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分工理论
学习目标
所谓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就是有关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决定国际贸易总量、构成、方向即国际贸易模式等的系统说明,它是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系统的掌握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脉络,能够应用国际分工理论分析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本章导读】
打火机是一个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传统产品,至今世界上还保留着不少百年历史的品牌。20世纪50年代,欧洲盛产打火机;60年代末,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以价格优势迅速取而代之,成了世界打火机生产基地。20世纪80年代,旅居海外华人或出国回来的人带些小礼品回家,这些礼品中就有日本等国外的打火机。一只小小的打火机,当时价值三四百元。80年代未开始,温州人“玩”打火机,完全是个小学生,居然在十几年后称雄世界。
面对温州一下蹿出3000多家打火机厂,日本等国的厂商全傻了。温州的打火机,初看与日本打火机差别并不大,虽然做工粗糙,工艺简单,可是,它便宜。日本等地商人做过多种努力,但他们有劲没处使,也没法使;温州打火机太便宜了,它的价格还抵不上日本工人生产它的工钱的一半。日本广田公司原是日本最大的打火机厂家,在被温州同行打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决定关闭日本的生产线,到温州进行贴牌生产。现在,日本、韩国、美国及欧洲等10多个国家在温州定牌生产打火机。
一只小小的打火机,有数十个零配件,如果这些零配件都由打火机厂商自己生产的话,成本将高得惊人。比如,一只电子点火器,10年前依靠进口,一只要四五元,温州人自己攻克生产难关后,进行分工生产,每只只有0.2到0.3元。温州打火机2001年已占据着世界打火机70%—80%的生产份额,年产打火机5.5亿只,销售额为30—40亿元。
温州打火机成功的启示告诉我们,不仅因为温州人聪明,能吃苦耐劳,也不仅因为温州劳动力价格低,温州所特有的社会化大分工的生产环境,使温州形成良好的规模生产格局,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含义与作用
一、国际分工的概念
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若干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的而又相互联系的工作。它是人们在进行生产、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认为,分工就是“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因此,“如果在考察生产时把包含在其中的这种分配撇开,生产显然是一个空洞的现象”。可见分工属于生产范畴。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是分工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分工又有利于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改进技术设备,推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分工形成、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历史。
社会分工是整个社会内部创造使用价值的各种有用劳动按照生产的内在规律进行的有机组合。社会分工具有广泛的内容,实际上是一个包括产业之间的一般分工、产业内部的特殊分工、生产过程中的个别分工等的复杂的分工体系。社会分工是各种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现象,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在一国中国民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是以社会内部和每个生产机构内部的分工为基础的。在世界范围内,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贸易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因素则是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向纵深发展的产物,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特别是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建立后,这种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国际分工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出现了,并且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加巨大。
一方面,国际分工,不是在国内各地区之间,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包括其自然的和社会经济的优势,形成各国之间的优势互补。它必然从世界总体上,更大地促进生产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品质量的改进,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哪怕是大国的国内生产所不可比拟的。
另一方面,国际分工有可能使各国在其具有相对优势的部门或产品上,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取得规模效益。例如,一个国家的某种生产,如果具有优势,则在国际分工中,可以世界市场为对象,重点发展这种生产,扩大其生产规模,从而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这比各国都从事以本国市场为对象的小规模生产,效率自然要高得多。
二、国际分工的类型
国际分工的类型是指各类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按照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具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垂直型国际分工
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分工。19世纪形成的传统国际分工就属于垂直型分工。当时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是工业国,处于“中心”地位,而绝大多数亚、非、拉美地区的国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经济非常落后,只能生产初级产品,如农产品和矿产品,成为宗主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及食品供应地,并按照宗主国的需要来生产与消费。二者之间的分工是垂直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类型的分工有所削弱,但仍然是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主要的分工类型。
(二)水平型国际分工
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中的分工。从历史上看,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技术水平不一,形成了这种类型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之间在新兴工业部门内部的现代化生产中横向经济联系和协作生产加强,推动了水平型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从发达国家之间延伸到发达国家之间与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也属于水平型国际分工。战后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走上自主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由于历史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国家经济结构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它们之间的分工主要表现为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专业化分工。
(三)混合型国际分工
即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从一个国家来看,它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参与“垂直型”的分工,也参与“水平型”的分工。例如,德国是混合型国际分工的代表,它对发展中国家是垂直型,而对其他发达国家是水平型。
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促进了世界产业内部分工的深入发展,使水平型国际分工成为主要的国际分工形式。
三、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分工是各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和格局决定了该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和贸易利益等。与此同时,各国对外贸易又是国际分工利益实现的途径和枢纽,各国对外贸易的模式与措施影响着国际分工的发展,由此,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关系。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体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市场,都意味着国际竞争,国际竞争与国内市场竞争相比,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可能更激烈。激烈的竞争,对各国企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外部压力,迫使它们提高技术,改进经营管理,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在国内,这种强制的外在力量要小得多,特别是在国家实行劳动保护政策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第二,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和世界规模上,实行生产要素的流动,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人才、原材料、能源、信息、知识等的流动。就意味着资源有可能在流动中接近最有效的配置,从而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生产的发展。
总之,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对促进世界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生产现代化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积极作用,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分工产生、发展的历史。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的而且又相互联系的工作。分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国际分工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通过国际贸易而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相联系。同时,这种生产国际化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分工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国内社会分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展而趋向于外向型的发展格局,并进一步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作用,演变为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劳动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分工,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发展和形成的基础。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但只有在国家出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形成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15世纪末、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国际贸易开始迅速扩大,这些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社会经济状况。意大利北部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扩展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荷兰的安特卫普、英国的伦敦等先后成为繁荣的国际贸易港口,他们的贸易范围远及亚洲、非洲和美洲。
在贸易发展的带动下,分工也开始跨越国界。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除了原来的那些欧亚国家以外,还包括美洲、大洋洲、亚洲和非洲的大片地区,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展到世界各大洲。世界市场开始出现,贸易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多。除了金银、香料、丝绸、茶叶等源源流入欧洲外,一些原来未曾到过欧洲的新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咖啡,印度的棉花等,甚至以前欧洲人很少食用的蔗糖、大米等开始大量进入欧洲市场。
当时欧洲一些国家执行殖民政策运用暴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亚、非、拉的一些国家建立种植园,开发矿山,并将这些国家作为其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的来源地以及国内产品市场的延伸,形成早期资本主义国际专业分工的萌芽。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从产业革命开始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结束,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这个阶段英国最早开始了产业革命,接着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突出代表为纺织业的先进技术、设备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它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形成。
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是:
(一)在机器大工业内部分工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又获得了新的发展
首先,受地域条件或自然环境的限制,大规模生产所需的日益增多的原材料已非本国生产的原材料所能满足,这样就迫使工业发达国家不得不向国外寻找和建立原材料产地。
其次,先进的工业国家,由于机器生产,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这种迅速提高的劳动生产率所提高的产品产量也非本国的市场所能容纳。而且,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也为这个阶段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提供了可能。
最后,机器大工业建立为改革运输与通信工具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使国际分工成为可能,把原料生产国家和工业品生产国家联系在一起。
(二)国际分工是以英国为中心而形成的
这个时期形成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亦即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国际分工,是以英国为中心。由于英国最早完成了产业革命,成为当时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和世界工业中心,号称“世界的工厂”,并且垄断了世界贸易。当时世界上其他绝大多数国家还主要是农业生产国。马克思描述道:“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绕着它运转。”
(三)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种类发生了变化
那些满足地方贵族阶级和商人阶级需要的奢侈品,在国际贸易中减少。工业品特别是纺织品贸易显著增加。煤、金属和机器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步上升。谷物、棉花、羊毛、木材等原料成为大宗商品。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遍及全世界,国际贸易具有了世界性,成为世界贸易,世界市场也初步形成。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特点。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电力的发明应用以及其他一系列新技术的革新,诞生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比如钢铁业、化工业和汽车制造等。这些新技术和新兴工业一方面增加了社会生产,对原材料和市场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同时带来了电信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这个阶段,国际分工的特点主要有:
(一)产业版图的变化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
原来的工业国中,重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原来的农业国中,燃料和采掘工业有了发展。工业生产集中在欧、美、日本;食品、原料生产集中在亚、非、拉国家。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各国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
(二)分工的中心从一个国家变为一组国家
