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遭饥荒石勒为奴隶,降烈马汲桑识英雄
石勒于公元274年出生,是并州上党郡武乡县(山西省榆社县)羯族人。石勒的祖先是匈奴别部羌渠的后裔。石勒的祖父耶奕于,父亲周曷朱,都曾担任过部落小率。关于石勒出生,史书也有异象记载。石勒出生当日,满屋子都是红光,而室外有一道白气从天空一直贯连到庭院之中。石勒小时候没有读过书,所以基本不识字,甚至连像样的名字都没有,“石勒”二字还是后来别人给起的。
石勒14岁的时候,就与乡人一起,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去贩卖货物。石勒在洛阳大街上叫喊贩卖,声音不同寻常。当时司徒王衍正好经过,王衍转身对左右说道:“刚才那个胡小子,我听他的声音、口气,确实与众不同,再看他的长相,更是非同寻常。我能看出,这个胡小子一定有非凡的志向。”左右问道:“司徒以为这个胡小子将来会如何呢?”王衍说道:“恐怕会成为天下的祸患。”王衍马上又对左右说道:“我看不如将这个胡小子抓起来杀了,免得祸害天下。”左右马上回头去找寻石勒,已找不着了。石勒16岁时,长得英俊威武、身强力壮,尤其擅长骑马射箭。石勒对马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懂得相马,可以说是当时的“伯乐”。石勒的父亲周曷朱当时担任部落小率,因其性格凶狠粗鲁,胡人并不依附他。周曷朱于是常常让石勒代替自己督管一些事务,石勒待人与他的父亲不一样,所以部落中的胡人都非常信赖石勒。
石勒的家乡武乡县北原山上草木都呈现骑兵的形象,而且石勒家的庭院中生长的人参,花叶繁茂,都长成人的形状。一个看相占卜的人经过这里,对乡里人说:“山上草木像骑兵,家中人参成人形,这都是因为周曷朱家里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儿子。”乡里人惊奇地问道:“这个孩子将来会如何呢?”看相占卜者答道:“这个胡小子相貌奇异,志向高远,度量非同寻常,未来不可估量。你们都应当宽厚地对待他。”乡里人都摇摇头,笑着认为不可能。但当时有一个叫郭敬的地主却相信这一说法,他还常资助石勒一些钱财。石勒也非常感激郭敬的恩惠,为他奋力地耕作。石勒在郭敬家的田里耕作的时候,常常听到军中鼙鼓金铎的声音。石勒回家后,就对母亲说起这件事。石勒母亲听后对石勒说道:“你劳作辛苦,所以耳中鸣响,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公元302年,石勒28岁了。并州一带出现饥荒,又发生战乱,石勒与其他一起耕作的奴隶被乱军冲散。石勒一度逃荒到达雁门郡(山西省代县)。在雁门郡,石勒实在是无法生存,没有吃的,连身上衣服也破烂得无法遮蔽身体。石勒于是又从雁门返还家乡,在途中遇到郭敬。石勒见到郭敬,一边哭泣着,一边下拜说道:“郭恩公,我现在是又饥又寒,我该如何是好啊?”郭敬看到石勒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也流下了眼泪。郭敬于是卖掉身上值钱的东西,给石勒买了食物,石勒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郭敬还为石勒买了衣服,让他穿上。郭敬对石勒说道:“现在家乡日子也不好过,你要是回去了,也难以度日,该怎么办呢?”石勒想了一下,对郭敬说道:“我有个办法。现在饥荒严重,待在家中也是饿死,我们胡人的日子更艰难。听说太行山东边的冀州收成还不错,可以让官府将胡人引诱到那里去谋食,然后趁机把他们抓起来卖到冀州为奴,这样可以彼此受益。”郭敬笑道:“这确是个好办法,可是谁去同官府讲呢?”
