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1.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环境闭塞

一方面,大多数人口较少民族所居住的空间生态环境属于我国生态脆弱地带,尤其是西南石山岩溶地区、北方黄土地区和西北荒漠化地区(22个人口较少民族中有17个民族,约84.1%的人口居住在我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带,另外5个民族约15.9%的人口也常年生活于高山密林中);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口较少民族在地缘上处在边远地带。据调查统计,2001年,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地区中有陆地边境县(旗、市)36个,占我国陆地边境县(旗、市)总数的51.4%。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中,有10个民族均有3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陆地边境县(旗、市),占其45%以上。封闭的自然生态环境、偏远的地缘环境使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自成单元。环境因素形塑了民族文化,也制约着这些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2.发展起点较低,发展基础薄弱

恶劣的环境、有限的资源、民族过程演进缓慢等因素造成了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发育程度低,社会发展速度慢,社会转型时间短。在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中除俄罗斯、塔塔尔、京族等民族发展程度较高外,其他人口较少民族的生产方式相对落后。

旧有经济社会形态造成了这些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组织及其制度体系发育程度低,民族社会内部自我发展能力孱弱。虽经国家大力扶持,这些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依然很薄弱。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中,不通公路的村145个,不通电的村90个,不通电话的村279个,不通邮的村274个,不能接收电视节目的村215个,没有有线广播的村498个,没有安全饮用水的村368个,46346户群众居住在漏雨透风不安全的茅草房或危房中,有11645户48472人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恶劣环境中。《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

3.贫困程度较重,社会转型艰难

群体的经济发展落后往往伴随着更为艰苦的个体贫困。据调查统计,人口较少民族贫困人口大约有21万多人,约占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的34%,绝大多数分布在全国592个贫困县或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乡、民族聚居村落中。根据贫困的程度不同,可以将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状态划分为4个级别。有7个民族处在一级贫困状态,有6个民族处在二级贫困状态,有4个民族处在三级贫困状态,有5个民族处在四级贫困状态。处在三级以上贫困状态的民族17个,约占人口较少民族总数的77%。

绝大多数人口较少民族都面临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任务,而这一转型很可能给这些民族带来诸多的不适,因为内部社会变革动力的缺乏,导致社会转型的力量主要来自于民族社会外部,即属于外源性社会变革。外源性社会变革会对传统社会文化的延续产生重大影响,使民族成员面临文化“梗阻”的心理阵痛;同时,对于像赫哲族的“禁渔转产”、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禁猎转产”等传统生计方式的转变会对社会转型带来全面的不适应。[18]

4.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由于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分散,基础教育比较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普遍较低,平均文盲率为42.3%,有9个民族文盲率超过50%;医疗卫生条件差,355个村没有卫生室,地方病、传染病仍较严重;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贫乏。以呼伦贝尔市为例,达斡尔族村民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分别占3.7%和38.2%,鄂温克族村民小学文化程度的19.8%,鄂伦春猎民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分别占5.1%和38.1%;医疗保健水平较低,131个人口较少民族村,建有卫生室的占68.7%,每百人拥有医生0.1名,仅相当于全市乡村平均水平的50.8%;文化生活比较单调,131个民族村中,建有图书室或文化站的占34.4%,有业余文化组织的占14.5%。

5.人才匮乏,观念滞后

劳动力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经过培训的人很少,劳动技能单一,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如呼伦贝尔市131个民族村,拥有中级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2名,初级农业技术人员47名,平均每村仅有0.37名农业技术人员,仅相当于全市乡村平均水平的15.3%;观念滞后,创业意识较差,由于人口较少民族长期生活在偏远地区,思想相对封闭保守,观念落后,缺乏进取精神,更缺乏勇于创业和善于创业的带头人。

(二)发展成就

1.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2008年,在640个村中,通公路的村576个、占90.0%,通电的村610个、占95.3%,有安全饮用水的村523个、占81.7%,分别比规划实施前提高12.7%、9.4%、39.2%;通电话的自然村占88.1%,比规划实施前提高50.2%;通邮的自然村占69.7%,也比规划实施前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安居房项目的实施使13127户农牧民告别了简易住房。640个村新增或改造基本农田6.3万亩(合4200万平方米),新增或改良人工草场8.5万亩(约合5666.7万平方米),新增经济林木32万亩(约合21333.3万平方米),新增或改扩建道路里程7345千米。

如青海循化县的撒拉族村全部实现了通油路或硬化公路,7万多撒拉族群众彻底告别了行路难的日子。内蒙古扎兰屯市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发展节水喷灌,猎民村7500亩(合500万平方米)耕地全部被改造成水浇地,喷灌井“浇”出了幸福“花”。甘肃肃南县实施的饮水项目惠泽裕固族群众,使牧民不再为缺水发愁。新疆青河县实施的“阳光工程”让深山里的牧民盼来了电、看上了电视、用上了自来水。

