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坚持学习,像储存黄金般储存知识
教育最关键的部分不是上学,而是对人性的理解
父亲给予我的一份大礼就是:他曾言传身教地让我明白,他关心的是我的个人价值,而不是我所选择的道路。所以当我自己抚养小孩儿的时候,我也自然而然地想模仿我父亲的这一做法。
2013年,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时,股东们的提问五花八门,甚至有人问起了子女的教育问题。一位股东问:“怎样做才能不毁掉自己的孩子?”巴菲特回答:“很多孩子是被父母的行为毁掉的。孩子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学习的,这是很重要和严肃的工作。”
崇尚教育是巴菲特家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巴菲特夫妇充当着孩子们的首席榜样和引导者。巴菲特在霍华德还小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儿子的未来会何去何从。所以,在抚养三个孩子时,他自然而然地模仿了父亲的做法,传递给子女一种理念,即“你的人生你做主”。这种爱的教育和对人生的引导,让巴菲特的子女健康自信地成长。
在孩子上学时,巴菲特夫妇特别关心他们的学校生活。巴菲特的夫人苏珊在小儿子彼得上小学甚至高中时常常去他的学校。她会静静地坐在教室的后排,观察上课的学生,看看老师正在教什么内容,用的什么教学方法。她的投入程度让彼得感到自豪,并使他明白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彼得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如果有更多的家长像这样关心子女的教育,我认为孩子们会怀着极大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度过他们的学校生活。”
与我们中国的家长不同,巴菲特认为上学很重要,但是,他并不认为那是教育的最关键的部分。这里所谓的“教育”,不是我们意识里的那种具有职业培训性质的教授,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或者按照彼得·巴菲特的解释,它指的是“对人性的理解”,“包括自己隐秘的内心,也包括和我们不同的那些人的动机和渴望”。而这些东西都不是来自百科全书或落满灰尘的旧杂志,甚至Google搜索,它来自与他人互尊互敬的交往,以及用心聆听。
巴菲特的妻子苏珊是一个善于关心别人的人。而且,这种关心是发自内心的,遇到她的人,无论贫富、肤色、年龄,都能立刻感觉到苏珊把他们当作地位平等的人来对待。苏珊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值得一听的故事。也就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而且,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人和事,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巴菲特家每年都接待几个来自欧洲和非洲的交换生。午饭时间,他们经常会和客人兴趣盎然地交谈,问他们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与之抗争,他们有什么样的抱负和梦想,等等。
这种耳濡目染的教育,让巴菲特的三个孩子都成为了懂得爱、关怀和付出的人。三个孩子各有慈善基金会。比如,大儿子霍华德在非洲扶持农业,帮助贫穷的农民找到一些更好的种植方式、工具和种子。小儿子彼得和妻子珍妮弗成立的NOVO基金会,把捐助的对象定为未成年的少女,他们认为:“如果给女孩受教育的机会,最后她们的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健康,受到更多的教育,生活得更好,世界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当下,我们过于看重教育培养知识的一面,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实际上是“育人”。一个人成才很容易,但是,要让他不作恶,不走上斜路,保持诚实、友善、勇敢却很难,而这些恰恰是年轻人在成长或创造事业的时候所需要的。因此,巴菲特忠告年轻人,在接受学校教育或职业教育时,应该把技能培养放在第二位,把对人性、品格的塑造放在第一位。
忠告精华
接受教育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培养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做一个正直、诚实、善良、热爱生活的人。
一定要在专业领域做到专业
我们不会选择一位艺术专业的继任者。
2011年,81岁的巴菲特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此消息引发了震动,外界纷纷怀疑伯克希尔公司的前景,忧心他的继任者是否能像他一样有投资眼光。巴菲特承认他的接班人必定会面临一系列挑战,但同时承诺:“我们不会选择一位艺术专业的继任者。”
为什么巴菲特要特别强调继任者不会来自艺术专业呢?这是因为巴菲特是一个非常重视专业能力的人。他认为,既然继任者要领导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那他必须具备商业管理知识和股票投资知识,且在这方面拥有专业能力,否则是很难引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走向辉煌未来的。
