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彩图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王姓是当今中国的五大姓氏之一。从史传上可知,中华王姓是“王者之后”,即帝王的后代。据史载,东周时期,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庶人,不久郁郁而终。其子宗敬见王政失坠,便毅然引退,带领家人迁至太原定居,当时太原人称其一家为“王家”。久之,宗敬一家便以“王”为氏了。进入秦汉以后,太子晋的后裔在姓、氏合一的文化背景下,由“王氏”转化为“王姓”。这就是王姓的主要来源。

除太原王姓之外,周文王、周考王的后裔,在改朝换代时或出逃流亡,或夺爵失国,为了让后世子孙牢记他们高贵的出身,于是也以王为姓。此外,帝王赐姓,冒姓改姓,以及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改王姓,也是王姓由来的途径。

一、郡望堂号

王氏郡望主要有太原郡、琅琊郡、北海郡、东海郡等,其中以太原郡和琅琊郡最为有名望,后发展成天下王姓最主要的支派。

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王氏,出自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分为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两部分,祁县王氏以东汉司徒王允为开基始祖,晋阳王氏以魏司空王昶为开基始祖。

琅琊郡:秦始皇置。治所在琅琊(今山东胶南一带)。此支王氏,也出自周灵王太子晋之后,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为开基始祖。

王氏以太原、琅琊、京兆三郡及三槐最为名望,便以“三槐”、“槐阴”等为其堂号。

二、王姓风流满史书

自宗敬在太原郡开姓立宗以来,王姓进行了六次大的播迁,其总的特点是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第一次大播迁,这次播迁使王姓从此出现分支。

据史料记载,秦二世胡亥即位时,任王贲之子王离为大将军,前往攻赵,楚将项羽出兵救赵,双方在巨鹿展开大战,王离兵败自杀,其子王元率家人迁往山东琅琊,世人称其为“王氏琅琊”。这就是王姓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播迁。而当时王离的次子王微,则仍留在太原晋阳。从此,太子晋开族的太原王姓,在中华大地上分衍出“太原王”与“琅琊王”两大系统。这两大王姓又都可谓代代有俊杰、世世出英雄,不仅多大将,多领袖,多宰相,更有数不清的风流名士。秦有大将王翦、王贲、王离;西汉有塞外和亲的美女王嫱;东汉有民间传说以美人计密结吕布、谋诛董卓的王允。晋朝时,王氏盛名更是达到巅峰,有名臣王衍、王玄、王坦之,名满天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以及王导、王敦等名流。当时王姓与谢氏一起被誉为“王谢风流满晋书”。南北朝时出现画家王微、文学家王僧达;隋有名将王世充;唐有六岁能文的王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北宋有名臣王安石;南宋有抗金将领王彦、王忠植;金有全真教的创立者王重阳;元有以《西厢记》名垂青史的王实甫;明清有大思想家王夫之;近现代有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王维舟、王稼祥等。今天,王姓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姓,王姓人遍布海内外,可以说,凡海水之所至,无不有华夏王姓立足于其间。

三、自古王姓多将领

研究王姓,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将领都姓王。在这些王姓将领中,第一个彪炳史册的就是帮助秦始皇一统天下的王翦,他与其子王贲、其孙王离,祖孙三代仕秦昭襄王、秦始皇、秦二世,历三朝大将军。门第显赫的王姓大将还有西汉大将军王凤,他以外戚专权,其侄王莽甚至夺走了刘氏江山。此外,西晋的抚军、安东和征东大将军也均为王姓,分别为王濬、王浑和王弥;东晋镇东大将军王敦更是司马睿的开国功臣,与其兄王导外掌兵权、内执朝政,权倾天下,当时民间流传的童谣“王与马,共天下”即道出了王敦兄弟的权势之盛。隋大将王世充以镇压起义军而备受皇帝重视,而当他羽翼丰满后又扯起了起义大旗,废帝自立,建郑国;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王姓大将还有唐左金吾大将军王式。北宋出了个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自请解职的王守琦;南宋则有两位著名的抗金将领王彦和王忠植,还有武功大夫王坚。此外,王姓将领当中还有一位蒙古人,就是元末的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他是察罕帖木儿的义子,曾立下赫赫战功,总领天下兵马,后来成为明政权的心腹大患。清末王姓将领有王孝祺和王德榜,他们共同对抗太平军,又一起协同冯子材大败法军。

