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历程梳理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演进过程
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史是一部贡献史。作为国民经济重要驱动力量,互联网对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形态,上网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信息服务;作为文化消费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互联网是党和政府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平台;作为6亿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互联网成为激发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汇聚正能量的重要渠道。”
(一) 研究实验:国家建设互联网的启蒙教育
1969年,互联网诞生于美国。这一新兴的科技手段迅速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焦点,欧洲、北美、亚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纷纷选择加入互联网的大家庭,而拥有世界第一人口数量和消费市场的中国自然也憧憬着体验这一新兴的文明成果。然而,互联网在中国的引入却经历了一个极为艰难的开始,这其中既存在经济的考量,更涉及政治的博弈。诚如中国互联网的开创者之一、中科院胡启恒院士所说:“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是羊肠小道走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互联网建设刚刚进入研究实验阶段,主要目的是服务科研和管理工作,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共同研究互联网(Internet)联网技术。1987年9月20日,一封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电子邮件,经过德国学术机构的“中转”成功发送,这是中国首封电子邮件,拉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此后,我国加大了网络技术研究的力度。在当时,科研人员很难预料到20年后的今天互联网会与人们的生活如此紧密。这一阶段可谓是中国互联网混沌初期的启蒙教育,小部分人群开始接触互联网,却全然不曾意识到这一新生事物的到来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科研深入的背后是国家层面对信息网络的认识在不断加深。继1993年美国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中国也在同年提出建设实施“三金”工程,即建设中国的“信息准高速国道”,此举宣告了我国互联网基础设置建设的起步。1993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成为我国互联网领域专门管理的雏形。
而在互联网的商业应用方面,这一时期的互联网公司寥寥可数,但却成为今天互联网设备制造领域的佼佼者,这与他们较早进入该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并于次年推出中国第一款具有联想功能的汉卡产品。该公司即为“联想”公司的前身。到1990年,联想公司开始生产个人电脑,并于1994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1988年,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厂商华为成立。2014年7月,在爱立信、华为、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中兴通讯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商中,华为已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
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并没有正式连入Internet。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搭建的专线面临诸多限制,并不能连接到除美国能源科学网外的其他地方。尽管如此,这条专线的意义仍然非比寻常,因为它使得国内几百名科学家得以使用电子邮件。
(二)CN回归:国人互联网意识的初步萌发
1994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的元年。这一年,中国正式开通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在网络世界中,各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网络标识,顶级域名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文化认同和自身价值的定位。早在1990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之父”的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尚未正式接入Internet,顶级域名.CN服务器只能委托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1994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对中国国家顶级域名服务器完成了全部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域名服务器放在国外的历史。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一旦发生特殊事件,如果国外域名公司不再为我国用户提供域名解析服务,那么所有我国企业和个人注册的国外域名将得不到解析,无法被访问,而.CN域名则可以通过采取一定措施保证在国内仍然畅行无阻。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我国CN域名的注册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在亚洲国家的顶级域名注册量中位居第一,在全球排名第六。仅仅3年,到2008年7月,CN域名的注册量超过1218万个,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到2015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2231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年增长为2.4%,达到1225万个,在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达54.9%。
(三)走向社会:互联网的产业形态初步显现
跨入元年之后,国人在互联网领域的热情被逐渐激发起来,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互联网领域商业化探索元年。1994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中国第一个BBS站点——由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研发的曙光BBS站正式开通。互联网虽然孕育在科研领域,但大展拳脚却首先是在商业领域。在中国互联网商业化历程中早期的拓荒者里,瀛海威的创建是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其作为当时国内唯一立足大众信息服务、面向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为之后中国互联网的早期创业者吹响了序曲。该公司前总裁张树新被称为“中国信息行业的开拓者”。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瀛海威成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网络内容提供商(ICP)。同年,丁磊离开宁波电信局,马化腾架设起历史上最豪华的四线站台,张朝阳回国创业,马云等人创办“中国黄页”,开创了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公司。其后不到三年时间,瀛海威盈利500万元,联想推出第一台服务器,次年推出联想笔记本……截至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通过互联网开展的服务逐步增多,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