19世纪末美国和德国在经济上发展迅速,而英国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英国原来所处的“世界工厂”的地位日益受到美国和德国的挑战,分工的中心从英国一个国家变为一组国家,这些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各有侧重,形成了以经济部门为主的国际分工。例如,美国专门从事电气化生产、汽车制造和谷物的生产,德国主要从事染料、药品等化工业,比利时专门生产钢铁,挪威专门生产铝,芬兰专门生产木材和木材加工产品等。
(三)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离进一步扩大
社会分工的发展造成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工业国的农业人口占劳动人口数的比重不断下降。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出现了电子、信息、服务、软件、宇航、生物工程和原子能等新兴产业,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际分工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阶段,随着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国际化的不断加强,跨国公司发展迅速,资本输出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另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并参加国际分工,使国际分工发生了变化。经济一体化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
这个时期,国际分工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工业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得比较缓慢,而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得比较迅速,它们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形成了以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分工格局。
(二)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
战后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细致化,原有生产部门又进一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国内市场的有限性已无法容纳无限的生产细分,于是在一国国内部门间分工向部门内分工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次部门开始走向世界,形成国际间的部门内部分工,这种产业内部国际分工主要有3种形式:
1.产品专业化
这是指各发达国家的相同工业部门,对同一类型,但型号、规格不同的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例如,拖拉机,大体上美国着重发展大功率的轮式和履带式拖拉机;英国发展中型轮式拖拉机;德国生产小功率的轮式拖拉机。
2.零部件专业化
这是指发达国家把某种工业产品的零件、部件或配件,分别配制在不同的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把各种零部件集中到某个国家进行总装配,完成最终产品。例如,美国波音飞机上的零部件由许多国家生产等。
3.工艺过程专业化
这种专业化过程不是生产成品而是专门完成某种产品的工艺,即在完成某些工序方面的专业化分工。以化学产品为例,某些工厂专门生产半制成品,然后将其运输到一些国家的化学工厂去制造各种化学制成品。例如,德国的拜耳公司,把它所生产的中间产品提供给世界各地化工厂。
(三)国际分工的领域从以有形货物的生产与贸易为主向服务业发展
二次大战后,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服务业在各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国内就业人数的比重均超过50%;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也在其国民经济内部发展较快。因此,国际分工的广度也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四)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趋势加强
二次大战后,世界性经济一体化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并存,在世界性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集体化的进程也明显加快。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现称欧盟)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一般说来,这些经济集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向性和排他性。对内逐步降低和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促进了集团内成员国之间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对外采取歧视性的关税与非关税等排他性措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经济集团与非成员国之间分工与贸易的发展,其结果导致了经济集团内成员国之间分工和贸易发展趋势的加强。
(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形式发生变化
从国际分工产生到二次大战前,殖民主义宗主国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而殖民地、附属国和落后国家则主要从事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或矿业的生产。战后的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某些工业产品的生产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加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扶植民族工业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工业部门分工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和土地密集型产业国,它们各自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更细致的分工。另一方面,高新尖的复杂加工工业与简单的加工工业(如食品工业、胶合板工业、工艺品工业、农矿原料的初步加工工业等)的分工。
五、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
由于各个国家在自然条件、人口、资本、劳动力、技术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在产品种类、数量、成本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这就为国际分工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因此,国际分工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和生产关系等。
(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是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而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动力的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建立了大机器工业,促使各国国内的社会分工发展为国际分工;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完成,使人类进入了电器时代,国际分工得以进一步发展,形成国际分工体系;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揭开了电子时代的序幕,推动了各个生产领域内分工的细化、深化。由此可见,国际分工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
国际分工形成之初,国际贸易交换的内容以大宗商品为主。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高精尖产品不断增多;中间产品、技术贸易大量出现;服务贸易也成为国际贸易交换的主要商品。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已把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各种经济类型的国家都加入到国际分工行列,形成了世界性的分工。
随着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除了历史上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之间的垂直型分工外,发达工业国之间水平型分工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为发展民族工业也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形式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过渡;从国际货物分工向国际服务业分工延伸;从单一类型的国际分工向多类型、多层次的国际分工形式发展。
4.各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历史上,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使其在很长时间里居于“世界工厂”地位,国际分工的发展则长期以来以英国为中心进行。继英国之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相继完成,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他们便与英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与支配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努力发展经济,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它们过去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得到逐步改善。但是,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高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进行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困难的。自然条件包括土地状况、气候条件、资源蕴藏、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等。它们对各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国际分工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离开了广阔的草原,牧业就难以大规模发展;只有地处热带的国家,才能生产热带作物,如巴西生产咖啡,古巴生产甘蔗,加纳生产可可等,那些地处寒带的国家,就不可能生产这些产品,要得到这些产品,只有通过交换;只有拥有某种矿藏的国家,才能开采出这些矿物,如南非是世界最大黄金生产国,中东地区和墨西哥、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是主要石油生产国,而智利和赞比亚则是铜的重要产地;只有富有水利资源的国家,才能开发水利,发展水电;只有森林多的国家,才能生产木材和发展木材加工业;只有沿海且渔业资源丰富的国家,才有可能发展海洋渔业和养殖业。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自然条件的优劣,能促进或限制一个国家发展某种产业,但这种促进或限制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替代品的出现,自然条件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已退居次要地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自然因素的作用在逐渐下降,建立在自然条件上的国际分工的意义也随之减弱。例如,石油不能在没有石油的地区开采,但存在丰富石油的地区,只有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三)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影响国际分工的规模
1.人口分布的影响
各国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会使分工和贸易成为一种需要。人口稀少、土地广阔的国家往往偏重发展农业、牧业、矿业等产业;而人口稠密、资源贫乏的国家往往大力发展工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于是,在国家之间就有分工和交换产品、进行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必要。
2.生产规模的影响
生产规模也制约着国际分工。不论何种劳动,只要它一旦大规模地进行,就产生了分工的必要性。如果这种分工继续扩大下去,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分工。随着劳动规模越来越大,分工就越来越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包揽所有的生产,必须参与国际分工。
3.市场的影响
在人口和劳动规模具备的前提下,国际分工的实现受制于国际商品市场的规模。国际分工的发展史是同国际商品交换的发展史并进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高、生产力发展较快、社会分工比较细密的国家,总是世界商品市场的中心。国际商品市场的规模取决于:投入交换的商品数量,有支付能力的人口密度,交换距离。
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愈是稠密,每个人的支付能力愈高,市场就愈大,从而分工的实现程度就愈高。同样,交换距离也制约着世界市场规模,间接地影响着国际分工。交换距离如果太远,一则使不易保存的商品难以到达市场,再则体积大而价值小的商品负担不起运费。反之,如果距离市场很近,那么几乎所有商品都能进入市场。在商品交换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输条件愈好,交换距离越近,运费越低,市场规模就越大,该国参加国际分工和发展国际分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四)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
资本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资本输出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自19世纪末以来,资本输出就已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经济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与迅猛发展使资本输出规模空前巨大。此外,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欢迎态度,积极引进外资发展经济,都大大加速了资本的国际化进程,使资本流动在国际间不断加强,对国际分工向深化和广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出现世界性的分工。第一,跨国公司通过国外直接投资,把子公司所在国纳入国际分工体系,发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这些产品可能是为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而生产的;也有的不过是在不同国家分别生产某种产品的某种零部件,然后把这些“中间产品”运往某地,进行组装;还有可能只是在各国完成某一产品的不同工序,直到成为最终产品。这些产品成为“国际产品”。如大型计算机,喷气客机、卫星、火箭等高度复杂的产品,都是由多国、多个公司共同生产的。第二,跨国公司通过承包方式构筑世界性的生产和营销体系。如美国波音公司于1994年组装第一架波音飞机,其最大承包商是日本,其他部件由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公司提供。这种承包方式在汽车、家用电器、机器设备、纺织品、鞋类和服装被广泛运用。
(五)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它也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既然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出国家界限的结果,因此,社会的生产关系也会超出国界而形成国际生产关系。国际生产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及它们在国际生产、国际分配、国际交换和消费中的各种关系。它是国内生产关系的延伸。
各国国内的生产关系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两种影响。如果生产关系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兴生产部门的迅速发展,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积极扩大和参与国际分工;反之,则制约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扼杀新兴产业部门,延缓产业结构的更替,惧怕国际分工,对国际分工采取消极态度。
现代的国际生产关系是复杂的,既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即包括了世界各国的国内生产关系,也包括国际生产关系。还有一些其他的形式。但总的来看,在当代国际分工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居支配地位,因而在国际分工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性和剥削性。
因此,迄今为止的国际分工的性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节约了社会劳动,使世界各国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有利于发挥分工国家的比较优势,并把这种优势转化为世界范围的巨大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带有资本主义的劣根性,即国际分工的利益不平等地、合理地为分工国家享受,并形成了经济发展上的片面性和依附性。
