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研究(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专题:钱学森归国60周年

弘扬钱学森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在纪念钱学森同志归国6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孙家栋作者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100048)

编者按:2015年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6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2015年11月19日,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组织召开纪念钱学森同志归国60周年大会。纪念大会上,钱学森同时期专家代表、新时期留学归国人员代表、钱学森家属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作了发言,深情回忆钱学森的光辉人生历程、宝贵科学品质和崇高精神风范。为此,本辑特选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在纪念大会上的发言稿,以飨读者。

2015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同志归国60周年的纪念日子。这不禁勾起我深深的回忆和深切的怀念。我对钱老充满崇敬和怀念之情。钱老在我心目中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他是我的领导,更是我尊敬的师长。回想我这一生走过的道路,我为自己能在钱老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感到十分幸运。我1958年从苏联留学归来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就在钱老的领导和爱护下从事航天工程的研制工作,跟随他整整半个世纪;亲身体验和感受了他对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特别是航天事业做出的卓越成就和杰出贡献;亲眼目睹和见证了他用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树立了一座中国航天的丰碑。

一、在航天事业的创建中,钱老功不可没

我感触最深,也是钱老贡献最大的,首先是他开创中国航天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钱老早年就怀抱“学习知识、贡献社会、报效国家”的宏大理想,在美国科学界崭露头角,功成名就,成为“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经过艰苦斗争回国后,钱老以强烈的爱国热情、远见卓识和非凡智慧,带领我们航天战线的干部职工不懈奋斗,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经济落后和工业薄弱的基础上,突破了航天技术的诸多难关,先后发射成功导弹和人造卫星,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我1958年初到国防部五院,让我去搞火箭导弹,真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我能在新中国刚刚创立两年的国防尖端科技部门工作,可以为国家干一番事业。担心的是,自己学的是航空专业,导弹是什么样子?怎么设计?怎么制造?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但是听领导和同志们给我讲五院成立的背景,讲国防建设的需要,讲有钱老这样的世界知名科学家带领,有党和国家的特别重视和支持,我的信心就逐步增强了。钱老亲自给我们讲授导弹概论,还请庄逢甘教授讲空气动力学,请梁守槃教授讲火箭发动机,请朱正教授讲制导,等等。经过艰苦的谈判,苏联陆续支援我们几发模型弹,派来一些专家。虽然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了所有专家,带走了图纸资料,但我们在党中央“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方针的指引下,从仿制到独立研制,很快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发展航天事业的道路。

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路程,回头来看,钱老在航天事业创建时那种建立在科学思考基础上的魄力,那种为国家为民族不怕担风险的大无畏精神,影响着我的一生。恐怕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体会和感受。在我们这支队伍中,只要钱老说了,大家都按他说的去努力,事情一定能办成。他的威望,他的学识和人品影响着一代甚至几代人。

二、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上,钱老高瞻远瞩

在宏观上,中央对发展航天事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聂荣臻元帅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指导思想,中央把它确定为老五院的建院方针。如何贯彻这条方针?钱老从技术上带领我们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钱老很重视科研。在他的努力下,逐步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合力攻关的科研队伍。他常说,如果没有科研队伍,不搞科研,只搞生产,那就只能仿制,怎能做到自力更生?在发展的道路上,钱老以他的远见卓识,带领我们制定了正确的发展规划,走出了一条多快好省的研制之路,避免了走弯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钱老几次主持制定了导弹、火箭发展规划。我参加了钱老主持的“八年四弹”规划。他经常听取我们的汇报,和我们一起讨论,审查我们的计算结果。这个规划的实施使我们的导弹火箭研制生产上了几个台阶。空间技术研究院建立之后,卫星研制、应用事业怎样发展?钱老主持制定了“三星规划”(“东方红一号”卫星、返回式卫星和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为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曾担任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院长,对此,我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

在我国导弹、卫星技术从起步到大发展的过程中,都是在钱老带领下开了好头,走上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从技术发展途径来看,钱老的作用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但是,钱老是个非常谦虚的人,每当讲到这些成绩时,他总是把周恩来、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具体指导放在前面,把广大科技人员放到前面,总说一切功劳归于集体。钱老这种崇高的科研道德和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

