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如何找回你强大的内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前言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是许多人在谈到“唯心主义”时常常引用的话,王阳明也因此被当作唯心主义的代表。在如今这个处处强调唯物主义的社会,唯心主义总是被批判、被忽略,王阳明也是如此。

虽然王阳明提出的“心是万事万物的主宰”的观点属于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但如果狭隘地给王阳明贴上“唯心主义”的标签,就曲解了这位智者创造心学的本意,他的目的是呼吁人们认识并挖掘内心潜藏的强大力量,帮助人们修炼强大的内心,减少人生的烦恼和痛苦,增加快乐和幸福。

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心学的基本观点。在阳明心学体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个重要的命题。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也是其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王阳明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于“格物”,而在于“致知”,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是其理论体系的主体结构,是以“心即理”之说作为理论基础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强调认识过程中“知”“行”两个阶段之间的统一与联系。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关于认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对“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心学命题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阳明心学的发展到达了顶峰。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就是“道”“天理”“本心”,“致”就是使良知“明觉”和“发用流行”,“致良知”也就是把“良知”扩充、推及到万事万物之中,予以发扬光大,从而将人的潜在道德意识转化为现实的人生价值。

王阳明认为,人心是根本问题,是产生善与恶的源头。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他还说,人的“心”本来就有着神奇的作用,如行云流水般变动流转于万事万物之中,反映着各层次事物的客观规律。

如果人能静下心来,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将事情做得十分完美。我们心灵的能力之所以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那是因为它被各种诋毁、赞誉等利害关系遮蔽了。如果能够摒弃“自我”的束缚,保持我心不动,遵循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并以此对待各种事物,心灵就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将看似异常神奇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

正确认识自我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便能摆脱“自我”的束缚,获得更高的智慧。有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心灵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看到更深更远的地方。心境提高了,人的智慧、能力、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不过,想要让心灵达到一定境界,人们需要用一颗虔诚的心去认真思考人生,犹如《大学》中所言:“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清明的境界,人才能洞察万物的规律,思考问题才能全面,处理事情才能完善。正如王阳明的劝诫:放松你的心,使你充盈的“天理”立刻就会出现在眼前。因为真正的生活在于内心,一切斗争都是心战,所以只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点亮一盏心灯,释放内心的光芒与力量,修得强大的内心,便能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获得宁静,收获内心的充实与幸福。