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传承集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临证特色

程莘农从医70余载,始终牢记医生之天职,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无论是从事科研还是教学,都始终坚持临床医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形成了自己独具的诊治特色,也创新了中医针灸对许多疑难病症的诊治思路。本节通过对程莘农临床辨证取穴特点、临床经络辨证特点及“三才针法”进行解析,以期对中医针灸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临床辨证取穴特点

(一)临床辨证取穴方略

程莘农认为针灸疗疾,虽不同于药物,但选穴处方和施术手法同样离不开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在辨证方面,程莘农尤其重视据证选穴、压痛选穴、病证结合选穴、原络配穴、俞募配穴等。

1.据证选穴

据证选穴,即审证选穴,是程莘农临床诊治经验的结晶。他指出,只要证穴相宜,治疗常获良效。他在临床上总结了许多据证选穴的经验。如“一窍开,百窍开,窍闭不开取百会”“大凡风证取风池”“迎风流泪,目闭不利取睛明”“头目昏涨取攒竹”“口苦取阳陵泉,口臭取大陵”“痰中带血取尺泽”“小儿弄舌取手三里”“经络闭阻,不通而痛,上肢疼痛取合谷、外关”“下肢疼痛取昆仑、悬钟”“周身疼痛取曲池、大包”“镇痛诸穴,刺宜泻法”“筋脉失其气血濡润则挛急,四肢拘挛取尺泽、曲泉、阳陵泉”“手足震颤取手三里、足三里”“足跟疼痛取大钟”“皮肤瘙痒取曲池、血海”“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合谷调气,太冲和血,调和气血取合谷、太冲”“足三里补气,三阴交益血,补益气血取足三里、三阴交”“脾约便秘取大横”“阳虚自汗取内关、足三里以益气固表,阴虚盗汗取内关、复溜以敛阴止汗”“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指趾麻木系中风先兆,上肢麻木取外关、后溪,下肢麻木取中渎、悬钟”“尿检化验出现红细胞取血海,出现白细胞取大椎、足三里,出现蛋白取阴陵泉、三阴交”。

2.压痛选穴

程莘农认为,中医从古到今对疼痛的认识都比较直观,主要指症状而言,常把身体内外产生的一种难以忍受的苦楚称作疼痛,虽然有各种不同证型的疼痛,但通称为痛症。针灸治疗疼痛优势明显,除各种急性疼痛外,临床还主要用于急性组织损伤消退后的持续性疼痛,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多见于某脏器或某一处软组织慢性劳损性疾病。程莘农认为这些慢性疼痛多数本身就是主症,也是一种疾病,如关节痛、颈肩痛、腰腿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

(1)按压痛部位局部选穴

对于疼痛,程莘农按照《黄帝内经》中“以痛为腧”和“在分肉之间痛而刺之”的规律,常常采用压痛选穴法,分穴位压痛选穴和非穴位压痛选穴,前者常用的有募穴、背俞穴及四肢的穴位,如胃痛胃的募穴中脘穴有压痛,胸痹在心的背俞穴心俞有压痛,阑尾炎常在阑尾穴有压痛,等等;后者又称阿是穴选穴,即压痛点既是穴位,也是有效的治疗点,广泛用于扭伤、痹证、落枕等病。

(2)按压痛部位循经选穴

程莘农认为,诊治痛症时首先应根据疼痛部位判断属于哪一个经络或脏腑,“经络所通,病候所在,主治所及”。各经脉病候与其经脉循行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准确掌握了经络循行,病候归经,才能正确辨证,辨别归经。通过分析,判断病在何经、何脏(腑),然后再据此进行治疗。进行经络辨证时,除应重视十二经病候规律外,还应注意经脉循行部位或所支配部位的病变,尤其是局部的疼痛、麻木等感觉变化和拘挛、屈伸活动、转侧受限等功能障碍,如脾经通过腹部,故腹部胀满疼痛属脾,多取三阴交穴;前头痛属阳明经,多取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偏头痛属少阳经,多取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穴;头顶痛属厥阴经,多取足厥阴肝经太冲穴;等等,都是依据经脉循行路线进行经络辨证。

