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飞冲霄汉——军事家李鸿章
常胜军雏形:洋枪队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起,项羽称霸后,韩信出现;汉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起,到曹操成就霸业后,诸葛亮出现。自古伟人,其进退升迁,总有不顺,上天总要对他压制——必须要等到时机成熟,如满弓射箭,才能让他出现。冥冥中似乎有这种力量在起作用。
谢灵运说:“各位虽在我之前升天,但成佛必在我之后。”我看清朝中兴各大臣,论成名,李鸿章成名最晚,但论声名之大,李鸿章却是最大的。所谓事机满天下,时势造英雄,李鸿章很自然地成为时代骄子。
咸丰六七年之际,太平军达到鼎盛,清军的衰败也达到极端。朝廷决策彷徨不定,官员们互相猜忌倾轧,加上军需紧张,国库空虚,各省只能自行筹集粮饷,解决各项开支。拆了东墙补西墙,解燃眉之急。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爱国忠臣和雄才大略之人才出现,也不能很快地发挥作用。于是,万般无奈,清廷想到了雇用欧美军队,来帮助其剿灭太平军。洪秀全、杨秀清占据南京后,开始四面进攻,大肆蹂躏,18个省区,几乎没了一块净地,历经十年,太平天国之乱还不能平定,清政府的无能,由此可见一斑。
上海的英国领事和富商们,并不以洪秀全为造反分子,而把他视为为民权而战的革命人物,于是与太平军以礼相待,友好交往,不时提供给他们武器弹药和粮食。后来,洪秀全骄傲自大,奢侈腐化,太平天国发生内讧,互相残杀,其内政很快荒废。欧美的有识之士看到此情形,才明白太平天国所谓四海皆兄弟,所谓和睦博爱,所谓平等自由,都不过是他们造反的借口而已,其本质和中国历代出现的流寇,并没什么区别,因此认定太平天国成不了气候。于是,英、法、美等国,改变他们的对华政策,都想借兵给清朝政府,以帮助其剿灭乱党。他们向朝廷请示,表达此意,这是咸丰十年的事情。俄罗斯也要派遣海军小舰队,运载了士兵,逆长江而上,来帮助剿匪,俄国公使伊格那还拜访了恭亲王奕,以示友好。
案:当时,欧美各国刚与中国通商,他们当然不想中国处于动乱之中。所以,当两军相持对战、历年胜负不决时,他们感觉有必要站出来帮助一方以结束战争,使局势归于稳定。但清朝政府之腐败让西洋人十分厌恶,于是寄希望于太平天国。
当时欧美各国,帮助官军则官军胜,帮助太平军,则太平军胜。两军胜败不定。如果洪秀全果真雄才大略,有远见卓识,加强内政,外结友好,与各国通商,签订和约,借助外力平定中原,那么说不定天下就归于他手中了。可惜他没认识到,太平天国内讧腐败,外面又交恶,为自己树了敌人,所以最终被消灭。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李鸿章等人的功业名声,也因此得以成就。
当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虽然和约已签订,但彼此并不信任。所以,对于向外国借兵剿匪,恭亲王不敢作主,于是他一面向热河方面请示,一面征求江南江北的钦差大臣曾国藩、袁甲三(袁世凯之父)及江苏巡抚薛焕、浙江巡抚王有龄等人的意见。
江北钦差大臣袁甲三极力反对,说百害而无一利。薛焕也不赞成向欧美借兵,却建议用印度士兵,以防卫上海及周边地区,并请示任命美国人华尔、白齐文为队长。
华尔
曾国藩也表示认同借用外国兵力,又上奏折申明,说眼下官兵衰疲,外国人既然有相助的美意,就不好拒绝,所以一面答应其好心请求,但要延缓他们出师会合的日期;一面利用其兵力,以起到剿匪的实际作用。朝廷批准,但谢绝各国派兵助剿,命令曾国藩聘请外国军官来训练新军,这就是“常胜军”的产生。而李鸿章开始建功立业,就与此事有关。
华尔,美国纽约人,毕业于美国陆军学校,因犯罪逃到上海。咸丰十年,太平军侵入江苏,苏州、常州陷落。上海的候补道杨坊,认为华尔深沉有才,于是向布政使吴煦荐举他。吴煦向美国领事馆申请,赦免了华尔的罪过。他让华尔招募几十个美国自愿兵,又增加了几百个中国人,让华尔训练,以保卫苏州、上海。
后来,这支部队屡次与太平军交战,常能以少胜多,所向无敌。于是,官兵、太平军都称之为“常胜军”。常胜军成立,其实在李鸿章来上海之前就有了。
读后感悟
1.时势造英雄,而在英雄出现之前,总要有一些人和事的铺垫,为之作陪衬,以此显示这个历史人物出现的必然性。李鸿章崭露头角之前,同样有这样的征兆:清朝军力败落,外国兵力凸显,其间出现的所有人和事,似乎都在为李鸿章的出现做准备。
2.作者看来,李鸿章在清朝的“中兴”大臣中,资历不算深,成名不算早,但功业最巨,名声最大。无论后世如何评价,李鸿章作为时代骄子是无可置疑的。
3.中国的很多农民起义,因其起初的正义性和进步性,开始往往是一呼百应,但发展到后来,往往又背叛了初衷,落后于时代,最终被打压下去。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其狭隘的农民意识。洪秀全功败垂成就是典型的一例。当然,正因洪秀全的失败,才成就了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的“中兴”之功名。
4.外国入侵中国,虽然积极宣传其民主思想,但根本还是为了利益,为此,他们参与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西方先进的思想,为老大中国注入一股鲜活的力量。迫使闭关锁国的天朝帝国,开始反思自己,并开始艰难的外交工作。而这些,似乎都在呼唤着李鸿章的出现。
5.本节交代清朝兵力败落,不得不借助外国势力的趋势,引出常胜军,为李鸿章的出现做伏笔。
临危受命,崛起于淮军
说到李鸿章的战功,不妨先从他立功的地方及其形势说起。
江苏、浙江两省,是中国财政税收的主要省份。可以说,没有江、浙,国家就没法生存。说到兵家必争之地,非武汉莫属;说到粮饷之地,非江、浙莫属,懂兵法的人都知道。
淮军士兵
因各地官军的声势日高,洪秀全不敢再轻视官兵,加之安庆已被官兵收复(咸丰十一年八月曾国荃收复),南京将被孤立,形势危急,不得不及时行动。
洪秀全派李秀成、李世贤兵分两路进攻江苏、浙江,以牵制官兵。李秀成的部队英勇善战,接连攻破萧山、绍兴、宁波、诸暨、杭州,浙江巡抚王有龄战死,江苏各地也被李秀成的部队侵入,逃难的百姓都涌往上海。
克复安庆后,湘军的声望高涨。中央和地方大员中,原来与曾国藩不和的,或死或被贬。这样,剿灭太平军的重任,就完全落到了曾国藩的身上。
朝廷传旨,让曾国藩移师东进,收复苏州、常州、杭州等失地。五天之内,连下四道谕旨,语气不容商量。曾国藩上奏推荐左宗棠,让他一人负责浙江军务。
