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与金融理财相关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单项选择题(以下各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入括号内)
1.下列选项中,( )可以引起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答案】B
【解析】需求的变动跟需求量变动是两个概念。需求的变动是由非价格原因引起的,例如人们的收入、对价格的预期等,使得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移。C项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价格的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而不是需求曲线的变动)。
2.导致可口可乐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是( )。
A.可口可乐价格的上升
B.百事可乐价格的下降
C.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上升
D.年轻人对碳酸饮料偏好的增加
【答案】B
【解析】A项不正确,因为可口可乐价格的上升只会带来需求数量的变化,需求曲线并不会变动;C项和D项不正确,因为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和年轻人对碳酸饮料偏好的增加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3.以下选项中,会造成相应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是( )。
A.汽车:几大汽车巨头纷纷降价促销
B.多宝鱼:报道说多宝鱼喂养过程中掺加了大量抗生素
C.整形美容:整形美容手术越来越成为时尚
D.肯德基烤鸡翅:肯德基烤鸡翅中被检测出含有苏丹红
【答案】C
【解析】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移动。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对需求的影响,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C选项中,整形美容手术成为时尚,即使价格不变,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此服务,从而造成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4.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
A.替代效应的作用
B.收入效应的作用
C.上述两种效应同时作用
D.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即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得需求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5.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
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
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
D.以上说法都错误
【答案】C
【解析】在需求缺乏弹性时,收入变化方向与价格变化方向相同,原因是需求量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幅度。在歉收年份,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均衡数量减少的幅度将小于由它所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最后致使农民的总收入量增加。相反,如果丰收了,产量增加,在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导致农民总收入量减少,即谷贱伤农。
6.汽油价格上升和汽车生产成本下降会使汽车的( )。
A.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提高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确定
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确定
D.均衡产量提高、均衡价格不确定
【答案】B
【解析】汽油价格上升会减少对汽车的需求,汽车的需求曲线左移;而汽车生产成本下降会使汽车的供给曲线右移。因此,此时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做相反方向的运动,会引起均衡价格下降,而均衡产量的变化难以确定,取决于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移动的幅度。
7.如果价格下降10%引起销售量增加5%,那么需求曲线在这一区域内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但不是完全无弹性
D.完全无弹性
【答案】C
【解析】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价格弹性的结果有五种情况:需求价格弹性e的绝对值大于1时,说明价格的较小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较大变动,这种情况被称为富有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时,说明价格的较大变动只会引起需求量较小的变动,这种情况被称为缺乏弹性;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等于1时,说明价格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相同,这种情况称为单位弹性;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等于0时,被称为完全无弹性;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等于无穷大时,被称为完全富有弹性。题中需求价格弹性=5%/10%=0.5,0<0.5<1,所以该需求曲线缺乏弹性,但不是完全无弹性。
8.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产品价格后,发现收入增加,这意味着( )。
A.商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
B.商品需求富有价格弹性
C.商品需求具有单位价格弹性
D.商品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答案】B
【解析】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产品价格后,发现收入增加,说明该产品的价格较小变动就会引起消费者对该产品的需求量较大变动,即该商品富有价格弹性。
9.某类电影票现行平均售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象,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15%,采取( )的方法,可以使所有想看电影而又买得起票的观众都能买到票。
A.电影票降价10%
B.电影票降价15%
C.电影票提价10%
D.电影票提价15%
【答案】C
【解析】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电影票提价比率=15%/1.5=10%。
10.假定政府要减少人们对于香烟的消费,从而对香烟收税,那么,当需求弹性值(绝对值)为( )时,人们的抽烟量下降得最多。
A.2
B.1
C.0.5
D.0
【答案】A
【解析】需求价格弹性用于衡量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当需求富有价格弹性时(即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时),价格提高一定幅度,便会引起需求量的大幅下降。
11.下列关于价格弹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而言,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B.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高价格会降低厂商的销售收入
C.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之间需求的交叉弹性为正
D.一般而言,大部分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都大于零。其中,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产品是奢侈品,小于1的是必需品
【答案】C
【解析】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存在互补关系,计算机价格与计算机软件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因此两者之间需求的交叉弹性为负。
12.如果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3.5,则( )。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正常商品
C.x和y是互不相关商品
D.x和y是互补品
【答案】D
【解析】交叉价格弹性,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有三种情况:①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正;②互补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③互不相关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零。由此可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3.5<0,即为互补品。
13.在下列情况中,( )使总收益增加。
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价格下降,需求缺乏弹性
