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集聚经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集聚经济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对集聚经济的理论研究概括为缺乏空间维度的主流经济学、传统区域科学和新经济地理学三个理论视角。其中,缺乏空间维度的主流经济学假定完全竞争以及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减,基于这种假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所以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无法合理解释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空间集聚现象,需要采用要素禀赋和外部性理论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传统区域科学从集聚力和分散力交互作用的角度来解释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和极化现象,但对没有系统考察空间集聚何时何地发生以及空间均衡等微观机制问题。新经济地理学则基于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建立了将空间纳入到一般均衡框架的全新空间经济理论,对集聚经济的微观市场机制进行了合理解释。

一、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是新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理解集聚经济的基础。对外部性的最初认识可以追溯到马歇尔,他认为引起生产活动区域集中的外部性来源有三种情况:一是劳动力市场共享,二是中间品投入,三是知识外溢。但马歇尔所考虑的外部性是基于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所以规模经济是外生的。而在不完全竞争框架下对于外部性理论的发展应该要追溯到Scitovsky(1954),其将外部性划分为货币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ies)和技术外部性(technological externalities)Scitovsky, T.Two concepts of external economies [J].The Journal of Polit-i cal Economy,1954,62(2):143-151.。Harris et al.(2011)认为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通过市场机制发生Harris, R., J. Moffat and V. Kravtsova. In search of 'W' [J]. Spatial Economic Analysis, 2011,6(3): 249-270.。其中,货币外部性得益于经济主体间的交互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发生作用;技术外部性则不以市场机制为媒介,不受个体和企业等任何经济主体的控制。这导致在对外部性的理论分析过程中,货币外部性得到充分的规范分析,而技术外部性则难以在形式化模型下分析,常被忽略或作为“黑箱”处理Fujita, M.and P.Krugman.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 [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4,83(1):139-164.。需要说明的是技术外部性与知识溢出、人力资本外部性和技术扩散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语境下使用。

Glaeser et al.(1992)发表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的文章《Growth in Cities》最早采用了MAR和Jacobs外部性的说法(文章还提到了Porter外部性)。Marshall - ArrowRomer(MAR)模型认为行业在区域内的集中有利于该地区行业中的企业间溢出效应。企业间的溢出效应发生在相同或相近的行业内,而且作者认为地方垄断(专业化)要比地方竞争更有利于相同或相近行业内的企业间溢出效应。这种行业内的溢出效应被称为地方化(专业化)外部性、Marshall或MAR外部性(localization externalities, Marshall or MAR externalities)。与MAR和Porter外部性不同,Jacobs(1969)认为溢出效应主要来自于产业外面,而不是产业内,区域内的行业多样化要比行业专业化更有利于促进创新和增长。鉴于城市中的溢出效应来源多样化最典型,Jacobs将城市称为创新的源泉。由多样化的地区生产结构所产生的外部性被称为城市化(多样化)外部性或Jacobs外部性(urbanization/diversification externalities or Jacobs externalities)。综上,两种外部性对地理集中效应没有分歧,但对于行业集中效应分歧明显:Marshall外部性来源于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Jacobs外部性则来源于产业间的多样性互补,前者主要侧重于地区某一行业的特征,而后者关注的则是整个区域的特征。

谁对经济增长或创新的影响最大是MAR和Jacobs两种外部性实证研究争论最大的问题。综合相关文献,问题的答案需要根据行业类型、行业和产品发展阶段以及区域地理范围等情况而定(赵勇等,2009)。答案的多样性在实证研究过程表现为,不同类型行业、不同规模地理单元及其具体测度方法,简单说就是独立变量和非独立变量的不同选择导致了答案的多样性,比如对经济绩效、空间规模以及空间联系或部门联系等方面的不同界定和测度。但对两种外部性的度量,一般做法是将地区专业化作为MAR外部性的证据,地区多样化作为Jacobs外部性的证据(Beaudry and Schiffauerova,2009)。Glaeser et al.(1992)认为行业专业化的程度更好地体现了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和密度,可以有效刻画MAR外部性。

用地区专业化来度量MAR外部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用区位商形式表示的专业化指数,二是相对简单的本行业就业人数,前者为相对值(比例),后者为绝对值,这两种约占度量指标的75%(Beaudry and Schiffauerova,2009)。基于1956年美国170个城市的二位数行业数据,Glaeser et al.(1992)最早采用专业化指数来刻画MAR外部性。从区位商的表达式可知,用区位商的形式所表示的专业化指数对区域地理单元的大小较敏感,而且没有考虑微观企业规模。相对于区位商而言,另外一个相对简单的度量方法——本行业就业数量有时被认为能更有效代表地方化经济,这主要是因为地方化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绝对规模而不是相对规模,也更能体现Marshall的劳动力池观点(labor pool)。其他度量MAR外部性的方法主要有:行业中厂商的数量、基于行业的技术邻近指数、本行业的地区份额(主要有产出份额、研发投入或行业增加值等)等。