十月,江苏绅士钱鼎铭等人,乘船来到安庆,拜见曾国藩,请求他派遣部队支援江苏。并说吴中地区有可乘之机,将不能持久,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当地团练,二是洋枪和火轮船,三是埋伏下的内应;还有三座城池,虽没陷落,但也将守不住,它们是镇江、湖州、上海。言辞恳切,曾国藩动容。但当时粮饷缺乏,兵力不足,左宗棠的楚军也抽不出兵力。于是,曾国藩就与李鸿章商议,约定来年二月由李鸿章带兵前去支援。
咸丰十一年十一月,朝廷下旨,向曾国藩征求支援江苏部队的统帅人选,曾国藩就推荐了李鸿章,并请示酌情调拨几千军队,由李鸿章带领,迅速奔赴长江下游,支援助剿。
于是,李鸿章回到庐州,招募淮人勇士。他到安庆后,曾国藩又帮他制定营规军制、武器军械的配备、军饷口粮的分配等制度,都按照湘勇的章程制定,同时参照了楚军的营规建制,对淮勇进行训练。
之前,淮南屡次遭到太平军和捻军的入侵,百姓被围困其中。自从咸丰初年,合肥的志士张树声、张树珊兄弟,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及潘鼎新、刘铭传等人,就开始组织当地民兵团练保卫家乡,筑起堡垒,驻扎警卫,当安徽全省几乎都遭受战乱时,只有合肥还算安定。
李鸿章招募淮军,就是在乡里团练的基础上招募的,所以二张、二周、潘、刘等都随他参了军。
安徽人程学启,原来一直是曾国荃的部下,官至参将,智勇双全,是湘军中出类拔萃的人才,曾国藩把他调出来,让他跟随李鸿章。后来,此人因勇敢善战,闻名一时。
淮军成立之初,曾国藩把湘军的几个营划拨给淮军,从中选出一名优秀军官做统帅,也归李鸿章指挥,这人就是郭松林。
这样,淮军的名将,算起来主要有程、郭、刘、潘、二张、二周。
同治元年二月(1862年),淮军正式成立,共有8000人,计划沿长江而下,从太平军的营垒旁冲过去,以支援镇江,但一时没作决定。
二十八日,上海的官僚、士绅筹集白银18万两,雇了7艘轮船,来安庆迎接淮军。于是,李鸿章决定兵分三路,奔赴上海。三月三十日,淮军全军抵沪,圣旨下来,任命李鸿章代理江苏巡抚,任命原来的江苏巡抚薛焕为通商大臣,专门负责外交事务。
此时,上海常胜军的军制还不完备。外国将领华尔指挥着这支500人的军队,守卫着松江。这年正月,1万多太平军进攻松江,把华尔及其部队包围了几十层。华尔带队奋力抵抗,最终击败太平军。
李鸿章到达上海时,华尔带领他的新军归到李鸿章麾下。接着,李鸿章又招募了一些中国人,继续由华尔训练。常胜军的待遇,比湘军和淮军都要高,且高出很多。
从此,常胜军的作用,开始得到大大发挥。
读后感悟
1.时势造英雄,是真英雄自有时。当江苏、上海的战事吃紧时,李鸿章的机会终于来了。果然,他临危受命,创建淮军,接手并开始壮大常胜军,从此大展身手。
2.在一个人还寂寂无声时,有能力、有机遇还不够,重要的还要有上级的支持。李鸿章受命时,正是曾国藩地位稳固,大权在握时。没有曾国藩的推荐和支持,李鸿章纵有才能,也难以施展。可见,地利、天时和人和缺一不可。
3.所谓英雄,可以生于平凡,但成就其功名的必然是非凡的事业。这个非凡事业非他莫属。当时,克复苏州成为最艰巨的任务,也成为李鸿章及其淮军的非凡事业。李鸿章就这样受命于危难之时,担负一项艰巨的事业。这对于半生坎坷、准备多时、几近无望的李鸿章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应该说他人生的所有赌注都在此一举了。
上海得救,解围雨花台
松江府,在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是当地最高武官的驻扎之地,为江苏重要交通要道。太平军急于攻下松江。
李鸿章命令常胜军和英、法防兵(当时英法有防兵若干,专门屯在上海自保租界)合兵一处,攻打松江南部的金山卫和奉贤县;命令淮军的程学启、刘铭传、郭松林、潘鼎新等,攻打松江东南的南汇县。
太平军拼死作战,英法联军抵挡不住而撤退,嘉定县陷落。太平军乘胜进攻上海,程学启率军拦击,大败太平军。南汇的太平军将领吴建瀛、刘玉林等人,开城投降。川沙厅(在吴淞口南岸)的1万多太平军又来进犯,刘铭传坚守南汇县,大败太平军,收复了川沙厅。但太平军的气势很盛,一队围攻松江青浦,一队又屯集在广福塘桥,集中主力在泗滨,对准新桥。
五月,只有程学启一支部队守卫新桥,抵挡众多太平军围攻。连日来被围困,情况危急。
李鸿章得知后,亲自带队支援,在徐家汇与太平军交战,击败太平军。
程学启远远看见李鸿章的帅旗,率军出营两面夹击太平军,大获全胜,消灭3000太平军,俘虏400人,1000多人投降。驻扎在松江府外面的太平军,得到此消息,全军震惊,急率队北撤。于是,新桥解围,上海形势得到缓解。
淮军初到上海时,洋人看他们衣帽简陋,轻视他们。李鸿章曾从容地对将领们说:“能否打仗,要看军服吗?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我军的实力!”当洋人看到淮军将领勇敢坚毅,部队纪律严明,都改变了态度,对他们肃然起敬。原来不服他的常胜军,也开始对李鸿章心悦诚服,顺从其指挥了。
当时曾国藩担负着剿灭太平军的重任,无人可代,也无人可牵制他。他命令李鸿章负责平定江苏南部,左宗棠负责平定浙江,曾国荃负责平定南京。
南京,是太平天国的根据地,攻下它需要与江苏、浙江两省通力合作,形成强大的势力。所以,首先要肃清江苏的太平军,才能围困南京;同时还需要包围南京的太平天国巢穴,否则也无法剿灭江苏的太平军。
淮军到上海时,曾国荃、杨载福、彭玉麟等人,计划水陆并进助力淮军,以击破长江南北两岸的太平军堡垒。
四月,曾国荃从天平府出发,顺流而下,接连攻破金柱关、东梁山营寨、秣陵关、三汊河、江心洲、蒲包洲。
五月,曾国荃率军到达南京城外的雨花台。这实际上得益于李鸿章对松江的解围。所以,在谈到这场战役的功绩,湘军能攻克南京,歼灭大敌,并非曾国荃一人之功,实际也得益于李鸿章等人消灭太平天国的外围势力,断其兵饷,使南京陷入孤立,根枯树亡。淮军能平定全吴和苏南,也非李鸿章一人之功,实际得益于曾国荃等人捣毁太平天国巢穴,使太平军精锐部队产生后顾之忧,战斗力下降,成受困之势。
苏东坡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同治元年、二年之际,中国出现的正是这种豪杰并立的局面。
李秀成,这位李鸿章的劲敌,是太平天国将领的后起之秀。洪秀全起兵造反时,同党中的杰出将领有: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人称“五王”。