后来,巴菲特宣布自己的大儿子霍华德将是自己所选的“看护人”,未来将担任伯克希尔的非执行主席。霍华德是巴菲特唯一涉足商海的孩子,他回应说:“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他要选择一个了解他和公司未来发展的人。”
纵观巴菲特的一生,我们会发现,在商业和投资上的专业,正是巴菲特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是因为在投资方面的专业,巴菲特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掌握股市的脉动。巴菲特曾在1999年致股东的信中说:“要成功地进行投资,你不需要了解β值,有效市场理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期权定价或者新兴市场。我们认为投资专业的学生只需要学习两门课程——如何评估一家公司以及如何考虑市场价格。”与其他投资者相比,巴菲特显得更加理智和专业,他找到了决定投资价值的关键因素,简化决策流程,减少信息噪声,提高了决策效率。
正是因为在投资方面的专业,巴菲特的投资具有前瞻性,能有效地舍弃不良的投资行为。1985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出了“用股票期权激励经理们会对股东产生毒害作用”的观点,这在当时乃至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与主流中长期激励专家们的观点相左。但是,进入21世纪后,股票期权的负面作用开始被人们广泛关注,恰恰印证了巴菲特之前的看法。
因为管理专业,巴菲特能促进公司的长期发展。在1986年的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是这样定位的,他说:“查理·芒格和我实际上只有两项工作,一项是吸引并留住才华横溢的经理们来管理我们各种各样的业务,另一项是资产配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虽然才有数十个员工,但本身是一个超级投资公司,巴菲特简明扼要的概括,却真正抓住了管理的要害。
综上,可以说,巴菲特的成功正是源于他运用自如的专业精神和博大精深的投资智慧。
年轻人,不妨想想你自身,你是否在你所在的领域里专业突出、有竞争力呢?你若是一个摄影师,是否知道版税和它的几种缩写RF(免费)、RM(受限版权)、CC(创意保护)、FR(全分辨率图片)和RR(有限分辨率)的区别呢?是否知道哪些建筑的照片可以供商业用途,而哪些是受保护的呢?若你是一个计算机工程师,那么你是能掌握一门编辑语言的程序员呢,还是一名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工程能力等专业能力的人才呢?如果你是一位秘书,你是否能辅助决策、处理文书、准备会议、担任公关、管理档案,甚至能在琐碎的工作中巧妙应变呢?
一个专业的人才可抵得上三个普通人。所以,储存知识广是可以的,但是,广博而不专则不对,年轻人一定要在所涉及的领域或从事的工作上术业有专攻。如果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那你就拥有了更多的机会。
如何做到专业?巴菲特忠告年轻人,要像储存黄金一样多储存专业知识。
“股神”巴菲特从8岁时就开始阅读有关股票市场方面的书籍了。当大多数孩子还不了解商业是什么时,巴菲特已经从做股票经纪人的父亲手中弄到成卷的股票行情机纸带,并用标准普尔指数(美国最大的证券研究机构即标准·普尔公司编制的股票价格指数,类似于道·琼斯指数)来解释这些报价符号了。
1939年,巴菲特和小伙伴拉塞尔就通过数瓶盖开始了最简单直接的商业调查。他们收集了一货车的瓶盖,然后在巴菲特家的地下室里数橘汁的瓶盖有多少、可乐的瓶盖有多少、无酒精饮料的瓶盖有多少,最后做出了一份简单的商业调查报告,得出哪一种饮料最受欢迎,销售量最大。
求学期间,巴菲特还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专业,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师从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这种系统而专业的学习,让巴菲特深谙价值分析原理及工作方法,并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以价值投资为根基的增长投资策略。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准确的术语、严谨的推理和深入浅出的表达,都显示了巴菲特不但精于投资,而且深刻掌握金融、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
年轻人,如果你对自己的行业仍然一头雾水,或者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那么希望你能像巴菲特一样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满足职业岗位或行业领域的需求。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要重点注意补充两个方面的知识:一个是关键点,一个是薄弱点。关键点往往决定全局。哪些环节、哪些技术、哪些岗位是关键,我们就应该具备相关的知识,否则我们只能给别人“打下手”。薄弱点局限了一个人的能力。一个链条上10个环,9个都能承受100公斤的拉力,但有一个只能承受10公斤的拉力,你不愿意做这个只能承受10公斤拉力的链条吧。因此,年轻人应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不断改善你不知道、不擅长的薄弱点。
忠告精华