链接1: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使哈拉乔拉村实现“四通、五有、三达到”[19]

哈拉乔拉村是青河县唯一被国家民委确定的人口较少民族(塔塔尔族)聚居村,该村自2005年以来,落实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资金251万元,县财政投入140.5万元,用于改善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四通、五有、三达到”目标,为国家民委验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实现“四通”。通了电,投入85万元,从邻县架设13.5千米高压线路,解决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用电;通了路,行业部门投入520万元,修建通达公路,方便了农牧民的出行;通了广播电视,开通了“3+2”节目,丰富了农牧民的文化生活;通了无线电话,使覆盖率达到80%以上,加强了该村与外界的联系。

二是达到“五有”。投入40万元改善了教学环境,使学生有了新学校,投入22万元,新建了公共基础设施,使农牧民有了卫生室,投入20万元,修建了新的手、电动泵深水井,使农牧民喝上了安全卫生的饮水,投入25万元,改善了部分农牧民居住环境,使农牧民有了安居房,积极调整草场种植面积,使农牧民有了解决基本温饱的草场。

三是实现“三个达到”。一是该村农牧民人均收入由2004年的1405元提高到2008年的2100元,二是该村学生入学率达100%,三是该村初中毛入学率达99.76%,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2.产业结构有所调整,群众收入逐年增加

各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农业丰收,畜牧业发展。2008年,640个村经济作物总收入8.9亿元,集体经济收入4232万元,劳务输出9.5万人,劳务输出总收入30252.6万元,人均劳务收入3184.5元,比上年增加526元。640个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48元,比规划实施前增加1064元,增长120%;农牧民人均有粮398.5千克,比规划实施前增加90.5千克,增长29%。

如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族乡开展的家庭游项目使俄罗斯族群众脱贫致富。黑龙江开发赫哲族“渔家乐”旅游项目,让游客“吃赫家饭、住赫家屋、干赫家活、享赫家乐”。福建华安县扶持高山族种茶户,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广西发展边境贸易和海产养殖加工,使京族群众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京族群众纷纷盖起了楼房,一些村民还买了汽车、摩托车,过上了小康生活。青海循化县把技能培训、劳务输出、扶持特色产业结合起来,“拉面经济”等劳务输出使撒拉族群众尝到“挣了票子,壮了胆子,换了脑子,育了孩子”的甜头。全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培育核桃林基地、种植红萝卜、改造良种田、发展特色养殖业等,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链接2:山南地区珞巴族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http://www.xznjw.gov.cn/hw/news/more.asp? id=28696。

隆子县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四个边境县之一,与印度接壤。全县辖有两镇九乡,总人口33960人,县内居住有藏、汉、回、土家、蒙古、苗、满、珞巴等民族,其中人口较少的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该县的斗玉乡斗玉村和准巴乡达嘎村。现有珞巴族24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3‰。其中斗玉乡斗玉村现共有50户,216人(其中珞巴族人口较少民族有193人);准巴乡达嘎村现共有63户,229人(其中珞巴族人口较少民族共56人)。

2008年斗玉村珞巴族人口较少民族年粮食总产量36276千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500元,农牧民人均3663元。达嘎村年粮食总产量86250千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2789元。

3.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8年,在640个村中,505个村有卫生室,占78.9%,比规划实施前提高34.4%;488个村有文化活动室(或科技文化室),占76.3%,也比规划实施前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能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的自然村占84.9%,比规划实施前提高36.0%,有线电视入户率为30.9%;640个村新增或改扩建教育用房6.7万平方米、卫生用房3万平方米、文化用房5.9万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普遍达到9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多数达到90%以上。如青海在撒拉族聚居的7乡54村新建文化活动室,配发广播电视接收机和发射系统,使3万多群众直接受益。

链接3:走进墨脱听德兴乡门巴族山民扫盲班开课的钟声http://www.zjol.com.cn2004年10月25日。

22日晚8点,在墨脱县德兴乡希望小学响起一阵清脆的钟声。记者循钟声而往,小学教师说那是乡扫盲班开课的钟声。

紧接着,在通往希望小学的乡间小道上,亮起了星星点点的手电筒灯光。忙碌了一天的门巴族山民不顾劳累,带着书本走向学校。

地处雅鲁藏布江峡谷高山上的德兴乡,人口1712人,其中门巴族有1696人。由于历史原因,这里90%的群众是文盲,20岁以下的青年有95%的人只读完小学一年级。

今年24岁的白玛措姆是扫盲班的老师,去年毕业于拉萨师范学校。她现在白天教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和数学,晚上还要给扫盲班上课,一天的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但她从未有过怨言。