后来,冯、萧战死在湖南;杨、韦在南京争权,互相残杀;石达开别有远大志向,别树一帜,转战于湖南、江西、广西、贵州、四川等地。这样,“五王”实际不存在了。
咸丰四、五年间,官兵最是萎靡不振,而江南太平军的气势也在衰落。
李秀成出身于普通小兵,地位低下。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他还是杨秀清手下一个小侍卫。但他十分聪敏,心有谋略,胆气超群。所以到太平天国晚期,他得以扬起太平天国的余力,以翻江倒海之势,使官军疲于奔命。
最后,太平天国历时六七年才最终平定,应该说全靠李秀成和陈玉成两人之力。陈玉成在长江上游驰骋,在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扬起飓风狂飙;李秀成出没在长江下游及入海口地区,在苏州、杭州、常州、扬州激起万丈波涛。
陈玉成战死后,洪秀全能依靠的人,也就只有李秀成了。李秀成不仅智勇过人,而且胸怀宽广,宽仁厚待部下,深得人心。所以,当时官军虽收复了安庆,但下游的太平军气势仍十分高涨,形势不容乐观。
当曾氏兄弟合围南京雨花台之后,江苏及南京方面的大小战役仍在持续,使李鸿章、曾国荃费尽了心力,付出了巨大代价,最后才取得成功,这都是因为李秀成。
所以,说到李鸿章,必须说到李秀成。
南汇一战后,李鸿章的根基渐稳,于是打算与南京的官军配合,以牵制太平军,于是制定进攻之策。这年七月,李鸿章命令程学启、郭松林等人突袭青浦县城,收复之;派遣另一支军队驾船渡海,攻打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收复之。
八月,李秀成让谭绍洸带领十多万士兵进攻北新泾(在江苏地界,离上海只有几里地)。刘铭传半路截击,大败之,太平军退守到苏州。
同月,淮军与常胜军一同进入浙江,进攻慈溪县,收复之。此役中,常胜军统帅华尔胸部中弹身亡。依其遗嘱,为他穿上中国人的衣服安葬。美国人白齐文代替华尔统率常胜军。
李秀成
同年夏秋之交,江南瘟疫流行,不少官兵传染致死。李秀成想趁机解围南京。于是在闰八月,李秀成挑选苏州、常州的精兵十多万人奔赴南京,包围了曾国荃的大营,调用数十门西洋大炮,集中火力轰炸,连续十五昼夜。湘军拼死抵抗,毫不示弱。
九月,李秀成令李世贤从浙江带领十多万人过来,合围南京,加强进攻。曾国藩得到战报,心怀担忧,忙从别处调集援兵。
这次战役,是两军开战以来最激烈的一次战斗。当时太平军有20万大军,而陷于重围中的官军才3万多,且官兵病死、战死和负伤的有一大半。曾国荃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团结关爱如同一家人,所以三军将士愿以死相报,抵御住十倍于自己的太平军,从而成就功业。
李秀成看不能为南京解围,又因为江苏官军的气势日益高涨,怕江苏失守而南京也不能自保,十月,就带兵撤退,雨花台解围。
案:此役后,洪秀全大势已去。在敌人坚固的城池下驻军,乃兵家大忌。向荣、和春,都因此两度失败,所以曾国藩对此十分警觉慎重。之前,曾国荃曾屯兵雨花台,曾国藩就多次告诫他。等到这次战役时,外有十倍于自己的强悍敌军,内有困境中殊死抵抗的流寇,官军处境之危急,可说前所未有。然而太平军明知官军势单力薄,且伤病惨重,却终不敢奋力突围,决一死战,抓住机会建立非常之功业,却功亏一篑,引兵退去,致使进退失守,进而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也许因为当时太平军将领们也多富贵已极,骄奢淫逸,恋生畏死吧,所以失败灭亡。这也是官军始料不及的。
曾国藩说:“军队最怕萎靡不振,缺乏士气。”道光、咸丰之际,官军开始不思振作,而太平军则朝气蓬勃;同治初年,太平军开始士气下降,而官军士气重振。
看来,失败的关键,真是全在于此啊!以李秀成的才干,尚不能避免失败,像洪秀全那样快入土的人,更不值得一提了。
所谓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并非秦国;灭秦朝的,是秦朝自己,并非天下。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有志于夺取天下的人,不能不以此为鉴。洪秀全以一介平民,一朝崛起,没几年势力就席卷半个中国。但他不能抓住时机乘胜前进,用武力打下江山,却苟且偏安于一隅,把南京当成安乐窝,筑起深宫高宅,真是连陈胜也不如啊!致使最后在一座城里,坐以待毙。
所以,当初向荣、和春的溃败,不是因为洪秀全有多少本事,实在是他遇到的对手,与自己水平相当,所以洪秀全得以苟延残喘,勉强撑了几年。
唉!曾国藩、洪秀全一兴一亡,是天意,还是人为所致呢?君子说:是人,是人事造成的啊!
又案:此役是湘军和淮军立下功劳的最关键战役。不包围南京,就不能牵制江苏、浙江,李鸿章的淮军新成立不久,难以立即取胜;如若不进攻江苏、浙江,就不能解南京之围,曾国荃的军队已经疲惫,强攻也不能完保。读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李秀成包围南京时,让他的副手谭绍洸、陈炳文留守苏州。九月,谭绍洸等人率十多万太平军,分道从金山、太仓东进,淮军抵防,两军在三江口、四江口交战,互有胜负。太平军又沿运河安营扎寨,横亘数十里。又在运河及其支流上架起浮桥,来进攻黄渡,包围四江口,情势危急。
九月二十二日,李鸿章下令进攻太平军大本营。太平军强悍善战,淮军难支。刘铭传、郭松林、程学启等人身先士卒,士气大振,大败太平军,俘虏斩首1万多人,四江口解围。
读后感悟
1.淮军新创,就投入南汇一战,解围松江、上海,淮军初试锋芒,就显示出不凡的身手,令中外刮目,李鸿章的军事生涯就此打下坚实基础。淮军为什么一改清军颓废气象,充满战斗力?究其原因,当然与李鸿章有关。
2.如果没有李鸿章的淮军在外围对太平军的牵制,就不可能解雨花台之围。由此可见李鸿章在曾国藩统一指挥下的协同作战能力。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真正的成功不是一个人能达到的,一个人的力量也不可能成功,真正的成功往往是上下通力合作的结果。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洪秀全、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风云起,英雄生,你方唱罢我出场,正是大显身手时,看谁是真正英雄。李鸿章要战胜的,又何止是太平军呢?
4.李秀成无疑是李鸿章的一个劲敌,无论聪明智慧,还是胸怀人品,李秀成的优秀都堪称一流,而作者以他为李鸿章的劲敌,也可见对李鸿章的重视。他们都壮志凌云,都年富力强,踌躇满志,怎么可能是行将就木的洪秀全可比的呢?
