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情商比智商更有效(4)
曹操让人召祢衡来到丞相府。祢衡见礼毕,曹操却不请他坐。祢衡便仰天长叹:“天地虽阔,何无一人也!”曹操听罢不高兴地说:“吾手下有数十人,皆当世英雄,何谓无人?”祢衡说:“愿闻。”
曹操大谈手下高手,如数家珍。曹操说:“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惇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安得无人?”
祢衡嘲笑说:“公言差矣!此等人物,吾尽识之:荀彧可使吊丧问候,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诏,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磨剑,满宠可使饮酒食槽,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曹操大怒,问祢衡:“汝有何能?”
祢衡说:“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岂与俗子共论乎!”张辽气不过,要拿剑杀祢衡。曹操劝止,让祢衡当一个鼓吏。
祢衡仍不知收敛。曹操命祢衡击鼓,祢衡裸体击鼓、斥骂曹操,把曹操贬得一无是处。曹操欲借刀杀人,便让祢衡出使荆州。曹操知道祢衡这种狂妄之人到哪里也不会受欢迎。果然,祢衡到了荆州后又把刘表挖苦了一番。刘表也不想自己杀祢衡,又让祢衡去见黄祖。
黄祖问祢衡许昌那里有什么人才。祢衡说,大儿孔文举(指孔融),小儿杨德祖(指杨修),其余都不是人物。黄祖问:“你看我是什么样人物?”祢衡傲慢地说:“你就像庙中神,虽然受到祭祀,却无一丝灵验!”黄祖可没有曹操那样的肚量,拔剑杀了祢衡。
曹操知道祢衡受害,讥笑说:“腐儒舌剑,反自杀矣!”
祢衡死于狂妄,他是自取灭亡。狂妄的人,情绪失常,头脑膨胀,一胀再胀,不知收敛,不懂控制,锋芒毕露。祢衡奉行“我行我素”,“笑骂任他笑骂”,“走自己的路”,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张扬个性就怎么张扬,这些人忘了没有合适的环境、合适的土壤、集体的力量,一个人能力再强也难顶一片天。锋芒在适当的场合下可以露一露,让人们认识你的才华,但切记见好就收。锋芒太露了,太爱表现自己了,就不会拥有大众,无形中就不断地种植了荆棘,让自己举步维艰。
狂妄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他们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别人。曹操本身就是一个人才,政治、军事、管理、文学哪一方面都比祢衡高得多,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皆当世高才,水平均比祢衡高。祢衡腐儒只凭一张利嘴,根本成不了大事,反而把人家贬得一无是处。
狂妄的人,也许有一知半解,但情商却低,狂妄的人自制力很差。何为自制力,自制力是指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思想和行动的意志品质。自制力差的人易受激情和冲动支配,在行动上兴致所至,为所欲为,宽于律己,严于律人,而且知过不改。
狂妄的祢衡就如同一只孤僻的狗,对着围满镜子的四周狂吠不已,结果镜子里的狗都向它狂吠不已。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恃才傲物是一个人脆弱的表现,是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它将摧毁一个人进取的心理基础,取消良好人际关系等外部条件,最终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必将导致沉沦和失败。
骚动心态,无助于事业——落凤坡庞统中箭
骚动心态指易受外界影响,不安定、不宁静,宠也惊,辱也惊,太在乎得失。刘备征西川时,军师庞统太在乎得失,导致在落凤坡中箭身亡。
庞统与诸葛亮齐名,也是一位智商极高的天才。他给曹操出的连环计,为周瑜火烧战船提供了条件;他给徐庶出的脱身计,保住朋友的一条命。
《三国演义》描绘庞统的才能,有一惊人之笔。庞统来投刘备,谁知刘备以貌取人,见庞统貌陋,让他去耒阳县当县宰。庞统上任后,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刘备闻之大怒,让张飞、孙乾去调查。张飞到了耒阳县,不见县令庞统。同僚曰:“庞县令到任及今,将百余日,县中之事,并不理问,每日饮酒,自旦及夜,只在醉乡,今日宿酒未醒,犹卧不起。”张飞怒唤庞统来见,责问庞统“尽废县事”。庞统曰:“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言毕,令公吏取出百多日所积公务,带出诉词被告人等。庞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多日之事尽断毕了。张飞大惊,下席谢曰:“先生大才,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此段描写,道出庞统乃大才,但是也看出庞统还是计较官员地位的高低,嫌官小而不满,实行消极怠工,用现代语言就是不敬业。一百多天,一点公事都不干,若有重大案件,岂不耽误事。庞统计较官位,说明他太在乎得失,为后面落凤坡遭难埋下伏笔。
