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学术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1章 在乞巧文化高峰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

陇南市市长 陈青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就要落下帷幕了,本次论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开得非常成功圆满。为此,我们要首先感谢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文化部非遗司、非遗保护中心和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等主办单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你们让乞巧文化走出陇南、走出甘肃,让她特有的魅力完全展示在世人面前,特别是你们的亲临指导,给予了这次论坛莫大的鼓舞。

其次,要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论述和辛勤付出。参加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都是我国民俗文化研究领域声名卓著、享誉国内外的精英。大家围绕“西和乞巧民俗与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这一主题,在赴陇南市西和县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对乞巧文化的历史渊源、丰富内涵、地域特征、文化价值以及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等重大课题进行了理论研讨,从而科学定位了乞巧文化,厘清了乞巧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明晰了乞巧文化与七夕文化、牛郎织女传说的关系,就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达成了广泛共识,为我们传承这一优秀中华民族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要感谢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国儿基会对本次论坛的关心支持。你们用世界的眼光,深刻阐述了文化保护中女性赋权的重要意义,把乞巧文化的传承与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了起来,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文明的有效对接和完美融合。

第四,要感谢甘肃省民协、陇南市委宣传部和西和县委、县政府等承办单位。为了高质量、高水准办好这次论坛,各承办单位认真策划、精心组织,为论坛的成功举办付出了辛勤努力。

我们还要感谢广大新闻界的朋友们,你们用犀利的目光、优美的文字、真实的镜头,记录了西和乞巧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西和乞巧这一民俗文化瑰宝走出西和、走向了世界。

最后,感谢中国职工之家、北京江河润泽会议公司为本次论坛提供的优质服务。

交流产生思想,研讨促进发展。我们将积极吸收这次论坛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吸纳和运用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以甘肃华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西和乞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大乞巧文化的挖掘、研究、宣传、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力度,让乞巧文化这朵奇葩闪烁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朋友们能一如既往地关注陇南、支持陇南;真诚欢迎大家到陇南做客,亲身体验千年乞巧文化的神奇与厚重,实地考察陇南转型跨越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携手共同谱写幸福美好陇南新篇章!

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向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给予亲切关怀、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祝愿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让我们相约美丽陇南,在第六届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暨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上再见!

第520章关于七夕乞巧节的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以国家级“非遗”甘肃西和乞巧节为例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乌丙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西和七夕乞巧节项目,从2008年第一批扩展项目申报成功到2013年的今天,经过了几年来有组织的抢救,科学的修复,有计划的维护和有效的传承,得到了健康有序的传播、弘扬和上规模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有示范性的大型文化空间非遗项目之一,发挥了它强大而切实的文化影响力。

西和乞巧节遗产保护取得的阶段性突出成果有目共睹。其中有三点值得人们共同关注:

一是它充分体现了我国非遗工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方针的正确性。西和乞巧节从一百多年的民众自发保护到近10年的自觉保护,从当地传承人群体和有关专家相结合的节日文化资源抢救,到有组织的科学普查和采录,通过几年来上规模的七夕乞巧的节日群众性传习活动,该项目得到了有目共睹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说它是目前我国成功保护节日的范例之一。

二是它同时也证实了甘肃省陇南地区西和县等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非遗保护工作原则。在这方面,他们创造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经验,值得推广。

三是它同时还展示了该传统民俗节日遗产项目在陇南仇池地区将近60万民众中从自发传承到自觉保护的文化自觉历程,显示了突出民众主体地位这一非遗保护的核心理念,从而走上了一条正确的保护非遗的必由之路。这一点更值得共同关注。

基于上述三点认识,我认为有必要认真坐下来总结经验,探索社会转型期非遗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未来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5至7年,进一步做到统筹规划,实施合理有序有效的保护。为此,提出以下有关依法保护和科学保护的几点建议,供各相关单位参考。

第一,依法保护。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0周年,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2周年的重要年份。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词是“人人都是遗产的主人”,正是为了唤起保护遗产的全民自觉,突出人人依法保护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责任和义务。