门巴族青年嘎布有7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大,因家里需要他干活一直没有上学,22岁了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去年四月他在拉萨打工时,因为不识字无法打借条,本可提前拿到的钱,结果分文未获得。现在在墨脱山路做背夫的嘎布说,能识字,起码可以和别人谈价钱,不会再吃亏了。

德兴乡远离县城,任何物资都需人背畜驮而来。扫盲班的教室只有一个灯泡,因怕珍贵的灯泡损坏,每晚待学员到齐后,村干部才会把灯泡接上。

白玛措姆说:“扫盲班是去年6月份开班的,每次到课的青壮年山民在30人左右,每晚8点30分上课,10点30分下课。给学员上课的内容多是教他们如何写借条、领条、留条、欠条和一些最基本的算账法等内容。授课方式多用打比方。如2加3,直接教他们学不会,只有说你手中有2元钱,别人再给你3元钱,你手中共有多少钱?这样他们才懂,而且学得快。”

格桑卓嘎是林芝地区一小来德兴的支教老师。她说,在扫盲班刚开班时,门巴族群众还不愿来,主要原因是一天的忙碌太累了,上课人数最少时只有9人。

在学校不大的操场边上,悬挂着一个破旧的钢圈。这个不起眼的“钟”,敲响的却是德兴门巴族山民世代的期盼。

德兴乡党委书记杨明强说,为了提高乡民的文化素质,同时也因为三番五次听说有村民在外打工因不识字常上当受骗,于是乡里就制定强制性措施:凡是20岁以下、13岁以上的文盲必须上扫盲班,缺课一次,罚款5元,缺课次数达一个月的学员,罚款300元,交款后还必须继续上课。乡政府派专人进行统计,学员结业后,乡政府发给脱盲证。没想到这个规定根本用不上,乡民们对扫盲兴趣很高。

今年15岁的吉桑对记者说,以前,家里没有钱他上不了学。通过几次的课堂学习后,求学的愿望更浓了,想重新上学,目标是考内地西藏班。

4.培养了基层干部和各类人才,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有关部门大力培养和培训人口较少民族基层干部,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在中央三部委组织的挂职锻炼中,有16名人口较少民族基层干部被安排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地区挂职锻炼;国家民委举办了5期人口较少民族干部培训班,共培训300多人;国家民委所属民族院校对人口较少民族考生采取计划倾斜、加分录取、预科招生等优惠政策;黑龙江省制定《培养人口较少民族人才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对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的培训工作;西藏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类培训中,增加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的参训人数或单独办班。几年来,各地共实施科技推广及培训项目504个,投入资金2777.6万元,开展种养殖业、民族手工业、家庭旅游等实用技术培训,累计组织培训56.7万人次,各族群众总体素质有所提高。如广西环江县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业,在毛南族聚居村寨培训桑农3600多人次,培养了一批桑蚕技术骨干,如今全县蚕丝质量总体上位居广西首位。

链接4:林芝地区民族工作纵深发展少数民族干部3千余人张治国,中国西藏新闻网,http://www.sina.com.cn2005年06月29日。

林芝地区自恢复成立以来,自始至终把民族工作列为地委、行署的重要议事日程,周密部署工作任务,不断推动民族工作向纵深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落实到位。林芝地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边境地区,农牧区常驻民族多达9个,并相继建成4个民族乡。林芝地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各级部门长期坚持把宣传好、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把《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普法重点,在广大职工和农牧区群众中大力宣传,做到人人皆知;二是在人口较少民族的聚居区成立民族自治乡,使人口较少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切实履行他们当家作主的权利;三是制定特殊优惠政策,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已成为林芝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林芝地区通过采取在岗学习、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出国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基本形成了包括党务、政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对内对外贸易等各方面的干部人才队伍。目前,全地区的少数民族干部达3714人,占干部总数的64.33%,其中人口较少民族干部(包括门巴、珞巴、僜人)为196人,占干部总数的3.4%。

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人口较少民族乡、村和边境乡、村加快发展。从1995年起,林芝地区加大了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从资金投入、物资投入到智力支持,掀起了一场扶贫攻坚大战。这一时期,民宗部门积极从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民族教育补助费、民族工作经费、兴边富民行动等方面争取项目,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兴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据统计,1997年至2004年,民宗部门从国家争取扶贫资金达到1919万元。大量的资金投入,使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门巴新村、珞巴新村、僜人新村相继建成,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存条件,使许许多多的群众从贫困走向温饱,再从温饱奔向小康。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快速发展。林芝地区恢复成立以后,各级党政组织、各界人士和各族群众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方针,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从1991年起,全地区充分利用每年9月的“民族团结月”,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意义,各条战线上不断涌现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据统计,从1998年至今,全地区共有6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19个先进集体、21个先进个人受到自治区的表彰;34个先进集体、88个先进个人受到林芝地区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