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作用

学习目标

国际贸易的作用是国际贸易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沿革以及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并从微观层面上掌握国际贸易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本章导读】

1970年,加纳与韩国的生活水平大致相同;当年加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50美元,韩国为260美元。到了1992年,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韩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790美元,而加纳仅为450美元,这反映出两国完全不同的经济增长率。1968—1988年间,加纳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5%,而1980到1992年间仅为0.1%。相反,1968到1992年间韩国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9%。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韩国政府特别支持贸易,而加纳政府却不鼓励本国的生产商参与国际贸易。

加纳于1957年获得独立,他是英国在西非的殖民地中最早获得独立的国家。在该国的第一任总统克瓦米·恩克鲁玛的影响下,该国对很多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实行进口替代政策以促进本国在某些制成品方面的自给自足,并且采取阻止本国企业进行出口贸易的政策。结果,加纳这一当年非洲最繁荣的国家之一现在竟变成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加纳采取的是内向型贸易政策,这使该国的资源转向其没有优势的基本农作物种植和制造业领域,而不再种植可可这一该国在世界经济中享有绝对优势的经济作物。这种资源的低效使用损害了加纳的经济,也抑制了该国的经济发展。

再来看看韩国政府所采取的贸易政策。世界银行把韩国贸易政策的特点归纳为“极为外向型”。与加纳不同,韩国政府强调对制成品的进口设置低障碍(对农产品则不同),并采取刺激措施鼓励韩国公司进行出口。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韩国政府逐渐将进口关税的平均水平从进口产品价格的60%降低到80年代中期的20%以下,并将大多数非农产品的进口关税降为0。此外,受配额限制的进口产品的数目也从50年代后期的90%以上减少到80年代初的0。同时,韩国政府给出口商的补贴也从50年代后期的占销售价格的80%逐渐下降到1965年的不到20%,到1984年则不给补贴。除在农业部门(农业部门的游说集团强烈要求对农产品实施进口限制)以外,韩国的贸易政策逐渐向自由贸易发展。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沿革

经济增长永远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和交换活动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深了各国间的相互往来与依赖。当今的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封闭锁国而取得经济的迅速发展。发展对外贸易,对任何国家的国民经济而言都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以及对外贸易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等问题一直是许多学者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成为贸易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界一直争论的焦点之一。根据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国际贸易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并为剩余产品找到市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起飞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程度逐步加深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不可避免地会被卷入到这一时代浪潮当中,想要闭门造车实现本国的工业化进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对国际贸易进行有效的利用并走出一条适应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就成为一个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过分贬低或夸大国际贸易影响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

(一)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模型

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问题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提出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模型,对以后的理论发展有重要影响。斯密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斯密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最初思想。后来的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还有战后的D·R·纳克斯等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涉及到这一内容。而专门论述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并引发一系列争论则是从罗伯特逊开始。

(二)罗伯特逊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

1937年英国学者罗伯特逊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其主要着眼点在于阐述后进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后来美籍爱莎尼亚学者纳克斯通过分析19世纪英国与新殖民地区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后,在20世纪50年代对这一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他认为:19世纪的英国(中心国家)的经济增长,通过外贸带动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外围国家)的经济增长,外贸起到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关键因素,是中心国家经济增长使得对初级产品需求的扩大。这样,初级产品的生产国即外围国家就成为国际分工格局的受益者,其初级产品的出口迅速增加,而高度的出口增长率会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转换过程,把出口部门的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其他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

贸易发动机命题提出后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从发展经济学家中产生的现代贸易发动机理论,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不但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同它们自身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更着重强调它们的出口增长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刘易斯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而欧文·克拉维斯在1970年发表的《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侍女:19世纪与20世纪的相似点》一文中更是指出:19世纪经济取得成功的国家几乎都不是以出口主导型增长为其标志,而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国家在19世纪倒有过相当大的出口扩展,其规模不亚于一些温带地区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出口扩展。他认为,应该把贸易扩展形容为成功的经济增长的侍女,而不是经济增长的自主发动机。这种贸易“侍女”论后来被许多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所接受,有的作了进一步的引申发挥。如有人指出,按照刘易斯的分类模型来看,真正的发动机应该是其他原因或条件,而对外贸易的作用仅仅是提供燃料。在发展经济学内部,古典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和新古典学派都认为,贸易对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利润率的影响而发生作用的。也有人认为,对于岛国或小国,贸易可能起到发动机的作用,但对于幅员辽阔的大国,外贸对其经济增长一般只起着相当程度的作用,而非发动机的作用。

