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传承集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经典验案

程莘农从医7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节通过归纳总结程莘农在中风病、消渴、膝关节痛、耳聋、郁证、气瘿八个病证方面的诊治经验和临床特色,以提炼程莘农据证选穴、压痛选穴、病证结合选穴、原络配穴、俞募配穴、重用交会穴和八脉穴的临床选穴组方经验。

一、中风病

(一)诊治经验

程莘农治疗中风病,比较推崇《针灸大成·中风瘫痪针灸秘诀》引《乾坤生意》的观点:“中风风邪入脏,以致气塞涎壅,不语昏危,百会、大椎、风池、肩井、曲池、足三里、间使七穴,针。中风风邪入腑,以致手足不遂,百会、耳前发际、肩髎、曲池、风市、足三里、绝骨七穴,灸。中风口眼斜,听会、颊车、地仓,灸。”以及《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的原则:“中风不省人事,人中、中冲、合谷。问曰:针之不效,奈何?答曰:针力不到,补泻不明,气血错乱,或去针速,故不效也,前穴未效,复刺后穴,哑门、大敦。半身不遂,肩髃、曲池、手三里、足三里。问曰:此症针后再发,何也?答曰:针不知分寸,补泻不明,不分虚实,其症再发,再针前穴,复刺后穴,肩井、上廉、委中。”

1.中风在脑,必用百会

程莘农主张“一窍开百窍开”,窍闭不开选百会。百会,又名三阳五会,是“手足三阳和督脉之会”,升清举陷,醒脑开窍,为临床治疗督脉为病、神志病等的常用穴位,且刺法宜轻浅,即所谓“一窍开百窍法”。中风病的病位在脑,更应重视百会穴的应用,《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脑为髓液聚集之处,称为髓海,其为气血出入的重要穴位。上在百会穴,下在风府穴,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气血阻滞而逆乱,出现的头脑疾患都可取本穴治疗。

2.倡用四关,调理气血

程莘农认为,中风病机是气血逆乱于脑,调理气血最为重要。《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藏。”据此,程莘农提出了中风病的“通调四关法”。四关本意是肘、膝关节,即两合谷,两太冲穴。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合谷为治疗头面部要穴,善治头痛、眩晕、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半身不遂、发热、恶寒、瘾疹、齿痛、鼻渊等症。太冲为肝经原穴,肝藏血,可调理全身血量,有平肝降逆之效,故可治疗上实下虚之中内忧外患病。二穴合用可调理全身气血。

3.善用对穴,调整阴阳

中风半身不遂常见足内翻、足外翻、上肢拘急或弛缓。总为经气不通,阴阳失衡。程莘农喜用对穴,上肢内关、外关;曲池、少海、中府、肩贞。下肢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阳交、三阴交、申脉、照海。正如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曰:“阴为病,阳缓而阴急,阳为病,阴缓而阳急。”《针灸大成·标幽赋》曰:“二陵、二、二交,似续而交五大。”对穴为一阴经一阳经穴,善调阴阳。

4.辨证取穴,风火痰瘀虚,重风痰阻络

程莘农认为,由于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目前临床中风病患者“风痰阻络型”明显增多,而且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配穴组方强调化痰通络,重视百会、神庭、风池、丰隆、公孙、内关、中脘、列缺的通络化痰作用。

5.常用处方

初起多阳经取穴,阳主动,意在恢复肢体功能。后期治疗取配阴经腧穴,协调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多以百会、神庭、风池、丰隆、公孙、内关、中脘、列缺为主穴。

如中风急症昏迷不省,常取人中、内关、极泉、足三里、三阴交,益阴扶阳,醒脑开窍。人中刺法需令患者泪出,极泉刺法至肢体活动效佳;中风后遗半身不遂,初起治疗取阳经六穴,上肢为肩髃、曲池、合谷,下肢为环跳、阳陵泉、太冲;面瘫用颊车、地仓;失语用通里;癃闭用中极;口眼歪斜(面神经炎)取睛明、四白、地仓、颊车。睛明刺法沿眼眶边缘直入0.8~1.5寸,忌捻转提插,地仓刺法透向颊车;心开窍于舌,舌强失语,取廉泉、哑门及心经络穴通里。

6.辨证按症加减

根据病因病机加减变化如下:肝风:风池、风府、风市、翳风、风门;痰:丰隆;瘀:膈俞、血海、三阴交;火:行间、侠溪;虚:足三里、关元、太溪、肾俞。

另外,根据主要症状随症加减:如卒中后遗症弛缓性软瘫属虚证者,先取大椎、大杼、肩髃、曲池、合谷以振奋阳气,疏通经络;伴有上肢下垂,瘈疭无力,不能上举加天宗、肩髎、臑俞;下肢软弱无力,手足无力加后溪、申脉;有足内翻或足外翻者,加照海、申脉,但足内翻者常泻照海,补申脉,外翻者泻申脉,补照海。

(二)临床研究

丁兆琳观察程莘农针刺治疗中风(风痰阻络型)经验方的临床疗效,主穴:百会、神庭、风池、列缺、丰隆、公孙、内关、中脘。配穴:口眼歪斜加刺地仓透颊车;失语加刺通里;上肢不遂加刺曲池、合谷;下肢不遂加刺环跳、阳陵泉;癃闭加刺中极;便秘则加强丰隆刺激量。观察组30例患者中,经3个疗程治疗后,其中基本痊愈4例,占13.33%;显效10例,占33.33%;有效15例,占50%,总有效率96.66%。对照组30例中基本痊愈1例,占3.33%;显效3例,占10%;有效23例,占76.67%,总有效率90%。两组治疗前后总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较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风痰证辨证积分下降更明显,风痰证程度明显减轻,舌苔腻、脉滑等定性指标亦明显改善,提示针刺丰隆、公孙、内关、中脘、列缺可以提高疗效,有效地改善机体痰浊状态。

