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驾崩,是天命使然还是被人谋害
1722年的冬天格外冷。十一月十三日晚,凛冽的寒风摇晃着畅春园里的宫灯,烛影摇红,悲声戚戚,69岁的清圣祖康熙帝驾崩了。
康熙帝在位61年,他的驾崩不啻晴天霹雳,但与此同样令人震撼的是:遗诏中的皇位继承人既不是素有“贤王”之称的八阿哥胤禩,也不是在康熙帝晚年格外得宠的皇十四子胤禵,而是向来不苟言笑、沉默寡言的四阿哥胤禛。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他的即位之突然,再加上此后康熙帝诸子在政治上的兴衰,以及年羹尧、隆科多这两位助雍正帝登基的有功之臣陆续遭到诛杀和幽禁,这种种现象累积,以致让当时很多人不得不质疑康熙帝的死因,甚至到了今天,依然有历史学家为此争论不休。
关于康熙帝的死因,总体来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康熙帝之死是“天命”,是寿终正寝、自然死亡;另一种观点则倾向于认为康熙帝是被雍正帝谋害致死,是为“人祸”。
在《大义觉迷录》中,康熙帝的病逝过程被叙述得极为简单: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帝赴南苑打猎,后因“圣躬不豫,静摄于畅春园”。在史料《永宪录》中,也记载了康熙帝在十一月初七从南苑回到畅春园,次日有病,他还传旨说:“偶感风寒。本日即透汗。自初十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尽管当时康熙帝已是69岁高龄,但因“偶感风寒”就骤然丧命,未免令人生疑——以宫廷御医的医术加上皇家的药补水平,怎么可能连小小的“风寒”都无法医治?这是否意味着康熙帝之死还藏着什么秘密?
康熙帝一生极为跌宕,杀鳌拜、平三藩、平准噶尔……为“康乾盛世”奠定了根基,他虽然有平定天下之能,却无法化解“九子夺嫡”的尴尬。尤其到了康熙帝晚年,诸皇子觊觎皇位,争相拉拢朝官、结党营私,钩心斗角、水火不容之势愈演愈烈。经历了两次废立太子,康熙为储君人选伤透脑筋,临死之前都没有透露丝毫信息。死于这种背景之下,又有未定的疑点,人们首先会想到康熙帝的死可能与夺嫡之祸有关,而雍正——这位最后的赢家,自然首当其冲。
从抱恙到驾崩的6天之间,康熙帝并未完全不理政事,初九那天,他还让四阿哥胤禛代替自己去天坛举行冬至祭天大礼,这大概是因为胤禛有过类似的经验。此后,胤禛多次派太监和侍卫到畅春园请安,尤其是康熙帝病逝的当天,胤禛几次进出畅春园,这期间没有任何其他皇子、后妃或大臣在场,康熙帝给胤禛交代了什么?胤禛又进宫做了什么?没有人知道。所以,这也成了后人揣测康熙帝之死可能与胤禛有关的重要依据。
据说,康熙帝最初打算传位给十四皇子胤禵。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秋,他封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并委派军务,明显地表现出了对胤禵的赞赏。倘若胤禵就此立下军功,无疑能为继承皇位增加筹码。但是,谁也没料到康熙病逝得如此突然,雍正帝即位时胤禵尚在边疆,他一回京奔丧就被架空了兵权,此后更是被雍正帝常年幽禁,再无起事的可能。胤禛与胤禵是一母同胞,有人把雍正帝的狠心归因于他的心虚,民间向来有“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胤禵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的说法,也有人说,康熙帝病中“降旨召胤禵来京,其旨为隆科多所隐,胤禵不到,隆科多传旨,遂立当今”。而曾静说得更是直白:“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就进一碗人参汤,不知如何,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康熙帝是被雍正帝毒死的这一说法,就出自于此。
尽管目前并无确凿证据,但很多史学家还是通过多年文献分析与考证,寻找着蛛丝马迹,试图破解康熙帝驾崩之谜。清史研究专家许曾重先生在《清史论丛》中,把康熙帝之死和雍正帝继位总结为“一场以武力为后盾,精心策划,巧妙安排的宫廷政变”,康熙帝之死是因为“隆科多在药品或是食物中投放了致命性的毒药”。另外,清史专家孟森先生也认为雍正帝之所以能打败众多兄弟、顺利争得皇位,正是因为他“内得力于隆科多,外得力于年羹尧”,用阴谋害死了康熙帝,几年后隆科多、年羹尧两人的遭遇是因为雍正帝急于灭口。甚至连当时身临现场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都说道:“(康熙帝)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
种种迹象表明,康熙帝之死可能不像正史记载得那样简单,“偶感风寒”四个字可能是康熙帝的死因,更可能是为雍正帝遮羞的帷幕。不论真相如何,康熙帝晚年因为子嗣夺嫡受到的打击毋庸置疑,只叹在权力诱惑下,父子伦理与君臣纲常竟然都成了摆设,令人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