C.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D.价格下降,需求具有单位价格弹性
【答案】A
【解析】如果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则当价格下降时,销售量提高得更快,销售收入提高。反之,收入下降;如果是缺乏弹性,则当价格下降时,销售量提高的幅度不大,销售收入反而下降;如果是单位弹性,则价格下降或上升都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发生变化。
14.假定政府对每出售的1瓶威士忌额外征收1元的税,由此引起每瓶威士忌的市场价格从12元上升到12.63元。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测出( )。
A.供给曲线相对需求曲线更缺乏弹性
B.需求曲线相对供给曲线更缺乏弹性
C.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相等
D.卖者承担了全部税收负担
【答案】B
【解析】一种商品需求越富有弹性而供给越缺乏弹性,税收就主要由生产者承担;需求越缺乏弹性而供给越富有弹性,税收就主要由消费者承担。1瓶威士忌额外征收的1元税,消费者承担0.63元,而生产者承担0.37元。所以需求曲线相对供给曲线更缺乏弹性。
15.假定需求表中D1、D2、D3和D4的弹性系数分别为2.3、0.40、1.27和0.77,下列选项中,在价格提高后会导致总收益增加的是( )。
A.D1、D3
B.D3、D4
C.D2、D4
D.仅D1
【答案】C
【解析】弹性系数小于1称为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当商品的价格变化1%时,人们对商品数量的需求变化小于1%,称为对价格的变化不敏感。这样在商品的价格提高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不会下降很多,因此与富有弹性的商品相比,弹性系数小于1的商品在价格提高后相对来说会导致总收益的增加。题中只有D2和D4符合题意。
16.某商品的价格从5美元下降到4美元,需求量增加了100,则该商品的需求为(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因为没有需求量增加前的商品数量的具体值,所以无法计算弹性值,无法做出判断。
17.如果需求完全无弹性,课税将( )。
A.全部向销售者征收
B.大部分向销售者征收
C.全部向消费者征收
D.大部分向消费者征收
【答案】C
【解析】需求完全无弹性的图形是一条垂直的直线,这时候因为消费者对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不敏感,因此课税将会使得生产厂商将税收负担全部转移给消费者。
18.随着人造奶油均衡价格的下降,( )。
A.人造奶油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B.人造奶油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C.人造奶油的供给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D.人造奶油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A
【解析】均衡价格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点所对应的价格水平,当供给曲线保持不变时,均衡价格的下降就意味着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19.假定羊肉供给不变,猪肉供给减少,这将导致( )。
A.羊肉的需求曲线右移
B.羊肉的需求曲线左移
C.猪肉的需求曲线右移
D.羊肉降价
【答案】A
【解析】羊肉和猪肉是替代品,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因此,猪肉的供给减少,猪肉的价格会上升,这样人们会增加对羊肉的需求,导致羊肉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0.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函数为P=100-4Q,供给价格函数为P=40+2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 )。
A.P=60, Q=10
B.P=10, Q=6
C.P=40, Q=6
D.P=20, Q=20
【答案】A
【解析】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指需求等于供给时所对应的价格和产量,由此100-4Q=40+2Q,解得:P=60, Q=10。
21.如果某商品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为:QD=a-bp, Qs=c+dp。其中,a、b、c和d等参数被假定为不变的因素。于是,在这些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的均衡价格PE为( )。
A.PE=1/(b+d)
B.PE=1/(a-c)
C.PE=(a-c)/(b+d)
D.PE=(b+d)/(a-c)
【答案】C
【解析】当市场供给量和市场需求量相等时,市场出清。根据题意,由QD=a-bp=Qs=c+dp,可以解得均衡市场价格为:PE=(a-c)/(b+d)。
22.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7元降到5元,需求量从8单位增加到10单位,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 )。
A.将会增加
B.将会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即商品缺乏弹性。因此当价格下降时,并不能引起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会减少,B项正确。
23.如果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突然增加,同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则可以推断( )。
A.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会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提高
B.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会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降低
C.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会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产量下降
D.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会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答案】D
【解析】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突然增加,使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也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这使均衡产量肯定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24.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20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 )。
A.增加额度小于20元
B.增加额度等于20元
C.增加额度大于20元
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需求价格弹性为零意味着人们完全不在乎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政府对商品的征税将完全由消费者承担。
25.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 )。
A.不断增加
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
C.在开始时趋于减少,达到最小值后趋于增加
D.不断减少
【答案】B
【解析】R=P×Q,,价格下降,销售额增加,在价格下降的初期,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价格下降导致总收益增加。但是,随着价格的进一步下降,价格的需求弹性小于1,总收益开始趋于减少。
26.已知当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美元时,均衡交易量是2000单位。现假定买者收入的增加使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了8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买者的购买量是( )。
A.2000单位
B.多于2000单位,但是少于2800单位
C.2800单位
D.多于2800单位
【答案】B
【解析】购买者收入的增加使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了800单位,那么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供给曲线不变,则新的需求曲线和原供给曲线相交,形成新的均衡价格水平,均衡价格对应的均衡量的增加量将大于零、小于800单位,所以买者的购买量是多于2000单位,但是少于2800单位。
27.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50-P,市场供给函数为S=2P-1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 )。
A.等于20
B.小于20
C.大于20
D.小于或等于20
【答案】B
【解析】实行减税后,市场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在供给曲线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均衡价格将会下降。市场需求函数由D=50-P变为D=50-(P+a),联立D=50-(P+a)和S=2P-10,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P=20-a/3<20。