(六)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在历史上,英国等殖民主义国家为了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国际分工,就大力借助上层建筑。首先,通过殖民统治,公布各种法令,强迫殖民地按照宗主国的需要种植农作物。其次,发动商业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迫战败国接受自由贸易政策,使其沦为原料产地与商品销售市场。第三,建立超国家的经济组织,调节相互经济贸易政策,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战后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下的关税与非关税减让谈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集团的建立,都有助于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
上层建筑也能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认识是否全面,也影响各国尤其是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对待国际分工的态度和方针。
第三节 绝对成本理论
从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建立到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资产阶级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到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建立以“比较成本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这是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创立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比较成本的创立到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出版《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提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被视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最重要基石。第三个阶段是二战后西方经济学界对传统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检验、修补和扩展,以及为解释诸如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等国际贸易新现象而产生的种种“新”的贸易分工理论。这些新理论总的来说还有待丰富和完善,远未形成一个一般的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仍处在不断发展之中。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创始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来论证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分工和国际分工学说基础之上的。他通过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来说明国际贸易分工。他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社会财富。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那对交换双方都有利。他写道:“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必自己做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也不必自己缝衣服,而向裁缝买衣服。每个人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优势,集中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然后相互交换,那是有利的。“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那么这种行为,对一个国家说来绝不是愚蠢的事情。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来向他们购买。”
那么,用什么标准来判断一国某种商品是否便宜呢?斯密认为应依据生产成本。一国应把本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与外国生产同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相比较,以便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外国进口。这就是所谓“绝对成本说”。如果一国某种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那该国生产这种商品的产业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相反,就是不具有绝对优势或处于“绝对劣势”的产业。各国按照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专门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进行贸易,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将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各国的物质福利。
斯密不仅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商品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还进一步指出了存在绝对成本差异的原因。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因而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会绝对地低于他国。一般说,一国的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禀赋的优势,即一国在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这是天赋的优势;二是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这是通过训练、教育而后天获得的优势。一国如果拥有其中的一种优势,那么这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就会高于他国,生产成本就会绝对地低于他国。试举例说明。
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同时生产呢绒和酒。由于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不同,两国生产同量呢绒和酒的生产成本不同。生产1单位呢绒和1单位酒,英国各需100人劳动一年和120人劳动一年,葡萄牙各需110人劳动一年和80人劳动一年(见表3-1)。
表3-1 英国和葡萄牙的绝对成本差异
很清楚,生产同量呢绒,英国的生产成本比葡萄牙低,处于绝对优势;而生产同量酒,葡萄牙的生产成本比英国低,处于绝对优势。按照绝对成本理论,各国应根据自己最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生产出生产成本比别国低的产品,然后进行国际交换,就能保证双方都能得到贸易利益。在上述例子中,英国应出口呢绒进口酒,而葡萄牙则相反。
按照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其直接利益表现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劳动时间的节约等方面。
首先,在国际分工前,英、葡两国一年共生产2单位呢绒和2单位酒。在国际分工后,英国专门生产呢绒,220人劳动一年,可生产出2.2单位的呢绒。葡萄牙专门生产酒,190人劳动一年,可生产出2.375单位的酒。两种产品的总产量都增加了,这显然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假定英国用一半呢绒与葡萄牙交换酒,再假定交换比例为1:1,那么,通过国际贸易都能提高消费水平。英国呢绒和酒的消费量分别是1:1单位,都比贸易分工前增加0.1单位。而葡萄牙呢绒和酒的消费量分别是1.1单位和1.275单位,比贸易分工前增加了0.1单位的呢绒和0.275单位的酒。
再次,如果两国维持分工前的消费水平不变,英国只需用100人生产的1单位呢绒与葡萄牙交换自己需要的1单位酒,比自己生产节约了20人一年的劳动。葡萄牙只要用80人生产的1单位酒与英国换回自己需要的1单位呢绒,比自己生产节约了30人一年的劳动。
总之,亚当·斯密认为,按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而获得贸易利益。生产成本绝对差别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产生的基础和原因。
第四节 比较成本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解释了产生国际贸易的部分原因,但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它只能解释在生产上各具绝对优势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而不能解释事实上存在的所有产品都处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和所有产品都处绝对劣势的经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即“比较成本”差异),就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
背景案例:兄弟俩的分工:一个比较优势的案例
有兄弟俩都已结婚另立了门户。哥哥家养一头牛,弟弟家有一台拖拉机。如果用牛耕地,一天可赚40块钱,搞运输一天能赚60块钱;用拖拉机耕一天地可赚50块钱,搞运输一天能赚100块。刚开始,兄弟俩都是上午耕地,下午跑运输,一天下来,哥哥收入50块,弟弟收入75块。几天后,聪明的弟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哥俩一天干两种活,不如分一下工。于是就找哥哥说,从今以后,你替我耕地,我则专门跑运输,你每天除了得到耕地的40块外,我再给你20块作为你替我耕了半天地的报酬,这样,你就可以得到60块,比以前多得10块,我在支付了给你的报酬之后,还能得到80块,比以前多5块,对我们俩都有好处。哥哥半信半疑,不知这多出的15块是从哪里来的?还以为是聪明的弟弟在骗他。
一、比较成本的定义
我们以李嘉图自己举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理论。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同时生产酒和呢绒。由于生产条件的差异,两国生产同量酒和呢绒的生产成本不同。生产1单位呢绒和1单位酒,英国各需100人劳动一年和120人劳动一年,葡萄牙各需90人劳动一年和80人劳动一年(见表3-2)。
表3-2 英国和葡萄牙的比较成本差异
按照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在以上的情况下,英葡之间不会发生贸易分工。这是因为,在英国,呢绒和酒的生产成本都比葡萄牙高,处于绝对劣势;在葡萄牙,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都比英国低,处于绝对优势。英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卖给葡萄牙,葡萄牙也不必向英国购买。但是,李嘉图认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仍然能够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并可以从中获得好处。他指出,各国并不一定要生产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生产出成本比较低或相对低的产品,就可进行贸易分工,而不管一国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高或绝对低。也就是说,存在比较成本差异,就可进行两国间的贸易分工。
什么是比较成本呢?所谓比较成本,就是英国和葡萄牙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的比例。根据上面的例子,从英国方面看,英国生产呢绒和酒的单位劳动成本都比葡萄牙的高。英国的劳动成本和葡萄牙的相比较,呢绒为100/90=1.1,酒为120/80=1.5。这表明英国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效率都比葡萄牙的低,但呢绒成本是葡萄牙的1.1倍,而酒的成本则为葡萄牙的1.5倍。两相比较,英国生产呢绒的成本相对的要低一些,因此英国生产呢绒具有相对优势或比较优势。从葡萄牙这方面看,葡萄牙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都比英国低,劳动成本的比例,呢绒为90/100,即90%,酒为80/120,即67%。但相比较酒的生产成本更低,因此酒的生产在葡萄牙具有相对优势或比较优势。可见,比较成本是对各国产品的成本作相对的比较,这是比较成本思想的精髓。
二、比较成本理论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
按照李嘉图的思想,葡萄牙应“两优择其重”,放弃生产成本比英国优势较少的呢绒,专门生产酒,并拿它向英国出口,换取呢绒。英国则应“两劣取其轻”,放弃生产成本比葡萄牙劣势较多的酒,专门生产呢绒,并向葡萄牙出口呢绒以换取酒的进口。这样对双方都会是有利的。具体来说,这些利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产量。在国际分工前,英、葡两国一年中,一共生产2单位呢绒和2单位酒。在国际分工之后,世界产量随之增加。英国专门生产呢绒,220人劳动一年,共可生产出2.2单位的呢绒。葡萄牙专门生产酒,170人劳动一年,共可生产出2.125单位的酒。两种产品的总产量都增加了,这显然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其次,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由国际分工而产生的利益(共0.2单位的呢绒和0.125单位的酒)在两国之间如何分配,显然取决于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即取决于贸易条件。假定英、葡两国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为1:1,再假定英国用一半呢绒与葡萄牙交换酒,那么,英国呢绒和酒的消费量都是1.1单位,分别比贸易分工前增加0.1单位。葡萄牙呢绒的消费量为1.1单位,酒的消费量为1.025单位,分别比贸易前增加0.1单位和0.025单位。
再次,假定英国和葡萄牙对呢绒和酒的消费需求不变,在存在国际贸易分工的情况下,英国只需用100人生产的1单位呢绒与葡萄牙换回自己需要的1单位酒,比自己生产节约了20人一年的劳动。葡萄牙只要用80人生产的1单位酒与英国换回自己所需要的1单位呢绒,比自己生产节约了10人一年的劳动。可见,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贸易分工,能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
总之,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成本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产品价格上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比较成本差异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
三、比较成本理论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称它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比较成本理论作为反映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的学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比较成本理论表明,不论一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的也能找到劣势中的相对优势。各国根据比较成本原则来安排生产,进行贸易,则贸易双方都可以用较少的劳动耗费,交换到比闭关自守时更多的产品,增加总的消费量。这个理论比起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对于贸易分工基础的认识,无疑是大大前进了一步。它阐明了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都可以从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获得利益,这无疑为各国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论证,有助于整个世界贸易的扩大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比较成本理论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一个国家内部,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通过市场竞争,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的商品生产者不断被逐出市场。在这里起作用的,是“绝对竞争”原理。但比较成本理论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在主权国家之间发生平等交换关系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落后国家的生产者不仅不会因竞争而被淘汰,反而有可能从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中获得利益。因此,经济后进的国家不要惧怕对外开放,不要惧怕竞争。只要采取正确的外贸发展战略,就可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获得利益,有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发达国家与经济落后国家的贸易,仍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第三,比较成本理论还表明,通过国际贸易分工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互利和等价交换是不同的概念。按李嘉图的例子,对英国来说,实际上只要能以少于120个劳动的代价从葡萄牙换得1单位的酒,它都会愿意交易,因为这种交换毕竟比自己花120个劳动去生产要便宜。但如果超过120个劳动,贸易就会停止。因此, 120个劳动是英国交换1单位葡萄牙生产的酒的可接受的上限。同理,90个劳动是葡萄牙交换1单位呢绒的上限。具体来说,英国只要能以少于1.2个单位的呢绒换得1单位的酒,葡萄牙只要能以少于1.125单位的酒换得1单位的呢绒,双方就可进行贸易。可见,英国1单位的呢绒,只要换到多于0.83单位的酒,葡萄牙1单位的酒,只要换到多于0.89单位的呢绒,贸易双方均可获益。对英国来说,贸易的可能性区间在1单位呢绒换0.83—1.125单位酒之间;对葡萄牙来说,贸易的可能性区间在1单位酒换0.89—1.2单位呢绒之间。很明显,贸易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幅度,这与等价交换有所区别。互利是一个面的概念,而等价交换则是一个点的概念。互利并不能保证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也并不一定对某方完全不利。两国间贸易关系的实质,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专业化分工利益的分割问题。这就为探讨不等价交换、贸易条件等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比较成本理论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就整体而言,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这是他未能正确区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结果。这个理论本身没有解释为什么葡萄牙80个人一年的劳动能与英国100个人一年的劳动相交换,为什么这种交换还能互利以及交换中的利益来自何处等问题。李嘉图大概也感觉到他难于回答这些问题,只得说:“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相互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那么支配国家间贸易商品的相对价值是什么呢?李嘉图认识到价值规律的国际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却未能正确解释这一变化,这是由于他没有国际社会必要劳动和国际价值的概念,因而找不到国际交换的价值标准的结果。后来马克思正确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次,李嘉图为了论证他的比较成本说,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成静态的、凝固的状态而忽略了动态分析。他没有认识到劳动生产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因素。在各国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当前的相对优势,有可能变成以后的劣势;当前的相对劣势,也有可能变成以后的相对优势。因此,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分工时,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静态优势,还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利益,注意培育动态优势。否则,一国如果把生产的相对优势长期固定在少数几种产品,特别是固定在少数初级产品的生产上,将是非常不利的。