5.在作者看来,太平天国及洪秀全败在丧失了士气。士气源于志气,说到底还是源于其眼光不足。志气不足,则易骄傲自大;骄傲自大,则导致士气衰落;士气衰败,结果自然是失败。太平天国失败,清朝中兴;洪秀全的败亡,则成就了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的功业。
罢免白齐文,显外事手段
常胜军统领华尔死后,副手白齐文接任。白齐文为人贪鄙狡猾,当时他见官军处境窘迫,就私通李秀成。十月,白齐文暗暗计划在松江城为李秀成做内应,威胁上海道台杨坊,索要巨额军费,杨坊拒绝,他就殴打杨坊,掠夺白银4万两,逃去。
李鸿章听说此事,大怒,立即与英国领事馆交涉,罢免了白齐文的职务,并要他偿还所掠钱财,让英国将官戈登接任常胜军首领。时为同治二年二月。
这实际上是李鸿章与外国进行交涉的第一件事,他表现出的果敢而强硬的作风,令人交口称赞。
李鸿章罢免白齐文后,本要杀他,因美国领事馆阻拦,才放了他。白齐文就投到李秀成的帐下做参谋,参与策划了一些战役,却成效甚微。他建议李秀成放弃江苏、浙江,掠夺当地桑茶,烧其村舍,然后集中兵力北上,占据秦晋齐豫(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中原地带,以挟制东南。因为这里是官军水兵能力所不及处,可以成就大业。但李秀成没采纳。白齐文还为太平军购买武器,偷窃汽船,偷了官军的几门新式大炮,献给李秀成,致使官军在宝带桥一战中牺牲了数百人。后来,白齐文在李秀成处也不能得志,就跑到漳州太平军将领帐下,最后被郭松林抓住杀了。
读后感悟
1.李鸿章接手常胜军时,这支西洋人统领的洋枪队瞧不起他,不服他管束,直到解围松江后,李鸿章才让西洋人刮目相看。
2.李鸿章在白齐文问题上的果断强硬处理,初步展露出他在外交事务上的手段和智慧。李鸿章在外交上初露锋芒。他在外交上有没有天分不敢说,但时代由此一步步把他推到外交岗位上,恐怕也是历史的必然。
3.有一种说法是李鸿章对外软弱卖国,事实上,李鸿章是一位传统而爱国的中国人,他从不崇洋媚外,也不会轻易低头。从罢免白齐文一事,可看出他的这个特点。
平定苏南,淮军威名扬
曾国藩抓了一个太平军的间谍,得到洪秀全给李秀成的一个手谕,说湖南、河北及长江以北地区,现在兵力空虚,令李秀成带兵20万,先攻下常熟,然后一面攻打扬州,一面逼视安徽。
曾国藩令人把信息报给李鸿章,让他先发制人,赶快拿下太仓州,干扰常熟的形势,牵制李秀成,使之不能到达长江以北。李鸿章也正有此意。
同治二年二月,李鸿章命令常熟守将死守,等待支援,派刘铭传、潘鼎新、张树珊等,率各部驾船赶赴福山,与太平军数十次交战,都取得胜利。李鸿章另派程学启、李鹤章攻打太仓昆山,阻断太平军,而命戈登率常胜军与淮军一起攻打福山,攻克之,常熟解围。
三月,攻克太仓、昆山,擒拿太平军7000多人,程学启功劳最大。戈登从此更加佩服他。
五月,李秀成从无锡出发,和他的5个部将一起,率领水陆大军数十万人支援江阴,占领常熟。
李鸿章派遣他的弟弟李鹤章及刘铭传、郭松林等人分路阻击太平军。刘铭传、郭松林与太平军先锋相遇,打败之。然而太平军来势凶猛,每次战斗双方死伤相当。当时太平军在运河两岸筑起连营,北自北漍,南到张泾桥,东自陈市,西到长寿,纵横六七十里,还有上百个堡垒,都扼守在运河的险要位置。太平军还把桥梁拆毁,在河上备置了船炮,水陆呼应配合,一时形势紧张。
李鹤章与刘铭传商量后,暗里收集木材造浮桥,半夜渡运河袭击太平军,击破北漍的敌营32个。郭松林发起猛烈进攻,击破南漍的敌营35个。周盛波带领部队,击破麦市桥的敌营23个。
太平军陷入大溃败,死伤数万,致使运河堵塞;擒拿头领百余人、马500匹、船20艘,兵器弹药粮食无数。从此,顾山以西太平军被消灭,淮军士气高涨。
六月,吴江的太平军望风投降。
程学启率领水陆大军1万多人,与刘铭传一起攻打苏州。攻入苏州,打下花泾港,守将投降,驻扎在潍亭。
七月,李鸿章亲自率军,收复太湖厅。然后向苏州进发,令刘铭传攻打江阴。太平军的强将陈坤书,调集了湖南、湖北、山东等四股十多万人的庞大军队,合力支援江阴。李鸿章、刘铭传亲自勘察敌情,见太平军大小军营堡垒星罗棋布,西自江滨,东到山口,便决定猛攻。太平军拼死抵抗,两军相持不下。后来,江阴城内有人发动兵变,开门投降,于是江阴收复。
当时,程学启驻扎在苏州附近,连日奋战,前后数十战都取得胜利,太平军在宝带桥、五龙桥、蠡口、黄埭、浒关、王瓜泾、十里亭、虎丘、观音庙等十多处的营垒都先后失陷。
郭松林率队在新塘桥也大获全胜,斩杀太平军伪王两名,死伤1万多人,夺得数百艘轮船,大挫太平军水师。李秀成为此痛哭流涕,悲痛欲绝。从此淮军威名天下。
太平军经此巨挫之后,李秀成又大举反攻,以图恢复失地。李秀成命令手下集合无锡、溧阳、宜兴等地8万多人,1000多只船,从运河口出发。他亲自率领几千精兵,占据金匮援助苏州,互相配合策应,与官军连续作战,互有胜负。
十月十九日(同治二年),李鸿章亲自率军,以程学启、戈登为先锋,进攻苏州。经过激战,攻破苏州外围防护。李秀成和谭绍洸等人退回内城,宁死不屈。
后来,官军水陆并进,联合起来三面围攻苏州,此时,城中粮断,人心惶惶。李秀成的部下郜云官等人,生了二心,私下沟通程学启,想投降官军。于是,程学启与戈登亲自登上小船,到城北的阳澄湖,与郜云官等人谈判,订下投降协约,让他杀死李秀成、谭绍洸,献上他二人的首级来,答应赏给他二品官衔,戈登做保人,让郜云官等人放心。但郜云官终于不忍心杀害李秀成,只答应杀谭绍洸,离开。
李秀成早已料到谋杀自己的阴谋,但事已至此,已是无可奈何,于是连夜(十月二十三日夜)逃出城。
二十四日,谭绍洸召见郜云官,郜云官和汪有为怕事情泄露,一到军帐中,就先杀了谭绍洸,并灭其亲信部队1000多人,于是开城投降。
二十五日,郜云官等人献上谭绍洸的首级,请程学启进城验收。现将投降太平军将领列举如下:
一、纳王郜云官
二、比王伍贵文
三、康王汪安均
四、宁王周文佳
五、天将军范起发
六、天将军张大洲
七、天将军汪环武
八、天将军汪有为
洋枪队
当时,这8位将军在城中的部队还有十多万人,声势汹汹。程学启曾许诺给他们总兵副将的职位,他们要求履约。但程学启看这8人都是心狠手毒,恐日后难以控制。就和李鸿章密谋杀之。在军舰上大摆筵席款待他们,只等炮令一响,伏兵就出来全部杀之,并杀了他们手下抵抗的1000多人,其余投降。
苏州平定,李鸿章因功被授予太子太保。
当初8人投降时,戈登是保人,后听说李鸿章食言杀了他们,大怒,要杀李鸿章。于是,他揣了短枪来找李鸿章。李鸿章避而不见,不敢回军营。几天后,戈登怒气才消,杀李的念头才放下。
案:在这件事上,李鸿章应有惭愧之心。杀降者本为君子所不耻,更何况与投降者事先有约,还有保人呢?此事李鸿章有三罪:一是,杀降者,违背公理;二是违背约定,食言杀降;三是背信于戈登,有失朋友之信义。戈登为此愤恨以至于要杀了他,也在情理之中。
李鸿章杀降,是为了避免出现如苗沛霖、李世忠等人降后叛乱的事情发生,也许有其不得已,但他一生中喜好玩弄小聪明、小伎俩,由此可窥见一斑。
苏州平定,成为平定江南的最关键战役。当初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各以孤军东下江南,深入军事重地,彼此不能联系配合,所以各自力量单薄,处境危急。
拿下苏州后,李鸿章建议统筹全局,乘胜攻入浙江,和曾国荃、左宗棠相接应,以便合力进攻,这是官军致胜的第一因素。
十一月,刘铭传、郭松林、李鸿章进攻无锡,攻克之,擒拿守将黄子漋父子。
于是,李鸿章把淮军分为三支部队:甲队,自己带领;乙队,程学启带领,进入浙江,攻克平湖、乍浦、澉浦、海盐、嘉善,逼近嘉兴府,左宗棠也来配合,攻入杭州地界,攻下余杭县,屡次大败太平军;丙队,刘铭传、郭松林等人带领,与常胜军一起攻打常州,大获全胜,平定了宜兴、荆溪,擒拿黄靖忠。李鸿章又令郭松林进攻溧阳,守军投降。
