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从我做起(1)
假设不能从自己开始
如果他愿意改变的话,我们就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了;如果他没有把事情搞砸,我们就不用受这个罪了;要不是他挑起事端,怎么会弄到这个地步……
实际上,良好沟通的第一定律就是从自己开始,如果你还没有调整好自己,就很难把对话进行好。当沟通进入到关键阶段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求你习惯的模式——争吵、冷战、控制等。
两个小姑娘和爸爸在游乐场玩了整整一个上午,回到她们的旅馆房间,两人快速冲进了厕所。孩子们都喝了不少水,所以现在她们都快憋不住了。
但马桶只有一个,必须得有一个人做出让步,两个小女孩之间很快就爆发了战争。“事态紧急”的两个孩子开始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大吵起来,甚至发展到互相推搡和叫骂。
几分钟后,姐姐把爸爸拉了进来。
“爸爸,是我先进来的!”
“我知道,但是我比你着急!”
“你怎么知道比我急?你又不是我的膀胱。今天出门之前我就没有小便!”
“你是个自私鬼!”
……
爸爸的到来并没有给问题带来转机,因为爸爸根本就没管,他说:“孩子们,很抱歉,我不能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你们可以在卫生间里自己决定谁先用谁后用,但是不准打架。”
于是,两个坐卧不安的小女孩开始了她们之间的沟通。她们的爸爸在外面看了一下表,因为他想知道两个孩子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沟通好。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在外面没有听到激烈的争吵,但能听到她们在彼此嘲讽。20分钟后,终于传来了第一次冲水的声音,接着一个孩子走了出来。一分钟后,第二次冲水的声音也响了,另一个孩子也走了出来。
看到两个孩子出来,爸爸问道:“嗨,两个小鬼,你们知道在你们相互争论的这二十多分钟里,能够去多少次厕所吗?”
两个孩子显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她们很快就得出了答案。
“我们可以上很多次,可是这不能怨我,谁叫她那么不讲理呢?”
“她应该等我的,但她不仅不等我,还骂我……”
……
别以为这不过是个笑话,实际上我们和这两个孩子的行为常常没有什么分别。当面对失败的沟通时,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责备别人。仔细想一想,你是不是常常这么想:如果他愿意改变的话,我们就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了;如果他没有把事情搞砸,我们就不用受这个罪了;要不是他挑起事端,怎么会弄到这个地步……
对于生活中的种种冲突和不快,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个无辜的旁观者,但实际的情况是,事情的失败很难与我们毫无瓜葛,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责任。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味指责别人。那些懂得沟通的人就早已了解了这个基本事实,他们认为良好的沟通一定要“从我开始”,他们明白一个事实:虽然与自己沟通的人也需要改进,但是不论自己使出什么招数去激励、刺激,最终改变的其实只有我们自己。
所以,在面对一个失败的沟通时,别总是将火辣辣的目光盯在别人身上,要知道,和我们在过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起工作或生活的人不会少于几千名,他们都需要某些改变,但这需要努力,你别指望有什么灵丹妙药让他们一下就改头换面了。相反,你需要好好看看你自己。
专注于你的目的
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会丢掉那匹。聪明的人会把分散精力的事情置之度外……
如果你问一问身边的朋友,有没有人话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了,他们中十之八九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然,你也一样有过。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说的问题,假如你连自己沟通的目的都忘记了,那还有什么理由让沟通成功呢?
