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❷章 略施小计、令其心服口服的心计心理学
恩威并施,才能贤佞皆服
实用精要
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交际策略,因为每个人的处世心理都不相同。对待明理之人就该施以恩惠,对待无理之人则施之以威,这样才能在交际场中无往不利。
深度透析
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因此,一般情况之下,只要我们能以诚相待、将心比心,多为对方考虑,就很容易说服他按照我们的意思办事。但当我们需要说服的对象无理取闹、顽固不化时,我们不妨施之以威,采取恩威并施之策略。唯有如此,我们的说服效率才会更高。
明太祖朱元璋在明朝初定之时,西南少数民族并不完全归服,一则天高皇帝远,中央势力鞭长莫及;二则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素有隔阂,因此,对此边远之地维持有效统治并非易事。
当时,朝廷驻贵州镇守的都督马烨趁水东、水西两邦改换首领之机,想“改土归流”,废掉水西、水东土司,改制郡县。因此,他将水西的女土司奢香抓来,鞭挞凌辱,欲以此挑起云南水东、水西诸邦怒气,来制造出兵借口。
此事一出,水部四十八部彝民都纷纷欲反,这使明太祖认识到武力并不能解决问题,对待云南各部还要采取抚慰政策。
这样一来,可借机让土司交出部分权力,去除各部与内地交通之屏障;二来可成就仁君之美名,收买人心,得到百姓拥戴。
尽管马烨也一片忠心,但这回不得不成为明太祖政治手腕的牺牲品。
明太祖接待了水东土司刘淑贞,听其诉说马烨的劣迹和世代守土之功。马皇后也召见了刘淑贞,并传唤设宴进京入朝,予以抚慰。这使刘淑贞和奢香很是感动。明太祖进一步问:“汝诚苦马都督,吾为汝除之,然何以报我?”明太祖已打算用马烨的性命换取二位土司的归顺。奢香说:“愿世世代代皆诸罗,令不敢为乱。”
明太祖斩马烨的同时,册封奢香为顺德夫人,刘淑贞为明德夫人。可谓极尽恩赐之能事。但明太祖心中有数,过于亲近厚待必定会使其得意忘形,不服管教,并以为朝廷懦弱。因此,朱元璋仍留了一手。
当奢香、刘淑贞历经回归时,明太祖命令沿途官府在两路中央陈设兵力,紧张武备设施,以震慑二女,让其明白朝廷并非软弱可欺,而是具备相当实力,若举兵反叛,下场将不会很好。
明太祖的这种恩威并施的做法可谓明智至极,效果也极佳,对其册封厚待,使二位邦主领略了中央爱民之仁德;对其耀武陈兵,又使他们明白朝廷的威德。奢香等回去后,将朝廷兵力告知各部,于是众部心中顿生敬畏之情,归顺之心日强。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使用恩威并施的方法之时,一定要注意考察对手的相关情况。如果对方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且整个说服的形势对自己不利而对对手有利,那么,恩威并施的方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之,在整个形势对己有利而对对方不利的时候,特别是对方缺乏足够的经验,或者对方对达成某项协议心情较为迫切的情况下,效果会更佳。
分散小权才能独揽大权
实用精要
对于大事,领导要抓准抓好,一抓到底。一般说来,大事只占百分之二十,处理好这一部分大事,管人就会事半功倍了。
深度透析
领导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得管,应该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做到权限与权能相适应,权力与责任密切结合。什么都干的领导是什么都干不好的。
《韩非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鲁国有个人叫阳虎,他经常说:“君主如果圣明,当臣子的就会尽心效忠,不敢有二心;君主若是昏庸,臣子就敷衍应酬,甚至心怀鬼胎,但表现上虚与委蛇,然而暗中欺君而谋私利。”
阳虎这番话触怒了鲁王,阳虎因此被驱逐出境。他跑到齐国,齐王对他不感兴趣,他又逃到赵国,赵王十分赏识他的才能,拜他为相。近臣向赵王劝谏说:“听说阳虎私心颇重,怎能用这样的人料理朝政?”赵王答道:“阳虎或许会寻机谋私,但我会小心监视,防止他这样做,只要我拥有不致被臣子篡权的力量,他岂能得遂所愿?”赵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阳虎,使他不敢有所逾越。阳虎则在相位上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终使赵国威震四方,称霸于诸侯。