3.病证结合选穴

程莘农始终主张将辨证与辨病有机结合起来,临床上首先要做到病证相参,然后再选穴治病。如中风急症昏迷不省,选人中、内关、极泉、足三里、三阴交,益阴扶阳,醒脑开窍,人中刺法需令患者泪出,极泉刺法至肢体活动效佳;口眼斜取睛明、四白、地仓、颊车;胸痹取内关、膻中,振奋心阳,宣畅气机;癫狂取大陵、神门、内关、百会、四神聪,安心宁神,开窍益智;胃脘痛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宽胸降逆,和胃止痛;单腹胀取气海、公孙、足三里,健脾理气,散痞消胀;消渴取然谷、肾俞、三阴交,益肾以生津;泄泻取天枢、中脘、足三里,振奋脾阳,健运止泻;疝气取关元、足五里、曲泉、太冲,疏肝理气止痛;痿证取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配筋会阳陵泉、髓会悬钟,通调经气,补养气血,濡润筋骨,本证疗程较长,同时配合皮肤针辅助治疗,上肢痿证沿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轻打叩刺,下肢痿证沿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轻打叩刺;癔症性瘫痪取足跟赤白肉际足心部,刺法透向涌泉,每收立竿见影之效;流感、猩红热、肺结核取大椎,大椎为诸阳之会,杀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为临床常用穴位;上睑下垂取阳白、头临泣、阴陵泉、三阴交;青少年近视取风池、睛明、四白、合谷、光明、三阴交、太冲;老年性白内障取四白、养老、曲池、太冲;鼻渊取迎香、上星、通天、列缺、合谷,宣肺清热通窍;偏头痛取头维、太阳、率谷、足临泣,疏解少阳,活络止痛。

4.原络配穴

原络配穴又叫主客配穴法,原则是以脏腑经络表里关系为依据,通过以先病脏腑为主,取其经之原穴,后病脏腑为客,取其相表里经之络穴,来运用治病的。如肺经先病,大肠经后病,则肺经为主,取原穴太渊,大肠经为客,取络穴偏历。反之,大肠经先病,肺经后病,则大肠为主,取原穴合谷,肺经为客,取络穴列缺。

程莘农认为,原络配穴的方法在临床中可以不必拘泥于原本主客、原络的含义,需要灵活运用,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当表经有病,可以取里经的腧穴治疗;里经有病也可以取表经的腧穴治疗。临床诊疗中,如消渴病可取肾经然谷与膀胱经肾俞;虚劳盗汗可取心经阴都与小肠经后溪;咽喉肿痛可取肺经少商与大肠经合谷。除此之外,程莘农临床中也常善用奇经八脉中阴阳相济的配穴方法,如足内外翻、失眠可取阳申脉与阴照海以治,阳痿可取任脉关元与督脉命门以治。总之,人体中阴经与阳经,只有阴阳相济,才能气血运行,只有阴阳相贯,方能如环无端。在配穴中,或脏病治腑,或腑病治脏;或引阴气注阳经,或引阳气以充阴经,往往都是通过原络配穴法来实现的。

5.俞募配穴

程莘农认为,俞募配穴的基本原则是“从阴行阳,以阳行阴”。俞穴是经气输转之部位,募穴是经气聚结之处所。临证中,凡是某一脏腑有病,即可同时取对应的背俞穴和募穴进行治疗,如胃病常取背部的胃俞、腹部的中脘,膀胱有病常取骶部的膀胱俞、少腹部的中极,等等。除此之外,程莘农还认为,俞募配穴的应用,除了能直接治疗脏腑本身的疾病外,还可以间接治疗在病理上与内脏器官相关联的疾患,且在临床中应用亦较为广泛,例如肝开窍于目,治目疾可以取肝俞;肾开窍于耳,治肾虚耳聋可以取肾俞;取太阳配风池可治头风痛;廉泉配哑门可治中风失语;璇玑配大椎可治哮喘;关元配命门可治遗精、阳痿;归来配次髎可治妇女痛经;等等,这些程莘农的临证经验,都是由俞募配穴的原则衍化而来。然而临床中俞募配穴法治疗所需时间较长,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程莘农也常采取背俞穴或募穴施以快针的方法,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临床辨证取穴慎要

1.认准主证穴,配穴灵活用

程莘农认为,临床中要提高疗效,必须认“证”准确,而这个需要从基本功上练习,要有扎实的临床技能,不能盲目地追求虚招。治病的方法要简单化,而不能复杂化,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才容易使人理解,容易掌握。同时,临证时要认真仔细辨证,认准了“证”就要敢于坚守这个“证”的法,要看到一个疾病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尤其是慢性病,更需要注意,如治疗一例脾胃不和的患者,用中脘、天枢、气海、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作为主方,治疗4个疗程后安眠药可减半服用,又继续原方不变,巩固4个疗程后,安眠药可停服,每晚能安睡6~8小时,疾病痊愈。

认准了“证”后,用穴还需灵活,一般情况下,主证主穴不轻易变动,配穴则需要注意加减,要把死方用活,如此一来疗效才更佳。如中风急症昏迷,可取主穴人中、内关、极泉、足三里、三阴交益阴扶阳,醒脑开窍,若发展为中风后遗半身不遂时,初起治疗上肢则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后期治疗则取配阴经腧穴。倘若在治疗卒中后遗症过程中出现感冒、晕针等情况,则需要随时配用不同穴位,如感冒配列缺、华盖、丰隆,晕针则提前出针,减少留针时间等。使这些兼杂病症很快得到控制,将急性病与慢性病相结合进行治疗,从而取得满意的效果。

