,由此引出了朝中的“大礼议”风波。
处于“大礼议”风波中心的嘉靖皇帝此时急需得到有名望官员的声援,王阳明的许多弟子都卷入了这场争论,他们纷纷写信给王阳明,希望他明确表态支持新皇帝。
然而令大家感到奇怪的是,不管他们如何劝说,在他们看来本该支持嘉靖皇帝的王阳明就是不公开表态,只是写了两首诗表明其心迹,其一曰:“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潜鱼水底传心诀,楼鸟枝头说道真。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旧尘?”又曰:“独坐秋庭月色新,乾坤何处更闲人?高歌度与清风去,幽意自随流水春。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须拂镜中尘。却怜扰扰周公梦,未及惺惺陋巷贫。”
事情往后发展的结果可想而知,嘉靖皇帝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后,曾公开表态支持过他的官员大多得到了重用,而一直不表态的王阳明,自然受到了长期的冷落。
可能有人会为王阳明感到遗憾了,在“大礼议”这件事上他做得真是太失算了!本来支持嘉靖皇帝也不违背他的理论观点,也是合乎他一贯倡导的人伦主张的,为什么就不能通达权变一下,公开表态支持一下嘉靖呢?这时只要动动嘴,表一下态,就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甚至还有入阁拜相的可能,那时就更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了,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呢?王阳明这是老糊涂了还是真傻啊?
然而,如果我们往细处看,可能这正是王阳明凡事小心谨慎的表现。
首先,据王阳明自己说,他不公开表态的原因是,由于他正处于“守制”期间,此时不好议论朝政,以免招来非议讥谤。这个理由有其合理性,你本来就处在为老父守孝期间,按礼制是不许过问朝政之事的,如果你去妄议当朝皇帝的什么“大礼”,这本身不就违背了礼制吗?
这是王阳明为人小心谨慎的一个体现,他不愿做一个口是心非的小人。但朝另一个更深的层次分析,也许王阳明对人性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他有着不为人知的一层顾虑。
据史书记载,嘉靖皇帝是一个猜忌心极强的人,他是从藩王的位置当上皇帝的,根不深基不牢,对身边的每一个权臣自然都有异常严格的防范。
王阳明混迹官场数十年,素以知人善任著称,作为心学大师,他对人性的弱点也有着深刻的了解,他的学生、朋友遍天下,对新皇帝的性格特点不可能没有了解。
试想,这样一个猜忌心极强、根基又不牢的皇帝新登基之后,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他又会怎样看待那些资历深、功劳大、极具才干又深孚众望的大臣呢?他有可能重用像王阳明这样功高盖主而且具备卓越军事指挥才能的功臣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旁观者一眼就可以看出:当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