四、起义领袖多王姓

也许正是因为王姓人本为帝王之后的缘故,他们一心想恢复先祖的显赫与辉煌,因而历史上不断有王姓人站出来与统治者一决雌雄。

新莽末年的绿林军起义首领王凤和王匡对于王莽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巧合,因为王莽的伯父叫王凤、侄儿叫王匡,伯父促使他成就了今天的霸业,侄儿辅佐其朝政,而义军王凤、王匡却要打破这一切,后来王莽的江山果然在义军和刘玄的攻击下失守了。西晋时王如领导了南阳流民起义;唐末,爆发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持续时间长达10年,夺取了唐的政治中心,建立了大齐政权。到了北宋,又爆发了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四川农民起义,最终建立了大蜀政权。元末,王权领导了襄阳红巾军起义;明末的王姓义军首领最多,有王自用、王辅臣、王嘉胤、王俊;清代出现了两位女性义军首领,她们是领导川楚起义的王聪儿和领导贵州南笼起义的王囊仙。

五、王姓名人

1.汉匈和平使者王昭君

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晋朝的时候为了避讳司马昭,称为明妃。她出生在南郡秭归县,这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也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她和屈原是同乡,同样的,她也和屈原一样具有忧国忧民之心。

天生丽质的王昭君,周身都散发出一种典雅柔美。可惜的是她被选入宫以后,由于自己太有个性,倔强耿直,不肯贿赂给宫女画像的毛延寿,结果当看到王昭君的带有“丧夫掉泪痣”的画像的时候,汉元帝当下否决了她。这样,她在汉宫中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这种境况一直持续了3年。在这期间,她利用有利的条件,刻苦学习,丰富自己。本来就是秀外慧中,这3年的修养更成就了她的美丽和高雅。

王昭君像

公元前33年,在汉朝的帮助下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的匈奴王呼韩邪来到中原,请求和亲。汉元帝让那些后宫没有临幸的妃嫔们自愿报名。王昭君主动请缨被录取。汉朝一般来讲都是皇帝把王公大臣的女儿冒充公主嫁给匈奴,而王昭君是第一个以平民女子的身份担任和亲大使的。后来,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真容,后悔不已,但又不好反悔,在嫁出王昭君后就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带着自己的心愿和一丝丝的怨恨,离开了中原地区,前往茫茫的草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传说王昭君出塞的时候,非常悲伤,自然而然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凄凄惨惨的曲调,空谷幽兰的她,就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甚至都放弃了飞行,落在王昭君的周围。这就是“沉鱼落雁”典故中的“落雁”由来。

告别了长安的王昭君战胜了重重困难,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到达漠北。匈奴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亦即安宁胡地的皇后),对她疼爱有加。

昭君出塞以后,汉朝和匈奴不再征战,而是和睦相处,边境保持了60多年的和平。她还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她与她的子孙后代和她的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都作出了贡献。后来呼韩邪死了,她又听从汉成帝的意见,随胡族的风俗,嫁给了呼韩邪的长子。

王昭君死后,匈奴人厚礼把她葬在沙漠中,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南郊,她的墓依大青山、傍着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2.外戚专权话王莽

王莽所在的宗族在西汉末年显赫之极,他的几个伯父、叔父个个都担任高官。但王莽本人的家庭却非常贫寒:父亲早逝,王莽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靠亲戚的周济过日子。在这样的生活中,他从小就学会了为人处世的本领,从来不在亲戚长辈面前表露对生活的不满。他乐观平和的表现很受人赞赏。

