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
第一章 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的认识
历代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糖尿病是西医名称,中医称之为消渴病。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和研究,可谓源远流长,最迟在明清时期中医就对消渴病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且形成了消渴病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研究在世界上是最早的。“消渴”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那么,我国各朝代对消渴病都有哪些认识呢?
秦汉时期对糖尿病的认识
这一时期对消渴病的记述主要集中在《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中对消渴病作出了较多的阐述。文中记载了消渴病的病理机制,指出消渴病的实质是气血不足,并已经认识到消渴与气血虚衰、胃气热盛、肾虚有关。
晋隋唐三代对糖尿病的认识
(1)晋代对消渴病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王叔和在《脉经》中指出消渴病为“所食之物皆化作小便”;陈延之也有同样的认识,在《小品方》中记述:“食物皆消作小便而去,而消渴不止……令人虚极气短。”
(2)隋代著名医家巢元方在其著作《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侯》中,将消渴病分为8种类型,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也给出了补充,认为消渴与下焦虚热、肾燥阴虚关系密切。此外,巢元方还发现消渴病能引起痈疽、水肿等并发症,并提出了治疗消渴的体育疗法。
(3)唐代已将“甜尿”视为诊断消渴的依据。医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提出了消渴病的饮食疗法:“先候腹实,积饥乃食”。此外,孙思邈补充了形体消瘦、呼吸气短、心烦、乏力、精神不济等症状表现,还认识到消渴病是一种难治愈、易复发的疾病,并创立了清热滋阴方,并创玉泉丸、黄连丸等治疗消渴病的方剂。
宋金元时期对糖尿病的认识
(1)宋代医家黎民寿著有《简易方·消渴》,指出消渴可分为上、中、下三焦消渴。同时代的著名医家王怀隐在著作《太平圣惠方》中分别论述了消渴的三种类型。《圣济总录》则指出,三消并不是三种病,而是一种病的三种类型。
(2)医家刘河间的著作《三消论》详尽地阐述了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并发症,提出了消渴的病因是“燥热”,并根据这一病因提出了补肾、泻心火、除肠胃燥热等针对性的疗法。
(3)朱丹溪在刘河间的理论上又提出了阴虚为本的说法。他在著作《丹溪心法》中记述:“治消渴应当养肺、降火、生血为主。”丹溪学派在消渴病的认识上不断充实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到而全面的以养阴为主的治疗体系。
明清时期对糖尿病的研究
(1)明代赵献可首次提出了治疗三消以治肾为本的观点,在其著作《医贯·消渴论》中提出:“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唯六味、八味随证加减而服,将其心火,滋其肾水,则渴自止矣。”同一时代的张景岳也赞同赵献可的观点,认为“若消属虚证者,当以补肾为本”。
(2)继赵献可、张景岳之后,绮石、戴原礼、周慎斋等医学家相继提出了在补肾基础上健脾的治疗方法。
(3)清代黄元御提出消渴病可由肝论治,所著《素灵微蕴·消渴解》中的论述成为后人由肝论治消渴病的理论依据。费伯雄则提出通过燥湿祛痰来治疗消渴病。
五脏虚弱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对消渴病与五脏之关系的记载:“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心脆则善病消瘅,肺脆则善病消瘅,肝脆则善病消瘅,脾脆则善病消瘅。”“消瘅”就是消渴,“瘅”是消渴病之病因,因此消渴也称“消瘅”。由此可见,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糖尿病与五脏虚弱有一定的关联。明代赵献可在《医贯·消渴论》中说:“人之水火得其平,气血得其养,何消之有。”五脏强健,糖尿病自然也不会出现。
脾胃虚弱与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节关系密切。饮食不节可直接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而脾胃受损、脾气不足,又可导致津液下输,注入小肠,渗入膀胱,进而出现消渴病人小便多而味甜。
《黄帝内经》中记载:“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的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联系大肠、肺、口、面颊、下齿、鼻,主津液,热结发生后容易引起便秘。足阳明胃经主血,联系消化系统,发生热结多是因为饮食过多或食物过于肥腻所引起的。这就是说,胃肠结热常会引起消渴的发生。
肾脏亏虚与糖尿病的关系
肾脏关系人体的肾精(元阴)、肾气(元阳),而肾精和肾气是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肾的精气不足,就会导致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虚火上炎,进而发生糖尿病。
肝气不足与糖尿病的关系
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肝血旺了,肾精才会足,肾精足了,肝血才可生,肝与肾同盛同衰。有的糖尿病患者常常会膝腿酸软、骨节酸痛,这就说明病人的肝气不足。
心肾不交与糖尿病的关系
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心脏和肾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肾中真阳上升,能温养心火;心火则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不致过亢而益心阴。这种关系就叫做心肾相交。然而,心脏或肾脏中任何一方阴阳失调都会影响心肾相交的关系,导致心肾不交。心肾不交常常会引起一些其他的病症,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
肺失宣降与糖尿病的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有宣发和肃降的功能。肺主行水功能,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进行输布、运行和排泄。肺失宣降就是说肺的功能在逐渐减弱。肺失宣降与脾气不足关系极大。脾虚就无法散精于肺,导致津液亏少,而出现口渴症状。现代中医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早期会出现肺功能降低。
以上论述说明,五脏中任何一脏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内脏,久而久之,则形成糖尿病,因此防治和预防糖尿病都需要强健五脏。
七情不调和劳逸内伤