2.从体位取穴,参骨度分寸

在进行辨证取穴时,要注意病者体位的摆放,体位的选择虽说简单,但是却关系到医者临床操作得当与否,以及患者接受治疗时的舒适度。程莘农认为,选用不同的穴位需采用不同的体位,这样既便于用针,又不使病人感到疲倦,如腹、面部的穴位,取仰卧位;背、颈部的穴位,取俯卧位。如果有必要背、腹部同时取穴时,则以一面为留针穴,另一面为点刺穴,如诊治背部沿脊椎两侧疼痛、活动受限,则在病者俯卧位取肝俞、肾俞、膈俞,通常留针20分钟,待出针后再在背部取期门、京门、膻中进行点刺,得气后即可出针。如果属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则可采用一天用仰卧位,一天用俯卧位的体位进行交替治疗,如诊治腰骶骨折手术后变形疼痛,则在俯卧位控制疼痛之后便可采用一天俯卧位,一天仰卧位的办法取穴,改善全身症状,效果较好,如此选穴,有平衡阴阳之意,以防止阴阳偏激。

在临证中,除了体位选择需正确外,腧穴的定位亦要准确无误,腧穴的准确定位对提高针灸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太平圣惠方》云:“穴点以差讹,治病全然纰缪。”骨度分寸定位始见于《灵枢·骨度》,目前我们临床中所使用的骨度分寸是以《灵枢·骨度》所规定的人体各部位尺寸为基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展和演变而来的,经过了历代医家的修改和补充,已成为临床取穴的常用方法。程莘农强调,人体体表有许多解剖标志,如骨性隆起、凹陷等,它们的边缘不仅相对固定而且标志明显。中医的骨度不但是一种体表尺寸,而且与内在的经脉长度等有关,因此强调骨度与穴位的关系极为重要。以骨度量取的穴位准确性较大,因为骨度本身就有穴位尺寸的含义。如取列缺穴,即按高骨后陷中下5分,摇患者之手有罅处即是此穴;如足三里穴为循胫骨粗隆前缘向下,摸至最凹处旁开一指即是此穴;如丰隆穴在外踝尖与胫骨粗隆最高处连线的1/2处即是;等等。这样取穴方便可靠,适宜临床操作。

3.学习他人穴,注重实际疗效

除了从书本学习外,程莘农还向有经验的医生学习,博采众长,提高临床技能。他平时所用的一些经验针灸处方,多数学自其他老中医。他曾先后求教焦励斋大夫用后溪、申脉穴治疗周身关节病,杨永璇用肩峰阿是穴治疗肩周炎,单玉堂用郄门穴治疗疔疮,等等。凡此种种,只要有一技之长,程莘农定为之求教,一针一师,一穴一师,一德一师,不断吸取他人长处,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如用百会穴,在针刺时,根据民间医生经验,采用进针轻、快、浅的手法,而不能进针太重、太深,这样会使病人感到头上像戴了个铜盔一样,沉重而不适,反而会影响到疗效。又如运用内关、大陵、神门来安神,一位患者,为脏躁证10年,程莘农即用百会、听宫、大陵、神门、内关、太冲、足临泣,患者治疗3次即能安睡,10次后精神变好,20次后已无幻听,精神正常,在用针时先刺大陵、内关、神门三穴,能安神定志,使病人易于接受其他治疗。

对于疗效的好坏,程莘农认为,要以客观表现为主,如面瘫者要通过客观量表进行对比;中风偏瘫除测量肢体活动角度外,还要看病人的活动能力是否提高;胃痛病要看疼痛发作次数及程度,还要看饮食、消化情况是否改善;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病人出于感激心情而说“好一点”,实际上并不一定有效。在记录病历时千万不要把这种“好一点”写上去。假若这也算有效的话那就是“面子疗效”,是不可信的。所以程莘农遇见这种情况,就只在病历上写一个针灸日期。有些病症治疗困难,把握性不大,他也如实向病人说清,从来没有自以为是的虚荣心。每天国内群众和外宾慕名而来的络绎不绝,可见名气之大,但有时为了方便病人,他还是主动给病人介绍当地较有能力的医生,建议他们到当地治疗,并把自己的看法和用穴情况记录下来,供其他医生参考,很得群众赞扬。

