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青春——拥有热情,相信未来(2)

当年的大学生要“文体俱佳”才能吸引人的关注。记得我们宿舍有个拉小提琴的同学,为了向一个女生献殷勤,老在女生宿舍楼前拉小提琴,结果别的女生对此很不满,就从楼上泼水下来,淋了他一身。就算这样,同学们依然很喜欢他,因为一开音乐会,一有文艺会演,舞台上灯光一打,他就会大展琴技,大放异彩,所有人都对他深深着迷。

种种因素决定了我的个性。我在农村的时候是一个很开朗的孩子,进了北大以后却变成了一个很不开朗的孩子。后来我成立新东方,同学们都很奇怪:一个闷葫芦,在班里不发言,没有表现过任何才华,也没有谈过恋爱,怎么最后居然能成立新东方呢?

不仅他们觉得很奇怪,我自己也有点奇怪。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自卑,导致我胆量非常小。跟男同学打交道还不错,大家嘻嘻哈哈,但在跟女同学打交道方面,我失败得一塌糊涂,毕业以后居然有同班女同学叫不出我的名字来,这可能是因为我只在班上待了两年。我在北大跨了两个班,在80届待了两年,在81届待了两年,中间一年住院,因为得了肺结核。

我得肺结核,是因为没有谈恋爱——因为郁闷,导致“气”不能散去,于是得了肺结核。所以,人不能随便郁闷,郁闷要迅速地释放出去,宁可让别人得肺结核,也不能让自己得肺结核。

当时我们班有25名男生、25名女生,我天真地想,这样挺好,一配一,大不了最后剩下的那个是我的。但现实并不遂人愿,当年的女生在大学谈恋爱的眼光跟现在一样,都喜欢家庭条件比较好、外表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男生,而不会看上条件一般、很普通的男生。即使是最普通的女生,也希望找一个白马王子。漂亮的女生一般要过了30岁甚至35岁,发现需要找一个男人安静地过日子时,才会回过头来找一个老老实实的男生。年轻的时候她们不会这么做,因为有足够的青春可以挥霍,也有足够好的外表吸引男孩子为她们服务。

男生也是如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漂亮的女生和英俊的男生到最后很容易变成在思想和性格方面缺乏丰富性的人,原因是他们在16岁到30岁这段时间过分关注自己的外表。而关注自己外表的这一点又被周围人强化了,比如大家都说好的外表很重要,就会导致他们过于关注自己的外表,自然就很少去思考怎样丰富内涵、知识、学识、才能、人生经历。

30岁以后,很多人会发现,好的外表已经逝去了,自己其实没有太多真正的收获。而很多普通人因为没有机会,所以闷声“发大才”——才能的才。很多很不起眼的人30岁以后爆发了,因为他们有了足够的积累,我算是这样的人之一。我在大学期间,因为没有女生跟我谈恋爱,我就自己读书,慢慢让自己丰富起来。

青春是美好的,外表英俊或美丽固然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但我建议过分注重自己外表的同学,请同时关注自己内心和精神的成长,因为过了30岁以后,你总不能说:我现在还挺妖娆的,我现在还挺英俊的。

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榜样

坦诚地说,我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没得过第一名。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努力了也得不了第一名。唯一一次得第一名,是我连续两年高考落榜之后,在1980年的高考中考了全县外语类总分第一名,正是这次第一名把我送进了北京大学。

也许是因为天资愚笨,我总是羡慕那些比我优秀的人,追随在他们身后,热心地为他们做事。我的优点就是从不嫉妒比我优秀的人,而总是努力模仿他们,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

正是这一优点成就了今天的我。父母是最接近我们的学习榜样,我的父母都是纯朴的农民,他们虽无力教我读书,但他们用勤劳和善良教会我基本的做人道理和是非标准,他们对我的影响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是我一生都受用不尽的。

我生命中的第一个榜样是雷锋同志,我开始懂事时正值全国学习雷锋的高潮。记得有一次,为了学雷锋,我和另一个小朋友一起为一户人家担水,结果那个小朋友被父母骂了一顿,因为他自己家里的水都没担满,而我母亲却夸奖了我。这样的事情在我小时候时常发生,父母的鼓励使我养成了帮助别人的习惯,这一习惯使我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获益良多。