(三)治验举例

马某,男,72岁。

主诉:右侧半身不遂9年。

病史和表现:患者右侧半身不遂9年,病初曾于北京某医院经CT检查诊断为“脑血栓”,虽多方医治但罔效。现患肢屈伸不利,指趾麻木,手握力差,步履艰难,沉重如坠,面赤眩晕,两目昏花,少寐,恶心纳减,舌质红少苔中有裂纹,脉象沉细弦尺弱。

诊断:卒中后遗症,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治法:滋补肝肾,平肝息风。

取穴:三才配穴:天才配百会,人才配中脘,地才配三阴交。

局部辨证取穴:头部:风池、太阳、四白。

上肢:肩髃,曲池,合谷。

下肢: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三阴交、太溪、太冲。

对穴取穴:外关、内关。

针刺方法:百会:逆经平刺(0.3~0.5寸)。太阳、四白:斜刺(0.3~0.5寸)。足三里、悬钟、三阴交、太溪、太冲: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5~1寸),捻转小半圆周,提插0.15cm,飞旋补法。肩髃、曲池、合谷、阳陵泉:三才针法直刺地才(0.8~1.2寸),捻转一圆周,提插1.5cm,飞旋泻法。环跳:三才针法直刺地才(2~2.5寸),捻转一圆周,提插2cm,振颤催气,飞旋泻法。

结果:治疗6次(1个疗程),右侧肢体沉重感大减,活动较前灵活,眩晕恶心亦见好转,效不易方,随症加减连续治疗4个疗程,患侧肢体已活动自如,诸症尽消而病痊愈。

分析:患者年逾七旬,肝肾阴血已虚,水不涵木,风自内生遂成上述诸症。百会、风池开窍息风;足三里、三阴交、悬钟、太溪、太冲滋补肝肾,培益气血,平肝息风;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疏通经络;太阳、四白、内关系兼症选穴。程莘农治疗卒中后遗症日久不愈,采用通调周身经脉,阴经阳经腧穴并取的方法,旨在畅达经络血气,协调阴阳。

二、痛痹

(一)诊治经验

1.强调寒邪致病,多选阳经穴位

程莘农认为,历代对痹证外因的认识,多趋于风、寒、湿、热四邪,但从临床看则以寒气盛者居多(60%以上)。寒者热之,湿者燥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血实宜决之,去宛陈莝。“痹者,闭也”,故主张“散寒”“温之”“通之”。由于痹证患者受邪兼夹不同,体质虚实之异,又须配他法应用。寒热错杂,则散寒清热并举,令寒散热清;夹瘀,则宜散邪祛瘀;阳虚则宜温阳散邪;气血不足,补益气血,散寒行滞。因寒邪偏重,感受寒邪,邪阻经络,经气凝滞,不通则痛,而阳经经气更易受寒邪侵袭,故选取穴的作用多是疏通经络止痛,多选阳经穴位。

2.以痛取穴,重视阿是穴的运用

痹证以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气血运行闭阻为主要病机,针灸治疗痛痹的总原则为祛邪止痛,通调血气。

程莘农指出,对于疼痛,“诊病之处即是治病之处”,阿是穴对于缓解疼痛症状往往有奇效。因此,常常采用压痛选穴法,以压痛点作为针刺的治疗点,分穴位压痛选穴和非穴位压痛选穴。

全身疼痛:取后溪、申脉。

颈部疼痛:取大椎、风池、后溪、合谷。

肩部疼痛:取肩髃、肩髎、肩内陵。

腰脊痛:取腰俞、秩边、次髎等穴。

上肢疼痛:取肩髃、外关、合谷等穴。

下肢疼痛:取环跳、阳陵泉、承山、昆仑、悬钟等穴。

3.基本处方

基本处方为百会、风池、大椎、三阴交。

方义:百会为督脉经穴,又为厥阴经通颠之会。取之,和调阴阳,疏通血气;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之所,为宣通阳气、祛散寒邪之要穴;胆经腧穴——风池善于祛风,引邪外出,为治风之要穴;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又乃足三阴经交会之处。肾主水,助膀胱气化,脾主运化水湿,取之可以利水化湿,故《针灸甲乙经》有“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之说。四穴合用,共奏散寒、祛风、除湿、疏通血气之功,而成针灸治疗痛痹的基本处方。

4.辨证加减

(1)按部位

通过对1980~1990年间程莘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门诊诊疗的痛痹1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穴位使用频数,挖掘穴位间的关联规则,并结合程莘农的点评,将其治疗各部位痛痹常用处方总结如下:

①颈肩部

处方:合谷、外关、曲池、风池、肩髃、阿是穴。

方义:此方多用于上肢疼痛,有疏经通络止痛之功。风池穴一般有压痛,为阳性反应点,取之即可祛风邪,亦有“以痛为腧”之理。肩髃、曲池为多气多血之阳明经穴,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通阳维脉,相配以疏通上肢经气。

②腰部

处方:肾俞、腰阳关、委中。

方义:肾俞补肾气,强腰脊;腰阳关强腰膝,补阳气;“腰背委中求”,委中为膀胱经合穴,下合穴,可舒筋通络。

③下肢部

处方:环跳、风市、秩边、血海、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昆仑、悬钟、阿是穴。

方义:秩边、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循脉之分”“各随其过”,取用病痛肢节部的经穴以蠲邪定痛;阳陵泉,筋之会以舒筋活络;足三里理脾胃,调中气,化湿,强健体质;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悬钟为足三阳之大络,髓之会穴,经会穴常相配治疗下肢疼痛。

(2)按病因

由于痛痹患者症状表现不一。按照前述痛痹辨证要点,其证则有寒热错杂、夹瘀、气血阴阳亏虚之不同,故治疗时在总原则的基础上,还有必要配合下述诸法加以应用:

①祛邪清热,疏经开结

处方:百会、风池、大椎、三阴交,加曲池、腰阳关。

方义:大椎乃诸阳之会,配手阳明大肠经合穴曲池能清热,合腰阳关又能祛寒,故取大椎穴有用一穴而奏两功之妙。诸穴相配,能令寒除热清,适用于痹证痛有定处,局部无红肿、喜热敷温熨,寒象明显,而又有舌红苔黄、小便黄、大便干、脉象有力等内热之象,证属寒热错杂之痛痹。

②祛邪散凝,行气活血

处方:百会、风池、大椎、三阴交,加血海或膈俞。

方义:血海或膈俞(血会)皆善活血化瘀,配百会通调气血,合方适用于血瘀痛痹。

③祛散邪气,壮阳通经

处方:百会、风池、大椎、三阴交,加关元或腰阳关。

方义:《难经》云:“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肾间,外当乎关元之分,为冲脉所出之地,取关元,补肾阳而益命火,又乃小肠之募,“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分清别浊,吸收水谷精华而生阴血”,故取之又有“阳得阴助而化源不竭”之功。腰阳关,强阳通经,合方用于阳虚痛痹。若顽痹阳衰,可配隔姜或附片灸神阙,破阴回阳,临床根据阳虚所在脏腑,分别选加肾俞、脾俞或心俞等。

④益气祛邪,疏经止痛

处方:百会、风池、大椎、三阴交,加中脘、足三里。

方义:三阴交配足三里,补益后天,令谷气内充,营卫强盛,循于常道,“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中脘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又是胃之募穴,取之补益中气,运化水谷精微,生津液而润宗筋、利关节。合方用于气虚痛痹。脾气虚加公孙、阴陵泉;心气虚加神门、内关,用补法。

⑤竣补真阴,祛散邪气

处方:百会、风池、大椎、三阴交,加足三里、太溪。

方义:太溪为肾经原穴,用补法以益肾阴;脾胃为后天之本,“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而脾胃又居中焦,“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故取脾胃经穴足三里、三阴交,以资阴血生化之源,助太溪补阴液。合方适用于阴虚痛痹。如肾阴虚加肾俞、阴谷、大钟;肝阴虚加肝俞、太冲、曲泉;心阴虚加心俞、神门、阴郄等。

(二)临床研究

庄家秀在程莘农指导下,观察研究了上述针刺方法治疗痛痹的疗效,通过对75例痛痹门诊患者的观察结果分析表明:单纯针刺和针刺加灸都是治疗该病非常有效之方法,总有效率高达98.2%(其中针刺加灸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病人不仅自觉治疗前后症状有明显好转(症状积分下降明显),而且,较为客观的痛阈值升高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针刺加灸组的止痛效果与单纯针刺组的止痛效果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说明针灸治疗痛痹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验证痛痹多寒湿之邪,寒湿得温则易散。

(三)治验举例

赵某,男,23岁。

主诉:左下肢后侧疼痛3月余。

病史和表现:患者缘于汗后淋浴,即感左小腿酸胀不适,半月前天转冷,出现左下肢后侧疼痛,昼轻夜重,得热稍舒,动则痛增,经服中药及消炎痛(吲哚美辛,下同)疗效不佳,饮食尚可,伴下肢拘急,舌质淡紫苔发白,脉弦紧。

诊断:痛痹,寒痹。

治法:祛邪通经,活血止痛。

取穴:双侧:百会、风池、大椎、腰阳关、肾俞、三阴交。

左侧三才配穴:天才取环跳、次髎,人才取委中、承山,地才取昆仑。

手法:风池、大椎:斜刺(0.5~1寸)。委中、昆仑:三才针法直刺地才(0.8~1.2寸),捻转一圆周,提插1.5cm,飞旋泻法。腰阳关、肾俞: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5~1寸),捻转小半圆周,提插0.15cm,飞旋补法。余穴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5~1寸),捻转半圆周,提插0.5cm,平补平泻,每日1次。

治疗经过:初诊时患者左下肢痛剧,活动受限,夜间得服4片消炎痛方能入眠,经上法治疗6次后,其下肢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基本已不受限制,停用止痛药后,夜间尚有轻微疼痛,下肢拘急症状消失。查脉弦,舌质淡红。

结果:治疗12次后,症状全部消除,嘱注意保养,半年内忌过于负重和避寒湿而愈,2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分析:此患者汗后,腠理疏松,衣里冷湿,更兼贪凉淋浴,风寒湿之邪乘机侵入,杂合为痹,寒气为胜而成痛痹之证,所以用风池、大椎、三阴交急去其邪,配合局部取穴,疏通经络,患者年轻,治疗及时,针灸两周则邪去痛除而愈。治疗后,嘱其避过劳重负,充分体现了中医注意医养并重的丰富经验。

三、郁证

(一)诊治经验

1.重用奇经穴

郁证属于情志失常一类的疾病,是神明错乱的表现,脑为神明之府,故神不为脑主则乱也。程莘农强调,奇经八脉与郁证的关系比较大。

第一,有多条经脉与脑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如《难经》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除督脉外,阳、阴与脑都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如《难经》载:“阳脉者,起于外踝之上,入风池。”《灵枢·寒热病》曰:“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阳,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又如阴脉上面入目内眦,“和太阳、阳脉相会,再相并上行至脑”,阳维脉,其脉气发于足太阳金门,上沿大腿外侧,抵少腹沿胁上达肩胛骨向上分布于耳的后方,“到风府穴入脑”。

第二,奇经除与脑联系外,还与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联系。如《奇经八脉考》云:“任脉……会手太阴、少阴、足阳明于中脘。”由此可见,任脉与手少阴心经相联系;任脉、冲脉、带脉也与足厥阴肝经有联系。而心主神明,肝主疏泄,共同调节着神志、情志活动。因此,奇经与人体情志活动息息相关。