卓越源于专业,因为专业,一个人才能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也因此更值得人们信赖。所以,年轻人应该多储存知识,努力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把阅读当作工作,学习名人的经验
我的工作是阅读。
年轻人,你每天花多少时间读书?你今年读了多少本书?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发现,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中国呢,中国上海在全国阅读书籍的排名上位列第一,但每人平均一年是8本。而整个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
我们正处于“阅读缺失”的时代,形势是危险的。年轻人不要不以为意,一个不读书的人是一个缺少精神力量的人,而在纷扰的尘世里,一个缺少精神力量的人往往会陷入迷茫,失去自我。
“股神”巴菲特就特别爱读书。他的儿子霍华德坦言,他的父亲巴菲特永远在阅读,他是自己知道读书最多的人,他说:“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但他好像从来没有停止过阅读。”
巴菲特重视阅读,他说读书改变了他的人生,影响着他的投资判断。2008年,他在回答一位旧金山的17岁小伙子“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者”的问题时,甚至直截了当地说:“读一切可读之物。”
读书改变命运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这样的事情并不少。巴菲特的经历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解。
巴菲特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高中毕业之前,巴菲特已经阅读了100多本商业投资书籍,几乎读完了图书馆里所有的商业投资书籍。
1950年,一心想做股票投资者的巴菲特在被哈佛拒绝后,偶然看到一本新书——《聪明的投资者》,格雷厄姆著,第一版出版于1949年。
巴菲特打开一读,猛然顿悟投资的真谛。于是,他改去申请格雷厄姆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研究生,在格雷厄姆门下学习到价值投资的真谛,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投资成为世界首富的投资大师。
35年后,巴菲特回忆此事,仍然十分激动。他说:“对我来说,读到这本书,就像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的圣徒保罗一样。以前我涉猎的内容无所不包,我收集图表、阅读各种技术知识书籍、倾听各种内部消息。后来我才读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人》,这就好像见到了光明。”
巴菲特之所以这么重视阅读,还因为阅读对于投资的重要性,他的决策是基于大量的阅读所得出的事实。
巴菲特爱看报纸,他甚至每天看多达5份报纸。他的传记作者艾丽斯·施罗德发现,他在出行时,机舱沙发上放的都是一堆杂志,如《纽约客》《财富》《罗博报告》《经济学人》《大西洋月刊》等。当然,巴菲特阅读最多的是自己所关注的公司的年报——它的竞争对手的年报。
当然,巴菲特并不只看年报,而是从年报中发现感兴趣的公司后,会阅读非常多的相关书籍和资料,并且进行调查研究,寻找年报后面隐藏的真相。“我看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大部分是不公开的)的态度,与我看待冰山一样(大部分隐藏在水面以下)。”在投资时,巴菲特会把阅读和调研结合在一起。他选择一些尽管对其财务状况并非十分了解但对其产品非常熟悉的公司。然后,他找到这家公司的大量年报,以及最近5到10年间所有关于这家公司的文章,深入钻研。
巴菲特曾以他研究GEICO保险公司为例解释阅读对于投资的重要性。当他准备投资GEICO保险公司前,他阅读了许多资料,在图书馆待到最晚时间才离开。他说:“我从一家保险评级服务机构BESTS开始阅读了许多保险公司的资料,还阅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和公司年度报告。我一有机会就与保险业专家以及保险公司经理们进行沟通。”
巴菲特总是大量阅读与上市公司业务与财务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做出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非常审慎地做出投资判断。其中,大量阅读的目的正是为了掌握大量相关信息,是后期调查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这样的话,我们就搞懂了为什么巴菲特的拍档查理·芒格会说“没有大量的广泛阅读,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投资者”了。
巴菲特还常常阅读名人传记或者他们的著作,认为这是了解对方和其成功经验的重要途径。比如,杰克·韦尔奇的著作《杰克·韦尔奇自传》和《赢》。杰克·韦尔奇被誉为世界第一CEO,书中介绍了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秘诀。巴菲特认为:“杰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兹,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接近他一些。”对于《赢》,巴菲特为了证明该书的分量,甚至说:“有了《赢》,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这些阅读都为巴菲特的管理工作注入了力量。
