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堰历史文化研究:戴建君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从宋诗中看晁公溯对通济堰的贡献

摘要:晁公溯因《宋史》无传,水利史料中鲜见其人。本文通过对晁公溯咏通济堰6首诗进行剖析,认为晁公溯是一个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的地方官员,是水利工程建设的见证者,是水工技术的推广者,是水利管理工作的督促者,是通济堰治水的历史人物和功臣之一。他为通济堰堰水文化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墨迹,他对通济堰的建设和发展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晁公溯 通济堰 贡献 研究

晁公溯因正史无传,被史学研究忽略,在水利史料中更难找到晁公溯的踪影。笔者通过对晁公溯留下的咏通济堰6首宋代诗篇和相关资料的解读,认为晁公溯不仅是一名杰出的地方官吏,而且是一名卓越的水利历史人物。

一、晁公溯其人

晁公溯(1116~1176年):一写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是晁迥五世孙、晁冲之(字叔用,1073年—1126年)六子之一、公武弟。《宋史》无传,其仕履无考。难怪在水利史料中鲜见其人。

据他的《嵩山居士文集》和方志中知:靖康元年(1126年)21岁的公武携11岁的公遡避北兵南渡,经睢阳、淮河、泗水至吴越,西上楚泽,溯三峡入蜀。于涪州投住姑丈孙仁宅家。公溯23岁为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4),《上周通判书》题左迪功郎于绍兴九年(1139年)由涪州至梁山(今梁平)任县尉,绍兴十五年(1145年)任涪州军事判官(《同治重修涪州志》卷4《秩官志·历代秩官》),又《与费行之小简》称绍兴三十年(1160年)通判施州,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知梁山军,又《眉州到任谢表》及《谢执政启》称孝宗乾道(1165年)初蜀铨(通过考试进行选拔)知眉州,又《答史梁山启》称“猥从支郡,遽按祥刑。”而集首师璿序亦称其为部使者。则又尝擢官提刑,而不详其地。又《眉州州学藏书记》题乾道年月,而《丙戌元夕》诗有“刺史敢云乐”句。丙戌为乾道二年(1166年),是时正在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1168年),盖皆眉州以前所作。师璿序又称公溯《抱经堂稿》,以甲乙分第,汗牛充栋,此特管中之豹。则其选辑之本也,已佚。

晁氏自迥以来,家传文学,几於人人有集。南渡后则公武最为知名。公武《郡斋读书志》世称该博,而所著《昭德文集》已不可见。惟公溯此集仅存。王士祯《居易录》谓其诗在无咎、叔用之下。盖其体格稍卑,无复前人笔力,固由一时风会使然。而挥洒自如,亦尚能不受羁束。至其文章,劲气直达,颇有崟崎历落之致。以视《景迂》《鸡肋》诸集,犹为不失典型焉。

《晁公溯题记》是1996年白鹤梁水下考古发现的新题刻,该题刻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他同荆南张受(伯度)、古汴赵子澄(处度)、赵公蒙(景初)、李景嗣(绍祖)、杨侃(和甫)、西蜀任大受(虚中)共游白鹤梁,同观石鱼所题。它的发现对白鹤梁题刻文化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改变了现有白鹤梁题刻数量的陈说,对研究中国古代“灾变”学说有重要价值,对研究宋代晁氏家族在巴蜀活动及其对三峡文化的构建有重要价值,对探索晁公溯的形迹与交友有参考价值。

“中国板栗数京东,京东板栗数迁西”。迁西板栗颜色呈红褐色,鲜艳有光泽,有浅薄蜡质层,皮薄,较其他地区的板栗硬、实。宋代诗人晁公溯曾有“风陨栗房开紫玉”之诗句,因此迁西板栗又有“紫玉”的美称。