由于奇经八脉与脑、心、肝的联系,所以在病理状态下则出现“癫狂”“神志恍惚”“不寐”等,如督脉情志、神志异常的表现有“大人癫痫,小儿风痫”“厥”及“其人皆苦恍惚狂疑”。又如,阴维、阳维阴阳失调则出现“怅然失态”;阴、阳失调可见“不寐”“狂走”“嗜睡”“癫痫”等神志异常的表现。

由此可见,精神、情志异常的病变,也是奇经八脉功能失调的表现之一。奇经八脉不仅主神志病,而且其腧穴也主治神志异常疾病。如《普济方》说:“治狂走喜怒悲泣,穴巨阙。”《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说:“水沟治失笑无时,癫痫狂语,不识尊卑,乍喜乍哭。”《千金翼方》曰:“狂痫不识人,癫病风乱,灸百会九壮。”

鉴于对奇经八脉病候和施治特点的认识,基于奇经八脉与脑、心、肝的经脉联系比较密切,在生理病理上与神经活动有关。对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程莘农重视奇经穴的应用,以奇经八脉穴为主,再根据抑郁症辨证的不同证型,配合其他经脉腧穴。

2.常用处方及分析

奇经八脉主穴:督脉取神庭透百会,大椎透身柱;任脉取膻中透巨阙;阳维与足少阳交会穴风池(双侧);八脉交会穴内关。

方义:督脉为“阳脉之海”,入络于脑,主宰精神、情志活动,督脉之神庭、百会、大椎、身柱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是古今治疗癫狂、痫证及郁证的有效穴。风池为阳维与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阳维入络脑,阳维不利可见“其人惊而怅然失志”,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肝主疏泄及情志活动,故针风池可安脑益神。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与冲脉交会穴,以和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心烦、食欲减退等。取任脉之膻中、巨阙,膻中为气之会,针之以行气开郁,巨阙为心之募穴,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取之有宁心镇静安神之功。任督配穴,以调整阴阳,阴阳平衡,精神乃治。

3.辨证取穴

肝郁脾虚: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血海,以疏肝理气,和胃健脾。

气滞血瘀:加合谷、太冲、血海,以行气活血化瘀。

心脾两虚:加神门、大陵、三阴交、足三里,以补益气血,安神定志。

脾肾阳虚:加太溪、太白、足三里、三阴交,取肾经、脾经之原穴以补脾肾之阳,足三里、三阴交以健脾利湿。

(二)临床研究

杨秀娟在程莘农指导下,应用上述针刺方法,开展了针刺八脉穴为主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将41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20例,阿米替林组21例。在观察前停服抗抑郁药两周。针刺组经治疗显愈率50%,总有效率90%,阿米替林组总有效率为95.2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针刺组取得了与阿米替林近似的疗效,且无副作用。并认为针刺能够降低Hamilton抑郁量表总分,针刺能够使患者脑电波EP2导联的慢波功率降低,快α波功率增高,从而有效治疗郁证。

(三)治验举例

宋某,女,47岁。

主诉:经常烦躁不休、易怒2个月。

现病史:患者为一名下岗工人,自下岗后情绪即不稳定,烦躁易怒,多疑、善惊,且病情与情绪关系密切,西医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定位体征,故求助中医。问诊得知患者睡眠不好,且伴有心悸、五心烦热等症,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郁证,阴血不足。

治法:养血疏肝,宁心安神。

取穴:整体三才取穴:天才百会、风池,人才膻中,地才内关、三阴交。

辨证取穴:神庭、巨阙、神门、太冲。

手法:神庭向百会方向透刺(0.5~0.8寸)。膻中向巨阙方向透刺(0.5~0.8寸)。三阴交: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5~0.8寸),捻转小半圆周,提插0.15cm,飞旋补法。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余穴: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3~0.5寸),捻转半圆周,提插0.5cm,平补平泻。

结果:治疗1次,1周内无烦躁易怒现象,又巩固治疗4次,症状完全消失。

分析:患者适逢下岗,忧思过度,情志不畅,以致阴血暗耗,不能奉养心神而出现神志异常。肝主疏泄气机,忧思暗耗阴血,故用疏肝养血,使心有所养而宁心安神。百会、神庭镇静安神,巨阙为心之募穴,神门为心之原穴,两穴配伍可养心血而安心神;三阴交通调肝、脾、肾,助前两穴养血、宁心、安神;太冲为肝之原穴,以疏肝理气,散结开郁。

四、胃脘痛

(一)诊治经验

1.病位在胃,病机关联肝脾

程莘农认为,胃脘痛发病部位虽在于胃,但其病变机制却与肝、脾、肺密切相关。因脾与胃互为表里,胃主受纳及消化食物,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二者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运化和吸收的过程。其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气逆气滞,滞下不通,胃痛即作。肝主疏泄,助脾胃健运,若肝失疏泄则脾运失健,胃失和降,或脾胃失于纳化,脾土积滞,肝木郁结而呈土滞木郁之候,可见胸胁胀痛、嗳气、泛酸、纳差等症。

2.明虚实,补泻兼施

程莘农指出,胃脘痛多非一日之病,其发病往往有较长的过程,其间由于酸辣辛腻等食物的不断刺激,以及不良情绪的影响而使病情反复发作,日久则正气亏虚,故患者多伴有神疲乏力,甚或气短,纳差,腹胀,脉弱无力或口干鼻燥,胁痛隐隐,按之痛感或有灼热感,便干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脾胃气虚或阴虚证的表现。所以治疗胃脘痛时,既要注重调理气机,又要适宜补益脾胃。