三、在航天队伍的培养上,钱老言传身教

钱老非常平易近人,尤其是对青年人非常爱护。他给我们讲课,大家都爱听。在一院时他讲《导弹概论》。到五院后,他又自编教材,讲《星际航行概论》。为了发扬技术民主,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坚持每周都要拿出时间和我们讨论重要技术问题。那时我们都是年轻人,我们向他汇报工作时,钱老总是很和蔼,笑呵呵地让我们慢慢讲。如果我们讲的有什么不妥,他会耐心引导,或帮忙解释,或让我们回去好好想一想。钱老很少直接批评我们,总是给我们启发式的教育。

钱老给我们很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严谨的作风。有一件事是我终生难忘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我们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火箭即将运往发射场,按惯例产品出厂前要作许多装配测试工作。其中惯性制导系统有一个平台,在平台上装陀螺,必须能够很精确地装好。在总装车间,第一套装上了,没问题。由于时间比较紧,等着装车的车间师傅跟我说,都是一批生产的,第一套能装上,第二套作为备份用的也一定能装上。我想师傅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了。没想到,到了发射场装配时,怎么也装不上。我赶紧向钱院长报告,他听到后并没有批评我,告诉我仔细研磨后再装。加工时,钱老一直在现场陪着我们,我和工人师傅从下午一点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才装好。他也一直陪我们到凌晨四点。中间我们几次劝他回去休息,他就是不走。这件事情给我印象太深刻了。钱老给我们树立了严谨的好作风,必须非常认真地办好每一件事。

钱老崇高品德的另一方面是敢于负责、勇于替下属和青年同志承担责任。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我们新研制的一种导弹在发射试验时失败了。经分析,主要是发动机和控制系统出的问题。发射的失败与总体设计和协调不够有关,我们总体部压力很大。在分析故障原因、总结教训时,钱老主动给我们减压,他说:“如果说考虑不周的话,首先是我考虑不周,责任在我,不在你们。你们只管研究怎样改进结构和试验方法,大胆工作。”钱老一席话一下子把我们的顾虑都打消了。这么大的领导,这么大的科学家,试验中出了问题他把责任全包下来,我们年轻人跟着他干还有什么顾虑呢。在平常研究工作时也是这样,他总是鼓励我们大胆发表意见,并且诚恳地说,你们的建议如果成功了,功劳是大家的;如果失败了,大家一起总结教训,责任由我来承担。

几十年干航天,每当遇到重大问题不好下决心时,想起钱老的鼓励,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如实讲出来,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或供领导决策。

四、在航天工程的管理上,钱老提出两个重要观点

我们从仿制导弹走到自行设计阶段后,马上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设计人员最重要的不是会设计什么,而是从何开始搞设计。就是要有个程序,什么先办,什么后办,什么事情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办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钱老经常组织一些专家和基层干部研究。当时,钱老提出两个很重要的观点,第一要有总体设计部,对一些复杂问题,总体设计部从总体优化的角度加以协调;第二就是系统工程。我觉得这两点对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航天队伍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好地体现了钱老在科研管理上的努力探索和重大贡献。在当时的条件下,那些带过兵打过仗的老领导,把集中统一指挥和现代化的科研生产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形成了“三步棋”、“双岗制”、“三检制”等工作程序、工作制度,一直沿用到现在。这中间,钱老有意识地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

钱老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段简短的人生座右铭,是他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一生以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真实写照。钱老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航天史上不仅记载了他的不朽功绩,而且也展现了他出众的才华和崇高的人格。这一切都永远地铭记在我们的心上,长久地存留于我们的记忆。钱老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就像那颗高挂在太空的“钱学森星”,光芒永不熄灭,照亮着中国航天振兴腾飞之路。钱老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珍藏、铭记、传承,并在华夏大地上发扬光大。我一定以钱老为榜样,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使国家科学技术以更快的步伐走向世界前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