有一次,王莽的伯父王凤生病了,王莽一直陪在王凤身边伺候他,还亲口尝药,以免烫着伯父。就这样前后几个月,王莽都没有解开衣带好好休息,他的孝顺甚至超过了王凤的儿女们,这使王凤极为感动,因此,他在临死前极力保举王莽做官。

当时很多的名士也联名上书,赞誉王莽的人品和才德,王莽的叔父王商也分了一部分户邑给王莽。于是汉成帝便封王莽为新都侯,食邑1500户,担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一官。其中的骑都尉表示武官,而加上光禄大夫便可以参与朝政大事,至于侍中更加重了他的权势,因为侍中可以侍奉皇帝身边。

当上大官后,王莽仍然非常谦虚,选拔贤才,把皇帝赏赐的钱财分给大家,自己的生活却非常简朴。有一次,他的母亲生病了,大臣们纷纷让自己的夫人来府上探视。王莽的夫人到门外迎接,但众人却将她当作王府的仆人,因为王夫人的穿着太普通。

汉成帝去世后,汉哀帝即位。他对王家把持朝政非常不满,开始排斥王家。为了避祸全身,王莽忍痛辞官家居。那段时间,王莽经常发脾气,痛惜自己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然而汉哀帝在位不久就去世了,王莽在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做了新皇帝汉平帝的辅政大臣。不久王莽就被授予“安汉公”这一尊贵无比的封号。

为了巩固地位,王莽让女儿做了平帝的皇后。不久王莽又得到了“宰衡”的封号,掌握了朝政大权。平帝逐渐对王莽不满,但未等平帝采取措施,便被王莽毒死了。王莽便将刚两岁的刘婴扶上帝位,自己则当起了“摄皇帝”。这时的王莽已经有了篡位之心。公元8年,王莽终于宣布取代“汉”朝,建立了新朝廷,国号为“新”。

铜钱 王莽时铸造

夺取政权后,王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希望来巩固政权。王莽首先改革了官制,结合传说中的上古官制和汉朝原有制度,颁布了新的官制。在中央设置四辅、四将、三公、九卿和六监。地方上则将全国分为9州,125个郡。王莽参照夏商周的井田制,颁布“王田令”,将天下土地改称为“王田”,同时禁止土地的买卖。为了防止奴婢增多,国家劳动力减少,王莽颁布了“私属令”,将奴婢改称为“私属”,禁止买卖。但是王莽的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政权不稳,各地农民暴动不断,其中绿林、赤眉两支起义军势力最大。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王莽派兵四处镇压,但反抗的烈火越烧越旺。

公元23年,王莽派出的大军和绿林起义军在昆阳交战,几乎全军覆没。起义军乘胜直捣长安。10月1日,起义军攻破长安,进入城内。王莽被起来响应义军的一名商人杜吴杀死。

3.第一个疑古问孔的唯物思想家王充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祖父、父亲在钱塘“以贾贩为事”。王充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到京师洛阳入太学,拜班彪为师。“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王充一生在政治上很不得志,相传曾做过几任州、县的官吏,但都没什么实权,多系幕僚性质。因为他嫉恨俗恶的社会风气,常常因为和权贵发生矛盾而自动辞官。因此,每次仕进都为期极短。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著书立说,居贫贱而不倦。他一生撰写了《论衡》、《政务》和《养性》等著作,其中《论衡》一书流传至今。

王充《论衡》书影

《论衡》的主要观念:1.提出自然元气说,否定神学、天命。2.以自然元道观为基础,批判谶纬之学、天人感应等。3.以命定说讨论人性和社会哲学。《论衡》的主要内容:1.揭穿荒诞的迷信,排斥鬼神和禁忌。2.反对盲目的崇拜,批评夸张的记载。3.开厚古薄今之风,宣汉朝之德。

王充的著述活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遭到社会舆论的非难。以致他的学说一旦问世,便被视为异端邪说,甚至遭到禁锢。王充冲破种种阻力,坚持著述。他在《论衡》一书中系统地清算和批判了神秘主义的思想体系,确立了唯物主义思想,难能可贵。

