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私奔地图:旅行岁月
说起李斯特,大家都知道,他是钢琴之王,而钢琴又是乐器之王,如果没有李斯特,钢琴未必会成为乐器之王,当今的钢琴家也不会有如此风光的地位。
首先,如今的钢琴独奏会就是由李斯特创立的。在他之前,钢琴主要作为管弦乐队的协奏乐器,或与交响乐队分享一场音乐会。而李斯特的钢琴独奏可模拟管弦乐,别的钢琴家弹的是钢琴,李斯特可以把钢琴弹成喷泉、鸟鸣、星辰、大海,弹成一种交响化的钢琴独奏。据说他可以把整部《幻想交响曲》用钢琴弹下来,效果不逊于任何管弦乐。李斯特受欢迎的程度让他不需要与人分享音乐会了,于是他以节省成本的“钢琴独奏会”独自逍遥巡演。如今每个钢琴家都开钢琴独奏音乐会,可以说,是李斯特让他们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晚年的李斯特无心栽柳地发展起了自己的钢琴学派。当年朋友们都觉得像他这个级别的钢琴家,花那么多时间教学生,实在太荒废了。但如今看来,这却是他意义最深远的事业。他的心血在一些天资卓越的学生身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培养了不少杰出的钢琴家,如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Antow Grigorevich Rubinstein),英国钢琴家、作曲家欧仁·达贝尔(Eugene Dabel)及葡萄牙、波兰、德国等地的钢琴名家,他们把李斯特的演奏法带至世界各地发扬光大,德奥、俄国、英法系等各种钢琴学派,追根溯源几乎都回归到了李斯特这个源头。像我们熟悉的阿劳就是李斯特的第二代学生;美国钢琴家范·克莱本(Van Cliburn)的母亲,也是李斯特的第二代学生,算起来克莱本是第三代了;德国女钢琴家埃利·奈伊(Elly Ney)曾跟随李斯特的学生学琴;据说李斯特的徒子徒孙们已经构成了半部20世纪现代钢琴史。也就是说,我们时代的钢琴家几乎都是用李斯特的方法弹钢琴的。如今初学钢琴的孩子们都弹《车尔尼钢琴练习曲》,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部练习曲曾教出过李斯特。
在音乐史上,没有一位钢琴家像李斯特一样,赢得如此广泛的社会知名度,成为一代传奇巨星。他非常幸运,遇上了最好的时代。在此之前,音乐家主要为宫廷和教会服务,难以走向公众。启蒙运动带来空前的思想大解放,法国大革命解放了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兴起,宫廷与教会的权力与影响力式微,这样的社会背景让音乐家们纷纷离开宫廷、教会和赞助人,成为独立音乐家,走向公共音乐厅,走向社会化,为公众谱曲和演奏,演艺明星随之而来。紧接着音乐风格改变了,独立之后的音乐家为了吸引更多听众走进音乐厅,他们竞相绽放、各显神通,纷纷制造轰动的舞台效果。李斯特就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
在贝多芬时代,钢琴已成为中产阶级最喜爱的乐器。那时没有唱片,没有播放器和音响,人们听完一场音乐会,意犹未尽,回家想回味一番,只能自己在钢琴上边弹边唱。钢琴可弹多声部音乐,可独奏、可伴奏,人们在家自娱自乐的主要方式也就是弹琴唱歌,于是产生了不少钢琴奏鸣曲、钢琴舞曲和钢琴版歌剧改编曲,李斯特就改编过七大本歌剧钢琴曲,贝多芬和勃拉姆斯也都得靠编写舞曲和改编曲谋生。
时代准备就绪,只等钢琴大神降临。这时候,李斯特来到了巴黎。那真是音乐家的黄金时代,他们是万众瞩目的娱乐明星,又是高贵的艺术家。划时代的钢琴之王李斯特,一人抵一个乐队,以钢琴制造了最疯狂最绚烂的梦想。