二、临床经络辨证特点

中医的辨证方法繁多,而程莘农在临证中尤为重视经络辨证,他认为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来概括经络病变的临床表现及经络、脏腑病变时的相互影响,从而总结出病变表现时的一般规律,实现以病归经,以经知脏,准确诊断。然后在经络辨证的基础上,选取病变经络的腧穴进行治疗,且在施术时强调“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主张归经辨证、据经选穴。

(一)十二经脉辨证

经络以经脉为主体,因而在辨证时要以经脉的病候记载为主要依据。十二经脉循行路径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由肝再传至肺,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并通过阴阳相配、脏腑络属和五行关系,与五脏六腑相沟通,通过五行生克制化,使人体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广泛联系在一起。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都有一定的循行路径和所属络的脏腑,如发生病变,各有不同的病候,其病候的表现可分属两个方面:一为本经的脏或腑功能失常;一为本经循行部位的病证。

虽然十二经病候与脏腑病候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十二经病候以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较多,而脏腑病候则以内脏病变较多。如胸肺部胀满、咳喘、缺盆中痛、肩背寒痛、臑臂内前廉痛、口渴、心烦、恶寒发热、汗出等病候常从肺经论治。尽管十二经病候常有交叉,如心烦,可见于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及手厥阴心包经病变,但可根据其他症状来判定。若其他症状为足少阴肾经病变,则心烦属足少阴肾经。将病候按十二经进行分类归经,结合其他辨证方法,就可以循其内外,复杂的病候也就有所归属,以辨明病因、病位、病性而立法处方。

程莘农强调进行经脉辨证时,除了应重视十二经病候规律外,还应注意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尤其是局部的疼痛、发热等感觉变化和拘挛、屈伸活动、转侧受限等功能障碍症状。“凡刺之理,经脉为始”,只有熟记经脉循行才能循经取穴,辨证施治。

(二)奇经八脉辨证

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十二经脉密切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起着统率、联合和溢蓄、调节的作用。因此,临床中多经同病的复杂疾病状态,多反应于奇经,奇经八脉辨证方法与规律也就成为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方法。然而奇经八脉辨证作为中医学辨证方法之一,对此进行系统论述者尚不多见,程莘农认为深入研究奇经八脉的辨证施治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督脉病辨证

督脉起于少腹,如足太阳、足少阴会于长强,在大椎与手、足三阳会合,在风府与足太阳、阳维相会,在神庭与足太阳相会,在水沟与手、足阳明相会,在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会,具有输布阳气,卫外御邪,敷布命火,主行元气,转输阴精,养脑益髓,协调阴阳,通调百脉的功能。

外邪侵袭入督,或阻于头背,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难忍、项背怯寒、脑户穴冷、腰背疼痛等;或见目风、眼寒;或见角弓反张、脊背反折等“痉”病;或阻于胞宫、阴部,出现月经病、癃闭、遗溺、痔疾等。风寒从督入脑证常取百会、风府、大椎、风池为主穴,如治疗感冒,其中百会、大椎振奋督脉阳气,以祛风散邪;风池为足少阳、阳维交会穴,风府为督脉与阳维交会穴,阳维主表,针之以祛散表邪,卫外御邪。外邪从督脉阻于胞宫、二阴诸证,常用“任督配穴”法为主,并配以肾经和背俞穴。程莘农善用关元、命门、腰阳关、肾俞、三阴交、合谷、太冲治疗月经不调,若为寒湿入侵,在关元加灸。其中关元、命门、腰阳关以调理任督,通行经气,余穴以调理肝、脾、肾,使经血畅通。

督脉经气逆乱,可见痫证,或癫狂,或厥证。对督脉气逆所致的癫痫,常用处方为百会、风池、大椎、后溪、申脉。其中百会、大椎为督脉穴,以调理督脉之气机升降;后溪、申脉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是治疗癫痫之有效穴;风池以祛风。治疗厥证也以“任督配穴”为主,取百会、人中督脉穴以振奋阳气;配膻中、气海任脉穴以疏理气机升降。

督脉气郁痰结,而致疝瘕积聚为主证,伴有月经不调,或情志抑郁、胸胁胀满等证,程莘农常取任脉之膻中、上脘以行气活血化瘀,配以大椎、命门以振奋阳气,温阳化瘀,此外,配肝经之大敦、曲泉及局部围刺以化痰散结。

督脉阳虚寒凝下焦,可见月经不调,或见宫寒不孕,男子阳痿、遗精等证。对督脉阳虚,清阳不升的阴挺、脱肛等证,常取百会、命门、长强、中脘、气海、足三里、太溪等穴。对督脉阳虚遗溺、癃闭,取百会、中极(加灸)、命门、肾俞、委中、太溪,温补肾阳,以益气化。