最后,比较成本理论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能离开生产关系去考察社会分工问题。社会分工(包括国际分工)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但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的,因而国际分工的实质和内容不能不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因此,不能把国际分工简单地说成生产率差异的结果。
必须指出的是,我们绝不能因为比较成本理论的上述局限性而否定其内涵的科学性。比较成本理论所揭示的贸易互利性原理,作为反映生产力发展和国际贸易发展规律的一般理论,在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增进各国福利方面,仍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五节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新要素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它以耗费在商品中的劳动时间亦即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论证比较成本。由于该理论是单一生产要素的理论,因而推断,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是各国生产要素生产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但是,如果假定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相同,即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效率到处都一样,那么,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由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又称“资源禀赋理论”)得到解释的。
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理论,代替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理论。由于俄林在其著作中采用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的主要论点,因此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也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即各国生产函数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另一个是生产各种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亦即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所谓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各国生产要素(即经济资源)的拥有状况,如有的国家劳动力丰富,有的资本丰富,有的技术丰富,有的土地丰富等等。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丰裕,其价格就便宜。比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劳动力价格)就低一些,资本丰裕的国家,利息率(资本的价格)就低一些,等等。反之,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当然就高些。每一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可能一样,有的相对丰裕,有的相对短缺;其要素价格也会有的高些,有的低些。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各国都生产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供出口,这样,双方都可获得利益。
另一个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即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如有的商品在其生产过程中使用劳动的比重大,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商品所含有的密集程度大的生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把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等不同类型。即使生产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组合也不完全相同,例如同样生产大米,泰国主要靠劳动,而美国则主要靠资本和技术。不论是生产不同的商品,还是生产相同的商品,只要各国生产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不同,就会产生比较成本差异,从而产生贸易分工的基础。很明显,一国如果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中多用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就能在该种商品上具有较低的比较成本。
俄林论证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思路是: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基础。一个国家出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各国比较利益的地位是由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程度来决定的。用俄林的话来说,就是:“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产要比在别一地区便宜。在每一个地区,出口品中包含着该地区拥有的比其他地区较便宜的、相对大量的生产要素,而进口别的地区能较便宜地生产的商品。简言之,进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昂贵的商品,而出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便宜的商品。”
(二)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不仅能说明比较成本的决定因素,而且也能说明国际贸易引起的要素价格的变动以及收入再分配。
假定有两个国家:澳大利亚和日本,生产两种商品:小麦和布匹,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土地丰裕的澳大利亚出口小麦,进口布匹;劳动丰裕的日本出口布匹,进口小麦。两国开展贸易以后,澳大利亚由于小麦出口相对价格比国内高(即一单位小麦能换到更多的布)而继续扩大出口,土地和劳动的报酬也因此得到提高,布匹则因进口竞争,相对价格呈下降趋势,土地和劳动的报酬也因此而降低;日本也由于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布匹的土地和劳动的报酬提高,生产小麦的土地和劳动的报酬降低。不难看出,在开展贸易后的短时期内,由于只发生商品价格的变动而没有发生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之间的流动,两国价格上升行业(出口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上升,两国价格下跌行业(进口竞争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降低。
再假定贸易前在澳大利亚每生产100吨小麦使用30单位的劳动和2单位的土地,每生产100匹布则使用50单位的劳动和1单位的土地。开展贸易后,由于小麦的相对价格上涨和布的相对价格下跌,生产者就会缩减布的生产,将资源转移到生产小麦上。我们知道,在澳大利亚,生产小麦和布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比例即劳动和土地的比例是不同的,小麦为30:2,布为50:1,因此新增小麦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和停止生产布所提供的生产要素,其比例是不相等的。多生产100吨小麦来代替100匹布,就要少使用20单位的劳动和多用1单位的土地。如果该国土地和劳动力的供给是一定的,那就会造成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明显不平衡。土地会因需求增加而提高价格(地租),从而增加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劳动会因需求减少而降低价格(工资)。在日本则出现相反的情况。可见,开展贸易后的长时期内,由于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引致了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之间的流动,引起了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影响到要素所有者的报酬收入。美国经济学家沃尔夫冈·斯托尔珀和保罗·萨缪尔森在1941年提供了上述情况的论证,建立了所谓“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他们的假设和结论如下:
假设:一国生产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布),使用两种生产要素(例如土地和劳动),每一种商品都不是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投入物;有竞争;生产要素的供应量是给定的;两种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使用;一种商品(小麦)是土地密集型的,另一种(布)是劳动密集型的,不论有无贸易时都是如此;两种生产要素在各部门(但不是在各国间)是流动的;开展贸易提高了小麦的相对价格。
定理:根据以上假设,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毫无疑问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即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土地)的报酬提高,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即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的报酬降低 。
(三)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如果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其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少的要素价格下降。这样的过程发展的结果,将会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这就是所谓“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其假设和定理如下。
假设: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两种商品(小麦和布);在所有市场上都有竞争;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供应量都是固定的,在各国之间没有生产要素的移动;两种商品生产的技术水平完全一样,但要素密集型不一样,小麦是土地密集型的,布是劳动密集型的,并且不发生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即两国小麦都是土地密集型、布都是劳动密集型,不会发生变化;两个国家不论有无贸易都生产两种商品;没有关税和运输成本,商品在国际间能完全自由流动。
定理:根据以上列举的一系列假设,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单位都能获得同样的地租报酬 。
这个定理若真能实现,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按照这一定理,各国之间不必进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只要通过自由贸易,各国的劳动、资本和土地都可以获得完全相等的报酬或收入,这样国际间的贫富差距,比如美国、日本、印度、阿根廷等国工人收入水平的差距,将归于消失。
但是,在现实中,自近代国际贸易历史开始以至今日,国际间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继续扩大。这是为什么呢?可以认为,存在一些阻碍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这个定理存在的前提条件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比如出现两国生产完全专业化,就不可能有要素价格均等化。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完全专业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他阻碍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因素,如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国际贸易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国际交换中垄断因素的存在、各国外贸政策的影响等等,都会影响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现。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在国际间必然存在很大差距,刺激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当然,这并不是说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完全无效,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贸易,确实有使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倾向。但是,正因为存在阻碍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条件,因此,要想缩小国际间要素报酬即各国收入水平的差距,最佳地利用世界资源,光靠自由贸易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四)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简评
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他们继承了传统的古典比较成本理论,但又有新的发展。