3.常用处方

基本处方: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脾俞、胃俞。

方义: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会,也是任脉与手太阳、少阳、足阳明经的交会穴,具有调理中焦、升清降浊的功效,治疗胃痛、呕吐、吞酸、腹胀等。足三里是足阳明经的合穴,合治内腑,“主逆气而泻”“肚腹三里留”,故可通降胃气,是脾胃病的要穴,主治呕吐、胃痛、噎膈、腹胀、纳差等。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手厥阴经脉下膈络三焦,阴维脉主一身之里,其是动所生病中有“苦心痛”;内关有宣通上下两焦气机的作用,解心郁,清胸胁热,不仅可治疗心痛、心悸,更可治疗胃痛、呕吐等胃病。公孙也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主治胃痛、呕吐等,内关与公孙同用,可治疗胃心胸等方面的疾病。脾俞、胃俞分别为脾胃的背俞穴,可健脾和胃,降逆止痛。胃俞与中脘同用,属俞募配穴,治疗胃脘痛具有良好效果。

4.辨证加减

肝胃不和:加阳陵泉、太冲。太冲为肝之原穴,可调理肝之病变,清肝和胃;阳陵泉为八会穴之一,是胆的下合穴,合治胆腑病,可泻胆腑上逆之气,主治胁痛、口苦、呕吐等胆经病变。

胆胃郁热:加用内庭。内庭为足阳明之所溜荥穴,荥主热病,可清胃腑之热,大便干者,加天枢以降逆通腑。

脾胃虚弱:加关元、气海。关元是任脉与三阴经的交会穴,小肠募穴,与气海同为保健要穴。二穴与中脘可加灸。

胃阴不足:选三阴交,其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可调理一身之阴液正常输布。

胃络瘀阻:加膈俞、血海有活血化瘀之用,故可治。

(二)临床研究

黄涛在程莘农指导下,观察上述针刺方法治疗胃脘痛的疗效,随机观察了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选穴以足三里、阳陵泉、中脘、脾俞、胃俞、内关、公孙为主,辨证施治,随证配伍,与药物多潘立酮、胃宁合剂对照: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二组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症状改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个别症状如恶心呕吐、呃逆、纳差、反酸等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辨证分型中以肝胃不和及胆胃郁热型最常见,但治疗组对各个证型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二组对胃液pH值的改变、胆汁反流的减少、胃蠕动的增强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三)治验举例

王某,男,65岁。

主诉:上腹部不适2月余。

现病史:2个月来渐觉上腹部不适,胀痛,无明显规律,伴反酸,呕吐,有呕出胆汁样物病史。呃逆频,纳食可,大便常,小便黄。嗜烟,每日40支,酒少许。舌质暗红,苔黄厚,脉弦滑。检查中脘处有压痛。西医检查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诊断:中医胃脘痛,呕胆(肝胃郁热)。

治法:疏肝泄热,健脾和胃。

取穴:俞募配穴:胃俞、中脘。

八脉交会穴:内关、公孙。

辨证取穴: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内庭、脾俞、膈俞。

手法:各穴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3~0.8寸)振颤催气,捻转半圆周,提插0.5cm,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减轻,续1个疗程,隔日治疗1次,1个月后复查,患者反酸症状消失,微有上腹不适,偶有恶心、呃逆,未再呕吐,纳食二便常。

分析:足三里、中脘、内关、公孙、脾俞以调和胃气,和胃以止痛;太冲、阳陵泉疏泄肝气,内庭泻胃火,膈俞既可止呃逆,又可调气养血;足三里与阳陵泉为胃胆二经合穴,合治内腑;内关与公孙属八脉交会穴,主胃心胸病;中脘与胃俞是俞募配穴,有调理脏腑功能;这几组穴位与太冲、内庭、膈俞共用,体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五、耳聋

(一)诊治经验

1.首分虚实,强调镇静安神

程莘农认为,耳聋的发生多因肾虚,肾虚是本,风火痰瘀是标,根本病机虽在肾,但与肝胆有密切关系。耳聋分虚实两类,实证主要为肝胆火旺,闭阻清窍;虚证为肝肾阴虚,精不上承,髓海不足,窍失其养,窍闭不开。实证宜镇静安神,启闭开窍,清肝泻火,活血通络,多取听宫、翳风、液门、侠溪、太冲、外关、行间、足临泣,利胆疏肝,开闭通窍,刺宜泻法。虚证多责之于肾,宜镇静安神,启闭开窍,滋补肝肾,养脑益髓,取肾经腧穴为主,并随症酌加上穴,益肾复聪,刺宜补法。

程莘农指出,情志失调是导致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情志活动对耳聋的发展转归及预后有明显影响。现代医学证明,精神情志失调则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黏稠度增加,易致聋。故治疗耳聋要镇静安神,多取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穴位,当首推百会和神庭。

《针灸资生经》载:“百会治无心力,妄前失后,凡思虑过多,心下怔忡或自悲感慨,必灸百会。”又曰:“神庭居处为庭,脑为元神之府,穴当颠顶之上,为神所居处,针之,具有镇静安神之意义,故名神庭。”又曰:“凡治有关神识之证,皆可取此。”《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神庭穴可治“目闭耳聋,或烦闷恍惚,喜怒无常”,《太平圣惠方》《西方子明堂灸经》《普济方》《针灸聚英》《医学入门》《针灸逢源》均记载神庭穴可治“惊悸,不得安寝”,提示神庭穴亦有镇静安神之功效。

2.一窍开百窍开,重在启闭开窍

耳为九窍之一,耳聋的发病机制中重要一点为窍闭不开。根据程莘农提出的“一窍开百窍开”“窍闭不开取百会”的理论,治疗五官疾病时,重视百会穴的应用,窍闭不开选百会。百会穴又称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认为百会为督脉、足太阳之会,具有平肝息风、升阳固脱、醒脑开窍之效。程莘农认为,神经性耳聋,特别是老年性的神经性耳聋与椎动脉供血不足有相关性,百会可改善椎动脉供血状况,并有助于损坏神经元的恢复。