关于李斯特那颠覆音乐史的神奇演奏,如今已不复重现了。我们在当年的一些漫画里面还可以领略他兴奋若狂的神一般的魔力。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李斯特出场了,他在钢琴前坐下,奏响第一个和弦,先侧身微笑,看看台下的反应,之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浪漫飞舞的手势,陶醉的面容,傲慢挺拔的身姿,被灵感激动得微微颤抖的身体,上帝一般夹杂着痛苦与喜悦的表情。他倾听大自然,与百鸟对话,赞叹雪山大海,像浮士德一般痛苦求索。之后是命运的挣扎,来自地狱的火,远方的隆隆雷声……他让钢琴发出了管弦乐的音响,人们觉得地板在振动,心跟着他颤抖。巴黎的一位记者写道:音乐会之后我坐马车回家,一路上像白杨树一样瑟瑟发抖。著名女钢琴家克拉拉(Clara Schumann)说,这简直是一个神灵在演奏。
当时没有高保真立体声,没有摇滚乐队,人们哪里听过这样的狂奏。据说每一次李斯特弹完之后,不是台下有贵妇昏倒,就是他自己昏倒在朋友的怀中。
当然,这昏倒也是噱头和炒作。当年维持李斯特知名度的,除了传奇般的演奏,主要就是他的绯闻,那些数不清的爱慕他的女人们。无论是两百年前还是如今,八卦总是最吸引群众眼球。
在李斯特16岁那年,父亲得了胃炎,忽然间去世。临终时,他对李斯特说,我只为你和女人的事担心。那时候李斯特还不懂女人是怎么回事,但父亲一语成谶。
那个时候没有电影电视,没有娱乐业,人们晚上不是去沙龙,就是去看歌剧或李斯特。那时候的音乐巨星可比如今的郎朗李云迪们风光多了。青年时代的李斯特非常迷人,一头齐肩长发,脸色苍白,一双眼睛蓝得发绿,挺拔性感,不羁优雅。在青春最美好的9年里,他花天酒地,夜夜赶饭局,赴邀约,穿梭在各种造作的文艺沙龙。衣香鬓影间,各种爱箭秋波,各种巧言挑逗。有一位伯爵夫人曾对肖邦开玩笑:“如果我还年轻貌美,我的小肖邦,我会选你做夫君,选费迪南德·希勒(Ferdinand Hiller)做男友,选李斯特做我的情人。”据说“适合做情人”在当时不仅指他高富帅而且体贴女人,也暗指他在床上和舞台上一样火辣生猛。
李斯特的情人数目远远超过了学者们的不完全统计。其中有公开的长久的情人,有恋爱插曲,有崇拜他的钢琴女生,有一夜情,也有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据说这些情人中还有小仲马的“茶花女”玛格丽特·戈蒂埃。他擅长与女人周旋,同时交往数个女人也能轻松搞定,甚至有情妇持枪上门要与他同归于尽的,都被他哄得乖乖地垂泪缴械。最著名的一例,是与舞蹈家劳拉·蒙泰兹那一段闹得举国上下沸沸扬扬的绯闻。这个女人发起神经来,吓得李斯特只好吩咐酒店侍应生把她锁在酒店房间里12个小时,后来他赔偿了所有被砸坏的家具。
李斯特一辈子没有结婚,做了几名贵妇的情人,这让他后来一直遭人嘲笑。李斯特曾说,我从没有诱骗过年轻的女人。他诚实,也精分。他的公开情人几乎都是贵妇,都是具有崇高精神信念的知识女性,也都是能够镇得住他的刚烈女人。可时日一长,这些刚烈女人的折腾劲儿叫他没法消受,最后终得分手。李斯特有那么多情人,被他的女人们骂作“唐璜”、“好色之徒”,但他从来不是放荡冷酷的花花公子。他和莫扎特、贝多芬一样,渴望爱情,渴望激情之爱,女人是他们生生不息的生命渴望,他们的天才需要情欲来点燃。
李斯特第一次被彻底征服,是因为玛丽·德·阿古伯爵夫人。他们的故事说来话长,而且是跨时空绝恋,两人携手11年,一起浪迹了欧洲的半个版图。她是法国伯爵与德国银行家女儿的孩子,一位美貌的才女,会弹钢琴,在文学艺术方面也颇有造诣,年轻时嫁了比她大很多的德·阿古伯爵,婚姻不幸福。李斯特走进了她举办的沙龙,浪子唤起玛丽的母性,而玛丽的贵族气质与端庄美貌也让李斯特一见倾心,而且这个女人的一本正经,让他更有进攻的欲望。
李斯特想离开巴黎一阵子,希望他们的关系可以及时打住,没想到这一走激化了爱情。德·阿古伯爵夫人并非一个冲动的女人,但她有知识有理想,她意识到那个时代“高昂的激情”的价值。
这段情话,来自德·阿古的回忆录,现在看来多么像台词:
“您想对我说什么?您想走?”