(三)普雷维什和辛格的“中心—外围论”

以普雷维什和辛格为代表的一些拉丁美洲经济学家对发动机命题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他们从分析贸易条件恶化的角度展开了,他们认为,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中心,控制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地带,外围国家只能顺应中心国家的发展。这种依附关系在国际贸易方面则表现为发展中国家贸易非但不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反而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他们认为,一百多年来,初级产品的价格与制成品的价格相比下降得相当大,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格局主要是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这种情况必然引起整个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发展中国家必须出口愈来愈多的产品才能换回既定数量的进口,对外贸易的发展反而会导致与经济发展本身背道而驰的“不利的成长”——贫困化增长。

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亚洲“四小龙”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通过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先后步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发动机学说再度流行。经济学家迈耳对这一学说进行了进一步补充,他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一书中指出: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的高速增长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利益:

第一,出口扩大意味着进口能力的提高,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资本货物的进口不仅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而且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二,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国内的投资流向越来越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促进生产的专业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出口的扩大克服了国内市场狭小的局限性,生产规模可以不断扩大,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第四,出口的扩大,特别是加工制成品的扩大,会增加对向出口部门提供物资投入的部门的需求,这些部门转而向其他供给部门增加需求,如此循环往复下去,不仅带动所有部门的发展,而且会大大地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这一点对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国家尤为重要;

第五,出口的不断扩大鼓励外资的流入,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国内投资不足的难题,而且能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普遍缺乏资本的落后国家日益重要;

第六,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会促使国内出口产业以及相关产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二、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或者说对贸易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认识不一,但在“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这一点上却取得了共识。概括说来,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是通过下述这些机制的作用而实现的。

(一)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贸易,实际上就是把本国的企业纳入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之中。一方面,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将促使本国的企业提高效率。竞争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同时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即使本国企业在本国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仍然不得不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出口企业不能不同外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展开竞争。为了扩大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出口企业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生产出成本低、质量好的商品去参与竞争,并不断按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按国际标准生产,按国际营销惯例办事。这无疑会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无疑是一国经济发展最本质的基础。

(二)市场开拓带来经济增长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市场的扩大。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无疑会有力地带动经济增长。先看出口,出口企业往往是面对世界市场来组织生产,市场容量大,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降低,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事实上,许多工业部门要求有适度的初始规模,具有规模经济的性质,如汽车、电冰箱、电子计算机等等,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可以使成本降低很多。如果一国的企业在为国内消费者提供这一类商品的同时,还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同类产品,不仅能提高企业赢利水平,而且国内公众也只需支付较低的价格。不仅如此,在出口贸易的带动下,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又可以带动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以至各种各样的从属的工业部门都建立起来。因为在经济运行中,各产业之间呈现出各种联系。所谓“联系”,是指一个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有两个方面:一是后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二是前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果出口产业是“联系效应”大的主导产业,就可取得很大的“乘数效果”,带动其他一系列部门的发展,从而循环反复地连续推动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再看进口。从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生产的产品,往往能起到开拓国内市场,引导新产业成长的作用。由于国内仍未生产,一时无法确定新产品会有多大的市场,即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社会需求量究竟是多少。当国内进口需求很大,以至即使高关税壁垒也难以阻挡进口时,国内企业就得到了明确的生产信号,进口替代的工业由此发展起来。实践证明,进口替代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就是进口商品刺激国内需求,进而导致进口替代工业部门的产生。如果条件具备,进口替代部门还能转变为出口部门。进口国外的新产品还可促进一国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

(三)推动企业创新和技术进步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进口看,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其作用类似于创新对增长的刺激,而且还节省了创新的成本。从出口看,出口的扩大使得创新活动所能获得的收益上升,从而反过来刺激本国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带动经济增长。

(四)加速资本积累

开展国际贸易能加速资金积累,促进经济增长。一般说,国际贸易从三个方面促进一国的资金积累。一是出口部门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能提高积累率,从而加速发展。二是外贸的发展为引进外资提供必要的条件。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最终是由该国的出口能力决定的。出口越多,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的余地就越大。另一方面,进口往往同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联系在一起,这又可利用外国的资金来引进技术和设备等等。三是对进口竞争部门提供刺激。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满足于现有的市场,积累扩大再生产的动力不足。进口市场竞争的出现,使企业产生了提高积累率的巨大压力。无论什么情况,积累总是扩大再生产、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优化经济结构