百会依据其补泻手法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作用。实证用泻法,即百会向后斜刺,配以捻转泻法,可启闭开窍,清肝泻火,活血通络;虚证用补法,即百会向前斜刺,配以捻转补法,可启闭开窍,滋补肝肾,益髓养脑。神庭穴亦为督脉之要穴,为神所出入之处,亦有醒神开窍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二穴能改善脑部血液的微循环。百会、神庭二穴本身也可治聋,所以在治疗耳聋中要强调百会、神庭的作用,以提高耳聋的临床疗效。

3.常用处方

主穴:百会、神庭、听宫、翳风。

实证:外关、行间、足临泣。

虚证:太溪、太冲。

方义:如上所述,百会、神庭共用,可起到镇静安神、启闭开窍、通经活络之功效,在治疗耳聋中起到重要作用。听宫为手太阳小肠经穴,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穴,小肠经及三焦经的循行皆通过耳的前后,取此二穴,有疏通耳部经气的作用,属局部取穴。《针灸聚英》《百症赋》《十四经要穴主治歌》《玉龙歌》中均言此二穴可以治聋。故不论虚证、实证,取听宫、翳风均能宣通耳部经气。手法上,平补平泻,不宜捻转,不宜提插,以免耳部出血。

对于实证,可加外关、足临泣、行间。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络穴,通阳维脉;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所注为“输”的腧穴,通于带脉,二穴均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针泻此二穴,属上下循经取穴,可通畅少阳经气,清宣少阳经的热邪,以达通利耳窍之功。行间为足厥阴之脉所溜为荥的荥火穴,是肝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荥主身热”,取泻本穴,可清泻肝胆之火,取“病在上,取之下”和“盛则泻之”之意。诸穴共用,可起到镇静安神,启闭开窍,清泻肝胆之火,宣通耳部之经气,活血通络的作用,则耳聋复聪,耳鸣自止,诸症悉平。

对于虚证,可加太溪、太冲,针用补法。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原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补此二穴,可起到滋补肝肾之功。与百会、神庭、听宫、翳风穴共用,可起到镇静安神,启闭开窍,养脑益髓,滋补肝肾,通耳部之经气的作用。

(二)临床研究

严华观察针刺百会、神庭、听宫、翳风为主穴辨证加减治疗耳聋的疗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两组,百会、神庭针刺观察组30例,无百会、神庭针刺对照组30例,经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0例,占33.33%,有效15例,占50%,无效5例,占16.67%,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显效3例,占10%,有效11例,占36.67%,无效16例,占53.33%,总有效率46.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不寐、口干、耳鸣、烦躁、头痛、眩晕等症状的改善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提示针刺百会、神庭对精神神经系统的症状改善有更显著的优越性。

(三)治验举例

刘某,男,65岁。

主诉:左侧耳鸣1周。

现病史:患者于1周前因生气致左侧耳鸣,声音尖细,按之不减,时轻时重,缠绵不绝,伴口干烦躁,经西医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服药暂无明显效果。平素脾气急躁易怒,血压偏高,服药控制较为平稳,但睡眠浅且易醒。舌瘦暗红,中后有细小裂纹,脉弦细略数。

诊断:耳鸣,肝肾阴虚、肝胆火旺。

治法:以清肝泻火为主,辅以滋阴降火。

取穴:循经取穴:翳风、听宫。

辨证取穴:百会、神庭、行间、太溪。

经验用穴:耳尖放血。

刺法:百会,实证,向后斜刺,配以捻转泻法,即捻转一圆周,提插1.5cm。神庭向后斜刺(0.3~0.5寸),捻转泻法。听宫、翳风,张口取穴,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5~0.8寸),振颤催气,飞旋泻法。行间,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3~0.5寸),振颤催气,飞旋泻法。太溪,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5~0.8寸),振颤催气,捻转小半圆周,提插0.15cm,飞旋补法。听宫、翳风为患侧取穴。四肢部穴位为双侧取穴。

耳尖放血:先用手按摩耳郭,使耳尖充血:耳尖和三棱针常规消毒,折起耳郭,用三棱针迅速在耳尖点刺,然后医者用手(事先消毒)挤压耳尖使出血,边挤边用酒精湿棉球擦拭,出8~10滴血即可,再用干棉球压迫止血。

结果:治疗3次,耳鸣程度减轻,仍时断时续,但血压正常,寐安。治疗8次,耳鸣完全消失,唯余左耳轻微鼓胀感,患者未再坚持治疗。

分析:患者体虚在先,暴怒在后,故肝胆火旺、上扰耳窍为标,肝肾阴虚、耳窍失养为本,应为虚实夹杂之证。急以治标,以清肝泻火为主,以滋阴降火为辅。

六、气瘿

(一)诊治经验

1.虚实夹杂,平补平泻

虽然气瘿的临床辨证以阴虚火旺、痰气互结、气阴两虚多见,而根源在于肝郁气滞,或气滞化火伤阴,或气滞痰凝、痰气互结,若理气则肝气得舒,气郁得解则火旺自清,凝痰得化,而运行有权则阴虚可滋。因此,程莘农认为本病主要病因为肝气郁滞,为手少阳三焦经主气所生病,泻则气虚,故不主泻,故以理气之平补平泻为宜。

2.重用八脉交会穴同气配穴法

程莘农治疗本病多应用八脉交会穴的同气配穴法——外关配足临泣,并以此为主方。外关、足临泣通过手、足少阳经与阳维脉、带脉会于肩、上颈项,达目外毗,故可治疗颈肿眼突,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手少阳三焦与手厥阴心包经互为表里,故也可治疗心包经的病症,如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中消谷善饥伴形体消瘦,以肝郁化火导致肝胃火旺而形成甲亢;而甲亢因内分泌失调使代谢亢盛,更见形体消瘦,恶性循环下本病逐成气阴两虚证,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的输木穴,肝胆互为表里,针刺足临泣穴可疏肝利胆,肝胆之气得舒,俨然釜底抽薪,甲亢得以缓解,脾胃乃得养息,故针刺足临泣穴可调节脾胃功能。