28.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2000-25P,在需求数量Q为2000件时的价格弹性是( )。
A.2
B.5
C.7
D.9
【答案】B
【解析】价格弹性。
29.某商品的需求价格是100元时,需求数量是100件,当价格下降到80元,需求数量没有发生变化,还是100件,说明该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
A.等于1
B.等于-1
C.等于零
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价格变化,而需求量没有变化,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
30.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上升到5.50元,需求量从200下降到190,则该商品在此价格幅度的需求( )。
A.具有完全价格弹性
B.富有价格弹性
C.缺乏价格弹性
D.完全没有价格弹性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价格变化的弧弹性为:因此,需求缺乏价格弹性。
31.下列现象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 )。
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答案】D
【解析】需求规律就是需求定理,表明某种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即厂商的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32.以下关于GDP的描述正确的是( )。
Ⅰ.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Ⅱ.GDP是一国经济和自然资源的正规衡量指标
Ⅲ.GDP不仅包括最终产品价值,也包括中间产品价值
Ⅳ.GDP仅度量某一时期的新生产产品价值,并不包括过去时期的产值
A.Ⅰ、Ⅲ
B.Ⅰ、Ⅳ
C.Ⅱ、Ⅲ
D.Ⅱ、Ⅳ
【答案】B
【解析】GDP是度量一国经济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合,与自然资源的衡量指标无关,故Ⅱ项错误;GDP仅包括最终产品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故Ⅲ项错误。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包括目前的新产品产值和历史产值
B.GNP不包括一国公民在境外的收入和外国人在该国所取得的收入
C.GDP或GNP都可预测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产出总量,但GDP的使用更广泛些
D.当使用收入法统计GDP时,仅包括国民的工资收入
【答案】C
【解析】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它是一个流量,用来度量某一时期的新生产产品的价值,不计算过去时期的产值,因此A项不正确;GNP包括一国公民在境外的收入,它是从身份的角度统计该国国民的产出总量的,因此B项也不正确;收入法统计GDP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的收入总和,D项错误。
34.用来统计GDP所用的收入法包括( )。
Ⅰ.工资、薪水和其他酬劳
Ⅱ.消费性开支
Ⅲ.政府花销和税收收入
Ⅳ.租金和利息
A.Ⅰ、Ⅳ
B.Ⅰ、Ⅲ
C.Ⅰ、Ⅲ、Ⅳ
D.Ⅱ、Ⅲ、Ⅳ
【答案】A
【解析】收入法中包括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收入,有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但不包括国家的税收收入。
35.假设2000~2008年期间,名义GDP从10000亿元增加到25000亿元,物价指数从100增加到200,则2008年的实际GDP是( )亿元。
A.10000
B.12500
C.25000
D.50000
【答案】B
【解析】以2000年为基期,则2008年的实际GDP为25000/2=12500(亿元)。
36.表4-1表示的是某国家的GDP统计信息,该国2007年的实际GDP是( )亿元。
表4-1 某国GDP统计信息表
A.3539
B.3423
C.3358
D.3278
【答案】D
【解析】实际GDP=名义GDP×(过去的GDP指数/现在的GDP指数)=3406×(100/103.9)=3278(亿元)。
37.下列不能计入当年GDP的是( )。
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
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
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销售价格的价值
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答案】C
【解析】二手车的价值在它作为新车时已经计入了以前的GDP,所以不能重复计入。
38.如果个人收入为1000元,消费为600元,储蓄为300元,可支配收入与个人所得税分别为( )元。
A.600;400
B.700;300
C.900;100
D.1000;200
【答案】C
【解析】可支配收入即为收入减去所得税的余额,而可支配收入一般有两种用途:一是消费;二是储蓄。所以本题中可支配收入与个人所得税分别为900元和100元。
3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法的是( )。
A.部门法
B.收入法
C.净值法
D.支出法
【答案】C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方法有部门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不存在净值法。
40.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投资。
A.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B.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
C.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D.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
【答案】A
【解析】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BCD三项都是资本形成,属于投资,而购买政府债券不属于投资。
4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司间接税的是( )。
A.销售税
B.公司利润税
C.货物税
D.公司财产税
【答案】B
【解析】关税、消费税、销售税、货物税、营业税、增值税、公司财产税等税种均属于间接税。
42.下列选项中,属于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私人投资的是( )。
A.政府修建公路
B.私人购买股票
C.厂商年终的存货大于年初
D.私人购买政府债券
【答案】C
【解析】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私人投资是事后投资,是指实际发生的投资额或实际投资,存货投资是由于销售量发生突然变化所引起的存货的变动,是一种事后投资的私人投资。
43.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1.5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 )亿元。
A.NDP=8.7
B.GDP=8.7
C.GDP=7.7
D.NDP=5
【答案】B
【解析】GDP=C+I+G+(X-M)=6+1+1.5+2-1.8=8.7(亿元)。
44.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
A.消费+投资
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消费+投资+净出口
【答案】B
【解析】三部门经济包括私人、企业、政府三个经济部门,不涉及出口和进口。
45.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
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
D.厂商收入-中间产品成本
【答案】B
【解析】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其计算GDP的公式:GDP=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
46.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有影响。
A.GDP
B.NDP
C.NI
D.PI
【答案】D
【解析】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47.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出口和进口同时增加,则均衡收入( )。
A.不变
B.趋于减少
C.趋于增加
D.无法确定
【答案】D
【解析】四部门经济中,GDP=C+I+G+(X-M),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出口和进口同时增加时,投资对均衡收入的作用为正向,储蓄为负向,政府购买为正向,税收为负向,净出口为正向,所以综合效应不能确定。
48.当煤炭有多种用途时,煤炭不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
A.家庭用于做饭与取暖
B.餐馆用于做饭
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
D.化工厂作为原料
【答案】D
49.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亿元。
A.2500;500
B.2500;2000
C.7509;8000
D.12500;10500
【答案】A
【解析】净投资=总投资-折旧=2500-2000=500(亿元)。
50.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
【答案】D