互联网与公众生活的初步关联,在短短几年内产生了诸多的业态。譬如,在新闻媒体方面,到1995年底,中国第一批网络媒体达到7~8家。1997年,由《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正式加入互联网,成为中国本土开通的首家中央新闻网站。而在网络社交方面,1995年,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校园BBS开辟了新的学习交流乐园,水木清华BBS曾经是中国最有人气的BBS,代表着中国高校的网络社群文化的兴起。同一时期,中国第一家网络咖啡屋在北京开业,与网络有关的娱乐休闲业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在这一阶段,互联网与大众的生活看似随意地发生着化学反应,有着冒险气质和敏锐洞察力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有可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199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自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首次全国性、官方的统计报告。根据《报告》数据,截至1997年10月,中国上网用户数达62万人。仅仅过了4年,到2001年6月,我国上网用户数约2650万人,增长了约44倍,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他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07万。而在.CN域名的注册方面,2001年达到了128362个,激增了33倍。
(四)创业泡沫:今日互联网格局的前世之路
随着互联网向社会大众的开发,上网服务不再是高级知识分子专享的特供品,而是更多地显示出其作为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属性的一面。瀛海威等企业的出现,让一批富有创业激情的年轻人开始憧憬着未来能在互联网产业的大潮中一展身手,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把目光投向了这一全新的经济领域。这一时期,互联网带给国人的影响,已经从意识层面转为实际生活中,上至国家管理互联网的思路愈加清晰,下至产业领域的跃跃欲试,很多人试图抓住互联网带来的商机。这些都让普通老百姓体会到了互联网给现实生活带来的神奇。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商业网站的出现,以及这个时期崭露头角的创业公司,它们敲响了中国互联网创业热潮的前奏。
1995年,张朝阳创办搜狐前身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公司推出搜索引擎搜狐,由此打开了中国网民通往互联网世界的大门。1997年,搜狐、网易、新浪等一批互联网门户的前身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丁磊创办的网易公司先后推出免费主页、免费域名、免费邮箱、虚拟社区等多个互联网服务项目,引导大众体验多样化的网络服务。1998年,门户网站的价值在互联网业界得到普遍认可,新浪、网易等深度影响中国人获取信息的门户网站正是在这一年由其他模式转型而来。除此之外,新华网、光明网、国际在线等中央级新闻门户也逐渐建立。同年,电子商务开始兴起,马云与其他17位创建人在杭州发布了首个网上贸易市场“阿里巴巴在线”;马化腾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1999年,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大热,这一年成为美国互联网公司IPO规模最大的一年,有超过200家科技公司上市。互联网的风行也让中国互联网产业也迎来了一次巅峰,阿里巴巴、百度、盛大、天涯社区等互联网公司相继成立。1999年7月12日,中华网在纳斯达克首发上市,当天股价从20美元攀升至67美元,这是在美国纳斯达克第一个上市的中国概念网络公司股。同年,新浪获得2500万美元的海外风投。到200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一派轰轰烈烈的景象,在境外风投的疯狂热捧中,国内互联网产业的泡沫达到顶点。新浪率先登录纳斯达克,网易、搜狐也先后取得上市资格。尽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一直受到资本的热捧,但是由于当时的新经济缺乏合理的商业模式和切实可靠的经营业绩支撑,资本的狂热带来的只能是估值的泡沫。
从2000年3月开始,纳斯达克股指一路大跌,三大门户网站刚刚迈出重要的一步就遭遇到了全球互联网产业的“寒冬”。新浪的股价一度跌到1.06美元,搜狐股票跌到60美分,网易在上市首日一度只有53美分,被业内称为“流血上市”。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股市的崩盘让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泡沫彻底幻灭,国内IT产业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一片低迷。根据美国并购专业网的统计,2000年的网络经济泡沫令全球至少有4584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或者倒闭。
2000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进入“冬天”,但在这一年政府对信息产业的关注和管理却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一年。在这一年,各级政府密集出台数十个与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标准,从政府到企业,从商业到生活,从金融到教育,内容涉及之广、行业涉及之多,均属首次。2000年9月,国务院颁布国内第一部管理电信业的综合性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标志着中国电信业的发展步入法制化的进程。2000年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发布,文件提到“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这一说法在2001年得到充分推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倡导下,企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政务信息化先后步入正轨。2001年,《信息产业“十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是我国自确立信息化战略以后首次制定行业专项规划,为互联网产业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对互联网产业的认知度和重视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互联网的管理也日益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五)信息超载:“第四媒体”地位终获认可