3.辨证取穴

痰气互结:外关、足临泣,加丰隆、膻中。

阴虚火旺:外关、足临泣,加行间、太溪。

气阴两虚:外关、足临泣,加关元、三阴交。

4.按症加减

颈粗瘿肿:外关、足临泣,加刺瘿肿局部,注意避开血管。

眼突:外关、足临泣,加刺睛明、风池、四白、鱼腰。

多食易饥:外关、足临泣,加内庭。

便秘:外关、足临泣,加丰隆。

手颤:外关、足临泣,加手三里。

(二)临床研究

方策对程莘农针刺八脉交会穴为主治疗甲亢做了60例较系统的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病人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针刺八脉交会穴为主,对照组口服他巴唑(甲巯咪唑,下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和76.7%;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3.3%和80%,经统计学处理P>0.0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急躁、畏热症状改善方面,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两组在多汗、甲亢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针刺组改善急躁、畏热、多汗、甲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针刺对精神神经系统的症状改善有更显著的作用。另外,针灸治疗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所以无服用西药所产生的诸多副作用,以及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之虞;而针刺远期疗效也多有临床研究报道可取得优于或同于服西药治疗的疗效。

(三)治验举例

付某,男,62岁。

主诉:颈肿、心慌、汗出伴吞咽困难5个月。

病史和表现:心慌,汗出多,身体消瘦,口干,易饥,乏力,吞咽困难,大便日4次以上,睡眠差,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西医检查诊断为甲亢。

诊断:瘿病,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取穴:胸腹部三才取穴:天才取天突,人才取中脘,地才取关元。

辨证取穴:外关、足临泣、三阴交、足三里。

刺法:天突:三才针法斜刺人才(0.3~0.5寸)。外关、足临泣: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3~0.5寸),振颤催气,捻转一圆周,提插1.5cm,飞旋泻法。中脘、关元: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3~0.5寸),振颤催气,捻转小半圆周,提插0.1cm,飞旋补法。三阴交、足三里: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5~0.8寸),振颤催气,捻转小半圆周,提插0.15cm,飞旋补法。

结果:上述方法取穴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坚持治疗4个疗程后痊愈,半年后因他病来诊,未复发。

分析:针刺外关、足临泣可疏肝解郁、化瘀、豁痰,以达到消瘿除肿、标本兼治的作用;瘿肿结于喉部,故取天突以疏通局部经气、降气化痰消瘿;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健运脾胃、化痰消瘿;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可治心包经的病症,如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

七、膝关节痛

(一)诊治经验

1.扶正驱邪,从瘀论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其内因为肝、肾、脾等脏腑功能虚弱,如肝肾亏虚、筋脉失养,脾不健运、湿邪内生;其外因为风、寒、湿之邪杂至,合而为痹,或外伤劳损,损伤筋骨,气滞血瘀等。程莘农指出病因病机与瘀血关系甚为密切。针灸治疗本病,临床上多偏于祛风寒湿、补益肝肾、健脾利湿等几个方面,从活血化瘀方面治疗的较少。程莘农指出,针灸治疗和中药治疗本病一样,其原则都离不开这几个方面,或治其标,或治其本;或以祛邪为要,或以补正为先,治疗上当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为首任。

2.常用处方

以活血化瘀为主,兼以随症加减,远道取穴和局部取穴相结合。取穴:风府、鱼际、曲池、血海、鹤顶、膝上两穴、犊鼻、阴陵泉、阳陵泉、膝关、足三里、太溪。兼以随症加减。

(二)临床研究

孔繁蕾根据程莘农的临床经验,并在程莘农的直接指导下,观察了从瘀论治骨关节炎的疗效,将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4人,采用刺络放血、火针及毫针等综合针灸方法治疗,病情重者每日1次,轻者隔日1次;对照组30人,均采用同一按摩手法治疗,隔日1次。针灸组治愈29例,好转5例,治愈率为85.29%,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都有较好的疗效,且疗效相近。但是,针灸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评定,有显著差别(P<0.01),表明针灸显著地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体征,特别是对疼痛、压痛点、肿胀、上下台阶、单腿下蹲试验、研磨试验等改善最为显著(P<0.01),对步态、屈曲挛缩等有改善,但较缓慢(P<0.05),而对畸形改善不明显(P>0.05)。他们认为针灸治疗在急性止痛及止关节缝内的疼痛、定点痛、刺痛等方面优于手法治疗,尤其对寒证明显者疗效更佳;按摩手法治疗对关节周围疼痛及有关的韧带、肌肉等疼痛优于针灸治疗,尤其对畏针和小儿气血亏虚者更适宜。

(三)治验举例

高某,女,42岁。

主诉:双膝关节疼痛,伴有活动功能障碍2年,加重2周。

病史和表现:患者2年前受凉后开始出现关节疼痛,活动不如以前灵活,未做系统治疗。近2周复感风寒疼痛加重,右膝关节步行数小时疼痛,左膝关节过度活动后疼痛,夜间有时厉害,蹲起困难,上下台阶不便,走路时关节偶有摩擦音,双膝关节怕冷恶风,遇寒则甚。曾自服芬必得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现膝关节仍疼痛,活动不利,遂来就诊。无明显外伤史。舌质暗红,脉弦。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诊断:痹证,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止痛。

取穴:局部压痛取穴:犊鼻、血海、足三里、委中、阿是穴。

辨证取穴:阳陵泉、昆仑、悬钟、太溪。

经验用穴:风府、鱼际。

刺法:对委中和腘窝中较粗静脉血管采用刺络放血;犊鼻穴要求用2寸毫针,刺入髌下关节腔内,患者针感强烈;鱼际穴要求小幅度捻转1分钟,患者局部有较强发胀感;蹲起困难患者可边行针边做蹲起运动,留针15~20分钟。余穴三才针法直刺地才(0.8~1.2寸),振颤催气,捻转一圆周,提插1.5cm,飞旋泻法。

