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部分 战略研究

上海“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评估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上海科技人才发展前瞻研究

上海促进科技人才国际化政策创新研究

上海张江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发展研究

上海“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评估作者:杨小玲;龚晨;刘小玲;陈霖;刘华林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是第一要素。本研究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上海科技年鉴》《上海科技统计年鉴》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网站等权威机构发布的公开资料中采集数据,与“十二五”规划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对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展开调研,评估《上海“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以期为上海制定“十三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根据权威部门公开数据发布情况,2015年数据在本书付印时尚未公布,故本文采用数据截至2014年。

一、“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目标实现情况

(一)“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目标基本实现

“十二五”期间,上海的科技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科技引领创新,创新驱动转型,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科技人才保证。根据《上海“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到2015年,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一支规模匹配、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有效提升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初步建成支撑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大都市发展的科技人才高地,为推进实施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国家战略发挥先导作用。从各项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看,至2014年,“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中的基本指标已按进度完成(见表2-1)。

与“十一五”末(2010年)相比,截至2013年,“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6项基本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十一五”末水平。从已掌握的2014年数据看,2014年基本保持了这一水平并略有提高。

与“十二五”规划确定的2015年实现目标相比,截至2014年,每万名劳动力中R&D(R&D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即研究与开发,简称研发。)人员、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和R&D人员人均经费4项指标已经达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2015年实现目标。其中,按户籍人口计算的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在2012年已超过2015年目标的32%,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社会科技活动人员比例指标也已十分接近“十二五”目标。

由上述统计数据反映出,到“十二五”末期,上海的科技人才规模不断壮大,R&D人员总量不断增长,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社会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稳步发展;科技人才效能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产出方面,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迅速,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基本稳定;科技人才保障明显改善,R&D人员人均经费迅速攀升。

(二)“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具体目标实现情况较为理想

1.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造集聚区正在逐步形成

《上海“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就形成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创新创造集聚区提出了每万名劳动力中R&D人员、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社会科技活动人员比例、国际科技论文收录数、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并制定了目标。从统计数据看,上述指标基本属于增长态势,相当接近“十二五”目标,个别目标已经达到或超过,表明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创新创造集聚区正在逐步形成。

1)每万名劳动力中R&D人员数超越规划目标

从《上海“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中有关指标的统计数据看,2011年,每万名劳动力中R&D人员达到134.47人年,比2010年增加了10.75人年,增幅约为9%;2012年到2013年,每万名劳动力中R&D人员持续攀升;2013年与2010年相比,增幅约为19%,2014年有所回落,但仍达到了“十二五”目标(见图2-1)。

图2-1 每万名劳动力中R&D人员

表2-1上海“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基本指标完成情况

注:“—”表示无统计数据。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数据由科技人才管理部门测算,自2014年起不再测算。

①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数据的前一数值采用户籍人口数;后一数值采用常住人口数。

②按户籍人口/常住人口计算。至2010年底,上海户籍人口为1412 32万人,常住人口为2302 66万人;至2011年底,上海户籍人口为1419 36万人,常住人口为2347 46万人,其中外来人口935 36万人;至2012年底,上海常住人口为2380 43万人,其中外来人口960 24万人,上海户籍人口1426 93万人。

2)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数持续攀升

“十二五”期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数不断攀升,从2010年的3100人跃升至2013年的5500人,增幅超过了77%,完成了“十二五”目标(5600人)的98%(见图2-2)。

图2-2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数

3)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增幅明显

2011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社会科技活动人员比例达到39.22%,2012年维持在39.19%,均比2010年提高了9%以上,十分接近“十二五”目标40%的要求(见图2-3),科技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和2014年,该比例回落到36%左右水平。

图2-3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社会科技活动人员比例

4)国际科技论文收录数稳中有升

2011年国际科技论文收录数为2.77万篇,比2010年略有回落,2013年回升至3.42万篇,超越“十一五”末水平,逐渐接近“十二五”目标(见图2-4)。

图2-4 国际科技论文收录数

5)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提前达标

与2010年相比,“十二五”头两年的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有了大幅度提高。2011年按户籍人口统计为645件,按常住人口统计为390件,分别比2010年增加32%和30%以上;2012年猛增到了796件(按户籍人口统计)和478件(按常住人口统计),分别比上年递增23%与22%以上。2013年、2014年与2012年相比虽涨幅不大或略有回落,但与“十二五”末相比,仍有大幅度增加。如果按照户籍人口统计,“十二五”的第一年,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就已经达到目标要求(见图2-5)。