【解析】用支出法表示:GDP=C+I+G;用收入法表示:GDP=C+S+T。所以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
51.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元。
A.500
B.480
C.470
D.400
【答案】B
【解析】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所得税=570-90=480(元)。
52.下列选项中,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是( )。
A.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B.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C.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D.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答案】C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始终强调是生产的概念,与当期生产无关的转移支付都不应计入当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例如:买卖股票、政府的转移支付、私人之间的转移支付。C项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不应当计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53.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GDP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
A.GDP将下降,但储蓄将不变
B.GDP将下降,但储蓄将上升
C.GDP和储蓄都将下降
D.GDP不变,但储蓄下降
【答案】C
【解析】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则GDP水平将会下降,而储蓄是收入的正向函数,所以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导致GDP水平下降也会使得储蓄下降。
54.当( )时,GDP低于均衡水平。
A.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S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I
B.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额
C.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和计划投资I的总额之和低于现在的GDP水平
D.计划投资I的总额和计划消费C总额之和超过现在的GDP水平
【答案】D
【解析】当计划投资总额和计划消费总额超过现在GDP水平时,说明计划的产出水平还没有达到潜在的水平,即GDP低于均衡水平。
55.如果GDP是均衡水平,则要求( )。
A.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消费者从收入中来的计划支出加上计划储蓄
B.GDP总额必须正好等于计划储蓄总额与计划投资总额之和
C.消费者支出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收入的收支平衡水平
D.所得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全体消费者从收入中来的计划支出加上计划投资总额
【答案】D
【解析】当GDP处于均衡水平时,计划投资总额应该与计划消费总额相等,即所得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全体消费者从收入中来的计划支出加上计划投资总额。
56.在政府不参与对外经济往来的情况下,若现期GDP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收入中支出3900亿元用于消费,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200亿元,这些数字表明:( )。
A.GD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下降
B.GD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上升
C.GDP处于均衡水平,将上升
D.GDP处于均衡水平,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答案】B
【解析】计划支出总额为3900亿元,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200亿元,两者之和为5100亿元大于现期GDP水平,所以GDP低于均衡水平,在未来将会上升。
57.三部门经济中的平衡预算乘数是指( )。
A.政府预算平衡(即赤字为零)时的乘数
B.政府支出和税收反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支出或税收量变化量之比
C.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转移支付或税收变化量之比
D.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购买或税收量变化量之比
【答案】D
【解析】当政府支出与税收净额做同方向的变动时,预算余额不受影响。此种调整对均衡所得所产生的乘数效果,称为平衡预算乘数。
58.基尼系数主要衡量的是( )。
A.投资者的投资倾向
B.利率与通货膨胀的走势
C.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D.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
【答案】D
【解析】基尼系数主要是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当系数为零时,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为1时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59.财政政策是( )。
A.政府管理价格的手段
B.周期性变动的预算
C.为使政府收支相抵的手段
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答案】D
【解析】财政政策是通过改变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财政收入主要是税费利债,财政支出主要是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60.下列关于货币政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是:通过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条件来调节市场利率,进而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最终影响均衡的产出水平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是一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是一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D.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当于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乘数,是一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答案】C
【解析】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是一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61.下列关于货币政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扩张性货币政策将导致投资需求和失业率的上升
B.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导致利率下降和投资需求的上升
C.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并导致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上升
D.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和降低利率来抑制经济过热
【答案】C
【解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将导致投资需求的上升和失业率的下降,A项不正确;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导致利率上升和投资需求的下降,B项错误;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减少货币供给量和提高利率来抑制经济过热的,因此D项也不正确。
62.以下属于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是( )。
Ⅰ.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
Ⅱ.在公开市场中买进国债
Ⅲ.提高银行利率
Ⅳ.提供更优惠的贷款政策
A.Ⅰ、Ⅳ
B.Ⅱ、Ⅳ
C.Ⅰ、Ⅱ、Ⅲ
D.Ⅱ、Ⅲ、Ⅳ
【答案】B
【解析】Ⅰ项调节税率属于国家财政政策,不属于货币政策;Ⅲ项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降低利率而不是提高利率,并导致消费需求增加。
63.如果央行打算增加货币供给量,它将会( )。
Ⅰ.降低企业所得税
Ⅱ.购进国债
Ⅲ.增加存款准备金比率
Ⅳ.降低贴现率
A.Ⅰ、Ⅳ
B.Ⅱ、Ⅳ
C.Ⅱ、Ⅲ
D.Ⅱ、Ⅲ、Ⅳ
【答案】B
【解析】Ⅰ项调节税率属于国家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Ⅲ项应是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而不是增加。
64.下列关于货币政策各个目标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关系
