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彩图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沈姓,是中国五十大姓氏之一,在江浙地区最有影响。

沈姓源出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一、沈姓迁变

春秋时,楚国将孙叔敖封于沈,又封公子贞于沈鹿(今湖北钟祥东),这两个地方的后代都改姓沈,此为芈姓沈氏。

秦朝以前,沈姓主要在河南、湖北两省活动。东汉时,沈姓的活动范围扩展到了浙江。隋朝时,浙江武康的沈姓是当地的望族。唐代,沈姓进入福建,稍后移民广东。明朝末年,沈姓迁入台湾。目前,沈姓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河南三省。

二、郡望堂号

沈姓的郡望主要有吴兴郡、汝南郡等。

吴兴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晋义熙初移吴兴)。

汝南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

沈姓的堂号主要有“吴兴”、“梦溪”、“三善”、“六礼”等。

三、沈姓名人录

在中国历史上,沈姓可以说是人才辈出。春秋时,有一位高士沈郢。东汉时,有一位名叫沈戎的官吏在九江郡担任从事。南朝时梁有一位文学家沈约,是《宋书》的作者。陈朝时,有右仆射沈君理。隋朝末年,沈法兴自称“梁王”,割据一方。唐朝时,沈佺期善于写五言律诗,与宋之问齐名,两人合创了著名的“沈宋体”。唐代还有书法家沈传师、文学家沈既济、诗人沈千运。北宋时有大科学家沈括。明代有女英雄沈云英、画家沈周、文学家沈德符、戏曲理论家沈璟。清朝有画家沈铨、诗人沈德潜、两江总督沈葆桢。近现代则有书画家沈曾植、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文学家沈从文、音乐理论家沈心工、书法家沈尹默、经济学家沈志远等。

四、沈姓名人

1.北宋科学家沈括

1031年,沈括出生于浙江钱塘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1066年,考中进士后,被推荐到昭文阁编辑校对书籍,沈括对天文、历算的研究就是从这时开始的。这期间,沈括写成了《南郊式》,对朝廷祭祀天地的郊祭典礼进行了修改和简化,他的主张很快就被采用。他还被提升为太史令兼提举司天监,负责掌管图书资料天文历法。后来又升任太常丞,掌管礼乐。

缕悬法指南针复原模型

缕悬法指南针复原模型高38厘米、底盘各边长21.5厘米。将磁针用蜡粘接在独根蚕丝上,悬挂于木架正中;架下放置方位盘,盘上用八天干、十二地支与四卦标示二十四方位。磁针垂直于方位盘正中上方,因地磁作用,静止时两端分指南北。这种指南针非常灵敏,缺点是只能在平静或无风处使用。

博学多才的沈括堪称中国古代科学的坐标。他在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药、水利、文学、音乐甚至军事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卓越成就,将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推向新的高峰。沈括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发明了隙积法,成为垛积术的创始人;沈括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地磁偏角;他总结的指南针装置方法,为后世航海指南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编制的《十二气历》为后世的历法改革提供了新的理念;他的地质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至今仍为科学工作者广泛使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除了记载他一生科学研究成果,也记载了大量的中国古代的科学资料,其中就包括毕昇创造活字印刷的事迹,《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沈括不仅是一个科学家,他还是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拥护者和参加者。在新旧两派关于变法问题的政治斗争中,沈括一直坚定地站在进步的王安石一边,即便是变法失败后,沈括始终对王安石保持着诚挚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沈括还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和军事家,在北宋与契丹的边界争端上,沈括和契丹丞相一共进行了6次会谈,最后凯旋而归,不但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也震慑了契丹,使契丹从此不敢再轻视宋朝;在抵抗西夏的侵犯上,他先后出任延安州官和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他不但注意整顿军纪,还改进兵器和阵法,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加强了军事防务。1081年,西夏大举进犯北宋边境,沈括率领大军迎敌,大败西夏7万大军。

梦溪园内沈括纪念馆

这是镇江梦溪园内的沈括纪念馆。

第二年,西夏又以30万大军围攻西北要塞永乐,以8万军队进攻绥德。只有1万士兵的沈括奉命力保绥德,无法解救永乐。结果永乐失陷,2.3万多名宋军全军覆没。因为沈括曾经支持新法,永乐失陷却成了守旧派的官僚借机报复沈括的理由,污蔑他“抗敌不力”、“处理不当”,将他贬为均州团练。

1088年,58岁的沈括辞官归隐,回到润州自己的梦溪园,集中精力创作《梦溪笔谈》。1095年,沈括病逝。

2.“明四家”之一沈周

沈周(1427~1509年),明代著名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年又号白头翁,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他一生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尤其是沈周的画,被评为明代第一。有一次,一位郡守征集画工去绘制壁画,有人做了手脚,故意将沈周也列入了画工名册。别人就劝他:“你和许多大官关系都不错,可以找他们通融一下。”沈周却说:“让我服劳役是应该的,去找人说情岂不羞耻吗?”于是,他便去服役——绘制壁画。不久,郡守进京述职,许多人都向他打听“沈先生”的消息。郡守急忙找熟人,一打听,才知道“沈先生”就是那位服役的画工。

沈周以擅画山水著称。他早年继承家学,师法于父亲沈恒吉、伯父沈贞吉,兼师杜琼、刘钰,后来又取法董源、巨然;40岁以后,他以黄公望为宗,作品拓为大幅;晚年,沈周尤其醉心于吴镇,笔墨更见沉郁苍劲,更趋于成熟。他的主要作品有《云际停舟图》、《庐山高士图》、《虎丘送客图》、《仿子久富春山居图》、《京口送别图》、《雨意图》、《柳荫垂钓图》等。

此外,沈周兼工花鸟、人物画。后人将他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为“明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