图2-5 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

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稳步提升

201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0.4件,2014年增加到23.7件,增幅约为99%。尽管与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0件的“十二五”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增长势头良好(见图2-6)。

图2-6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2.高效能的科技人才创业发展实践区建设有待完善

建设高效能的科技人才创业发展实践区方面,《上海“十二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全社会R&D投入占GDP(GrossDomesticProduct,即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企业R&D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和R&D人员人均经费等目标。从完成情况来看,上海在R&D投入方面力度较大,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和R&D人员人均经费均已基本达标,但高投入带来的产出并不明显,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并未同步增长。上海要在产业结构方面进一步高端化,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空间促进、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使之成为科技人才价值实现的向往之地。

1)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提前达标

与2010年相比,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逐年稳步增加,2011年为3.11%,比2010年增加11%;2012年增至3.37%,比上年递增8%,超越了“十二五”目标(3.3%);2013年、2014年进一步增长,到2014年达3.66%(见图2-7)。

图2-7 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

2)企业R&D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比重小幅微降

与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逐年稳步增加的态势相反,企业R&D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比重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2011年该指标为66.57%,与2010年基本持平;2012年则降至62.75%,比上年下降了约6%,但仍然基本完成了“十二五”目标的九成。2013年、2014年下降势头有所遏制,回升到64%左右,显示出企业比以往几年更为重视R&D投入(见图2-8)。

图2-8 企业R&D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比重

3)R&D人员人均经费超越目标

2011年,上海的R&D人员人均经费增长较快,从2010年的35.68万元/人年增至45.75万元/人年,增幅达28%,超越了“十二五”目标(45万元/人年)。2012年虽小幅回落至44.29万元/人年,但2013年到2014年迅速回升至51.25万元/人年,重新超越了“十二五”目标(见图2-9)。

图2-9 R&D人员人均经费

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略有下降

“十二五”期间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变动不大,但与2010年相比则有约12%的降幅,仅占“十二五”目标的六成多(见图2-10)。

图2-10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此外,截至2014年上海已建成107家市重点实验室,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2家,完成“十二五”目标(200家)的106%。目前上海在建设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区方面正踏实推进。

二、“十二五”科技人才规划的执行成效

(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按照《上海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围绕新时期上海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上海深入实施人才计划,加大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开发的投入力度,扩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队伍;创新人才吸引机制,引进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国家级领军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扩大,杰出青年科学家群体快速增长,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初具规模,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已见成效,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正在有效推进中。

1.贯彻落实各项科技人才计划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加快贯彻落实人才战略,把科技人才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把科技队伍发展工作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深入实施科技人才计划,加大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企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开发的投入力度,提高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优秀技术带头人的资助培育强度;进一步完善人才吸引与发展机制,引进、扶持和培育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重点战略性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紧缺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见表2-2)。

表2-2 “十二五”期间上海主要科技人才计划实施情况

①包括外籍专家13人,青年千人78人,溯及以往5人。

1)财政投入不断加大

为增强对海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浦江人才计划不断扩大资助规模,2011年、2012年资助经费总计投入均为4500万元,较2010年增长11.7%;2013年、2014年资助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14年总计投入达4750万元,扩大了C类社会科学人才、D类特殊急需人才类的资助规模,资助人数不断增加。该计划自2005年启动以来,累计资助总额超过4亿元,共有2467人次获得资助(含团队)。

至2014年底,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自1991年启动以来已累计资助青年科学家2243人次,累计投入资助经费约2.665亿元,为上海的科技人才高地建设培育了大批杰出的青年科技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2014年度投入经费合计4000万元,自计划启动以来累计投入经费超过2.9亿元。

为帮助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成长,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更好的人才基础,市科委自2014年起实施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简称“扬帆计划”),为32周岁以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尚未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独立开展科研、发展创新思想提供起步资金。2014年有150人入选计划,资助总额为1500万元。

2)上海领军人才“地方队”不断壮大

“十二五”期间,按照上海市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年在全市开展实施了上海领军人才选拔工作。经过专家评审,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确定,每年均有125名左右的各领域优秀人才入选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四年共有490名优秀人才入选。入选人员来自科技领域以及上海市重点发展和培育的产业,包括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创业型人才,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领域、金融、财会、贸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等,企业入选人数明显增加,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为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的导向。