B.适度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C.经济增长一般意味着产出和需求都增加,一定会导致对外出口增加
D.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稳定国内物价的努力常常会影响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C
【解析】C项经济增长,可能导致对外出口增加,但也可能导致进口增加。
65.下列选项中,( )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发行货币
【答案】C
【解析】“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这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一国的信贷规模、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66.一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A.对控制结构性通货膨胀作用很小
B.能够控制结构性通货膨胀
C.能够抑制成本推动性通货膨胀
D.对控制需求拉动性通货膨胀无效
【答案】A
【解析】一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控制结构性通货膨胀作用很小,因为财政和货币政策无法在短期内迅速调整一国的经济结构。
67.下列政策组合中,( )必然导致利率下降,但由其引起的收入变化不确定。
A.松财政政策与紧货币政策
B.紧财政政策与松货币政策
C.松财政政策与松货币政策
D.紧财政政策与紧货币政策
【答案】B
【解析】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如表4-2所示。
表4-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效应
68.如果法定准备金率为0.10,超额准备金率为0.08,现金-存款比率为0.05,则货币乘数为( )。
A.1.08/0.23
B.0.23/0.10
C.1.10/0.23
D.1.05/0.23
【答案】D
【解析】货币乘数=(1+0.05)÷(0.10+0.08+0.05)=1.05/0.23。
69.如果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将失业率降低2个百分点,那么( )。
A.政府支出会增加
B.利率会下降
C.居民消费会下降
D.潜在GDP会增加
【答案】B
【解析】中央银行用货币政策来降低失业率,会使货币供给增加,从而使利率水平下降。
70.( )不属于中央银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A.公开市场操作
B.市场利率
C.法定准备金率
D.贴现贷款和贴现率
【答案】B
【解析】中央银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指的就是“三大法宝”: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率、贴现贷款和贴现率。利率只是中央银行的操作目标或者说中介目标,央行一般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利率、货币供应量等。
71.下列属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是( )。
A.基础货币
B.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物价稳定
【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被广泛采用的中间目标主要有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少数国家采用汇率作为中间目标。
7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 )构成。
A.操作目标
B.政策目标
C.货币供应量
D.再贴现率
【答案】C
【解析】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标准包括: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根据以上标准,中间目标一般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
7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
A.物价稳定
B.银行体系稳定
C.金融市场稳定
D.利率稳定
【答案】A
【解析】物价稳定是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也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追求低通货膨胀或零通货膨胀。
74.下列选项中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是( )。
A.利率和汇率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A
【解析】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利率和汇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75.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是很困难的,但其中( )是一致的。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答案】A
【解析】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中的任何两个目标之间都有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①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这两个目标之间有着显著的矛盾;②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也有矛盾;③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常常发生矛盾。一般而言,只有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是一致的,故A项正确。
76.下列政策工具中不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
A.消费信用控制
B.存款准备金率
C.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D.优惠利率
【答案】B
【解析】央行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直接利率控制、直接信用控制(信用配额管理、直接干预、利率最高限额、流动性比率)、间接信用控制(道义劝告、窗口指导)、消费信用控制(耐用消费品分期购买和贷款管理)、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抵押贷款管理)、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对证券交易保证金的限额)、优惠利率政策等。
77.( )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A.货币政策工具
B.货币政策目标
C.利率政策
D.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答案】C
【解析】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供应量政策、准备金率政策、贴现政策、利率政策等。世界各国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主要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以及国家所要实现的整个经济政策目标制定适当的政策。
78.( )不属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标准。
A.相关性
B.可控性
C.可测性
D.安全性
【答案】D
【解析】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标准包括: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79.中央银行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 )。
A.消费信用控制
B.存款准备率
C.再贴现率
D.特别存款
【答案】A
80.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 )。
A.可贷资金量减少
B.可贷资金量增加
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
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答案】B
【解析】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中用于缴纳准备金的那部分资金会减少,从而使可贷资金量增加。
81.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
A.提高贷款利率
B.降低贷款利率
C.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
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答案】A
【解析】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需要以较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中央银行的贷款,于是商业银行的贴现成本提高,必然会促使商业银行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
8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
A.放松
B.收紧
C.不变
D.不一定
【答案】B
【解析】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回收货币,使得货币供应量减少,同时使利率上升,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紧缩。