当时太平军将领陈坤书,带领10多万人,占据着常州府,并进攻官军背后。李鸿章与刘铭传迎战,太平军气势旺盛,官军失败。陈坤书又偷偷迂回攻入江苏腹地,出没在江阴、常熟、福山等县,江阴、无锡因此戒严,加强防备,江苏以西因此受到影响。
李鸿章令刘铭传抵挡常州的太平军,令郭松林放弃金坛,日夜赶路去支援苏州。又令李鹤章回去守无锡,令杨鼎勋、张树声率另一支部队扼守在江阴的青阳、焦阴,断绝太平军后路。
当时太平军包围了常熟,情势危急,官军连日苦战,才勉强支撑。太平军合力包围无锡,李鸿章奋力守护,几乎要筋疲力尽了。几天后,郭松林带领援兵赶到,大败太平军,才解无锡之围。郭松林因功被授予福山镇总兵。
当时程学启急力猛攻嘉兴(同治三年正月开始),城中的太平军,气势也很威猛,两军伤亡惨重。二月二十九日,程学启激励战士,要加速攻克,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穿越浮桥,爬上云梯,与太平军肉搏。城上敌兵奋力死守,发出的弹丸如雨。突然,一颗流弹击中程学启的头部左边,倒在地上。部将刘士奇当机立断代替主将,继续战斗,登上城楼。一时士气大振。潘鼎新、刘秉璋等人,也赶过来,水陆并进,一举攻克嘉兴。
程学启受伤后,卧床几十天,不见好转,三月十日去世。太平军人马连夜从北门逃走。
三月二日,左宗棠带兵进入杭州,从此苏军与浙军(李鸿章的部队和左宗棠的军队)的联络打通,兵力开始集中。
程学启死后,李鸿章让他的部将王永胜、刘士奇带领他的部队,与郭松林会合,从福山镇出发进攻沙山,连续作战,攻克之。到三河口,又消灭了太平军2万人。
李鸿章命令各支军队合力围攻常州,令刘铭传攻击常州西北,攻下;郭松林进攻陈桥大营,攻下;张树声、周盛波、郑国櫆等人袭击河边20多个敌营,攻下。太平军败走,想撤回常州城中,却被陈坤书挡住,许多人死在城下。
三月二十二日,李鸿章的部队逼迁常州城,炮轰城池,城墙倒塌数十丈。于是组成一个数百人的敢死队,爬云梯登上城楼。
陈坤书骁勇善战,亲自率精兵抵挡,修补城墙,官军死亡数百。李鸿章大怒,令将士增强攻城器具,筑起长围,连日猛攻,两军伤亡相当。相持10多天,李鸿章亲自督阵,刘铭传、郭松林、刘士奇、王永胜等人,身先士卒,奋勇战斗,登上城台,太平军大乱。陈坤书还不屈服,与部下费天将率领精锐,大声怒喝,展开巷战,郭松林奋力战斗,生擒陈坤书,费天将也被周盛波擒拿。刘铭传大喊:“放下兵器者赦免!”立时投降1万多人。官军也死亡好几千。
常州收复,为四月六日。至此,苏军与金陵军(曾国荃军队)的联络打通,江苏省,除南京外,全部克复。
自同治元年二月开始,李鸿章率领8000人东下到上海,统领淮军、常胜军,转战各地,大小战役数十场,开始于松江保卫战,终止于嘉兴、常州攻坚战,总共两年,到同治三年四月,终于平定苏南。
戈登
案:李鸿章平定苏南,固然由于淮军各级将领的骁勇善战和坚忍不拔,但华尔、戈登的帮助也不少。当时李秀成智勇过人,其部队用的也多是西式武器,程学启、刘铭传、郭松林、周盛波、张树声、潘鼎新等将领,虽然善战,但也不过凭借其勇气谋略,并不懂新式作战方法。所以在作战初期,淮军与太平军交手屡败,吃尽苦头。李鸿章考虑到此,让他们向常胜军学习,并用了不少常胜军的武器装备。左宗棠平定浙江之功,也从法国将官托格比、吉格尔等人处得到不少帮助。
所以,清朝的起死回生,应该说也有不少英法人的功劳。他们愿意帮助清朝,是想维护东亚的和平稳定,以利于他们经商。不料直到今天,清政府还不能自觉,不思振作,将来恐怕难免战乱。
读后感悟
1.平定苏南,不仅是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重要战役,也是李鸿章从军立功的重要战役。这次战斗,使李鸿章及其淮军威名远扬,权位高升。其中体现了他的军事韬略,更显示了他驾驭千军万马和与其他部队协同作战的能力,也因此成就了李鸿章的军事家角色。
2.在某种程度上,苏南的战斗,表面看是淮军、常胜军和太平天国军队之间的战斗,实际上是李鸿章与李秀成的战斗。这是两大英雄之间真正的交手。
3.两军交战,不杀降者,但李鸿章却杀了8名降将,为他的军事生涯涂一抹灰色。此举虽然是作为一个指挥官在权衡利弊后顾全大局的必须决定,但在作者看来,这也许就是李鸿章贯使小阴谋伎俩的表现。
4.梁氏看来,李鸿章平定苏南的胜利,固然由于他的领导有方,由于他手下部将的英勇善战,但也有戈登的洋枪队及其新式武器的功劳。这正是李鸿章善于“借力”的表现。
5.透过李鸿章,透过战争,作者看到的是中国相对于西欧国家的落后和不足,心忧清政府的不觉悟,实在是思虑深长,用心良苦。
链接
1864年5月,官军在苏南的胜利已成定局,李鸿章就想裁撤常胜军,此时戈登主动要求遣散“常胜军”,李鸿章立即愉快答应。1864年5月31日,常胜军在昆山被解散,全体外国军官辞去在清军中的职务,其精锐部队和大部分武器装备被编入淮军,进一步提高了淮军的实力。从对“常胜军”的利用、处置,可以看到李鸿章“请神”、“送神”的现实和老辣。
李鸿章要代表朝廷送戈登一大笔钱,戈登婉拒。李鸿章又上书为戈登请功,清政府授予戈登提督之位,赏赐黄马褂、顶戴花翎等,戈登接受了。据说这是帮助清政府平定叛乱的洋人中,唯一一位受此厚赐的人。
李鸿章划拨白银1500两在上海建立常胜军纪念碑。纪念碑原在外滩花园北门外,重建公园围墙时划入园内,纪念碑以正方形大理石为基座,基座上为三角锥形碑,碑上镌刻汉文“得胜”二字,共刻有48名阵亡的外籍常胜军官兵姓名,因华尔列居首位,因而又被称作“华尔纪念碑”。
收复金陵,居功不傲
曾国荃水陆大军并进,包围南京已有两年,到同治三年正月,攻下钟山的石头堡垒。
太平军失去这个险要据点,官军外围才开始围合过来,太平军内外不通,粮饷断绝,南京城内也要断粮了。
洪秀全明白败局已定,于是,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自尽。手下将领拥立他的儿子洪福继位。
当时官军并不知这种情况。朝廷屡次令李鸿章,率领得胜之师到南京助剿。
曾国荃以为南京城中的敌军筋疲力尽,粮食弹药断绝,胜利在望,所以不想让李鸿章参与进来,李鸿章也很知趣,不想分功,就谦虚回避,借口盛夏不便用火器,拖着不到南京。朝廷不解其意,再三催促。曾国荃听说了,很是忧愤,于是从五月十八日起,督促将士们不分昼夜猛攻地保城(即龙膊子,山阴之坚垒,第一险要地),攻克之。又半夜挖地道,从五月三十日到六月十五日,打通十多条地道。严令城外各营,做好战斗准备,另外贴出告示,重赏敢死队员,一旦看到城墙有缺口,就冲锋上去。
当时李秀成在城里,洪秀全死后,所有号令都出自他一人。李秀成知人善任,恩威并施,很得人心,将士们对他忠心耿耿。
五月十五日,李秀成亲率敢死队员数百人,从太平门的缺口突围而出。又让敢死队员穿上官兵的军服,冒充官兵,从朝阳门突围而出,冲入曾国荃的军营,放火喧哗。当时官军已很疲惫,缺乏战斗力,遭此突袭,几乎瓦解,幸亏彭毓橘等将领率领新兵火速赶到,才解除危机。
六月十六日,正午,隧道中装的火药爆炸,声如雷鸣,天地为之一震,南京城墙被崩坏二十多丈。
曾国荃的部队呼喊着奋力登城,太平军死命抵抗,弹丸如雨,外围的400名太平军士兵当场死亡。官军更加振奋,踩着尸体冲过去,蜂拥进城。
此刻,李秀成决心以死报太平天国,他把自己的爱马送给幼主洪福,让他逃命。
李秀成亲自带兵与官军展开巷战,连续三天三夜,直至被生擒。太平军大小将士战死烧死3000多人。天王宫被烧,火焰三天三夜才灭。城中忠诚跟随洪秀全的十多万士兵和百姓,无一投降。
自咸丰三年洪秀全占据南京,到此灭亡,共12年,最终被平。
案:李秀成,真是人杰啊!在太平天国生死存亡之际,在全城人命在旦夕之时,他还能带领精兵,突破重围,竭力死战,气势如虹,毫不亚于官军。五月十五日这一天的战斗,曾国荃的军队没有灭亡,也许是天意吧!