我高中毕业时正值恢复全国高考,我的一个同学考上了一所大专师范学院。他是当时我们班唯一考上大学的人,在全校引起了轰动。很多同学羡慕一番后都回家变成了地道的农民,我却一直想着这件事,下决心第二年再考,结果又失败了。本想放弃的我看到他暑假回来春风得意的样子,心里不服气,来年又考了一次。这一次轮到他羡慕我了,因为我进了中国一流的大学之一。后来我一直对他心存感激,到现在我们仍是好朋友。

进入大学后,我发现同学都比我优秀,自己真是一穷二白。穷是经济上的,白是知识上的。经济上的穷不可怕,知识上的空白却让我陷入了极度的自卑。好在我的自卑不是心胸狭隘,最后自卑反而成了我学习的动力。在北大读书的几年,尽管我从没谈过恋爱,却追随了不少优秀人物,公开或偷偷地从他们身上汲取精华。

现在与我在新东方共事的很多优秀人物都是我过去20多年学习的榜样。王强特别喜欢买书、读书,我几乎每星期都追随他逛书店,自己也买书来读。王强迄今已有藏书逾万册,我的藏书虽不及他多,却学到了和他相近的读书习惯。徐小平当年在北大是著名的活跃分子,思想敏锐,口若悬河,我经常听他侃大山,听到激动人心处就赶紧记下,回去暗暗模仿。我上课的风格有一部分就是来自徐小平。另外还有睡在我上铺的包凡一,他独到的批判精神和自嘲精神对我后来的做事方式和判断力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我读过不少名人传记,也仰慕过毛泽东的天才、富兰克林的智慧、林肯的信念、卢梭的坦诚,甚至羡慕过毕加索的多次婚姻。但这些伟大人物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他们不如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人对我们的影响力大。

所以,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榜样,诚心诚意地向他们学习。这样,即使不能超越他们,我们也会变得更加优秀!

自卑比狂妄更糟糕

当有人站在一个大舞台上讲话时,很多人都会羡慕他,也会想,也许我去讲,会比你讲得更好。不管站在台上的人面对的是失败还是最后的成功,他已经站在这个舞台上了,而有些人还只是旁观者。这里面的核心元素不是你能不能演讲,不是你有没有演讲才能,而是你敢不敢站到舞台上来。人的一生有太多事情因为我们不敢,所以没有去做。

曾经,有一个男孩大学整整四年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没有参加过一次学生会、班级的干部竞选活动。这个男孩,就是我。

在大学的时候,难道我不想谈恋爱吗?当然不是。那为什么没有谈呢?因为我首先把自己看扁了。我想,如果我去追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可能会说,就凭你,居然敢追我?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要是真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上吊和挖个地洞跳进去,我还能干什么呢?所以,这种害怕阻挡了我所有本来应该在大学发生的各种美好感情。

其实,现在想来,这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我怎么知道就没有喜欢我的女生呢?就算被女生拒绝了,那又能怎样?这个世界会因为这件事情就改变了吗?那种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们说他狂妄,但是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更加糟糕,因为狂妄的人也许还能抓住生活中本来不属于他的机会,但是自卑的人会永远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因为自卑,所以我们害怕,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眼光,会觉得周围的人全是抱着讽刺、打击、侮辱的眼神,因此不敢去尝试。用一个本来不应该贬低自己的元素贬低自己,使我们失去了勇气,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门都被关上了。

当我从北大辞职出来以后,作为一个快要成为北大教授的老师,马上变成穿着破军大衣、拎着糨糊桶、专门到北大校园里去贴小广告的人,刚开始我内心充满了恐惧,校园里可都是我的学生啊。果不其然,就有学生过来了,说:“哎,俞老师,你在这儿贴广告啊?”我说:“是的,我从北大出去办了个培训班,自己贴广告。”学生说:“俞老师别着急,我来帮你贴。”

我突然发现,原来学生并没有用贬低的眼神看我,学生只是说,俞老师我来帮你贴,而且说,我不光帮你贴,我还在这里看着,不让别人把它盖上。我逐渐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克服了恐惧,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才能成长。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慢慢不断增加的勇气,我才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未来。