二、晁公溯律诗中的通济堰

笔者认真拜读学习了晁公溯全诗448首,主要以记事性题材描述景物,并以五律、五言排律为主。从他半百之年蜀铨到眉山至集版刊出约4年时间中留下了不少于40首描绘眉山及水利工程感人肺腑的诗篇。尤其在对通济堰的描写中,短短6首律诗就把都江堰与通济堰的关系以及通济堰的历史地位、作用、工程修复和农田急需水、农民获水无饥等描绘的栩栩如生、明明白白。

(一)通济堰与都江堰的关系

“山绕象耳北,堰横龙爪西。遥瞻蜀玉垒,不减汉金堤。”(晁公溯·修觉寺)。据《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一)“我蜀被山带江,足食足兵,实天下之强国也。其东南也,直分象耳,迥眺蛾眉。其西南也,旁连玉垒,平视金堤。”

修觉寺在今新津县通济堰紧挨着的宝资山上,是唐宋时期文人墨客常来常往的地方。晁公溯在此诗中引《全唐文》地理位置,不仅客观描述了通济堰与都江堰的地域关系,还充分肯定了雄壮的通济堰大坝“不减汉金堤”的地位和作用。

(二)通济堰工程的神奇作用

“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晁公溯·视通济堰二首)“滂沱三尺雨,泛溢千步堤。”(晁公溯·四月堰水甚水一雨灌田方足)“旧时水流处,沙砾可手扛。请开百步洪,障以千石矼。”(宋·晁公溯·乡人欲开旧江相勉以诗)“未合三江水,仍通百社溪。”(晁公溯·修觉寺)“再见龙尾水,如兴鸿却陂。”(晁公溯·视通济堰二首)

从诗中看出,三百丈通济堰跨江拦河坝,气势磅礴,傲骨嶙峋。由于通济堰低坝取水,滂沱三尺雨使丰盛充溢的水量泛溢千步堤,不仅形成了“堤堰春涨”的壮丽景观,更重要的是通济堰具有高水准的防洪能力。与“旧时水流处,沙砾可手扛”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之障以千石矼(聚石水中),再大的洪水也会被请开。当灌溉需水时,虽然通济堰仅取用南河水而未合三江(南河、西河、金马河)水,仍通百社溪(水流直通各个支渠);甚至龙尾(渠道尾部)水好像反倒达堤防(陂)而大的不得了。

(三)通济堰水资源是灌区生命的源泉

“往年初堰坏,乐岁亦民饥。”(晁公溯·视通济堰二首)“积潦始北汇,余波各东酾。”(晁公溯·四月堰水甚水一雨灌田方足)“坐闻南堰民,籍籍口语咙。”(晁公溯·乡人欲开旧江相勉以诗)“亦复到邑里,沟浍邹交驰。”(晁公溯·四月堰水甚水一雨灌田方足)“野绿平如案,松青润更加。两岐惟有麦,一县已无花。”(晁公溯·新津道中)“老农喜相语,岁晚可无饥。”(晁公溯·四月堰水甚水一雨灌田方足)

晁公溯说:往年初堰坏,即使是丰收年,灌区人民依然处于饥饿之中。那年四月,一雨灌田方足,但积涝从北到南,众多堰民有口难言,而涝水到了灌区,由于排水体系健全,田间水道畅通,水流井然有序,使得灌区野绿平如案,两岐惟有麦。感动得老农语笑喧呼,就是到了岁晚也不会饥困。

(四)灌区人民感激通济堰治水功臣

“人颂勾龙社,恩沾佩犊民。”“名同召伯埭,人立许杨祠。”(晁公溯·视通济堰二首)“再拜勾龙社,配我灵星祠。”(晁公溯·四月堰水甚水一雨灌田方足)