83.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的手段不包括(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存贷款利率
C.提高再贴现率
D.减少公开市场的债券出售
【答案】D
【解析】出售政府债券意味着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减少,中央银行回笼资金,属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反之,减少公开市场的债券出售则意味着市场的货币供给增加,属于宽松的货币政策。
84.经济环境周期的意义是( )。
Ⅰ.可以作为投资规划的参考因素
Ⅱ.通常被经济学家用来预测经济并有极高的准确性
Ⅲ.包括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时期
Ⅳ.可以被看成是典型的U型曲线
A.Ⅰ、Ⅱ
B.Ⅲ、Ⅳ
C.Ⅱ、Ⅳ
D.Ⅰ、Ⅲ
【答案】D
【解析】经济环境周期通常被经济学家用来预测经济走势,但并不具备极高的准确性,它不是典型的U型曲线,其波动性很大,必须要综合其他经济指数共同作为预测经济的工具。
85.如果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0%下降到9%,不考虑现金漏损以及超额准备金等因素,那么存款货币乘数放大了( )。
A.1.35
B.1.11
C.0.99
D.0.96
【答案】B
【解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时,存款货币乘数为1/10%=10,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为9%时,存款货币乘数为1/9%=11.1,因此存款货币乘数放大了11.1/10=1.11。
86.利率下调对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
A.降低贷款成本并增加消费需求
B.降低商业运作成本并提高产量
C.减少债务并增加收入
D.增强经济地位并提高外汇兑换率
【答案】D
【解析】当国家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会下调利率以刺激消费,这对经济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汇率无直接影响。
87.菲利普斯曲线反映( )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
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
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答案】A
【解析】“菲利普斯曲线”是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的一种曲线。根据这一曲线,在物价稳定(即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失业率较高;而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
88.关于菲利普斯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个稳定的反向关系
B.短期来看,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个稳定的反向关系
C.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个稳定的正向关系
D.短期来看,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个稳定的正向关系
【答案】A
【解析】如图4-1所示,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一个稳定的反向关系。
图4-1 菲利浦斯曲线
89.如果一国国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国际收支存在赤字,这时最适宜采用的宏观调节政策是( )。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
B.扩大货币供应量
C.降低利率
D.降低汇率
【答案】D
【解析】如果一国国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国际收支存在赤字,降低汇率将增加本国的净出口,从而降低本国失业,改善本国国际收支状况。
90.某国的代表性商品为甲、乙、丙三种,1998年它们的价格分别为2、5、10美元,2008年它们的价格分别为6、10、30美元,它们在消费支出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0%、20%和50%,1998年作为基年的价格指数为100,则2008年的CPI为( )。
A.27l
B.280
C.460
D.800
【答案】B
【解析】2008年的CPI=(6×30%+10×20%+30×50%)÷(2×30%+5×20%+10×50%)×100≈280。
91.自然失业率为4%,与之基本匹配的通胀率为5%。如果下一年的预期通胀率为3%,那么( )。
A.失业会扩大
B.私人投资有可能减少
C.货币量流通量将减少
D.居民储蓄将减少
【答案】A
【解析】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有:通胀率下降,则失业率上升。
92.认为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加,并断言“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是( )。
A.凯恩斯主义
B.后凯恩斯学派
C.货币主义学派
D.马克思主义
【答案】C
【解析】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数量的过度增加是导致总需求过剩的根本原因,因此断言“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93.已知总的货币供给量为200元,市场上的商品总量为400单位,单位商品价格为4元,则货币流通速度为( )。
A.4
B.8
C.10
D.12
【答案】B
【解析】根据交易方程式,货币流通速度V=PQ/M=4×400/200=8。
94.货币主义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
A.只存在于短期
B.只存在于长期
C.在短期与长期均存在
D.在长、短期均不存在
【答案】A
95.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指( )。
A.总体收入普遍上升
B.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
C.收入结构变化
D.债务人从中受益
【答案】C
【解析】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指通货膨胀引起的人们收入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在:①以工资或薪金收入为主者受到损失;②以利息和租金收入为主者受到损失;③以利润收入为主者受益。
96.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通货膨胀对于收入的分配和支出没有影响
B.通货膨胀的无法预测性是导致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因素之一
C.股票证券类金融工具可以完全消除通货膨胀的风险
D.作为一个经济整体来说,不变的通货膨胀率会给经济带来更大的繁荣
【答案】B
【解析】A项通货膨胀是导致货币贬值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收入的分配和支出是有影响的;C项通货膨胀属于系统性风险,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D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是变化的,并非一个固定指标。
97.在通货膨胀中,最大的利益受损者不包括( )。
A.商人
B.固定利息债权人
C.工人
D.国家公务员
【答案】A
【解析】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时期,工资劳动者的收入每隔一段时间才会做一定幅度的调整,使工资率的提高与物价上涨大体上保持同步,以维持实际收入水平。另外,从利息和租金取得收入的个人,在通货膨胀中受到的损害也会比较严重。
98.按照( )的观点,菲利浦斯曲线所阐述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是不存在的。
A.凯恩斯主义
B.货币主义
C.供给学派
D.理性预期学派
【答案】D
【解析】凯恩斯主义者承认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的交替关系,但是他们非常强调二者之间短期的交替关系,因此A项不正确;货币主义经济学家也承认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短期交替关系的存在,也承认短期菲力浦斯曲线的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他们认为短期菲力浦斯曲线的移动要比凯思斯主义者所认为的快得多,所以B项错误;供给学派否认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短期交替关系的存在,但他们认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在短期都可以降低,C项也是不正确的;D项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不仅否认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长期交替关系的存在,也不承认二者短期交替关系的存在。
99.当通货膨胀率超出人们的预期水平时,在资产和负债保持相同的情况下,遭受损失最大的是( )。
A.债权人,当通货膨胀率上涨之前就按照某个较低的固定利率借出了长期贷款
B.债务人,当通货膨胀率上涨之前就以较低的利率获得到了长期房屋贷款
C.长期债券投资者,当通货膨胀率上涨之前就按照某个较低的固定利率借出了长期贷款
D.房地产商,当通货膨胀率上涨之前就以较低的利率获得到了长期房屋贷款
【答案】A
【解析】当债权人按照一个较低的利率放出贷款而后利率又上涨时,债权人会因通货膨胀的上涨而损失资金,并要自己弥补差价。
100.4%的自然失业率表示( )。
A.4%的工人没有工作
B.4%生产制造业的工人离开了他们的工作
