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主题报告

上海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及政策创新研究

上海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及政策创新研究作者:吴贵明;王建平;杨耀武;顾玲琍;顾承卫;钟洪亮

上海正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人才高地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科技人才枢纽与科技人才高地既相辅相成,又有所区别。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具有集聚、配置科技人才资源和辐射科技人才红利的功能,它的建设是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先导性战略。探究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定位、内涵、构成要素和特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建设路径,从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角度出发,寻求政策创新,为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是一个人才聚焦、人才使用的有效新思路。

一、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形势需求

(一)全球科技人才竞争的前沿热点

当今科技人才资源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人才流动国际化之势,世界各国开始变革人才管理模式、加强人才枢纽建设,如纽约提出建设“新千年员工城市”全球人才目的地;伦敦、新加坡等提出打造全球人才枢纽站等。

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实践是以全球科创中心实践为载体的。当今世界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并不多,公认的有美国的硅谷、128公路地区,以色列特拉维夫和赫兹利亚地区附近,以及英国剑桥工业园区和德国柏林附近一些区域。如今世界科技创新中心正向东亚转移陈恭.未来30年上海将如何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J].科学发展,2015,80:102-107.。科创中心必定是科技企业中心,科研人员成果的社会价值在此能得以实现,从而获得最好的物质回报。高科技创业成功,能形成强大的激励作用。于是,科研人员与科技创业发达地区形成双向刺激、良性循环。

如今,全球科创中心的竞争已绝不停留于个人,更本质的竞争是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以激发个人创意和完善创新链。因此,科技创业者更看重所在地区创业的氛围、人才的聚集、融资的便利。同时,在全球化和互联网下,科技人才居住一处但同时在两三个国家工作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科研人员迁移是从一个国家永久地移居到另一个国家的观念太过时了。”利物浦大学的阿克斯对欧洲玛丽·居里奖学金获得者进行调查的结论。科研人员流动以柔性为主,本质上是人力资本的流动。国际科技人才流动时的马太效应现象同样不能忽视。

(二)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需求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潮流恰与我国发展动力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同频共振,为我国开启了一个重要的战略窗口期。能否“弯道超车”,乘势而上,攸关国家兴衰,决定着我国在未来世界新格局中的位置。

在国家顶层设计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被确立为国家重大战略,并明确了新时期向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目标迈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达到创新型国家这一目标,科技创新是手段,全国8100万科技人员是主要力量。在“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他还多次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因此,能否集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对全球产生影响力、释放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热情,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的关键点和基本点。

(三)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第一动力

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新时期党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沪委发[2015]7号)明确了科创中心的思路目标与重要举措。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韩正书记指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是集聚和用好各类人才。”从长远看,上海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资源,最大的优势是人才优势,只有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才会形成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只有真正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才能有效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和融合,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只有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用好用活人才,才能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上海应该也必须成为科技人才的重要节点,既聚集又辐射,参与并在某些领域主导科技人才的国内外配置,形成上海科技人才的良性新陈代谢,保证全球科创中心的活力与实力。

(四)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内涵外延

1.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内涵

人才枢纽的实质是人力资本高度融通,形成人力资本流动配置的中心环节。人力资本融通,既表现为人力资本载体的自然人的聚集、辐射与配置,也可表现为人力资本转化的知识、技术的聚集、辐射与配置。狭义上讲,人才枢纽指的是前者,即人才的聚集、辐射与配置。

全球科技人才枢纽是在科技人才自由流动、科学技术及其转化平台优良、知识技术传播畅通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国际科技人才网络中,因强大的影响力、聚焦力、辐射力形成的对国际科技人才流动配置、集聚、辐射等具有中心功能、关键作用、重要影响的核心节点。它具有集聚、配置科技人才资源和辐射科技人才红利的功能,形成枢纽中心与国际国内紧密度、依赖度和嵌入度更高的科技人才生态循环系统。

2.全球科技人才枢纽与科技人才高地的关系

全球科技人才枢纽与科技人才高地既相辅相成,又有区别。相辅相成表现在:一方面,全球科技人才枢纽要有科技人才高地建设的基础,拥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号召力的领军人物,枢纽中心的科技人才才有实力、有可能嵌入全球科技人才网络;另一方面,谁抢先形成枢纽和合作平台,谁就抢占了先机,易于形成优势相对突出的人才高地。

区别主要表现在:首先,科技人才高地是在某些具体产业或产业集群,科技人才集聚,人才流向较单一,以流入为主;建设政策导向也主要是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而科技人才枢纽人才流向多元,成为网络状;建设政策导向不仅要关注吸引集聚,还要引导辐射。其次,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对于全球科创中心实现,还具有科技人才高地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一是,科技人才技能与知识的时效性决定人才聚集效应也具有一定时效性。全球科技人才枢纽中科技人才的良性新陈代谢,有效避免了时效性问题。二是,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可以通过科技人才的国内外配置机制,实现科技人才全球开放,形成科技人才的互动与竞争,避免科技人才高地人才集聚后的倦怠性问题。