不过,事情没有绝对,对于沟通高手来说,即使在特殊情况下,他们还是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目的。
格里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他一直希望能够降低公司成本,为此他付出了很多汗水,但收效甚微。于是,他召集了公司的高层会议,希望大家能够群策群力,想一想为什么没能削减开支。
在会上,他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鼓励大家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接着,一位部门经理犹豫着站了起来,神色紧张地问格里他是否可以问一个让他不好说出口的问题,那感觉就如同他要给格里加上一条莫须有的罪名一样。这位战战兢兢的部门经理终于开口说:
“格里,这半年来,你一直让大家削减开销,可是……你自己就有两间办公室,而且,据说里面的家具都要十来万。我想很多人不配合,难道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格里一下子僵住了,他显然没有想到会有人揭自己的短。接下来会怎样呢?尴尬的格里一下子想到了很多:自己是节俭的倡导者,但却有人说自己铺张浪费;自己倡导坦诚,但此时有人借此攻击自己。
如果你是格里,你会怎么做呢?或许你会自作聪明地说:
“对不起,我觉得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并不是我的新办公室。”
这样一来,你就结结实实地中弹了。因为你在试图为自己辩护,从而也摧毁了这次谈话中你一直强调的坦诚直率的做法。
还好,格里不是一般人,他没有愤怒地为自己辩护,尽管他刚才十分惊讶、尴尬,甚至有点沮丧和愤怒,但他很快做了个深呼吸,并问了自己几个问题——我在这儿到底想要干什么?是澄清自己吗?不是。是要首先维护自己的形象吗?不是。我的目的是什么?是让这里的每一位都能支持削减开支,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于是,格里说道:
“非常高兴你能够提出这个事情,这给了我一个机会来和大家讨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接下来,格里首先告诉大家,第二间办公室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有80%的位置都在供市场部的人使用,至于办公室里的家具,他很诚恳地说自己确实不知道花费了多少,所以他在散会后会马上派人核查……
毫无疑问,在格里这样坦诚的态度下,会议进行得很顺利,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格里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此次沟通的目的,他没有被他人横冲过来的令他感到不舒服的话语而扰乱。
当然,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像格里这样的了不起的人物也得学着控制自己,让自己所有的沟通方式(包括语言、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心理活动等)都运行在正常的轨道上。要做到这一点,你就要学会从沟通中跳出来,尤其是在遇到类似格里的遭遇时,你要能像个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问自己:
我在做什么?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旦你发现自己心里的渴望已经偏离了你最初的目的时,就可以清楚地辨认出自己的盲点并摆脱它的控制了。这时,你就能够告诉自己:
我其实是想找一个我们都喜欢的度假地,而不是一定要战胜她。
我的目的是让他知道我有多爱他,而不是炫耀我的口才多么好。
我希望的是老板能够知道我的努力,而不是责备老板不通人情。
你可能会问,这样的问句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答案是绝对有。首先,在你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北斗星”,因为我们总是会遇到许多因素诱导我们偏离原来的方向,比如有人故意要挑起争吵,或者我们一直养成的争强好胜的习惯等,但当你这样问自己时,你的“北斗星”就会把你重新带回到原来的目标上。另外,这个问题还可以让你的生理功能受到一些影响:当你给自己的大脑一个复杂的、抽象的问题时,大脑就会做出自动反应,告诉你它只是在处理复杂的问题,而不是身体上的威胁;同时,更多的血液被调动到大脑帮助思考,而不是来到胳膊或大腿的肌肉上,这样就避免了打架的状况。
但如果要想始终专注于自己的目的,只有这些或许还显得有些空泛,你更需要知道到底哪些因素才是转移我们目标的元凶,这样当你遇到它们时才能够在第一时间给自己打预防针,告诫自己不要上它们的当。
一是求胜心理。
我们总是试图击败和我们有不同意见的人。于是,一场沟通很容易就成了一场争论。如果你觉得这个说法不可靠,那就想一想那两个为上厕所而争吵的孩子吧,一心求胜使得她们忘了自己是要上厕所,结果让自己的身体陷入更大的痛苦都在所不惜。
二是总是想报复。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这样想的,但怒发冲冠的一刻,我们就可能不再满足于“求胜”了,我们会不自觉或无意识地认为“伤害对方”能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满足。你也许会觉得这种说法不可靠,那么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格里,当那位部门经理当着众多下属让你下不来台时,你会不会想:
哼,我一心让大家坦诚交流,这个家伙却拿我开刀,真是该好好教训教训他。
接下来你就可能会说:
“真是没看出来,你还是个很敢说的家伙。你说得没错,不过这件事等下我和你单独谈谈。现在我们先来说说……”
结果,每个人都闭上了嘴,眼睛盯着地板。
事情会如此发展,最可能的原因还是我们在不断希望保持安全,因为我们对突然到来的冲突感到很不舒服,所以才选择了那些会让结果不怎么样的话语来试图消灭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可能性”。
如果你真正了解了我们的心理会有怎样的潜意识的思想,就可以在遇到突发的“不舒服”时提醒自己,不要被它们左右,而是要始终关注自己的目的。
拒绝“非A则B”的简单选择
“妈妈,我不想起床,还想再睡会儿。”
“不行,没时间了。”
“不嘛,就不起。”
“好,那我给你两个选择:
A.快点起来,我送你去幼儿园B.你自己在家……”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或为人母,或者你的身边有小孩子的话,就一定没少接触这种“非A则B”的游戏。比如,早晨起来,已经七点了,但孩子还是赖在床上不肯起来。于是,你走到他跟前,对他说:
“我上班快迟到了,你要么快点起床我送你去幼儿园,要么我把你自己锁在屋里,饿上一天。”
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都会乖乖地起床,因为他似乎别无选择。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孩子想要的,但他通常都会选择一个。你可能也为此不止一次地偷偷笑过,或者你会觉得孩子的想法总是那么简单。事实上,这样的傻事并不只有孩子才会做,你也可能做过,而且还不止一次两次。
梅拉已经年过六旬,在62年中教了30年的物理,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学校里辈分最高的学者,乃至政治家。所以,对于学校的一切事物,他认为自己有必要提出合理化建议,但实际的情况是,他虽然教了30年的课,但对教课之外的事情处理得并不怎么样。只有他自己对此一无所知。
上周,新学期的安排下发到每位教师手里,并通知大家举行一次有关课程安排的讨论会。会上,这位老教师情绪激动地指出了课程表的无数条算不上毛病的毛病,其他人或是耸耸肩,或是无奈地笑笑。此时,新来的英语教师尼曼站了起来,说:
“梅拉,您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课程的安排您没有责任吗?您把它说得这么一文不值,就是在贬低大家的智慧!”
“什么?你竟然这么说?!”
……
可以想见,一场战争就此爆发了。事后,有人问过尼曼,当时为什么要指出梅拉的不是。尼曼的回答是:
“我知道当时大家有多么的惊讶,但是我相信,我是唯一一个敢说出真相的人。如果我不说,那么就不会有人真的站出来告诉他,他有多么差劲,他也就会继续在很多问题上乱搭腔!”
听听,这是多么充分的理由!好像如果尼曼不说,这事情就没有解决的可能。此时的尼曼就觉得自己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和其他人一样,在心里嘀咕或嘲笑,任由这个老家伙在各种问题上胡乱搅和;要么挺身而出,直截了当告诉这个人他不能这么做,从而让学校的工作更加顺利。相比较而言,尼曼觉得自己更应该像个英雄一样毫不畏惧。
这种“非A则B”的简单选择不但常常会让我们坚持某种无效的甚至适得其反的策略,并为自己的攻击或是退却行为进行辩护。
其实,这是一种可怕的二分法思维方式。做出这种选择的人从来不想还会有第三种选择——一种不会带来不良后果的选择,比如一种既保持了自己的诚实和正直,同时也包含足够的尊重的方法。但习惯于“非A则B”的人,不仅会用二分法来想问题,还会为自己辩护:
“我也觉得很抱歉,但我是诚实的人,我必须制止那个家伙在会上胡说八道。这样当然不太好,但我想这么做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总之,这种方法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打破这种令我们陷入有害行为的错误逻辑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寻求两全其美的第三种方法,来突破“非A则B”的错误逻辑。当你发现自己即将陷入这个错误逻辑时,不妨给自己提出一个更难的问题,就是将A和B放到一起,让它们同时存在。然后,你可以分步完成。
再次关注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你能够很清醒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可以帮助你冷静下来,认真思考自己现在的行为是否有益。
明确自己最害怕的事情!
这一点是建立A与B同时存在的关键。
“我不想要那种情绪激动的毫无意义的谈话,这样对我毫无用处,还可能使事情更糟。”
“我如果一定要坚持我的诚实,那么可能会让他难堪,日后我们可能再也没有沟通的机会了。”
当你看到了你的错误逻辑所导致的错误结果后,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放弃它。
把两个问题放到一起!
现在,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害怕什么,那就要将这两个方面放到一起来考虑,这将会推动你去寻找比沉默或是爆发都更有创造性,也更有价值的第三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