赵王重用阳虎的例子给我们现代管理者的一个启示就是,领导者在授权的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控制。这样既可以充分地利用人才,又可以避免因下属异心而导致管理上的危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领导者要做好授权,就应当放手让下属去干,不随意干预下属的工作,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激发出下属的潜能。
领导者在用人时,要做到既然给了下属职务,就应该同时给予其职务相称的权力,放手让下属去干,不能大搞“扶上马,不撒缰”,处处干预,只给职位不给权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作中也不能只“讲人情”。当我们在工作中出错时,我们的同事、上司、朋友没有指出我们的错误,没有告诉我们它的危害,反而拍着我们的肩头说没事,为我们隐瞒了事实,这就是“讲人情”。“讲人情”在管理工作中是不允许的,它会让员工受到蒙蔽,不知道自己工作的真正成效,不了解自己的缺陷和不足,长此以往,只会使员工自满自大、不思进取。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制度不是最好的,但制度却是最不坏的。”远大空调董事长张跃说:“有没有完善的制度,对一个企业来说,不是好和坏之分,而是成与败之别。没有制度是一定要败的。”在今日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社会,制度才是克敌制胜的根本之道。对于任何企业管理者而言,要创一番大业,成一代企业家,一定要多琢磨一下那句老话:“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定要“完善制度和标准”,锻造企业制胜的“秘密武器”。
气势夺人,从心理上震慑他人
实用精要
真正的强者,震慑的是人的心理,而不是肉体。注重内心的修行,锻造自己的气势,也能不战而胜。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大的胜利。
深度透析
古代,有一位专门训练斗鸡的名手叫纪渻子。一天,君王让他代为训练一只斗鸡,10天过后,君王询问训练情况:“进展如何?近日是否能用?”纪渻子回答道:“时机尚未成熟,它杀气腾腾,一上场即横冲直撞。”
又过了10天,君王再度询问,但纪渻子还是回答说:“不成!它只要一听到斗鸡的叫声,便马上斗志昂扬,无法控制自如。”
又过了10天,君王又来询问此事,说:“怎么样了?现在该可以了吧!”纪渻子仍然摇头,说:“还不行,它只要看见斗鸡的身影,便立刻来势汹汹,火暴蛮斗。”
又有10天很快过去了。君王走到纪渻子面前时,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大功告成!如今它置身竞技场,不论其他的斗鸡如何挑其怒气,煽其斗志,它都如木鸡一样,无动于衷。这就是内心充满‘德行’的证据。现在,无论什么样的斗鸡遇见它,莫不落荒而逃。”
军事上讲究“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说的就是心理博弈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一个真正的强者是不会将威严流于表面的,他震慑的是人的心理,给人一种高不可测的“距离感”,使人无法真正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认为听从他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让人不得不屈服、跟随。强者不声张,不傲气,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神秘兮兮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彰显了他们的人格魅力,让人心甘情愿地敬畏、崇拜。内心沉稳、不怒自威才是真正的内心气势。