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现代经济发展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结构优化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题,是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所谓产业结构的优化或合理化,是指一二三产业之间比例协调发展,各产业内部的结构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结构,以及各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移。扩大对外贸易,无疑可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积极作用。一方面,由于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实现绝对平衡的增长,即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刚好符合,因此需要利用世界市场。当国内资源过剩而需求不足时,就面对国外市场组织生产;而在国内需求很大,但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条件时,就适当进口。另一方面,扩大对外经贸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引进竞争机制,就必然要发展本国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产业,淘汰和放弃某些不合理的产业,以优化资源配置。进出口竞争的刺激和进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又会促进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六)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换,从而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对一国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示范作用和某种教育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交换带来的利益还要大,它促进人们思想的进步、思维方式的改变和观念的更新。尤其是现代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孕育出来的精神文明成果,诸如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冒险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等等,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尤为重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抵制资本主义固有的腐朽思想侵蚀的同时,大胆吸收一切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文明成果,使人民逐渐摆脱封建的、小生产的以及“左”的思想的束缚,抛弃了封闭落后、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精神包袱,大踏步走向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舞台,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应该看到对外贸易绝非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一国经济增长应取决于多种因素。除对外贸易外,还有生产要素、科学技术、资本流动等因素。对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还应该看到另外一些方面:

(一)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变化的

诺克斯认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理论适用于19世纪,其理由是,英国的经济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带动了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成为这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到了20世纪,由于国际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一学说不再适用。原因是,中心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未通过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增加而传递到其他国家。战后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国民经济并未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对外贸易并非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

如进口尤其是奢侈品进口的大量增加,会导致国内储蓄率的降低,外汇储备的减少,贸易收支逆差,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出口乃至总需求的继续增长,不但不会增加国民收入,反而会造成通货膨胀。而且,出口增加与投资增加所造成的通货膨胀有所不同,出口增加所引发的过度需求本身并不会形成生产能力,因而会助长通货膨胀。

(三)经济增长并非完全取决于贸易顺差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国的经济增长不单单取决于出口贸易或者贸易顺差,还依赖于资本流动和科学技术。

(四)出口增加带动经济增长也是有一定条件的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是,出口是以初级产品为主,而进口则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由于初级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这显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体现出来。

总的来说,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微观的,也要有宏观的。由于各国现实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性,没有统一的模式。国际贸易能否发挥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要看一国能否选择正确的外贸政策和外贸发展战略,并能适时地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情况调整这种政策和战略。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与企业发展

一、开展国际贸易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企业,无疑是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角,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是在一个复杂的国际竞争中进行的。因此,企业必须关注各国之间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制定和调整贸易规模、营销组合策略,让国际贸易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指一国开放国内市场,加速了生产和交易空间的扩大,提高了企业动态运营绩效。各经济主体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通过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国际资本的流动、知识和技术的传播,缩小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入,彻底打破了国内行业、部门的垄断,逼迫国内垄断企业在国际平等的竞争中求得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把创新作为推动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这一理论通过对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发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大部分原因,应归功于生产率的提高。将创新活动内生化视为有目的的研究和开发投资的结果,这一投资活动的显著特征是,不仅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率,还能带来溢出效应和外部收益。

在经济学家看来,国际贸易是国家作为不同的整体、相互之间所发生的经济交往活动,企业积极谋求扩大出口,而获得的收入和剩余也将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进口看,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从出口看,出口的扩大使得收益上升,从而反过来刺激本国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带动经济增长。

二、开展国际贸易促进企业利润的增加

企业利润的增加,是指企业面对竞争而努力提高自身的效率,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是企业承担风险的主要报酬,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贸易,实际上就是把本国的企业纳入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之中。

国际贸易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变化,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因此,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视角和标准,看待利润与企业利益。

从微观主体来看,一方面,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将促使本国的企业提高效率。竞争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同时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另一方面,出口企业要同外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展开竞争。为了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出口企业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生产出成本低、质量高的商品去参与竞争,并不断按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按国际标准生产,按国际营销惯例办事。这样会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无疑是一国经济发展最本质的基础。