刘备征西川时,庞统为军师。诸葛亮派人从荆州给刘备送来一封信,言称他夜观天象,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让刘备、庞统切且谨慎。刘备一向对诸葛亮的话深信不疑,于是想回荆州商议。庞统的心态骚动起来了,他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于是以巧言说服了刘备,急速进兵。庞统太在乎个人价值的体现,太在乎功名得失,根本不理会孔明的告诫,一意孤行,不幸在落凤坡中箭身亡,欲得功名,却失性命,得不偿失。
禅宗是中国人的哲学,是中国人接触了佛教之后体悟到自己心灵深处奥秘的一种新的境界,它与中国原有的老庄哲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在联系。禅宗强调“对境无心”“无住为本”,对一切境遇不生忧乐悲喜之情,不粘不著,不尘不染,心念不起。
我们对“对境无心”的理解,不是对世界万物统统淡漠,万念俱灰,而应从积极的角度理解为不受欲望所驱,不为名利所动,不被环境所扰,不因胜利而狂,不因失败而忧。
能做到“对境无心”需要一个平和、宁静的心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生命只有一次,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究竟为何生?滚滚红尘,浮华世象,名利财色,使太多的人耳目蒙蔽,于是见许多人为名利心动,为得失心焦,为世俗心扰,为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平不恭而心烦……于是便见许多人碌碌而奔金钱美色,遑遑而奔荣华利禄,愤愤而对是非得失,以至于心为欲动,身为物欲。有屡遇坎坷,前途多艰者,岂能整天为之忧愁不止;有一生平凡默默无闻者,岂可常怀不平之心。长为名利财色而心动者,必无心搞事业,更有甚者断送人生。与人相处,可能有的人得罪过你,反对过你,那些让人不快之事勾起旧恨,让人耿耿于怀,经常想着记着,寻机会反击一下。心力都用在对付人上了,还有多少心力用于做事上。
人对于“得”过于计较,常常会走向反面。庞统对功名的“得”太在乎,却因此而失去了生命;周瑜对虚名的“得”太在乎,也因此失去了生命;杨松为求利益之“得”,卖主求荣,被曹操处死。许多人在生活中只要一涉及自己的利益,便是锱铢必较。有人为了一己之利,置公德于度外,不顾一切地为个人谋取私利,所得当然不少,但是失去的更多,甚至失去了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自由。
淡漠得失的人,必不会为得失而苦恼、而嫉妒、而后悔,不会为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怨天尤人,焦虑不堪,痛不欲生。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的人,才会整日操心,黯然神伤,埋怨天、地、人,毁其身体和精神。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得到内心的自由、充实、均衡与安宁,其他的一切如权力、地位、名利,统统是身外之物,人不应为身外之物所累,为得到或得不到身外之物而心态不平和。
没有宠辱不惊的心态,根本不可能有成功的人生。
消极心态,无大出息——刘琮城丢人忘
荆州刘表死后,蔡夫人与蔡瑁、张允商议假写遗嘱,令次子刘琮为荆州之主,蔡氏宗族,分领荆州之兵。刘琮刚刚继位,忽报曹操大军望荆、襄而来。刘琮大惊,与众人商议。傅巽主张将荆襄九郡献与曹操,刘琮当然不愿意,叱曰:“是何言也!孤受先君之基业,坐尚未稳,岂可便弃与他人?”蒯越见状,恐吓刘琮曰:“夫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今曹操南征北讨,以朝廷为名,主公拒之,其名不顺。且主公新立,外患未宁,内忧将作,荆襄之民,闻曹兵至,未战而胆先寒,安能与之敌哉?”王粲进一步恐吓曰:“曹公兵强将勇,足智多谋,擒吕布于下邳,摧袁绍于官渡,逐刘备于陇右,破乌桓于白登,袅除荡定者,不可胜计。今以大军南下荆襄,势难抵敌。你不可迟疑,致生后悔。”
刘琮本是一介懦夫,在谋臣轮番恐吓下,立即改了主意,竟不打一仗,将荆州白白投献曹操。荆州此时有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共二十八万,有大小战船七千余只,又有长江天险,足可与曹操抗衡,倘若与江东孙权联合,势力更大。刘琮由于懦弱,一仗都不敢打,便将荆州拱手相送,结果反被曹操所害。
懦夫的心态消极,有消极心态的人没有大的出息。刘琮便是一个心态消极的懦夫。