3.全球科技人才枢纽构成要素

全球科技人才枢纽要服务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素。

从人员组成上看,全球科技人才枢纽要有六方面人才。一是在某领域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科技人才;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三是与国际科技领域有广泛联系的科技人才;四是与国际科技领域广泛联系的科技服务人才;五是与国内其他省市科技领域有广泛联系的科技人才;六是与国内其他省市科技领域有广泛联系的科技服务人才。

从构建要件上看,全球科技人才枢纽要有五类机构组织。一是科技领军企业;二是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大学;三是有国际品牌的科技人才展示交流平台;四是跨国公司在沪研发机构;五是国内企业在沪研发总部。

从建设体系上看,全球科技人才枢纽要有六方面的保障:一是宽松优惠的人才流动政策,保证国内外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二是宽容敢创的文化氛围,让创新精神植入价值体系,创新行为成为自然行动,创新尝试得到鼓励包容;三是高效国际化的制度体系,使科技管理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符合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国际惯例;四是创新有为的政府,能够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充分挖掘管理红利;五是优质贴近的配套服务,制定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金融、税收等配套政策措施,健全消除科技人才工作生活后顾之忧的政策措施等;六是优良便捷的生活环境,保障国际、国内科技人才生活的品质,降低国际、国内科技人才生活的成本。

4.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特征

一是国际化。科技人才素质、科技人才结构、科技人才流动、科技人才管理等均具有国际性特征。

二是集聚性。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人才资源及其科技创新活动在地域上集合,产生科技人才创新效能以及吸引力,从而形成不断壮大的科技人才集聚效应。

三是辐射性。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的过程,既是资源整合、人才集聚的过程,也是枢纽辐射功能日趋完善并深刻发挥作用的过程。

四是协同性。全球科技人才枢纽作为全球科技人才汇集的中心节点,囊括了各种类型、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专业、不同信仰等的科技人才。打造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就是构建枢纽平台中科技人才协同创新机制,以期产生相互作用关系和共振放大效应。

五是嵌入化。打造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过程,就是实现科技人才资源集聚与辐射的多边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的过程,是全球性科技人才枢纽在内生力量和外源力量共同作用下进入螺旋式生长的过程。

六是网络化。从全球科技人才流动来看,人才枢纽的形成就是不同区域、不同国籍人才向第三地集聚的过程,并且会按照人才参与的数量、类型、流向而形成各种不同层级、不同能级的全球性集聚中心节点,从而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多元、多样网络化的科技人才系统。

二、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SWOT分析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s),竞争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本部分将从机遇、挑战、优势、劣势四个方面对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进行分析。

(一)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机遇

1.国际机会

1)国际形势和战略转变为上海提供人才机遇

一是金融危机带来引才机遇。始于2008年底的国际金融危机对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重创,许多世界一流机构裁员不断李群,王文彬.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人才引进[J].中国城市金融,2009,2:40-41.,发达国家逐渐提高了移民门槛,国外众多人才重新回到了人力资源市场。这为上海吸引全球人才提供了机遇。

二是国际向东看、东亚战略提供了人才机遇。国际关系和形势的变化,决定了各国的发展战略变化,在国际向东看、东亚战略下,必定有大量的可利用资源也向东亚地区转移,这也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机遇。

2)海外现有大量可利用的我国留学人才及华人华侨

据2016年3月16日教育部网站公布,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0.91万人。2015年度与2014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出国留学人数增加了6.39万人,增长了13.9%;留学回国人数增加了4.43万人,增长了12.1%。随着年度回国人数与出国人数的增长,两者之间的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年度出国/回国人数比例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了2015年的1.28∶1。此外,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与祖国人民血脉相承,他们时刻关注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自豪,也希望时机成熟后,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为国服务。尽管当前国内提供的待遇不能与国外相比,但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却能在精神上满足这些游子的心愿。

2.国内机会

1)在华跨国企业增多,促成海外人才汇聚

当前我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在2016年1月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继续在华投资新设企业或追加投资,此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的地区总部、研发机构等高端功能性机构继续聚集,截至目前,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超过2400家。跨国公司内汇聚了众多的海内外人才,并与当地机构进行合作,为上海的引才用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国内网络招聘及猎头公司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兴起,网络招聘已经成为现代招聘的重要渠道,极大地方便了传统招聘模式难以应对的海外人才招聘工作。同时,从国际上看,猎头现已成为获取高端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挑战

1.国际威胁

1)全球化使人才竞争加剧

全球化发展不断拓宽发达国家网罗人才的地域范围,而中国目前正处在人才竞争的中心。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高科技人才供应国。我国尤其是上海的人才流失也日益成为改革和发展的一块心病,特别是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高、精、尖专家学者的流失,必将成为制约上海创新发展的瓶颈。

2)引进海外人才存在高成本风险

海外人才的引进大都需要较高的人力、物力、财力,高投入能否带来高收益、高产出,是引才主体必须考虑的引才风险和用才风险。如果海外人才引进后不能发挥预期效果或再流失,会给引才方带来较大的经济和其他方面损失。