“我们一起走。”弗朗茨以一种罕见的语调回答。
我沉默不语。我无法也不敢理解他。
“我们一起走。”他又重复一次。
这里省略了狂热、提心吊胆、大海、苍天、我的上帝一类字眼500字……8天之后,玛丽抛弃了丈夫和孩子,与李斯特一起离开了法国。
私奔,简直就是浪漫主义时代的至高理想。
1835年,玛丽跟随李斯特私奔到了瑞士,在莱蒙湖畔住了两年。离开了巴黎这个花花世界,那段日子李斯特非常高产,写出了日后的钢琴代表作《旅行岁月》。
《旅行岁月》是一部大型钢琴曲,一共有三集。第一集《瑞士》有九首,记录了他和玛丽一起游览的瑞士、日内瓦的美丽风光,还有他们在阿尔卑斯山区度过的幸福时光。第二集《意大利》,作于1838—1839年。那时候,玛丽生下了他们的长女,李斯特带全家人来到意大利的米兰,在科摩湖畔的贝尔拉乔过年,玛丽在那里又生下二女儿,就是后来与瓦格纳私奔的科西玛。30年之后,李斯特补遗了3首《威尼斯与拿波里》。《旅行岁月》的第三集没有标题,作于1877年,包含七曲,晚年的李斯特选材不再局限于旅行,更多表达内心之旅,有宗教气息的《葬礼进行曲》,也有描绘风景的《埃斯特庄园的喷泉》。
先来看《旅行岁月》第一集:瑞士游记。Première Année, Suisse S. 160,是在李斯特三年前写的钢琴曲集《旅行者札记》(Album d'un voyageur S.156)基础上修改而成,他把演奏技巧改得更人性化一些,曲调更深思熟虑。在19世纪还没人敢把李斯特这一套乐曲从头至尾弹一遍,因为技巧太难了,他们都啃不下来。
李斯特热爱文学,他喜欢在乐谱上摘录一些引文诗句。《旅行岁月》中的题记,大多来自作家拜伦和谢隆科尔(Étienne Pivert de Senancour)。在瑞士旅行他跟随拜伦和谢隆科尔的路线,在意大利跟随歌德、孟德斯鸠和夏多布里昂的脚步,所以这一部观光旅行的音乐日记,也是一趟浪漫主义文学之旅。
青年时代的李斯特求知欲旺盛,读起书来和弹琴一样暴力。由于自小被一路往神童培养,接受职业化训练,李斯特几乎没怎么上过学,这让他抱憾终生,一辈子都对知识和教养如饥似渴。他精力旺盛,热情大度,对一切新鲜事物怀着强烈好奇心,热爱阅读和写作,与巴黎的知识界交游,热衷参与各种思想家的“高峰论坛”。在巴黎的青年时代,李斯特读了不少书,圣西门、培根、拉马丁、夏多布里昂……奋力吸收各种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潮。这样饥不择食的学习不成体系,有时候让他更混乱困顿,却也打开了他的视野。
第一曲:《威廉·退尔教堂》
在这里,我们听见李斯特的英雄梦。
他把席勒的名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写在乐谱开头,作为题记。威廉·退尔这个名字很熟悉,因为罗西尼有一首世界名曲《威廉·退尔序曲》。《威廉·退尔》的剧本来自席勒,被罗西尼写成了歌剧,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序曲。
威廉·退尔是传说中14世纪瑞士独立运动中的英雄,他的故事你一定听说过。退尔居住在乌里州,当时乌里州被哈布斯堡王朝以暴政统治,规定每个居民路过中央广场的时候都要给挂在广场的那顶奥地利皇家的帽子鞠躬行礼,但退尔不干,他和他儿子都被抓起来。总督把一只苹果放在儿子头上,要求退尔射箭,如射中苹果,他和儿子都将被释放,否则两人都要坐牢。结果退尔一箭射中了苹果,他将第二箭瞄准总督的时候却射偏了。他说,如果第一箭射中儿子的话,第二箭一定会射中总督的心脏。他放了总督一马。但后来,暴政持续,退尔最终在一次起义行动中射杀了总督。