年轻人,如果你想向巴菲特学习做一个成功的投资家,那么不妨先从阅读开始。但很多年轻人却对读书没兴趣,更多人认为自己没时间读书。另外,随着博客、微博的出现,越来越多人不再读纸质书了。
年轻人现在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该多学习一些东西,多看一些书。如果你想培养阅读习惯,但不知道如何做,不妨看看下面的三点建议:
培养读书的兴趣
一位都市白领坦言:“现在的新鲜事物很多,比读书更有意思的事也很多,所以越来越不爱读书了。”的确,互联网的出现带动了电子书等新兴阅读方式的出现,现今风头正劲的微博也成为阅读的方式之一,所以年轻人毕业后就基本对书本没兴趣了,只是在网上看看网络小说,或者看看电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不妨先从自己的兴趣入手,读一些涉及自己兴趣的杂志、传记或者其他专业书籍。比如,不少年轻人对时尚服饰很感兴趣,可以先阅读《时尚》《服饰与美容》《世界时装之苑》等杂志,或者阅读著名服装设计师的传记或著作,如《当代时装大师创意速写》及《服装设计师手册》。这样的阅读可能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更丰富的人生。
利用有限时间,养成“随手翻翻”的习惯
一上来就看难度系数高的经典或者大部头,就像是请一个肠胃虚弱的人吃一顿饕餮大餐,结果大概就是消化不良。这样久而久之,年轻人读书的欲望就更少了。书很多,没必要一口吃成个胖子,年轻人不妨细水长流,从轻松的入手,再选择一些精品书、好书。这有点像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但在最初是很有益的。
另外,很多年轻人都说没有时间。其实,利用琐碎时间,坚持每天随手翻翻,就能养成习惯。
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犹太人来说,阅读绝对是生活的一部分。法国人外出度假,身边必放几本书,这是度假的必备品。年轻人,如果你能有意识地将读书化为日常生活的一项内容,那么你未来的人生,长度虽然不会因此而产生变化,但是广度和深度却会大大拓展。一位坚持每天看书的学者说:“无论多忙,睡觉前都会翻几页书,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看书的时候心静,而且能收获许多知识。”
年轻人,爱读书是一件好事。你不一定要学富五车,满腹诗书,但希望你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快乐,并学到丰富的知识和可贵的经验。
忠告精华
巴菲特认为,从来没有一个智者不是大量读书的。年轻的投资者从一些非常优秀的财经书籍和杂志中学习到的东西比其他渠道要多得多。
好学但不迷信,辩证地求真理
如果我只学习格雷厄姆,就不会如此富有。
巴菲特是个爱阅读,知识广泛的人。他读的书多,但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盲目的人,因为自从他在大学期间与马歇尔·韦尔斯公司的股东路易斯·格林交谈过后,他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巴菲特并不迷信他人的观点,而是甄别他人的理论,在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
众所周知,巴菲特的导师是格雷厄姆。他少年时代就阅读了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并在课堂上向格雷厄姆专门求教过。可以说,巴菲特投资的理念,最初均来自格雷厄姆。
后来,巴菲特读了费雪的两本书《怎样选择成长股》和《股市投资致富之道》之后,深有感触,就去找费雪当面请教。费雪非常像本·格雷厄姆,为人特别谦逊,在精神上也非常慷慨,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老师。巴菲特从费雪那里意识到了“聊天法”的价值。
费雪的“聊天法”是指走出去,和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们交谈,彻底弄清楚一个行业或者一家公司实际上是如何经营运作的。巴菲特将其运用在自己的投资活动中,他说:“当读完年报这些材料之后,问问自己:我还有什么地方不知道却必须知道的东西?很多年前,我经常四处奔走,对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雇员等相关方面进行访谈,我一直不停地打听询问有关情况。这是一个调查的过程,就像一个新闻记者采访那样。最后你想写出一个故事。一些公司的故事容易写出来,但一些公司的故事很难写出来,我们在投资中寻找的是那些故事容易写出来的公司。”
巴菲特发现运用费雪的方法,详细了解企业,再结合格雷厄姆所传授的定量分析的规律,便使自己能够做出明智的投资决定。因此,巴菲特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策略,即“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事后,巴菲特说:“如果我只学习格雷厄姆一个人的思想,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富有。”
巴菲特鼓励所有的投资人认真阅读和学习格雷厄姆和费雪的著作,但同时,他又叮嘱道:“阅读格雷厄姆和菲利普·费雪的著作,阅读公司年报,但是不要去理会里面那些带有希腊字母的公式。”众所周知,公式具有普遍性,适合于解决同类关系的所有问题。但现实是,一种面试技巧不可能适合所有的面试官。所以,巴菲特认为不能照搬公式,而应该结合具体情况,思考制定出策略。