C.4%的失业人员放弃寻找工作
D.4%的工人在更换工作中,或者他们的失业原因是因为技能已过时了,不符合新工作的需要
【答案】D
【解析】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定时期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
101.下列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对亚非拉地区的直接投资,应该记入资本项目的借方
B.我国浙江玩具制造厂商向英国出口玩具,应该记入经常项目的贷方
C.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地震,各国对我国的捐赠应该记入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的借方
D.通用汽车公司投资几亿美元在上海设厂,这部分资金应该记入中国资本账户的借方
【答案】B
【解析】任何导致对外国人支付的交易,都记入国际收支账户的借方,并在前面加一个负号“-”;任何导致从外国人那里获得收入的交易,都记为贷方,并在前面加一个负号“+”,故AC两项错误;D项中的海外投资应记入中国资本账户的贷方。
102.目前,分析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注意以下几个局部差额:贸易账户差额、经常账户差额、基本账户差额和综合账户差额。其中综合账户差额中剔除了( )。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金融账户
D.官方储备
【答案】D
【解析】综合账户差额包括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大部分分项,是仅仅将官方储备剔除在外后形成的余额,其包括的项目最为全面。
103.一国对外证券投资产生的股息汇回国内,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下。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金融项目
D.误差与遗漏项目
【答案】A
【解析】投资收益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的收入项目中。
104.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为-100亿美元,则表示该国( )。
A.减少了100亿美元的储备
B.增加了100亿美元的储备
C.增加了100亿美元的对外投资
D.只是人为的账面平衡,不说明问题
【答案】B
【解析】储备资产项目属于调整项目,因此,在储备资产项目下,“-”号表示其在借方,即该国增加了相应数量的储备。
105.下列关于直接标价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直接标价法的定义为用1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
B.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数额固定不变
C.本国货币的数额随着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改变
D.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答案】B
【解析】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国货币数额固定不变。
106.以本币为基准货币,以外币为标价货币的标价方法称为( )。
A.间接标价法
B.直接标价法
C.套算标价法
D.美元标价法
【答案】A
【解析】B项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本币;C项套算标价法,也称交叉汇率,是以一定单位的一种外国货币等于多少单位的另一种外国货币来表示外汇价格的标价方式;D项美元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作为基准折算成若干数量的其他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107.我国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由2005年7月的1:8.27变化为2008年7月的1:6.9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标价法为直接标价法,人民币升值
B.该标价法为直接标价法,人民币贬值
C.该标价法为间接标价法,美元升值
D.该标价法为间接标价法,美元贬值
【答案】A
【解析】该标价法为直接标价法,可以理解为把美元直接看做一种商品来进行标价。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因为1美元能够兑换更少的人民币了,或者说需要用更少的人民币就可以兑换同样数量的美元。
108.绝对购买力平价所用的物价是( )。
A.两种商品的绝对价格
B.多种商品价格的算术平均数
C.进口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
D.物价指数
【答案】D
【解析】购买力平价中的价格是一篮子商品的加权价格指数。
109.下列对于购买力平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购买力平价是从货币数量角度对汇率进行分析的
B.购买力平价是在汇率理论中处于基础地位,并为实证检验所支持
C.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是始终不变的
D.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对比
【答案】A
【解析】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物价与货币数量成正比,汇率的变动归根结底取决于两国货币数量的相对变化,因此A项正确;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兑换比率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受两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汇率理论中处于基础地位,但实证检验的结果并未完全支持该理论,因此,B项不正确;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的变化取决于两国通货膨胀的差异,因此CD两项不正确。
110.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国的通胀率高于外国,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B.本国的通胀率高于外国,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C.本国的通胀率低于外国,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D.本国的通胀率低于外国,本币外币升贬值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用货币数量论说明物价,用物价来说明汇率。具体来说,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是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正比的,本国相对外国物价越高,本国货币将贬值,外国货币将升值。因此,B项正确。
111.2002年11月8日英镑/美元汇率为1.5629,2008年6月20日汇率为1.9711,这段时间美元对英镑的汇率变动幅度为( )。
A.26.1%
B.20.7%
C.-20.7%
D.-26.1%
【答案】C
【解析】,即汇率变动幅度为20.7%,也就是说美元对英镑贬值了20.7%。
112.在( )下不可能存在法定升、贬值(revaluation/devaluation)。
A.浮动汇率制度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金本位制度
D.固定汇率制度
【答案】A
【解析】A项是采取市场化的升值和贬值的货币制度。
113.下列不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的是( )。
A.复式记账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市场价格原则
D.多种记账货币原则
【答案】D
【解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有:复式记账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市场价格原则和单一记账货币原则。
114.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国际收支平衡表≠国家资产负债表
B.国际收支=外汇收支
C.国际收支平衡表考察的是“存量”而不是“流量”
D.国际收支平衡表具有自动平衡功能
【答案】A
【解析】国际收支强调的是“居民与非居民的交易”,而不是单纯的“资金收付”,所以国际收支≠外汇收支,B项错误;国际收支是“流量”而非“存量”,因而国际收支平衡表考察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C项错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与资本项目反映的是一国国际收支的真实状况,但它们缺乏自动平衡的功能,两者的综合会使国际收支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D项错误。
115.资本和金融项目规定不包括( )。
A.直接投资
B.证券投资
C.储备资产
D.误差和遗漏项目
【答案】D
【解析】资本项目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D项是与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平行的项目。
11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不包括( )。
A.贸易收支差额
B.经常项目差额
C.基本国际收支差额
D.商品、服务和收益差额
【答案】C
【解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主要包括:对外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储备资产差额、净误差和遗漏差额。
117.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贷方的是( )。
