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0.1 复习笔记
一、自然条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1.黄河中游一带的中国古代建筑
这里森林茂盛,木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采用的主要材料。
2.南北方中国古代建筑的差异
(1)在寒冷干燥的北方
①房屋朝向南,便冬季阳光射入室内。
②使用火炕与较厚的外墙和屋顶。
③建筑外观厚重庄严。
(2)在温暖潮湿的南方
①房屋多采取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
②在房屋下部采用架空的干阑式构造,流通空气,减少潮湿。
③建筑材料除木、砖、石外,还利用竹与芦苇。
④墙壁薄,窗户多。
⑤建筑风格轻盈疏透。
3.其他地区的中国古代建筑
(1)山区
在石料丰富的山区,使用石块、石条和石板建造房屋。
(2)森林地区
①森林地区多使用井干式壁体。
②为了防御野兽侵袭,也有使用干阑式构造的。
二、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
1.中国古代建筑的萌芽与成长阶段
(1)萌芽阶段
①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利用天然崖洞作为居住处所。
②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逐步发展为地面上的房屋,形成聚落。
(2)成长阶段
①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商朝后期,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和陵墓。
②春秋时代,城市的城壁用夯土筑造,宫室多建在夯土台上。
③木构架发展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④出现了建筑等级制度和“司空”,发展为中国特有的工官制度。
2.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1)战国时期
城市规模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出现了砖、彩画和许多重要的建筑制度。
(2)东汉时期
①成组的斗栱大量使用,木构楼阁增多,砖石建筑和砖券结构有了较大发展,城市分区方面有所改进。
②在汉朝,中国古代建筑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
3.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阶段
(1)建筑呈现新发展
从晋朝建立到南北朝结束为止,中国建筑有不少新的发展。如北魏洛阳都城的皇宫位置偏向北移,城外设立东西二市。
(2)佛教建筑的传入
统治阶级利用道教和佛教作为精神的统治工具,因而宗教建筑特别是佛教建筑大量兴建,出现许多巨大的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与壁画。
4.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二个高潮
(1)隋朝
隋朝首都大兴城的规模宏巨、分区明确与街道整齐,都超过了前代的都城。
(2)唐朝
①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②陵墓、木构殿堂、石窟、塔、桥及城市宫殿在布局或造型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技术水平,雕塑和壁画尤为精美。
③唐代建筑是中国封建前期建筑的高峰,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
5.中国古代建筑的重大转变时期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发生较大转变的时期,影响以后元、明、清二朝的建筑。
(1)宋初期
中等城市的数量较前增多,城市生活较前更为繁荣。
(2)北宋时期
①建筑群在布局上出现新手法,艺术形象趋于柔和绚丽。
②装修、彩画和家具基本定型,室内布置出现新途径。
③木、砖、石结构有了新发展,制订了模数制,使木构架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规格化。
④颁布《营造法式》,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到了宋代,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6.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最后一个高潮。
(1)元朝
元朝在宋、金创造的宫殿、寺、塔和雕塑等建筑上呈现出新的趋向。
(2)明清时期
①砖瓦的大规模使用
增建长城、南北二京和中都,县城用砖包砌,民间建筑也使用砖瓦。
②官式建筑、民间建筑和各民族建筑的发展