2.国内威胁

1)其他城市引才力度加大

为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我国各城市纷纷出台了系列计划和配套政策,各地引才的投入力度一浪高过一浪。与国内国际化较高的城市相比,上海在引才的投入方面并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在项目资金、土地、住房等要素方面的投入力度相对较小,这将影响上海吸引和留住人才。

2)海归引进水土不服

海外人才引进后面临文化差异,全球引进配置的海外人才能否克服文化差异,适应本土环境,发挥其价值,成了摆在上海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3)本土人才积极性受到影响

海外人才引进对本土人才积极性造成了一定影响。本土人才与海外人才之间的矛盾会对上海配置全球人才带来潜在威胁,其一是引进的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之间的矛盾,其二是新引进的海外人才与曾经引进的海外人才之间的矛盾。引进投入加大使原有人才产生失落感和不公平感,往往会导致人才的流失。这样不仅造成了投入的浪费,也影响了人才队伍的稳定和作用的发挥。

(三)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优势

1.国家宏观层面配置全球人才的优势

1)人才全球化战略背景优势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人才全球化”、“人才强国”战略,在人才全球培养、人才全球性争夺方面作出了部署。2013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明确指出国际化人才试验区是指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管理试验区,是实行特殊人才政策措施的区域,在全球化人才的建设上可以发挥先行先试效应,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的枢纽提供条件。

2)国家引才政策体系化优势

我国的海外引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外引才政策逐步向体系化发展。国家从2000年发布的《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意见》到2008年的“千人计划”工程,再到2011年《关于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意见》《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十二五”规划》等政策,在支持海外人才回国工作、创业、生活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政策,形成了体系化的引才政策优势。

2.上海配置全球人才的优势

1)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全球引才优势

《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和配套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制度,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各类人才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国际一流人才求贤若渴,尊重国际人才流动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人才政策上大胆突破,力求“聚”、“放”、“活”。

2)上海海外人才政策的支持优势

早在1992年,上海就在全国率先颁布一系列政策,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上海发展。上海从2003年开始一直致力于人才集聚工程,从构建人才高地战略到构建国际人才高地战略,从吸引海外人才到集聚高层次海外人才,稳健地推进本市外国专家人才的引进工作。新出台的上海“人才新政20条”对典型的、直接作用于科技人才流动的移民政策和留学生政策,做了很大的政策突破。其一大“亮点”便是探索引进海外人才从居留到永久居留的转化衔接;解决超过就业年龄的顶尖专家无法入境就业的问题;试点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上海创新创业。国际人才流入正在加速,据统计,2015年7至10月,上海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数量比上半年增加315%。

3)上海拥有宜居宜业人才环境优势

上海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和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具备强大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上海科研和教育机构相对密集,大型公共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较早,建设较完备,对于国内外优秀人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上海在具有传统制造业方面的产业优势前提下,目前在航空航天、造船、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领域也具备不小的产业发展优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为人才的工作和创业带来一定的优势。

上海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不仅来自创业创新方面,还有服务软环境。上海规划建成与“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高水平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打造健康城市,发展健康医疗。上海还为“千人计划”人才设立了服务专窗,为他们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上海已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优势。

(四)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劣势

1.国家宏观层面配置全球人才的劣势

1)跨国人才流动机制尚未形成

尽管我国加快了人才国际化的进程,但还没有嵌入全球人才流动网络,人才流动机制尚未形成,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偏重于海外留学人员,难以吸引影响世界潮流发展的一流人才、战略科学家、跨国企业家及其群体,还不足以以才聚才、吸引更多国际人才纷至沓来。

2)缺乏海外人才信息服务平台

完善的海外人才信息服务是国家海外人才引进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完善的、专业化、网络化的海外人才信息服务平台还没有完全形成。开发利用海外人才资源方面还存在信息不通、渠道不畅的问题,也缺乏完整、共享的海外专家数据库,加上人才信息库更新缓慢,致使许多用人单位难以提高引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上海配置全球人才的劣势

1)上海引进海外人才整体还缺乏竞争优势

目前,与全球先进的科技创新城市相比,上海还没有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如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人才的居留时间,对国际人才的上门服务、出入境等便利便捷服务,国外专家的薪酬支付,个人所得税等方面,都无法跟国际保持相应同等水平,这些都影响国际人才的吸引与保留。

此外,人才的生活、创业成本较高,也给留住人才增加了难度。公共服务水平相对滞后、市场发育不够成熟、重大战略性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项目偏少等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国际人才的输入。

2)引进的政策多而走出去的政策少

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枢纽的建设,仅仅靠人才引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培养出具有国际化水平、国际化影响力、国际化前瞻力的本土科技人才。目前,上海比较缺乏鼓励更多国内人才接受国际化培养、培训和国际化学习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人才提升国际化视野,制约了本土人才的国际化程度和速度。

3)国际猎头、国际化中介机构发展落后

上海的国际化人才猎头公司或国际化人力资源专业服务中介机构数量还极其有限,且对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业也缺少相应的鼓励政策。上海过去政策过多专注于产业,产业研发中心特征明显,而人力资源服务,特别是对国际人才服务的企业、专业化的人才服务中介机构还明显不足。

