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
——《热兰遮城与海港图》 1646年出版
——《郑成功围攻热兰遮》 1669年出版
郑成功与台湾的关系,好像上天注定。
1624年,大明天启朝廷委派泉州走私头目李旦与荷兰人谈判,要求荷兰人拆除澎湖蛇头山城堡,外迁至台湾本岛上做生意。李旦此行所带的通事(翻译)即是郑芝龙,正是这一年,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在“倭寇”的发源地日本九州平户藩(今长崎平户市)出生。
奇怪的是,荷兰人撤出澎湖的第二年,曾经雄霸日本与台湾之间的两大海商兼海盗李旦和颜思齐都暴病而亡;郑芝龙则借此机会,收编了海上其他武装力量,壮大了自己的队伍。1628年崇祯当上皇帝,朝廷命福建巡抚熊文灿招抚郑芝龙,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坐镇闽海。郑芝龙转而成为台湾海峡最大的官商通吃的海上霸主,也是崇祯朝廷的重要海防力量。此后,郑芝龙统领几万郑家军,开始与退到台湾并在台湾南部构筑了热兰遮城堡的荷兰人做生意。
因为郑氏海上贸易势力提供了大量商品,热兰遮很快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重要的海上贸易转运站。这幅刊于1646年出版的《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的开始与发展》一书《瑞和耐游记》里的插画《热兰遮城与海港图》,形象地描绘了当时荷兰人经营大员的情景:图上方,热兰遮城堡已经建好,岸边有一个很显眼的绞刑架,表明荷兰人已在这里用殖民者的刑罚来管治台湾人了;图中央,停在台江内海的中国船插着荷兰旗,表明它们为荷兰东印度公司所有,这些船负责护送士兵到台湾本岛和保护渔船;图下方,插着荷兰旗的三艘三桅大船是守卫城堡的荷兰战舰,所以船头有炮火描绘。
《热兰遮城与海港图》
此图原载于1646年出版的《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的开始与发展》一书的《瑞和耐游记》里,它形象地描绘了荷兰人当时经营大员的情景。图为伊撒克·柯孟林(Isaac Commelin)所绘,书本,图纵20厘米,横27厘米。
1644年,大明灭亡,先前降明的郑芝龙转而降清。但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高举反清复明的大旗,被南明隆武皇帝赏赐“国姓”,并改名“成功”。1659年,郑成功率军攻打南京失败,退回福建。随着清朝南进脚步加快,郑家军的地盘越来越小,仅剩厦门和金门,眼见大陆上已无生存空间,郑成功决定带部队前往台湾,收复宝岛。
这幅《郑成功围攻热兰遮》海战图,记录了那场历时9个月的跨海围城拿下台湾的著名战役。此图出自1669年在瑞士出版的《爪哇、福摩萨、前印度和锡兰旅行记》一书,作者阿尔布来希特·赫波特(Albrecht Herport)是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工作的瑞士人,他亲身经历了荷兰人被郑成功赶出台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1661年4月30日,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又刚刚骗走荷兰来使的郑成功,亲率25000名将士、战船数百艘,从金门出发,经澎湖,突进台湾西南部的台江内海,攻打大员。在这幅海战图陆地部分,可见郑成功军队登陆鹿耳门(这里现立有郑成功登陆纪念碑),士兵身着铁甲,手持长刀,战旗猎猎,正向前行进。据史料记载,郑成功围攻热兰遮城的军队,每四人即有一面战旗,以壮声威;士兵手持的长刀,即荷兰人所说的“肥皂刀”;身着铁甲抵御荷兰火枪的,即是著名的“铁甲兵”,图上所绘细节与史料完全吻合。