3)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位于全国前列

自2008年国家“千人计划”实施以来,截至2014年底落户上海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共有626人,入选专家回国(来华)前分别在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不同国家及地区工作。其中,创新人才553人,占总数的88.3%;创业人才73人,占总数的11.7%。创新人才中,高校、科研院所、医院437人,占79%;企业116人,占21%。“十二五”以来上海“千人计划”产生创新类人才和创业类人才共442人。

4)曙光计划成果显著

“十二五”期间,曙光计划不断取得优异成效。2011年,有17位曙光学者共获得13项国家科技奖,有50位曙光学者(52人次)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上海社科新人评选中,曙光学者占了8位(总共11位)。在上海十大科技精英评选中,共有5位曙光学者入选,并且已有4位成为两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曙光学者在各个指标上都创造了自建立以来最好的成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个,超过了上海地区高校半数以上;重点项目12项,占高校40%;获得资助14924.7万元。自然科学基金的获得,表明曙光学者已成为高校中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

2012年,曙光学者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其中主持获奖6项;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13项,其中主持获奖8项;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1项;获卫生部中华医学奖10项,其中主持获奖4项;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38项,其中主持获奖21项;获上海市决策咨询奖11项,邓小平理论优秀成果奖3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0项;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巾帼创新奖提名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十佳医生、上海年度社科新人、上海市育才奖等多项荣誉。2012年,曙光学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3项,共18687万元的资助,较2011年度增长了25.2%,是上海地区2012年资助总额的8.81%。其中重大研究项目1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金项目1项,国际重点合作项目1项,重点项目16项,杰出青年项目6项,优秀青年项目6项。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17名曙光学者推出了19项可转移的科技成果。

在2013年颁布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曙光学者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在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曙光学者获奖12项。在201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曙光学者获39个奖项,占获奖总数的13.83%。曙光学者中,入选国家首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名;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项;入选2013年度国家“973”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十大职工科技创新英才提名奖、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年度社科新人等奖励或荣誉多人。曙光学者主持和参与的164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18034万元。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项,经费1600万元;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项,经费800万元;200万元以上重点资助项目18项,经费5734万元。

2014年,曙光学者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0项;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18项;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39项,占获奖总数的13.09%;获第九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13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1项,占比14.86%。31位曙光学者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位曙光学者获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资助,6位曙光学者获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资助,2位曙光学者获2014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截至2014年底,曙光队伍共有两院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2名、长江特聘教授56名、国家自然基金创新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

5)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稳步推进

2015年,上海市新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52人(含团队),其中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9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5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自2012年科技部启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评选以来,除“科学家工作室”外,其他4类共进行了3次评选,上海共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8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3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1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1个。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包括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培养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项任务。

2.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队伍初步形成

“十二五”规划实施5年间,上海市国家级领军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扩大,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进入国家重大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行列,上海拥有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群体规模持续扩增(见表2-3)。

表2-3 上海高层次人才队伍情况

①公开资料中未检索到该数据。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持续扩大实施,有效推动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国家级领军科技人才和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群体得到进一步扩充。

截至2015年底,上海已拥有两院院士176名,占全国院士总量的10.8%;国家“千人计划”人才774名,上海领军人才1186名,上海“千人计划”人才676名,首席技师“千人计划”人才821名。

至2014年,上海累计有205位科学家担任过国家“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412人(不含在外地获资助后来沪工作者)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占全国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总人数的12.92%。48个团队入选国家创新群体。

(二)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推进

“十二五”期间,上海聚焦科技发展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聚焦科技产业发展,依托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优秀学术及技术带头人计划、浦江人才计划等工作,通过“人才+项目”的运行模式,把自由探索与创新战略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培养一批有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加倍培育企业优秀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

1.多层次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初见成效

1)注重储备和发掘,健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体系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企业科技管理人才和基地服务人才的培养,初步形成层次分明、各有侧重、较为完整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以系统集成方式推进科技人才培养。在继续推进原有人才资助项目基础上,重点推进新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提升的完整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加强科技奖励,激励科技人才勇攀高峰。

一是推出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完善人才培训体系建设。扬帆计划与市科委先后实施的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浦江人才计划(A类和B类)、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等人才计划,形成了覆盖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