到南京城告破时,李秀成把爱马留给幼主,自己却慷慨赴死,心怀与国家同存亡的志向。回顾历代的名臣儒将,不过如此。回看项羽和文天祥的最终失意,是天意?还是人为呢?
据说李秀成离开苏州时,苏州百姓,男女老少,无不痛哭流涕。而他礼葬战死的浙江巡抚王有龄,优待降将,很有文明之国的大将风度。南京城内十多万百姓,无一人投降。就像齐国的田横,和他礼遇的500名宾客,志向相同,生死与共。而说到魄力,李秀成超过前人百倍,实为古来少有的现象啊!
如果李秀成处在洪秀全的位置,那么今天的中国,还不知是谁的呢!
李秀成被擒,从六月十七日到十九日,三天之内,他在站笼中壮怀激昂,破指为笔,奋力疾书,写下洋洋数万言的供状。后来虽经官军方面的删节,没能完全流传下来,但至今读来,仍可见其凛然不屈的豪迈气概。
唉!刘邦得了天下,项羽被骂。成败论英雄。今天,有谁会为李秀成说句公道话呢?百年之后,自有定评,未来史官作史,怎么会私心妄评呢?然而毕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曾氏兄弟,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同样是人杰啊!
南京收复,清政府论功行赏。加授两江总督曾国藩为太子太保衔,封世袭一等侯。浙江巡抚曾国荃、江苏巡抚李鸿章,都被封为世袭一等伯。其余将帅都有不同层次的赏赐。
曾国荃收复南京,立了一大功,各派将领都妒忌他。于是,诽谤谗言,纷纭而起。连有贤人君子之称的左宗棠也不免对他有妒意,只有李鸿章,不道一句是非,还竭力帮曾国荃说话,维护其功绩。
案:这也是李鸿章之所以有“文忠”这个谥号的原因了,圣旨传令让他会合曾国荃的军队剿敌,他却不愿在功败垂成时分功,到事成之后还不怀嫉妒心,向主上推荐标榜其功绩,他的这种德操和胸怀确实有过人之处。名不虚传,不是随便就能留名的。
李秀成亲供手迹
读后感悟
1.苏州克复,收复南京指日可待。朝廷催促李鸿章到南京助剿,但李鸿章出于回避抢头功之嫌疑,借口推托,按兵不动。由此可见他的官场修养和智慧。
2.李鸿章的从容,不仅在于他对战局的把握,更在于他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在苏州,他是主角;在南京,他是配角。无论出于对恩师曾国藩的尊重,还是出于对曾国荃的成全,他都需要适可而止。
3.如果说李秀成有什么失败的话,也许是他跟随太平天国的失败。而他的“愚忠”,也许是他在报答洪秀全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也许这是上天给他的使命吧。也许这正是他作为英雄的可悲之处。
4.李秀成忠勇可嘉,信义并存,其才能品质堪称完人,但因其所跟非人,人们对他并没一句公道话。作者为此惋惜,希望史家们还他一个公道。
5.从来功利面前有纷争,大功告成,论功行赏之际,也是人事纷争最激烈的时候,在这方面,李鸿章很聪明,他既不居功骄傲,也不妒忌抢功,更不参与到人事和口舌纷争中去。我们看到,随着阅历的增加,李鸿章已显示出他为人为官的城府和老道。
曾国藩庆祝太平宴
链接
伪忠王李秀成为诸贼之冠,不甚耐战,而最多狡谋……狡狯异常、诡谲多谋、谋狡而稳……既深佩其狡猾,更积恨其忠勇。
——李鸿章
如果你能有幸目睹忠王的风采,你就会相信,像他那样的人,注定会成功。不论抚台(李鸿章)、恭亲王还是别的满清王公贵族,在他面前都相形见绌。他是叛军拥有的最勇敢的、最有才能的、最有创业精神的领袖。他比其他任何叛军首领打过更多的仗,而且常常是打得很卓越的……他是唯一的一位死了值得惋惜的叛军领袖。
——戈登
捻军乱起,临危又受命
南京收复,中国的战争平熄了大半。但捻军的叛乱还在继续,所以清廷还是担忧。
捻军之乱,始于山东的无业游民。到咸丰三年,洪秀全攻陷安庆、南京,安徽全省大惊。捻党趁此机会,在宿州、亳州、寿州、蒙县等地造反,横行于安徽、山东、河南一带,所到之处,大肆掠夺,官军无法控制;每次上面派人来剿,都遭到袭击,因此捻党势力日益猖獗。到咸丰七年冬天,捻军的骑兵已侵扰到直隶大名府等地,北京形势紧张。
现将李鸿章平捻之前,朝廷所派平捻统帅列表如下: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咸丰帝避难热河,捻党乘机侵入山东,在济宁大肆掠夺。德楞额与捻军交战,大败而回。蒙古族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带军追剿捻党,还算骁勇善战。
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军头目陈得才、蓝成昌、赖汶洸等人与捻军联合。捻军头目张总愚、任柱、牛落江、陈大喜等人率数万人,出没在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各地,来往迅速,如暴风骤雨,难以捉摸,官军疲于奔命。同治三年九月,一股捻军进入湖北,在襄阳、随州、京山、德安、应山、黄州、蕲州等地大肆抢劫。舒保战死,僧格林沁的军队也屡次被打败。僧格林沁勇敢有余,但不学无术,军纪不严,所到之处奸淫掠夺,残害百姓,和太平军、捻军没什么区别,因此湖北的百姓对官军十分不满。
当时南京已收复,几万太平军余党加入捻军,转战到河南、山东一带,扰乱当地。同治四年春天,僧格林沁决心扫除乱党。他率领轻便骑兵,追击捻军头目,日夜飞驰三百里。到曹州,他的不少部下起了怀怨背叛之心。
僧格林沁行猎图
四月二十五日,僧格林沁中了捻军之计,大败。僧格林沁奋勇作战,落马而死。朝廷震惊,表示哀痛,急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督办直隶、山东、河南的军务,令李鸿章代理两江总督,为曾国藩做后勤保障。
以前,官军追剿捻军,就知道追击,劳而无功,偶尔围堵一下,也是拆东补西,解救一时之急。总之,无论攻守,不是苟且作战,让捻军壮大了实力,就是有勇无谋地贸然进攻,挫伤兵力,没有一个全局的规划和战略,因此追剿捻军十多年,却不见成效。
曾国藩受命以后,开始制定了一个包围捻军、牵制其活动的战略规划,就是先把捻军围堵在一处,然后聚集优势兵力围歼。后来李鸿章也是继承了此方略,得以平定中原。