纪渻子不愧为一个斗鸡高手,他将斗鸡培养成大智若愚的木鸡,锻造了斗鸡的内心气势,让别的斗鸡充满恐惧,不战自败。人也应该同斗鸡一样,不要稍微有点能力就四处卖弄、不可一世,这样只会流露出无知的本质。自我魅力的修养要靠长时间的锻炼才能形成。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要急于与对手搏斗,而要注重气势的培养。急于求成不但不利于竞争,而且会让我们一败涂地。韬光养晦、隐而不发,培养自己内心深沉、淡泊名利的品质,当我们的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的时候,内心的威慑力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需要激烈的竞争,我们的对手便会甘拜下风,失去了反抗的心理。
如今,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都属于“木鸡”型,他们在团队中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这是因为这类人平时虽然话语不多,可一旦出口则句句都很在理。所以他们说话总是“惜墨如金”,要么不说,要说一定说到点子上,并产生效果。
做一个强者、智者,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要不怒自威的气势。
适实施“苦肉计”,将狡猾的他制伏
实用精要
“苦肉计”是中国历史潜规则中不可忽视的一条。在面对狡猾的对手时,唯有多付出一些代价,才能将之制伏。
深度透析
阖闾是派人暗杀了吴王僚后才登上王位的,僚的三个儿子逃亡在外,吴王阖闾以为大患,日夜难安。
一日,阖闾对大臣伍子胥说:“僚的三个儿子,以庆忌最为刚烈勇猛,听说他在外网罗部属,发誓要为父报仇,打回吴国,此人不可不除啊。”
伍子胥于是把要离举荐给吴王阖闾,说他能帮助吴王建成大业。阖闾见要离身材短小,形象丑陋,与他想象的志士相去甚远,不禁大为失望。要离不卑不亢地对阖闾说:“善于杀人者靠的是智慧而不是体力,善于谋叛者依仗的是骗取信任而不是明斗,我若能亲近庆忌,让他引为心腹,杀他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阖闾被要离的话打动,马上以礼相待。三人计议多时,终于商定了谋刺庆忌的方案。
次日,在朝堂上,伍子胥上奏吴王请求派兵伐楚,并且推荐要离担任伐楚将领。吴王阖闾故意不屑地说:“要离手无缚鸡之力,岂可为将?他这个人无德无能,寡人只是可怜他才将他留在朝中。何况吴国刚刚安定,如果出兵打仗,寡人还有安稳的日子可享吗?此议决不可用。”
群臣哑言,这时要离却仗义直出,他指着吴王阖闾的鼻子大骂吴王连一个承守信诺的百姓都不如。吴王阖闾大怒色变,当即命令力士砍断了要离的右臂,将其打入死牢。要离的妻小也被吴王拘拿。几日后,伍子胥密令狱中看守放松对要离的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阖闾把要离的妻小杀死,焚尸于吴国的闹市,使这件事人人皆知。
要离逃出吴国,他一路赶奔卫国投靠庆忌。庆忌见了要离,听他哭诉之后,庆忌还是不肯相信他,他对心腹说:“阖闾恨我不死,谁知这是不是他主使的苦肉计呢?”
但后来他得知要离的妻小被杀之事,庆忌疑虑顿消,认为要离舍弃妻小性命,只为骗他信任于理不通。于是视要离为心腹,让他为自己谋划归国大事。要离见自己和阖闾、伍子胥谋定的计策成功,于是趁热打铁,力劝庆忌及早发兵,夺回王位。庆忌对他言听计从,出动全部兵卒,顺江而下,向吴进军。
庆忌在指挥船上,要离手持长矛侍立其旁。庆忌指指点点,得意非凡,要离趁其不备,一矛刺透了庆忌的心窝。阖闾的心腹大患解除,吴国的局面最终安定下来。
虽然把自己的真实用心掩藏起来,有时要付出一些的代价,但不做必要的牺牲,狡猾的对手就难以消除疑虑。采用这种办法欺骗敌人,在对手意想不到之处打动他,用最忠心的人也难以做到的事触动他,任何人都会失去理智,也就是顺应着他那柔弱的性情达到目的。
因势利导,嫁接成功
实用精要
人们在办事时,要想争取对方应允或帮忙,就应该设法引起对方对这件事情产生积极的兴趣,或者设法让对方感觉到办完这件事后会得到自己感兴趣的利益。很显然,人们对什么事情有兴趣或认为什么事情有满意的回报,就会乐于对什么事情投入感情,投入精力,甚至投入资金。这种办事方法就叫做情趣诱导法。
深度透析
我们在求人办事特别是陌生人时,对方能不能答应你的要求,能不能全力帮助你把事情办成,关键是什么?关键在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怎样想一件事情完全是外在情趣和利益诱惑的结果。比如他对A问题感兴趣或者想获得A,他就会说对A有利的话,也会做对A有利的事;反之,他便具有原始的不自觉的拒绝注意的心理。也就是说,人们要想求人办事就需要利用情趣诱导激发对方的兴趣。