二是注重科技奖励评价,强化激励机制,多渠道完善青年人才发展环境;继续推进原有人才资助项目,加强人才联谊组织建设,做好青年人才各类奖项评选组织工作,适度扩大资助项目规模。如2014年组织第七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评选,全市共182位候选人参选,30人获奖;组织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候选人上海地区推荐工作,每年均有上海女科学家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注重创业保障服务,加强企业科技管理人才和基地服务人员培养

一是紧扣企业创业和发展的实际需求,分层次开展针对企业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的科技管理培训。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创始人和高管,开设企业总裁经营管理能力培训班,从培养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市场布局、沟通协作、团队管理等角度出发,加强创业企业家的综合能力建设。针对科技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开展技术管理课程培训,打造精品化培训。技术管理培训在借鉴以往成熟经验基础上深入挖掘新理念、新方法,整理成精品课程向企业推广。针对小巨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高层次创业人才开展专题金融培训班,围绕科技企业投融资法律实务及案例、科技金融相关政策解读、如何与投资人对接等科技金融问题进行培训,提高了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的科技金融能力。

二是将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前置,开展创业组织系列活动和基地管理人才培训,更加贴近创业需求。以初创业者能力培养为目标,分别开展创业好项目、创业周末、创业学堂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以引导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服务链建设为重点,向前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源头,免费向早期创业者提供场地和多项服务资源,形成服务链延伸、共享商务服务、技术平台支撑、天使投资等服务模式,并举办创业微课程培训活动。为提高基地人员服务能力,针对创业导师、辅导员、孵化器中服务管理人员等基地管理人才开展涉及知识产权、孵化器发展模式等主题培训,为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高水平人才保障;通过培训建立了一批覆盖全市、深入基层的政策宣传员队伍,逐步形成了“市科技创业中心、区、服务机构”的三级政策服务网络体系。

2.博士后科研资助稳步开展

“十二五”期间,市科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管理办法》组织上海市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围绕上海重点学科和产业领域,开展科研资助计划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通过,给予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面上项目(A类)和重点项目(B类)资助,四年总资助额共计2000万元。同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开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工作。通过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审核推荐,“十二五”以来上海共有290人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资助总额为4005万元。

(三)科技人才服务工作日益完善

“十二五”以来,按照国家和上海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要求,上海市围绕科技人才工作要点,从加强科技人才政策研究,加快建设科技人才工作平台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以“立足系统、突出高端、覆盖全市”为工作目标,加快打造科技人才工作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1.打造多层次的科技人才工作平台

以“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完善科技人才工作平台建设。一是“千人专窗”主动服务,积极协助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尽快适应国内科技事业发展环境。通过持续走访、接访和各类活动,主动了解需求,为“千人专家”搭建与各方交流的平台;持续做好项目申报信息的推送和过程辅导,以及科技政策的解读和服务;通过提前布局让“千人专家”参与到科技项目的建议中,推荐优秀“千人专家”加入科技部、市科委专家库,增加其话语权。

二是整合资源,继续深化推进上海市高级科技人才联谊会平台建设。科技人才管理部门调动社会资源,共同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服务链,联手“联想之星”等优质社会资源,通过讲座、培训、研讨等方式进行创新创业服务活动,为上海的创新创业者们提供学习和拓展事业的平台。成立上海创业人才联盟,调动各类社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组织和力量,形成合力,推动上海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调动会员积极性,开展经常性的参观考察及沙龙交流活动;结合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组织系列参观、研讨活动;创新联谊会年会方式,通过邀请相关会员参与“‘十三五’科技规划”和“‘十三五’科技人才规划”等系列研讨,创新年会活动形式;注重会员心灵养护,增强核心会员凝聚力,组织会员参加“企业一亩田”绿色科技与生活主题活动。充分运用“科技英才汇”微信服务平台加强管理,加大宣传。利用微信、网站、微博等多种新媒体手段,实现联谊会线上的信息共享功能。

三是发挥联络员作用,以“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做好科技系统单位人才服务工作。科技人才管理部门强化与系统单位人才工作联络员的联系,开展各系统单位高层次人才信息采集维护等工作。相关部门加强科技系统人才工作联络员队伍建设,组织召开科技系统人才工作联络员工作会议,对科技系统人才工作进行部署安排;通过各系统单位高层次人才信息采集维护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作联络员与高层次人才的联系服务;组织科技系统单位人才工作联络员工作培训,提升联络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完善工作交流平台;集中为科技系统单位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办理落户事宜。