a.官式建筑完全程式化、定型化,建筑装饰琐碎繁褥,组群建筑的布局与形象颇富于变化。
b.民间建筑的类型与数量增多,质量提高。
c.各民族的建筑也有了发展。
③皇家和私人园林的发展
其园林在传统基础上创造了一些新手法,留下了若干优秀作品,明清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结构
(1)木构架结构
木构架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①木构架结构的分类
a.抬梁式木构架
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最显著的是:只有宫殿、寺庙及其他高级建筑才允许在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栱。
b.穿斗式木构架
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用较小的柱与“穿”,做成相当大的构架。
c.井干式木构架
井干式木构架是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
d.密梁平顶结构
西藏、新疆等地区还使用密梁平顶结构。
②木构架结构的优点
a.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抬梁式木构架结构在平面上可以形成方形或长方形柱网,由于墙壁不负担屋顶和楼面的荷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穿斗式木构架的柱网处理虽不及抬梁式木结构那样灵活,可是在承重和围护结构的分工方面仍然一样。
b.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只要在房屋高度、墙壁与屋面的材料和厚薄、窗的位置和大小等方面加以变化,便能广泛地适应各地区寒暖不同的气候。
c.有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
由于木材的特性,以及斗栱和榫卯有一定的伸缩余地,因而木构架结构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地震造成的危害。
d.材料供应比较方便。
在古代中国大部分地区内,木料比砖石更容易就地取材,可迅速而经济地解决材料供应问题。
(2)砖瓦结构
①周朝初期产生了瓦。
②战国时代出现了花纹砖和大块的空心砖,一开始就生产质量较高的青砖、青瓦,
③汉代已有空心砖墓和砖券墓、砖穹窿墓,墓内还使用贴面砖。
④从元朝起开始用砖拱建造地面上的房屋。
⑤明朝出现了完全用拱券结构的碉楼、结构用砖拱而外形仿木建筑的无梁殿、以砖拱与木构架结构相结合建造的韵城楼、鼓楼和方城明楼等。
(3)琉璃瓦结构
①北魏宫殿开始使用琉璃瓦。
②北宋用琉璃砖建造开封祜国寺塔。
③明清两代的琉璃瓦、琉璃门和琉璃牌坊,材料质地坚致,颜色多样化。
④南京报恩寺琉璃塔标志着当时琉璃技术的成就。
(4)石结构
①自汉以来,建造了许多墓、阙、塔、幢和桥梁等石建筑。
②隋朝建造的赵县安济桥,首创世界上敞肩式拱桥结构,说明了中国古代匠师在石结构方面已具有高度水平。
2.组群布局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建筑体系,其平面布局的组织规律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1)间
①一座建筑的间数,一般都采用奇数。
②各间的面阔,主要有三种方式:各间相等、中央数间相等而稍间稍窄、明间较阔。其中明间较阔最为普遍。
(2)单座建筑
①特点
a.单座建筑的平面布置取决于使用者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和功能方面的要求,从而殿阁、殿堂、厅堂、亭榭、与一般房屋的柱网有很大的区别。
b.单座建筑的平面布置以殿阁、殿堂最为整齐,殿堂与厅堂的混合体较为灵活自由,厅堂以次至于一般房屋则变化很多。
②以殿堂方面为例
a.唐以前早有内外槽布局的方式。
b.自唐以来,中型殿堂有分心斗底槽、金箱斗底槽、单槽、双槽等不同的柱网布置。
c.五代、宋、辽、金、元出现了殿堂与厅堂结构的混合体。
d.中、大型的殿堂或前廊较深,或内部采用减柱和移柱法,使梁架发生变化,成为内部艺术形象的因素之一。
(3)庭院布局
①三合院或四合院
a.三合院
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的左右两侧,依着横轴线以次要建筑相对峙,构成冂形或H形的三合院。
b.四合院
在主要建筑的对面,再建一座次要建筑,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庭院,称为四合院。四合院的四角用走廊、围墙等将四座建筑连接起来。
c.优点
第一,适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所,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第二,保证安全、防风、防沙。