这幅海战图的海面上绘有多艘战船,其中三桅风帆是荷兰人的战舰。据史料记载,最初,荷兰舰队被围在海湾中,当时守在海湾里的是海克特号、格拉弗兰号、向鹭号和玛丽亚号4艘荷兰战舰。郑成功的战舰很小,但非常多,有上百只小船加入了这场海战。每条战船上都配有2门火炮,近10条小船组成一个小队,分头围攻荷兰人的大船(图右,标注为12号的是中国小船队,8号为荷兰大船)。开战不久,郑成功的小船就炸毁了荷兰最大的战舰海克特号。另3艘荷兰战船带伤逃到外海。在图右上方,可以看到两艘荷兰战舰已逃至外海,其中一艘应是逃往巴达维亚报信的快艇玛丽亚号。
郑成功很快取得台江内海的控制权,军队顺利登陆,当天就攻下图左上方标注为6号的普罗民遮城堡(即今台南赤嵌楼,原城堡已被压在后建的文昌阁与海神庙下,有部分遗址已发掘出土,供人参观)。郑成功坐镇图正上方标注为5号的羊殿,以此为指挥所,羊殿前面的一排营房为登陆部队扎营处,郑成功一边与荷兰人谈判,一边积极准备攻打半岛上标注为2号的乌特勒支城堡,和紧挨着它标注为1号的热兰遮城堡(左上放大的热兰遮城堡图标注为3号,此城堡至今仍在,已成为安平古堡纪念馆)。图正中标注为3号的一排排房子是大员市镇。此时,退守热兰遮城的荷兰人想去巴达维亚求救,但要等冬天的东北季风船才能南下;南洋救兵真的来营救,也要等夏天的西南季风才能北上,也就是说,他们至少要苦等一年才可能获救。
荷兰人的地面部队就这样被围困在热兰遮城堡里。图中央的热兰遮城的半岛部分,上边、左边和右边都绘有一团团的炮火。这些炮火表示的是郑成功后来漫长的围攻。左边,汉人居住的大员市镇(后来这里成为安平老街,即繁荣至今的台湾第一条商业街)5月5日即被郑成功的军队占领,在市镇与热兰遮城堡之间的开阔地带是郑成功的部队,他们在这里架设了28门西洋大炮,不断轰击热兰遮主城堡,但攻击遇到了荷兰人的顽强抵抗。所以,可以看到在图中央的半岛顶端,标注为4号的三个被炮击的木造菱形城塔,它反映的是郑成功指挥的另一方面进攻。图中央汤匙山上石头构筑的乌特勒支城堡已经冒烟。它表示:经过从城里叛逃出来的荷兰中士罗狄斯的指点,郑成功的军队决定以乌特勒支城堡为突破口,正狂轰这一据点。
《郑成功围攻热兰遮》
此图原载于瑞士人阿尔布来希特·赫波特1669年出版的《爪哇、福摩萨、前印度和锡兰旅行记》。它是一幅精美的插画,也是一幅纪实性海战图,图纵11厘米,横17厘米。
1662年1月25日早晨,收复台湾的最后一战在乌特勒支城堡打响。郑成功的几十门大炮持续了一天的轰击,大约2000多发炮弹飞向了图中央标注为2号的乌特勒支城堡,城堡被彻底击垮。当晚,荷兰人放弃了乌特勒支城堡,躲入热兰遮主城堡中。
占据了攻击热兰遮主城堡的制高点乌特勒支城堡的郑成功部队,用30门大炮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团团围住热兰遮城堡。郑成功不想让热兰遮城堡彻底毁掉,于是坐镇乌特勒支堡,向荷兰人喊话,令他们弃城投降。荷兰长官揆一又坚持了一下,眼见无法守住城池,终于同意和谈。几经谈判,荷兰人在1662年2月9日向郑成功投降,从而结束了在台湾38年的统治。郑成功由此在台湾建立了政权,置承天府于赤嵌城,史称“明郑时期”。
最后说一下两位主角和台湾的命运。
荷兰的揆一因丢失台湾被判终身监禁,囚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岛上,十多年后,被特赦回国。1646年,清廷诱降了郑成功的父亲,以浙闽粤“三省王爵”为条件降清的郑芝龙,于顺治十八年(1661)在北京被清廷处死。所以,打下台湾后的郑成功并不十分快乐,又经历了儿子郑经与奶娘的乱伦丑闻,和永历帝在昆明被吴三桂处死的悲伤,在收复台湾的第二年,郑成功病死在赤嵌城。郑氏政权移交长子郑经。郑经继位后,坚持不削发、不入贡的抗清政策。1681年郑经病卒,11岁的次子郑克塽继承延平王位。两年后,清水师提督施琅督师攻克澎湖,郑克塽见大势已去,修表交印降清。台湾正式纳入大清的统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