第一,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异阐述了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理,而俄林等则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为什么比较成本有差异,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第二,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是单单比较两国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耗费的差异,而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的差异,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这些最基本的因素来解释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优势理论,用来解释19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格局,具有实际意义。必须承认,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状况在决定各国的对外贸易上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说:“在单个资本家之间进行的竞争和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竞争中,作为不变的和起调节作用的量加入到计算中去,是已定的和预先存在的工资、利息和地租的量。这个量不变,不是指它们的量不会变化,而是指它们在每个场合都是已定的,并且为不断变动的市场价格形成不变的界限。例如,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竞争中,问题仅仅在于:在工资利息和地租已定时,是否能够按照或低于现有的一般市场价格出售商品而得利,也就是说,实现相当的企业主收入。如果一个国家的工资和土地价格低廉,资本的利息却很高,因为那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的说来不发展;而另一个国家的工资和土地价格名义上很高,资本的利息却很低,那么,资本家在一个国家就会使用较多的劳动和土地,在另一个国家就会相对地使用较多的资本。在计算两个国家之间这里可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竞争时,这些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此在这里,经验从理论方面,资本家的利己打算从实际方面表明:商品价格由工资、利息和地租决定,由劳动的价格、资本的价格和土地的价格决定;这些价格要素确实是起调节作用的形成价格的要素 。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来解释贸易格局,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则反过来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国际贸易的发生增加了对相对丰富资源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它的价格,也就是增加了它的报酬,另一方面减少了对相对稀缺要素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它的报酬。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从而使产量增加,收入提高。例如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能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这些分析对于一国如何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以获得贸易利益,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然属于比较成本理论的范畴,使用的是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但是生产要素禀赋的分析更加接近经济运行的现实,从而增强了理论的实用性。
但是,资源禀赋理论也存在着缺陷和错误。
首先,这个理论合乎了西方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抛弃劳动价值论的需要。该理论显然是建立在三要素论的基础之上的。三要素论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一切社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商品价格是由这三个要素所提供的生产性服务共同创造的。这就是劳动创造工资、资本创造利息、土地创造地租的著名的“三位一体公式”。这个公式曾遭到马克思的严厉批判。
其次,与比较成本说一样,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基础之上的,如自由贸易、完全竞争、两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一致、生产要素在国内能自由流动而在国际间不能流动、同种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劳动生产率等等,而这些假定与现实有一定距离。这些都影响到这个理论对现实的国际贸易现象的解释力。事实上,以后不少经济学家对这个理论进行验证时,就发现它存在很多无法解释的矛盾。这一点,我们稍后再作论述。
二、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创立以后,逐渐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因为这个理论模型所揭示的道理同人们的常识是一致的。只要知道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情况,就可推断出它的贸易走向。比如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则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二战后,一些西方学者利用经验数字对该模型进行验证,企图进一步从实证角度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其中,美国当代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他所创造的投入—产出分析法,以美国的情况为案例,计算了在1947年和1951年生产每百万美元美国出口商品和每百万美元进口竞争商品所需资本和劳动数量,发现美国出口的竟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见表3-3)。
表3-3 里昂惕夫的计算
根据表3-3,可以清楚地看出,用平均每一人一年的资本表示的进口竞争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和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之比,1947年为1.30(18184÷14015),1951年为1.06(13726÷12977)。也就是说,1947年,美国的进口竞争商品生产部门每个工人所用资本要比出口部门每个工人所用资本多出30%。即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出口的则是劳动密集型商品。由此,里昂惕夫指出:“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生产专业化基础之上的。换言之,这个国家是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而不是相反。”这个验证结果,与一般的感觉是不符合的。一般认为,美国资本充足,科技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劳动力成本较高),因此美国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有相对优势。按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推断,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实际验证结果却与此相反。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推论与实际验证结果之间的矛盾,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极大兴趣。围绕着这个谜,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深化了对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认识。
(一)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论
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论,又称生产要素密集度反向论。按照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无论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实际如何,某种商品总是以某种要素密集型的方法生产的,例如小麦总是用劳动密集型方法生产的。而这种论断不一定正确。某种商品在某个国家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在另一个国家的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却可能是资本密集型的。比如,小麦在不少发展中国家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美国却可能是资本密集型的。因此,同一种商品的产出可以存在要素密集度的变换。根据这种解释,美国进口的产品在国内可能用资本密集型生产,但在国外却是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从美国的角度看,就会造成进口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错觉;同时,美国的出口商品在国内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别国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用美国标准衡量也会造成出口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假象。只要贸易双方有一方存在要素密集型变换这种情况,其中一国就必然存在里昂惕夫之谜。
(二)要素非同质论
这种观点认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各国的每一种生产要素本身都是同一的,没有任何差异。然而每种生产要素实际上都不是同一的,它包含着许多小类或亚种,它们的组合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仅有数量上的差异,还有质量上的差异。忽略生产要素禀赋质的差异,就难以对贸易格局作出合理的解释。里昂惕夫自己在分析“谜”产生的原因时,就实际上提出了生产要素(劳动力)非同质的问题。他认为美国对外贸易结构出现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原因,在于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里昂惕夫指出,美国工人劳动的效率和技能大约要比其他国家高3倍。运用同样数量的资本,美国工人可以多产出3倍。如果劳动以效率单位来衡量(即按美国的劳动量乘以3计算),那么美国将是劳动相对丰裕、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它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交换其他国家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样,里昂惕夫之谜就不存在了。里昂惕夫认为,美国之所以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主要是因为美国企业管理水平高,工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以及工人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
(三)贸易壁垒说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里昂惕夫之谜其实是美国及外国的贸易壁垒所造成的。因为美国出于某些政治和集团利益的需要,对雇佣大量不熟练工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这就势必造成外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难以进口,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却相对容易输入。外国如果采取相反措施,为了维护本国工业的发展对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进行贸易保护,那么美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就会难以进入外国市场,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容易出口。事实上,美国确实很注重保护需雇佣大量工人的产业。
(四)需求偏向论
这是试图以国内的需求结构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它认为,各国由于国内需求不同,可能出口在成本上并不完全占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在成本上处于劣势的产品。一个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如果国内需求强烈偏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其贸易结构就有可能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比如美国,它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远远大于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这就造成了美国违背其在生产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状况。
(五)自然资源论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里昂惕夫的计算局限于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没有考虑自然资源这一生产要素的作用。各国的天赋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有很大不同。阿拉伯半岛富有石油但几乎没有什么其他资源;日本只有很少的耕地并且实际上没有矿产或森林;美国拥有充裕的耕地和煤;加拿大拥有除热带特有资源以外的所有自然资源。很明显,各国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产品中的资本—劳动力比率。美国进口竞争工业之所以是资本密集型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是大量矿产和木材的进口国。这些产品不仅使用大量自然资源,而且还使用大量资本。在出口方面,美国出口的农产品碰巧相对说来是使用大量劳动力和土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里昂惕夫之谜看来是一种幻景:美国进口的自然产品碰巧其资本—劳动力比率是高的,而出口的其他产品碰巧其资本—劳动力比率是低的。可见,要计量美国的出口工业和进口竞争工业中的生产要素含量,不能忽视自然资源的作用。再如,加拿大看来是向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主要是由于它出口的也是资本—劳动力比率高的矿产品。在分析1951年美国的贸易结构时,里昂惕夫自己也指出,如果在计算中排除自然资源行业,“谜”则会消失。
综上所述,里昂惕夫之谜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推动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上述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种种解释就补充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增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现实性和对战后国际贸易实践的解释能力,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三、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上面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几种解释,实际上都是从不同侧面对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一系列假定前提的修正,它们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确能部分解开里昂惕夫之谜。但是从总体上看,适用于各种特殊场合的种种说法,终不能解释里昂惕夫之谜所产生的对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疑问。为此,一些经济学家仍然从修正这一理论的前提条件出发,提出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以试图从更宽的角度说明里昂惕夫之谜,并解释当代国际贸易格局发生的新变化。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认为,应赋予生产要素以新的含义,扩展生产要素的范围。生产要素不仅仅是比较成本说所说的劳动,也不仅仅是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所说的劳动、资本和土地、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以及管理等等,都是生产要素,这些“新”要素对于说明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都有重要作用。
(一)技术要素说
该学说认为,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巧和熟练程度的积累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劳动和资本要素的生产率,而且可以提高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部要素生产率,从而改变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对比例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也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味着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者说一定的产量只需要较少的投入量就可以生产出来。通过技术改进,提高了现存的劳动量和资本量的生产率,就像是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劳动的供给和资本的供给一样。可见,技术进步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相对优势,对贸易格局的变动产生作用。比如节约劳动型的技术进步,会使该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更具相对优势,节约资本型的技术进步,则会使该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处相对优势,等等。
(二)人力资本说
人力资本是指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一国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如正规的学校教育、卫生保健、在职培训等,可以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极大改善,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对该国的对外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一般来说,资本充裕的国家往往同时也是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从而人力资本充裕是这类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在贸易结构和流向上,这些国家往往是出口人力资本要素密集型的产品。
