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的改变
当然,并不是所有“可爱的人”都千篇一律的这副样子。不同情况下,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表现。但是,相似点是,我们通常都会觉得自己被淹没在别人的期望中,而且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以其他方式生活。事实上,就连想到改变,比如拒绝某个请求,都会觉得害怕。我们习惯了满足他人的期望,却又在某一时刻感到自己被拖累了,而那些帮助我们满足他人期望的能力就成了改变现状的阻碍。
英迪拉(Indira,我们在第六章中还会提到她)说,她的家人把她当作了二十四小时营业的服务商。大家总是希望她能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为出租房找水管工、预约牙医、为家乡来的亲戚安排食宿,还要一脸成就感地笑脸相迎。作为家里唯一一个还没有出嫁的女儿,她十分恐惧地预见,未来她还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双亲,或者至少要照顾其中一位。想到这些,她觉得自己是个“不孝且忘恩负义的女儿”,但同时也感到恐慌,因为她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一位能够将她从这种未婚女儿的命运中解救出来的男士了。
这本书中提到的其他人的故事同样显示一个道理,改变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我们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及行为模式通常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固化,并且我们一直都觉得它们很好,直到它们最终失去原动力的某个时刻。而那一刻,它们从朋友变成了敌人。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从迈开可控的一小步做起。每次只迈一小步,心里想着,我们是在勇敢地为自己做一次克服恐惧的努力。英迪拉尝试的是一种引导式比喻法,即她不会再做一家全天候的便利店,而是可以在某些时间段关闭店门,就像7-11便利店那样(这种最初的深夜便利店也只是在上午7点至晚间11点期间营业)。现在看起来,营业时间可能依然较长,但能严格执行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限,无论是对英迪拉本人还是对她的家人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改变。
家庭治疗专家及作家哈丽特·勒纳(Harriet Lerner)说过,如果你的尝试和改变速度过快,周围的人就会大声地要求你“变回来”,最终这种尝试就会变成一个自暴自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