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小儿常见症状

第一节 小儿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正常小儿肛温波动于36.5~37.5℃,舌下温度较肛温低0.3~0.5℃,腋下温度为36~37℃。肛温超过37.8℃,舌下温度超过37.5℃,腋下温度超过37.4℃,可以认为发热。

临床上将发热按体温高低分为(均以腋下温度为标准)低热37.5~38℃;中热38~39℃;高热39~41℃;超高热>41℃。

最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是测腋下温度,将体温表水银柱甩至35℃以下,然后将体温表的水银头放在腋窝中,测量4~5分钟(至少3分钟)。较胖的婴幼儿也可在颈部或腹股沟处测量。肛温测量时间较短而且准确,但必须使用专门的肛表(其水银泡较腋表稍小),涂润滑剂后插入肛门2.5cm,测量时间为2分钟,操作稍复杂,一般家庭较少使用。口腔测温法比较准确而且方便,但要求小儿密切配合,将口表放入舌下测量3分钟即可,但是由于有弄破水银泡的危险,小儿较少使用。

小儿时期的正常体温较成人稍高,因为小儿的新陈代谢较成人相对旺盛,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昼夜之间体温有一定波动,晨间低,下午稍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喂奶、饭后、运动、哭闹、衣服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甚至是38.0℃,尤其是新生儿或小婴儿更易受上述因素影响,这种暂时性体温变化不属于病理性发热。根据体温波动情况,热型可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和不规则热等。由于小儿对疾病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其热型亦不如成人典型,加以近年来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广泛用于临床,使热型也随之受到影响;因此,临床所见长期发热的热型在鉴别诊断上仅有参考意义。小儿发热的原因较为复杂,往往需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参考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1.发热机理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它调节机体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平衡,以保持体温的恒定。许多因素可使体温升高,最常见的是感染性因素,如细菌、病毒、原虫(如疟原虫)、支原体,感染时,病原微生物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互相作用,释出一种内源性致热原进入血流,作用于下丘脑,合成前列腺素,后者作为神经递质而引起发热。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故能产生退热作用。

发热是身体对入侵病原体的一种保护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过程。发热时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人体的免疫系统在体温升高的时候,免疫能力增强;而不少细菌和病毒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攻的能力也会降低。人体每一次发热,都会给免疫系统一次锻炼的机会。了解了发热的产生机制,家长见到孩子发热时既不要惊慌,也不必急于用退热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是发热而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不服用退热药反而更好。这样,既可以使医生通过了解热型和程度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又保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其实,发热不一定就意味着病重。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小儿发热时,不仅仅要测量体温,更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神态和举止,一个体温在38℃,神情呆滞的孩子,和一个体温在40℃,但仍然玩耍如常的孩子相比,前者可能病情更重。而一个机体抵抗力低、营养不良的孩子,纵使患了严重的疾病,也很可能不会发热。

此外非感染性因素,如持续性肌肉抽搐(癫痫)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产热过多而致发热。广泛性皮炎、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等,因皮肤散热作用不足而致发热。颅内出血、脑发育不全和安眠药中毒等,因体温调节中枢障碍而致发热。

2.小儿引起发热的常见疾病

(1)感染性疾病。是发热的最常见原因,可由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引起发热的常见感染性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肺炎、脓胸、肾盂肾炎、细菌性心内膜炎、伤寒、脑炎、疟疾、血吸虫病等。局限性感染也可引起发热,如骨髓炎、肝脓肿、阑尾脓肿等。此外,引起长期低热的常见感染性疾病有结核病,慢性尿路感染、慢性鼻窦炎等。

(2)非感染性疾病。常见于下列情况:①组织破坏或坏死。如白血病、恶性肿瘤、各种严重损伤如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等。②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热,类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等。③变态反应。药物热、血清病等。④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前者如惊厥或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后者如脱水热、广泛性皮炎、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等。⑤体温中枢调节失常。如暑热症,中枢系统各种疾病如颅脑损伤、脑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3.发热的治疗

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发热,如其原因不能控制或不能及时清除,都会引起发热持续。发热是机体的防御疾病的保护性反应,体温升高可使血液白细胞增多、吞噬细胞活性增高、酶活性增强、抗体合成加速。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受累,如使机体耗氧量与能量代谢均增加,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增加13%,致体内分解代谢增强,维生素消耗增多,并往往出现负氮平衡,自身蛋白质破坏增加,长期发热使患儿消瘦、虚弱。发热还可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影响消化功能。发热时血液循环加快,并可增加心血管负担。高热可引起神经兴奋性增高,甚至出现热性惊厥。发热时患儿会感觉到乏力、肌肉酸痛、头痛、食欲减退。所以发热时要及时查明病因,除病因治疗外,必要时还需给予降温对症治疗。

临床上对一般发热无需紧急处理,这可有助于了解病情,以便做出正确诊断;但对高热尤其有可能引起惊厥或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病儿,应尽早予以退热处理。

(1)病因治疗。这对发热治疗的关键,只有针对引起发热的病因处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热。例如,感染性发热时应积极控制感染;某些药物亦可致发热,但停药后即退热;失水亦可致发热,应供给液体。

(2)对症处理(退热治疗)。

药物降温:使用解热镇痛剂,因其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所以疗效较可靠。常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百服宁、泰诺)、布洛芬(商品名:美林)、阿司匹林、安乃近。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药物降温要慎用,以免体温骤降,出现体温不升,大量出汗而致虚脱及循环衰竭。

物理降温:常用方法有酒精擦浴、温水浴、低室温法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婴幼儿发热处理的观点:

WHO规定,肛温在39℃(相当于腋下温度38.5℃)以上时应用解热剂。

2个月以下婴儿肛温38.5℃时均应认为有感染或严重感染存在,应首先进行抗感染治疗,而不主张先用解热剂。

对2个月以上小儿,一旦作出治疗发热的决定,即应选择适宜的解热方法。传统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方面。

首先应选择非药物治疗,包括多饮水、降低室温(夏季)、脱去过多的衣服、确保患儿处于凉爽(但不寒冷)通风环境中。WHO不主张传统的在高热时应用冷、温水或酒精擦浴的降温方法,研究证明这种方法违反了生理机制。冷、温水擦浴可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酒精擦浴则可经皮肤吸收,使婴儿产生酒精中毒症状。

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依靠药物治疗,WHO推荐应用乙酰氨基酚口服,每次10~15mg/kg,发热持续不退可每4小时服用1次。布洛芬,口服,每次5mg/kg,若发热或疼痛持续不缓解,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不主张肌肉注射解热剂,尤其是阿尼利定或复方氨基比林,肌注不仅可引起局部感染或臀肌萎缩、坐骨神经炎等,且以上两药主要成分为氨基比林,用后可产生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有致命危险,其发生率远远高于氯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