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思想和概念
为了帮助大家快速理解本书的框架,我想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作家海岩的。他为人所知的作品全是大部头,其中还有些被拍成著名的电视剧,如《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平淡生活》《深牢大狱》《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等。很少有人知道海岩并不是一名全职作家。他是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锦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北京昆仑饭店有限公司董事长,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这其中任何一个头衔,都够一般人拿出全部精力干一辈子的,可是他怎样抽出时间写出这么多引人入胜的作品的,其“高产”足以让一个专业作家惭愧?难道上帝给予海岩的时间更多吗?大家都知道不是的,每个人都拥有一天的24小时,而成就却不如海岩的小小一角。为什么?
第二个故事。畅销书《绘画心理学》的作者,是心理咨询师一沙,他讲过他的客户Tom的故事。Tom是个部门领导,一早到办公室,就先处理了当天的例行事务,然后准备用剩余的时间,全力以赴部门的季度工作规划。进行到一半时,下属Jerry约他到会议室,问该如何处理一个棘手问题。Tom说考虑之后给答复。随后的半个小时,他无法继续专注地拟定季度工作规划,但也想不出如何答复Jerry的问题。这时,老板Mike打电话让他去开个临时的工作碰头会。会议开到下班后才散,Tom整理了一下会议要点,发现第二天待处理的事情又多了几项。至于当天没有完成季度工作规划,他准备带回家再做。第二天走进办公室,迎头碰见Jerry,他问:“昨天的事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Tom的心情瞬间变得糟透了,就像吃了一只苍蝇……勤奋的经理人Tom,他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第三个故事。教授在讲桌上放着一个大铁桶,旁边还有一堆拳头大小的大石块。 教授把大石块一一放进铁桶里,装满后问:“现在铁桶是不是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随后,教授不紧不慢地从桌子底下拿出了一小桶碎石,抓起一把,放在已装满大石块的铁桶表面,然后慢慢摇晃,然后又抓起一把……不一会儿,这一小桶碎石全装进了铁桶里。“现在铁桶里是不是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教授又问。“还……可以吧。”学生们变得谨慎了。“没错!”教授一边说一边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小桶细沙,倒在铁桶的表面,然后慢慢摇晃……铁桶的表面就看不到细沙了。“现在铁桶装满了吗?”“还……没有。”学生们心里开始没底。“没错!”教授说着从桌子底下拿出一罐水。他慢慢地把水往铁桶里倒……水罐里的水倒完了!教授微笑着问:“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它说明,你的日程表排得再满,都能挤出时间做更多的事。” “有点道理。但你还是没有说到点子上。” 教授顿了顿,说:“如果你不是首先把大石块装进铁桶里,就再也没有机会把大石块装进铁桶里了,因为铁桶里早已装满了碎石、沙子和水。而当你先把大石块装进去,铁桶里会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空间来装剩下的东西。在以后的管理生涯中,你们必须分清楚什么是大石块、碎石、沙子和水,并且总是把大石块放在第一位。”
现在,我想再讲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分别折射出了时间管理学的三种思想、三种方法。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思考与暗时间——Thinking and Dark time。一个人用三十分钟吃了一顿饭,这部分时间是看得见的,叫明时间。他在吃饭的时候酝酿出了下午开会的发言提纲,这个“酝酿”的过程是看不见的,他花的是“暗时间”。暗时间就是用于思维活动的时间。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利用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你能看到别人在同样的年龄获得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成功和幸福,你不知道的是他如何有效利用了他的暗时间。亚洲微软研究院的刘未鹏在《暗时间》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这一思想。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时间的主动权——The initiative。人的时间可以分为主动时间和被动时间,主动时间是自己有权支配的时间,被动时间是被周围的人和事支配的时间。如果不善于处理与周围的人和事的关系,你的主动时间就会被一点一点地侵蚀为被动时间,你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就丧失了控制权。这种时间管理的思想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别让猴子跳回背上”,是美国效率专家安肯三世第一个阐述出来的,书名就叫《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第三个故事,讲的是事件排序。按照事件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可以把要做的任务排列出一个优先顺序,先安排时间去做优先级别最高的事,就能保证人生最重要的目标得以实现。这种时间管理的思想叫“要事第一”——First thing first,管理大师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阐述了这种思想及其应用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