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急救中心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而北京在当年2月份就已经解放了,北京市各政府机构也已相继成立,其中就包括北京市卫生局。当时,北京市有一辆缴获的美国吉普车,上面涂了一个鲜艳的红十字,安了一个金光灿灿的钟形大铜铃铛,铃铛足有40厘米高,看着就十分沉重。当时,大铜铃铛悬挂在救护车前面的右侧,由医生来晃动,发出的声音十分响亮、悦耳,传得很远。我小时候曾经见过救护车在大街上飞驰,也听过那响亮、悦耳的铃铛声。后来我到急救站工作以后,也见过那个大铜铃铛,现在都不知道哪里去了。我相信,很多年纪和我相仿,或比我年纪大的老北京人都知道这些。
过去的北京市急救站,无论工作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极差,不能和今日的北京急救中心同日而语:一辆开起来叮咣作响的破救护车、1个诊箱、1个氧气袋,再加1个司机、1个医生,这就是出车抢救患者的全部家当,在处理很多情况时根本不够用。当时,全急救站只有2台上海产的心电图机,里面装着多节一号电池,一共有10多斤重;还有1台上海产的除颤器,两个人一起抬都费劲。更要命的是,心电图机后来被其他医生带走了,再出诊就没有了,遇到心脏病患者,我们只能凭经验和一张嘴来对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于是,我找到了我们急救科主任付大庆,谈了我的想法:必须装备一辆配有全套急救设备的急性危重症抢救车。过了几天,付大庆主任找到我,让我写一个单子,把危重症抢救车所需的急救装备列个单子。没过多久,4辆配有全套现代化急救装备的急性危重症抢救车全部到位,车上配备了进口的心电图机、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气管内插管等设备,而且全部是便携式,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现场使用。
在今天看来,这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对于当时的北京市急救站来说,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从此,我就伴随这辆急性危重症抢救车度过了20多年的急救生涯,这样一直坚持到我退休。
如今的北京急救中心的救护车,在原有的急救设备基础上,又增添了电动胸外心脏按压泵、电子视频喉镜等设备,更加先进,更加方便了。
到1955年,北京市急救站正式成立了。北京的院前急救,官方一般都是从1955年算起,我觉得其实应该从1949年算起。
老北京人都知道,北京市急救站位于天安门旁边的南池子大街,当时的急救电话是5局5678。这个电话原本是北京同仁堂药店东家、北京市副市长乐松生先生胞妹家的电话,为了方便市民记忆,他们就把自己家的这个电话号码让给了北京市急救站,后来又因为电话升级,先后改为55局5678和65255678。直到1988年,北京急救中心正式建立,首次开通了全国统一急救电话——120,但65255678至今依然在用,一旦120打不通时,您还可以拨打65255678。
在我参与急救工作的几十年中,既有欢乐,也有泪水,但更多的是对急救这份事业的坚持和热情。我感谢我的母亲以及那么多热心善良的乡亲们,也感谢周围的同事、朋友、亲人对我的支持和爱戴。虽然现在我已经退休了,但我仍然会为中国的急救事业继续奋斗,让更多的人学会急救、自救,而不是在遇到事故或身体出现损伤的时候只会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