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狠谁赢
在大自然中,我们都知道“一山难容二虎”。在情场上,爱是排他的,绝不容得自己的另一半开小差。在商场和政坛上则是“卧榻之地,岂容他人酣睡”。种种寻常的“自私”行为都展现了这世上竞争的“残酷”。
竞争时也是谁够“狠”谁能赢,否则对敌人太过仁慈的话,该出手时没出手,等敌人缓过劲来,可能会反攻倒算。有的时候,还必须快、准、狠,趁势追击,釜底抽薪,将对方逼入死角,让他俯首就擒。这时的敌人就神气不起来了。这些听起来似乎还有些惨无人道,但是事实上自古以来的竞争常常就是如此,清代山西两大典当铺的龙争虎斗便印证了这—点。
清初年间,山西豪富亢氏在原籍平阳府开设有一家当铺,后来有人在亢氏当铺附近也开设了一家当铺。亢氏眼见自己开办的当铺营利被别人抢夺,很不甘心,决心挤垮这家当铺,于是,每天派人到这家当铺中典当一个金罗汉,典价银1000两,连续典当了三个月,把这家当铺的资本几乎典当光了。
这家当铺的主人着了慌,忙问典当人何以有这么多的金罗汉要典当?来人答道:“我家有金罗汉500尊,现只典当了90尊,尚有410尊金罗汉要拿来典当哩!”这家当铺主人听了大吃一惊,急忙向来人施礼,询问来人的主家,才知原来是平阳府巨富亢氏。当铺主人自知不是亢氏的对手,只好托人与亢氏协商,请将金罗汉赎回,自己关门闭业,含泪远走他乡。
商场就是这么残酷。你争我夺,这一轮大战的硝烟未散,新一轮大战的帷幕又悄然拉开。商场之中,几家欢乐几家愁。每一个成功者都会身经一次又一次的较量,不管自己承认与否,实际上每一步前进都是在践踏对手的耻辱与悲伤。
但是这些也都是竞争所致的无奈,有时双方没法共存于一片天底下,斗争时也就必须狠心地将对手逼入“死角”,否则等待自己的就是一个“死角”。釜底抽薪,铲草除根,意味着你必须非常了解你的敌人,他倚仗什么优势,什么是他无法缺少的,在互相对垒、剑拔弩张的时候,你对对手的致命之处已了然于心,那么,你的胜算便又多了几分。“把敌人逼入死角”的要点是:仔细地调查研究,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找到敌人的“命根子”;在对方还没明白过来时,果断出手(有时还需要借助一些策略和手段),控制或者消灭敌人倚仗的关键力量、关键资源,同时警惕敌人对我方采用同样的战术;待时机成熟,马上和敌人摊牌,逼其立刻作出选择,要么屈服,化敌为友,要么灭亡。彻底歼灭那些冥顽不灵的敌人。这些都是“狠”的策略,也是“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谁狠谁就能赢”,当然还要知道怎么“狠”才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