年轻人当前生活在一个快速多变且充满危机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这种状况就像斯宾塞·约翰逊在《谁动了我的奶酪》里所讲的那样,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如果这时候我们完全地相信书本,很可能让思维越来越偏激,被变化的时代抛弃。
因此,巴菲特忠告年轻人要保持一颗思辨的心。书是教导我们知识的载体,在阅读时,年轻人要对其他人的著作或理论大胆怀疑,小心论证,摆脱“本本主义”,进而才能跳出局限,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中国的史学家傅斯年先生就是一个懂得批判书籍的人。在民国时期,中国史学界的研究方法大多都还是以发掘“故纸”,从旧有的诗书典籍中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为主。面对这种情况,傅斯年认为,旧有的诗书典籍也是人写的,既然如此就难免产生受主观因素影响出现曲笔、纰漏、断章取义等现象,那就不应对旧有典籍全盘接受,而是应该用一种怀疑审视的眼光去看待它们,最好要有实物实地的验证。
对于如何变成一个不迷信、有思辨心的年轻人,巴菲特给了我们启示,那就是“多读”。
为什么这么说?德国有句谚语:“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这句话不是真理,可的确符合事实。现在,年轻人满怀希望,进取心强,求知心切,但由于经验不足,思维不周,盲目“信”书,结果受骗的也不少。相反的是,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思虑更加周密,而且,对事物发展的预测性也比较正确,能大大减少人生的弯路。
因此,年轻人在“专业”的同时,也要逐步扩大知识面而走向广博。比如,从看一个人的观点,到阅读与其观点相反的人的著作。再比如,学理科的,可以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可以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久而久之,接触面宽,了解的问题便多,于是就越看越有趣,越有趣就越想看,成了良性循环。这样,知识之球便越滚越大,我们对于事情的真相也会越来越清楚。
一个公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一种面试技巧不可能适合所有的面试官。年轻人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可盲目相信书籍或理论,应该有一颗思辨的心,辩证地去看待你的所知所学。
忠告精华
时代在变化,每个年轻人都面临着与过去不同的挑战。他人的哲学或理念,可以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越是渴求真理,年轻人就越是应该辩证地去学和思。
一旦停止学习,世界就会从你身边呼啸而过
每晚睡觉的时候都要比起床时更聪明!
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在指出巴菲特的成功时说:“巴菲特的成功是多因素合力的结果,但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持续学习。从很多方面讲,沃伦在七八十岁时比年轻时更善于学习。而如果一个人不停学习,就会拥有极大的优势。”
芒格评价巴菲特的话,恰恰符合“1万小时定律”。所谓“1万小时定律”是说,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平,他的练习时间就必须超过10000小时。任何行业都不例外,无论你是篮球运动员、作曲家还是小偷。仔细算来,1万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3个小时,或者每周练习20个小时,约持续10年。这有点像我们老话里说的“十年磨一剑”。
事实上,巴菲特的人生的确是一部持续学习的历史:他7岁对股票感兴趣,8岁开始阅读父亲关于股票的藏书,10岁时读完了奥巴哈当地图书馆有关股票的书籍,11岁购买人生第一只股票,19岁阅读格雷厄姆的《聪明投资者》,找到了自己正确的投资方向,20岁时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拜格雷厄姆为师。到了25岁,创立合伙企业时,巴菲特已经研究股票投资18年,实际投资股票的经验15年,可以说,远远超过1万小时,已经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准。从那时到今天,巴菲特一直紧跟时代学习,并进行投资,所以他才能经历数次金融危机的考验而屹立不倒。
直到今天,即便是已经到了垂暮之年,沃伦·巴菲特仍在有效地学习,持续地改善投资和管理。据芒格的观察,巴菲特在醒着的时候,一半的时间在阅读,另一半的时间在打电话或者见面,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巴菲特本人对学习非常重视,强调“每晚睡觉的时候都要比起床时更聪明”。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巴菲特不是个好学的人,停留在早期的认识水平上,他的投资纪录就会比现在逊色得多。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获得成功的人,或许天资不是最佳,甚至不是最用功的,但他们都是“学习的机器”。那么,年轻人此时不妨问问自己:“现在,我是否还在学习?我今天是否比昨天聪明?我是否在天天向前进步?我是否有终生学习的决心?”