2.“千人计划”人才服务成效明显

为了向“千人计划”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市科委依托上海市科技人才开发交流中心成立了“千人计划”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专窗,于2011年10月31日正式启用,为入选国家和上海“千人计划”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推送科技政策及科技计划项目的相关信息,提供项目申报、政策辅导、申报进程跟踪等服务,并根据需要派专人上门服务,成为“千人计划”入选者从事科技创新事业的得力助手,为上海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千人计划”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专窗围绕在沪的国家及上海“千人计划”人才及其核心团队的具体需求,按照“一口受理、全程代办”的服务标准,努力提升服务能级和水平,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推送服务、科研项目申报的前置受理服务、申报进程的跟踪反馈服务、合作交流平台建设服务,实现服务的人性化、定制化。同时,“千人计划”根据专家的特别需求,提供一对一的科技事业专业服务;加强“千人专家”与市科技职能部门的联络沟通,增加“千人专家”的话语权;积极为“千人专家”搭建科技事业发展的平台,组织多名“千人专家”及其助手召开“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座谈会,特邀“千人专家”和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举办“中秋·国庆——海内外学者沙龙”活动,探讨合作交流事宜。

目前,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是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4年底,持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机构有1050家,比2010年增加307家。

三、“十二五”上海科技人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评价体系不合理,高层次顶尖科技人才依然短缺

目前上海还缺乏优秀科技人才的评价与发现机制。现有的人才评价与发现机制往往从“科学引文数量”、“获奖数量和等级”、“专利数量”、“成果产业化后的直接经济收益”,甚至“学术职务”等定量和标准化指标来考核,对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没有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对高技术研究成果的评价,还是主要以发表论文数量和水平为主,没有转变为以获得发明专利、鼓励科技人员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回报为主。现有的评价指标只能从某个角度和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成果的质量,并不一定能体现成果的真正价值,特别是对专业性很强的、比较前沿的、基础性的研究成果的质量反映尤为不敏感、不确切,甚至不真实。这样的评价很容易埋没人才,其后果突出表现在不重视原始性创新,导致科研人员往往为减少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出现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资本中的“优质”资本,而现行的人才评价体系容易导致创新思想受到遏制,使得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处于创新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年轻人往往难以脱颖而出,真正的“尖子”人才难以“冒尖”。目前,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相比,上海仍较缺乏世界级、国家级的顶尖科技人才,与北京等省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例如,2015年新增选的131名两院院士中,上海仅有13位科学家入选(占新当选院士的10%),而北京则有59位科学家当选(占新当选院士的45%),相差悬殊。

(二)科技人才缺乏国际合作交流,同时又出现人才外流

当前上海科技人才引进与服务大都集中在国内,很少走出上海,走出国门的更少,导致高端人才引进的难度加大,影响高技术领域的科研进展。而与此同时,大量的科技人才成长起来之后,由于受到上海政策环境、成本以及外地优惠政策的吸引,部分人才流向周边省市,以求获得更好的支持和环境,导致上海人才和税源的外流,给上海科技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损失。

(三)各类科技人才计划缺乏有效衔接,且与国家的人才计划对接不够

上海现行的各项人才计划条块分割,形成计划之间的断层或重叠,缺乏培养的连续性,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不能够充分了解科技人才的成长路径和发展模式,从而导致政策之间相互割裂,人才培养出现断层,影响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同时,在配套政策和产业成果转化方面,各类科技人才计划与国家的人才计划对接不够,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影响科研进度,从而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四)科技人才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1.服务手段和服务力量不足,人才服务资源整合系统尚未建立

科技人才是最热情、最高端、最富于时代动感的人才。然而,目前上海的服务手段大多停留在比较简单的人工服务阶段,大量的现代信息化工具未能充分利用起来,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服务形势,造成服务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虽然目前针对科技人才的服务工作已经有所展开,但还不能够完全满足需求。主要表现在:科技人才服务机构缺乏,科技人才服务专业人才缺乏,科技人才服务缺乏政府资金、政策的有力支撑。科技人才服务资源的整合基本靠自身的人脉关系,由于各个机构掌握的资源不均衡,没有形成一定的资源合作和共享机制,由此造成“撑死饱的,饿死饥的”的局面,导致资源浪费,既增加了工作难度和沟通成本,也不利于长期稳定地做好科技人才服务工作。