勾龙,复姓,史载勾龙庭实,也作句龙庭实(古“句”与今“勾”同字),字君贶,夹江人(今四川夹江县),政和进士,召试学士院,除校书郎,因为是宦官郑湛所荐,所以多次被停职,曾任眉州知州。埭,一种水利工程(阻水的土堤坝)。召伯埭为谢安所建。谢安(公元320~公元385年),字安石,是东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官居太保、太傅,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谢安避权奸出镇广陵(今扬州),于城东北二十里地的步邱筑垒而居,更名新城。他考察新城之北二十里地势,西高东低。西易泄水,常苦干旱,东难排水,农田易淹。遂率民众于步邱之北二十里筑埭渲蓄,使西解旱忧、东免涝患。后人追思谢安治水之德,将他比作周代召伯,(古召与今邵同字)故埭、镇、湖皆称邵伯。传说当年召伯辅佐成王巡行乡邑,曾在甘棠树下休息议政。后百姓思感谢安治水惠民,遂建甘棠庙,植甘棠树以示纪念。许杨,字伟君,汝南平舆人也。生活于两汉之交。曾为都水掾重修汝南之鸿却陂水利工程。

诗中“人颂勾龙社”,是指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句龙庭实在任眉州知州时,大修通济堰“更从江中创造,横截大江二百八十丈(约合今860米)。眉州人感其兴大工修复之功,立祀庙岁时祀之”。嘉泰元年(1201年)宋朝赐庙曰“灵嘉”。开禧元年(1208年),又封句龙庭实为“想济侯”。勾龙社是为纪念勾龙而设立的神坛。勾龙社之名也如召伯埭,也如许杨祠,后配灵星祠。

三、晁公溯对通济堰的贡献探讨

(一)从一个“视”字知晁公溯十分重视通济堰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晁公溯1165年初知眉州,《嵩山居士文集》刊于(1168年),盖皆眉州以前所作。从6首诗中分析,《视通济堰二首》应当是晁公溯初到眉时的作品。公溯初来乍到,当年春天,“偶来无筮日”(还没有来得及行卜筮礼之日),偶然“小出”(微服)“行春”(与地方官吏一道春日出巡)来到通济堰。但晁公溯认为:这次虽然微服出巡,然而作为知州肩上的责任,他在标题冠上了一个“视”而不是“游”字,充分表明是以知州的身份对通济堰水利工程进行视察。

《视通济堰二首》共8联,其中3联写工程建设情况,3联写工程建设的感想。他不仅认真视察了工程宏观情况,而遥远消瘦露骨的大坝石头已看得清清楚楚,同时对通济堰的历史作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尤其是句龙庭实在20年前(1145年)任眉州知州时,大修通济堰“更从江中创造,横截大江二百八十丈”的丰功伟绩所感召,决心任上确保堰不坏,使通济堰灌区人民乐岁民无饥,“恩沾佩犊民”。

(二)从一个“忧”字知晁公溯对通济堰工程的高度关心

晁公溯《乡人欲开旧江相勉以诗》中写道:“深忧堰或坏,他日病此邦。”一个“忧”字充分体现出作为知州对通济堰的高度关心。与他的《视通济堰二首》中“往年初堰坏,乐岁亦民饥”相对应,公溯深深体会到句龙庭实20年前看到因为堰坏,哪是在丰收年亦民饥的悲惨情况才大修通济堰。如今乡人准备开旧江泄洪保证工程安全,他认为是一件大好事而相勉以诗。听到两个方案,因自己不懂水利工程技术而“老夫莫能决”。只是担心堰或坏,而祸害灌区。

(三)晁公溯以诗文化手法佐证了通济堰工程建设发展成果

(1)“人颂勾龙社。”“横江三百丈”“不减汉金堤”等诗句。佐证了句龙庭实1145年大修通济堰“横截大江二百八十丈”的历史事实,其规模不次于都江堰(汉名金堤)。

(2)“夏潦所樁撞”“障以千石矼”“遥见石嶙峋”“沟浍邹交驰”等诗句。佐证了宋代通济堰在治水技术上已经采用了樁(桩)撞治潦(大水)、石矼(置于水中供人渡步的脚石)排洪、石嶙峋堆石坝截水等水工措施。

(3)“两岐惟有麦”“恩沾佩犊民”等诗句。佐证了宋代官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两岐”:指称颂地方官吏改善农业兴水利有方,民乐年丰。“恩沾”指皇恩润泽。“佩犊民”《汉书·龚遂传》:“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佩犊指百姓能改邪归正、安心务农。侧面说当官有道,民得其恩。