就在郭敬、石勒他们商量如何实施这个办法的时候,早已有人也想到了这个办法。并州刺史司马腾也正在为并州的饥荒而犯愁,他的建威将军阎粹极力劝其将并州青壮年胡人拘捕起来,再将他们卖到收成好的冀州充当兵卒。司马腾对这个既能赚到钱又能减少并州吃饭人口的做法当然非常赞同。司马腾于是派他的两位将军郭阳、张隆去拘捕胡人。数日之内,郭阳、张隆就拘捕了数千胡人,石勒也在其中。郭阳是郭敬的堂兄,郭敬请郭阳在路上照顾石勒。郭阳、张隆怕这些胡人在行路之中逃走,便想了一个办法,用木板做了一个枷锁,枷板上有两个孔,正好套住两个胡人的脖子。于是每两个胡人共戴一副枷锁,在郭阳、张隆的驱逐下,前往冀州。
从并州向东前往冀州,须徒步穿越太行山。很多胡人在途中因又饥又累而无法前行。张隆看到有人走不动,就用鞭子抽打,有很多胡人甚至被活活打死。有一天,与石勒共戴一副枷锁的胡人,因生病实在走不动了,使得石勒行走也变慢了。张隆看到后,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抽打这个走不动的胡人,同时还连石勒一起抽打。郭阳看到后,忙对张隆说道:“张将军,那个生病的胡人也卖不到高价,打死也就罢了。这个身强力壮的就不要打他了,打死了,我们也少一份钱。”张隆说道:“现在这个快要死了,就扔下他吧!那这个还能走的,与谁共戴一枷呢?”郭阳说道:“正好我的队伍中也有人死亡,缺少共枷的,就将这个胡人放到我的队伍中吧!”郭阳遂将石勒放到自己的队伍中,由侄儿郭时看管。一路上,即使身强力壮的石勒,也常因饥饿病痛而走不动。郭阳、郭时就悄悄给石勒一些吃的。
到了冀州后,石勒被卖到冀州平原郡茌平县(山东省东阿县西北)一个叫师欢的地主家为奴。在师欢这里,石勒与很多胡人一样就是耕田种地。有一回,石勒在耕作时,又听到鼓角之声,他就问和他一起干活的这些奴隶:“你们听到战鼓的声音了吗?”这些奴隶都说听到了。石勒马上说:“我以前在家乡种地的时候,也常听到这个声音。”有人将这件事告诉了师欢,师欢就叫人将石勒叫过来。师欢看到石勒高大威武,仪表堂堂,马上觉得这个相貌不一般的胡人一定不简单。师欢决定不把石勒当作奴仆,并给石勒自由。石勒并没有离开,而是仍在师欢家耕田。
却说师欢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牧场,牧场的牧率叫汲桑。这日,汲桑正在饮酒,突然有人来报:“牧率,那匹烈马,突然在牧场快速奔跑,现在已离开牧场,奔向野外而去。”汲桑马上问道:“就是那匹全身毛发皆暗红的、一直不肯奔跑却又无人能骑的烈马?”来人回道:“正是。”汲桑马上急切地对来人说道:“传我命令,有谁能够追回这匹马,重赏!”汲桑所说的那匹烈马,全身毛发皆暗红,身材高大,鬃毛有一尺长。汲桑养了快三个月,什么人都骑不了。汲桑知道,像这样的马,一旦能够跑起来,那是什么马都追不上的。想到这里,汲桑惋惜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不抱任何希望。