督脉阴虚上扰肝阳,可见震颤、癫狂,或心烦失眠、腰膝酸软、遗精等证。对督脉阴虚,肝阳上亢于脑的癫狂症,以任督配穴为主,配以肝、肾经穴,如百会、神庭、人中、膻中、巨阙以调理任督,镇静安神,配以太溪、太冲以滋阴潜阳。对督脉阴虚,风阳上扰,久而不愈的痫证,常取百会、大椎、风池、关元、太溪、太冲、后溪、申脉,以滋阴祛风,调理任督阴阳平衡。

2.任脉病辨证

任脉起于少腹,循行中先后6次与足三阴、阴维、冲脉等阴经交通,具有渗贯诸阴,主持元阴、月经,通行三焦之气的功能。常见有寒凝任脉,滞于胞宫,或湿热内停等。任脉为女科之要脉,治疗经、带、胎、产等必用任脉穴,以气海、关元、中极为多,常配以灸法,以温经散寒。

任脉气逆上抢心,而致不得俯仰,咳逆喘息,或妊娠恶阻等病证。上焦病常取任脉之天突、璇玑、膻中;中焦病取建里、中脘;下焦病取气海、关元,并根据不同主症配以其他腧穴。

任脉气血亏虚而致的腰酸、经少、带下、遗精滑泄等病证,以补益任脉、培本固元为主要原则。程莘农常取任脉之关元、气海、中脘,配以督脉命门穴为主。盖因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交会穴,三焦之气之所生;气海为元气之海,针灸此二穴以益气生阳。中脘系胃之募穴,又为足阳明胃经与任脉之会穴,针之以健脾胃而助气血生化之源。命门位于两肾之间,为“肾间动气”之所在,故针之可益命火,壮肾阳,以生发元气,此外还可配以脾胃经穴,以滋化源。

任脉不固而致的阴挺、胎漏、带下、遗精滑泄等病证,以补气固脱为治疗大法。常取百会、关元、气海、神阙。百会为督脉穴,位于颠顶有升阳举陷之功;神阙、关元、气海大补元阳之气以回阳固脱。此外,以任督配穴为主,合以脾胃经穴,可以升阳提托,以治阴挺。

3.冲脉病辨证

冲脉起于小腹内,联络“胞宫”及“肾下”,外出“会阴”,与阳明会于“宗筋”,上达“咽喉”,过鼻之内窍“颃颡”,最后“别而终唇口”。

若寒凝冲脉不能温煦四肢而致足痿,跗阳脉不动,常取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冲阳、太溪、照海加温灸法。其中关元、气海为冲任、足三阴交会穴,针之能补益气血,使气血沿冲脉渗灌下肢;足三里、冲阳为阳明经穴,阳明多气多血,针之使气血畅达,以通脉络;血海以活血化瘀;太溪、照海以温肾助阳,以祛寒湿。

外感湿热火邪或气郁化火,冲脉血海有热,热迫血行而见月经量多;湿热下注可见外阴瘙痒、溃烂;冲脉达于咽喉、颃颡,环绕唇口,冲脉浮火上冲,耗伤阴液而见口热舌干,或糜烂。对冲脉湿热所致外阴瘙痒、溃烂等证,常取关元,配以肝经的大敦、行间、曲泉以清泄肝热,再合以三阴交清利湿热。对口热舌干或糜烂等证,常取然谷、三阴交、大陵以滋阴泻火,因肾、脾、心经脉联于舌,故取上穴。

冲脉气逆,上犯肝胃而致的呕吐、干哕等证,常取中脘、内关、公孙、太冲以疏肝和胃降逆,其中内关、公孙为八脉交会穴,通冲脉、胃、心、胸,配胃之募穴中脘以和胃降逆止呕,太冲以疏肝理气。对于肝肾阴虚,火逆上冲的燥热心烦、头晕目眩、五心烦热、恍惚狂疑宜滋补肝肾,平冲降逆,取太溪、照海、太冲以滋补肝肾潜阳;取内关、神门、三阴交以镇静安神。

冲脉阳虚,宗筋弛纵,四肢痿厥,常取任、督脉穴,配以足少阴、足阳明之穴。如取关元、命门加灸以温补元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以温补脾肾,使气血畅通,温养四肢。对冲脉阳虚,肾气不固,二便失禁,常取中极、关元、天枢加灸,合以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用补法。

4.带脉病辨证

古籍对带脉的循行众说纷纭,程莘农认为,根据《黄帝内经》《难经》及《八脉考》等古籍之论,带脉的循行为起于十四椎(带脉穴),过章门,交会足少阳胆于腹部的“带脉、五枢、维道”,最后会于“气冲”。带脉病辨证以虚实为纲。实证包括寒湿证、湿热证;虚证包括气虚证、气陷证。