随着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在这一时期的蓬勃出现,网络海量的信息资源优势、病毒式的传播能力逐渐显现,国内媒体研究领域开始有学者将互联网看作是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种大众媒介手段。1998年,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第四媒体”这一称谓正式提出,并在国内被广泛使用。次年,国内多家颇具影响的网络媒体企业和机构首次聚会,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强调营造中国网络媒体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呼吁全社会重视和保护网上信息产权。这是国内较早注意到网络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一次会议。200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批准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网、国际在线网等可以进行登载新闻业务,此类网站率先成为国内获取登载新闻许可的新闻网站。
这一时期,国内互联网在传播领域发生了多起重大的里程碑事件,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诸多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发挥出了不可小觑的力量。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在1999年,新浪网在国内率先报道“北约导弹击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网络媒体的传播力量得到充分体现。此后,中央首次提出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从电子版到第四媒体再到网络媒体,其背后折射的是人们从传播角度对互联网的认识不断深化。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也在舆论监督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收容所遭殴打致死的事件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这一事件在被地方媒体曝光后,吸引了各大网络媒体的纷纷介入。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有关部门随即立案侦查。这一事件的发酵,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并促进了我国对流浪人员的收容管理制度的更新。同年6月,国务院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发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透过这一事件,中国网民开始通过网络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网络成为大众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营造中国舆论生态的重要阵地。此后,随着“躲猫猫”“王家岭矿难救援”“方舟子打假”“钓鱼执法”等一系列社会不公平事件被网络公开和揭晓,很多腐败行为被曝光,弱势群体借由网络得到关注和帮助,互联网的舆论监督价值得到了普遍认可。
(六)全面复苏:分享与开放价值的再放大
2003年,中国互联网开始了复苏之路,在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服务的促进下,中国互联网逐步走出寒冬。根据CNNIC在2003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当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达到6800万。在诸多互联网公司的不懈探索下,国内互联网的应用逐渐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在借鉴国外成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中国互联网企业也进行了本土化的创新,找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网络游戏是诸多互联网应用中增速最快的一个门类。2007年,国内网游市场的总规模突破100亿。随着网络游戏、音频、视频等互联网内容逐步丰富,搜索这项应用服务也迎来了第一波发展。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首次迎来了全年度盈利。这一事实宣告了中国互联网复苏时代的正式来临。
综观这一时期的互联网产业,游戏、广告和电商三大领域催生了今天中国互联网的三大巨头: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三家企业共同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第二次浪潮的开始。2003年,由于SARS病毒的肆虐,国内实体商店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然而,危机也是转机,宅经济的出现和繁荣促使电子商务在这一年迎来了线上业务爆发式的增长。同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创立淘宝网,网上集市、网上商城的建立成为人们购物消费的补充渠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在线零售这一新兴业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期待。随着淘宝网的火爆,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也迅速被消费者所接受,传统的交易方式逐步被互联网改变。2008年,中国的网购规模突破1000亿元。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也促进了搜索引擎的发展,大大小小的商家在互联网上积极投放广告,网络广告的形式也日趋多样。2010年,搜索市场规模超过百亿。2003年,百度发布图片搜索、新闻搜索,进一步巩固了中文第一搜索的行业地位。与此同时,腾讯正式进军企业市场,并于2004年在香港成功上市,此时,腾讯旗下的聊天工具QQ的用户注册数升到2.91亿,最高同时在线用户数达600万。上市后的腾讯,拥有了业务扩张的资本,开始进军门户网站。到如今,腾讯的商业版图中涵盖了IM、门户、游戏、邮箱、空间、音乐、视频等,几乎囊括了所有互联网服务。
随着网民数量的激增,由此催生的新兴网络文化也更为丰富。2005年,互联网进入2.0的发展阶段,被称为中国的博客元年。这一年,中国的网民用户数量过亿,成为除美国之外的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大量的网络交流逐渐聚集了一批善于在网络世界中发表言论的“舆论领袖”,并催生了社交网络的发展。从百度贴吧到天涯博客,从网络游戏到网络文学,从线上慈善到网络维权,从实时聊天到分享点评,互联网的生态圈逐渐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也愈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起来。
(七)移动互联:从工具到商业的大步跨越
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国内网民总数达到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同年,中国.CN域名的注册量也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家顶级域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在众多网络应用中,即时通信的使用率高达78%。随着以即时通讯为代表的社交应用与网民生活的深度融合,以及数据流量技术、3G和4G网络覆盖率的提高,以移动互联网为标志,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08-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8年,借助奥运事件的营销,国内运营商逐渐培养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习惯。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1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2%。在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共同推动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等因素驱动下,2008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9860万,同比增长108.5%。