年轻人,永远不要嘲笑学习是过时的。在未来你将面对更加复杂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必然需要持续学习更为复杂的应对社会的技能。如果你不持续学习,那将在社会竞争中被淘汰。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局航天自动控制专家梁晋才院士2013年夏天曾这样说:“有部电影,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我想说的是:社会不相信眼泪。如果你们没有终生学习的欲望和能力,没有真才实学,即便是官二代、富二代,也会因在竞争中被淘汰而流泪。”
当下不少年轻人有充电、上培训班的计划,比如,有些人学驾驶,学电子商务,学广告设计,学书法、绘画、器乐。纵览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我们发现,他们主要集中在技能和知识,其主要动机和目的就是增加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年轻人要注意以下两点:
最好的学习,重点应该是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人们无法事先预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只能追随潮流去进行培训,而这种追随潮流的一大动机是功利。学习MBA成了热潮,大家一股脑地都去学习MBA。但是,有谁学以致用了?过分地讲究功利主义,反而达不到功利的目的。再者,大家都去学习一个东西,那个东西成了时髦,这里面的水分就要急剧膨胀了。就拿现在的电脑培训来说,有些所谓电脑培训,越培训越糊涂,出版了一堆的学习电脑的书籍,到底有几本能用呢?
所以,年轻人在选择“终身学习”的内容时,不能过分“近视”,不能追逐热点,应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特点,科学地选择和安排。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节奏地进行。
在专业领域要持续专注并与时俱进。巴菲特曾对自己的传记作者艾丽丝·施罗德这样说:“‘强度’是卓越的代价。要变富,要成为行业里面的第一名,必须持续专注才能完成。”所以,很多时候巴菲特都是在持续学习。而投资比亚迪和IBM就是他不断学习进步的一个证明。投资界和游戏界一样,发展飞快,必须不断学习进步,与时俱进,否则很容易被淘汰。
今天,信息和科学技术变化快,在一些非常专业的行业如果不能掌握先进的技术,或做到“人无我有”,那竞争力就弱了。曾是亚洲首富的李嘉诚就同巴菲特一样懂得这个道理。
李嘉诚1950年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李嘉诚发现,自己生产的塑胶玩具在国家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没有足够生存能力了。怎么办呢?
一天,李嘉诚自修完当天功课,阅读最新英文版的《塑胶》杂志时,发现一则报道,说意大利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制造的塑胶花获得了欧美市场的青睐。李嘉诚结合香港人的需求,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了。他一边做市场调查,一边购置大量款式不同的塑胶花品种,重金聘请海外塑胶专业人才进行研究,最终生产出既便宜又逼真的塑胶花。塑胶花在当时的香港还是个冷门产品,但很快,香港市民就接受了塑胶花,而李嘉诚由此成为了“塑胶花大王”。
年轻人,没有人能通过快速学习而成为一名伟大的投资者。要想成为行业里面的第一名,你必须要持续学习,要知道乌龟最终战胜兔子是持续努力的结果。如果你不进行持续的学习,没有终身学习的精神,那你基于已知世界的生命之路不会走得久远。一旦你停止了学习,其他人就会超越你,整个世界将从你身旁呼啸而过。
忠告精华
要达到世界级的水准,必须达到1万小时的训练标准;而要维持世界级的水准,成为常胜将军,就要像巴菲特一样,成为一台持续学习的机器,活到老,学到老,而且要持续专注。
一天的实践胜过几千年的空谈
你真的能向一条鱼解释在陆地上行走是怎么一回事吗?在陆地上行走一天的经验胜过一千年的空谈。同样,实际管理一家企业一天的实践胜过一千年的空谈。
巴菲特鼓励所有的投资者认真阅读格雷厄姆和费雪的著作,并在投资中实践他们的理论。然而,他遗憾地发现,阅读格雷厄姆、费雪和自己的价值投资书籍的人很多,但真正实践的人却极少。
巴菲特发出饱含困惑的感慨:“知道格雷厄姆的人那么多,真正追随格雷厄姆的人却那么少。我们无私分享传播我们的投资原则,并在我们年度报告中广泛地解读这些投资原则。这些投资原则很容易学,也很容易运用。但是,每一个人唯一想知道的是:你们今天正在买入什么股票?像格雷厄姆一样,我们被很多人广泛地认同,却很少被人真正追随。”