A.应付支出
B.进口
C.本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
D.本国居民收到外国侨民汇款
【答案】D
【解析】进口商品属于借方账户;应付支出属于借方项目;本国居民对非居民的单方向转移,属于借方账户;本国居民收到的国外的单方向转移,属于贷方账户。
118.一日本客户要求日本银行将日元兑换成美元,当时市场汇率为USD1=JPY107.70/80,银行应选择的汇率为( )。
A.107.70
B.107.76
C.107.80
D.118.85
【答案】C
【解析】在直接标价法下,题中做法为银行出售美元,按照“前买后卖”的原则得出银行应选择的汇率为107.80。
119.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外汇汇率的升降与本国货币对外价值的高低成( )关系。
A.正比
B.反比
C.无关
D.不确定
【答案】B
【解析】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的本国货币数量增多,外币的价值升高,本币的价值降低,因此汇率的升降与本币的价值的高低成反比。
120.在伦敦外汇市场上,当汇率由1美元=108日元变为1美元=112日元时,说明____升值,____贬值。( )
A.日元;美元
B.美元;日元
C.美元;英镑
D.英镑;日元
【答案】B
【解析】当汇率由1美元=108日元变为1美元=112日元时,表现为1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日元,即美元升值,日元贬值。
121.现钞的买入价一般( )外汇牌价的现汇买入价。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银行买入现钞,一般要积累到一定数额后,才能将其运送并存入外国银行,以调拨使用,这就需要承担因运送外币现钞而产生的运费、保险费、包装费等的支出。因而银行要扣除买入现钞时所支付的系列费用,现钞的买入价一般会低于外汇牌价的买入价。
122.直接标价法下,外汇贬值表现为( )。
A.外币数量的增加
B.本币数量的增加
C.外币数量的减少
D.本币数量的减少
【答案】D
【解析】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的数额固定不变,汇率的升跌都以本币数额的变化而变动。如果本币数额变小,说明单位外币兑换的本币减少,即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123.下列四项中不属于经常项目的是( )。
A.旅游收支
B.侨民汇款
C.通讯运输
D.直接投资
【答案】D
【解析】D项直接投资属于金融项目。
124.( )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如某年某月某日)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A.国际收支
B.国际借贷
C.贸易收支
D.资本收支
【答案】B
【解析】A项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125.国际收支是一个( )。
A.存量
B.流量
C.既是存量又是流量
D.不一定
【答案】B
【解析】国际收支一般是对一年内的交易进行总结,所以它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126.流入一国的国际游资应计入( )。
A.长期资本项目
B.短期资本项目
C.经常项目
D.资本项目
【答案】B
【解析】C项经常项目是指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D项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国际游资流动性强,符合短期资本的概念。
1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无偿转移不属于经常项目
B.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采用复式记账法记录经济交易
C.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以看出,国际储备的增减等于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
D.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
【答案】A
【解析】A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无偿转移属于经常项目下的转移收支。
128.国际收支的平衡项目包括( )。
A.经常项目
B.误差与遗漏、官方储备项目
C.分配的一般提款权
D.单方面转移项目
【答案】B
【解析】国际收支的平衡项目是指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账户差额不能相抵时使双方总计得以达到平衡的项目。主要包括错误与遗漏、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官方储备三项。
12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自主性交易的是( )。
A.经常项目
B.长期资本项目
C.为追逐利润的短期资本流动
D.误差与遗漏项目
【答案】D
【解析】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D项属于补偿性交易。
130.在间接标价法下,如果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成的外国货币数额减少,则( )。
A.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上升
B.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外汇汇率下降
C.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外汇汇率上升
D.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上升
【答案】A
【解析】在间接标价法下,是用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成的外国货币数额减少,则说明本币更不值钱了,即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外汇汇率上升。
131.引起一国外汇需求的主要经济活动不包括( )。
A.商品进口
B.无形商品进口
C.向外国提供援助
D.外国对本国的单方转移
【答案】D
【解析】外国对本国的单方转移,能够增加本国的外汇,是一国外汇供给的来源。
132.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一国外汇供给的主要来源。
A.商品出口
B.服务出口
C.外国向本国进行长期投资
D.本国对外国的单方转移
【答案】D
133.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价格的涨跌与标价数额呈( )变化。
A.同向
B.反向
C.无关系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直接标价法是将一单位的外币换成若干数量的本币,外汇的涨跌与标价数额同向变化。
134.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为8%,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4%,则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人民币汇率应该升值( )。
A.2%
B.4%
C.6%
D.8%
【答案】B
【解析】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变化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给定时期内两种货币汇率变化百分比等于同一时期内两国国内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差。因而,根据当期通货膨胀水平,可知人民币应该升值8%-4%=4%。
135.人民币的需求因素不包括( )。
A.中国对外出口
B.资本流入
C.中国官方储备的总额
D.国际交易媒介因素和外国储备资产
【答案】C
【解析】所有产生收受外汇的国际交易都导致对人民币的需求,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决定:中国对外出口、资本流入、国际交易媒介因素和外国储备资产。
136.下列关于外汇汇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浮动汇率是指汇率水平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它是大部分国家所采用的汇率机制
B.在本国货币兑换价值提高的条件下,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单位本币
C.本币升值表示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国货币并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D.在间接标价法下,汇价数值下降表示本币升值和外币贬值
【答案】A
【解析】B项在本国货币兑换价值提高的条件下,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少的单位本币;C项本币升值表示外币可以兑换更少的本国货币;D项在间接标价法下,汇价数值下降表示本币贬值和外币升值。
137.一家中国外贸公司向美国出口儿童玩具,并把所得到的10万美元的收入存入美国的银行,则应该在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录为( )。
A.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的借方同记入10万美元
B.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的贷方同记入10万美元
C.经常账户的借方记入10万美元,资本账户的贷方记入10万美元
D.经常账户的贷方记入10万美元,资本账户的借方记入10万美元
【答案】D
【解析】外汇收入的交易,记入贷方,并用正号(+)表示;外汇支付的交易,记入国际收支账户的借方,并在前面加一个负号(-)。本题中的金额是由出口产生的,属于经常项目,并且属于外汇收入的交易,因此应计入经常账户的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