2012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首次超过PC用户。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57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移动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以即时通信、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网络视频、数字音乐、网络阅读等细分市场为代表的移动应用正在加速与大众生活的融合,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发展空间。2015年6月,人民网发布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伴随着网络和终端的无处不在,移动互联网已作为生产要素、管理元素,融入生产、管理、销售的各环节,打通各个节点,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在这个过程中,移动互联网起着基础性作用,是生产、管理、营销的基础。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已开始从消费服务领域向生产领域渗透。
(八)“互联网+”:从竞争到竞合的新生态系统
开放、协作和分享是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理念。年,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来说也将载入史册。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互联网+”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将互联网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加以鼓励和扶持。所谓“+”,具有丰富的内涵,也存在极大的发展前景。从传统的网络业态,如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在线音乐、视频网站到与线下的制造业、信贷金融、教育培训、餐饮服务、电信运营、医疗,甚至农业等行业的结合,“互联网+”为各行各业的再一次突破和创新,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开启了智慧生活的链条,打开了人类社会广泛使用智能设备的大门。一方面,智能终端的范围逐渐不限于手机、手环、眼镜、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而是朝着更加宽泛的方向发展:智能家居、智慧汽车、智慧城市等;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数据采集、智能识别技术的成熟,未来智能化的程度将会不断加深,以用户为中心的设备将能够更加精准化地满足个人需求。随着互联网与交通、医疗、教育等细分领域的应用纷纷涌现,多元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将为用户带来极大便利。在提高生产和生活效率的同时,各行各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纯粹对立的竞争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状态。
这一时期,国家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由国家主席习近平担任组长。在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合作。”这一举措代表了互联网领域国家战略的觉醒,互联网作为新经济时代的突出代表,成为我国角逐未来世界竞争的重要砝码。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推进,网络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紧密,网络对大众生活的改变也将呈现出新的阶段特点。
二、我国互联网应用的阶段特点
互联网进入中国20多年,从最初的信息传播工具演变为集信息发布、交互、利用、交易于一体的信息平台,网络构成了当前社会信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虚拟空间”演变为具有独立结构、形态和文化特征的“网络社会”,并通过“虚拟”与“现实”的相互砥砺,成为推动现实社会变革、解构和重塑的重要力量。
1994~2005年间,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传输的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这一点通过当时使用率最高的功能就能看出来,收发邮件、浏览新闻是最主要的用途。到2004年之后,随着各类网站的兴起,出现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网络平台,展示、分享和交流成为人们使用互联网最为突出的表现。互联网充分发挥其平台的作用,成为诸多有共同兴趣、共同诉求的群体沟通的桥梁,发挥了渠道的功能。到今天,随着国家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大面积建设,宽带的提速,智能终端的普及性应用,尤其在新一轮的互联网创业浪潮中,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将大众的日常生活与网络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自此,互联网不再是过去固定在桌面的、被动的、静态的存在,而是成了大众生活中如影随形的陪伴,互联网与人的关系也从过去以人的意愿为主导,变为二者交相互动、彼此影响的更加有趣、更为有效的伙伴式的体验。
由于互联网与人如此紧密的关系,与人相关的一切产业形态随之迸发,互联网在延续了过去工具、平台、渠道的基础上,又一次打通了与各个产业门类的联系,进而形成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互联网经济体概念。未来,在互联网的诸多功能中,工具性的使用、平台式的连通、渠道化的分享将成为互联网作为综合经济体发展的基本底色。换言之,互联网经济体将会是未来网络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工具与渠道:技术驱动,媒体属性
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十年,属于技术驱动的初级阶段。普适计算之父马克·韦泽说:“最高深的技术是那些令人无法察觉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停地把它们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直到你无从发现为止,而互联网正是这样的技术,它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是所有信息通信技术中影响最深远的一个。任何公司或国家都无法忽视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企业都需要走向数字化。作为基础设施,它降低了个人应用信息技术与工具的门槛,使得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变得平等而便捷,从而赋予个人和企业更大的商业能量与自由。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从最初的工具和渠道跃升为战略性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共识。而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正以更快的速度渗透。