第三,在庭院内种植花木,造成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四,灵活布局,满足不同性质的建筑在功能上和艺术上的要求,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影响。
②廊院
a.做法
在纵轴线上建主要建筑及其对面的次要建筑,在院子左右两侧,用[形与]形回廊将前后两座建筑连系为一。
b.优点
第一,起到收到大小、高低与虚实、明暗的对比效果。
第二,回廊各间装有直棂窗,可向外眺望,扩大空间。
③廊庑
廊庑保留了廊院的一部分特点,且使用面积较大,比廊院更切合实用。
(4)组群布局
①纵向扩展的组群
a.它是最广泛使用的布局方法。
b.其特点是沿着纵轴线,在主要庭院的前后,布置若干不同平面的庭院,构成深度很大而又富于变化的空间。
c.以道路或小广场将纵向庭院划为二组或二组以上。
②横向扩展的组群
特点为在中央主要庭院的左右,再建纵向庭院各一组或二组,而在各组之间以夹道解决交通和防火问题。
③纵横双方扩展的组群
故宫从大清门经天安门、端门、午门至外朝三殿和内廷三殿,采取院落重叠的纵向扩展,与内廷左右的横向扩展部分相配合,形成规模巨大的组群。
④对称的组群
在纵横二轴线上都采取对称方式的组群,其特点是:
a.以体形巨大的建筑为中心,周围以庭院环绕,外用附属建筑、走廊或围墙构成外廓。
b.其前部再加纵深组群。
c.对位于不同轴线上的群组,以弯曲的道路、走廊、桥梁作为联系。
⑤对称与不对称相结合的组群
依据特殊的地形,建造对称与不对称相结合的组群,如拉萨的布达拉宫,依山势自下而上,用曲折的磴道和参差错落的平顶房屋与院落,烘托中央具有轴线和覆有屋顶的主要殿堂。
3.艺术形象
(1)单座建筑的艺术处理
①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
单座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利用木构架的组合和各构件的形状及材料本身的质感等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
②屋檐轻巧活泼
汉代出现了向上反曲的屋檐,晋代出现了屋角反翘结构,使屋顶呈现出轻巧活泼的形象,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突出的特征之一。
③屋顶形式复杂多样
a.中国古代建筑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屋顶式样及其组合形象。
b.故宫和颐和园以屋顶形式的主次分明、变化多样,来加强艺术感染力。
c.南方民间建筑的屋顶处理也比较灵活自由,构成了复杂而轻快的艺术形象。
(2)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
中国古代组群建筑的形象是自外而内、逐步深入的,分为序幕、高潮和尾声三个部分。如北京故宫以天安门为序幕,外朝三殿为高潮,景山作尾声,是中国宫殿建筑的一个重要范例。
①序幕
明清皇城天安门前后建华表,寺庙与大型衙署在正门外建牌坊、照壁、石狮等,构成了整个建筑组群的序幕。
②高潮
宫殿正门以内,沿着纵轴线纵向布置若干庭院,组成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并且建筑物的形体逐步扩大,使人们的观感由不断变化中走向高潮。
③尾声
正殿之后建若干庭院,最后用高大的殿阁作为整个组群的结束。
(3)室内装饰
①商、周至三国时期
由于跪坐是主要起居方式,因而席与床是室内的主要陈设。
②汉朝至宋代
门、窗施帘与帷幕,几、案比较低矮,屏风用于床上,地位较高的人在床上加帐。
③五代到宋
a.高形坐具、高形桌、椅、高屏风已经定型化,屏风作为布置厅堂的家具。
b.房屋空间加大,窗可启闭。
c.从宋代起,室内布局及其艺术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
④明至清初
a.统治阶级将房屋结构、装修、家具和字画陈设等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但家具和装修使用大量美术工艺堆砌,违反了原来功能上、艺术上的目的。
b.宫殿的起居部分与其他高级住宅的内部,使用固定的隔断和隔扇、可移动的屏风和半开敞的罩、博古架等与家具相结合,对于组织室内空间起着增加层次和深度的作用。宫殿与许多重要建筑还使用天花与藻井。
c.一般民居的室内处理与家具布置比较朴素、自由,符合实用和经济的原则。
(4)色彩
①春秋时代宫殿建筑使用强烈的原色,注重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②南北朝、隋、唐间的建筑开启了后代“剪边”屋顶的先河。
③宋、金宫殿注重加强阴影部分的对比,该方法在元代基本形成,到明代已制度化。
④在南方,房屋色彩形成秀丽雅淡的格调。
4.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以自然风趣为原则,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独特风格的自然风景式园林。
(1)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园林是在统治阶级居住与游览的双重目的下发展起来的。
①汉代