曾国藩是位君子。他向来以谨慎小心、持盈保泰、急流勇退的低调态度自勉。收复南京后,他平生的抱负已得实现,便想功成身退。
当僧格林沁战死,捻军猖獗,直逼京城的危急时刻,曾国藩又受命于危难之时,于是义不容辞地担起重任。但他看到湘军的士气已日益消沉,恐不能胜任战斗,于是逐步遣散湘军,只用淮军。
开始受任时,曾国藩就想到把这个重任交给李鸿章,以成就他的功业。
同治五年十二月,曾国藩托病辞职,李鸿章接任钦差大臣。曾国藩恢复两江总督之职,为战事做后勤保障。
李鸿章的剿捻方针是:根据捻军已经成为流寇的情况,追堵逼迫,控制其流窜,然后集中兵力围歼之。这是最好的办法。明朝孙传庭曾说:追剿流寇要把其驱逐逼迫到绝境,在其困顿时围攻;否则,在枪林弹雨中争胜负,纵使打了胜仗,也不能彻底荡平流寇。李鸿章深刻领会此策略。同治四年十一月,李鸿章上奏称,要将乱党追逼到深山环水的复杂地带,然后欲擒故纵,诱敌深入,然后集中兵力,从三面或四面围困之。李鸿章后来的成功,实得益于此策略。
读后感悟
1.清朝嫡系军队的腐朽在僧格林沁的部队中可见一斑,他的身死,更代表了八旗子弟兵的无能,满洲纵使是骑兵也已经风光不再、今非昔比了。而此时,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首的汉族军队的实力已超过满人,清政府不得不用了。
2.向来能者多劳。因为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当捻军四起,以流寇的性质危及京师时,清政府再次想到曾国藩,曾国藩此时虽已是名利双收,但也不得不临危受命。对别人而言,也许是机会;对他而言,也许是一个负担。
3.曾国藩可说是李鸿章生命中的贵人,每每给他机会。以前是,这次又是。可见,人生中有贵人相助是多么重要,英雄如李鸿章者也不能避免。当然,这个成就他功名的机会,意味着更大的考验和使命。
4.无论是学问修养,还是作战方略,李鸿章都深得曾国藩的衣钵。可见,两人既情同父子,又相契如知音。这种相遇实在是人生中难得的相遇,可遇而不可求。就此意义说,李鸿章是幸运的。
5.李鸿章的身上,有很多曾国藩的影子。但可贵的是,李鸿章能发挥出自己的特色和作用,尤其在外交上,他青出于蓝,既师出有门,又有开创之功,也正是李鸿章的了不起之处。
破东西捻军,威名再涨
同年(同治)五月,任柱、赖汶洸等大举入侵山东。李鸿章令潘鼎新、刘铭传全力追击,想逼他们到登莱海边,然后在胶州、莱州的交通要道,设法围困,使其向北不能窜入京畿地区,南不能跑到淮南。
刘铭传
六月,李鸿章亲自率军到济宁,视察战局。他感到任柱、赖汶洸等各军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部队,还有一些游兵散勇和有煽动力的老兵,狡猾剽悍,不可轻视。如果兵力不足就想包围,追逼他们太紧,包围圈过小了,就会让其看穿计划,着急突围,趁官军不备逃走,对全局不利。
于是,李鸿章制定策略,先在运河上设防,断绝捻军退路,再在胶、莱两地设防,阻断其交通。
当时,山东巡抚丁宝桢,一心想把捻军驱出山东,对李鸿章的这个策略不以为然,十分抵触。
七月,捻军突袭潍河,山东守将王心安驻扎在戴庙,竟然放纵捻军偷渡过去,导致胶州、莱州的防线崩溃。
此时,各界对李鸿章的诽谤纷纭而起,朝廷也责备下来,甚至要弃用李鸿章的策略。李鸿章上奏坚持己见,认为运河东、南、北三面,捻军来往流窜,官军分路追截,当地百姓可能受到侵扰,但不过几个府县而已。如果任由捻军驱入运河以西,那受害的就是好几个省了,其害无穷。同是中国领土和百姓,不能有偏废,顾此失彼。
朝廷准奏,照旧依李鸿章的策略。
十月十三日,刘铭传在安邱和潍县的交界地带和捻军交战,获胜。二十四日,刘铭传追击捻军到赣榆,和骑兵统帅善庆协同作战,击毙了任柱,东捻军势力大减。
二十八日,潘鼎新在海州上庄与捻军交战,击毙很多强悍捻军。十一月十一、二日,刘铭传、唐仁廉等人在潍县、寿光抄袭捻军一昼夜,捻军军心动摇,很多人投降。郭松林、杨鼎勋、潘鼎新等人也频传捷报,战无不胜。到二十九日,刘铭传、郭松林、杨鼎勋等人,追击捻军70里,到寿光的弥河,开始与捻军交战。战斗打了十几个回合,又追杀捻军40多里,消灭近3万人,捻军的武器、车马、辎重等丧失殆尽。
李鸿章上奏朝廷说:“我军士兵回到军营,我亲去抚慰,他们都辛苦疲惫,面无人色。”
弥河一战战败后,赖汶洸落水没死。于是他又纠集了1000多骑兵,冲出六塘河防线。黄翼升、刘秉璋、李昭庆等人,带领水、陆、骑兵,随其后追剿,紧追不放,直到赖汶洸只剩下数百骑兵,被逼迫到高室水乡。
之前,李鸿章派出的淮军“华”字营统带吴毓兰正在扬州运河防守。于是,各支官军合力战斗,前截后追,十二月十一日,吴毓兰活捉赖汶洸。东捻军消灭。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五省的东捻军也都被消灭。
李鸿章报捷的奏折中,附带陈述说各军自剿捻以来,奔波数省,长年转战各地,日行百里,饥寒交迫,还要担忧外人的指责讥讽,此乃人生中前所未有的困苦啊。
刘铭传、刘秉璋、周盛波、潘鼎新、郭松林、杨鼎勋,多次申请离职,李鸿章也为他们请求,想让他们休养一下。刘铭传积劳成疾,李鸿章代他请假3个月。
同治七年正月,张总愚率领西捻军,从山西渡过黄河,向北流窜,势力直逼北京城下。北京政府为之大惊。
初七、初八日,朝廷多次下令刘铭传、善庆等人,带领骑步兵,赶赴河北剿杀西捻军。
因为刘铭传在病中,李鸿章不忍惊动他,于是率领周盛波、周盛传兄弟的11个营骑兵,潘鼎新的“鼎”字军全军,善庆、温德克勒西的骑兵,陆续进发,由东阿渡过黄河。命令郭松林、杨鼎勋整顿人马,随后跟进。
剿灭西捻军,比东捻军更难。原因是:一因黄河以北,千里平坦,没有高山大河限制其活动。张总愚狡猾多端,又知兵法,他们流窜到北方平原,掠夺马匹,如狂飙般往来迅速,瞬息百里。这种地势,想设一个圈子围困之,难以实行。而且张总愚吸取任柱、赖汶洸的前车之鉴,一听说被围,就立即死命突围而出,不给官军构筑围堵工事的时间,这是第一难题;二因淮军士兵多是南方人,和黄河以北风俗不同;南北性情口音不同,吃米吃面的习惯不同。而且骑兵力单,草料不足,这是第二大难题。