结果:治疗5次后,疼痛基本消失,蹲起轻松,下台阶可,上台阶稍差。治疗8次时,患者自诉“有种力把膝往里拉”。共治疗12次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分析:患者怕冷恶风,遇寒则甚,可见证属风寒痹阻。风府为治风要穴,取其祛风通络之用,鱼际祛周身之恶风寒;用血海之活血、养血之功,取血行风自灭之意;足三里健运脾胃而化湿;取阳陵泉、委中舒筋活络,亦取阳陵泉强健腰膝之用;取善治下肢痿痹、足缓难行之效穴昆仑、悬钟;配用阿是穴以祛邪活络、舒筋止痛。

八、消渴

(一)诊治经验

1.强调气阴两虚,不忘热瘀

程莘农认为,消渴虽涉及五脏六腑,而五脏之中以肺、脾、肾三脏为主,尤以肾为关键,其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主要病邪为热瘀,在选穴上以益阴清热补气为治疗大法。

2.常用处方

基本处方:肾俞、关元、太溪、然谷、三阴交、胃脘下俞、肺俞、承浆。

方义:肾俞、关元、太溪、然谷、三阴交共奏补肾、滋阴、清热之功。消渴病以肾阴虚为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属水脏,为阴之本。肾阴亏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而见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阴虚阳盛,肾失开阖,固摄无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泻随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多甜味或混浊如脂膏,因此在治疗上以补肾阴为先。遵照《医贯》的观点曰:“治消渴证,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

肾俞为肾之背俞穴,补肾之主穴。清代《针灸集成》曰:“肾虚消渴取然谷、肾俞、腰俞。”然谷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荥穴,配五行属火,“荥主身热”,然谷合以三阴交等穴以“益阴清热”。《针灸甲乙经·卷十一·五气溢发消渴黄疸第六》曰:“消渴黄疸,足一寒一热,舌纵烦渴,然谷主之。”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既可益阴又可补阳,阴虚者补之可益阴,合然谷以养阴清热。关元是足太阴、少阴、厥阴及任脉之交会穴,可补肝、脾、肾三脏,合以肾俞、太溪、然谷、三阴交以培补肾阴,补益元气。关元还为小肠募穴,具有调节小肠功能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具有分清泌浊、通调二便功能,故补关元,以强小肠通利小便,分清泌浊之功。《针灸甲乙经·卷十一·五气溢发消渴黄疸第六》曰:“消渴小便数……以指按取关元一处。”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消渴之证,阴虚为本,针刺此穴,可调节三阴经之经气,起到补虚益阴之作用。胃脘下俞,位于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备急千金要方》载:“消渴,咽喉干,灸胃脘下俞。”胃脘下俞,又称胰俞,乃经外奇穴,为治疗消渴病的专用穴。消渴病常因肺阴不足,虚热内生,耗灼肺金,则常有口干口渴之主症,故取肺俞合以滋阴之穴,以补肺阴,布津上承,生津止渴。承浆为任脉之穴,任脉为阴脉之海,程莘农常取承浆治口干口渴之症,如《针灸甲乙经·卷十一·五气溢发消渴黄疸第六》曰:“消渴嗜饮,承浆主之。”以上诸穴共奏补肾气、滋肾阴、生津止渴之功。

3.按症加减

血瘀:取膈俞及血海以活血化瘀。

骨蒸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取心经阴郄穴,阴郄以调阴清热,以治骨蒸盗汗。

视力模糊:多配以邻近腧穴,取风池、四白、太阳。

胸闷心痛:可取气会膻中及内关,以宽胸理气。

半身不遂:配以百会、风池及患侧肩髃、外关、环跳、阳陵泉、太冲。

手足麻木:多局部取八邪、八风以活血通络。

血压高:配涌泉、太冲、合谷、曲池,以滋阴平肝,降血压。

(二)临床研究

黄明仁采用临床对照的研究方法,系统观察了上述方法治疗6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30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系统治疗后,显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83.30%,与玉泉丸中药对照组的结果相当。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针刺治疗糖尿病不仅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使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显著下降,血浆胰岛素显著提高。

(三)治验举例

张某,女,45岁。

主诉:口渴10个月。

病史:患糖尿病1年多,空腹血糖11.00mmol/L。现心悸、饥饿感、乏力、自汗、尿糖(++++),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消渴,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通调三焦。

取穴:整体三才取穴:天才取承浆,人才取关元、气海,地才取三阴交。

辨证取穴:肺俞、肾俞、然谷、太溪、阴郄。

刺法:承浆: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3~0.5寸),捻转半圆周,提插0.5cm,平补平泻。关元、气海、肺俞、肾俞、阴郄: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3~0.5寸),捻转小半圆周,提插0.1cm,飞旋补法。然谷、太溪、三阴交:三才针法直刺人才(0.5~0.8寸),振颤催气,捻转小半圆周,提插0.2cm,飞旋补法。

结果:治疗3个疗程,患者空腹血糖降至6.5mmol/L,餐后血糖降至10.8mmol/L,大便恢复正常,心烦有所减轻;后又连续治疗5次,空腹血糖降至6.1mmol/L,餐后血糖降至8.9mmol/L,饮食有所减少,后患者加服降糖药,之后未坚持治疗。

分析:糖尿病因肺燥、胃热、肾虚所致,故取肺俞以清热润肺、承浆生津止渴;取阴郄、三阴交清胃泻火、和中养阴;取肾俞、太溪以益肾滋阴、增液润燥;取然谷导赤清心,关元、气海益肾固本。诸穴合用,共奏生津滋阴、清热润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