拿破仑·希尔说过,人的身上有一个看不见的法宝,这个法宝的一边装着四个字:积极心态;另一边也装着四个字:消极心态。积极心态产生获得财富、成功、幸福、健康的力量,可以使人攀登到人生顶峰;消极的心态剥夺一切使你生活有意义的东西。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者总是用最积极的心态、最乐观的精神去做人做事,有一口气也要往前走一步。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自卑、疑虑,人生定位太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小心谨慎地做事,明明干得了的事却不敢干、不想干。
许多事情看似不可能,其实是被消极心态束缚,去除了消极心态,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赤壁大战前,孙刘这么点的兵力去抗击曹操的百万大军,看似是不可能的事,但却成功了。刘琮如果去除了消极的心理,同样能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只要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世上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办成只是个时间早晚而已。客观上没有“不可能”,并不等于主观上没有“不可能”,那就真的不可能了;主观上认为“可能”,那么,任何暂时的“不可能”终究会变成“可能”。消极心态的人,可能办成的事也认为不可能,他们不是被事打败,而是被心态打败,是自己放弃了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希望。刘琮的失败,非曹灭之,而是被己灭了。
有消极心态的人自卑,自己看轻自己。
有的人在各种会议上从来不发一言,只做听客。他们的心态是:那么多领导、专家、老同志在场,我发言不合适吧。我人微言轻,不如不说罢。其实,与会者是平等的,并没有人轻视他,轻视他的是他自己。
刘琮自卑,他没有主见,凡事只听母亲蔡夫人、舅舅蔡瑁的安排,实际上是个傀儡。《三国演义》中说刘琮颇聪明,也就是说他本人并不低能或有短板,而是自己认为自己不行。
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人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自卑使人觉得自己难有作为,生活没有意义。长期被自卑感笼罩的人,不仅自己的心理活动会失去平衡,而且生理上也会引起变化,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心理变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
自卑的人,总是过多地看重自身不利和消极的一面,而找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当王粲问刘琮:“将军自料比曹公如何?”刘琼曰:“不如也。”刘琮只见他人之长,不见自己之长,乃自卑作怪。我们在竞争、做事时,应当努力提高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客观地分析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尤其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而不是妄自嗟叹、妄自菲薄。
自卑人士的口头禅是“我不行”。一些人之所以不成功,往往不是由于别人否定了他们,而是他们自己否定了自己;要成功,就必须在自己的字典里删除“我不行”这几个字!把“我不行”改为“我能行”。
自己看轻自己的心态,对自己的认识有误。他们总是看到自己比别人差的地方,总是看到自己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自卑。愈是自卑,心理负担愈重,对周围人们的议论愈敏感,疑心重重,而变得更不自信。
一个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渺小,过分小看自己就会消极、自卑,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头,处处插不上手。一个人不要太在乎缺点、失败及别人的耻笑,这些都是常事,不足为奇。把它们太当回事,自信心必然会降低。
土耳其谚语说:每个人的心中都伏着一头雄狮。
中国谚语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格言联璧》中说:不要轻视自己的身心,天地人三才都蕴藏在六尺之躯中。
恐惧心态使人缺乏生命力——阚泽献降书
赤壁之战中,东吴老将黄盖行了苦肉计,于是担负向曹操献诈降书的任务就交给了阚泽。阚泽献降书可是冒着生死之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