(4)“人颂勾龙社”“人立许杨祠”“再拜勾龙社,配我灵星祠”等诗句,佐证了灌区人民对宋代官府的感激和官吏对水利建设功臣的敬仰。

(5)“春流已可爱”“野树皆绿叶,清江初白苹”“野绿平如案”“流清稉稻宜”等诗句,佐证了通济堰在宋代是一个绿草如茵、五谷丰登的富庶灌区。

(四)晁公溯是通济堰春灌工作的督查者

《新津道中》“平生爱春事,忽复过年华。”说明了公溯可能在任眉州知州的第二年(1166年)5月,再次视察通济堰。这时“野绿平如案,松青润更加。两岐惟有麦,一县已无花。”正临“双抢”时节,然而“日色深迷雾,江流浅见沙。”公溯看到江流很少,灌区即将春灌用水,使自己沉思于担忧之中。

(五)晁公溯咏通济堰诗对研究通济堰堰水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晁公溯《宋史》无传,在《通济堰志》编辑过程中未对其人进行描述。从晁公溯咏通济堰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晁公溯律诗是通济堰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晁公溯诗文的研究,对于研究通济堰堰水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晁公溯咏通济堰诗是通济堰文化遗产之一,它填补了通济堰宋文化的空缺,对研究通济堰宋时采用的水工技术有重要价值,对研究宋代通济堰管理制度有参考价值,对发掘和研究堰水文化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结论

笔者仅考公溯通济堰诗6首,晁公溯咏通济堰诗是通济堰自晁公溯任眉州知州至今948年以来历史的折射,它记录着通济堰历史的沧桑。研究晁公溯律诗有助于我们了解时代的变迁。晁公溯在眉山之作涉及蟆颐堰、红花堰还有不少的诗篇,从他的律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晁公溯是一个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的地方政府官员,是水利工程建设的见证者,是水工技术的推广者,是水利管理工作的督促者,是通济堰治水的历史人物和功臣之一,他为通济堰堰水文化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墨迹,他对通济堰的建设和发展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附:晁公溯咏通济堰诗6首

视通济堰二首

宋·晁公溯

野树皆绿叶,清江初白苹。偶来无筮日,小出当行春。

人颂勾龙社,恩沾佩犊民。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

往年初堰坏,乐岁亦民饥。再见龙尾水,如兴鸿却陂。

名同召伯埭,人立许杨祠。祝史有祀事,歌予迎送诗。

修觉寺

宋·晁公溯

山绕象耳北,堰横龙爪西。遥瞻蜀玉垒,不减汉金堤。

未合三江水,仍通百社溪。春流已可爱,散乱浴凫鹥。

四月堰水甚水一雨灌田方足

宋·晁公溯

岷江惟清流,泾水惟浊泥。泥浊禾黍茂,流清稉稻宜。

旧传江发源,瀵涌出沈黎。老农望其来,未至龙尾西。

今晨南山云,蓊然忽朝隮。滂沱三尺雨,泛溢千步堤。

积潦始北汇,余波各东酾。茫茫黑壤润,戢戢翠剡齐。

亦复到邑里,沟浍邹交驰。往看芙蓉湖,微风绿生漪。

似欲娱使君,岂减习家池。老农喜相语,岁晚可无饥。

再拜勾龙社,配我灵星祠。更烦请天公,膏泽常及时。

乡人欲开旧江相勉以诗

宋·晁公溯

乡人填然来,亦有双眉厖。讙言我东堤,夏潦所樁撞。

旧时水流处,沙砾可手扛。请开百步洪,障以千石矼。

不令近城郭,庶即回涛泷。坐闻南堰民,籍籍口语咙。

深忧堰或坏,他日病此邦。二论坚相持,谁者肯屈降。

老夫莫能决,君其问语江。

新津道中

宋·晁公溯

野绿平如案,松青润更加。两岐惟有麦,一县已无花。

日色深迷雾,江流浅见沙。平生爱春事,忽复过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