最初歌德在瑞士采风时搜集到这个故事,他把题材让给了席勒。两位大师是挚友,后来在魏玛一起写诗、办文学杂志,一起经营魏玛歌剧院。1804年,席勒写完了这个剧本,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部写完的戏剧,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瑞士人非常感激他。在威廉·退尔故事流传的四州湖地区有一块壮观的巨石,后来被命名为席勒石。
席勒在德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歌德。他是诗人、剧作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他对当时音乐家的影响,从贝多芬的《欢乐颂》和威尔第的歌剧《唐·卡洛斯》就可见一斑。
李斯特把这首乐曲献给威廉·退尔。其中可以听到铿锵的和弦,听到钢琴模拟阿尔卑斯号角的低音,听到贝里尼式咏叹调的宽广,也可以听到李斯特对英雄的崇拜和向往。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家都有英雄情结,拜伦就是他们的神,拜伦以写诗出名,却投身革命,最后死在希腊独立战争的战场上。浪漫主义不只是口头上、纸面上的,浪漫主义者心怀高于生命的信念,并且要以行动表示。他们崇拜英雄,崇拜行动者。
第二曲《瓦伦城之湖》,篇首就是拜伦的诗句:
你这鲜艳明丽的湖啊,与荒寂的天地一道,用无声的语言向我宣召:为了纯洁无暇的春天,抛离大地上的一切忧愁和烦恼。
这首乐曲非常优美,叹息般的波浪音型,还有哀伤的和声。玛丽后来在回忆录里写:“此曲有无比哀伤的和声、波浪般叹息的模仿,以及管风琴般的装饰奏,我每一次听都会落泪。”这么说有点夸张了,但李斯特的确难得写如此静谧风格的曲子。
第三曲《田园》,改编自旧作《牧羊人之歌》。李斯特很少写这样充满质朴童趣、讴歌田园生活的曲子。离开巴黎,不再有关于他们沸沸扬扬的八卦,不再有众人的谴责和窥视,他们在此终于找到了安宁。
就像所有陷入爱情的男女,他们以为拥有对方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可以天涯海角,可以岁月静好。但李斯特当时只有25岁,还远远没到隐退的时间。
这时候巴黎传来消息,说有一位与李斯特同样才华横溢的伟大钢琴家横空出世,他叫塔尔贝格(Sigismond Thalbeng),巴黎宫廷上下已经完全被他征服了,塔尔贝格俨然已是王公贵族的新偶像,于是有了后来历史上著名的钢琴决斗。
李斯特被这传闻一刺激,气冲冲地回到了巴黎,并且很不客气地在《音乐报》上辱骂塔尔贝格的音乐“空洞而庸俗”、“华而不实”。后来两人一同应克里斯蒂娜公主之邀,赴一场竞技晚宴。这场钢琴决斗可以看作近代钢琴比赛的前身,当时令巴黎整个音乐界为之沸腾。据说,塔尔贝格的演奏严谨而古典,听得大家喜气洋洋,而李斯特一上台就是一个飘逸的神灵,从头至尾火花闪电,尽情挥霍。最后胜负难分,举办比赛的公主只好宣布“塔尔贝格第一,而李斯特是唯一的”。