李鸿章奏请施行坚壁清野(坚固壁垒,清除郊野,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的策略,他说:
之前,任柱、赖汶洸的东捻军,流窜在中原数省,害怕城寨多于害怕官兵。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民风强悍,因受乱党侵扰已久,百姓自己修起的堡垒城寨随处可见,城池很多,致使东捻军一过即走,不能久停。近来只有湖北、陕西一带,受捻军侵扰厉害,因为那里没有堡垒和城寨,临时修筑又来不及,所以乱党在那里流窜并大肆掠夺,势力嚣张。河北、山西一带,一直没受到捻军侵扰,那里民风淳朴软弱,也没修筑堡垒城寨。
张总愚本就狡猾多端,又是末路的流寇,南面有黄河作屏障,势必纵横驰骋,到处流窜,百姓受此惊扰,到处迁徙,何时能结束?真是可悲可叹……
自古用兵,必须对比双方实力,以此作为决策的标准。捻军未必比我军强大,但他们骑兵多于我军,自有我军不能比的气势;他们可随处掠夺粮草,而我军只能就地采购粮草;他们能吃饱,而我军常挨饿,这是我军不能比的。现在要想断其粮草马匹,只有下旨河北的士绅百姓们修筑堡垒城寨,加强防卫,一旦有捻军入侵的警报,立即收起粮草车马,这样既可保自家安全,又能置流寇于绝境……
如此等等。西捻军最后得平定,实有赖于此策略。
四月,李鸿章又奏请由刘铭传总领各军,朝廷准奏,敦促刘铭传立即赴任。李鸿章命令淮军和河北、山东的民兵,沿着黄河和运河,修筑起长墙、深沟来围困捻军;并抽调各军,轮流进攻,轮流休息。让疲惫休息的将士们在运河东岸选择险要地势屯集驻扎,一旦捻军流窜而至,立即迎击,改剿为防。派张曜、宋庆分别驻扎在夏津、高唐一带,程文炳驻扎在陵县、吴桥一带,为防守在运河的部队做掩护。
左宗棠也派刘松山、郭宝昌,等带部队来,自连镇以北到沧州一带减河东岸分别驻扎,与杨鼎勋等互相策应。布置妥当后,才下令开始围剿。
五月,西捻军流窜到西北,各路官军分路拦截阻击,接连获胜。
李鸿章趁黄河正在汛期河水上涨时,缩小包围圈。以运河为外围,将恩县、夏津、高唐的马颊河,截长补短,划为内部的包围圈。逼迫捻军到西南,层层布置。五、六月间,官军连连获胜,捻军势力大衰,纷纷投降流散。
六月十九到二十二日,官军乘胜追击,每战每胜。二十三日,张总愚渡河,向西南逃窜。二十四日,从平原县逃到高唐县。二十五日,潘鼎新追击120里,冒雨到高唐县,流寇已逃向博平、清平县一带,企图攻运河。而官军早在马颊河西北岸筑起数百里长墙,足以围堵捻军。捻军不知已入圈套,越是逃往狭窄地方,离死期越近。
此时,官军各部因长时间追击也疲惫了,李鸿章派刘铭传率战斗力强盛的骑兵助战,前线士气大振。
二十八日,捻军被包围在徒骇河、黄河和运河之间,刘铭传调集骑兵和步兵迎击,追杀好几里远。此时,东面来的郭松林率骑兵正好挡住捻军的去路,加之河道交错纵横,地湿路滑,刘铭传、郭松林两军五六千骑兵,合兵一处,纵横追杀,杀死捻军无数。张总愚带领几十个骑兵往北逃去,很快无路可逃,投水自尽。
西捻军被荡平,中原恢复安定。八月,李鸿章奉旨进京。
读后感悟
1.李鸿章受任剿灭捻军时,由于初战不力,针对李鸿章的诽谤纷至,朝廷也怪罪下来。据说李鸿章被连降三级,但他还是坚持己见,说服朝廷仍用他的策略。事实证明他的坚持是对的,他用实力再一次堵住了那些想置他于死地的人的嘴。由此可见李鸿章的坚忍不拔。
2.李鸿章在奏折中,专门提到手下将士的辛苦劳累和内心苦衷,可见他爱兵如子的大将风度。而这些苦楚,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隐痛呢?毕竟当时他已经声名显赫,正是遭朝廷嫌猜,遭同僚妒忌时。
3.平捻战斗与剿灭太平军毕竟不同,李鸿章采取灵活机动又全局掌控的战略,显示出了一个成熟军事家的韬略。
师承曾国藩,用兵如神助
李鸿章用兵打仗,先制定谋略再行动,料敌如有神助,所以他从军15年,从没打过败仗。虽说这很幸运,但不也是因为他个人的努力吗?
李鸿章剿灭太平军时,以3个小城池为据点,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荡平苏南的太平军;剿灭捻军,面对着横行十多年的强悍敌人,在众将束手无策时,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歼灭捻军,好像有天助一样。
李鸿章对待属下将领,以道义相交,亲爱如同家人,所以属下都愿效命,真不愧为统率将领的人才啊!
虽如此,李鸿章的从军生涯,实际与曾国藩有密切联系,而不只是曾国藩推荐他而已。他平定苏南时,曾国藩统筹全局,肃清长江上游的太平军,曾国荃又合兵包围南京,牵制敌军,使李秀成疲于奔命,李鸿章才有机可乘;他剿杀捻军,同样秉承了曾国藩的战略,之所以有充足的粮草,也是因为有两江总督曾国藩做后盾。才使他没后顾之忧。
不只这些,李鸿章曾在军中跟随曾国藩数年,从中得到磨砺,接受道德学问的熏陶,学习用兵打仗。
总结李鸿章一生,他的身体力行、任劳任怨、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他治军带将开诚布公、团结将士的方略,无不得益于曾国藩。
所以说,先有曾国藩,然后才有李鸿章。李鸿章对曾国藩像对父母一样,尊之如神明,不也是应该的吗!
读后感悟
1.李鸿章从军15年,几乎没打过败仗,一年剿灭苏南太平军,一年剿灭捻军,用兵有如神助,真算是一个奇迹。幸运加上个人才能,使之在特殊时期脱颖而出,一举成为清朝的“中兴”大臣。
2.李鸿章不仅头脑灵活,当机立断,能抓住有利战机;军纪严明,爱兵如子,而且他善于借力,有能力领导洋枪队常胜军,这在当时中国人普遍排斥外国人,与外国人搞不好关系的情况下是很难得的能力,也体现出李鸿章带兵的“洋”气。
3.曾国藩对李鸿章不仅有一份知遇之遇,更是他的授业恩师,在学问和军事上对他启蒙并产生深刻影响。无论是剿太平军,还是剿捻军,没有曾国藩的直接支持和帮助,李鸿章是不可能成功的。
链接
任何曾为剿灭太平军和捻军效力的李鸿章的下属一旦遇到困难,李鸿章都会施以援手,下属去世后,李鸿章也会极力为死者争取哀荣,让家属得到安慰。
——《李鸿章传》(英)罗伯特·道格拉斯 李静韬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