在这一阶段,中国互联网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起步。互联网初步介入人们的生活,更多的展现的是媒体的属性,以新闻、邮件、搜索为基础的门户,是这个阶段的代表。各个网站发展的驱动力都在于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譬如新浪最初就是以技术平台起家,搜狐以搜索技术起家,腾讯以即时通信技术起家,盛大以网络游戏起家,在这些网站的创始阶段,技术性的痕迹相当之重。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完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初步积累,在市场上,从各个领头的互联网企业的试探性的创新到国外资本的竞相追逐,再到门户模式的爆发,最后以第一次网络泡沫破裂告终。
(二)平台与基础:业态创新,社交属性
中国互联网的第二个十年,是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爆发阶段。互联网产业的形态初步显现,超过了传统的IT产业,已经逐渐由技术驱动开始转向业态创新驱动。2007年,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领头公司的市值先后超过100亿美元;2009年,三巨头市值又陆续超过300亿美元大关;2013年,腾讯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这一数字高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成为民营企业的标杆。作为三家公司中最早倡导“互联网+”的腾讯,围绕着QQ这一用户量极为广泛的社交工具,衍生出了诸多领域的产品和业态,网游、音乐、视频、商城……尤其在其QQ游戏、微信等产品的发展上,充分发挥了其作为平台的开放性特点,不断地吸引普通的创作者融入平台,凝聚力量,也反过来再一次扩大了平台本身的价值。
这一阶段,QQ、微博、微信等网络产品的用户爆发式增长,以互动、分享、交流为特点的社交网络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机制,并逐渐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2005年,被称为中国的“博客元年”,随着诸多知名人士入驻新浪博客,普通大众通过博客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甚至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也将其作为一种流行的沟通工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研究中心发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博客作者规模达到1748.5万人。在博客的热潮中,也涌现出了一些专业性的博主,如媒体从业人员、IT精英、经济分析师等等,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网络上定时更新、分享资讯和观点,Web2.0概念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得到了全面的展示。2008年,开心网、校内网等社交类网站迅速传播,新浪、搜狐、网易等等门户网站纷纷开启微博功能。作为“后博客”时代的产物,微博以其碎片化、图文化的特点进一步增强了即时互动、转发评论等社交功能属性,吸引了社会名人、娱乐明星、企业、政府机构和众多网民的加入,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又一个标志性的产物。
互联网发展得如火如荼的背后,是互联网公司的残酷竞争。随着用户规模的急速扩大,一些有着平台和渠道优势的互联网公司逐步领先,关于“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的争论成为大众反复讨论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众多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开放平台战略:腾讯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将从沟通、社交、平台、支付和硬件等五个方面向开发者全面开放;阿里旗下的淘宝商城也宣布开放B2C平台战略,对所有零售形态全面开放;百度则将其应用平台正式开放,这个平台涵盖了应用分发、搜索引擎、图片视频、手机安全等各个方面。这些举措无疑正在改变互联网企业间传统的运营模式与竞争格局,由开放到连接,由单向到多维,由竞争到竞合。可以说,这一阶段是中国互联网的爆发与调整的阶段,各类网络应用从技术创新到业态创新的转变,最终走向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探讨,进而推动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下一次提升。
(三)互联网经济体:未来社会互联网化
目前,对于“互联网经济”的含义,学界和业界并无明确统一的表述。一般情况下,所谓互联网经济,指的是基于互联网所进行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和。作为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经济现象,互联网经济的参与主体自然更多地依赖网络技术的运用,除从网络获取大量信息外,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在经济活动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发挥信息要素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将很多活动直接在网络上进行。早期的互联网经济是指互联网产业本身。随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广泛融合,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互联网经济扩大为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所谓“经济体”的概念,原意指的是基于地理区域的划分所产生的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集合。然而,互联网所具有的虚拟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再是实体地域的经济集合概念。互联网经济以技术为边界,将资源、要素、市场与技术整合,已在全球范围内俨然涌现为一个巨型经济体——互联网经济体。根据阿里研究中心的分析,互联网经济体之构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互联网经济体包含互联网应用、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互联网设备制造四个部分,而广义互联网经济体除包含这四个部分外,还包含被“互联网化”的实体经济。具体包含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2014年,中国互联网开启了第三个10年。有观点认为,互联网在我国从萌芽到迅猛发展的20年间,先后经历了由点及线、有线到面的发展态势,即由最初的工具性使用到渠道的建设,再到今日作为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互联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随着“互联网+”的提出,新阶段的特点也被强调出来,那就是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驱动力,促进信息要素广泛应用于社会管理、电子商务、金融、传媒和教育培训等领域,并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催生新能源和新制造业,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这一阶段以跨界为主要特征,由于互联网具有的包容性,现实中与诸多传统产业的结合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社会将有可能走向互联网化的方向。