汉代的唯心主义神学,鼓吹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像人一样具有感情和意志,大肆宣传君权神授和“天人相与”的天人感应说。宣扬“天子受命于天”, “承天意以从事”;天神能赏善惩恶;君主的喜怒,操行好坏和政治得失都会感动天神做出相应的报答,而自然界的变异和灾害就是天神对君主的警告和惩罚。王充针锋相对地指出:天是自然,而不是神。他说,天和地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平正无边的物质实体,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日月星辰也都是自然物质,“系于天,随天四时转行”。天和人不一样,没有口眼,没有欲望,没有意识。

在王充生活的时代,各种鬼神迷信泛滥。王充在《论衡》中对各种迷信活动及其禁忌,尤其是对“人死为鬼”的谬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很风趣地说,从古到今,死者亿万,大大超过了现在活着的人,如果人死为鬼,那么,道路之上岂不一步一鬼吗?王充认为人是由阴阳之气构成的,“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 “精神本以血气为主,血气常附形体”,二者不可分离。他指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也就是说,精神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存在,世间根本不存在死人的灵魂。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还否定了圣人“神而先知”, “圣贤所言皆无非”。为了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汉代的唯心主义神学极力推崇古代的圣人,说圣人是天神生的,“能知天地鬼神”、“人事成败”和“古往今来”。王充虽然也承认孔子是圣人,并且也不反对孔子所提倡的封建伦理道德。但他批判了圣人“前知千岁,后知万岁”,有独见之明,不学自知的唯心主义先验论。他认为圣人只不过是比一般人聪明一些,而聪明又是来自于学习。

《论衡》极具战斗性,涉及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阐明了以唯物主义为基本特征的世界观。全书共85篇(现存84篇),分30卷,约30万字。《论衡》是王充从33岁开始,前后用了30多年的时间,直到临死前才写成的,是他毕生心血的凝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4.“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是东晋宰相王导的侄子,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书法家,人们尊称他为“书圣”。

王羲之7岁时开始学习书法,不论寒暑,练字从不间断。他每天写完字,就到门前的池塘去洗笔砚。久之,池塘的水都被染黑了,人们便称之为“墨池”。

王羲之特别喜欢白鹅。据说,山阴有一个道士为了得到王羲之的真迹,专门养了一群白鹅,在王羲之常去的地方放养。有一次被王羲之看见了,意欲求购。道士笑着说:“我的鹅不卖,但您若替我抄一部《黄庭经》,我就送给你。”王羲之欣然应允,抄了经文,领着白鹅回去了。这就是传说中“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41人会于兰亭,面对满目春色,王羲之兴乐而书,写出《兰亭集序》一文,文中“之”字甚多,且文体各异。后来,王羲之又多次重写,但都不如在兰亭所作。后来,“兰亭之会”成了高朋聚首的代名词。

王羲之平日并无意于攀结达官贵人,但他最终还是成了兖州刺史郗鉴的女婿,说来有一个典故。郗鉴在京口时,曾让门生去丞相王导家择婿,王导引来人去东厢。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公子都很出色,只有一人在床上袒腹而卧,似乎不知此事。”郗鉴说:“此人正合适。”这个人就是王羲之。后人以“坦腹东床”来称门婿。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开辟了草、楷书结合的行书道路。他的代表作品《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羲之爱鹅图 清 任颐

5.一代名臣王安石

王安石出生于官僚家庭,书香门第。父亲去世后,家境艰难,有时要靠野菜充饥。他从小就酷爱读书,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王安石年轻时就有经世治国的远大志向,22岁中进士,被派往扬州,在韩琦幕下做官。1047年,王安石出任鄞县县令,任满后又做了十几年的地方官。1059年和1061年,他还先后做过中央三司度支判官和知制诰。

王安石尺牍

王安石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在他年轻时就立志成为商朝伊尹那样的经纶之才,像后稷和契那样造福社会人民。

