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第一关—香港海防
——《新安县志·香港海防图》 1819年刊刻
——《尖沙咀九龙炮台》 1841年绘
——《远眺香港岛》 1841年绘
珠江口到广州有三道海防关口:第一道关口即香港和澳门,它们一东一西守卫着珠江第一道门。早在明初,澳门就被葡萄牙“借驻”,朝廷默认的“以夷制夷”,将珠江口西岸海防“交给”葡萄牙人。葡萄牙也确实抵挡住了荷兰人入侵珠江口西岸,前一章已有详述,本文不再赘言。这里主要讲珠江口东岸的香港海防。
位于珠江口东岸的香港是海上入粤之要冲,唐朝即设屯门镇,派兵驻守。明朝因倭患,于万历时设南头寨,统辖六汛,巡防香港一带海域。1662年,刚登皇位的康熙为防郑成功在沿海搞反清复明活动,曾下令迁海,沿海守军后撤,汛地亦被废弃。1669年,康熙下令“复界”后,西方船队不断来到东南沿海,清廷重新在粤沿海增设汛营和炮台,香港炮台即是这一时期构筑的。
《新安县志·香港海防图》
1819年出版,图中显示清廷对香港海防已有明确布局:鸡翼角(大屿山)、屯门、九龙、佛堂门等地都设立了军事要塞,图上到处飘着“汛旗”。
从1819年出版的《新安县志》所载《香港海防图》上看,清廷对香港海防已有明确布局:鸡翼角(大屿山)、屯门、九龙、佛堂门等地都设立了军事要塞,图面到处飘着“汛旗”。其鸡翼角炮台建于1717年,选址大屿山西南角,置大炮8门。要塞俯瞰珠江口水路要道(现存炮台遗址)。东九龙北端佛堂门炮台建于1717年,置大炮8门。1810年,因此炮台孤悬海外,守军难以接济,将其废弃,驻军及大炮移至九龙寨,另建九龙炮台,置大炮8门。同时,海面也绘有三桅大帆和旗帜的西洋商船,表明此时珠江口已是洋船往来的重要港口。
《尖沙咀九龙炮台》
此图描绘了由大麻石构筑的尖沙咀炮台,炮台为中式。此图绘于1841年,作者为约翰·柯林斯,水彩纸本,纵22厘米,横32厘米。
《远眺香港岛》
此图描绘了维多利亚湾里的英国舰队,岸上已建立了英国军营。香港由大清抗夷的海防前哨,转眼变成了英国的殖民阵地。此画绘于1841年,作者为约翰·柯林斯,水彩纸本,纵22厘米,横32厘米。
九龙港一直是军港,早在1810年,百龄任两广总督时,就在这里建有炮台。在1838年刊刻的《广东海防汇览·九龙海防图》上,可以看到九龙湾畔绘有九龙炮台,有城墙,有炮位,有营房;它的对岸是香港岛的红香炉汛,两个要塞扼守鲤鱼门内洋。
1839年穿鼻洋之战后,林则徐将这里的炮台扩建为尖沙咀和官涌两座炮台,并调陈连升到官涌山冈建立防守营盘。官涌山冈上新建营盘对停泊在这里的义律率领的英国商船和兵船有所震慑。但1841年清英真正开战后,由于此炮台孤悬海外,不足抗敌,被清军放弃。这年3月,英军占据了这两座炮台,官涌炮台被炸毁,尖沙咀炮台保留,改称“维多利亚炮台”。两炮台最终消失于20世纪初,今人仅能从英国画家约翰·柯林斯的纪实画中,一览炮台当年的风采。在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后,约翰·柯林斯绘制了多幅香港和九龙的图画。《尖沙咀九龙炮台》和《远眺香港岛》可以说是姐妹篇,两幅画分别表现了一峡之隔的香港与九龙两岸在鸦片战争初期的海防面貌。
《虎门外望沙角炮台》
此图表现了始建于1800年的沙角炮台(即穿鼻炮台),在相连的扯旗山上有望楼和圆形炮台;在捕鱼台山建有露天炮位。此画绘于1811年,作者为詹姆斯·沃森,纵18厘米,横23厘米,香港渣打银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