简言之,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融合大大地扩展了“互联网经济体”的概念。根据标普资本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25大互联网公司中,美国和中国互联网公司所占席位比例是14∶6。在世界互联网公司的阵营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无疑是来自美国的苹果、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然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势头也颇为迅猛,诸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正在迎头追赶。以这些公司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引领着中国的信息经济向新的节点演变。
三、我国互联网领域的政策变迁
(一)战略引导
1.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2.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更新换代是一个极为迅速的过程。关于“下一代互联网”,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特征主要在于地址空间、传输速度、实时性、安全性以及治理方式和盈利方式等方面。早在2002年,有学者呼吁建设“中国第二代互联网的学术性高速主干网”,由此开启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
3.宽带中国战略
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传输和接入能力的不断增强、用户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互联网技术储备和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升。随着网络向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加速渗透,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宽带网络对拉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从全球范围看,众多国家纷纷将发展宽带网络作为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作为抢占新时期国际经济、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宽带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电子商务、软件外包、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强,但我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亟须得到解决。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工程,要求到2015年城市和农村家庭分别实现平均20兆和4兆以上宽带接入能力。同年8月,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宽带网络的公共基础设施属性,明确了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时间表,并提出未来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国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该文件明确了五大重点任务,分别是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提高宽带网络应用水平、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4.三网融合战略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5.网络强国战略
互联网在我国的应用虽然仅仅发展了20多年,无论从全国网民规模的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中国已经称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动下,网络以开放融合的姿态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形态的转型和社会文化的引领。然而,在互联网的尖端技术研发、网络治理体系和信息安全等方面,我国距离网络强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同时,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2014年3月,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同时,他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上述论断,对中国未来的网络和信息化发展具有战略引领的意义。对此,《光明日报》曾载文指出:习近平提出的网络强国,至少应该具有六个标志,即: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明确的网络空间战略和国际社会中的网络话语权;关键技术上自主可控,特别是操作系统和CPU技术;网络安全有足够的保障手段和能力;网络应用在规模、质量等方面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在网络空间战略中,有占领制高点的能力和实力。201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出台,预示着我国建设网络强国的制度保障正在迈出坚实的一步。《网络安全法》(草案)的立法说明中,清晰地阐述了如何将当前正在进行的网络安全的实践上升为法律法规,给予制度的保障,并使其符合中国的网络空间安全需求。
放眼世界,截至2014年,全球已有56个国家公开颁布了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不断更新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已颁布了40多份与此相关的文件。作为美国第一位“网络总统”,奥巴马在2014年宣布启动美国《网络安全框架》。此后,美国国防部公开表示把“网络战”作为今后军事冲突的战术选项之一,并称已研制出2000多种病毒武器。在欧洲,德、法两国主张建立欧洲独立互联网,试图在战略层面绕开美国,强化数据安全。2015年10月,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认定欧美2000年签署的关于自动交换数据的《安全港协议》无效,指出欧盟公民的个人数据不能传输至非欧盟国家,今后美国网络科技公司将收集到的欧洲公民数据送往美国将受到法律限制,这一裁定对Facebook、谷歌、亚马逊等美国互联网巨头影响重大。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和印度在国家网络安全方面也在积极布局。2013年,日本信息安全中心发布《网络安全战略》,明确提出了“网络安全立国”的战略目标。同年,印度为实现其“电子交易的安全可信的计算机环境”的目标,出台了《国家网络安全策略》,这一文件不仅针对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同时也将个人及家庭用户的网络行为纳入管理。
(二)政策支持
1.网络文化产业相关政策
续表
2.其他互联网领域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