对寒湿凝于带脉所致的腰腹冷痛,除了取带脉二穴,常配合命门、肾俞、关元、三阴交、委中,以温阳健脾化湿,活血通络。

湿热客于带脉,所致的经带并病,以任脉、带脉、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常取带脉、中极、阴陵泉、下髎、行间为主穴。其中中极、下髎清利胞宫湿热;带脉、阴陵泉清泻带脉之湿;行间祛肝胆之火。

对肝胆湿热,移热于带脉的缠腰火丹,取局部带脉与胆经交会穴为主,再配以脾经和胆经腧穴,以清利湿热。治疗局部围针,可取内庭、外关、侠溪、公孙。内庭为阳明之荥穴,公孙为足太阴之络穴,泻之能清利湿热,外关、侠溪以利少阳经气,疏利湿热。

带脉气虚失约出现的带下证,不仅取气海以补之,还要取带脉穴以固涩带脉,更取百会穴以升提阳气,为下病上取之意。

阳明虚,肝肾虚,致带脉不引而致的痿证,以补益阳明、填补肝肾为主,取足三里、三阴交、复溜、行间为主。其中足三里、三阴交以益气血生化之源;复溜、行间补益肝肾,从而治疗带脉不引的足痿。

中气下陷,带脉失约,失去维系胞宫的作用而致阴挺、胎漏、疝等病证,以补益冲任肝肾、升提带脉为治疗原则。治疗阴挺以百会、气海、维道、大赫、照海、太冲为主。其中维道是带脉与足少阳交会穴,取之升提带脉;百会是三阳五会,取之以升阳举气;余穴以调补肝肾。疝证不仅为带脉证,也与冲任、肝经有关,临床必须兼顾之。《席弘赋》云:“若是七疝小腹痛,照海、阴交、曲泉针。又不应时求气海,关元同泻效如神。”阴交为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穴,以补肾培元、疏调冲任之气;气海、关元、照海以升阳举陷,培补元气;曲泉为肝经合穴以理气止痛。

5.维脉病辨证

关于维脉的起点,众说不一,程莘农从金门、筑宾之说。维脉具有维系阴阳、调节气血、主持表里、协调营卫的功能。

人身阳脉流于督,阴脉流于任,而诸阳、诸阴散见而会者,又必有经脉以维系而主持之,所以又有阳维以维系诸阳经,有阴维以维系诸阴经。二维之所以能取得维系阴阳的作用,必从阴阳根底之处以发其气,气极盛然后才可达到维系阴阳的目的。而维脉行于营卫之分,阴阳之会,故有调节阴阳诸脉的功能,维脉失调,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不能自收持。维脉失调,不能维系阴阳诸脉,导致阴虚阳亢而见心神不宁、惊恐不安、失眠心烦、盗汗、精神不振等。临床常同时取阴维、阳维脉的交会穴如金门、筑宾、照海、申脉为主穴,治疗阴阳失维证。因阳维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阴维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二穴可调整维脉阴阳平衡。照海为阴与足少阴交会穴,申脉为阳与足太阳交会穴,四穴共奏阴阳平衡之功。对惊恐烦躁、失眠盗汗、精神恍惚者宜滋阴潜阳、镇静安神,上述主方配风池、本神、头临泣、三阴交。其中风池、本神、头临泣为阳维与足少阳之会,以镇静安神;三阴交、筑宾、照海以滋补肾阴,益脑安神。

阳维属卫主表,外邪侵于阳维,邪正交争则出现寒热、肌肤痹痒、咳嗽喘息、头项强痛、肢节疼痛等证,取风池、风府为主方。风池为阳维与足少阳之交会穴,风府为督脉与阳维脉之交会穴,二穴相配以祛风解表,清热散寒,调和营卫。若风寒束于阳维,可加列缺、合谷以宣肺散邪,鼻塞加迎香,无汗加大杼。若风热袭于维脉可加大椎、曲池、合谷,大椎以散阳邪而解热;曲池、合谷清肺气,退热。

阴维受寒邪所侵,或阴维及其所交会的足三阴、任脉本虚,阴寒内结而变生的脘腹痞痛、反胃噎膈、肠鸣泄泻、结胸、胁肋攻撑疼痛、阴中切痛、腰痛等证,常用阴维与相关交会经脉的交会穴,如治疗心下痞满、腹痛里急、泄泻等阴维、太阴病证,以府舍(足太阴、足厥阴、阴维交会穴)、大横(足太阴、阴维交会穴)、腹哀(足太阴、阴维交会穴)为主穴,随症可加中脘、天枢、足三里、关元等补益脾胃之气。若胁肋攻撑疼痛、胸闷心烦等阴维、厥阴并病,以期门(足太阴、厥阴、阴维交会穴)为主穴,配合合谷、太冲等以疏肝解郁。内关亦是治疗阴维里证的主穴之一。阴维、阳维都可致腰痛。阴维与足少阴并病而致的腰痛、阴中切痛,取阴维交会穴筑宾为主穴,常配以太溪、肾俞、腰阳关;若腰腹痛连及阴中痛可灸关元。