那么,这类产品如电子计算机、飞机等,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呢?这要看从哪个角度分析。如果把人力资本的投资算作一国的资本存量,即算作产品生产中的资本投入,那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也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鲍德温(R.E.Baldwin)和凯能(P.B.Kennen)持这一看法。他们认为美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依然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美国出口部门是资本密集型的。如果把人力资本视为熟练的、有较高技术技能的劳动力,那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也可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那美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了。这里的关键在于区分技能和技术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就是因为美国出口产品中含有的大量人力资本投资,都记在劳动力的账上了,而实际上应算作资本的投入。如果要把美国出口产品算作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也只能理解为“技能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
(三)研究与开发要素说
就具体行业而言,研究是指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紧密相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开发则是指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与试制。它可以以投入到新产品中的与研究和开发活动有关的指标来度量,如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从事科研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例等。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可用研究和开发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出口总值的比重等指标来进行。该学说认为,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一个国家越重视研究与开发要素的作用,产品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度就越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就越有利。在一定的条件下,投入研究与开发的资金的多少,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产生出新的贸易比较利益。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Gruber)等根据1962年美国19个产业的有关资料,就研究和发展费用占整个销售额的百分比以及科学家、工程师占整个产业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进行排列,结果发现,运输、电器、仪器、化学和非电器机械这五大产业中,研究与开发费用占19个产业的78.2%,科学家和工程师占85.3%,销售量占39.1%,而出口量占72% 。
(四)信息要素说
作为生产要素的信息是指一切来源于生产过程之外并作用于生产过程的、能带来利益的信号的总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现代经济生活不仅需要土地、资本和劳动这样的传统生产要素,更需要信息这样的无形生产要素。信息作为一种能创造价值的资源,和有形资源结合在一起构成现代生产要素。在现代国际贸易中,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商情战、信息战,每个企业获取信息的快慢、拥有信息的多寡,往往会左右其生产经营和决策,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而一个国家利用信息的状况则将影响到它的比较优势,改变它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
随着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人们对于决定贸易分工基础和格局的生产要素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新要素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总的来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生产要素可视为有形要素,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和管理等可视为无形要素。无形的“软件”要素越来越成为贸易的基础,它决定着一国比较优势格局。因此,上述国际贸易的新要素理论可以视为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但就分析方法而言,新要素理论与传统要素贸易理论并无本质的不同。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如果说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其后的新要素理论都是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贸易分工的基础的话,那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从动态的角度来说明贸易格局的变化。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 Vernon)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产品生产的技术变化出发,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循环以及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按照这个理论,许多新产品都有一个划分为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第一阶段是创新国(比如说美国)对某一种新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第二阶段是其他发达国家生产者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时期;第三阶段是外国产品在出口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时期;第四阶段是在创新国开始进口竞争时期。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创新国(美国)企业发明并制造出新产品。这时的新产品实际上是一种科技知识密集型产品,由于它垄断了制造技术,因而美国厂商就垄断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这一阶段生产成本对于厂商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没有其他竞争者。新产品开始只能在美国和其他创新国生产,因为新产品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大量技术熟练的工人。新产品一般比较昂贵,其消费者也只能是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其产品出口,也是首先出口到创新国以外的其他工业发达的高收入国家。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其他发达国家的厂商开始生产原来只从创新国进口的新产品。美国等创新国的新产品在发达国家打开销路以后,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潜在的市场为这些发达国家的厂商开始生产这种产品提供了前提条件。无须花费创新国必需的大量科技开发费用以及无须支付国际运费及关税,使发达国家生产成本降低。这一阶段,产品由技术知识密集型变成技能或资本密集型。许多生产技术由于标准化而变得容易学会。因此,这些国家开始大量生产新产品。开始生产这种产品的厂商也许就是创新国公司的子公司。它们知道如果它们不生产这种产品,东道国的公司也会进行生产。这样,原进口国生产了这种产品并占领了国内市场。创新国的新产品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减少甚至停止。
在第三阶段,创新国以外的国家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参加与创新国的出口竞争。因为这些产品在这些国家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随着这些国家出口的扩大,创新国逐渐丧失了国外市场。
最后,新产品仿制国的厂商由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有条件进行大批量生产,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大幅度地降低了产品成本,以致可以把产品打进创新国市场。这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的第四阶段,创新国成了该产品的净进口国。新产品在创新国的生命周期宣告结束。
这个周期在创新国是结束了,但在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的其他发达国家,产品生命周期还在继续着,它可能处于第二或第三阶段上。这时产品的技术已完成了其生命周期,生产技术已经被设计到机器或生产装配线中了,生产过程已经标准化了,操作也变得简单了,甚至生产该产品的机器本身也成为标准化的产品而变得比较便宜。因此到了这一阶段,技术和资本已逐渐失去了重要性,而劳动力成本则成为决定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劳动费用低廉,地价便宜,生产标准化产品极具竞争力。当生产过程标准化和创新国的技术专利失效后,生产便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了。这些国家最终会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把产品出口到创新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许多产品都经历了或正经历着这样的生命周期。如纺织品、皮革制品、橡胶制品和纸张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产品周期的第四阶段,而汽车则在90年代也已开始标准化而进入第三阶段,这一时期韩国大量向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口汽车就说明了这一事实。
新产品的国际贸易模式之所以发生上述有规则的变化,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上的比较优势不一样,而比较优势不一样,又是与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度联系在一起的。像美国那样工业比较先进、技术力量相当雄厚、国内市场广阔、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生产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发达国家资本丰裕,且拥有相对丰富的科学和工程实践经验,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第二、三阶段的资金密集型成熟产品具有相对优势。发展中国家有相对丰富的不熟练劳动,弥补了相对缺乏的资本存量的不足,因此生产成熟标准化产品具有优势。
不难看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把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新要素理论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运用了动态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演变。因此,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可视作是对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一种发展。还应指出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展至今,与国际投资、技术转让等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结合在一起,不仅对国际贸易,而且对其他国际经济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一理论是战后最有影响的国际贸易理论之一。
第六节 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中期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次科技革命使国际贸易量、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并逐渐成为占主体的国际贸易类型,而且,在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中,“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成为贸易的主要形式;二是公司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大量国际贸易是由公司内贸易构成的,跨国公司成了国际贸易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当代西方国际经济学家认为,对于这些国际贸易的新现象,传统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的,因为这个理论只是以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说明贸易格局,无法说明生产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最大、而且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传统贸易理论中也没有公司作用的分析,因而也无从说明公司内贸易发生的基础。当代经济学家对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还有些经济学家从新的角度,强调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国家竞争优势,使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更具说服力和全面性。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解释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的理论分支。
(一)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国际贸易从产品内容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即产业间贸易(Inter industry Trade),也称作部门间贸易。如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出口钟表,进口电视机等等;另一种是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Trade),也称作部门内贸易,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在这里,相同类型的商品是指按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法统计时,至少是前3位数都相同的商品。也就是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还要指出的是,产业内贸易并不是泛指广义的工业部门内贸易,或工业制成品的相互贸易。产业内贸易是指两国以上在某些相当具体的工业部门内进行相互贸易,即两国互相进口和出口属于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比如,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都既是机动车辆的出口国,同时也是机动车辆的进口国;既出口酒类饮料和食品,也进口酒类饮料和食品。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可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从某一产业的角度分析,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Xi为一国i产品的出口额;Mi为该国i产品的进口额;Ai为i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Ai在0—1之间变动:Ai愈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愈高;Ai愈接近0,则意味着产业内贸易程度愈低)。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产业内贸易指数由各种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加权平均数求得,它表示一国产业内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得到迅速发展。格鲁贝尔(Grubel)和劳埃德(Lloyd)在对这一贸易现象做过系统研究。他们采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3位数水平,发现美国等10个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比率为50%左右,其中以化工产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的产业内贸易比例为最高。有学者利用1990年的贸易资料,对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10个发达国家以及新加坡、韩国、中国、前南斯拉夫和印度尼西亚等5个国家的181组商品(3位数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产业内贸易强度进行考察,发现第一组国家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比例接近60%,其中以欧共体国家产业内贸易的比例为最高;同时也发现,在10个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商品中,以第9类—未分类的其他商品、第5类—化工产品和第6类—按材料分类的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比例为最高 。
(二)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诚然,有很多极为简单的原因如气候、地理、政府政策等因素都可能造成产业内贸易的现象。比如,使用数量大的建筑材料如沙子、砖头、水泥等产品,运输成本对需求者来说是总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有时本国有同样的资源,但厂商却可能到邻近的或运输条件方便的国外去购买。供求的季节性和其他突变因素有时会使一些国家进口那些在其他时间出口的产品。政府国内价格政策的不当造成的价格扭曲(比如某种商品国内售价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也会刺激贸易商为获利而设法进口国外同类商品。但是,总的来说,这些因素常常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偶然性,不足以从经济学上说明大量存在的同类制品之间的贸易原因。