但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情趣诱导法必须让对方感到自然愉悦,深信不疑,大有希望,只有利用情趣或利益把对方吸引住时,对方才肯为你的事情付出代价。
有位车夫拉着车上桥,桥很陡,走到半路实在拉不动了。他急中生智,用力顶着车把,放声唱起歌来。他这一唱,前面的人停下来看他,后面的人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快走着追上他,而车夫则乘机央求大家帮着推车,大家一齐用力,车就推上了桥。
车夫了解人们好奇围观的心理,所以他不靠蛮力一个人拼死拉车,而是靠在车把上唱歌,如果他没有办法召集人来推车,就算他用尽力气也不能把车拉上桥。
这位车夫的求人策略堪称高超过人,无与伦比。本来是求人帮忙,结果却成了别人自觉自愿的行为,求人求得不露声色,浑然无迹。
这就告诉我们在求人办事时,有时“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要想诱导,首先就要引起别人的兴趣,让对方带着一份兴趣来为你尽力。
现实中,我们在请人帮忙时,如可以通过对工作的介绍,激发对方的好奇和兴趣,诱导其深入地了解工作的原理,和目前所面临的困难,那么,就很可能使对方暂时忽略利益上的得失,从而慷慨解囊。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这种方法让其达到最终目的,还应懂得一个诀窍,就是要学会循序渐进。对人有所请托,应由小到大,由微至著,由浅及深,由轻加重才是,如果一开始就有太大的请求,一定会遭受对方断然拒绝。
可见,学会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既是求人办事的小技巧,也是嫁接成功的大原则。
忽略面子上的事,交际才能无障碍
实用精要
脸皮太薄恐怕是影响人开拓交际圈的主要障碍。如果从交际的需要出发,让自尊心保持一定的弹性,把握好度,就能在交际场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深度透析
小王是一位初学写作的文学青年,花了半年时间写了一篇小说。他信心十足地来到编辑部,没想到一个编辑看后直摇头,当着很多人的面,说:“你这写的是什么?连句子都不通,哪儿像小说!……”说得小王满脸通红,很想回敬一句:“你仔细看了吗?”可是,他忍住了,反而以请教的口气说:“我是第一次写小说,还希望老师给予指正。”从编辑部回来他没有泄气,反而更加奋发,写完后又厚着脸皮去找这个编辑。真是不找不成交,这一次编辑的态度也变了,提了一些修改意见。后来小说发表了,他和编辑还成了朋友。
所谓脸皮,不过是人的自尊心的一种通俗形象的说法。心理学认为,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尊严不容冒犯。自尊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内核。从一定意义上说,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和天性。在现实生活中,自尊心的强弱程序因人而异。有的人自尊心特别强,把面子看得高于一切,其实是虚荣心在作祟。
脸皮厚一点,并不是不要个人的尊严,而是说要把握适当的角度,当然,在一些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场合,为了维护尊严,必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至于有人极力维护的自尊,实际上是在维护自己的虚荣心,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所以,要对自尊心进行分析,要维护真正的积极的自尊,不要维护虚伪的消极的自尊。这样,当我们出现在社交场上,才能恰当地把握自尊的弹性,成为交际的强者。
古往今来,从东方到西方,有许多利用厚脸皮获得成功的事例。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不是那么在乎面子,保护着他们免遭旁人所有可能的非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