2.科技中介服务力量不够,公益性科技服务缺乏

虽然科技中介服务在推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咨询、实现科技资源流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上海科技中介力量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服务功能、服务水平还很不够,真正能够适应市场要求、为创新与产业化提供有效支撑和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还很缺乏。同时,大量科研人员除了自身的科研,对于社会科技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参与度较少,没有充分利用在相关科技领域形成的技术积累解决民众和企业关心的实际问题,提供的公益性科技服务较少。

四、对“十三五”上海科技人才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发展和“冒尖”

要使顶尖人才脱颖而出,必须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要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对人才不求全责备,注重依据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上海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让科技人才发挥其特长,展现个人创新实力的环境,从而起到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意识、加速成长的目的。

(二)推动科技人才国际合作交流,创造环境留住优秀人才

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建立海外联络机构,将上海的人才引进触角延伸到国外去,逐步在科研力量强大、科研人才密集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人才联络机构,通过联系驻外使领馆、华人社团组织,为海外留学人员提供回国创新创业的政策咨询和联络服务。组建代表团到国外延揽海外人才,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年举办相应的人才合作、科技博览会等人才活动,扩大上海在海外的影响力,为上海的发展物色更多更优秀的科技人才。

另外,解决人才外流问题上海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积极创造环境,留住科技人才。可以通过政策扶持、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解决高层次人才科研资金短缺和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大幅度改善现有人才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要尊重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把一些特殊的人才放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形成量才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另一方面,建立科技人才合理流动机制,与人才流入地共享科技人才资源,共同受益。通过联合举办有关活动、签订人才流动协议等,合理引导科技人才“走出去”,同时有效帮助科技人才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高效率地实现产业化,为优秀科技人才“走回来”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强各类人才计划之间的协调和衔接,进一步培养人才

上海的科技人才计划应与国家相关人才计划更好地对接。一是制定和落实国家人才计划地方配套政策,保证政策、资金、环境以及生活方面按照有关政策及时落实,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二是通过政府推动、企业支持的方式,为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创造条件,符合产业化条件的要积极给予支持,从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对于上海各类人才计划之间的协调衔接,一方面要整合各类人才计划,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合理有效的人才计划体系。把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纳入相应的人才计划当中,让科技人才在人才计划体系内得到连续的培养和评估,实时掌握人才计划的实施成效。另一方面,建立连续培养和评价机制,在人才发展的各个时期和阶段开展相应的培养和评价。只有通过当前阶段的评估,才能进入更高阶段的培养和评估;要加强对于科技人才的日常跟踪服务,全面掌握科技人才服务计划的实施成效;同时要分析研究科技人才的成长轨迹与特征,为更好地制定科技人才政策提供依据。

(四)提高科技中介等人才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人才

1.整合人才服务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能

上海科技人才服务的资源整合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改进和完善:一是建立资源整合共享机制,通过政府扶持的方式,使各个科技人才培养与服务机构手中的资源互通有无、共用共享,实现效益最大化,并将科技人才服务工作常态化、持续化,形成稳定的工作机制。二是增加政府提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针对科技人才的能力建设、事业发展提供一系列公益服务,通过引导和建立一系列科技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培养科技服务专业人才,为各领域科技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人才交流、学术研讨、产业对接等方面的服务,为科技人才更好地专注于科技研发提供良好的环境。三是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政府应出台有关政策,通过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各类科技人才服务机构针对重点科技人才队伍提供服务,并且形成有效的联合服务机制,使服务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科技人才,必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通过对科技人才的服务信息系统进行扶持,实现服务信息化管理,从源头上提高科技人才服务工作的效率。

2.提升科技中介服务,开展公益性科技服务

上海科技中介服务可通过三个方面予以改善和提升:一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向“政务、事务、服务”相分离的方向改革,该放下去的“事务”、该放开由社会承担的“服务”应与“政务”完全脱离,给科技中介机构以尽可能大的自由空间。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和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以起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树立起品牌和示范效应。三是加强以科技情报信息机构、成果管理机构、技术交易机构为基础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设,要整合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信息研究分析机构的信息资源,建立区域性公共信息网络,进一步向科技中介机构开放科技成果、行业专家信息,为其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服务。

对于公益性科技服务,可以建立一个以政府推动、社会公益组织和科技人员共同参与的体系,政府给予资金或政策支持,科技人员通过学校、社会公益组织等渠道为社会提供公益性科技服务,提高社会科技创新意识,共同带动上海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