最早试图对当代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作出理论解释的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Linder)。他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原因作出分析。林德认为,一国经济增长从而人均收入提高会使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向某种比较昂贵的商品或奢侈品移动。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生产者不断地扩大生产与改进技术,结果产量增长速度超过需求增长速度,从而使该国有能力向别国出口。可见,林德的基本论点是: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是一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
林德论证了有可能出口的工业品必须是本国消费或投资的产品以后,接着探讨了在哪些国家之间工业品贸易的量最大的问题。这里,林德提出了他的另一个基本论点: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即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大。如果两个国家需求结构完全一样,一个国家所有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是另一个国家可能进出口的商品,因而产生产业内贸易。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呢?林德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人均收入水平的相似可以用来作为需求结构相似的指标。由于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比较接近,消费者的偏好相似程度比较高,这为工业制成品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这就是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
我们知道,以比较成本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为核心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有两个重要假设前提:一是假设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二是假设各国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同样的,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假设前提已与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相去甚远。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商品是以递增规模报酬生产的,大规模的生产会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同时,大多数工业品类似但不同样,国际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吸取了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所谓“新贸易理论”。这些经济学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
综合众多经济学家的观点,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原因可同时从供求两方面来考察:从供给方面来看,由于参与国际贸易的厂商通常不是处于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而是处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因而造成了同类产品的差异化;从需求方面看,是由于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多样性,以及各国的消费需求形式常常有一部分是互相重叠的。
大多数工业品的市场是垄断竞争性市场。一方面,各种产品类似并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互相竞争;另一方面,产品又不完全一样,各有一定特征,所以各自又有一定的垄断性。这样,产品差别,即企业产品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主观或客观上的或大或小的特点,成为普遍的现象。产品的客观差别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垂直差别和水平差别。分在同一类别中的产品具有一样的根本特性,产品根本特性在其程度上的差别,就是垂直差别,即同一种产品在档次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等级上。比如,所有小汽车都属于具有一样的根本特征的同类产品,但有豪华型、普及型之分。同时,具有完全相同的根本特性并属于同一档次的同类产品,又会有一系列不同的规格款式,各规格、款式之间的差别就称为水平差别。比如同为高档豪华小汽车或普及型小汽车,又各可以有多种颜色或外型,这种颜色或外型的差别就是水平差别。工业制成品所具有的差异化或多样化程度要远远超过初级产品。每一类制成品不但在质量等级上而且在规格上都可以变换出无数的差别,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动甚至仅仅是一个商标的变动,都可使一种商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总之,同一种商品,由于质量等级不同,规格、款式不同,存在着根本特性一致下的不同层次,这是造成垄断竞争市场格局的重要原因。
消费者的偏好也是极其多样化而互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同样可以分为垂直差别和水平差别两类。消费者偏好的垂直差别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同类产品中不同质量等级的选择上,而水平差别则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同类、同一质量等级产品的不同规格或款式的选择上。消费者偏好的垂直差别受到其收入水平的制约,而水平差别则不受其收入水平的制约,完全取决于主观上的偏好。消费者偏好上这种不同层次的多样性,就需要有相应的产品多样化来予以满足。
当我们同时考察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供给和需求状况时,就会发现,不同国家的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是存在重叠现象的。对发达国家来说,由于不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其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大体相同。这就是说,甲国厂商提供的各种档次的同一种类产品基本上能够为乙国的各种层次的消费者所接受;反过来说,甲国的各种层次的消费者也能接受乙国厂商提供的各种档次的同类产品。这种重合是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前提和必要基础。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两者的产品层次结构与消费层次结构也有部分重叠,发展中国家能够提供适合发达国家消费者的产品,发展中国家消费者也能够接受发达国家的部分产品。比如一个发展中国家高收入阶层中的消费者和一个发达国家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都要购买某种牌号的经济车就是一例。至于不同国家中的消费者对同一规格的产品有相同的需求则是更为普遍的现象。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层次结构与发达国家的消费层次结构以及发达国家的产品层次结构与发展中国家消费层次结构的这种双向重叠,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成为可能。
规模经济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必要基础。这是因为,一方面,规模经济促进了各国在各产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生产,使建立在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一国一旦以谋取规模经济为目标开始在一个行业进行大规模生产,哪怕启动之初规模优势十分微弱,但这种优势将随着生产扩展而滚雪球般的增大,最终至少有一国达到专业化生产。这种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分工,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是自然(竞争)产生,也可以协议分工。另一方面,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得众多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形成一国内某种产品由一家或少数几家厂商来生产的局面,大型企业进而能发展成为出口商。由于规模经济的制约作用,每一国的大型企业只能生产出系列有限的产品来,同时,各国生产的产品又各具特色。产品差异的存在,既是促进企业走向专业化、大型化的因素,从而能获得经营上的规模效益,又为生产者的相互竞争提供了市场,为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提供了物质保证。可以说,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
应该强调的是,在产业内贸易中,各国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公司的特定竞争优势,而不像产业间贸易那样,首先表现为国家的竞争优势。公司的特定优势是一个公司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垄断优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知识资产优势,另一类是规模节约优势。所谓知识资产包括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技能在内。公司拥有并控制了这些知识资产,就能生产出差别产品到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同时,这类公司通常也容易迅速扩大生产,获得规模节约的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拥有具有垄断优势的公司,就可生产出差别产品在产业内贸易的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可见,要理解产业内贸易现象,离不开对公司作用的分析。
总之,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差别、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差别以及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的重合。各个国家公司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产业内贸易的格局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依赖于各国由于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而造成的相对优势。当两国要素禀赋结构相似而无多少产业间贸易发生,且规模经济占重要地位和产品高度差异化时,从生产规模化和产品多样化中获得的利益就会超过常规的比较利益,产业内贸易便成为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这些利益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效益将依仗于规模优势而不断提高;二是消费者可以从产品多样化或更便宜的价格水平中得到更大满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程度。
二、公司内贸易理论
(一)战后公司内贸易的兴起
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就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1995年世界投资报告》的资料,全世界共有跨国公司4万家,国外有子公司25万家,年销售额达5.2万亿美元,超过了世界出口贸易总额。跨国公司作为战后国际贸易最主要的经营者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世界贸易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公司内贸易,即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的国际贸易。尽管很难准确、系统地搜集到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资料(因为大多数进行密集公司内贸易的公司都具有较强的垄断性,而公司内贸易的强度通常由于转移定价而被扭曲),但作一大致估算还是可能的。世界银行1991年投资报告估计,就美国而言,至少80%的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有关,其中大约1/3的国际贸易为公司内贸易 。
公司内贸易属于国际贸易,是因为在公司内贸易中,商品的运动跨出了国界,它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实体之间进行的商品或劳务的交换,贸易的结果对各实体所在国的国际收支均产生影响。但是,公司内贸易实际上又不过是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活动的一种方式,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贸易又有很大区别。公司内贸易的双方都处于共同所有权控制之下,进行交换的市场是跨国公司的内部市场,交换的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制定的转移价格和调拨价格。从其交易内容看,公司内贸易的商品大多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中间产品,这反映了同一生产部门内专业化分工的深化。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在不存在要素国际流动的假定下,强调各国生产要素的差异是决定贸易结构的关键,分析的出发点是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而公司内贸易却与跨国公司本身的生产经营战略相联系,其分析的出发点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显然,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难以说明公司内贸易现象的,而需要作新的理论分析。
(二)公司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跨国公司内贸易原因的分析,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跨国公司为什么要进行公司内贸易;二是跨国公司为什么能进行公司内贸易。
就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贸易的直接动机而言,它反映了公司试图绕过成本高的外部市场让交易在公司内部进行,以降低交易成本。所谓内部化,就是变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为企业内部的供需关系。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增大。市场的不完全性表现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和限制,跨国公司拥有的知识资产和技术缺乏合理的定价机制,市场信息交流的不完全导致的市场联系的时滞、中间产品供应不稳定等等。这样,在外部市场上进行的贸易会引致许多附加成本,例如,寻找合适的贸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签约成本,与接受合同有关的风险成本,以及由一方违约所引起的损失成本等。此外,制定国际贸易长期合同还涉及到汇率变动等方面的风险,也会使外部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正是为了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交易成本过高的劣势,跨国公司才实行市场的内部化。
研究跨国公司内贸易现象的内部化理论,最早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基本构想,70年代经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和卡森加以系统阐述的。内部化理论认为,把市场建在公司内部,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和不完全的外部市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利益。
第一,内部化能够获得协调业务活动的利益。跨国公司管理、控制和规划生产,尤其是协调关键投入要素移动的能力通过内部化得到提高。大公司可将生产、开发、研究和销售联为一体,对“上游”和“下游”的生产点进行国际性最优化选择和协调,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第二,内部化通过长期的或永久性的内部供需安排可以避免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市场为媒介所联系的公司的活动会产生“时滞”弊端。公司的生产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完全竞争的即期市场,而且需要完全竞争的远期市场。但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这种协调远期市场的机制是缺乏的。公司通过内部化,就可将相互有联系的活动在统一的控制下进行,然后用公司内贸易渠道将它们连接起来。
第三,内部化将买卖双方所有权合二为一,可消除知识资产在市场转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知识资产市场也是不完全的。从买方来说,存在着“买方的不确定性”,即在持有和使用诸如专利技术等知识资产之前,无法确切判断它的价值,而知识和技术的市场价值又往往取决于它的保密程度。再从卖方来看,由于担心买方低价购买知识资产并利用这些资产发展成为卖方的竞争对手,所以往往有控制这些优势的愿望。很清楚,这种买卖双方的“不确定”会导致市场的低效率。公司内部市场所进行的技术“贸易”,则可防止公司的技术和知识优势的流失。
第四,公司内部贸易的定价方式,可以产生很大的利益。国与国之间增值税的差异和外汇管制促使公司用转移定价的方法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在内部市场中,“发票价格”通常是虚假的,是逃避税收的重要手段。公司内贸易能让大公司从事歧视性或随意定价政策,以绕过税收壁垒和政府干预。这些外部市场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然,内部化过程也会带来某些成本,如管理协调成本加大等,不过对公司来说利将大于弊。垂直一体化理论被认为是从生产过程和产业组织的更深层次来探讨公司内贸易的又一主要理论。