从宏观上看,国际贸易的外在性会给企业带来未被市场交易包括在内的额外成本和收益。这种外在效应对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表现在通过国际贸易使一国企业的成本降低,利益增加;消极的影响则恰恰相反。如,从2001年的“9·11”事件到世界各地的反恐怖活动,使得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和保险费用提高,大大增加了企业交易成本;有专家估计,自“9·11”以来,世界性商业财产和负债保险费平均增加30%,安全措施使国际贸易成本上升1%—2%。而且,恐怖活动并未终止,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增添了变数,也威胁着世界贸易的增长。

三、开展国际贸易促进企业产品周期的调节

产品周期的调节,是指企业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调整产品产量,延长产品周期,制定经营策略。

创新是产品周期的核心,20世纪上半叶,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独特的任务。创新一般包括:新产品的发掘,新技术的应用,新市场的开拓,新原料供给的发现,生产要素新组合的应用和新经济组织形式的采用。到了60年代,经济学家费农又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

在动态社会里,创新是无止境的,产品周期的调节,对企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它直接影响单一企业的国际化生产战略。在新产品阶段,创新企业拥有的垄断技术优势,由于产品尚未完全成型,技术未加完善,替代产品少,产品附加值高,仅国内市场就能摄取高额利润。在成熟产品阶段,创新企业技术垄断地位日益下降,市场竞争激烈,替代产品增多,产品的附加值不断走低,企业只能走降低成本之路,创新企业的国家和一般发达国家市场开始出现饱和,企业把目标投向发展中国家,逐步放弃国内生产。在标准化产品阶段,生产技术、规模及产品本身已完全成熟,垄断优势消失,成本、价格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发展中国家已具备明显的成本因素优势,企业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在发展中国家大量投资建厂,再将产品远销至别国和第三国市场。

创新企业即包括国际一流跨国公司,一般国际化公司,又包括具有相对成本优势的小公司。这些公司在产品周期调节中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市场、技术程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如,中国海尔集团自1984年创立以来,从一个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一跃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家电企业,2004年营业收入额达到1016.2893亿元,拥有白色、黑色和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牌群,海尔就是在产品周期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国际化生产战略调整的结果。

四、开展国际贸易促进企业规模的调整

企业规模的调整,是指企业要根据规模经济作出国际营销决策,调整产、供、销结构,向着国际市场良性循环的轨迹发展。

规模经济是指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企业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如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为各国企业的市场观念和经营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模经济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企业便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更加专业化地进行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在当代工业化的产业结构中,很多产品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呈下降趋势。这种规模经济的取得,使企业增强了竞争力,本国的消费者也会因此而获利。

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即变成了规模不经济。企业如果没有作出正确的国际分销、定价和促销决策,使得产品滞销,同样会由规模经济变成规模不经济。只有企业生产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才为规模经济;若企业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则为规模不经济。显然,在国际贸易中规模经济与否是由于企业变动自己的生产规模的结果。

总之,在国际贸易不断深化的今天,世界格局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巨变。国际贸易环境已经成为各国制定对外政策或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与信息工具的革新,国家间政治敌意的淡化,区域性经贸集团的形成,使得国际贸易的需求和供给日益增加;贸易活动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生态环境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又使得贸易与环境在本质上构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因此,企业求生存,必须时刻关注国家的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通过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不断改善企业的生产质量,从而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从上面的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也可以看出对于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还有争论,主要存在促进论、阻碍论和折衷论。促进论的代表是罗伯特逊,他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而普雷维什则以“中心—外围论”表示反对。

为了支持各自的理论,经济学家也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国内外大批学者运用我国的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大都支持外贸,特别是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因为进口贸易也是对外贸易的一方面,所以也有很多学者把目光转向进口贸易,考察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外贸易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不同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情况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要对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重新进行审视,不能一味崇拜出口,也要重视进口贸易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重视出口而排斥进口,认为进口会减少GDP的增长,从中世纪的欧洲重商主义学派就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有这样的看法,包括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贸易乘数论也认为出口会带动经济的增长,而进口会抵消这种作用,而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明显地告诉人们净出口增加国民收入。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看到进口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出口贸易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的一些新情况值得我们深思、重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加工制造业带来的冲击,使得国内的许多制造业企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对出口加工类的企业打击更大,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减退,出口增幅下降。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低端产品,高新技术含量有限,我国的制造业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所以出口贸易是否对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有重大的作用还值得我们去探讨,而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的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被重视。