6.脉病

脉在古文献中描述较为简单,具有主肢节、主左右之阴阳及一身之动静、主行卫气、主眼睑开合的功能。常见于四肢部、目部、神志病候。

表证发热恶寒,取风府、风池;对于表证的项强、腰脊强,取京骨、委中;若中有寒邪,可取交信、大敦;对于阳脉不利引起的腰痛,可取申脉、仆参,为阳与足太阳之交会穴;若为阴不利所致腰痛,可取交信;若目痛从内眦始源阴者,可取睛明、交信治疗;若目痛源于阳,可取睛明、申脉;对于寒邪中于脉的四肢厥逆、僵直,宜温经散寒为主,除取阴之照海、阳之申脉外,常配合阳陵泉、足三里、血海、悬钟,加灸,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脉阴阳失调而致的失眠、癫痫等证,以调整阴阳为治疗大法。运用补泻方法,阴以阴为体,可以结合阳为用,故阳虚阴盛宜补阳泻阴;阴虚阳盛宜补阴泻阳。常以照海透申脉治疗失眠,以平衡脉阴阳。

脉主肢体的矫捷及运动。素体气血虚弱,或邪热中于脉而灼伤阴液,或风痰阻脉,气血闭阻可导致脉失养而出现肢体挛急抽搐或震颤等。除取阴、阳脉穴外,还宜配合与脉相关的经脉的腧穴。如治疗弛缓性软瘫属虚证者,先取大椎、大杼、肩髃、曲池、合谷,以振奋阳气,疏通经络。上肢下垂,瘈疭无力,不能上举加天宗、肩髎、臑俞。其中肩髎、臑俞分别是手阳明、手太阳与阳的交会穴;伴有下肢软弱无力,手足无力加后溪、申脉,以振奋阳气,温养四肢。其中申脉为足太阳与阳脉之交会穴,后溪为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卒中后遗症,有足内翻或足外翻者,加照海、申脉。但足内翻者常泻照海,补申脉;外翻者泻申脉,补照海。

三、三才针法

程莘农指出,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针刺临床获效的关键因素,包括持针、进针、运针手法等。程氏“三才针法”包括三才配穴、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振颤补泻法和飞旋行气法,几个动作连贯操作,一气呵成,快速有效。

(一)三才配穴

程莘农根据《黄帝内经》“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思维模式,通过天、地、人三才认识宇宙万物的发展,提出针灸临床以“天、人、地”三部选穴,称为“三才配穴”。

三才对应天、人、地,即人体上、中、下三部。人体整体划分:头颈以上为天(上),胸腹背为人(中),四肢为地(下);人体局部划分:胸腹部:横膈以上为天(上),横膈至脐中水平为人(中),脐至耻骨联合水平为地(下);腰背部:至阳以上为天(上),至阳到命门为人(中),命门以下为地(下);四肢部:肩膀、胯臀部至肘、膝部为天(上),肘、膝部至腕、踝为人(中),腕、踝至指、趾部为地(下)。三才取穴举例:以人体整体划分,如失眠,天才取百会,人才取中脘,地才取神门、三阴交;胸部划分,如气虚,天才取膻中,人才取中脘,地才取气海;背部划分,如咳嗽,天才取肺俞,人才取脾俞,地才取肾俞;四肢划分,如四肢活动不利,上肢天才取肩三针,人才取曲池,地才取合谷;下肢天才取环跳、髀关,人才取足三里、阳陵泉,地才取太冲。

程莘农认为,“三才配穴”的临床运用不能机械死板,应根据病情、病性、病位,并结合中医辨证思维灵活变通,可整体运用,可局部运用,也可整体与局部结合运用。

(二)动手探穴

程莘农指出,腧穴定位既是针刺操作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基本保证。古代虽给出了骨度折量、指寸定位、简便取穴等腧穴定位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只是一种粗略的经验定位,并不能完全定准穴位。正如《备急千金要方》所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斟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乃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此外,腧穴体表定位会因体位改变而改变。例如,取足三里,虽均定位为膝下3寸,胫骨外缘,然下肢伸直和屈膝取之时不能合一。其他诸多穴位也会如此。