王安石担任中央三司度支判官和知制诰期间,曾两次给仁宗皇帝上书,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和《上时政疏》中,他提出整顿吏治,改革法度,培养人才的主张,都没有什么结果。

1068年,20岁的神宗皇帝即位,王安石有了施展才华和报国的机会。一心富国强兵的神宗皇帝一即位,就着手准备改革,他对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和《上时政疏》非常认同,认为“除了王安石没有谁能为朕推行新法”。于是,他先任命王安石知江宁府,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神宗还打破常规,特召王安石入殿商讨国事。

1069年,神宗不顾反对和阻挠,将王安石提升为参知政事(副相),第二年又提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

在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开始了持续16年之久的熙丰变法运动,他陆续推行了理财富国的青苗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整军强兵的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整顿吏治、更贡举、兴学校等法令。这一系列新法在农业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免除了农民繁重的差役负担,保证了农业生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还使原来偷税漏税的土地按照实际数目缴纳赋税,还大大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在商业上,打击了垄断市场的富商兼并势力和不法商人囤积居奇、牟取暴利,还使城市商贩有利可图。

熙丰变法还使军队指挥不灵的局面大为改观,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为国家节省了巨额的军费开支。

王安石主持的熙丰变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到元丰年间,中外府库无不充盈,可以支撑20年的财政开支。

而边境防御上,熙宁年间,北宋收复了幅员2000多里的领土,使唐朝中期以后就失守的旧疆域重新回归,这也是北宋历史上仅有的一次。

为了顺利推进改革,王安石还建议神宗进行官僚机构和科举制度的改革。王安石创建了制置三司条例司,整顿了台谏机构,提拔了一批有才学的年轻官员,罢黜了一些反对改革的谏官,选择力主改革的官吏充实台谏机构,使下情能够通达到中央政府,为改革充当耳目;在科举制度改革方面,王安石不但重新设立了以经义、策论取进士的考试科目,还整顿学校,改组了太学,增加太学生的名额,并先后设立武学、医学等专科学校。王安石还亲自编订各级学校的统一教材,他重新为《诗经》、《尚书》、《周礼》三部儒家经书做注,统称为《三经新义》,将它推行到从太学到县学的各级学校,作为科举考试的唯一标准。

由于熙丰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了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和阻挠,新政推行迭遭阻碍。1076年,王安石奏请告老还乡,神宗只得让他以使相身份兼判江宁府。1079年,被封为荆国公后,王安石退隐金陵,直到1086年去世。神宗去世后,熙丰变法宣告失败。

“不知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王安石被梁启超誉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列宁也称之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还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在文学方面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同一般,后人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有诗赞曰:“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6.心学大师王阳明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世称阳明先生,谥文成,后人称王文成公。他出身官僚地主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正统教育,“才兼文武”,有“奇智大能”, 28岁中进士,第二年步入仕途。

年轻的时候,他是程朱理学的追随者。为了实践朱熹“格物穷理”的理论,他曾“格竹子”七天七夜,试图从中领悟出永恒不变的真理,最终不但一无所获,人也因思虑过度累病了。他在极大的失望中,不得不放弃这种尝试,并对程朱理学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条件,游历高山名川,交游道士,苦苦思索哲学理论。1506年,他因为上书请求“去奸臣”,得罪了专权的刘瑾,被贬官到龙场(今贵州修文县治)驿丞。在那里,他日夜静坐沉思。一日深夜,他突然悟出“心即理”,明白了“真理就在自己心中,根本不用向外求”的道理。他在这里得“道”,被后人称为“龙场悟道”。从此,王阳明的思想由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主观唯心主义,并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

“心即理”是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他以此否定了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认为心和理是一个东西,是不可分的,天下的真理都包括在人心中。他还认为,心外不仅无“理”而且无“物”,他说:“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认为客观事物是人的意志活动的结果,离开人的意志,便没有客观事物的存在,是人的意思决定物质,因此,他的哲学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官吏常服 明