三、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战略取向

(一)上海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的功能定位

1.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目标

到2020年,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建成时,上海全球科技人才枢纽也初步建成,基本形成科技人才枢纽的辐射能力,带动区域科技人才创新发展。到2030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形成时,上海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核心功能也将发挥作用,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要素集聚和配置能力,形成全球科技人才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有力支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定位

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服务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目标的实现。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将上海建成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中枢、国际创新知识生产源地、世界创新经济战略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竞合平台。这就要求上海全球科技人才枢纽能集聚高端、领军科技人才,并以此影响全球科技人才以及带动创新资源的流向;能培养大批高端化、国际化的科技人才,有制度释放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同时能吸引大量国内外科技人才将其人力资本贡献于上海;能保证最前沿科技成果的载体——科技人才的国际化流动和高水平提升。由于创新资源的高度流动性和创新活动的集聚性,原有的科技人才高地不能完全适应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因而实现全球科创中心目标必须加强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建设。

3.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三种形态

(1)上海作为国内外科技人才交流的核心地。上海科技人才作为中国的主要代表与国际科技人才进行交流,上海成为重要的国内外全球科技人才和全球科技资源的交流、交易城市。

(2)上海作为国内外科技人才交流的中转站。上海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交流平台,且上海成为全球城市。国际科技人才进入中国,首选上海,渐渐适应中国人文地理之后有可能继续流入中国其他城市。由此,上海成为国内外科技人才交流的国际中转站和适应缓冲区。

(3)上海作为国内外科技人才的辐射中心。上海积淀大量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有能力将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向国际输送。同时,“十三五”时期,上海规划跳出6400平方千米地域范围的局限,争取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战略性、功能性作用。由此,上海应更加突出高端引领和创新力提升,责无旁贷地成为国内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的辐射中心,同时力争成为国际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的辐射中心。

上海最终建成的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应是这三种形态的混合呈现,以实现对国内外科技人才集聚、配置并辐射其人才红利,保证全球科创中心的建成。

(二)上海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的评价指标

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可从下列五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

一是科技人才的流动性维度,主要考察全球科技人才枢纽能否保证全球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具体指标可包括,较完善的国际科技人才市场,流动水平、流动频率、流动密度,等等。

二是科技人才的交流面维度,主要考察全球科技人才枢纽是否为复杂、多元、多样网络化科技人才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全球科技人才在此能否充分开展交流。具体指标可包括,科技创新共性技术研发,成果展示、转让和交易,科技创新成果产业转化平台,教育培训的国际化,科技人才国际语言运用能力,等等。

三是科技人才的影响力维度,主要考察全球科技人才枢纽是否有能力配置全球科技资源,能否对某领域科技起引领示范作用。具体指标包括,科技原创性,文献引用率,国际代表性成果,科技领军人才情况,国际科技论坛话语权,等等。

四是科技人才的趋向度维度,主要考察区域科技人才生态环境和科技人才治理模式,全球科技人才枢纽能否使全球科技人才趋之、慕之。具体指标包括,包容开放的科技人才政策,与国际接轨的“类海外”的科技人才管理制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创新文化氛围,创新服务支撑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城市管理,生活成本,迁移成本,等等。

五是科技人才增值度维度,主要考察全球科技人才枢纽是否具备一流的、有利于创新的机构、企业或其他载体,保证科技人才国际化、高端化的成长,以及创新价值的增值。具体指标包括,向国际开放的科技创新实验室,国际研发联盟,跨国公司在沪研发机构,具有领先研发能力的专业性研发公司,科技基础设施体系,等等。

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1所示。

表1-1 全球科技人才枢纽评价指标

(三)上海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的体系架构

从空间结构看,全球科技人才资源通过枢纽平台的一揽子政策,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不断耦合配置,并在特定空间范围(如城市、高校、研发中心、研究团队甚至虚拟空间)内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

从聚类性质看,一方面是大量世界范围内科技人才资源的相对集合,具有持续规模化效应特质;另一方面是某一胜任特征类型或某一行业组织所需的科技人才资源的集合,而且后者已具有国际性枢纽平台按类聚集的共同特质。

从时间范围看,全球科技人才按照特定的工作周期、项目要求等相互联系又保持相对独立,高弹性、高灵活性与高适配性地开展工作资源的整合。

从枢纽平台的辐射能力看,通过科技人才资源集聚使更多生产要素向枢纽中心所在地聚集,在促进所在地的产业集聚度与资源整合度提升的过程中,最终实现所在地及其周边地区的规模经济效应。

从科技人才的辐射能力看,随着某一类科技人才发生规模集聚,与之相关联的产业链所需的其他类型人才集聚动力也随之产生,形成多重层次的资源汇聚,这不仅增强了各类人才之间的交流互动,产生示范辐射作用,也促进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枢纽平台中的低成本传播。

从枢纽辐射范围看,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出现,不仅强化了所在地的人才优势,同时强化了国内外与相关联地区、领域的联系度和密切度。与此同时,其他区域的科技人才也可以依托枢纽平台联通世界、走向世界。