中医治病和养生都比较重视七情调畅与劳逸结合。七情指的是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度或不及都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劳”、“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较大,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都是不可取的。七情不调和劳逸失调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七情不调与糖尿病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曾论述了七情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悲伤肺”、“喜伤心”、“怒伤肝”、“惊恐伤肾”、“忧思伤脾”。也就是说,七情中的任何一种过度都会伤及脏腑。如:过度愤怒会伤及肝脏,导致肝失疏泄而引起肝气郁结,久结则化火,上可损耗肺胃津液,下可损耗肾脏阴液,因此会出现口渴、小便多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而过度思虑伤及了脾脏,心脾气结,则会导致心火亢盛、脾气不足,同样会引发糖尿病。
我国古代医家在研究糖尿病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七情的作用。宋元时期的刘河间在其著作《三消论》中记载,消渴病人“耗乱精神,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盛之所成也。此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与血糖水平的关系密切,七情过度造成的情绪波动、紧张、突发事件等所造成的精神刺激会导致人体的内分泌失调,极易导致血糖升高。
由此可见,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做到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不要过喜,也不要过悲,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劳逸失调与糖尿病的关系
不论是养生还是治病,我们都提倡劳逸结合,也就是说,人们要有劳有逸,劳逸适度,只有这样才能摆正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和调节,从而保证气血通畅、体质强健。
中医认为,假如不注意休息劳累过度,就会发生过劳耗气,导致脾气受损,脾脏运化功能失常,长期下去则会血虚津亏,五脏阴液不足,上不能奉心肺,下不能滋肝肾,进而引发肺燥、胃热、肾虚的上、中、下三消。而如果过度安逸,极少运动或有体力活动,也会导致气血亏虚、津液输布不畅通而发生消渴。
另外,房事不节也是劳倦内伤的重要原因。房事不节会导致肾原亏虚,肾精不足,而肾精不足则虚火内生,虚火内生又致五脏阴液俱虚而身体燥热,进而引发糖尿病。
由此看来,人既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做事情的时候也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对自己的要求太严格,不留休息的时间,也不能太慵懒,只吃饭不干活。
吃饭与服药
大多数人都将吃饭和服药看成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儿,殊不知这所谓的“小事儿”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饮食不节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等诸多病症。服药不当更可能会在旧病加重的基础上,引发新的疾病。
饮食不节与糖尿病的关系
从中医的角度讲,食物摄入人体后,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化生气血,滋养脏腑,以维系人体的正常运行。但若饮食不节,长期过度食用肥甘厚腻之物,或过多饮酒、过度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或饥饱无度等都会损伤脾胃,破坏脏腑间的平衡,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饮食不节损伤了胃的津液,导致胃阴亏虚、胃火亢盛,损伤脾阳,湿浊内停,若久郁化火,就会导致中消型糖尿病。不仅这样,饮食不节还会损耗肺脏津液,引发以口渴、多饮为典型症状的上消型糖尿病。此外,还可能因损肾阴导致下消型糖尿病。因此,饮食不节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为使身体健康,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到饮食合理而又健康,不能经常食用甘甜、油腻、辛辣的食物,不要过度饮酒。否则极易引起肥胖,直接或间接为糖尿病的发生提供条件。
服药不当与糖尿病的关系
药物的使用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如果使用得当,不仅能驱除疾病,还有强身健体之功效,反之,如使用不当,轻则无法吸收药物的药效,或加重本身疾病的发生,重则会导致发生某些新疾病。药物的种类有多种,如滋阴药、补阳药、清热药、补血药、补气药、消炎药等等。平时在选用药物时一定要了解其疗效和自身的病症,以做到对症下药。服用之前也要观察仔细,以免错服了药物。
历史上就曾经有许多人为追求长生,而长期服用大量矿石类药物炼制而成的壮阳丹药,导致内生燥热,热积于肾而导致阳强精走,终至津液耗伤,肾阴不足,而引发糖尿病。
唐代医家巢元方在其著作《诸病源候论·消渴病》中指出:“渴利者……由少时服乳石,石热盛时,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肾虚又不得制水液,故随饮小便。”
综上所述,吃饭、服药都不是小事儿,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那些一直不把吃饭、服药这样的小事儿放在心上的人。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健康无小事。
淤血与痰阻
淤血和痰阻是糖尿病的病症表现,也是诱发糖尿病的原因,对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淤血和痰阻的产生与脏腑功能失调关系较大。脾虚、燥热、肝气郁结等脏腑功能失调都可以引起淤血和痰阻。
淤血与糖尿病的关系
人体的气血是一体的,气为血之帅,血是气之母,气血相互作用,气滞定会引起血脉运行不畅,导致淤血产生,而淤血又会引起气机不畅。气机不畅是产生消渴的原因之一。清代医家唐荣川在其著作《血证论》中指出:“淤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淤血,故气不得同,不能载水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淤血去则不渴矣。”由此可知,糖尿病表现出的口渴、多饮等症状,都与淤血有关。而现代医学中被称为神经病变、心血管病变、眼底病变等的并发症,与血淤也有关。
痰阻与糖尿病的关系
痰阻受饮食不节的影响较大。饮食不节会损伤脾胃,导致脾失运化,而痰阻主要是脾失运化所致。清代医家费伯雄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痰阻有极大的关联,因此,他主张在治疗糖尿病时使用祛痰化痰类药物,以祛除糖尿病的这一诱因。
淤血、痰阻的发生不仅与气机不畅、脾失运化有关,也与燥热有一定的关系。燥热之邪进入人体,便会煎熬人体津液而形成血淤,长久下来就形成痰,导致痰阻诸证。燥热体质的人,阴虚津少,因津血同源,所以会导致阴血虚少,使得血液愈发浓稠,血脉循行迟缓,形成淤血诸证。由此可见,淤血、痰阻不仅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也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引发其他的并发症。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活血化淤、清热祛痰的方剂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