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从虎《欧洲哲学通史(上卷)》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1 复习笔记

一、欧洲哲学史的重要性

正像东方各国的哲学史一样,欧洲哲学史也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作为重要的理论渊源

欧洲哲学史从世界观方面反映了欧洲奴隶占有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欧洲近代实验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历史上哲学发展的较为完整、系统、典型的材料和线索,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创立的理论前提,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渊源。

(二)揭示了人类认识的过程

欧洲哲学的发展,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人类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逐步丰富和深化。欧洲哲学史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合欧洲哲学思想发展的实际进程,探索和揭示这种认识逐步丰富和深化的规律性。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之争

(一)哲学史是斗争的历史

从欧洲哲学史上看,哲学和人类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哲学中的各种不同倾向间的矛盾和斗争展开的。在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欧洲哲学史曾出现过非常众多的哲学流派:朴素唯物论、形而上学唯物论、主观唯心论、客观唯心论、二元论、泛神论以及不可知论,等等。欧洲哲学史的实际过程就是由各个时代不同哲学派别之间的彼此斗争、相互渗透和错综交织所组成的,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的矛盾和斗争则是贯穿于整个欧洲哲学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

(二)欧洲古代哲学的朴素性

在欧洲,长达数千年的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虽然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但是哲学家们对于分歧的焦点或关键却是逐步明确的,就是说,在历史上,哲学家们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理解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欧洲古代哲学虽已出现了具有明显唯物主义倾向和唯心主义倾向的彼此对立的哲学派别,但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认识还是直观的、朴素的,并不十分明确清楚。

(三)恩格斯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总结了近代欧洲的哲学发展成果,进一步做出更明确的概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重大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任何一个较为彻底的哲学家总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凡是断言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哲学家,便组成唯物主义阵营;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哲学家,则属于唯心主义的流派。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系统地阐释了哲学认识的本质特征,揭示了哲学认识上丰富而复杂的内容,为真正科学的哲学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哲学史研究工作指出了一条基本的线索。

(四)正确对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态度

1.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

哲学史的研究工作就不应当仅仅满足于判别一个哲学体系在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所采取的原则立场,而应当深入地分析不同社会历史时代的不同哲学派别在坚持一定的哲学路线的基础上是如何具体地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唯物主义哲学存在不合理性

历史上各派唯物主义哲学坚持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根本原则,贯彻的是一条人类认识真理的正确路线,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在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时,又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或缺陷。

3.唯心主义存在合理性

历史上各派唯心主义哲学坚持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根本原则,在人类认识真理的过程中贯彻的是一条错误的路线。但是,各派唯心主义哲学也是人类认识真理过程中的中介或环节,它们不仅为人类认识真理提供了某些失足的教训,而且在某些唯心主义哲学中也包含着合理的成份或真理的颗粒。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相互联系的

上述错综复杂的情况表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欧洲哲学发展的历史,主要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相互斗争、彼此贯通的历史。

(五)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之争

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或最高问题的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这是属于认识方面的问题。在欧洲哲学史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问题存在着复杂的情况:不仅存在着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而且还存在着唯心主义的可知论;不仅有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而且在某些唯物主义哲学派别中也包含有不可知论的因素或倾向。从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说,可知论明确肯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毫无疑问,这应算做是一种正确的认识论路线。但是,有的可知论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有的可知论具有绝对主义、独断论的性质,这就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它们对于可知论的认识论路线的贯彻。不可知论否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本质上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论路线,但是在欧洲哲学史上确有一部分不可知论者较为深入地探索了认识的主观性和相对性的方面,对于克服认识论中的绝对主义、独断论,也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从这个方面上说,不可知论对于人类认识的发展并不是完全消极的东西,而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探索。因此,研究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之间的矛盾发展,也是欧洲哲学史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六)哲学基本问题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斗争

在欧洲哲学史上,围绕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还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矛盾和斗争。辩证法本质上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法,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本质上是错误的。但是,形而上学思维方法也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对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曾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欧洲哲学史上不仅有同自发的辩证法相结合的朴素唯物论,而且还有形而上学的唯物论;不仅有形而上学唯心论,而且还有辩证的唯心论。在欧洲哲学的发展中,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斗争也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古代自发的辩证法被十七、十八世纪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否定;尔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又为德国古典哲学中自觉的辩证思维方式所否定。发展观方面的这种否定之否定,反映了人类思维方式的不断进步。同时也必须看到,唯物论不与自觉的辩证法相结合,固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哲学路线贯彻到底,而自觉的辩证法一旦被唯心主义缠身,最终也势必要堕入形而上学的泥潭。因此,自觉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结合,乃是人类思维方式发展的历史必然。


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能游离于社会物质生活之外。哲学的存在和发展,依存于社会矛盾运动,并给予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以重大的影响。欧洲哲学的发展,植根于欧洲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占有制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古代欧洲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土壤。欧洲封建主义社会创造了经院哲学这个独特的哲学形态。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把欧洲哲学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欧洲哲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它们赖以产生的一定历史时代的经济、政治关系的升华。反过来,哲学也给予一定历史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以促进或阻碍的反作用。在欧洲历史上,一些哲学思潮曾经成为维护腐朽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而另一些哲学也曾充当了社会变革的先导,奏出了时代的强音。