从内部协同看,全球科技人才枢纽意味着打造某领域全球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平台,更有效地激发领域内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优化资源和要素的内部配置。

从外部协同看,全球性的人才枢纽平台能够在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下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与共享,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从而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无缝化有机结合,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集聚、共享与辐射。

总之,上海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将建设成“以平台为载体,以网络为特征,以链条为标识”的体系,即明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明确上海发展战略、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建立科技园区、国家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随着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平台的增多,网络系统的边际逐渐拓展,不同枢纽中心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更为成熟、互动结构更为稳健,科技人才在职业搜寻、工作迁移、信息捕获、工作协同以及风险管控等方面实现最优化状态。这种网络化的人才流动系统一旦形成,就会显著提升专业化人才枢纽中心节点的综合竞争力,不同企业、区域、国家间发挥各自优势错位发展,全球性协同创新的机制水到渠成,人才聚焦辐射的效果也就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科技研发的全球链随之形成。

(四)上海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的路径选择

上海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首先是科技人才枢纽中心节点的本地化嵌入。通过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科技人才吸纳、保留政策,提升科技人才与组织以及所生活社区的嵌入度,强化全球科技人才的本地化效应,不断增强其对整个枢纽中心节点的适配度和贡献度。其次是科技人才枢纽中心节点的区域性嵌入。全球科技人才枢纽中心节点辐射周边的过程,加深了与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的黏合度、紧密度和适合度,枢纽中心节点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也随之增强。第三是科技人才枢纽中心节点的国际化嵌入。以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的比较优势为楔点嵌入全球网络,不同枢纽中心节点形成的全球网络系统有效融合,从而成为更具影响力、吸引力和控制力的关键节点,并不断扩大集聚力和辐射力,从而增强特定枢纽中心节点对全球枢纽网络系统的贡献度和影响力,进而推进全球科技人才枢纽中心节点进入新的螺旋式生长过程。

上海可循序渐进,分三个阶段,按照“集聚型→混合型→辐射型”的路径,力争用2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对国际科技人才流动配置、集聚辐射等具有中心功能、关键作用、重要影响的全球科技人才枢纽。

集聚型建设阶段(至2020年)。这一阶段为建设初期,科技人才集聚多于科技人才辐射,以集聚为主。这一阶段要抓住“十三五”建设契机,加快人才制度创新,落实好“上海人才新政20条”,构建遵循国际惯例、与全球人才枢纽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及上海特点的现代人才治理模式。绘制全球顶尖技术分布图,以国际视野发现优秀科技人才,以开放包容的气度引入、使用优秀人才。

混合型建设阶段(2020—2030年)。这一阶段为建设中期,集聚科技人才与科技人才辐射并重。这阶段要大幅提升整体科技人才国际化素质,搭建知名的国际交流平台,制定实施科技人才推广发展战略,嵌合融入全球科技人才网络。

辐射型建设阶段(2030—2040年)。这一阶段为建设后期,科技人才辐射多于科技人才集聚,以辐射为主。这阶段要涌现出一批在某科技领域的世界优秀科技人才、世界级引擎企业、世界一流学科、专业及科研机构,产出一批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真正实现对国际科技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的政策创新

(一)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1.进一步促进引进海外人才政策创新

1)大胆开展技术移民政策试点

首先,探索建立管理机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并出台《移民法》,争取国家支持设立移民部门。整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外国人就业管理和外国专家管理部门的外国专家管理职能,构建统一的外籍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其次,提高审批效率。实施“三证合一”措施,完善审批标准,建立电子政务系统,开展实施有关申请受理、市场检测、综合评估、审核与批准工作的一站式服务。再次,提供公共服务及其他管理服务。突出权益保障的视角,深化技术移民辅导。协同相关行政机关与社区办理移民安置、管理合法移民。加强区级政府人才引进工作,形成市区两级网络和服务体系。完善提供“一站式”生活支援服务以及文化交流、社会整合等方面的服务,为外籍人才提供免费的汉语训练、开办外籍妇女活动中心等,使外籍人士尽快融入上海。加强研究,讨论、制订发展规划,切实解决技术移民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第四,建立鼓励外籍人才融入城市的技术移民制度和建立杰出外国人才优先审批制度。参照美国EB1、新加坡PEP的做法,由人才引进主管部门制定杰出外国人才的资格、条件、审核标准和程序。杰出外国人才引进可不受职业清单约束,同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有提高入境与居留便利、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性化的福利待遇等其他优惠待遇。应积极引进和着力培育高端复合型人才,即“创业型创新人才”。最后,上海应当从赢得未来的角度,注重引进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将争夺科技领域的外国留学生、博士后放在一个战略位置,以主动的策略、多元的方式和充沛的资源,吸引、改变全球外国留学生流动的方向,为未来储备能量。