回过头来再想一想,在全世界非常火爆的我的朋友之一马云,就比我伟大很多。一个人优秀并不是因为考上了北大,并不是因为上了哈佛,也并不是因为长相好看,一个人真正优秀的特质来自内心那种想要变得更加优秀的强烈渴望,以及对生命的追求、火热的激情。在马云身上,这两条全部存在。

在我们那个时候,马云能成功,李彦宏能成功,马化腾能成功,俞敏洪能成功,我们这些人都来自普通家庭,今天的你拥有的资源和信息比我们那个时候要丰富100倍,你没有理由不成功。

当我们有勇气跨出第一步的时候,首先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因为这个世界上,往前走的脚步声只有自己能听见。

所以,我希望所有人能认真地想一下:我内心现在拥有什么样的恐惧,我内心现在拥有什么样的害怕,我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这些东西,我的生命质量受到影响;因为这些东西,我不敢迈出生命的第一步,以至于生命之路再也走不远。如果是这样的话,请勇敢地对恐惧、对别人的眼神说一声:

No! Because I am myself.(不!因为我是我。)

人生最重要的是设定好目标

给广大的学生们一些建议,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觉得有两点特别重要:

第一,设定目标对一个人来说特别重要。

我曾经找了两批学生做过试验,我对第一批学生说:你们回去要认真读书,每天都要读一点书。这些孩子就回去读书了。一个月后,我统计了一下,有的孩子读了一本,有的读了两本。

我对第二批学生说:你们每个人每天要读50页书。一个礼拜就是350页,相当于一本书。大部分学生一个月读了三到四本书。实际上,我给第二批人设定了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读50页书,而对第一批人只提出了一个模糊的要求——要读书,没有明确告诉他们读多少书。最后的结果是,有明确要求的人效率高出了一倍以上。人生设定明确目标,并且照着目标去走,收获一定比不设定目标至少多一倍,所以设定具体目标,对人生来说极其重要。

第二,相信进步的力量。

相信进步的力量和奋斗的力量,对年轻人来说特别重要。我不鼓励浅薄的成功学,但是我鼓励个人的成长过程一定要有一种精神,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最后不可能获得成功。成功有多种定义,人生在不断地进步和丰富,这种成功比有钱的成功更重要。

同时,我给准备考研、出国学生的建议也是首先坚定地确定目标。考研不是考着玩,出国也不是为了出国玩,一定要有一个有意义的目标。任何事情只有全力以赴地投入才能有收获,这个收获不是考研了、出国了。

只要努力了,即使没有考上研,即使没有出过国,这个过程也很丰富。我当时为出国准备了四年,因此我对出国流程、对国外入学考试的了解,在中国真的是熟手,所以转身就办成了新东方。很多时候,我们原来的目标没有达到,并不等于这件事情就白做了。

所以,我对大学生最大的建议是,成与败之间,全力以赴地付出,最终就是成功。

年轻人要学会读书、交友和独立行走

人是一种受思想指引的动物,你的思想走到哪里,你就会走到哪里;你的理念指向哪里,你就会走向哪里。

我的一个朋友、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出了一本书,叫《理念的力量》,讲的是社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思想的发展、创新的发展以及一个人的发展,都是人的理念改变的结果。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自卑的人,那你就是一个自卑的人。理念要从内心深深地相信才行,你要是表面相信,实际上却不相信,就会形成性格分裂。

做一件事是有标准的,比如说一个人救人,你如果说我当时想的是为人民服务,想起了雷锋的先进事迹,那就太假了。但你如果是想把人救起来,觉得不把他救起来不行,这就是一个人的真实想法,这样就很贴近人性。

别看马云那样子,他是真的相信自己长得特别英俊。有一次,我跟他在一起聊天,李彦宏坐在旁边,我说你比李彦宏长得有特点,他说:“哪有啊,我比李彦宏帅啊。”

这就是他的自信,他的理念。

我真实地相信,当你的理念改变了,你的思想改变了,你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因为只有思想能创造现实,人就是靠思想来创造现实,然后通过现实反过来再丰富思想。所以,你一定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让自己的理念变得先进。

那么,理念从何而来呢?理念从三个地方来:

第一,大量地读书。要读各种各样的书,海内外的书,英文不会,就看中文的,现在优秀英文书籍一经出版,一个月之内都会有中文版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