程莘农还强调腧穴的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必须经过“经验取穴”和“动手探穴”两个步骤,即先据常规取穴法定出穴位的大概所在,然后施以循、摸、按、压等手法以精确定位。现代穴位解剖学特征研究发现穴位多在骨、肌或筋膜围成的孔隙或隧道,那么探摸时手下感觉也会有相应变化,如程莘农针刺百会穴时,虽然标准定位为两耳尖连线中点处,临床中通过手下探摸,多定位为中点偏后的孔隙处。如《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灵枢·背腧》亦曰:“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

(三)指实腕虚持针法

程莘农强调,持针、进针、运针的指力是针刺手法的基本功,贯穿于整个针刺过程中,包括持针方法、进针时的用力方向、针刺角度、行针力度和频率等,与疗效直接相关。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曰:“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持针之手要指力实而腕力虚,以右手拇、食二指持针,中指指端靠近穴位,单手进针,为三才针法的动作基础。进针时指力和腕力必须配合好,悬指,悬腕,悬肘,切循经络,针随手入。运针时要具有《黄帝内经》所说的“手如握虎”之力,运神于指,针刺病所,方能“伏如横弩,起如发机”,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之所以有时同样的处方用穴,别人未能治愈的疾病,在程莘农手下能够取得疗效,可能与指力有很大关系。他指出,指力是在理法方穴术基础上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持针、进针、运针的指力练就好,才能力贯针尖,丝丝入扣,恰中病机;能否顺利进针并不取决于手指力量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手指力量是否作用在针尖上,用力方向是否与进针方向一致,即是否能够做到力贯针尖,如果不能,力度越大,反而越容易弯针。

(四)三才进针法

程莘农指出,临床要以病人为本,不仅重视疾病,更要关心病人。在患者体位、针具选择、进针方法、针刺深浅等方面,既要确保疗效,又要注意患者能否接受,尤其是初次被针灸的人,进针的快慢、是否疼痛等因素,直接影响针灸的疗效。他在长期的医疗教学实践中,在借鉴传统三才刺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种易学、易教、病人痛苦小的进针法,取名为“三才进针法”。三才,取意天、人、地三才,即进针分浅、中、深三个层次操作,先针1~2分深,通过皮肤的浅部,为天才,再刺5~6分深,到达肌肉为人才,三刺2~4分深,进入筋肉之间为地才。

“三才法”首见于《针灸大全·金针赋》,曰:“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入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可以看出把人体穴位分为天、人、地三部,以皮内为“天”,肉内为“人”,筋肉之间为“地”,即浅层、中层和深层三层,分层针刺。

这种按穴位分层进行针刺的方法,是在《灵枢》“三刺法”基础上提出的。《灵枢·官针》载:“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灵枢·终始》载:“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说明在针刺过程中应分三部操作,“一刺”通过皮肤,为腧穴浅层;“再刺”到达肌肉,为腧穴中层;“三刺”进针至分肉之间,分肉即肌肉间隙的深层组织,为腧穴深层。如此分层操作,则可祛除邪气,扶助正气,调和阴阳营卫,使针刺取得应有的感应,即“谷气至”。

程莘农指出,三才进针法之“快”主要体现在第一阶段,即快速刺透皮肤,因皮肤层神经末梢十分丰富,进针太慢则容易造成较长时间的疼痛,患者不易接受,所以进针透过皮肤时要用较快的动作。之后轻徐而入,进入肌层,体会针感,稍有阻碍,为针至血管或肌腿,提针至皮下,改变针尖方向或角度进针至有针感。这样病人就少有痛苦及血肿形成,惟酸、胀、麻、困之得气的舒适感。三才进针法轻巧迅速简捷,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得气迅速,一则可减少患者的疼痛,二则可以调引气机之升降,为实施其他各种补泻手法打好基础。

(五)振颤补泻法

程莘农认为,针刺得气后,依据病性及患者体质,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亦是针刺取效的重中之重;针刺补泻的效果是客观存在的,手法作为实现方式也是客观存在的。然从《黄帝内经》到《针灸大成》,各种补泻手法层出不穷,如烧山火、透天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凤凰展翅、饿马摇铃、龙虎交战、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这些补泻手法虽丰富了针灸学,但因理论晦涩,在一定程度上给针刺手法理论造成疑惑;且不易操作和体验,使后学在临床操作中也难以把握,实不利针灸之传扬。

程莘农指出,手法作为实现目的的方法是多样的,而其指导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师古而不泥古,师其原则而不拘泥于其具体方法。他在古代传统补泻手法操作要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将高频率的提插与捻转相结合的手法——振颤催气法,即手持针,做小幅度快速的提插捻转略加振颤,使一次得气率达到了80%以上。得气后还加用“飞旋行气法”,即用拇、食两指边提插、边捻转,每捻1次,手指离针柄1次,结合一捻一放两指展开,状如飞鸟展翅,反复数次,以促进针感扩散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