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图馆:宋词三百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女冠子

◎韦庄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无人知。

【注释】

①君:“君”可以指男也可以指女,此处当是指韦庄的旧恋人。②佯:假装,有意掩饰。

【译文】

四月十七日,正好是去年的今天,我与你作别。你强忍着泪水,佯装低头,脉脉含羞,眉头紧锁。

不知魂魄已因思念而断,只有梦空自相随。除了天边的月亮,没有人知道。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女子回忆去年与情人告别及别后相思的情形,语言清新流畅,感情真挚动人。

上片回忆与心上人告别。“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这三句,点明时间。女主人公将分别的日子记得如此清楚,恰恰说明其用情之深。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这两句写别离时女子的情态。“忍泪佯低面”,她强忍着泪水,低下头去,她为何要这么做呢?为了掩饰。她害怕郎君看到自己满脸泪水而心中有所牵挂。“含羞半敛眉”,千言万语,欲说还休,尽在含羞敛眉中。这两句通过白描手法,生动地再现了送别时女子玲珑剔透的面部表情以及细腻真实的心理活动。

如果只看上片,会觉得此词只是一般性的回忆。然而下片陡转,“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方知上片竟然是一场梦,将别后思念抒发得异常沉痛。“魂断”即“魂销”,江淹《别赋》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不知”故作糊涂,实指知,但比知更深更悲。君去人不随,也不能随,只好梦相随。一个“空”字,蕴含着相见无期的惆怅。

“除却天边月,无人知”,古人常对月抒怀,凭月寄托相思之情,因而月成了女子唯一的知己,这是多么无奈的选择啊,更见其孤独、寂寞。

菩萨蛮

◎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注释】

①红楼:歌馆妓院。②流苏:绒线制成的穗子。③金翠羽:指琵琶上用黄金和翠色羽毛装点的饰物。④黄莺语:形容弦音婉转如黄莺啼鸣。

【译文】

红楼别离的那个夜晚真令人惆怅,香灯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残月将落,我离开家门时,美人和着泪水同我道别。

他乡歌女弹奏着插有金色羽毛的琵琶,弦上黄莺私语。出门时她嘱咐我早早归家,绿窗中人如同花般娇艳。

【赏析】

唐朝末年,黄巢发动起义,攻破长安后,词人逃往南方,因思念爱人而作下此词。这首词从整体来看只是写离情,然而写得特别曲折深隐。

词的上片写离别情景。“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这两句点明是分别,着重描写分别时的环境。红楼中,香灯下,罗帐半卷,这景象是多么富丽、温馨,正是这怡人的景象更加衬托出别离的惆怅,此之谓“以乐景衬哀情”。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这两句写送别时两人难分难舍的情景,着意描写女子的情态。他们实在不忍分别,一宿未眠,直到残月将落时,爱人才带着泪水,送词人离开。

词的下片追忆离别前的一个片段。“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词人在他乡听到歌女弹奏琵琶,而那婉转如黄莺啼啭的琵琶声更勾起词人对爱人的怀念来,他也曾如今天一般听她拨弄琵琶。“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这两句写词人由“黄莺语”联想起爱人临别时的叮嘱。她要他早日还家,绿窗前的她如同花儿一般美丽,也如花儿一般容易凋谢。

思帝乡

◎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注释】

①足风流:那么风流倜傥。足,那么。②拟:打算。③羞:羞愧。

【译文】

春日出游,吹得满头都是杏花。道路上谁家的少年生得如此俊秀?

我打算嫁与他,伴他一生才罢。纵使被无情地拒绝,也不能使我感到羞愧。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女子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的情歌。

整首词以女子的口吻写成,语言质朴而多情韵。从内容上看,歌者是一位天真烂漫、性格大胆、敢于热烈追求爱情的少女。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点明时间是春日,并勾勒出一幅美好的春日图画:一位妙龄少女去郊外游春,杏花纷纷扬扬,落了满头。春意已浓,少女的春心也在悄然萌动。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少女正沉醉于明媚的春光中时,忽见陌上站着一少年,他是那么倜傥风流,少女不由得春心荡漾,深深爱上了他。这一见钟情的情感是多么美好。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初次相逢,少女便倾心相许,可见其情之深浓、热烈。她爱上了他,愿意嫁给他,但这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对方是否有意她还不知道呢。但她不在乎,决绝地喊出:“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纵使他拒绝她的热情,她也不觉得丢脸,这在世风保守的古代社会是骇人听闻的。由此可见,我们的女主人公对于爱情是多么地专注与执着。

荷叶杯

◎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注释】

①暗相期:偷偷约会。暗,暗地里。②音尘:音讯。③无因:没有机会。因,机会。

【译文】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与谢娘相识的情景。临水的堂屋西面画帘低垂,我们携手偷偷相约。

清晨的黄莺,将落的月儿都令人惆怅,相分别,从此隔断音。如今都是流落异乡之人,相见更没有机会了。

【赏析】

这是一首相思怀人之作。

上片回忆与心上人初识、定情的情景。“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开篇便点明是追忆往事,并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一罗列出来,言语简练。“谢娘”在古代一般是对心爱女子的代称。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他们相逢于花下,两人一见钟情,遂暗相密约。水堂西畔,画帘低垂,两人相许终身。

下片诉说离别后的相思之情。“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怎奈好景不长,两人不久便相别离。离别时分,词人是多么惆怅,莺声本是婉转动听的,可此时听来却变得恼人了;连那平日里看起来温柔多情的月色,现在也变得冷清了。晓莺催人起,残月伴我行,怎不令人感伤?两人分别后,从此天各一方,杳无音讯。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由于唐末战乱频仍,两人被迫分离,这两句写出词人那种四处漂泊、相见无期的深沉感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