2)赋予用人单位择才用才自主权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给予用人单位应有的权限,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用人主体要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这必然包括海外人才引才用才的自主权。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雇主担保制度,制定并出台高位阶的《移民法》,真正将引才用才的决定权还原给用人单位。雇主担保制度在美国等许多国家的技术移民制度中自始至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国早在1924年《移民与国籍法案》中就规定了技术移民类别和雇主代替移民进行申请的相关内容。进入21世纪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开始逐渐引入雇主担保制度,发挥雇主在移民挑选过程中的作用。通过采用雇主担保制度,引进雇主认为最具有价值的技术移民,这使引进技术移民的方式更加主动、有针对性。同时,雇主只有达到国家对雇主提出的关于聘用技术移民以及管理海外工人能力的要求和标准后才能取得担保资格。各国的雇主担保制度都对雇主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具有强制力和约束性。雇主除了被要求履行担保责任之外,还被要求遵守有关就业及移民的法律,这有利于确保雇主能够合规地引进技术移民,也有利于同时保护技术移民和国内技术人才的就业权利和条件。各国对违反相关规定的雇主,也明确规定实施惩罚,同时也加强对不法行为的监察,防止雇主滥用担保权利,有力地确保了该制度的有效实施。

2.进一步促进上海科技人才“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1)有计划推动科技人才大规模出国(境)培训

坚持设立出国留学和进修访问的公派制度,加大出国时间的弹性。构筑上海出国(境)培训的海外工作平台,扩大出国留学基金盘子,调整培训人员结构,适当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和管理人员出国(境)培训的比重,全方位地推进人才国际化培训工作。加强与全球著名大学的合作,建立上海境外培训基地。

2)优化培训质量

组织出国留学、出国培训,是培养本土的国际化人才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但要切实保证培训的质量。一是从培训立项的源头抓起,确保培训与业务和工作实践的针对性;二是加强培训后的考核工作,督促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

3)促使企业成为人才“走出去”的主体

大力鼓励和支持上海科技型企业大胆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人才的国际化。在国外创办国际高技术合作研究机构,在共同研究中,促进人才国际化水平提升。

3.促进上海外国留学生政策创新

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留学生教育,针对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上海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完善政策环境,加速提升上海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首先,做好外国留学教育发展规划,加大对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制定并落实中长期的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战略,明确总体目标和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步骤及主要保障措施等,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在政府提高专项奖学金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大企业设立奖学金,保障外国留学生在沪学习的基本生活。

其次,构建外国留学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保证教学质量,优化生活学习环境。依托高校建设“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服务中心”、“上海市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和“上海市外国留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快速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生活管理上要进行一些突破,如打破外国留学生集中居住在留学生楼的传统做法,可允许他们和中国学生混合居住,或者允许他们在校外租房居住,这样便于他们学习汉语和体验中国文化。

再次,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留沪创新创业,为上海的发展贡献他们的才学。

(二)转变提升科技人才国际化素质能力的运行思路

1.建立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培育机制

1)培养人才的全球战略思维和市场意识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强调培养人才的全球战略思维,从全球经济格局出发,寻找自己的真正位置与产业发展新路。以国际市场应用为目的培养具备国际市场意识的科技人才,还要建立新全球观的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

2)提高人才的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

国际化人才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跨文化的沟通能力;既具备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又具备对文化差异的包容。除此之外,国际化人才还应当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随着上海企业的自身发展和壮大以及在沪跨国企业的增多,行业协会和研究学会也理应通过举办多层次多主题的跨国学术、技术交流活动等,在科技人才国际化方面扮演更多的角色,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提升高校的国际化办学能力

上海高校必须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面向世界、融入世界。积极探索与国外著名大学、国际性大公司合作的国际化联合培养新模式,充分运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引进高端外籍教师,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由国际化的教师和国际化的学生共同构成国际化的校园。

2.形成务实高效的国际化人才使用机制

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在更大程度上做到了以人为本,适于人才发展和个人创造力发挥。注重营造宽松的人才发展软环境:简单的人际关系、尊重个性的氛围以及追求公正、诚实、正直的价值观。对国际化人才要敢于重用、充分理解、充分信任、热情关怀、放手使用,充分发挥其在创新创业上的引领、示范和带头作用。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充分尊重、积极支持、放手使用”三个重要原则,发挥海外科技人才、特别是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作用。上海要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聚焦重大产业项目、聚焦创新基地,实施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与载体;要聚焦发展总部经济,集聚一批国际组织、世界500强企业总部、跨国公司总部和研发机构,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让国际化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实现和提升价值。

3.对标国际规则制定政策制度

上海科技人才枢纽要积极融入全球人才交流网络,因而必须对标国际规则来制定科技人才的政策制度。一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灵活畅通的人才交流管理体制,落实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资格互认模式。二是在人才评价方面,根据人才不同类别,分别实行学术评价、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提高人才评价的国际通用性。三是在人才激励方面,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施股权期权激励,让人才合理合法享有创新收益,同时探索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等分配办法。四是改善制度环境,特别是人才知识产权制度,习近平明确提出要“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2014年5月23—24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外国人才合法权益”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在同外国专家座谈时的讲话。,吸引和保障国际人才的流通。