当前全国许多地方争先恐后地进行非遗保护的地方立法调研,建议甘肃、陇南、西和各级政府和立法机构,及早把乞巧节保护纳入相关的立法进程。

严格遵照国家“非遗法”及国务院有关文件实施保护,应当形成西和乞巧节国家级项目保护的首要依据和工作常态,无论组织机构怎样调整和人员调动如何变动,都要坚持依法保护的工作原则和规范。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遗保护遭遇了大规模文化产业开发的挑战,因此必须严格遵照“非遗法”第三十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务。”在有效保护基础上的合理利用前提下坚持依法保护。很显然,西和乞巧节是甘肃陇南地区极具当地汉族特色的古型节庆文化典型。它的所有文化表现形式和它完整的文化空间,在很久远的历史沿革中早已经构成了和那里五十几万民众(尤其是妇女群众)血肉相连的齐心共享的精神家园。要不要把它全部转化为一种可以利用的产品并推入市场,这就需要在“非遗法”的框架范围内给予慎重的考虑。至于怎样合理利用,才能“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有条件的开发,那就要依法认真“讲究”、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将就”了。

严格遵守“非遗法”第五条规定:“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以任何形式和手段歪曲、贬损七夕乞巧节的做法,应依法给予制止和打击。当下在国家级传统民俗节日的保护过程中,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被胡乱歪曲贬损的情况最为严重,其中就有一方面刻意删除妇女乞巧的健康元素,另一方面又以打造所谓“东方情人节”的名号、以与时俱进迎合现代化为借口,故意篡改七夕节牛郎织女夫妻恩爱坚贞不屈的人文主题,举办许多与七夕文化相距甚远的所谓“情人”聚会活动,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第二,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精神文化积累下来的财富。因此对它的保护和研究,不同于对政府管理下的一般性生活事务的处理方式,它只能用人文科学的知识理论和作业方法,遵循人类文化法则加以处理,才能科学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它传习的历史沿流中都会遭遇到多种多样的文化冲撞流传下来,无论是完整的、残缺不全的、片断的和濒危的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查、鉴定、维护、修复和保存等技术手段把遗产保护下来,特别是使其得以活态传承下来。像西和乞巧节这样大型的文化空间遗产的科学保护就更加复杂和细致,绝不是一般性的粗放型的简单保护就可以奏效的。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3—5年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西和乞巧节专项数字化保护系统。当务之急首先建立西和乞巧节专项资源数据库。这就要求投入足够的资金、现代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器材,组织一个精干的技术团队,在当地权威专家的智力支撑下,对乞巧节的历史与现状做一番精密细致的全面调查,取得详尽的第一手数据,进入数据库。

例如,按照杨克栋先生调查实录的西和乞巧节分布数据采录,就需要囊括西和县和礼县的19个乡镇、47万人口居住的大约300多个行政村(约有不少于700个自然村)。其中至少应有1500个“固定乞巧点”和相对等的不固定的“坐巧人家”;同时就产生了多于这个数字的“乞巧头儿”,这个民俗角色应该就是乞巧点上名副其实的最基层的代表性传承人了。显然,这个庞大的传承人群体,正是我们在申报书中填写“集体传承”的准确依据。就是在这数以千计的“坐巧人家”里,除了节前筹资选址等准备事项外,还要用七天八夜的时间,完整有序地进行生巧、请巧、造巧、迎巧、祭巧、唱巧、拜巧、卜巧、吃巧和送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样灿烂辉煌、鲜活感人的文化瑰宝,将会成为我国节日文化经典精品传之后世,同时以其信息的权威性进入数据库永久保存,举世共享。

加强对西和乞巧文化的全面深入多学科研究,出版一套图文并茂的多卷集乞巧文化史、志、论丛书,包括组织精干的采录工作者团队对广大老一辈基层乞巧节传承人做访谈采录的口述史在内。

第三,全面系统总结西和乞巧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实践经验,突出西和乞巧遗产在濒危状态下取得抢救性保护的最大成功举措,在充分尊重民众保护乞巧文化遗产的主体地位前提下,全力以赴支持民众(特别是妇女群众)保存久远的系统完整的乞巧文化传承机制,在被一段历史暂时间断后,很快就得到完好的修复。同时,积极鼓励民众(特别是妇女群众)与当地专家广泛传播丰富多彩的乞巧传统“文化记忆”和“手工技艺”。对这两个“记忆”和“技艺”的全面抢救保护,是西和乞巧节遗产保护的成功关键,很值得总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