其实,巴菲特的这段话,恰印证了当下年轻人的一种现状——过于偏重于读书,而轻视实践。从小,父母老师就要求年轻人多读书,于是年轻人使劲读、死命读。多读书有好处,可是,很多年轻人却把自己读成了“书呆子”。原因就是,读完书不实践。你读来的知识要知道怎么用,才能用得上。如果不能,读再多书也纯属徒劳。
巴菲特特别重视实践问题。他曾说:“你真的能向一条鱼解释在陆地上行走是怎么一回事吗?在陆地上行走一天的经验胜过一千年的空谈。同样,实际管理一家企业一天的实践胜过一千年的空谈。”他鼓励年轻人读书,但坚持你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应该在读书之后去进行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巴菲特知道,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投资理论正确与否,而且,现实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去实践才能积累经验,才能与时俱进,才不会导致失败。
巴菲特19岁时,读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称自己“就好像见到了光明”。1950年巴菲特到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进入格雷厄姆门下学习。1954年,巴菲特到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格雷厄姆退休后,巴菲特回到奥巴哈创立了投资合伙公司。此后,巴菲特完全模仿导师格雷厄姆的做法,寻找雪茄烟蒂式的便宜股票,通过套利、清算等操作手法投资股票。
虽然在1957~1969年13年期间,巴菲特的年复合收益率30.4%,远远超过了道琼斯8.6%的年收益率水平。不过,他也在多年的投资实践里,渐渐意识到格雷厄姆购买便宜货的投资策略的不足之处。在搭档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吸收了费雪投资优秀企业的思想,逐步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好的经营完善的公司与从价值角度上来看的股票廉价的公司是完全不同的。
1985年巴菲特说:“我现在要比20年前更愿意为好企业和好的管理层支付更高的价格。格雷厄姆倾向于只是看重统计数据,而我越来越看重的是那些无形的东西。”
随着时代发展,当人们利用电脑来寻找格雷厄姆所说的过于低估的价值股机构,并买入这样的价值股后,市场上真正价廉物美的价值股越来越稀少,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越来难赚到大钱了。然而,当时的巴菲特已经走出了格雷厄姆只投资于普通企业廉价股的局限。他听从芒格的建议,吸收了费雪投资超级明星企业的思想,最终使得自己的业绩非常稳定且非常高。
因此,巴菲特常鼓励年轻人去实践,并忠告说:“在管理一家企业时,实践胜于空谈这一道理同样适用。”
年轻人不妨回忆一下我们作为职场新人的见闻和经历。我们不少年轻人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甚至有些人还是博士。但是,你公司的老板却可能没怎么读过书,可能初中都没毕业。你心里不平衡,但是,要知道,老板或上司虽然读书少,但人家见识多,经历多,人家实践得来的知识比你纸上谈兵来得实际、有用。你说你刚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管理学专业,要求公司让你管理一个部门,你觉得你能管好吗?十有八九是不成的。管理不仅是书本上那些条条款款,更多的是管人,是交流。你若没这方面的经验,很难让一个部门顺利运转。
经验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得自实践。所以,年轻人别侃侃空谈,应该多去实践,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怎么去实践?去实习,去游学,去行万里路,去调研,去践行理论,去投资买股票……说一尺,不如行一寸。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检验,去完善。慢慢地,你就知道遇到事情该怎么处理了。在这个过程中,你所领悟到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是无价之宝。
不断读书,不断实践,不断改善,不断进步,是巴菲特一生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年轻人在储存知识、阅读书籍的同时,一定要像巴菲特一样多多实践,不断提升自我。
忠告精华
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那样只会成为一个书呆子。你应该去实践知识,知道怎么用它们更好地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