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口较少民族发展

一、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状况主要体现在人口规模、劳动力数量、人口受教育程度、研究与发展人员等指标。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特殊性,总人口一共只有63万人,从人口规模的角度看,即使是在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仅有0.6%。与此对应的是,劳动力的数量比例更低。加上各人口较少民族在历史上教育水平极低,至今仍有大量的文盲和半文盲,高层次人才少之又少。综合起来看,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力资源状况是不乐观的,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还异常艰巨(见表3-1、表3-2、表3-3)。

表3-1 中国历次人口普查人口较少民族人口统计(1953—2000年)

注:各年度人口均为中国大陆人口普查数,不包括现役军人;少数民族人口合计数中不包括其他未识别的民族人口和外国人加入中国籍人口数;1982年人口数未包括西藏间接调查的28601人,据有关资料计算,如包括间接调查人口数,1982年门巴族约为6248人,珞巴族约为2065人;2000年人口数为人口普查机器汇总数据

表3-2 2000年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 单位:%表3-2、表3-3转引自韩彦东,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本存量短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计算

表3-3 人口较少民族在受教育程度上男女性别差异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民族工作年鉴2003》计算

从表3-2的数据可以看出,22个人口较少民族中只有9个民族的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余13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珞巴族、保安族和门巴族的文盲比率竟高达50%以上。

人口较少民族合计未上学男女性别差小于全国平均水平,扫盲班的男女性别差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小学的男女性别差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初中、高中男女性别差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中专男女性别差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的性别差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女性比例较低,虽然人口较少民族初中以上(中专除外)教育的男女性别差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女性的文盲、半文盲比例较大,接受小学教育比例较少的状况,仍然显示了人口较少民族女性受教育水平与男性相比的劣势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不同民族受教育程度男女性别差存在很大的差异,个别人口较少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低下的问题更加突出。人口较少民族女性接受教育的劣势地位,导致人口较少民族女性缺乏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础,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受到严重制约,不利于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本存量的整体提高。

人口较少民族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劳动力比重为84.31%,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有15.69%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在非农产业中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劳动力比重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与国家对少数民族人才利用的倾斜政策具有的一定的关系。不同的人口较少民族劳动力从业结构也有很大的区别,除了鄂温克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鄂伦春族、塔塔尔族、赫哲族和高山族外,其余的人口较少民族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人口比重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经济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技术含量较高的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相对较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