但汲桑仍舍不得那匹马,毕竟他也是爱马之人。汲桑于是停止饮酒,走出府第,跨上一匹马来到牧场,想去看看那匹马。汲桑想,就是得不到了,总是要再看一眼吧!汲桑来到牧场外,向远处一看,果见一匹烈马,正奋蹄疾奔,如同一团火球,在绿野里飞驰,一路上扬起了高高尘土。汲桑不禁叫道:“果然好马!”就在这时,汲桑的视野里突然出现一人骑着一匹马,冲出牧场,正向烈马追去。此人所骑之马,毛色不一,也并不高大,但奔腾如飞,马蹄轻捷,所过之处,竟无尘土。汲桑勒马驻足,叹道:“但愿能够追上。”再望远处,那人骑马已快追上烈马,烈马仍在不停地狂奔。不一会儿,两马相近不到三尺,那人突然从马背上立起,猛地跃向烈马。烈马见有人向自己跨来,忽然昂首,腾地跃起,试图摆脱,但已来不及了,那人已跨上烈马,双腿紧夹烈马,双手紧抓尺长的鬃毛。烈马仍不甘心,边跑边跳,但怎么也甩不掉那人。这时,烈马突然放慢蹄步,也不再跳跃,似乎已甘心为那人驾驭了。那人从野外将烈马骑回牧场。
汲桑看呆了,牧场许多牧马人也看呆了,好久才回过神来,都不住赞叹道:“好把式,好把式!”汲桑命人将那追马之人叫到跟前,原来是石勒。汲桑问石勒姓甚名谁,谁知石勒竟没有一个像样的名字,汲桑说道:“哪天我给你想个名字。”石勒称谢。汲桑又对石勒道:“你去追烈马,难道没想到这是一匹千里马?没有更好的千里马,也一定追不上啊!你所选之马相貌平常,不像是千里马啊!”石勒说道:“这匹烈马从外表来看,确实也是好马,面且奔跑起来非常快速,也算是千里马了。但真正的好马,不能光看外表,我所选之马,外表平常,可它是真正的千里马,所以能够追上烈马。”汲桑忙问道:“你是否读过有关伯乐相马的书?”石勒说道:“我并不识字,更没读过书,伯乐是谁我也不知道。”汲桑听石勒说其并不识字,遂更加惊奇,连忙又问石勒道:“那么你是如何挑选良马的?”石勒说道:“先要看马的眼睛是否有神,是否有一股冲劲。再看马蹄起步是否轻盈,轻盈得奔跑起来没有尘土才算是好马。最后看马的骨骼是否柔韧而有力。”汲桑叹道:“难怪你刚才所骑之马,奔跑如飞,却并没有尘土飞扬。我养了这么年马,竟不知良马就在眼前。真是惭愧。你如此识马,我想与你结为朋友,不知可否?”石勒马上摆手起身说道:“我只是一奴隶而已,怎敢与牧率结交?”汲桑笑道:“如今天下大乱,贫富贵贱岂可定论?”关于石勒与汲桑结交,史书上说石勒因善于相马而主动与汲桑结交,详细内容并无记载,上述细节是笔者想象,特此说明。
石勒后来又离开茌平县,向西到了当时司州的广平郡境内的武安县(河北邯郸武安市)为人家耕作。一天,一群流散的士兵,看到田间耕作的青年胡人,就把他们抓走,石勒也被抓走了。这群散兵打算把这些胡人赶去卖了,这时,道路上突然来了一群鹿。这些散兵都去逮鹿,石勒趁机逃跑了。这时,有一须发皆白的老头出现在石勒面前,石勒非常惊讶。这个老头对石勒说道:“刚才那群鹿就是我变的,你会成为中原之主,所以我来救你。”此后,石勒不再打算到处为人家耕作了,于是伙同几个与他一同为奴一同耕作的人,专门抢掠官府、大户人家的财物。开始有八个人跟着石勒,他们是: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桃豹、逯明。不久又有十个人前来相投,他们是:郭敖、刘徵、刘宝、张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石勒他们还偷了马匹,号称“十八骑”。石勒带领着十八骑,向东一路抢劫,又到了平原郡。石勒又见到汲桑,还把他们所抢财物都送给了汲桑。汲桑看到天下已乱,任由石勒他们四处抢劫,还让石勒他们骑上牧场中的好马去抢劫。
关于石勒的十八骑,在史书中有较多史事记载的主要有七人:王阳、夔安、支雄、桃豹、逯明、郭敖、刘徵。而冀保、刘膺、刘宝、张曀仆、孔豚、吴豫、呼延莫等七人在史书中只提到一两次名字,几无史事记载。郭黑略、张越、赵鹿、支屈六四人虽有史事记载,但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