一、静态国民收入恒等式对进口的忽略

长期以来,关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直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无论从早期重商主义的严格禁止进口到晚期重商主义保持贸易顺差的思想,还是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都将进口看作是国民收入的漏出项或漏出因子,经济增长的负因素,致使长期以来一直将焦点集中在出口上。在贸易政策方面,国家通过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出口,而对进口则实行不同程度的关税和非关税限制措施。这种观点和做法抹杀了进口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目前,国内统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评价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从净出口的角度来评价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其公式为:

GDP=C+I+(X-M

即: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并由此推出的增量恒等式:

ΔGDP=ΔCI+(ΔXM

以及由此而推出的外贸对经济增长的量化公式:

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净出口增加额/GDP增加额)×100%

外贸对GDP增长的拉动度=GDP增长的百分点×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度

但是,按照这种方法衡量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存在很大缺陷。其主要的缺陷在于,使用这种方法测算的“外贸贡献度”指标低估了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该方法对“外贸贡献度”的测量仅仅是直接从国民收入恒等式出发的一种会计核算。尤其是片面强调净出口及其静态结果,它只能反映某一年度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各个变量之间的直接的数字关系,不能充分揭示国民经济几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的动态联系。如果将上述恒等式扩大到世界经济范畴,一国的出口必然是另一国家的进口,即X-M=0。意味着世界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为零,这与人们看到的国际贸易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现实是相悖的。

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进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早要追溯到亚当·斯密,他认为出口带来的收益以及换回本国需求的产品没有机会成本的付出,因此必然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后来的大卫·李嘉图也指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就能稳定物价,阻止利润下降的趋势,保证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正因为如此,才有人提出美国能保持如此久的高增长低通胀发展,中国廉价的商品输入是原因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新贸易理论将进口贸易作为主要因素来解释技术进步,认为进口贸易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通过进口技术先进国家的产品,可以使其包含在产品中的先进技术扩散到本国,工业后发国家也可以通过进口贸易,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国内的劳动生产力。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刺激需求的扩大

进口本国尚未生产的产品,开拓了国内市场,可以诱导国内新产业成长;进口本国没有或稀缺的资源,满足了生产的需要;进口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相当于创造环境财富;进口国内已经生产的产品,就发出明确的扩展信号,进口替代的工业由此发展起来;进口投资品使劳动力比较优势得以发挥,条件具备时转变为出口的扩大;进口还可能使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产品,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并刺激其他需求的扩大。

(二)激发创新,促进技术进步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对外贸易不仅有利于后进国在技术上的学习和模仿,还能够直接进口发达国家的技术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加速经济增长,形成一种“赶超”效应。技术进口对引进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首先,国外质优价廉商品的涌入会增加国内进口竞争企业改进技术的压力;其次,引进先进技术可以加速引进国技术进步的进程,节约技术开发经费,是技术落后国赶超世界技术先进国家的一条捷径;最后,在利用引进的技术进行生产和试验中,引进方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摸索、了解和吸收引进技术的知识和技术诀窍,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进口推动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实现面向国内市场的经济增长。

通过进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发展经济是各国政府的必然选择。可以说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进口节省了创新的成本,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以及先进管理思想等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可以节省时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为发展高科技产品、培育后发优势提供可能。同时进口的过程,也是人们思想进步、思维方式改变和观念更新的过程,更是制度创新的过程。

(三)促进资本积累

通过进口的支持,出口部门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积累率,加速发展。进口还为国外资本的进入提供必要条件,弥补了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进口竞争还使企业产生了提高积累率的压力,而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四)通过进口更好地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调整和协调发展

经济落后国家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利用后发优势,优先扶持和发展最有发展前途的战略性产业。通过合理调整产品进口政策,使进口政策与支柱产业发展相一致,可以有效地促进国内产业的改造,产业结构的完善和产业组织的协调。另一方面,通过进口把本国企业纳入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之中,必然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激烈的竞争加速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迫使落后的产业及时淘汰,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关键概念

经济增长 动态生产率理论 “剩余产品出口”模型 中心—外围论

思考与练习

思考题

1.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是什么?

2.国际贸易从哪些方面促进经济的增长?

3.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