帝王营建离宫、苑囿,少数贵族、富商营建园林。汉武帝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影响了后代园林的山池组合。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
私家园林逐渐增加,形成一种崇尚自然野致的风尚。东晋太元初慧远开后代寺观园林之先河。
③唐代
园林增多,贵族官僚利用自然环境营建别墅,官署中也有园。
④五代至宋
园林进一步发展,筑山叠石之风盛行,出现专职匠工。“诗情画意”成为中国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
⑤明清二代
江南成为私家园林最发达的地区,出现《园冶》,有些画家成为著名的园林设计者。
(2)中国古代园林的布局
①布局方法
中国古代园林兼具游览观赏和居住之用,因而其布局是在山池花木之间建造很多亭台楼阁,并连以走廊。
②布局效果
房屋比重过多,与创造自然风趣的园景发生矛盾。
(3)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掘池造山,布置房屋花木,并利用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风趣的园林。
(4)中国古代园林的风景
①风景的布置是按照人们游览过程中“动”和“静”相结合的要求设计的。
②对于停留时间较长的观赏点,根据对比与衬托的原则构成各种对景。
③对于动的对景,风景要有层次、深度,有含蓄不尽之意,既可远眺,又耐近观。
(5)中国古代园林的游览路线
①小型私家园林的游览路线
大都采用以山池为中心的环行方式。
②中型园林和苑囿的游览路线
游览路线比较复杂,除主要路线以外,还有若干辅助路线,使风景时而开朗,时而隐蔽,不断地发生变化。
③名胜区和风景点的游览路线
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而建造的名胜区和风景点,沿用一般园林的划分景区与组织游览路线的方法。
5.城市
城市的布局以宫室为主体,辅以官署和生产生活有关的建筑以及城垣、濠沟等防御设施。
(1)城市的规划原则
①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都城将宫室置于中轴线上,具有规划严整的街道和控制居民的闾里制度。
②西汉
首都长安的主要街道为丁字或十字相交,以水沟划大街为三道,建设阊里和市场,采用规则式平面布局。
③东汉
a.首都洛阳的宫室、苑囿自南而北位于城的纵轴线上,阻碍了东西方向的交通。
b.汉末邺城将宫室移到纵轴线的北部,城内交通才比较方便。
④魏晋南北朝
在邺城的布局方式上增加东西二市。
⑤隋唐(长安)
a.布局
将宫室、坛庙和官署等位于南北纵轴线上的北端及其两侧。
b.坊
城内以道路网划分为若干个“坊”,坊分为专供商业贸易的坊和供市民居住的坊,在地形较高的坊内还可以建造官署寺观。
c.城中绿化
汉以来在主要大道两侧植槐,而洛阳从隋朝起以樱桃、石榴作行道树,河岸则植柳。
⑥宋代至明朝
a.北宋采取住宅和商业混合的街道形式,都城布局仍力求方整和对称,并以建筑物的体量和色彩来强调宫室为主体的城市中轴线的作用。
b.元、明宫室、坛庙、官署位于京城的南部,整个规划仍以对称、整齐为基本原则。
c.南宋临安和明南京等少数都城的平面呈不规则形状,但仍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与建设。
(2)城市的布局方式
①北方城市多位于平原,所以城市平面和道路系统多为方整规则。
②南方城市结合依山傍水的地形,常常形成为不规则的布局,但道路系统仍力求整齐。
6.工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工官制度主要是掌管城市以及组织管理与建筑相关的一系列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建筑的“标准化”。如《营造法式》的编著就是工官制度的产物。
(1)发展历程
①“工”一词首见于商朝的甲骨文卜辞中,即当时管理工匠的官吏。
②《周官》与《左传》中记载有掌管营造工作的司空。
③各朝代都在中央政权机构内设置工部和工官。
④《考工记》称主管具体工作的专职官吏为匠人,唐朝称其为大匠,主要工匠称都料匠。都料匠从事设计绘图,又主持施工。
⑤明朝少数匠工出身的人成为了工部首脑人物。
(2)工官的职务
①主持建筑工程的设计
a.汉朝初期已有图样。
b.隋朝使用百分之一比例尺的图样和模型,且将中央政府所定式样,颁送各地区按图建造。
c.从隋朝到清朝一直保持着“以图样和模型相结合,在三度空间内研究建筑设计”的优良传统。
②管理估计工料及组织施工
由于历代营建都城与宫室,都须于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工程,因而采取大规模的施工组织,除了常设的专职匠工以外,往往征集各地匠师、民夫和军工等。
③负责征调、采购和制造主要建筑材料
a.从唐朝起,除了大规模征调匠师、民工以外,已有雇匠人的方式。
b.明中叶以后,雇用的方式逐渐代替了征工,并出现了私营的包工商。
c.到清朝,政府直接掌握的工匠数很少,出现大量的包工商。这是中国建筑业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