相对于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的度量方法更加多样。HHI指数(Hirschman- Herfindahl index)和其他行业的就业人数是两种最常见方法,其他指标如Glaeser et al.(1992)采用1956年美国各个城市中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的就业比重来度量Jacobs外部性。其中,HHI指数是基于多样化的最常用方法,如Henderson et al.(1995)较早使用美国城市中50个三位数行业数据来构造HHI指数,以证实Jacobs外部性的存在。HHI指数的主要缺点是其所测量的多样性是对称的,即假定行业之间一样的彼此接近。其他行业的就业人数是第二个最受欢迎的指标,它没有直接去度量多样性本身,而直接反映城市化外部性的规模,这其中暗含的假定是人口或就业较多的地区拥有更加多样化的经济结构。此外,地区的就业总人数或该地区总人口也常被使用。

二、区位选择和极化理论

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是方向相反的两种力量——向心力和离心力角逐的结果。在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常形成循环因果关系,而且是不断累积的,比如,某一区域经济活动的集聚将吸引大量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而这必将进一步促进要素的集聚。

从孤立的空间来看,向心力主要包括收益递增的规模经济和正外部性,而促使经济活动分散化的离心力包括要素的不可流动性和运输费用等。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交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生产结构的调整和演进,两者的力量此消彼长。在约翰·冯·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创立的农业区位论中,土地要素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以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为代表的工业区位论中,离原材料产地的距离和运输成本成为考察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空间集聚和组织邻近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培育集聚优势成为关键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1.

从区域间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看,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处于聚集状态还是分散状态,主要取决于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缪尔达尔,Myrdal)谁占主导地位或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谁占主导地位(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O.Hirschman)张秀生.区域经济学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79-80.。其中,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是指导致要素空间扩散的机制,而回流效应或极化效应则是导致要素空间集聚的机制。循环累积因果机制是缪尔达尔提出的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产生的内在机制,是指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

地理上二元经济形成的“累积性因果循环”机制与古典假设下的地区之间生产要素流动不同,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虽然造成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发达地区对其他地区的劳动力吸收是有条件的,是选择性的,它需要的是落后地区中质量相对比较高的劳动力,而不是一般的劳动力;落后地区的劳动力流动也存在成本和障碍,并不能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这样,发达地区经济将进一步发展,并进一步产生对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需求,这又刺激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发达地区的工资水平,吸引落后地区劳动力外流。与此同时,落后地区人力资本外流,高素质劳动力减少,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需求降低,工资水平仍然很低,劳动力继续外流。这种作用的结果是,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落后地区越来越落后,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别、人均收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扩大,这就是“累积性因果循环”。

三、空间经济理论

空间经济理论对于集聚经济的解释沿用了区位选择和极化理论的逻辑,但其对于集聚力和分散力的分析是基于市场机制,而且均是内生决定的,从而避免了陷入“集聚经济导致集聚”的循环论证,实现了对集聚经济微观市场机制的合理解释。

空间不可能定理表明,要素流动与区域间贸易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是不相容的Combes, P.P., T.Mayer and J.F.Thisse.Economic geography: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s and nations [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39.。所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范式的一般均衡框架是无法解释集聚经济现象的。空间经济理论基于垄断竞争模型,综合考虑规模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以及内生的区位选择,重新阐释了循环累积因果机制Head, K.and T.Mayer.The empirics of agglomeration and trade [J].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2004,(4):2609-2669.。其中,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 HME)是集聚发生的基础性机制,是指市场规模不对称对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影响,即如果某一区域具有更大需求,则其产品产量也会占更大的份额。现实中的贸易自由度对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产生决定性影响:当贸易自由度很低时,要素呈分散布局;在贸易自由度中等水平时,要素在地理空间上迅速集聚;当贸易自由化程度很高时,要素又倾向于分散布局安虎森等.新经济地理学原理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7.

为了实现区际利润均等化的空间均衡,一方面厂商通过重新选择生产区位,自发集聚在市场潜能较大的地区;另一方面,当区际利润差异导致经济活动集聚时,工资等生产成本也会提高,从而抵消了市场潜能较大区域的集聚经济优势。但由于厂商(消费者)的区位选择是内生的,这将导致集聚呈现出一个循环累积因果的持续过程。

考虑到现实多区域的复杂情况时,“第三效应”和市场接近性都会成为影响集聚经济的重要因素Combes, P.P., T.Mayer and J.F.Thisse.Economic geography: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s and nations [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98-99.。所谓的“第三效应”是指当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区域时,区域间的交互效应除了直接方式以外,还存在间接方式。这种间接方式所产生的效应被称为“第三效应”。第四章在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时将其划分为循环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第三效应”与“第一天性”要素和“第二天性”要素相互结合形成极其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空间模式。而市场接近性和市场规模效应在实证分析中常以(真实)市场潜能这一指标进行综合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