4.营造人才国际交流良好环境

上海要积极融入全球人才交流网络,一是要完善制度保障。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灵活畅通的学术人才交流管理体制,落实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资格互认模式。二是要审视国际人才流动的新动向、新特点,超前谋划。在充分发挥政府人才管理的主导性力量基础上,全面完善民间团体和社会力量在海外学术人才沟通与联系上的灵活性,形成多措并举、优势互补、合力引智的良性局面。三是要营造有利于国际化人才流动的软硬件环境。积极开拓网络、移动互联媒体等新兴数字化传媒的便捷通道,拓宽高学术性人才交流的渠道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建设国际上最强的领域性研究中心或机构,吸引大批国际一流学者自发前来长期工作。

(三)完善海外科技人才引进制度

1.基于引才需求科学规划海外科技人才配置

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根据引才实际需求科学规划海外科技人才配置。当前,上海配置全球科技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促进创新创业、强化科学研究、促进产业提升、提高全球影响力等方面。在选聘海外科技人才时,应当运用大数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上海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充分论证,做好技术预见,明确上海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紧扣发展,坚持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海外人才配置,精准引进。从单纯引进海外人才转变为引进新兴学科和重点产业方面的外籍专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上海的发展实际和战略总体规划;着重吸引科技成果转化所需要的精通科研、法律和商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特别加强引进对知识产权质量和价值具有管控能力的人才,有效开发大量创新成果的商业价值。

2.基于引才资源科学绘制海外科技人才地图

充分利用数据云和互联网技术,建立海外科技人才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全球科技人才信息库,编制全球科技人才地图,总体把握海外科技人才的分布、动态和流向等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开放人才资源,有针对性地与海外优秀人才合作、交流。

3.基于引才特性科学使用海外人才资本

聚集人才的最终目的是获取人才红利,是获得人才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在本地的释放。因此,聚集人才的根本是人力资本的流入。人力资本的流动既可以表现为人力资本载体的自然人的迁移,也可以表现为人力资本转化的知识、技术、专利、项目、方法等的扩散与传播。前者可称为人力资本的显性流动,后者可称为人力资本的隐性流动。移民政策和留学生政策的突破主要解决的是自然人迁移门槛与迁移成本降低的问题,解决思路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人力资本显性流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成为国际人才流动趋势,应该树立柔性管理理念,创新海外科技人才的引才用才机制。

从人力资本隐性流动角度,创新海外科技人才引才机制。在移民政策、留学生政策的突破及加大引进海外科技人才力度的同时,也不妨从促进人力资本隐性流动理念出发,拓宽具有竞争力的国际人才集聚政策制定思路,比如,促进技术在我国企业或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实现转化;建设国际一流的高等院校和一流学科,或开放非国家机密的重点项目,以项目整合创新人才资源,吸引海外科学家前来合作或优秀博士进站。人力资本显性流入必然实现人力资本隐性流入,而人力资本隐性流入也必然牵引人力资本显性流入。

从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角度,创新海外科技人才用才机制。国际人才聚集是基于构建人才高地的思路,但如今,研究科学人才流动的学者指出,比起“人才流入”和“人才流失”的说法,他们更喜欢“人才流通”。因此,应形成“全球科技人才枢纽”概念,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可以凭借核心节点地位,在全球科技人才网络中既聚集又辐射,保证海外科技人才显性与隐性人力资本都得到流动,“变人才所有权为使用权”,实现全球科技人才资源的共享。

4.基于引才难度拓宽引进海外人才模式

新的战略时期,上海应改变依托政府行政引才的单一方式,拓宽引进海外人才的模式,采取包括直接引进、依托项目、名誉聘用和短期培训等引才模式;同时鼓励创新引才渠道,通过区域间共享外国专家资源、国际合作办学、与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合作、发挥侨联优势等渠道更广泛地吸纳海外人才。

5.基于引才成本合理规避海外引才风险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应依据不同发展阶段,立足科技创新创业实际,合适至上。当今国际人才市场鱼龙混杂,若不加区分,势必影响人才引进和配置的效益。应该运用大数据评价、跟踪、标识海外人才,依据人才价值建立海外人才梯度。以需要、适用为佳,不单纯追求引才数量,避免引进国内大量人才都已具备的普通技能、战略价值较低的一般人员,规避引才风险。

(四)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

1.把握国际人才试验区精髓

2010年国家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地方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管理体制改革“试验区”。人才特区与经济特区一样,其精髓在于地方的自主创新,特点在于政策和体制机制的先行先试。建设国际人才特区,就是要在特定区域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率先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构建与国际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体制机制。

目前,上海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国际人才特区。上海可以学习江苏省人才特区在市场特区、就业特区、人才激励特区、人才流动特区、行业特区、学科特区等方面的突破。在人才特区内,对科技领军人才、高端科技人才的居住证、居转户、直接进户等方面采取更宽松、灵活的办法;在住房资助、医疗服务、子女教育等方面重点倾斜;对在人才特区内创办科技型企业的领军人才、高端科技人才,各级政府可以运用政府中小型企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高技术成果转化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对有特殊需求的优秀人才,采取个案处理等特殊办法予以解决。

国际人才特区探索成功的特殊政策、创新的体制机制,应发挥其引领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未来,高端人才服务由“特”到“不特”,拔尖领军人才大量聚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不断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科学发展优势,实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