四、阶级分析的方法是研究哲学史的基本方法

(一)具体含义

阶级分析的方法是研究哲学史的基本方法。列宁指出,要认清包括哲学和宗教在内的一切异常繁杂的社会问题,就“必须牢牢把握住社会阶级划分的事实,阶级统治形式改变的事实,把它作为基本的指导线索,并用这个观点去分析一切社会问题,即经济、政治、精神和宗教等等问题”。

(二)欧洲哲学是伴随着阶级产生的

在欧洲,哲学是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欧洲哲学史上出现的任何一种哲学学说,都是由隶属于一定阶级的人们创造的,都反映着一定阶级的要求,服务于一定阶级利益。譬如,欧洲十五、十六世纪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就是当时新兴的市民——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的一股反对封建主义的文化——哲学思潮。如果撇开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和市民——资产阶级兴起等历史现象,人们将不可能认清人文主义思想运动的本质,无法正确地评价它的历史作用。

(三)哲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复杂的

1.含义

哲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与现实政治斗争的关系,在历史的前进过程中往往呈现为十分复杂的情况,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和现实政治斗争的直接体现。

2.欧洲哲学史与现实的联系不是直接的

就欧洲哲学史而论,确实有不少进步哲学家由于自己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而遭到敌对阶级的打击和迫害,但是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哲学和现实政治斗争的联系并不始终都是直接的、明显的,而是时隐时显的。

3.原因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最抽象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式,它研究宇宙的最一般规律,并从最一般原则的高度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因此,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学术意义。如果把历史上提出的任何哲学命题,或者把一切哲学理论的探讨都同当时的政治斗争简单地、直接地挂起钩来,就会造成混乱,不能真实地揭示哲学发展的本来面目。就一个哲学家而言,他的哲学倾向.和政治立场的关系,也是很复杂的,往往不是绝对一致的。当一个哲学家创立一种哲学体系时,除了受到当时政治斗争的左右外,还会受到他所接受的传统观念和当时科学文化的影响。任何一个哲学体系都不会纯而又纯,实际上都包含有各种矛盾的倾向。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由上述可见,对错综复杂的哲学发展过程进行阶级分析,必须严格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到处乱贴标签,用某一个僵死的模式到处乱套,就会陷进简单化、庸俗化的泥潭,不可能客观地说明哲学发展的实际过程。因此,在哲学史的研究工作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但必须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的,而不应当是简单化的、庸俗的。


五、哲学史是自己时代上的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一)哲学以各门知识作为理论概括的基础

哲学是一个特殊的知识部门。任何时代的哲学思想都是自己时代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在欧洲哲学史上,古代希腊哲学最初的形式是自然哲学,它的任务是揭示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的起源。后来,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相继从笼统的理论知识中分化出去,成为独立的知识部门。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尤其是在十七、十八世纪,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法学、政治经济学又相继成为独立的知识部门。在上述过程中,哲学不仅要以各门知识作为理论概括的基础,而且还从中直接袭用某些方法去构造哲学体系。

(二)哲学对各门知识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哲学对于各门知识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因为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工作都是由人去做的,一定时代的人们总是在该时代的普遍思维方式指导下去积累和更新知识的。所谓普遍的思维方式,就是在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


六、哲学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一)不同时期的哲学相互影响

历史的发展具有连贯性,人们不能随意割断历史。哲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任何一种哲学思想体系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一个哲学体系的创立,按其本质说,是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反映;但在思想材料上,它又都是从历史提供的思想材料出发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在思想材料上的这种连续和影响的关系,表现了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

(二)继承的过程也是批判的过程

在历史上,哲学思想的继承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批判的过程。哲学思想之间的继承关系是相对的,哲学受当时政治、经济关系的决定则是绝对的。在历史上,任何阶级对历史文化的继承总是按照自己阶级的要求确立对历史文化思想资料的取舍标准,通过对历史文化思想资料的批判、改造而达到的。正是这种继承和批判的矛盾,推动着哲学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因此,通过哲学发展的继承和批判关系的研究,可以揭示哲学思想发展的规律性,学习人类认识史。

(三)哲学的历史继承性具有特殊性

哲学发展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由于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特点,即传统风格上的差异。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差别,除了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也和民族的传统、民族的风格的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七、哲学史出现的重要意义

(一)哲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出现

哲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近代出现的事。在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使哲学从神学附庸一跃而成为独立的学科,并由此开始了欧洲哲学史的研究。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到了黑格尔那里才实现了一部系统而完整的欧洲哲学史。黑格尔从唯心主义立场出发,对于哲学史观及有关的方法论原则作了探讨,其中有许多意见是值得重视的,能够给人们以启发。但他毕竟是唯心主义者,他的辩证法思想在哲学史的研究中,也不能贯彻到底。近百年来,欧洲出版了不少哲学史著作,其中有些著作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的,可供研究参考。但是,由于囿于旧的哲学史观,这些著作终不能科学地阐明欧洲哲学发展的规律。真正科学的哲学史观是从马克思主义开始的,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为欧洲哲学史的科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二)学习和研究欧洲哲学史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主义者是历史主义者,历来十分珍惜古典哲学遗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又是阶级论者,对历史遗产始终坚持革命的批判态度,反对无批判的兼收并蓄。站在新时代的高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整理和分析各个历史时代的哲学思想,科学地阐明哲学思想发展的规律,总结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批判地继承历史上的优秀哲学遗产,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就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哲学史所面临的课题,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欧洲哲学史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