当时玛丽跟随李斯特回到巴黎,住在女作家、肖邦的情人乔治·桑的乡村别墅里。乔治·桑是个麻烦人,喜欢搬弄是非。两人避之不及,很快又出门旅居,这一次去了意大利。
回到《旅行岁月》。
第四曲《在泉水边》,类似一首练习曲,小二度组成的音阶吹起小风,如喷泉边清新的水汽。这都是李斯特得心应手的钢琴游戏。该曲也是以席勒的句子作题记:“在嘈杂的寒气中,年轻的大自然游戏开始了。”
第五曲《暴风雨》,取自拜伦的作品《夏尔德·哈洛尔德巡礼》(Child Harold's Pilgrimage)中对瑞士狂风暴雨的描写。该曲采用李斯特最擅长的技巧:八度连续狂奏。《旅行岁月》也译作《巡礼之年》,这里可发现拜伦这部长诗对李斯特的深刻影响。这部长诗就是上上个世纪的《在路上》,写的是年轻人在行走中的自我发现,在当时掀起了浪漫主义的文学潮流。“巡礼”在英文中是pilgrimage,也有朝圣的意思,属于宗教词汇,是指人们离开家乡去一个与信仰有关的地方,经历这一路带来的精神成长。对于李斯特来说,他的“巡礼之年”是由爱情开启的,是爱情开启了他的视野,让他忽然看见生命的另一个天地。
第六曲《奥伯曼山谷》同样来自文学作品,取材自谢隆科尔用书信体写的《奥伯曼》,可见李斯特是十足的文艺青年。这是当时震撼欧洲年轻人心灵的作品,曾和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起挑起了自杀风潮。“巨大无边的自然意识,无处不在。它淹没一切,不可穿越。全人类的痛苦、冷漠、超群的智慧、耽于声色的自弃,所有的欲望和深深的烦恼,这一切由人的心灵所承受的,我都已经感觉到了,都承受过了,就在那值得纪念的夜晚。我迈着满是噩兆的步伐走向衰弱的年龄;我已经吞下了我生命中整整的十年。”这些文字伴随李斯特在阿尔卑斯山中徘徊。这是患世纪病的一代,没有信仰,只有无望的热爱和无目的的痛苦,他们否定旧世界,又无力建立新秩序,甚至无法控制自己漫无目的的情绪,这些宇宙一般浩瀚复杂的心灵感知拓展了李斯特的音乐,音乐中的节奏、曲调都充满戏剧张力。
第七曲名为《牧歌》。
第八曲《乡愁》,依旧沉迷在奥伯曼的世界中。李斯特觉得他就是另一个自己,当时他在繁华的巴黎怀念田园生活。
第九曲《日内瓦的钟声》,是为他初生的女儿布兰迪祈祷而作。这一辑的最后一曲,是爱情的结晶。
从私奔开始,到女儿降临,第一集《旅行岁月》告终,可见这是为爱情而作的乐曲。即使李斯特与玛丽的这段爱情不能长久,有这样美好的音乐作纪念,玛丽也应该欣慰。他们分手后,玛丽写了一本自传,讲她与音乐大师李斯特的爱情故事,一时成了畅销书。
名人的爱情,自然被各种猜测解读。
德·阿古伯爵夫人本质上是个严肃认真的女人,可是在那个浪漫主义时代,所有人都陷入癫狂,私奔就是浪漫主义时代“世纪病”的一个症状。无数女人着迷于李斯特的魅力,但只有玛丽,除了爱他,懂得他的天才和优雅,更能给他安全感。李斯特的到来,让玛丽的沙龙立即上了档次,她知道那个年代天才的价值,也知道做一个天才的灵感缪斯有多么幸运,为此她抛弃了伯爵老公,不惜名誉扫地。同时,李斯特和贵妇恋爱,让他的社会地位扶摇直上。李斯特虽然是公共偶像,但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却不高,李斯特一直梦想着当贵族,玛丽给予他金钱和地位的保障。何况,这样一个生活在舞台上的人,他的一生怎么可以缺少一出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呢?