明代官吏常服,多戴纱帽、幞头,身穿盘领窄袖大袍。所谓“盘领”,即一种加有圆形沿口的高领。这种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仅臣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只是颜色有所区别。平民百姓所穿的盘领衣必须避开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颜色。

在“知行”问题上,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以此否定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认为知行本来就是一体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知本身就是行动。因此,要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必须从修“心”做起,去“破心中贼”。

晚年,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主张。认为“良知”是人心中固有的道德和是非观念。“致良知”就是要通过内心的省查存养功夫,保持良知不丧失,让天理良心常在,就成为好人了。他想借助道德教化的力量,加强对人心的控制,以挽救明王朝的社会危机。

王阳明做官的成就没有做学问的成就大。但是在做官期间,他还是为老百姓说出了一点心里话。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当时的政治弊病。同时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受到人们的称赞。刘瑾倒台以后,他的官位一路高升,并成功地解决了南赣的多起叛乱。在平定宸濠之乱后,就称病住在寺院。以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讲学。1528年他镇压了思恩、田州、八寨等少数民族的起义,第二年去世。

他的主要作品有《传习录》、《大学问》,后人把他的作品辑录为《阳明全书》(即《王文成公全书》)。

7.中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王夫之

王夫之出生于明朝末年一个没落的地主阶层知识分子家庭。1644年,王夫之25岁时,清军南下占领湖南,他在湖南衡山揭竿而起。失败后王夫之投奔南明永历政权,因弹劾权奸,反遭迫害。后经农民军领袖营救,才得以辗转逃回湖南。为躲避清朝政府的缉拿,他隐姓埋名,逃亡于湘南各地,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当军事抗争毫无意义之时,王夫之转入文化思想领域,去从事另一种形式的斗争。他把自己的亡国之思和对时局政治的思考寄托于学术领域,勤恳著述40年,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教育、军事、伦理、自然科学等诸方面,建立了超越前人、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深入研究《周易》,探讨改革社会的方法,先后撰成《周易稗疏》和《周易考异》两部著作,为终生精研《易》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还撰写了堪称民族宣言的政论著作《黄书》。

王夫之对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贡献。他继承和发扬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吸取当代新兴“质测之学”的成果,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创新和求实精神,对社会现实进行了高度的哲学概括,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发展到时代条件所允许的高度。他从哲学上和政治危害上全面清算了宋明理学唯心主义,以科学方法剖析了宋明理学的理论根源,并以其在批判中建立的“别开生面”的朴素唯物辩证法体系,为统治中国思想界数百年的宋明理学乃至整个古典哲学做了总结和终结。

王夫之还以唯物主义一元论为依据,从探究人的本质出发,研究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规律及动力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从而建立其独特的历史观。他在考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理势合一论。他把历史发展的现实过程称作“势”,认为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一种客观必然趋势,而发展趋势中所包含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他称之为“理”。

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除了《读四书大全说》、《四书训义》、《尚书引义》和《时记章句》等哲学论著外,还撰成《春秋家说》、《春秋世论》、《续春秋左氏传博议》等早期史论,反映了17世纪我国学术变迁的新动向;并以《诗广传》一书另辟学术门径,试图跳出中世纪诗学的狭隘眼界。

62岁以后,王夫之在衡阳石船山麓筑草堂定居,他不顾年迈体衰,贫病交加,撰写了《周易内传》、《周易内传发例》、《庄子通》、《庄子解》、《相宗洛索》、《张子正蒙注》、《宋论》、《读通鉴论》、《俟解》、《搔首问》、《噩梦》、《四书笺解》、《楚辞通释》及《诗话》《夕堂永日绪论》诸书,可谓著作宏富。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王夫之逝世于石船山下的草堂内,时年74岁。他的墓碑上写着“明朝遗民王夫之之墓”。

《噩梦》 王夫之

该书对当时社会的田制、赋税、吏治和科举制度提出改革的设想,主张土地归耕者所有,表现出了进步的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