2.发挥国际人才试验区作用

对硅谷有专门研究的马丁·凯瑞将硅谷的“人—境系统”因素归结为创业文化、专利保护、金融服务、中介组织以及政府作用,这些方面需要构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社会网络系统。上海国际人才特区表现出强烈的“强政府推动”特点,人才特区和外部社会之间的网络联系还很薄弱,这必将影响创新创业所需要的互信互惠合作网络的生成,制约人才特区的自主成长能力。因此,政府必须加快推进人才服务,特别是高端人才服务市场化建设;推进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国际化的人才信息库,促进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人才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业。

3.完善国际人才试验区功能,发展高端人才服务业

学习群体、企业群体、社区居民和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在人才特区逐渐聚集,学习、娱乐、生活环境融为一体,成员之间频繁接触,有利于丰富特区的社会网络和建立起信任机制,让各个要素互动以形成有机体,加强成员之间交流合作以激发园区创造力。

已有的著名科创中心为人才服务的做法,值得上海人才服务业学习与思考。20世纪70年代英国第一个科技园里,沃夫森产业联络办公室成立,协调和服务各院系研究人员建立同产业界的合作,提供技术、财务、法律咨询、市场牵线搭桥、代拟具体的合作条款等全方位服务,促成了相当数量的科技企业的衍生,形成了科技园区的第二次创业浪潮。1984年,圣三一中心成立,为科技园区的公司提供了全会务场所、用餐设施等更多便利条件,同时帮助新创建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开拓市场、提供税务和财政等方面各种信息和咨询服务,并帮助寻找合作伙伴,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在硅谷设立的国际商务支持中心,配备全套先进的商务基础设施,通过虚拟办公室提供24小时服务,及时反馈美国市场信息,力图实现本土公司与美国企业界之间联系的即时化和同步化。1991年,新加坡的纬壹科技园集学习、娱乐、生活于一体,共建设6个公共平台,实现了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娱乐环境的有机融合,创造了激发人才灵感的理想社区。

根据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需求,上海高端人才服务还可以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型企业创新产品研发、贸易、融资提供科技保险业务等。

(五)营造更加良好包容的文化生态

1.推动人才工作法治化

当前,我国引才用才普遍还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偏重追求数量的规模效应,一定程度上存在地区间、部门间政策的分割。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人才改革的方向,是要把人才开发运用的主体放到企事业单位,把用好用活人才的权力赋予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地约束和减少行政干预。这就需要以法确立人才、用人单位的主体地位,明确他们的权利与义务,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有了法律依据,人才工作就不仅仅是由政府推动,而是由全社会依法推进。

人才工作的法治化,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优化人才集聚机制、培养机制、流动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减少部门文件、通知、行政规章替代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碎片化、同质化的现象,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从立法到执法、司法保障人才的合法权益,从而保障从用政府行政权力转向按照市场发展的规律推进人才工作。

实现了从依靠政策投入等传统的引才方式转向营造更加开放的、法治的人才环境,营造一个能发挥海外人才价值、安全公平的法治环境,人才创新创业就可以不找政府找法律。同时,通过法治建设有利于统筹相关部门的职能,制约因部门利益出现的政策割裂、执行随意的问题。

2.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强的人才大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而全世界最有实力的人才中介公司及猎头公司近80%集中在美国,支持了人才的自由流动。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首先,要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已给出明确路径:“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深化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改革。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鼓励发展高端人才猎头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放宽人才服务业准入限制。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职能。充分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为用人主体和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扩大社会组织人才公共服务覆盖面。完善人才诚信体系,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其次,要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服务机构,充分利用其资源、渠道,学习其管理、技术,培育带动国内服务人才,缩短我国建设市场化、社会化、数据化、专业化、国际化人才服务体系的进程。

再次,要针对海外高科技人才,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的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技保险、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加快发展技术交易、经纪、投融资服务、技术评估等一批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为创新驱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优势而服务。

3.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

首先,凝练上海创新创业精神。继承“两弹一星”奋发图强、为国争光的创业精神,“公正、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863精神”,同时挖掘、整理、提炼当代上海创新创业实践的精神取向。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上海科技系统的贯彻落实,开展上海创新创业文化专题讨论和建议征集,形成上海创新创业文化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文化标识等,以达到凝聚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的行动目标。

其次,营造宽松的人才发展软环境。敞开胸怀,努力促进国际化成员组成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集聚,搭建科技、文化交流平台,鼓励更加开放的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合,提升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度,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培养“勇于创新、志在领先”的企业家精神,使上海真正成为适宜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生活居住的国际大都市。

再次,营造便利的人才生活环境。完善提供“一站式”生活支援服务以及文化交流、社会整合等方面的服务;探索建立海外医疗保险结算平台,完善境外保险机构与我国保险中介机构、医疗机构、医保经办机构间的对接机制;探索建立高端人才的高端医疗保险;开办国际中小学和外籍妇女活动中心;公共场所设置规范的外语标识和标记,等等。从个人和家庭两方面,营造便利的生活环境,实现海外人才的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