但我相信浪漫主义者的爱情,相信李斯特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爱情爆发中经历的一个全新的自我。李斯特为玛丽具有贵族气质的美貌吸引,他为她写下痴狂的信:“我仿佛从没爱过,也未曾被人爱过似的”,“玛丽!玛丽!让我复诵这个名字千百次。三天来它活在我心中,压迫着我,焚烧着我”。
爱情不仅仅有美好的表象,在这段关系中,自然也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因为私奔,玛丽一直被社会不容,她几乎不能公开去听李斯特演奏会。他重新回到巴黎的喧嚣舞台,她在暗中远远观看,好像在看另一个人。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她觉得痛苦与荒谬,她知道,她永远不可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李斯特。
那些有知识有想法的情妇,总想在天才的人生道路中扮演一个精神导师,一个能够施加影响的人,还要做他唯一的女人。这显然低估了天才的天性和需要。像李斯特这样一位精力无穷野心勃勃的天才,他内心深处总有玛丽难以触及和理解的部分。天才也都阴晴不定,他时而需要一个母亲般包容的女人,时而需要一个完全臣服于他的女人,甚至这个女人是谁并不重要,这个女人投射了他的自我、他对艺术和对这个世界的深情。
他的生命热情需要爱情来激励,而他的热情还要继续燃烧。
随着旅行演出的一次一次分离,三个孩子一个一个降临,李斯特远方的绯闻陆陆续续传来,两个倔强的人终于出现了“灾难性”的摩擦。四年之后,他们在罗马分手,玛丽带着孩子们重返巴黎,而李斯特正要出发去迎接他生命中最辉煌的成功。
离开18年之后,他首次返回故乡匈牙利,沿途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停留,举办了6场演出,取得前所未有的轰动。而在故乡匈牙利,他受到贵族般的欢迎,被赠予荣誉佩剑。接下来是大规模的旅欧巡演,足迹遍及欧洲所有大城市,如今我们在电影中,还可以见到这传说中的一幕。有一部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的电影,叫作《作曲家格林卡》,里面出现了李斯特征服俄国宫廷的一幕,更难得一见的是在里面饰演李斯特的居然是俄罗斯实力派钢琴家里赫特。里赫特演电影真是个新鲜事,而且演的居然是李斯特,与他完全不是一个套路的钢琴家,李斯特华丽炫技,里赫特质朴坚硬。而他居然演技惊人,把夸张和神经质都演得非常逼真。大概只有钢琴家才能真正了解李斯特,理解他的戏剧性人格,理解这种性格对他的演奏艺术的塑造。
在1838年至1846年之间的大规模旅欧巡演中,李斯特的声誉到达巅峰,贵族向他脱帽致敬,商店里贴着他的头像,乐迷收集他的雪茄烟头,从他身上撕下布条作纪念,柏林出售的手套上都绣着李斯特头像,还有李斯特鼻烟壶、李斯特糖果、李斯特书签……音乐会之后,人群点着火把簇拥着他,把他从旅馆楼梯上抬下来满大街游行。
也是在那几年,李斯特和玛丽·德·阿古伯爵夫人彻底决裂。玛丽早已疲倦,李斯特获得了他所追求的一切,已经实现了自己。辉煌的成功让他无暇顾及这段感情的破碎,他没有时间伤心和反省,成功冲淡一切,包括感情。玛丽在他生命中的作用是在他后半生的经历中逐渐显露出来的。他没有满足于做一只舞台上开屏的孔雀,他成了作曲家、指挥家、学者、一代钢琴宗师,一步一步朝她曾经的期望攀登。其实他珍重过这个女人的爱情。
钢琴大师终于辉煌谢幕,此时他已经没有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