垂直一体化是指两个邻近的生产阶段被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之下。在垂直一体化后,生产阶段的外部市场交换关系即转变为内部市场供需关系,在跨国公司条件下,相邻的生产阶段常常处于不同国家,这种垂直一体化便导致了公司内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垂直一体化理论一般认为,影响跨国公司实现垂直一体化的因素主要有技术水平、市场力量、分工的创新和定价方式的运用。为了避免普通市场的失灵和外部市场垄断力量的操纵,有必要通过垂直一体化实现普通市场的内部化,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垂直一体化成为公司内贸易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以上分析的是公司内贸易的动机、利益和格局。显然,跨国公司之所以能进行公司内贸易,是与公司的直接投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际投资,就谈不上公司内贸易。因此,有的学者把公司内贸易理论归入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将贸易与直接投资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探寻公司内贸易发展的规律性。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上面介绍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包括新要素理论,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二战以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相比更具现实性。但是,由于有各自的特殊假设,它们只能解释现实的某一个方面,相互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因而不能像比较成本理论那样成为一般性的国际贸易理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经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使得对国际贸易的解释更具“统一性和说服力”,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雏形。
迈克尔·波特以《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三本书震动了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前两本著作主要研究了产业竞争优势的创造,而《国家竞争优势》则提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而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波特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创新机制作了论述。
(一)微观竞争机制
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其企业内部的活力。企业缺乏活力不思创新,国家整体竞争优势就如无本之木。企业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其最终产品的价值增值,而增值要通过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才能逐步实现。这就要求企业重视各个环节的改进和协调,在强化管理、研究开发、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实行全面改革。比如,研究开发产品时,采用“精干体制”,将设计、构造、销售、服务人员组织在一个班子里,从头至尾密切配合,摒弃传统的流水作业方式,以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又如为满足消费者迅速变动的需求,采用柔性制造系统,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二)中观竞争机制
中观层次的分析由企业转向产业、区域等范畴。从产业看,个别企业最终产品的价值增值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要素,而且有赖于企业的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产业的辅助与支持;从空间看,各企业为获得理想的利润和长期发展,需要在制订空间战略时,合理分布企业的各个部门。比如将企业的总部和研究开发部门设置于交通迅捷、信息灵通的大都市,而将生产部门转移到成本低廉的地区或接近销售市场,从而利用空间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灵活反应能力等目的。
(三)宏观竞争机制
国家竞争优势并非个别企业、产业竞争优势的简单加总。国家整体竞争优势的获得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的整合作用。
(1)生产条件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根据它们的产生机制和所起作用,可分为基本因素和推进因素。前者系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等),后者指须通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的要素(如高质量人力资本等)。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而言,后者更为重要。在特定条件下,一国某些基本因素上的劣势反而可能刺激创新,使企业在可见的瓶颈、明显的威胁面前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而奋发努力,最终使国家在推进因素上更具竞争力,从而创造出动态竞争优势。但这种劣势向优势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第一,要素劣势刺激创新要有一定界限,如果企业处处处于劣势,则会使企业在过大竞争压力下被淘汰;其二,企业必须从环境中接受到正确的信息,从而知道挑战的严重性;其三,企业要面对一个相对有利的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及相关产业条件。
(2)相关和支撑产业。主要指作为生产原料和中间品供应者的国内企业。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所提供投入品的价格直接关系到主导产业的生产成本,而且,它们与主导产业在空间分布上的邻近,将有利于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技术交流,从而有力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形成良性互动的“地方化经济”、“集团化经济”。
(3)需求因素特别是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本国市场的需求大,将有利于企业迅速达到规模经济。更重要的是,如果本国消费者特别“挑剔”,要求复杂且标准很高,则会促使本国企业努力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皆有各自的规模、组织形式、产权结构和竞争目标,它们构成企业的管理机制。企业要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作出合适的选择。比如一些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为适应客户千变万化的需求,必须选择灵活的体制,而一些大型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则必须保持组织管理上的严格有序。波特强调,强大的本地本国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并得以长久保持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他反对“国内竞争是一种浪费”的传统观念,认为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短期内可能损失一些资源,但长远看则是利大于弊的。国内竞争对手的存在,会直接削弱国内企业相对于外国企业所可能享有的一些优势,从而迫使它们苦练内功,努力提高竞争能力;另外,国内的激烈竞争,还迫使企业向外部扩张,力求达到国际水准,占领国际市场。
除上述四个基本因素外,一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政府所起的作用,对国家整体竞争优势的形成,也具有辅助作用。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一个系统,以整合的方式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发挥影响。国家竞争优势本身也具有系统性,不同产业依靠产业间联系和空间上的集聚可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
总之,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超越了传统理论对国家优势地位形成的片面认识,首次从多角度、多层次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确切内涵,指出国家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就在于竞争,在于优势产业的确定,而这些是由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附加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的孤立性、片面性,建立了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
四、当代国际贸易分工新理论简评
首先,当代国际经济学家根据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贸易情况,对比较成本理论、资源禀赋理论等传统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正、补充和改造,提出了一些新学说,这是对传统理论的挑战。这是因为,在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普遍发展的情况下,再坚持生产要素禀赋的分析方法,很难对这些贸易新现象作出有力的说明。传统的贸易理论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以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为分析的前提。但现实的市场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已成为普遍现象,跨国公司的决策对贸易格局、投资格局的影响已不可忽视。当代国际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新的见解,以说明这些国际贸易新现象。规模经济、递增收益和市场结构理论被广泛应用来对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作出解释。对公司行为和公司特定优势的分析,由于其连接市场结构的不完全、公司的垄断优势和新产品新技术,被认为更能说明当代贸易格局的演变,更能解释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同时也是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思路。人们已经开始致力于建立一种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以取代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地位。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则试图从系统的角度建立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理论体系。
但是,这些“新理论”又不是对传统理论的全盘否定。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乃至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传统的比较成本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理论渊源关系,其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仍没有离开相对优劣势的分析范畴,反而可以说是比较优劣势的分析方法在新情况下的具体运用。李嘉图、俄林分析的出发点是产业间贸易,研究如何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选择,以找到本国的相对优势产业来参与国际交换。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则启示人们如何利用本国企业的知识资产等垄断优势来参与国际竞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只是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国家的相对优势是如何形成的。在决定以何种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是出口还是直接投资)进行竞争的问题上,比较优劣势的分析始终是不可缺少的方法。因此,可以说,“新”贸易理论不过是在二战后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研究一国如何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去获取比较利益。传统贸易格局下的比较利益,来源于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而造成的比较成本差异;在水平国际分工日益发展并成为主导分工形式情况下的国际贸易,其比较利益来源于一国企业的垄断优势、规模经济、本国企业和产品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以及国内竞争所形成的国家特定优势。这并不是说,“新”国际贸易理论与传统理论没有区别,因为两者研究的贸易格局不同,理论形式自然也不同。但是,在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自身相对优势来扩大国际贸易,通过贸易分工获取利益这些方面,则是相同的。由此看来,“新”理论与传统理论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概念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生产禀赋理论 新要素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内贸易 公司内贸易
竞争优势理论
思考与练习
思考题
1.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有哪些?
2.绝对成本理论有哪些缺陷?
3.比较成本理论有哪些缺陷?
4.里昂惕夫之谜是什么?对此的解释有哪些?
5.介绍下当代产业内贸易的形势和前景。
6.介绍下当代公司内贸易的形势和前景。
练习题
在新一轮全球并购高潮中,发达国家实际上是在强化其在原有贸易格局中的既得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则被更加牢固地锁定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末端,进而掉入“国际分工陷阱”。
在美国市场,中国出口玩具“芭比娃娃”的零售价为9.99美元,她在美国海关的进口价仅为2美元,两者相差的8美元作为“智力附加值”被美方拿走。在剩下的2美元中, 1美元是运输和管理费,65美分支付原材料进口的成本,中方只得到区区35美分的加工费。由此可见,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链条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和低端,而发达国家则成为最大的赢家。这样的例子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并不鲜见。
国际分工的收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配是严重不对称的。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而发展中国家只有大量闲置的低素质、低技能的劳动力。发展中国家能够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发达国家都能够从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是为了扩大市场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这不意味着发达国家不能够在国内生产。发达国家完全可以不与某个发展中国家交易,但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本国经济发展却不能不与发达国家交往。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与发达国家虽然都可能从全球化的产业链条中获得收益,但是它们获得的收益数量却是大不相同。国际分工收益的绝大部分由发达国家获得,发展中国家只能获得其中的一小部分。为了这一小部分收益,发展中国家还会进行激烈的争夺。他们竞相开出各种优惠条件,如税收优惠,允诺最大限度地开放国内市场,承诺遵守发达国家制定的严厉的经济规则,甚至做出政治上的让步。
然而,发达国家的资金不可能流向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它们总是流向那些能够给他们带来最大收益且风险最小的国家。结果是有的国家开放了市场,却没有资金和技术流入。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尽力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但并不能够在全球分工链条中获得一席之地。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进步,不同国家或经济体之间,在获得接入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机会与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业务活动方面,出现了明显的“数字鸿沟”。这类现象一旦被固定化和普遍化,那么,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就有可能永远地被锁定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末端,进而掉入“国际分工陷阱”。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加入到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被迫或自愿地接受发达国家制定的于己不利的规则,必将不可避免地付出惨痛的代价。另一方面,如果拒绝接受现行的国际经济规则似乎没有其他出路。即使闭门造车成为可能,其结果往往也是事倍功半。因为各国的比较优势必须在国际分工中才能得以实现。
讨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这个概念国内国外都非常盛行,于是,有不少人就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200多年前提出的,现在则是应该用竞争优势理论替代比较优势理论的时候了。林毅夫教授则指出,各地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不发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形成不了的。同学们请查找林毅夫教授有关比较优势的论述,并阅读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思考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会陷入国际分工陷阱?联系我国实际说明如何才能摆脱国际分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